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脱硫的几种方法

合集下载

煤的脱硫

煤的脱硫

煤的脱硫分为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的燃烧前的: (1)物理法:主要指重力选煤,利用煤中有机质和硫铁矿的密度差异而使它们分离。

该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煤的破碎粒度和硫的状态等。

主要方法有跳汰选煤,重介质选煤,风力选煤等。

(2)化学法:可分为物理化学法和纯化学法。

物理化学法即浮选;化学法又包括碱法脱硫,气体脱硫,热解与氢化脱硫,氧化法脱硫等。

(3)微生物法:在细菌浸出金属的基础上应用于煤炭工业的一项生物工程新技术,可脱除煤中的有机硫和无机硫。

燃烧中的:就是炉内脱硫 炉内脱硫是在燃烧过程中,向炉内加入固硫剂如CaCO3等,使煤中硫分转化成硫酸盐,随炉渣排除。

其基本原理是: CaCO3→CaO+CO2↑ CaO +SO2→CaSO3 CaSO3+1/2×O2→CaSO4燃烧后脱硫(炉外脱硫) 燃烧后烟气脱硫(FGD) 1) 干法烟气脱硫a)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LIFAC) b)旋转喷雾法(SDA) c)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CFB-FGD) d)增湿灰循环法(NID) e)荷电干粉喷射法(CDSI) f)其他 2)湿法烟气脱硫 a) 石灰石/石灰—抛弃/石膏法— b) 海水法— c) 氨法— d) 镁法--- e) 磷氨法— f) 其他 3)其他脱硫法(同时脱硫和脱硝) a) 电子束— b) 脉冲电晕 c)活性炭可以往煤加氧化钙处理煤,使普通煤变成脱硫煤通过对国内外脱硫技术以及国内电力行业引进脱硫工艺试点厂情况的分析研究,目前脱硫方法一般可划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等3类。

其中燃烧后脱硫,又称烟气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简称FGD),在FGD技术中,按脱硫剂的种类划分,可分为以下五种方法:以CaCO3(石灰石)为基础的钙法,以MgO为基础的镁法,以Na2SO3为基础的钠法,以NH3为基础的氨法,以有机碱为基础的有机碱法。

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商业化技术是钙法,所占比例在90%以上。

钢铁行业脱硫煤气净化技术

钢铁行业脱硫煤气净化技术

钢铁行业脱硫煤气净化技术钢铁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行业之一,但它也是重度工业,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非常大。

其中,钢铁生产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已经成为环保领域的重点关注。

这些污染物会导致雾霾、酸雨等环境问题,对居民的健康和生产生活的影响也愈加明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钢铁行业开展了一系列的脱硫煤气净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钢铁行业的脱硫煤气净化技术可以分为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两种方式。

湿法脱硫是将煤气和水接触,利用化学反应将煤气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硫和其他气态污染物转化为水溶性化合物,然后通过吸收液吸收分离。

干法脱硫则是利用干式脱硫剂吸附和转化煤气中的硫化氢等气态污染物。

在湿法脱硫领域,钢铁行业主要采用的是吸收剂型湿法脱硫工艺和乳化液型湿法脱硫工艺。

吸收剂型湿法脱硫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煤气脱硫技术,其核心是通过化学吸收的方法将煤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变为二氧化硫吸收剂的水溶液,进而达到净化效果。

这种脱硫工艺的优点是处理效率高,脱硫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但操作成本比较高,同时对排放水污染的治理也需要相应的投入。

乳化液型湿法脱硫是近年来钢铁行业新开发的脱硫技术,其主要特点是使用乳化剂将煤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变成水溶性化合物,再通过氧化反应达到净化效果。

乳化液型湿法脱硫与传统的吸收剂型湿法脱硫相比,可以使工艺更加简化,减少了操作成本,并且可以降低排放水的污染程度。

在干法脱硫领域,钢铁行业主要采用的是活性炭、活性氧化铁等干式脱硫剂。

干式脱硫剂的最大优点是工艺流程简单,对原始煤气元素成分影响较小,处理效率较高。

活性炭干法脱硫适用于处理煤气中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硫,该工艺中的干式脱硫剂可以通过吸附物理或化学吸附的方式,将煤气中的硫化氢等化学反应转变为水溶液。

