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氯气泄漏事故案例

氯气泄漏事故案例

氯气泄漏事故案例氯气泄漏事故案例时间:2021年6月20日地点:某化工厂事故经过:某化工厂是一家生产氯气的企业,该企业严格遵循相关安全规定进行生产。

然而,6月20日上午,由于设备故障,导致氯气泄漏事故发生。

据目击者描述,当时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接着看到有大量白色的气体从厂区内一处管道中涌出。

工人们迅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进行紧急疏散,并向相关部门报警求助。

事故处理:事故发生后,企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消防人员和抢险队伍赶赴现场进行处理。

同时,相关部门也迅速响应,调派专业人员前往现场指导救援工作。

在事故现场,消防人员利用高压水枪进行喷水降温,同时用泡沫剂覆盖泄漏点,阻止氯气进一步泄漏。

此外,周边居民也受到了事故的影响,相关部门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疏散工作,同时发布紧急通知,提醒居民关好门窗,不要外出。

医疗救护车也在事故现场准备就绪,做好应对可能出现的伤员救治准备。

经过几个小时的紧急抢险,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氯气泄漏得到了止住。

经初步统计,事故造成一名工人因吸入大量氯气中毒,被送往医院抢救。

其他工人和周边居民没有受伤。

事故原因及反思:事故发生后,专家组迅速展开调查,判定事故原因主要是设备故障导致氯气泄漏。

进一步调查发现,该化工厂的设备年久失修,特别是涉及氯气储存的设施存在严重漏气隐患。

长期以来,企业重视生产效益而忽视了设备的维护和更新,设备老化严重,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此次事故的发生提醒我们,化工企业必须重视安全生产,高度重视设备的安全维护和更新。

只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才能有效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同时,相关部门也需加强对化工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企业能够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定进行生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结论:氯气泄漏事故给企业和社会敲响了警钟,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企业和相关部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安全管理,做好各项安全措施,以防范化工事故的发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021年工厂火灾案例分析题

2021年工厂火灾案例分析题

2021年工厂火灾案例分析题2021年,我国发生了许多工厂火灾,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避免火灾的再次发生,我们需要对这些事件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2021年工厂火灾案例介绍1. 上海浦东新区一家非法加工厂火灾造成15人死亡:2021年3月18日,上海浦东新区南汇区某村出现一起酿酒爆炸火灾事故,导致15人死亡、5人受伤。

初步调查认定这是一家非法加工厂,在生产中使用了易燃物质,导致了火灾的产生。

2. 重庆南川舟白化工厂爆炸火灾:2021年3月28日,重庆南川区发生了一起化工厂爆炸火灾,据报道,火势非常大,上百米高的火光冲天,厂房内铁皮翻滚,冒出了黑烟。

据初步调查,这家化工厂爆炸是由于生产中失误引起。

3. 安徽亳州市一化工厂爆炸火灾:2021年6月12日,安徽亳州市一家生产轮胎胶的化工厂发生一起爆炸火灾,导致2人死亡,6人受伤。

初步调查认定,爆炸是由于原料泄漏触发的。

4. 河南汝州市天鹅湖英伦贝尔服装厂火灾:2021年11月11日,河南省汝州市发生了一起英伦贝尔服装厂火灾,造成14人死亡、18人受伤。

据报道,这家工厂的大门紧闭,不少员工在火灾中无法逃生。

二、工厂火灾发生的原因分析1. 装修建材过多:随着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其进行装修建材也相应增多,如易燃材料、电器设备等,若不加强防范,易导致火灾发生。

2. 未设置及时预警系统:很多工厂火灾发生时,员工都没有注意到火灾的出现,这是因为该工厂没有设置及时预警系统,应该加强对预警系统的维护。

3. 生产操作不规范:由于员工的失误导致火灾的发生,如生产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电器设备线路异常、存储物品超标等。

4. 消防设施缺陷:如果工厂的消防设施没有得到有效的维护及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缺陷,导致火灾发生的时候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

5. 有迹象表明违反安全规定:一些工厂火灾发生后,调查人员往往会发现该厂有迹象表明工厂存在安全问题,但却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难以避免火灾的发生。

418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418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418火灾事故调查报告摘要418火灾事故于2021年4月18日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发生,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报告通过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了事故的原因和教训,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一、事故概述1.1 事故时间和地点2021年4月18日,下午3点,成都市高新区一家化工厂发生火灾事故,事故发生地点位于市辖区。

