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品行的古诗词

合集下载

关于品德的经典诗句

关于品德的经典诗句

品德的经典诗句关于品德的经典诗句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句吧,诗句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品德的经典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品德的经典诗句1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不如梅花香。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德不孤,必有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品德的经典诗句2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形容一个人品德的诗词

形容一个人品德的诗词

形容一个人品德的诗词品德是一个人的自身修养,品德是反映一个人品质的镜子,下面的是形容一个人品德的诗词,希望能帮助到你!形容一个人品德的诗词1)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____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一》2)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____王建《雨过山村》3)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____秦韬玉《贫女》4)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____黄庭坚《登快*》5)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____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古意/独不见》6)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____萧衍《东飞伯劳歌》7)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____秦观《南歌子·香墨弯弯画》8)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____张籍《征妇怨》9)若得山花*满头,莫问奴归处。

____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10)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

____聂胜琼《鹧鸪天·别情》11)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

____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12)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____白居易《忆*南词三首》13)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____李白《子夜吴歌·春歌》14)玉手佳人,笑把琶琶理。

____顾德辉《蝶恋花·春*暖涨桃花水》15)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____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16)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

____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17)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____李清照《庆清朝·禁幄低张》18)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____鱼玄机《赠邻女/寄李亿员外》19)新人虽完好,未若故人姝。

____佚名《上山采蘼芜》20)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____王昭君《怨词》21)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____史达祖《双双燕·咏燕》22)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

关于品德高尚的古诗词

关于品德高尚的古诗词

古代文人经常以诗词表达对品德高尚的追求和赞美。

以下是几首古诗词,描述品德高尚的主题:
《登高》- 王之涣
凌云壮志当凌云,乘风破浪会有时。

盘桓终日无所成,衔石负困谁与争?
飘风若待逆旅程,悲愤独赏风雪情。

虚怀若谷穷智者,气象如山达仁宗。

这首诗表达了对品德高尚者的赞美,强调了他们拥有远大的志向、坚韧的意志和深厚的人格。

《赋得自君之出矣》- 陶渊明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深闺人未识,微尘心自知。

当昔日之时,或陌上之石。

竟遭此疾苦,中道亦忍耻。

今以遗所矣,去去无复辞。

这首诗讲述了陶渊明自己品德高尚的坚守和追求,他在艰难困苦的境遇中依然保持着清正廉洁的品行。

《饮酒》- 杜牧
秋色渐将晚,佳人各已还。

但对芳草情,何须更饮山。

这首诗表达了杜牧对饮酒的节制和自律,他表示不需要借酒消愁,而是能够通过欣赏秋景和自然的美来平衡情绪。

这些古诗词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品德高尚的追求和赞美。

它们强调了个人的高尚品格、道德修养和坚守原则的重要性。

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展示了古人对高尚品德的崇尚和追求。

描写品德高尚的诗词

描写品德高尚的诗词

描写品德高尚的诗词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

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唐·杜甫《》)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

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

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宋·程颢)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

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蹊(xī):小路。

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

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一》)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唐朝·杜荀鹤《泾溪》)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

沉沦:指沉船、溺人。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

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品德修为的诗词

品德修为的诗词

品德修为的诗词
品德修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品质,许多古诗词都以此为主题进行歌颂或教化。

以下列举几首关于品德修为的诗词:
1、《石灰吟》(明代·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以石灰自喻,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难困苦、坚守高洁品格的决心和追求。

2、《爱莲说》(节选)(宋代·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借对莲花的喜爱,赞美了君子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3、《离骚》(节选)(战国·屈原)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通过佩戴香草表达自己高洁的品行和忠贞的情操。

4、《赠从弟》(魏晋·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此诗借松树的形象,赞颂坚韧不拔、傲然独立的人格品质。

以上诗词都蕴含了古人对于品德修养的深刻理解和赞美,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道德、追求理想人格的精神风貌。