活性氧化铁干法脱硫则是将活性氧化铁加入煤气,利用化学反应将硫化氢转变成石膏的填充物。

这种脱硫工艺因其对煤气流动的敏感度较高,对煤气中尘埃含量的处理相对较为苛刻。

煤气脱硫方法

煤气脱硫方法

煤气脱硫方法
煤气脱硫是一种重要的环保技术,它可以有效地减少燃煤过程中产生
的二氧化硫排放,从而降低大气污染。

目前,常用的煤气脱硫方法主
要有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两种。

湿法脱硫是指将煤气与一定量的水接触,利用水中的氢氧化物或碳酸
盐等化学物质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盐,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用的湿法脱硫方法有石灰石-石膏法、海水脱硫法、氨法等。

其中,石灰石-石膏法是最常用的湿法脱硫方法之一。

该方法的原理是将煤气与石灰石和水混合,生成硫酸钙,再与水混合生成石膏,从而达到脱硫
的目的。

该方法具有脱硫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废水
处理难度大、设备占地面积大等缺点。

干法脱硫是指将煤气与一定量的固体吸附剂接触,利用吸附剂表面的
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作用将二氧化硫吸附下来,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常用的干法脱硫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氧化钙吸附法、氧化铁吸附法等。

其中,活性炭吸附法是最常用的干法脱硫方法之一。

该方法的原
理是将煤气与活性炭接触,利用活性炭表面的孔隙结构和化学反应将
二氧化硫吸附下来,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该方法具有脱硫效率高、
设备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吸附剂再生难度大、吸附剂成本
高等缺点。

总的来说,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未来,随着环保技术的不断发展,煤气脱硫技术也将不断完善和创新,为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做出更大的贡献。

煤化工(焦化厂)焦炉煤气6大脱硫技术详解与脱硫工艺选择

煤化工(焦化厂)焦炉煤气6大脱硫技术详解与脱硫工艺选择

煤化工(焦化厂)焦炉煤气6大脱硫技术详解与脱硫工艺选择1、焦炉煤气脱硫技术焦炉煤气常用的脱硫方法从脱硫剂的形态上来分:包括干法脱硫技术和湿法脱硫技术。

1.1焦炉煤气干法脱硫技术干法脱硫工艺是利用固体吸收剂脱除煤气中的硫化氢,同时脱除氰化物及焦油雾等杂质。

干法脱硫又分为中温脱硫、低温脱硫和高温脱硫。

常用脱硫剂有铁系和锌系,氧化铁脱硫剂是一种传统的气体净化材料,适宜于对天然气、油气伴生气、城市煤气以及废气中硫化氢含量高的气体。

常温氧化铁脱硫原理是用水合氧化铁(Fe2O3·H2O)脱除H2S,其反应包括脱硫反应与再生反应。

干法脱硫工艺多采用固定床原理,工艺简单,净化率高,操作简单可靠,脱硫精度高,但处理量小,适用于低含硫气体的处理,一般多用于二次精脱硫。

但由于气固吸附反应速度较慢,工艺运行所需设备一般比较庞大,而且脱硫剂不易再生,运行费用增高,劳动强度大,不能回收成品硫,废脱硫剂、废气、废水严重污染环境。

1.2焦炉煤气湿法脱硫技术湿法工艺是利用液体脱硫剂脱除煤气中的硫化氢和氰化氢。

常用的方法有氨水法、单乙醇胺法、砷碱法、VASC脱硫法、改良 ADA法、TH 法、苦味酸法、对苯二酚法、HPF 法以及一些新兴的工艺方法等。

1.2.1 氨水法(AS法):氨水法脱硫是利用焦炉煤气中的氨,在脱硫塔顶喷洒氨水溶液(利用洗氨溶液)吸收煤气中 H2S,富含 H2S 和 NH3的液体经脱酸蒸氨后再循环洗氨脱硫。

