弹簧防锈
弹簧软床垫常见质量问题及分析

弹簧软床垫常见质量问题及分析来源:《家具》杂志时间:2009年11月19日我要评论弹簧软床垫是一种以弹簧及软质衬垫物为内芯材料,表面罩有织物面料或软席等其他材料制成的卧具,是与人们的生活健康安全息息相关的家具产品。
弹簧软床垫在我国形成规模生产的历史并不长,80年代以前,弹簧软床垫的生产以手工制作为主,使用的材料也比较单一,衬垫物主要是棉絮和棕丝,产品的数量、质量和档次处于较低水平的状态。
80年代以后,弹簧软床垫生产企业开始从瑞士等国引进制簧、串簧到绗缝、缝边的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弹簧软床垫开始步入机械化生产的轨道。
弹簧软床垫的衬垫材料也由棉絮和棕丝变为泡沫塑料、棉毡、毛毡、化纤毡和棕丝垫等,面料也呈多样化,有化纤、棉布、提花布等,产品的总体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随着市场对弹簧软床垫需求的扩大,在利益驱动下,一些企业采用劣质原辅材料,以低价来冲击市场,给弹簧软床垫正常的生产和销售带来一定的危害。
为此,国家质检总局为加强对弹簧软床垫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企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行为,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健康安全,于2004年5月9日发布了《弹簧软床垫生产加工企业监管规定》(国质检执[2004]203号)。
另外,国家发改委又于2004年12月14日发布QB1952.2-2004《软体家具弹簧软床垫》,取代QB/T 1952.2-1999《软体家具弹簧软床垫》,标准属性也由推荐性标准变成了强制性标准,进一步加强了弹簧软床垫的质量管理。
由于弹簧软床垫和人们的日常起居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国家对弹簧软床垫的质量问题特别重视,组织多次全国性的弹簧软床垫专项监督抽查,检验依据为QB1952.2-2004《软体家具弹簧软床垫》,抽查结果显示弹簧软床垫的合格率并不理想,主要不合格项目有卫生要求、甲醛释放量、弹簧要求和使用说明。
本文对弹簧软床垫主要不合格项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望能对企业的生产起到借鉴的作用。
金属的腐蚀及金属零件的防锈去锈

金属的腐蚀及金属零件的防锈去锈1.金属腐蚀的原因金属的腐蚀有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大类。
(1)化学腐蚀金属材料与外界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损坏的现象称为化学腐蚀。
化学腐蚀过程中不产生电流,只是一种单纯的化学作用。
如金属表面在常温干燥的大气中所产生的氧化。
对不同的金属而言,氧化物的结构和性质是不同的,有的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细密而又稳定牢固的氧化膜,使内层金属和外界介质隔离,起到保护作用,如铬、铝、锌等;而有的氧化层则疏松易脱落,使内层金属继续受到腐蚀介质的侵蚀,这种金属腐蚀的速度就很快,如铁、镁、铜等。
金属的氧化速度在高温下比在低温下快得多,而阻止金属与氧化性强的介质接触,可减缓或防止金属的化学腐蚀。
常见的腐蚀介质有氧、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氯化氢及工业废气等。