1.2 事故规模火灾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体伤亡情况和财产损失情况将在后续章节中详细描述。

二、事故调查和分析2.1 事故现场调查经过初步实地勘查,事故发生地点的化工厂建筑已经严重受损,大部分设备和原材料都被烧毁。

据目击者和幸存者的证词,火灾可能是由一起设备故障引发的。

具体细节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分析。

2.2 事故原因分析根据事故现场调查和目击者证词,初步分析认为火灾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发的:1)设备故障:事故发生时,化工厂内部的某台设备出现了故障,可能是由于长期使用或者不当维护导致的,故障设备可能造成了火灾的爆发。

2)化学品泄漏:化工厂内存放了大量的易燃化学品,当火灾发生时,这些化学品可能会泄漏并引发更大的爆炸和火灾。

3)管理不善:化工厂管理人员可能存在管理不善的问题,例如没有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没有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等。

2.3 事故教训总结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教训总结:1)化工企业应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设备的状况,及时处理发现的故障,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2)化工企业应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化学品的储存管理和安全防护。

3)化工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做好日常的安全防范工作。

三、防范措施建议3.1 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建议化工企业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2 规范化管理建议化工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化工产品的管理和储存,制定科学的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兴义市爆炸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兴义市爆炸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兴义市爆炸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概述2021年6月15日,兴义市发生一起爆炸火灾事故。

据初步统计,事故造成10人死亡,30人受伤,多家建筑物受损。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立即组织救援,并展开调查。

经过多方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调查报告。

二、事故原因分析1. 施工作业不规范事故发生地点为一家正在施工的化工厂。

据现场调查,施工作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工人在操作设备时未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且没有进行足够的安全培训。

一些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也并不到位,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2. 储存物料不当在事故发生地点周边,存放有大量易燃易爆的化工物料。

这些储存物料并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存放和标注,导致工人和现场人员对不同物料的特性了解不清,增加了事故的发生可能。

3. 安全管理不到位化工厂管理部门对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监管人员对施工过程的监督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对于工人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也存在一定的漏洞。

三、相关责任单位及部门1. 化工厂管理部门化工厂的管理部门应对施工作业进行严格监督,确保施工作业符合相关安全规定。

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化工厂管理部门需承担一定的责任。

2. 监管部门相关监管部门应对化工厂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更全面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

对于监管不到位的问题,监管部门也需承担一定的责任。

3. 现场工人现场工人应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定进行施工,不得违规操作,不得擅自更改设备或进行其他危险行为。

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工人,也需承担一定的责任。

四、事故应对措施和整改建议1. 立即展开事故应对工作对于事故中受伤的工人和受影响的居民,应尽快展开医疗救援和安置工作,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得到妥善解决。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化工企业应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施工作业符合相关安全规定,全面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 加强监管力度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化工企业的监管力度,增加检查频次和检查深度,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

近期火灾案例分析总结

近期火灾案例分析总结

近期火灾案例分析总结最近发生的火灾事件严重打击了人们的安全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财产和生命损失。

对于这些火灾事件,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其产生的原因和教训,不断加强火灾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本文将对近期国内火灾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应对之策。

1. 化工厂爆炸引发火灾事故2021年7月16日,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发生一起化工厂爆炸事故,导致23人死亡,另有65人受伤。

该事故涉及的化学品具有高度危险性,这说明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安全生产危机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厂家的危险性评估和安全生产监管。

对于化工企业,应该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定,注重线上培训和线下应急演练,加强对职工安全教育,不断完善各种安全应急预案,以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2. 高层公寓火灾事故2021年7月28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发生一起高层公寓火灾事故,造成4人死亡、11人受伤。

据当地调查结果显示,该火灾是由烧炊户外所致。

这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注意用火用电的安全,不得在室内使用明火,同时家庭厨房生产可以使用电饭锅等电器代替烧柴火。

对于高层公寓,应该加强建筑安全,注重常规消防设施的设备和维护,加大防火安保力度。

同时,应增设火灾防范设施,如灭火器、消火栓等。

3. 商场火灾事故2021年8月1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发生一起商场火灾事故,造成两名消防员殉职。

据当地调查结果显示,该火灾是由焊接作业不当所致。

这也说明,在我们的日常生产中,焊接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操作,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防范,注重排查安全隐患,加强对技术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管。