在脱硫塔内发生的氨水与硫化氢的反应是:H2S+2NH3·H2O →(NH4)2S+2H2O。

AS 循环脱硫工艺为粗脱硫,操作费用低,脱硫效率在 90 %以上,脱硫后煤气中的 H2S 在200~500 mg·m-3。

1.2.2 VASC法:VASC法脱硫过程是洗苯塔后的煤气进入脱硫塔,塔内填充聚丙烯填料,煤气自下而上流经各填料段与碳酸钾溶液逆流接触,再经塔顶捕雾器出塔。

煤气中的大部分 H2S 和 HCN 和部分 CO2被碱液吸收,碱液一般主要是 Na2CO3或 K2CO3溶液。

煤气脱硫方法

煤气脱硫方法

煤气脱硫方法介绍煤气脱硫是一种常用的煤气净化方法,能够有效去除煤气中的硫化物。

本文将介绍煤气脱硫的方法原理、常用的脱硫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方法原理煤气脱硫的目的是去除煤气中的二氧化硫等硫化物,因为这些硫化物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脱硫的方法基本原理是通过吸收、吸附、化学反应等方式将硫化物转化或捕获成不易挥发或易处理的物质,从而达到脱硫的效果。

常用的脱硫方法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煤气脱硫方法:1. 湿法脱硫湿法脱硫是利用液体吸收剂吸收硫化物的方法。

常用的湿法脱硫方法有以下几种:- 法拉第吸收法:通过将煤气通入吸收液中,利用法拉第定律实现硫化物的吸收。

- 碱液吸收法:使用氨水等碱性液体吸收硫化物,形成稳定的硫酸盐。

- 氧化吸收法:将煤气与氧化剂接触,在气液界面进行氧化反应,使硫化物转化为硫酸盐。

2. 干法脱硫干法脱硫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和化学反应物直接与煤气中的硫化物发生作用,实现脱硫的方法。

常用的干法脱硫方法有以下几种: - 金属氧化物脱硫法:利用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锌)吸附和催化气相硫化物的氧化反应。

- 硫化物氧化法:利用氧化剂将硫化物氧化为硫酸盐或硫酸,达到脱硫的效果。

3. 生物脱硫生物脱硫是利用特定微生物菌种对煤气中的硫化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实现脱硫的方法。

生物脱硫具有环保、经济、高效的特点,逐渐得到重视和应用。

脱硫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不同的脱硫方法在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上有所区别,下面将分别介绍:湿法脱硫•适用范围:湿法脱硫适用于高硫煤气、高温、高湿度、高粉尘含量的煤气净化。

•优点:脱硫效率高,脱硫剂可以循环使用。

•缺点:设备复杂,操作成本高,产生大量废水。

干法脱硫•适用范围:干法脱硫适用于低硫煤气、低温、低湿度、低粉尘含量的煤气净化。

•优点:设备简单,操作成本低。

•缺点:脱硫效率相对较低,吸附剂需要周期性更换。

生物脱硫•适用范围:生物脱硫适用于中低硫煤气。

•优点:对煤气成分适应性强,脱硫效率高,操作成本低。

煤气净化湿法脱硫的几种化学工艺

煤气净化湿法脱硫的几种化学工艺
2 H2 O2 +2 Na OH +N a 2 09 一 4 Na vO3 +3 H2 O
: 4 N a V O 3 + 2 T( 0 H) 3 吸收溶 剂环 丁砜 和水混 合而成。 可使用 的烷基醇胺 包括ME A、 MD E A ( 4 ) 还 原 态栲 胶 的 氧化 : 酚态 栲 胶 被 氧化 获得 再 生 , 同时生 成 及D I P A。 一 般采用浓 度较高 的醇胺溶 液 , 而 环丁 砜与水 的比例 按其用 H2 O2 。 途确定 。 此法可以用于 煤气工艺气体 的净化 。 2 T( 0 H) 3 + 2 0 2 一 = = 2 T( O H) O 2 + 2 H2 O 2 3 . 1 基本原理
利。
1 栲 胶 脱硫 法 栲胶 脱硫技 术经过 近些年的改 进, 目 前, 已在国内一些焦化厂 普遍 剂 对上 述反应影 响很大 。因此 , 对活化 剂的种类 、 加入量 的研究十分活 使用 , 并 获得满 意效果 , 新建装 置应用在煤 焦化 装置的焦炉气脱硫 。 跃。 吸收 塔的操 作温 度一 般在 2 6 — 5 0  ̄ C, 压力范 围从常压到6 . 8 MP a ; 再 生塔 的操作 温度一 般为1 1 5 - 1 2 0 " C, 操 作压力一般在 0 . 0 5 — 0 . 0 7 MP a 之 1 . 1 栲胶脱 硫的化学反应机理
这种 化学反映属于湿法脱硫 , 是利用碱性栲胶的水 溶液吸收煤气, 主要 用于半水煤气或焦 炉气中的H, S , 借 助栲胶 和矾作为载体和 催化剂
间。
2 R NH2 + H2 S 一 = ( R NH 3 ) 2 S ( R NH 3 ) 2 S + H2 S 一 = = 2( RN H3 ) H S 整 个反应受到 第二个 反应式控 制。MDE A水溶液 中添加少 量活性

