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卷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竞赛试题(附答案)

XXX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竞赛试题一、积累填空。
(12%)1、被称为“花中四君子”的四种植物是、、、。
(4分)2、写出下列人物出自于我国哪部文学作品。
(4分)贾宝玉——《》诸葛亮——《》宋江——《》白骨精——《》3、我们学过许多不同体裁的文章,请你写出四种不同的文章体裁。
(4分)二、名言运用。
(4%)1、最近小强迷上了玩悠悠球,成绩不断下降。
请你用这学期学过的一句名言来劝劝小强。
2、小刚英语成绩很差,他一直很苦恼,总觉得自己不是块读书的料。
请你用一句名言鼓励他。
三、按课文内容与提示填空。
(13%)、“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里的“白银盘”是指,“一青螺”是指。
“洞庭湖”位于,这句诗采用的修辞手法,请你再写出一句带有同样修辞手法的诗句:(4分) 2、被人们誉为“球王”,他为夺得第六、七、九届世界杯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读了他的故事,使你懂得了:。
除了他之外,你喜欢的体育明星有:、(至少写出两位)(4分)、《火烧云》这篇课文按照火烧云→→→这样的顺序,具体生动地描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和这两个特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分)、请写出一句气象谚语。
(2分)。
四、阅读感悟(71%)课内片断——《观潮》(15%)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mèn mēn)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欢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卧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bìnɡbìn)进,浩浩荡荡地飞奔(bēn bèn)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zhàn chàn)动起来。
1、在文段括号内用“”选出合适的词语。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含答案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外阅读乐园。
埋藏了六十年的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件事整整埋藏(cáng zàng)了六十个年头。
故事发生在广东中山县(现中山市)的一个广场上。
时间约在1943年。
当时一队日本兵驻扎(zhā zhá)在那里。
一天,几个日本兵在喂马,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好奇地远远望着这些高大的马匹。
日本兵拘捕了他,审问不出什么名堂,便对小孩说:“皇军写几个字,你照着写了,我们便放了你。
”一个日本士兵蹲在地上写了“日本战胜中国”这六个字。
小孩接过日本兵的石块,蹲在地上也写了六个字“中国战胜日本”。
日本兵叽叽喳喳讨论了一会儿,估计小孩不明白他们的用意,一个日本兵又重(chóng zhòng)新写了一遍“日本战胜中国”,指着这几个字朝小孩嚷道:“要按我们的意思去写,懂吗?否则,枪毙枪毙的!”小孩拿起石块,重写:“中国战胜日本”。
日本兵暴怒,用马鞭抽打小孩,还把他捆绑在木柱上。
过了一夜,日本兵把小孩放了。
可第三天又把他抓了回去。
原因之一是小孩的家人“顽固不化”,家长没带孩子向皇军“认罪”。
于是又在木柱上将小孩捆绑了一天,然后押送到了监狱。
经过近一个月的关押折(zhē zhé)磨,小孩已经气息奄奄,但他就不向日本兵求饶,不将“中国战胜日本”这几个字颠倒过来。
日本兵眼看小孩快要死了,便假装仁慈放了他。
回家不到七天,小孩就离开了人间。
小孩的名字叫郑振华——假如他还活着——现在应该是七十多岁的老伯伯了……1.把短文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用“\”画去。
2.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那个年代中国正在和哪个国家的侵略者作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男孩为何拒绝写“日本战胜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孩的名字叫郑振华——假如他还活着——现在应该是八十多岁的老伯伯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四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竞赛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竞赛试卷及答案(2)2011-03-02 15:11:42| 分类:试题集锦|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阅读三校园一角在我们校园的东南角上,有一个美丽的花坛。
每当万紫千红的春天来临时,花坛里的桃树就伸展出无数条枝丫来。
粉红色的桃花一朵紧挨着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
如果你拨开茂密的花丛,还会发现另一些小生命――书旁的小草。
这些生命太弱小了,所以只能生存在那些群芳争艳的桃花下面了。
当夏日来临时,花坛顿时又换了另一番景色。
一株株清秀挺拔的柳树屹立在花坛四周。
这一株株柳树就像一个个新娘,头上垂挂着一串串碧绿的珍珠,迎风飘扬。
当同学们被烈日晒得汗流浃背时,就会很自然地来到这些柳树下避暑,不过片刻,就会感觉到浑身清凉舒爽。
秋天来临了,花坛里到处是枯枝败叶,可能在这落叶中,几株素质迥异的菊花随风摆动,不时散发出一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