对于商场,应加强安全监管,严格按照消防法规建设,注重消防设施的整改和维护。

如安装避免失火引发事故的自动灭火系统,并制定完善的消防演练方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总之,近年来的火灾事故发生频率令人痛心,这也提醒我们,无论是在家中、工作场所还是在公共场所,我们都应该增强安全意识,尽可能地预防事故的发生。

同时,我们应该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和力度,提高安全生产的防范能力,为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

河北事故鉴定报告

河北事故鉴定报告

河北事故鉴定报告一、事故概述本次事故发生于河北省某工业园区,时间为 2021 年 8 月 15 日下午 2 时。

事故现场为一座化工厂的储罐区。

据事故现场工作人员描述,当天发生了一起储罐泄漏事故,导致部分有毒化学物质泄漏,造成一人死亡,三人受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1. 设备故障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初步归结为储罐区设备故障。

根据事故现场工作人员的陈述,当时厂区正常运行,无人员操作储罐区设备。

储罐泄漏后,工作人员紧急进行了应急处置,并关闭泄漏的储罐阀门,封闭了事故区域。

2. 事故责任人员违规作业事故调查人员经过现场勘察和询问事故现场工作人员后发现,部分事故责任人员存在违规作业行为。

根据工作人员的回忆,部分责任人员在维护过程中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导致储罐泄漏的发生。

3. 安全管理不到位就事故调查发现,事故发生前储罐区的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

根据相关记录资料,储罐区的安全检查和维护记录不完整,且保养计划未及时执行。

加之,安全培训和操作规程的宣传不充分,部分工作人员对于应急处置程序缺乏必要的了解。

三、事故影响事故泄漏的有毒化学物质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据环境监测数据显示,事故发生后,空气中有毒物质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且部分有毒物质溶解入地下水中。

这不仅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威胁,还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长期的不可逆转的影响。

四、鉴定结论根据对事故现场的勘察和事故调查的综合分析,我们得出以下鉴定结论:1.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储罐区设备故障,导致有毒化学物质泄漏。

2.事故责任人员存在违规作业行为,加剧了事故的发展。

3.储罐区管理措施不到位,安全管理不到位。

五、事故处理建议对于事故发生后,为了减少事故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威胁,我们向相关部门提出以下处理建议:1.环境恢复:对事故周边进行环境清理和修复,尽量减少有毒物质对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

2.加强安全管理:制定更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维护和安全培训。

3.加强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化工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其按照相关法规和规范进行操作和管理。

黄埔火灾事故原因分析报告

黄埔火灾事故原因分析报告

黄埔火灾事故原因分析报告一、事故概述2021年8月21日晚上9时许,广州黄埔区一家化工厂发生火灾事故。

火灾发生后,火势迅速蔓延,造成数十人伤亡,严重影响了周边社区和工厂的生产秩序。

二、事故原因分析1. 不合规生产该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合规操作。

首先,工厂在设备购置和安装过程中存在严重违规行为。

部分设备未经严格的验收和认证,未能保证安全可靠。

其次,工厂未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存在违规操作情况。

这些不合规操作导致了火灾事故的发生。

2. 安全管理不到位在该化工厂的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首先,工厂缺乏严格的安全管理机制,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强,对安全风险的认识不足。

其次,工厂未能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机制,导致火灾隐患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

此外,工厂的应急预案和逃生通道设置也存在不足,造成火灾后的人员疏散困难,增加了伤亡情况。

3. 建筑安全隐患在火灾事故中,该化工厂的建筑结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首先,建筑材料和结构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无法满足建筑使用的安全性要求。

其次,建筑内部的电气设备和管道设施存在严重老化和损坏,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4. 管理混乱、责任不明在工厂的管理体系中存在着严重的混乱和责任不明情况。

首先,工厂管理层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

其次,工厂内部的责任分工不明确,导致了许多安全管理工作的疏漏和失误。

三、事故对策1. 严格合规生产工厂在生产中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所有生产设备的安全可靠,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规操作的发生。

2. 加强安全管理工厂应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在每个生产环节都要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风险认识,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机制,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完善应急预案和逃生通道设置。

3. 加强建筑安全管理工厂在建筑安全方面要加强管理,定期对建筑结构和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建筑的安全性能,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化工厂突发火灾事故案例