焦炉煤气精脱硫工艺分析

焦炉煤气精脱硫工艺分析

焦炉煤气精脱硫工艺分析一、工艺原理:焦炉煤气中的H2S主要通过煤气中的Fegl肟羧酸盐、CaS等吸收剂进行吸收。

Fegl肟羧酸盐是一种高效的硫化物吸收剂,可在较低的温度下将煤气中的H2S和COS吸收。

而CaS则可以将煤气中的剩余H2S去除。

二、工艺流程:1.气体预处理:首先对焦炉煤气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颗粒物和水分,以净化煤气。

2.前骤吸收:采用Fegl肟羧酸盐作为吸收剂,通过吸收剂床将煤气中的H2S、COS等硫化物吸收。

床层中的吸收剂会与煤气中的硫化氢进行反应,生成硫化铁,并将其捕集。

3.普鲁士蓝阳极液循环:将废液中的硫化铁氧化为硫酸铁,通过循环泵送到反应床顶部,实现循环利用。

4.精脱硫:采用CaS作为吸收剂,通过床层吸收煤气中剩余的硫化氢,并将其转化为CaS。

此过程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以促使吸收反应的进行。

5.再复焦炉:将经过精脱硫的煤气送入焦炉进行再加热,以提高炉内温度。

三、工艺特点:1.高效: 采用Fegl肟羧酸盐和CaS作为吸收剂,可以高效地吸收煤气中的硫化物,使硫化氢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保证煤气的质量。

2.安全:精脱硫过程中对温度和压力的要求较高,可以有效地防止硫化氢的泄漏,保证了生产环境的安全。

3.循环利用:工艺中的废液通过循环泵送到反应床顶部,实现了废液中的硫化铁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废液的排放,具有较好的环保效益。

总结起来,焦炉煤气精脱硫工艺通过床层吸收剂的反应,有效地去除焦炉煤气中的硫化氢等硫化物,以保证煤气的质量达到环保要求。

该工艺具有高效、安全、循环利用等特点,在焦化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焦炉煤气脱硫及硫回收工艺分析

焦炉煤气脱硫及硫回收工艺分析

焦炉煤气脱硫及硫回收工艺分析焦炉煤气脱硫工艺中常用的方法有吸收法、催化氧化法和膜法等。

其中,吸收法是一种较常用的脱硫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将煤气经过吸收液(如碱液或氨液)进行接触,使H2S被吸收并转化为硫化物,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催化氧化法则是利用催化剂将H2S氧化为硫,达到脱硫的效果。

膜法则是通过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H2S从煤气中分离出来,实现脱硫。

吸收法中较为常用的是碱液吸收法。

碱液吸收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脱硫效果较好,但对于含有高浓度的H2S的煤气来说,在吸收液中可能会生成大量的硫化物,导致液氨浴中硫化物过多,降低硫吸收效果。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入硝酸铁和硝酸铝等添加剂,改善液氨浴的性质,提高脱硫效果。

催化氧化法主要是通过催化剂(如氧化铁、氧化锌等)将H2S氧化为硫,其中反应产物为SO2、在焦炉煤气中,SO2含量较高,通过反应器中催化剂的作用,可以将H2S和SO2相互转化,使SO2被还原为硫,并回收利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H2S含量较高的煤气,可以有效地将H2S转化为有价值的硫。