(2)电化学腐蚀在腐蚀过程中伴有电流产生的腐蚀,叫电化学腐蚀。
金属中或多或少总会含有某些杂质,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电位,同一种金属内的不同组成物也有不同的电位。
当金属与某一种能导电的溶液接触时,就会出现电位差,使溶液中出现电子流,使电位低的金属首先被腐蚀。
腐蚀除决定于金属本身的化学性质外,还与周围的介质和金属的组织结构有很大关系。
如潮湿环境比干燥环境容易锈蚀,杂质多的比杂质少的金属容易锈蚀,高温条件下比低温条件下容易锈蚀,有害杂质多的、脏的环境比空气流通、干净的环境易锈蚀,金属零件表面光洁度低的比表面光洁度高的易锈蚀等等。
2.常见金属的锈蚀特征(l)钢和铸铁开始生锈时,表面呈暗灰色,逐渐形成黄褐色粉末状锈迹,再发展则成为一片片褐色或棕色的疤痕。
(2)铜及其合金锈蚀特征为棕红色或绿色薄层。
铜表面上生成的绿锈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氢氧化铜是深蓝色,氧化亚铜为红色,氧化铜为黑色。
(3)铝及其合金锈蚀特征为白色或暗灰色的斑点,有时锈蚀处出现白色粉末,再发展下去,出现被锈蚀产物充满的锈坑。
(4)镀锌、镀镉、镀锡镀层锈蚀特征为灰色、黑色斑点或白色粉末状薄层。
65Mn弹簧钢知识

65Mn弹簧钢知识65Mn弹簧钢具有较高的硬度,淬透性好,脱碳倾向少,价格低廉,切削性好等优点,但它有过热敏感性,易产生淬火裂纹,并有回火脆性,65Mn钢用途广泛,主要生产成钢丝,钢带、用于制造各种截面较少的扁,圆弹簧,板簧和弹簧片等。
65Mn钢在汽车业,电子业,火车等交通运输工具用量很大。
它可制造圆锯片,用以高速切削各类型钢,钢管和钢筋。
关键词:65Mn 焊接防腐热处理第一章此种材料的牌号,成分,组织,热处理,性能,用途介绍1.1 材料牌号:65Mn 美国ASTM:1566,SEA:1566(1066) 前苏联ГОСТ:65Г1.2 材料的化学成分见表1-1 [1]65Mn的化学成分表1-11.3 材料的组织[2]1.3.1 相变温度见表1-2表1-21.3.2 时间-温度计-组织转变曲线见图1-3图1-3 65Mn钢的等温转变曲线(用钢成分为C=0.64%,Mn=0.92%,Si=0.18%,S=0.005%,P=0.017%。
晶体度为4 ~8级。
奥氏体化温度为830℃)1.3.3合金组织结构:65Mn钢一般是在淬火回火后使用,约450℃以下回火时为回火马氏体,450℃以上回火时是回火索氏体.1.4 热处理工艺:1.4.1 表面处理工艺:采用表面喷砂处理。
65mn钢圆锯片预先进行齿部碳氮共渗,以增加碳氮含量,然后再进行常规热处理,以提高齿部的回火稳定行,从而增加齿部硬度和耐磨性,提高圆锯片的使用寿命。
1.4.2热处理工艺参数见表1-4名称退火正火调温回火淬火回火消除应力回火(冷拉弹簧钢丝)加热温度/℃ 810 810 680~700 810 360~570 250~360冷却方试炉冷空冷空冷油/水泠空冷空冷表4-11.5 材料的性能1.5.1力学性能[3]1.5.2密度ρ=7.81克/立方厘米1.5.3 工艺性能焊接性能:差1.6 该材料的用途: 该钢可以冷轧成钢板、钢带和钢丝,制作弹簧。
65Mn也可以制作成如钳工的凿子、划针等工具。
当今螺旋弹簧主要制造技术的

表 3 连续生产中的感应加热 ( 或+保护气氛) 热处理 ( 以 Si- Cr 钢为例)
规格小于 !10mm
σb 2000 MPa  ̄ 2200 MPa, Ψ≥35% 组织晶粒度: ≥ 11 级 脱 碳 可 以 控 制 在 ≤30μm
规格 !10mm ̄!17mm
σb 1950 MPa  ̄ 2150 MPa, Ψ≥35% 组织晶粒度: ≥ 10 级 脱 碳 可 以 控 制 在 ≤50μm