它经常受到同学们的赞赏,因为它有着傲雪斗霜的性格。
一年的末季――冬天来临了。
雪花纷飞,百花凋零。
在这寒冬腊月里,唯有红梅坚强不屈地生存着。
那一棵棵红梅像一个个钢铁战士挺立在大雪之中。
我们校园的这个花坛中,一年四季变换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时刻给同学以美的享受。
(中心句)⒈这篇短文2-5小节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2分)⒉本文通过四季景色的变化,描写了校园一角――(花坛)的特点。
春天,描写了(桃花);夏天,描写了(柳树);秋天,描写了(菊花);冬天,描写了(红梅)。
通过这些事物,说明了(校园里的花坛一年四季都很好看)。
(7分)⒊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3分)⒋用横线画出2,3段的过渡句。
(2分)5、摘抄文中的四个成语。
(4分)阅读四(老芭蕉)春天,两鬓(班斑)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pōbō)可爱的小学生在校园里栽下一株芭蕉。
当秋风送爽的时候,芭蕉成熟了。
老师带领着学生采下了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憔悴的芭蕉。
不久,从芭蕉根部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lènnèn)芽,嫩芽又渐渐长成了小芭蕉。
四年级试卷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能力竞赛题

四年级试卷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能力竞赛题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37分)敬重卑微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
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
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
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
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哩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没。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卑微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卑微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卑微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的伟大而坚强。
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他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
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体积,()精神。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注释: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玩世不恭: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1、分用“√”把短文括号中的用得恰当的词语画出来:在第8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和睦”可重叠成“和和睦睦”,“忙碌”可重叠成“忙忙碌碌”这样重叠后,意思有什么不同?“伟大”、“深刻”、“模糊”这三个词语中能这样重叠的词是。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写出带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1)“想不到”(2)“竟”(3)两个“如此”4联系短文内容理解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在第七自然段中共有两个问句。
第一个是反文句,改为陈述句为:第二个也是反问句,这句话实际上是启发我们:(2)体会短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雕塑一般的姿势“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是司马迁的名言。
自然,人在弥留之际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姿势,越细品,越意味深长。
最让人感慨万千的,我认为是化学家卜拉克的姿势。
卜拉克是因心脏病猝发突然去世的,死时手中端着满满一杯牛奶。
令人惊奇的是,那杯子端得极其平稳,里面的牛奶居然一滴也不曾泼洒出来——他就这么稳稳当当地坐着,从从容容,一如雕塑。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位化学家有个超越凡人的“绝对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做化学实验时,总是把盛放化学药剂的器皿端得平衡至极。
于是,他的死有了一个堪称天下第一的姿势。
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
那是在大兴安岭火灾现场,当人们扑灭大火后,突然惊呆了,因为他们发现:一位母亲虽然已被大火活活烧死,但她却镇静地保持着一个极稳妥的姿势——紧紧地蜷曲着上肢!果然,她被烧死了,怀抱中的孩子依然活着。