化工厂突发火灾事故案例

化工厂突发火灾事故案例化工厂火灾事故是一种极其严重的事故,它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还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本文将通过一个化工厂突发火灾事故的案例,探讨其原因及应对措施,以期引起人们重视化工厂的安全问题。

案例简介事故发生地点为某县设备制造厂的一处化工厂,事故时间为2021年9月22日上午10点左右。

当时,正在生产过程中的该厂发生火灾,导致一名员工遇难,另有5人受伤,其中1人伤势较重。

事后,消防部门立即赶到现场进行灭火救援,消防员在5个小时内将大火全部扑灭。

火灾导致了近亿元的财产损失,同时也对附近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原因分析据有关部门介绍,该化工厂主要生产有机合成剂,火灾的原因是由于厂房内的化学药品产生了化学反应,引起了大火。

对于这种突发的火灾事故,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不善。

化工厂是一种高危行业,如果管理不善,就很容易出现事故。

例如,对于化学品的储存、堆放和操作要求非常高,如果员工没有接受过足够的培训,或者管理层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那么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2.设备老化。

对于一个化工厂来说,设备的老化是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在生产过程中,设备的运转会产生许多磨损和损伤,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检修和更换,那么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3.不合理的生产安排。

对于一个化工厂来说,生产安排的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不合理地安排生产计划,那么就会导致员工疲劳过度,或者过度生产,从而增加事故的概率。

应对措施对于化工厂的火灾事故,如何预防和应对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在管理方面,化工厂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足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加强对设施和设备的检查和修整,确保一旦发生意外,可以及时进行应对和处置。

其次,化工厂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消防设备和设施,包括火灾报警器、灭火器、消防水带、灭火器材等。

此外,化工厂需要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清洗、保养和维护,并定期对员工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对于火灾的应对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案例目录欧阳光明(2021.03.07)第一章:火灾事故案例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6.16"火灾事故3二: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9.12"爆燃事故4三:济南市某化工厂氮氢气压缩机放空管雷击着火事故6四:菏泽海润化工有限公司小井乡黄庄蕴藏库11.23 爆燃事故8五: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火灾事故10六:锅炉长期高负荷运行引发火灾事故12七;制度不全操纵不当引发爆燃事故“.9.28”燃爆事故15八:爆炸危险区域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引发火灾16九:一起氧气管道燃爆事故17十: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21十一:某化工厂动火办法不完善气柜方箱着火事故24第二章:爆炸事故26一:山西某化工厂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26二:安徽某化肥厂汽车槽车液氨储罐爆炸27三:山东博康年夜地工贸有限公司“7.27”爆炸事故28四:年夜庆石油化工总厂.10.27硫磺装置酸性水罐爆炸事故阐发29五:某银矿空气压缩机油气别离储气箱爆炸33六:某石化总厂化工一厂换热器爆炸34七: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7.11”爆炸事故36八: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案例39九: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氮氢气体泄漏爆炸事故41十: 动火前检查欠详作业中爆炸伤人43第三章:中毒事故44一; 山东晋煤同辉化工有限公司“4.21”事故44二:山东滨化集团化工公司“4.15”氮气窒息事故48三:山东阿斯德化工有限公司“8.6”一氧化碳中毒事故49四; 淄博市周村区“5.21”危化品槽罐车中毒死亡事故51五: 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7.8”液氨泄漏事故52六:苯中毒事故案例57七:制度不执行,入罐作业酿事故59八:某化工厂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阐发60九:二氧化硫中毒事故案例62十: 河南濮阳中原年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23”较年夜中毒窒息事故66第一章:火灾事故案例一: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6.16"火灾事故6月16日16时30分左右,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黄原胶技改项目提取岗位一台离心机在由生产厂家浙江辰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技术员李国奕进行检修完毕,试车过程中产生闪爆,并引起火灾,造成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2万元。

1.事故经过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位于临淄区东外环路中段,法定代表人史正富,总经理杜金锁,现有职工人400人,主要产品黄原胶。

该公司6000吨/年黄原胶技改项目于7月5日取得设立和平安设施设计审查手续,12月21日取得试生产计划备案告知书。

事发时正处于试生产阶段。

2.事故原因(1)据调查阐发,浙江辰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技术员李国奕,违反离心机操纵规程,对检修的离心机各进出口没有加装盲板隔开,也没有进行二氧化碳置换,造成离心机内的乙醇可燃气体聚集,且对检修的离心机搅龙与外包筒筒壁间隙没有调整到位,违规开动离心机进行单机试车,致使离心机搅龙与外包筒筒壁摩擦起火,是招致事故产生的直接原因。