同时弹簧制造厂家为了迎合用户期望, 提高产 品的竞争力, 也在不断提高产品的工作应力。
当前大批量生产产品的设计趋势见表 1。
表1
产品类别
最大工作剪切应力
相关重要要求
一般机械结构弹簧 螺旋扭簧
静载 τ900 MPa ̄1200 MPa 动载 τ900 MPa ̄1000 MPa τ900 MPa ̄1000 MPa
静载 τ1100 MPa ̄1200 MPa
有松弛要求
悬架弹簧
τ1100 MPa ̄1200 MPa
腐蚀疲劳 30 万次 ̄50 万次
新高速机车悬架弹簧
τ1000 MPa ̄1200 MPa
注: 上述数据来自当前国际上主要世界级领导性专业公司的产品图样信息。
1. 热处理强化工艺技术 1) 保护气氛热处理 在我国, 小 于 线 材 !15mm 的 弹 簧 、 油 淬 火 回 火钢丝及韧化处理钢丝的热处理都采用了保护气氛
悬架弹簧 ( 线径 "9mm ̄"16mm)
第一次 "0.6mm ̄"1.2mm, 第二次 "≤0.7mm
峰值 1000MPa ̄1200MPa, 总深度 0.35mm ̄0.48mm
较大弹簧 ( 线径 "16mm ̄"25mm)
弹簧的表面处理

弹簧的表面处理弹簧的腐蚀按其反应的类型可分为化学腐蚀及电化学腐蚀。
它们都是弹簧表面金属原子的变化或电子得失变成离子状态的结果。
如果弹簧表面金属只单纯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弹簧引起腐蚀称化学腐蚀。
例如弹簧在特别干燥的大气中氧化生成氧化膜,以及弹簧在非电解质液体中与该液体或该液体中的杂质发生化学变化等,属于化学腐蚀。
如果弹簧与电解质溶液接触,由于微电池的作用而产生的腐蚀叫电化学腐蚀。
例如弹簧与酸性或盐类溶液接触,这类溶液都是电解质,由于弹簧表面的缺陷或杂质等原因而形成电位差不同的电极以致弹簧不断受到电解腐蚀;又例如弹簧处在潮湿大气中,由于大气中的水蒸气在弹簧表面上凝成水膜或水珠,加上大气中的腐蚀性气体(如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硫化氢或海洋大气中的盐雾等)溶解于水膜或水珠中形成电解质。
再加上弹簧金属的杂质或缺陷亦可形成电位差不同的电极,弹簧亦产生电解腐蚀。
这些都属电化学腐蚀。
弹簧受化学腐蚀是少量的、缓慢的,而受电化学腐蚀是主要的、普遍的。
但一般来讲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是同时存在的。
弹簧在制造、存放、使用等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周围介质的腐蚀。
由于弹簧在工作时是靠弹力发挥作用,弹簧被腐蚀后弹力会发生改变而丧失功能。
所以防止弹簧的腐蚀可以保证弹簧的工作稳定,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弹簧的防腐方法一般采用保护层,根据保护层的性质可分为:金属保护层、化学保护层、非金属保护层和暂时性保护层等,在此着重介绍前三种方法。
不锈钢弹簧和铜线弹簧本身就具有一定防腐能力,所以一般不进行防腐处理。
1、弹簧的金属保护层金属保护层种类很多,就弹簧而言,一般是用电镀金方法以获得金属保护层。
电镀保护层不但可以保护不受腐蚀,同时能改善弹簧的外观。
有些电镀金属还能改善弹簧的工作性能,例如提高表面硬度,增加抗磨损力,提高热稳定性,防止射线腐蚀等。
但如果单纯为了弹簧的腐蚀,一般应选用电镀锌层与电镀镉层。
锌在干燥的空气中较安定,几乎不发生变化,不易变色。
弹簧的常识

弹簧的常识
弹簧涂装:JIS规格—东发弹簧为了防锈及辨识,在扁线弹簧施以电著涂装,以TR(银色),TY(紫色),TF(黄色),TL/TLR(蓝色),TM(红色),TH(绿色),TB(茶色)以区分之。