膜法则是利用特定的膜材料,通过选择性透过性将煤气中的H2S分离出来。

膜法具有操作简单、能耗低、脱硫效果好等优点,但因为膜材料对不同的气体有不同的透过性,所以需要选择合适的膜材料来实现脱硫。

在焦炉煤气脱硫的基础上,硫回收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焦炉煤气中的硫资源。

目前常用的硫回收技术有硫磺回收、硫纵向深度利用和硫脱硫液回收等。

硫磺回收是将焦化炉煤气中的SO2和氢气反应生成硫磺,然后收集硫磺进行回收利用。

硫纵向深度利用是将硫经过高温和高压加工,制成硫酸、硫酸铵和硫化铵等化工产品。

硫脱硫液回收则是利用含氢气的溶液将气中的硫含量吸收,生成硫酸铵和硫化铵等化学品。

综上所述,焦炉煤气脱硫及硫回收工艺分析主要包括吸收法、催化氧化法和膜法等不同的脱硫工艺。

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选择适合的工艺来降低煤气中的硫含量,并对焦炉煤气中的硫进行回收利用,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气脱硫的几种方法
前言: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人们环境保护和保证企业最终产品质量意识的提高,人们对能源的洁净利用开始日趋重视。

发生炉煤气作为我国主要能源之一煤炭的一种洁净利用方式,在我国的玻璃、建材、化工、机械、耐火材料等行业被广泛的应用,近年,人们对煤气净化程度的认识已经不止是煤气中的含尘量、含焦油量和含水量等的概念,人们开始更加重视煤气中的含硫量。

煤气中的硫绝大部分以H2S的形式存在,而H2S随煤气燃烧后转化成SO2,空气中SO2含量超标会形成局域性酸雨,危害人们的生存环境,我国对燃烧发生炉煤气炉窑规定其SO2的最高排放浓度为900mg/m3;另一方面,SO2对诸如陶瓷、高岭土等行业的最终产品质量影响较大,鉴于以上因素,发生炉煤气中H2S的脱除程度业已成为其洁净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1、煤气脱硫方法
发生炉煤气中的硫来源于气化用煤,主要以H2S形式存在,气化用煤中的硫约有80%转化成H2S进入煤气,假如,气化用煤的含硫量为1%,气化后转入煤气中形成H2S大约2-3g/Nm3左右,而陶瓷、高岭土等行业对煤气含硫量要求为20-50 mg/Nm3;假如煤气中的H2S燃烧后全部转化成SO2为2.6g/m3左右,比国家规定的SO2的最高排放浓度指标高出许多。

所以,无论从环保达标排放,还是从保证企业最终产品质量而言,煤气中这部分H2S 都是必须要脱除的。

煤气的脱硫方法从总体上来分有两种:热煤气脱硫和冷煤气脱硫。

在我国,热煤气脱硫现在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而冷煤气脱硫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其脱硫方法也很多。

冷煤气脱硫大体上可分为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种方法,干法脱硫以氧化铁法和活性炭法应用较广,而湿法脱硫以砷碱法、ADA、改良ADA和栲胶法颇具代表性。

2、干法脱硫技术
煤气干法脱硫技术应用较早,最早应用于煤气的干法脱硫技术是以沼铁矿为脱硫剂的氧化铁脱硫技术,之后,随着煤气脱硫活性炭的研究成功及其生产成本的相对降低,活性炭脱硫技术也开始被广泛应用。

2.1氧化铁脱硫技术
最早使用的氧化铁脱硫剂为沼铁矿和人工氧化铁,为增加其孔隙率,脱硫剂以木屑为填充料,再喷洒适量的水和少量熟石灰,反复翻晒制成,其PH值一般为8-9左右,该种脱硫剂脱硫效率较低,必须塔外再生,再生困难,不久便被其他脱硫剂所取代。