有关道德的诗句

有关道德的诗句

有关道德的诗句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3.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孟郊《列女操》4.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李白《赠孟浩然》5.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赠孟浩然》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论语·述而》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孔子《论语·子张》8.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论语·里仁》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论语·里仁》1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论语·为政》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孟子·滕文公下》1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孟子·尽心上》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三国志·蜀志传》1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论语·里仁》1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1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17.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庄子·山木》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论语·学而》19.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诸葛亮《将苑·将志》20.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

关于道德品行的古诗词.doc

关于道德品行的古诗词.doc

关于道德品行的古诗词.doc中国古代文化从一定程度上是以诗词为代表的,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艺术的一种形式,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而道德品行是诗词的重要主题之一,从古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道德品行的高度重视和深刻思考。

下面我来介绍几首关于道德品行的古诗词。

《唐诗三百首》中的《将进酒》由唐代诗人李白创作,其中提到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句话告诫我们得意时不要过于张扬,更不能荒废光阴,应该珍惜时间享受生活。

又诗中自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教导人们要珍视年华,努力进取,充实自己。

《诗经》中的《黍离》是一首关于纯洁爱情的诗,诗句“无言谁会凭栏意,拟繁华事,梦几度”,表达了诗人对深爱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明了诗人的高洁情操和道德品行。

在爱情和眷恋当中,谨慎做人是非常关键的。

《宋词三百首》中的《水调歌头》由宋代词人苏轼创作,其中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表达了作者对故友离世的思念之情。

这首歌中充满了对友情、家国、责任的强烈执念,也凸显了词人良知、道德的高扬。

苏轼敢于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表达了宏大而优美的人生境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从这几首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道德品行十分看重,他们认为道德品行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

在当代社会里,虽然生活环境和社会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道德品行对于一个人来说,始终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应该从古人身上汲取智慧,珍视道德品行的重要性,努力接续传统文化,做一个道德高尚、诚实守信的人,为社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形容优秀品德的古诗句集锦

形容优秀品德的古诗句集锦

【导语】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

下⾯是⽆忧考分享的形容优秀品德的古诗句集锦。

欢迎阅读参考! 【爱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马篇》 6.烈⼠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外篇·⼴譬》烈⼠:有抱负。

有作为的⼈。

7.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家祭⽆忘告乃翁。

——陆游《⽰⼉》 10.⼈⽣⾃古谁⽆死,留取丹⼼照汗青。

——⽂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 【明志】 1.朝闻道,⼣死可矣。

——《论语·⾥仁》 2.⼠志于道,⽽耻恶⾐恶⾷者,未⾜与议也。

——《论语·⾥仁》 3.⼠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

——《论语·秦伯》 4.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修⾝》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6.志当存⾼远。

——诸葛亮《诫外⽣书》 7.⾮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诸葛亮《诫⼦书》 8.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列传》 9.志⼩则易⾜,易⾜则⽆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原下》 10.古之⽴⼤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 11.有志不在年⾼,⽆志空长百岁。

——⽯成⾦《传家宝·俗谚牧民》 【持节】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罕》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罕》 3.志⼠仁⼈,⽆求⽣以害仁,有杀⾝以成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

【出处】宋·苏辙《盛南仲知衡州》【讲解】正:使端正。

意思是:从来没有过自身品德行为不端正却能使别人端正的人。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出处】《礼记·中庸》【讲解】涂:同"途"。

意思是:君子遵循待人处事不偏不倚、不过头也无不及的原则前行,如在半路上停止不前(就不能算是君子),我是不会停止自己前进的步伐的。

去得一分己私,便是一分圣学。

【出处】明·高拱《本语》卷三【讲解】去除一点利己的私心,就等于从圣人身上学得一点好品质。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出处】《论语·季氏》【讲解】患:忧虑,害怕。

寡:少。

意思是: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出处】《国语·越语上》【讲解】古代贤明的君主,不担心他统治的人民数量不多,而担心他们的心志行为缺少羞耻。

说明统治者必须重视提高国人的思想品德素质。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讲解】摩:通"磨"。

倜傥(ti tǎng):卓异。

意思是:古时发财做官而名誉不著的人,不知多少,只有卓异才能的人才能被后人称颂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根,学人言语。