弹簧使用温度:扁线弹簧(TF.TL.TM.TH.TB)-30℃~150℃;(TR.TY)- 30℃~200℃;圆线弹簧(LR.MR)-30℃~100℃。
弹簧使用寿命:东发弹簧制造皆经过严格的制程管理与品质管理,常温时(40℃以下)使用寿命100万次。
弹簧压缩量:请勿使用超过最大压缩量,超过时将导致弹簧长度缩短,寿命减低,甚至断裂。
)弹簧荷重的计算:荷重(N)=弹簧定数(N/mm)×压缩量(mm)1N=0.101972Kgf
弹簧的预压:弹簧在没预压的状况下使用时,在刚碰触弹簧时产生冲击力和放开时产生瞬间跳动冲击力,导致弹簧发生弯曲折损,无法达到原有的弹簧寿命。
建议弹簧的预压量=(0.02)~(0.05) ×弹簧自由长
弹簧规格的选择:
确定使用负荷、弹簧外径、使用寿命、使用压缩量这四个参数就可以确定是哪种负荷的弹簧,继而根据外径、使用次数、压缩量从弹簧规格表中选取。
安装注意:
模具弹簧的安装尤为重要,为达到最佳效果,必须注意两点:
弹簧安装有导杆时,导杆长度必须大于弹簧的长度。
弹簧安装在平底孔而无导杆时,孔的深度至少达到弹簧的二圈。
弹簧防锈

近几年来,弹簧表面进行光饰(整)处理也被弹簧设计者有所认识。
光饰(整)工艺是将弹簧直接放入倾斜离心式或者螺旋振动式、涡流式等系列的光饰机中,并加入适量的研磨料、研磨剂和水,进行光整加工。
一般光整约20~30min,具体光整时间视弹簧形状和装置量多少而定。
光整结束后取出弹簧,并且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浸入SM系列水膜置换防锈油中数分钟后取出。
这时弹簧表面附上一层5μm防锈油膜,该油膜保护弹簧不受锈蚀。
这种处理方法大大养活了传统繁的工序,如去油、清洗、酸洗、去氢等。
目前采用光饰(整)工艺的弹簧有:油泵油嘴用柱塞弹簧和喷油器调压弹簧;冰箱压缩机用支承弹簧等。
光饰(整)处理和常规的氧化或镀层处理的弹簧,两者之间的性能(寿命)以及抗蚀性等比较,不待进一步试验、实践后,作出较可靠的结论。
弹簧的腐蚀按其反应的类型可分为化学腐蚀及电化学腐蚀。
它们都是弹簧表面金属原子的变化或电子得失变成离子状态的结果。
如果弹簧表面金属只单纯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弹簧引起腐蚀称化学腐蚀。
例如弹簧在特别干燥的大气中氧化生成氧化膜,以及弹簧在非电解质液体中与该液体或该液体中的杂质发生化学变化等,属于化学腐蚀。
如果弹簧与电解质溶液接触,由于微电池的作用而产生的腐蚀叫电化学腐蚀。
例如弹簧与酸性或盐类溶液接触,这类溶液都是电解质,由于弹簧表面的缺陷或杂质等原因而形成电位差不同的电极以致弹簧不断受到电解腐蚀;又例如弹簧处在潮湿大气中,由于大气中的水蒸气在弹簧表面上凝成水膜或水珠,加上大气中的腐蚀性气体(如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硫化氢或海洋大气中的盐雾等)溶解于水膜或水珠中形成电解质。
再加上弹簧金属的杂质或缺陷亦可形成电位差不同的电极,弹簧亦产生电解腐蚀。
这些都属电化学腐蚀。
弹簧受化学腐蚀是少量的、缓慢的,而受电化学腐蚀是主要的、普遍的。
但一般来讲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是同时存在的。
弹簧在制造、存放、使用等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周围介质的腐蚀。
由于弹簧在工作时是靠弹力发挥作用,弹簧被腐蚀后弹力会发生改变而丧失功能。
弹簧基本知识