显然,正是因为她义无反顾地坚持着这个姿势,才硬是在熊熊烈火中护住了她的孩子!面对着这个最能象征母爱的雕塑般的姿势,消防队员潸然泪下。
再试想,人在弥留之际的姿势尚且如此引人关注,何况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是的,人总是有姿势。
正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
那么你呢?你的姿势是挺拔如松,还是颓然如泥?这,你想过吗?1.先给带点字注音,再解释词语意思。
猝.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潸.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颓.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昭.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弥.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文中找反义词。
长春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竞赛试卷

长春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竞赛试卷第一篇:长春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竞赛试卷2011~2012学年度(上)四年级语文竞赛试卷一、课内阅读(40分)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观赏、玩赏、欣赏)过水平如(静、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暇)的翡翠(chuìcuì)船桨(激、击)起的微波扩散(sànsàn)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1、“波澜壮阔”中“澜”的意思是(2分)2、选择正确的字、词和读音,在文中的括号里打“√”。
(6分)3、请从上面这段话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4分)()——()()——()4、这段话写了漓江的水的三个特点,分别是(3分)5、文中最后一句话写了作者荡舟漓江的的特点。
(4分)6、短文中写水“绿”的语句是 3分)7、请写出几个描写水的四字词。
(4分)8、给文中画线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6分)9、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4分)10、这段话主要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4分)二、课外阅读(60分)公园一角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园的一角。
这里有一个圆形的喷水池,池中有一座别致的假山。
池里的水清润(rùn)得宛如一块天然的翡(fěi)翠,平滑无瑕,清澈见底。
当微风拂过水面时,水面上就泛起层层鱼鳞般的波纹。
池中的假山是由好几块奇石巧妙地堆成,很精巧。
假山顶端喷出一股又细又高的水柱。
那水柱喷出后,又斜落下来,成了一串银白的水珠,晶莹耀眼。
微风吹过,犹如点点白梅撒在水面上,荡漾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yī),飘散在空中,仿佛给假山披上一层轻纱,格外美丽。
池中有许多色彩斑(bān)斓(lán)的金鱼,它们互相嬉(xī)戏,好不自在。
瞧,一条花尾金鱼刚浮到水面上,嗖的一下,转头又钻入水底下去了。
看,又来一条,眼睛大大的,鼓鼓的,穿着黑色的晚礼服,好像是要去参加隆重的盛会。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

瓯北七小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分数________【卷首语】同学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参加本次活动!现在,你——一个爱学习、爱读书、喜欢动脑子的好孩子,接下来就跟老师一起去语文大观园游览一番吧。
只要你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相信自己的实力,你的表现就会十分出色!◆书虫大闯关◆(17分每空1分)第1关:有一个皇帝听信了骗子的话,把自己脱得一丝不挂,还跑到大街上去游行,让别人看个够。
这个故事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第2关:有一位穷人家的少年得到了一盏旧油灯,只要轻轻一擦,油灯里就跳出一个魔怪来,魔怪神通广大,帮他找了个老婆、建了个城堡,后来的日子过得像王子一样。
这个故事的题目是的:___________________第3关:有个小男孩长了个非常古怪的鼻子,只要一说谎鼻子就会长一寸。
他说了一堆谎话后,小鸟就飞到他的鼻子上歇着。
它们以为那是个树枝呢!这个故事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4关:有一位美丽的公主,被嫉妒的继母所害,逃到大森林里,与七个善良的小矮人生活在一起。
可是她因为误吃了毒苹果而死去。
幸好一位王子的吻救活了她,他们从此一起快乐地生活。
这个故事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五关: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大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那么杜甫被称为_____。
第六关:我知道《真假美猴王》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书中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等。