【出处】宋·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讲解】意谓人要有人格,要有独立性,要自我尊重,不可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宁可清贫,不可浊富。

【出处】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三回【讲解】浊:浑浊,形容卑劣的手段。

意思是:宁可一生清白贫穷,不可用卑劣的手段致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处】《论语·子路》【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

意谓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为人表率。

善为吏者树德,不能为吏者树怨。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讲解】善于做官的,能注意培养自己的品德;不善于做官的,往往招来怨恨。

意谓为官者要树德,不要积怨。

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

【出处】晋·陶渊明《感士不遇赋》【讲解】济:(对事情)有益。

意思是:宁愿固守穷困以有益于心意,不愿低声下气去劳累自己。

不自信而人孰信之?不自度而安度人?【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九【讲解】度(duó):揣度,认识。

如果不相信自己,那么别人谁能相信你?如果不能认识自己,那么怎能认识别人?意谓人既要自信,也要有自知之明。

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讲解】兰摧玉折:喻有节操才能的人死亡。

萧、艾:古人以为恶草,比喻奸邪小人。

敷、荣:指花叶繁盛。

意思是:宁可做兰草美玉被摧残,也不做萧艾之类恶草而繁茂。

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出处】宋·陆游《入瞿唐登白帝》【讲解】丈夫:指有才能有抱负的人。

意思是:大丈夫贵在不屈不挠,成功与失败有什么值得顾虑的!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出处】三国魏·阮籍《咏怀》【讲解】布衣:平民。

宠禄;因恩宠而得到的爵禄。

意思是:富贵无常,不足羡慕,不如召平(原为秦东陵侯,后沦为平民)东门种瓜,可以安享天年。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出处】《国语·周语》【讲解】学习美好的东西,就象登山一样不容易;学习不好的行为,就象山崩一样迅速。

卑而不失义,瘁而不失廉。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讲解】卑:谦恭。

瘁:这里指贫困。

意谓谦恭而不失于礼义,贫困而不失廉洁。

也可理解为谦恭而有分寸,贫困而不志短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出处】《礼记·大学》【讲解】广:开阔,坦率。

胖(pán):安泰舒适。

意思是;拥有财富能装饰房屋,具备良好的品德能有益身心,心地坦然就会显得安泰舒适。

勉力勤事以致富,砥才明操以取。

【出处】汉·王充《论衡·命禄篇》【讲解】奋发努力,勤恳工作,从而达到富有;磨炼才能并使情操光明,从而求得高贵。

意谓富贵要凭实干和德才换取。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出处】唐·柳宗元《江雪》【讲解】通过冒雪"独钓"于寒江的渔翁形象,反映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后始终不屈的精神面貌。

多见者博,多闻者知;距谏者塞,专己者孤。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议》【讲解】知:同"智"。

距:同"拒"。

专己:刚愎自用。

意谓多看的人知识广博,多听的人聪明;拒绝别人意见的人闭塞,刚愎自用的人孤立无助。

意谓人要多见、多听;接受意见而不自以为是。

以天下之功为功,而不功其功,此之谓大公。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讲解】把天下人的功绩作为功绩,但不把那功绩认作自己的功绩,这就叫做最大的公心。

"功其功"的第一个"功",意动用法,把……认作自己的功绩,此句话劝戒不要贪天之功以为已有。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讲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担心地位不高,而担心道德修养不高。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出处】《庄子·田子方》【讲解】对于人来说,没有比思想颓废、精神萎靡更可悲的了,至于躯体的死亡,那倒是次要的。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出处】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讲解】释:解除,免除。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以自己的利益为利益,而让全天下的人们得到利益;不以自己的祸害为祸害,而要让全天下的人们免除祸害。