弹簧材料的选择弹簧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弹簧承受载荷的性质、应力状态、应力大小、工作温度、环境介质、使用寿命、对导电导磁的要求、工艺性能、材料来源和价格等因素确定。
在确定材料截面形状和尺寸时,应当优先选用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所规定的系列尺寸,尽量避免选用非标准系列规格的材料。
中、小型弹簧,特别是螺旋拉伸弹簧,应当优先用经过强化处理的钢丝,铅浴等温冷拔钢丝和油淬火回火钢丝,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表面质量,疲劳性能高于普通淬火回火钢丝,加工简单,工艺性好,质量稳定。
碳素弹簧钢丝和琴钢丝冷拔后产生较大的剩余应力,加工弹簧后,存在较大的剩余应力,回火后尺寸变化较大,难以控制尺寸精度。
油淬火回火钢丝是在钢丝是在钢丝拉拔到规定尺寸后进行调制强化处理,基本上没有剩余应力存在,成型弹簧后经低温回火,尺寸变化很小,耐热稳定性好于冷拔强化钢丝。
大中型弹簧,对于载荷精度和应力较高的应选用冷拔材或冷拔后磨光钢材。
对于载荷精度和应力较低的弹簧,可选用热轧钢材。
钢板弹簧一般选用55Si2Mn、60Si2MnA、55SiMnVB、55SiMnMoV、60CrMn、60CrMnB等牌号的扁钢。
螺旋弹簧的材料截面,应优先选用圆形截面。
正方形和矩形截面材料,承受能力较强,抗冲击性能好,又可使弹簧小型化,但材料来源少。
且价格较高,除特殊需要外,一般尽量不选用这种材料。
近年来,研制用圆钢丝轧扁代替梯形钢丝,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高温下工作的弹簧材料,要求强度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抗松弛或蠕变能力、抗氧化能力、耐一定介质腐蚀能力。
弹簧的工作温度升高,弹簧材料的弹性模量下降,导致刚度下降,承载能力变小。
因此,在高温下工作的弹簧必须了解弹性模量的变化率(值),计算弹簧承载能力下降对使用性能的影响。
按照GB1239规定,普通螺旋弹簧工作温度超过60℃时,应对切变模量进行修正,其公式为:Gt=KtG 式中G——常温下的弹性模量;Gt——工作温度t下的切变模量;Kt——温度修正系数按表2—98选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几年来,弹簧表面进行光饰(整)处理也被弹簧设计者有所认识。
光饰(整)工艺是将弹簧直接放入倾斜离心式或者螺旋振动式、涡流式等系列的光饰机中,并加入适量的研磨料、研磨剂和水,进行光整加工。
一般光整约20~30min,具体光整时间视弹簧形状和装置量多少而定。
光整结束后取出弹簧,并且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浸入SM系列水膜置换防锈油中数分钟后取出。
这时弹簧表面附上一层5μm防锈油膜,该油膜保护弹簧不受锈蚀。
这种处理方法大大养活了传统繁的工序,如去油、清洗、酸洗、去氢等。
目前采用光饰(整)工艺的弹簧有:油泵油嘴用柱塞弹簧和喷油器调压弹簧;冰箱压缩机用支承弹簧等。
光饰(整)处理和常规的氧化或镀层处理的弹簧,两者之间的性能(寿命)以及抗蚀性等比较,不待进一步试验、实践后,作出较可靠的结论。
弹簧的腐蚀按其反应的类型可分为化学腐蚀及电化学腐蚀。
它们都是弹簧表面金属原子的变化或电子得失变成离子状态的结果。
如果弹簧表面金属只单纯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弹簧引起腐蚀称化学腐蚀。
例如弹簧在特别干燥的大气中氧化生成氧化膜,以及弹簧在非电解质液体中与该液体或该液体中的杂质发生化学变化等,属于化学腐蚀。