现在TF型脱硫剂应用较广,该种脱硫剂脱硫效率较高,并可以进行塔内再生。

氧化铁脱硫和再生反应过程如下:
(1)脱硫过程
2Fe(OH)3+3H2S Fe2S3+6H2O
Fe(OH)3 + H2S 2Fe(OH)2+S+2H2O
Fe(OH)2 + H2S FeS+2H2O
(2)再生过程
2Fe2S2+3O2+6H2O 4Fe(OH)3+6S
4FeS+3O2+6H2O 4Fe(OH)2+4S
氧化铁脱硫剂再生是一个放热过程,如果再生过快,放热剧烈,脱硫剂容易起火燃烧,这种火灾现象曾在多个企业发生。

活性氧化铁脱硫工艺流程
2.2活性炭脱硫技术
活性炭脱硫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催化和吸附作用,活性炭的催化活性很强,煤气中的H2S在活性炭的催化作用下,与煤气中少量的O2发生氧化反应,反应生成的单质S吸附于活性炭表面。

当活性炭脱硫剂吸附达到饱和时,脱硫效率明显下降,必须进行再生。

活性炭的再生根据所吸附的物质而定,S在常压下,190℃时开始熔化,440℃左右便升华变为气态,所以,一般利用450-500℃左右的过热蒸汽对活性炭脱硫剂进行再生,当脱硫剂温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单质硫便从活性炭中析出,析出的硫流入硫回收池,水冷后形成固态硫。

活性炭脱硫的脱硫反应过程如下:
2H2S + O2 S+2H2O
活性炭脱硫再生工艺流程如图2
3、湿法脱硫技术
湿法脱硫应用较早的方法是氨洗中和法,自从上世纪50年代初国外出现ADA法以来,我国也先后研制开发了改良型ADA法、MSQ法、KCS法以及栲胶法等脱硫技术。

与干法脱硫相比,湿法脱硫技术的应用相对要稍晚一些,最早湿法脱硫技术是在焦炉煤气和水煤气的净化方面首先应用,随着人们对发生炉煤气高净化度的要求,湿法脱硫技术才开始应用于发生炉煤气行业。

湿法脱硫技术应用于发生炉煤气净化与其在焦炉煤气和水煤气的净化方面的应用略有不同,脱硫设备、工艺和操作参数都略有调整。

湿法脱硫可以归纳分为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和氧化法三种。

物理吸收法是采用有机溶剂作为吸收剂,加压吸收H2S,再经减压将吸收的H2S释放出来,吸收剂循环使用,该法以环丁矾法为代表;化学吸收法是以弱碱性溶剂为吸收剂,吸收过程伴随化学反应过程,吸收H2S后的吸收剂经增温、减压后得以再生,热砷碱法即属化学吸附法;氧化法是以碱性溶液为吸收剂,并加入载氧体为催化剂,吸收H2S,并将其氧化成单质硫,氧化法以改良ADA 法和栲胶法为代表。

目前,在发生炉煤气的湿法脱硫技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栲胶脱硫法。

它是以纯碱作为吸收剂,以栲胶为载氧体,以NaVO2为氧化剂。

其脱硫及再生反应过程如下:
(1) 吸收:
在吸收塔内原料气与脱硫液逆流接触硫化氢与溶液中碱作用被吸收:
H2S+Na2CO2=NaHS+NaHCO2
(2) 析硫:
在反应槽内硫氢根被高价金属离子氧化生成单质硫:
NaHS+NaHCO2+2NaVO2======S↓+Na2V2O2+Na2 CO2+H2O
(3) 再生氧化
在喷射再生槽内空气将酚态物氧化为醌态:
2HQ+1/2O2====2Q+H2O
以上过程按顺序连续进行从而完成气体脱硫净化。

另有资料和实验证实,在酚被氧化为醌的同时有双氧水生成,故再生氧化也可按下式表达:
2HQ+O2====2Q+H2O2 生成双氧水
H2O2+V+4 ====V+5+H2O
HS_ +V +5 ====S0↓+V+4
其脱硫和再生工艺流程如图3:
3 湿法栲胶脱硫和再生工艺流程
(1)气体流程:
降温、除尘、除焦油的冷煤气由煤气加压机升压至1800~2000mm水柱,进入脱硫塔底部,自下而上与塔内喷淋的脱硫液逆流接触,将煤气中的H2S脱除至50 mg/Nm3以下,脱硫后的
煤气从脱硫塔顶部引出,经捕滴器脱除水份后,送至用户。