其余三部名著是:《______》其中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等;《______》其中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等;《______》其中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等。
◆词语大比拼◆1.补充下列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
(共9分,每空0.5分)()枪()剑赏()悦()()是()非焦()烂()()闻()睹明()张()()战()惊牵()挂()促()谈()2.. 将叠词填入括号中,把成语补充完整。
四年级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二套)

四年级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二套)目录:四年级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四年级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二四年级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一(时间40分钟)(一)秋天的香山公园秋天的香山公园,以它独特的美迎接着众多的游人.走进公园大门,放眼望去,峰峦重叠,挺拔壮观.山上长满了各种树木,枝叶浓密,人走进去,便淹没在其中了.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漫山遍野的红叶.近看红叶的形状不一,有长圆扁圆、扇形,还有三角形的.远看,山坡上树树交错,叶叶相连,层层叠叠相互辉映,映红了半边天空.在大片大片的鲜红中央杂着深黄色、褐色……就像千万只彩蝶上下飞舞,真是姿态万千,绚丽多彩.一阵爽人的秋风吹过,传来柔和的“沙沙”声,枝摇叶摆,像是在向游人频频招手.人们不由赞叹:“多美呀!香山的红叶.”香山公园里潺潺的流水也很动人.小路旁,石缝里,溪水愉快地流淌着.阳光洒在水面上,闪着耀眼的光芒.有时,溪水聚在几块碎石中间,静静地躺着,小鱼儿在你追我赶地嬉戏.再看,路旁的花坛里,花儿展开笑脸,争芳斗艳.一串红连成片,鸡冠花顶起了花冠.那品种繁多的菊花,伸开了卷曲的花瓣;没有开放的花瓣紧缩着,像一个个彩球.不管是什么花,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美丽的香山公园,使游人流连忘返.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绚丽多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连忘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划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说明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用“”划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3.读第2自然段,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写红叶的.4.第4自然段,写了_____、______、______三种花.5.这篇短文中,作者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几种景物,表现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划出首尾照应的句子.(二)掩盖过失的猫有一只猫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不得了,对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它捕鼠时,不小心让老鼠逃跑了,就说:“我是看它太瘦了,才放过它的,等它以后养肥了再说.”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脸说:“我本来就不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是要用它的尾巴来洗脸呢.”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沾满了污泥.看到伙伴们诧异的目光,它解释道:“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灭跳蚤最灵验不过了.”后来,它掉进了河里.伙伴们打算救它它却说你们以为我遇险了吗不我在游泳话还没说完,就沉没了.“走吧!”伙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在表演潜水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吹捧—()惊异—()掩盖—()可能—()2.文章写了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掩盖自己的错误,最后_______________的故事.3.本文着重抓住猫的____________描写,来突出了它掩盖自己错误的特点.4.给文中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5.这个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为文章加一个合适的结尾.四年级阅读理解答案(总成绩5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一)25分1.(4分)绚丽多彩:形容色彩华丽.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2.(6分)比喻:在大片大片的鲜红中央杂着深黄色、褐色……就像千万只彩蝶上下飞舞,真是姿态万千,绚丽多彩把枫叶比作彩蝶(没有开放的花瓣紧缩着,像一个个彩球把没有开放的菊花比作彩球)拟人:小路旁,石缝里,溪水愉快地流淌着.(有时,溪水聚在几块碎石中间,静静地躺着,小鱼儿在你追我赶地嬉戏./再看,路旁的花坛里,花儿展开笑脸,争芳斗艳./3.