如果弹簧与电解质溶液接触,由于微电池的作用而产生的腐蚀叫电化学腐蚀。
例如弹簧与酸性或盐类溶液接触,这类溶液都是电解质,由于弹簧表面的缺陷或杂质等原因而形成电位差不同的电极以致弹簧不断受到电解腐蚀;又例如弹簧处在潮湿大气中,由于大气中的水蒸气在弹簧表面上凝成水膜或水珠,加上大气中的腐蚀性气体(如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硫化氢或海洋大气中的盐雾等)溶解于水膜或水珠中形成电解质。
再加上弹簧金属的杂质或缺陷亦可形成电位差不同的电极,弹簧亦产生电解腐蚀。
这些都属电化学腐蚀。
弹簧受化学腐蚀是少量的、缓慢的,而受电化学腐蚀是主要的、普遍的。
但一般来讲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是同时存在的。
弹簧在制造、存放、使用等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周围介质的腐蚀。
由于弹簧在工作时是靠弹力发挥作用,弹簧被腐蚀后弹力会发生改变而丧失功能。
所以防止弹簧的腐蚀可以保证弹簧的工作稳定,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弹簧的防腐方法一般采用保护层,根据保护层的性质可分为:金属保护层、化学保护层、非金属保护层和暂时性保护层等,在此着重介绍前三种方法。
不锈钢弹簧和铜线弹簧本身就具有一定防腐能力,所以一般不进行防腐处理。
1、弹簧的金属保护层金属保护层种类很多,就弹簧而言,一般是用电镀金方法以获得金属保护层。
电镀保护层不但可以保护不受腐蚀,同时能改善弹簧的外观。
有些电镀金属还能改善弹簧的工作性能,例如提高表面硬度,增加抗磨损力,提高热稳定性,防止射线腐蚀等。
但如果单纯为了弹簧的腐蚀,一般应选用电镀锌层与电镀镉层。
锌在干燥的空气中较安定,几乎不发生变化,不易变色。
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成一层氧化锌或碳式碳酸锌的白色薄膜。
这层致密的薄膜可阻止继续遭受腐蚀。
因此镀锌层用于弹簧在一般大气条件下防腐蚀保护层。
凡与硫酸、盐酸、苛性钠等溶液相接触,以及在三氧化硫等气氛的潮湿空气中工作的弹簧,均不宜用锌镀层。
一般镀锌层后经钝化处理,钝化可提高镀层的保护性能和增加表面美观。
在海洋性或高温的大气中,以及与海水接触的弹簧,在70°C热水中使用的弹簧,镉比较安定,耐腐蚀性能较强。
镉镀层比锌镀层光亮美观、质软、可塑性比锌好,镀层氢脆性小,最适宜于弹簧作保护层。
但镉稀少、价昂贵、且镉盐毒性大,对环境污染很厉害。
因此,在使用上受到限制。
故大多数只在航空、航海及电子工业所用的弹簧才使用镉镀层作保护层。
为了提高镉镀层的防蚀性能,可在镀后进行钝化处理。
锌与镉镀层的厚度决定着保护能力的高低。
厚度的大小一般应根据使用时工作环境来选择,镀锌层硬度推荐在6~24μm范围内选取;镀镉层厚度推荐在6~12μm范围内选取。
弹簧的镀锌和镀镉是在氰化电解液中进行的。
在电镀过程中,除镀上锌或镉外,还有一部分还原的氢渗透入到镀层和基体金属的晶格中去,造成内应力,使弹簧上的镀层和弹簧变脆,也叫氢脆。
由于弹簧材料的强度很高,再加上弹簧成形时的变形很大,因此,对氢脆特别敏感,如不及时去氢,往往会造成弹簧的断裂。
为了消除电镀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缺陷,改善弹簧的物理化学性能,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提高镀层的抗蚀能力,必须进行镀后处理,即除氢处理。