(2)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未设置平安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平安管理人员;未落实设备检修管理规定,未制定检修计划,未执行检修操纵规程;未落实对外来人员入厂平安培训教育;主要担任人杜金锁未履行平安生产管理职责,未催促、检查本单位的平安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平安事故隐患,是招致事故产生的间接原因。

3.防备办法(1)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平安许可工作,重点抓好试生产环节平安监管。

企业严格依照《化工建设项目平安试车工作规范》,规范试生产环节的工作法度,落实试生产前和试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平安办法,确保试生产环节的平安。

(2)增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企业内部严格开展培训教育。

企业严格执行化工平安生产41条禁令;认真组织宣贯学习《化工企业平安生产禁令》和《化工企业平安生产禁令教育读本》,提高员工的平安意识,减少和根绝"三违"现象,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不竭提高平安管理水平。

(3)借鉴国外年夜公司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应用危险与可操纵性阐发(HAZOP)等技术,提高化工生产装置潜在风险辨识能力。

(4)逐步拓展行业的专业技术培训。

建立企业异常活动陈述制度,突出异常活动(检、维修作业、停复产、开停车、试生产、放弃物料处理和废旧装置裁撤)等重点环节监管。

二: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9.12"爆燃事故9月12日,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产生爆燃事故,造成2人重伤,2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230余万元。

1.事故经过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王村,注册资本19883340元,职工总数220人,主要从事纤维素醚系列产品、PAC精制棉、压力容器制造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其中纤维素醚系列产品,产量为6000吨/年,纤维素醚项目始建于2000年。

9月12日11时10分左右,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化工厂纤维素醚生产装置一车间南厂房在脱绒作业开始约1小时后,脱绒釜罐体下部封头焊缝处突然开裂(开裂长度120cm,宽度1cm),造成物料(含有易燃溶剂异丙醇、甲苯、环氧丙烷等)泄漏,车间人员闻到刺鼻异味后立即撤离并通过德律风向生产厂长陈述了事故情况,由于泄漏过程中产生静电,引起车间爆燃。

南厂房爆燃物击碎北厂房窗户,落入北厂房东侧可燃物(纤维素醚及其包装物)上引发火灾,北厂房员工迅速撤离并组织救援,10分钟后火势无法控制,救援人员全部撤离北厂房,北厂房东侧产生火灾爆炸,2小时后消防车赶到火灾被扑灭。

事故造成2人重伤,2人轻伤。

2.事故原因(1)据调查阐发,事故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纤维素醚生产装置无正规设计,脱溶釜罐体选用不锈钢材质,在长期高温环境、酸性条件和氯离子的作用下产生晶间腐化,造成罐体下部封头焊缝强度降低,产生焊缝开裂,物料喷出,产生静电,引起爆燃。

(2)事故产生的间接原因是:企业未对脱绒釜罐体的检验检测做出明确规定,罐体外包有保温资料,检验检测办法不当,未能及时发明脱绒釜晶间腐化现象,也未能从工艺技术角度阐发出不锈钢材质的脱绒釜产生晶间腐化的可能性;生产装置设计图纸不合适国家规定,图纸载明的设计单位为淄博泰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但无设计公司单位公章,无设计人员签字,未载明脱绒釜材质要求,存在设计缺陷;脱绒釜操纵工在脱绒过程中升气阀门开度缺乏,存在超收工艺规程允许规模(0.05MP以下)的现象,致使釜内压力上升,加速了脱绒釜下部封头焊缝的开裂。

平安现状评价陈述中对脱绒工序危险有害阐发不到位,未提及脱绒釜存在晶间腐化的危险因素。

3.防备办法(1)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平安许可工作,严格依照"三同时"要求,落实各项规范要求,设计、施工、试生产等各个阶段应严格按规范执行。