(3分)形状、颜色、声响4.(3分)一串红、鸡冠花、菊花5.(5分)树木、流水、花,表现了对秋天香山公园的喜爱、赞美之情.6.(4分)首尾照应:秋天的香山公园,以它独特的美迎接着众多的游人./美丽的香山公园,使游人流连忘返.(二)(20分)1.(4分)吹捧(吹嘘)惊异(诧异)掩盖(掩饰)可能(大概)2.(5分)捕鼠让老鼠逃跑,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掉进了河里,掉进泥坑里被淹死3.(3分)语言4.(4分),:“?, ……”5.(4分)多可悲呀!百般的掩盖是多么的可怕,最终毁掉了自己!其实身上有缺点并不可怕,勇于承认自身的错误和缺点,这是智者的心态,也是勇者的行为.四年级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二一、《陈毅》陈毅五岁半就在一家书塾读书.他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同学们都称他“小神童”.//一天,毛老师来到陈毅家,看到他正在灶前一边烧火一边看书.因为他看书入了迷,火烧得太旺了,从锅里透出了糊味儿.妈妈刚从井边洗菜回来,发现米饭烧糊了,气得火冒三丈,抄起刷子,就往灶前冲去. “不要打孩子!”毛老师连忙劝阻,“饭烧糊了,可以将就吃,这孩子专心用功,我就喜欢.”说着,毛老师又亲切地对陈毅说:“以后做事,要多多留心!”陈毅点点头.毛老师从陈毅手里那过书一看,原来是一篇还未教的课文,他已经用笔在上面画了许多圈圈点点.毛老师惊奇地问:“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陈毅回答说:“打圈圈的,是懂得的;打半圈圈的,不太明白,等老师讲明白了,再打圈圈;打墨点的是生字.原来陈毅每次听课前,总要把新的课文先预习一下,把生字和不懂的词勾画出来.听课时,格外留心,再抓住不懂的地方,便直接向老师提出问题. 毛老师十分高兴地称赞道:“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今天我总算发现了你学习成绩好的‘秘诀’.人们称赞你是‘小神童’,说你天资聪明,其实更重要的是你勤奋,你真正懂得了‘学问学问,多学多问’的道理!”//1.短文已用“//”分为两段,写出每段的段意.(6分)第一段:第二段:2.同学们都称赞陈毅为“小神童”的原因有两点:(4分)(1)(2)3.“学问学问,多学多问”中的“学问”指,(2分)“多学多问”的好处是 .(3分)4.“秘诀”的意思是?用“”在文中划出具体描写陈毅学习成绩好的秘诀的语句. (4分)5、加下划画的句子把妈妈生气时的动作写得惟妙惟肖,你能将妈妈高兴..时候的动作写出来吧!至少要有4个连续的动词哦!(6分)㈡成全善良李文勇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那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卷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同学们,这一学期大家读了好多书吧,就让我们在下面的竞赛中大显身手吧!
一、考考你: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0分)
1、神话传说中射掉天上九个太阳的是夸父。
()
2、蟋蟀盖房子是在秋天初寒的时候。
()
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南宋诗人苏轼。
()
4、“草船借箭”是《水浒传》的故事。
()
5、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三种耐寒植物特别受到赞美,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指的是松、竹、梅。
()
二、品悟语句。
(20分)
1、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
这句话中是写鸟的形态、颜色,
是写鸟的动作,这句话写了鸟的不一,各异,千姿百态。
(6分)
2、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一会儿金灿灿,一会儿半紫
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还有葡萄灰,茄子紫……
句中描写色彩变化的遣词很有特色,照样子写几个(9分):
红彤彤:
半紫半黄:
葡萄灰:
3、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5分)
句中“梅花”指的是。
把比做
,表达了作者。
三、课文品读。
(20分)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
它也能看守门户。
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xiāo);
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1、这两个自然段的关系是()(选填序号)2分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2、第三自然段写了鹅的叫声的特点。
第三自然段还采用了写
法突出鹅的叫声这一特点。
4分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养鹅等于养狗?请用“”画出相关句子。
2分
4、在下列句中填上含有“然”的词语。
8分
(1)凡有生客进来,鹅()厉声叫嚣,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
()如此。
(2)今天()下着雨,已经下了快一个星期了,天气()
没有一点转晴的迹象。
5、读句子“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
句,又是句,在文中起到了的作用。
1+1+2分
四、拓展阅读。
(50分)
(一)
一根纤细的火柴被主人划着,火苗欢舞着,异常兴奋。
远处的风看见火柴纤弱的生命,在顷刻间即将灰飞烟灭,感到十分惋惜,便急速跑过去,一口气吹灭了燃烧的火苗,救了火柴。
熄灭了的火柴被主人扔在地下。
火柴抬头对风说:“风婆婆,你怎么吹灭了我呀!”
风回答:“孩子,我是不忍心看着你短暂的生命那么快就完结了啊!”