(2)溶液流程:
从脱硫塔顶喷淋下来的溶液,吸收硫化氢后,称为富液,经脱硫塔液封槽引出至富液槽。

在富液槽内未被氧化的硫氢化钠被进一步氧化,并析出单质硫,此时,溶液中吸收的硫以单质悬浮状态存在。

出富液槽的溶液用再生泵加压后,打入再生槽顶部,经喷射器进入喷射再生槽,同时吸入足够的空气,以达到氧化栲胶和浮选硫膏之目的。

再生好的溶液称为贫液,贫液经液位调节器进入贫液槽,出贫液槽的贫液用脱硫泵打入脱硫塔顶部,经喷头在塔内喷淋,溶液循环使用。

再生槽浮选出的单质硫呈泡沫悬浮于液面上,溢流至硫泡沫槽内,上部清液回贫液槽循环使用,沉淀出的硫膏入熔硫釜生成副产品硫磺。

4、干法脱硫与湿法脱硫技术综合比较
4.1 干法脱硫的优缺点
4.1.1 干法脱硫的优点
在选用反应活性好硫容高的脱硫剂的前提下,干法脱硫脱硫效率高,比较适宜处理含H2S 较低的煤气,因为,煤气中H2S过高会造成脱硫剂很快失效。

4.1.2干法脱硫的缺点
(1)干式氧化铁法脱硫
设备笨重,脱硫剂再生大多为间歇再生,每次再生完毕,必须用蒸汽将塔内的残余空气吹净,煤气分析合格后,方能倒塔送气,否则会引起爆炸;另外,更换脱硫剂时,操作劳动强度大,操作不当很容易起火燃烧,较为危险。

(2)干式活性法脱硫
脱硫剂再生使用的过热蒸汽不易获得,而且再生效果很难达到要求,多数厂家干脆就不再生,而是取出后更换新的活性炭。

干式脱硫,由于硫的吸附,会增加脱硫剂床层的阻力,即而引起煤气压力波动,不利于窑前煤气的正常燃烧;另外,采用干式脱硫,脱硫效率随着脱硫剂应用时间增加而不断降低,不利于控制最终产品质量;而且,由于干法脱硫大多属于间歇再生,为了不影响企业连续生产,必须设置备用脱硫塔,造成设备闲置浪费。

4.2 湿式栲胶法脱硫优缺点
4.2.1湿式栲胶法脱硫优点
湿式栲胶法脱硫整个脱硫和再生过程为连续在线过程,脱硫与再生同时进行,不需要设置备用脱硫塔;煤气脱硫净化程度可以根据企业需要,通过调整溶液配比调整,适时加以控制,净化后煤气中H2S含量稳定。

4.2.2 湿式栲胶法脱硫缺点
设备较多,工艺操作也较复杂,设备投资较大
4.3 运行成本比较
从煤气站脱硫系统运行费用来看,活性炭脱硫和氧化铁法脱硫较湿法栲胶脱硫要略低一些,但考虑干法脱硫需要再生的费用,则干法脱硫和湿法栲胶脱硫方法比较,其运行成本相差不大。

最近,我公司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湿法脱硫剂,可以替代价格较贵的栲胶和矾,使湿法脱硫成本大大降低,其运行成本已经低于干法脱硫。

5、干法脱硫与湿法脱硫技术结合应用
对于一些对煤气中的H2S比较敏感的行业,可以结合干法脱硫与湿法脱硫技术的优点,将两种脱硫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利用湿法脱硫先将煤气中的大部分H2S脱除,然后,再利用干法脱硫对煤气中的H2S进行精脱,从而,达到较高的脱硫净度。

这样既利用了湿法脱硫可以在线调整的优点,又利用了干法脱硫脱硫效率高的优点,并克服了由于干法脱硫脱硫剂硫容因
素造成的脱硫剂失效过快的问题。

结语:为了保持人们优良的生存环境和提高企业最终产品质量,对煤气进行脱硫是非常必要的,而采用何种脱硫方法确是值得厂家研究与探讨,我们在选择何种脱硫方法,要结合各种脱硫方法的优缺点,优化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