除氢处理是在电镀后,立即或者在几小时之内进行。
将电镀后的弹簧在200~215°C的温度中,加热1~2h(或2h以上,如果时间过长容易产生铬脆),即可达到除氢的目的。
除氢一般在烘箱中进行。
除氢效果与温度、时间、电镀后的停留时间等有关。
一般来说,温度高、加热时间长,镀后停顿时间短,其除氢效果就好。
故对弹簧除氢温度选择可高一些。
金属保护层,除上述的镀锌和镀镉外,还有镀铜、镀铬、镀镍、镀锡、镀银、镀锌钛合金等,弹簧设计者可根据弹簧工作的场合选择镀层。
2、弹簧的化学保护层利用化学反应的方法使弹簧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以防止弹簧腐蚀。
通常采用氧化处理与磷化处理。
氧化处理与磷化处理,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一般弹簧制造厂均采用氧化处理,作为防腐蚀性处理。
(1)氧化处理钢的氧化处理亦称发蓝、发黑、煮黑。
氧化处理后,弹簧表面生成保护性的磁性氧化铁,此氧化膜一般呈蓝色或黑色,也有时呈黑褐色。
其颜色决定于弹簧的表面状态、弹簧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氧化处理工艺。
氧化处理的方法有:咸性氧化法、无碱氧化法和电解氧化法。
以采用碱性氧化法为多。
碱性氧化法是将弹簧放入温度140°C左右,含有氧化剂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氧化剂和氢氧化钠与铁作用,生成亚铁酸钠和铁酸钠,再相互反应,生成磁性氧化铁。
氧化膜层的厚度约为0.6~2μm。
氧化膜虽能提高弹簧的耐腐蚀性,但由于膜薄,而且有气孔,所以它的保护能力较差,只能用于在腐蚀性不强的介质中工作的弹簧。
其防腐性能的高低取决于氧化膜的致密程度和它的厚度,因而也就是决定于氧化处理的氢氧化钠浓度、氧化剂浓度、溶液的温度等因素。
为了提高氧化膜的防腐性和润滑能力,应该加强氧化处理前后的处理。
氧化处理前须将弹簧表面的锈蚀、氧化皮、油污、热处理的盐渣、表面接触层等进行彻底的清除。
氧化处理后,通常是将弹簧在肥皂溶液或重铬酸盐中进行填充处理,而后用流动温水洗净、吹干或烘干,最后再上水膜置换防锈油或上一定温度的机械油进行浸油处理。
氧化处理对某些热轧弹簧材料的表面晶界有所浸蚀,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疲劳强度,因而,在采作氧化处理时应慎重。
传统的氧化处理是需要加温进行的。
近几年来,国内也有些制造单位使用常温发黑剂,它克服了传统发黑工艺的缺陷,节约了大量的能源。
发黑剂为蓝绿色浓缩液化,无杂质、无异味、不燃、不爆、不腐蚀,运输安全。
发黑剂用水稀释,弹簧发黑时常用的稀释比约为1︰5左右。
发黑剂的操作工艺较为简单,其工艺路线为:去油、漂洗、酸行、漂洗、发黑(在室温下2~5min)漂洗、水膜置换防锈油。
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弹簧工件上的油去尽,清洗干净后,才能放入常温剂中进行氧化处理。
氧化处理成本低、工艺配方较简单、生产效率高、氧化膜有一定的弹性,基本上不影响弹簧的特性曲线,所以氧化处理较广泛地作为成形螺旋弹簧、弹簧垫圈及片弹簧等的防腐和装饰措施。
弹簧经氧化处理后的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和抗蚀性检查。
(2)磷化处理将弹簧放进含有锰、铁、锌的磷酸盐溶液中,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磷酸盐薄膜的方法叫做磷化。
磷化膜的外观呈暗灰色、灰色或黑灰色、不具光泽。