此为作者对理想政治的赞美。

天下自有公论,非爱憎异同能夺也。

【出处】宋·陆游《跋东坡谏疏草》【讲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某人某事,天下的众人自然有公正的评论,不是哪个人的爱憎和看法的不一能够改变的。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处】三国·诸葛亮《诫子书》【讲解】不清心寡欲就无法使志向明确,不平心静气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贵不凌贱,富不傲贫。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问下》【讲解】意思是:地位高了不要欺凌地位低微的人,富有了不要瞧不起贫穷的人。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出处】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讲解】丹青:绘画用的红绿颜料,这里指绘画。

意思是:酷爱绘画竟不知道已近年老,视富贵荣华引如过眼浮云。

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

【出处】清·石达开《入川题壁》【讲解】肝胆:喻勇气、血性。

意思是:我视黄金如粪土,刚强正直的气质如铁一般坚硬。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出处】《老子》三十九章【讲解】意思是:果真尊贵了,就要以卑贱为根本,果真高高在上了,就要以卑下为基础。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出处】《老子》【讲解】不拘泥已见,所以能看得清楚;不自以为是,所以能名声远扬;不自夸,所以有功劳;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久不衰。

集众思,广公益。

【出处】《三国志·蜀志·董和传》【讲解】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对大家有益的意见。

意同成语"集思广益"。

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

【出处】明·夏完淳《狱中上母书》【讲解】得死所:得到死得合适的地方,形容死得有价值。

意思是:哪个人不会死?可贵的是死得要有价值。

士皆知有耻,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

【出处】清·龚自珍《明良论二》【讲解】士:读书人。

耻:羞愧,羞辱。

这句话指出了士人有无羞耻之心与国家有无羞辱的直接关系,说明知识分子立身要先知耻的重要性。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出处】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讲解】孤:孤寒。

直:刚直。

意思是:自古以来圣贤之人都是贫困而不得意,何况我们这样身世微寒而又刚直不阿的人呢!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出处】唐·张九龄《感遇十二首》【讲解】本心:根与心,喻坚贞操守。

美人:喻君王。

意思是:以美德贞操自励,不求闻达于朝廷。

见善若惊,疾恶如仇。

【出处】汉·孔融《荐祢衡表》【讲解】惊:惊喜。

疾:憎恨。

意思是:见到好人好事如同遇到惊喜的事一般,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

君子之处世,疾名德之不章。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讲解】疾:恨。

章:同"彰",显著。

君子在社会上活动、跟人交往,最痛恨的是名望品德不显著。

意谓人的交往,要以好的名声和德行为基础。

激浊扬清,嫉恶好善。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讲解】激:冲击。

浊:脏水。

冲去污水,扬起清水;憎恨坏的,喜欢好的。

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

【出处】晋·陶渊明《拟古》【讲解】既没:已经死了。

意思是:活着的时候在世上享有很高的声望;死了以后他的名望还留传百世。

身修然后可以治家,家治然后可以治官。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论诽》【讲解】然后:这样以后。

意思是:自身修养好了,就可以把家治理好;家治好了,就可以把官府治理好。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出处】《格言联璧·从政》【讲解】勤奋能够弥补天资的不足,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美德。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处】《论语·里仁》【讲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意谓劝人学习别人优点,改正自己身上与别人相同的缺点。

嫉恶如仇雠,见善若饥渴。

【出处】唐·韩愈《举张甫自代状》【讲解】嫉:同"疾",憎恨。

恶:坏人坏事。

雠:同"仇"。

憎恨坏人坏事如同仇恨仇敌一样,看见好人好事如同饥渴求取食物与水那样。

勇不虚死,节不苟立。

【出处】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讲解】虚:白白地。

不苟:不随便。

意思是:真正勇敢的人不会去白白送死,美德节操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成就的。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

【出处】明·于谦《北风吹》【讲解】棱棱:严正不阿的样子。

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意思是:大树坚固不怕劲风猛刮撼动,名誉操守毫不改变,铮铮傲骨依然如故。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出处】《旧唐书·魏徵传》【讲解】不考虑在安乐中不忘危难,用节俭来戒除奢侈,这也就像砍掉树根来求得树木生长茂盛,堵塞源头来希望河水流得远长一样啊!此句告诫封建统治者要有危机感,如果挥霍无度,就会招致丧家覆国的灾祸。

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