(2)严格依照规范、标准要求开展日常设备的监督检验工作,及时发明设备腐化等隐患。

(3)严格依照技术规范进行操纵,严禁超收工艺规程允许规模运行。

(4)进一步规范评价单位的评价工作,提高平安评价陈述质量,切实为企业提供平安包管。

三:济南市某化工厂氮氢气压缩机放空管雷击着火事故1.事故经过8月26日,济南市某化工厂一台4M2075/320型压缩机放空管因遭雷击产生着火事故。

8月26日9时,正值雷雨天气,厂内设备运行正常。

忽然一声雷鸣过后,厂内巡视检查工人发明厂区内8号氮氢气压缩机放空管着火。

在通知厂领导的同时,立即向厂消防救援队报警。

厂消防救援队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着火现场,在消防救援队和闻讯赶来的厂干部及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扑灭了着火,没有酿成重年夜火灾,避免了更年夜的损失。

2.事故原因(1)氮氢气压缩机各级放空用截止阀,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磨损严重,没能及时发明进行维修和更换,造成个别放空截止阀内漏严重,使氮氢气通过放空管进入年夜气遭遇雷击而产生着火事故。

(2)氮氢气压缩机各级油水别离器在排放油水时,所排出的油水都进入到集油器内,而集油器放空管连接到放空总管上。

操纵工人在进行排放油水的过程中,没能依照操纵规程进行操纵,使氮氢气进入集油器后随放空管进入年夜气。

在排放过程中遭遇雷击而产生着火事故。

(3)由于放空管没有单独的避雷设施而遭受雷击也是此次着火事故的重要原因。

由于该厂采纳的避雷办法是在压缩机厂房上装置避雷带,而放空管的高度超出了避雷带,其它的避雷针又不克不及笼盖放空管,因此引发此次着火事故。

3.防备办法上述阐发肯定了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年夜量的可燃气体氮氢气进入年夜气,以及防雷办法不合理造成的,因此针对这次着火事故提出了如下具体的防治办法:(1)对氮氢气压缩机各级放空用截止阀进行按期检验,磨损严重的应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新的截止阀。

从而避免因阀门内漏使氮氢气进入年夜气造成事故。

(2)加强巡回检查,确保油水别离器的排放操纵按规定进行,严格规定其排放操纵时间。

(3)按标准正确设置避雷装置。

这次事故产生后,厂内技术人员按防雷的基本办法对全厂内的避雷装置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

对防雷的薄弱环节进行了改革,增设了高性能的避雷器,并进行了合理安插,确保同类事故不再产生。

四:菏泽海润化工有限公司小井乡黄庄蕴藏库11.23 爆燃事故1.事故经过11月23日13时17分,菏泽海润化工有限公司小井乡黄庄蕴藏库产生粗苯运输车辆燃烧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菏泽海润化工有限公司位于东明县开发区,7月16日取得经营许可证,主要担任人范新增,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经营产品有甲苯、粗苯、二甲苯、苯、苯乙烯、环己酮、环己烷、甲醇、煤焦油、燃料油(闪点<60℃)、溶剂苯、三聚丙烯、洗油、乙醇、重质苯、硫磺等。

该公司贮存罐区设有100m³卧式储罐5台,用于贮存苯、粗苯、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环己酮、苯乙烯等。

粗苯运输车辆是张金星和穆勇敢合伙购买,罐容量是46.3立方,于4月1日挂靠在东明县第二运输公司。

11月23日8时左右,菏泽海润化工有限公司刘喜林给平安员郭凤田打德律风说找到了运输粗苯的车辆,10时30分左右刘喜林、郭凤田、穆勇敢三人在东明县石油公司油库集合后,由穆勇敢驾驶运输粗苯的车(鲁R82660)一起去菏泽海润化工有限公司小井乡黄庄蕴藏库。

11时30分左右达到。

他们达到1个多小时以后,运输车辆司机就把车停到了存储罐前,连接好泵开始从贮存罐往罐车里充装粗苯,装有十五分钟的时候,穆勇敢上到罐车上检查前面的罐口(罐的前后各有一个开启口),看装满没有。

然后又走到后面的罐口检查了一下,又走回前面的罐口邻近对刘喜林说装的太慢了,也就是在他们说话的同时,年夜概13时17分时左右产生了爆燃。

然后罐车冒出浓烟。

刘喜林从开始装车一直在罐车上(后罐口邻近),郭凤田在控制电泵的闸刀前,看闸刀。

郭凤田见此情况,就立即拉下闸刀,然后跑到储罐前关失落储罐的阀门。

郭凤田立即拨打119、120急救德律风,消防队来后把火扑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