磷化膜的厚度一般在5~20μm。
磷化膜在一般大气条件下较稳定,其抗蚀能力为发蓝膜的6~24倍。
磷化膜具有显微孔隙结构,对漆类、油类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因此磷化常与涂漆等涂覆方法配合使用。
在磷化后进行重铬酸盐填充、浸油或涂漆,能进一步提高其耐腐蚀性。
磷化膜在动物油、植物油、矿物油中均较稳定,在某些有机溶液(如苯、甲苯)中亦较稳定。
磷化膜能耐400~500°C的高温,因此,某些高温下工作的弹簧,例如炮弹发射部分的弹簧,常用磷化处理。
弹簧在磷化前最好是采用喷砂处理。
经喷砂处理后不能耽置太久,应随即进行磷化。
若无喷砂设备,亦可采用化学去油及酸洗方法去除油污。
弹簧在磷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氢气,因此经磷化后的弹簧具有氢脆现象。
对于关键部位的弹簧,经磷化处理后应进行去氢处理。
3、弹簧的非金属保护层非金属保护层是在弹簧表面上浸涂或喷涂一层有机物质,如油漆、沥青、塑料等,以保护弹簧免遭腐蚀。
非金属保护层,膜层较厚,化学稳定性好,有较好的机械防腐蚀作用,但硬度较低,易于刮伤损坏,同时膜层有老化现象。
用于弹簧油漆层的油漆通常有下列几种:a.沥青漆沥青漆具有良好的耐水、防潮、耐蚀性,特别有优异是耐酸性和良好的耐碱性。
但附着力、机械强度、装饰性差。
b.酚醛漆酚醛漆分为底漆与面漆两种,酚醛底漆附着力强,防锈性能好,但漆膜机械强度及光泽性差。
酚醛面漆漆膜坚硬,光泽性好,但耐气候性较差,漆膜易变黄。
c.醇酸漆醇酸漆漆膜坚韧,附着力强,机械性能好,有极好的光泽,良好的耐久性并具有一定的耐油、绝缘性能。
其缺点是表面干结快而粘手时间长,易起皱、不耐水、不耐碱。
d.环氧漆环氧漆附着力极强,硬度高,且韧性好,耐屈挠、耐冲击、硬而不脆,对水、酸、碱及许多有机溶剂都有极好的抵抗力,特别以耐碱更为突出。
其缺点是表面粉化快,溶剂选择性大。
水溶性环氧漆用于电泳涂漆。
在一般情况下,油漆层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作为磷化后的着色剂。
有时,有些弹簧为了按载荷分成等级,也涂喷不同颜色油漆来加以区别。
具体选用何种类型及牌号的油漆,应根据工作环境而定。
必要时,应在弹簧图样中注明。
油漆的施工方法很多,用于弹簧的大都采用下列几种方法:a.浸涂法浸涂法就是将弹簧放入油漆槽中浸渍,然后取出,让表面多余的油漆液自然滴落,经过干燥后在弹簧表面上被覆盖一层漆膜。
浸涂法生产效率高,可适用于机械化、自动化生产。
而且技术简单、操作方便。
但油漆挥发较快,含有重质颜料的油漆以及双组份漆料(胺固化环氧漆、聚氨酯漆等)均不宜采用。
浸涂法的漆膜不够平整,易产生上薄下厚,边缘流挂的现象。
b.喷涂法喷涂是利用喷枪将油漆喷成雾状微小颗粒在弹簧表面上均匀沉积一层漆膜。
喷涂法工效高,施工方便,适应性强,而且漆膜厚薄比较均匀、平整、光滑。
但喷涂法对油漆的有效利用率仅70%~80%左右,同时比其他方法需要更多的溶剂,这些溶剂又将全部挥发,而损耗太大。
另外,由于油漆雾粒扩散弥漫及溶剂的挥发,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工人健康。
c.静电喷涂法将热固性粉末通过喷腔口时的一瞬间,感应上负电荷,在库仓与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将塑粉均匀地敷于弹簧的表面。
然后将喷涂好的弹簧经150~180°C的温度在烘箱中加热保温(塑化),形成一种光洁牢固的表面保护层,一般保温时间为40~6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