火柴听后,叹息道:“唉,风婆婆,我短暂的生命最大的价值就在于燃烧啊!可您扼杀了我短暂的生命中的闪光点……”
1、给短文加个题目。
2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4分
惋惜:
灰飞烟灭:
3、短文反映了火柴什么样的品质?2分()
(1)好出风头,想炫耀自己。
(2)忘恩负义,别人救了它,还不领情。
(3)有牺牲精神,为了照亮别人,不惜毁灭自己。
(4)不明事理,不辨是非,不识好人心。
4、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像火柴这样的人或物吗?4分(写出两个)
、。
5、风婆婆为火柴即将被烧掉而感到惋惜,把火柴吹灭了,你觉得对不对?为什么?3分
(二)老鼠买鱼
一天,鼠倾巢出动,窜上大街要把所有的鱼全买下来。
鱼行老板问:“你们不愁吃喝,买那么多鱼干啥?”
“虽不愁吃喝,可要平安无事总得破费些钱财呀!”老鼠狡黠地笑了笑。
鱼行老板听不明白,却狠狠地敲起竹杠来。
一下子,鱼价抬高了几倍。
买完鱼后,小老鼠们有的把鱼扛在身上,有的举在头上,有的抱在手上。
这时一个小老鼠跑到老鼠头领面前说头儿咱们买这么多鱼干啥呀老鼠头领说笨蛋咱们()不愁吃()有老猫就过不了安稳日子猫爱吃鱼咱们送些鱼不就和猫化敌为友了吗哈哈
说着,露出得意的笑容。
小老鼠仍听不明白,但也不想去问了,心想:头儿让我干啥,我就干啥。
跟着头儿干准没错。
()老鼠把鱼买完了,()街上没有鱼卖。
猫只好自认晦气,运气不好。
不过,从此每天都有老鼠给猫送鱼,猫非常高兴,果真与鼠“化敌为友”了。
不久,该市鼠患成灾,鱼行老板这才猛然醒悟,叹息道:“我()赚了钱,()上了老鼠的当。
”
1、选择带点字的意思。
7分
(1)费:a、费用b、花费c、复杂,不容易
费事()破费()费工夫()
(2)头:a、人身器官的一部分b:物品多出部分c:头目d:第一
e:量词
一头羊()头领()梳头()铅笔头()
2、找出短文中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
4分
近义词()—()反义词()—()
3、在第4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6分
4、选择下列合适的关联词语填进短文的括号里。
3分
因为…所以…虽然…却…虽然…但是……
5、阅读短文填空。
10分
(1)鱼行老板开始听了老鼠的话,于是就。
“敲竹杠”文中指;后来鱼行老板猛然醒悟,明白。
(2)“咱们送些鱼,不就和猫化敌为友了吗?”这句话中“敌”指;“友”指。
“猫非常高兴,果真与鼠‘化敌为友’了”。
这句话中的“敌”指;“友”指。
(3)猫和鼠“化敌为友”的原因是。
(4)因为,所以该市老鼠成灾。
6、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5分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竞赛附答案
一、×、√、×、×、√
二、1、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叫,飞,扑;大小、颜色、动作。
2、略
3、猫的脚印、猫的脚印、小梅花、对猫的喜爱。
三、1、 A
2、大、凶;对比
3、(第三句)
4、(1)必然果然(2)依然仍然
5、中心、过渡、承上启下
四、(一)1、略2、对某事感到很可惜;灰也飞散了;烟也消失了。
比喻人的死亡;事物的消亡。
3、(3);
4、略;
5、略(言之有理即可)
(二)1、(1)c a b (2) e c a b
2、明白(醒悟)敌(友)
3、,:“,?”:“,,。
,,?……”
4、虽然……但是……;因为……所以……;虽然……却……。
5、(1)不明白、敲竹杠、抬高鱼的价钱、上了老鼠的当。
(2)猫、老鼠、老鼠、猫
(3)老鼠给猫送鱼。
(4)猫有鱼吃不去捉老鼠了
6、讽刺社会上敌我不分的丑陋现象,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分清敌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