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任联合国秘书长精品文档9页

合集下载

联合国的八任秘书长

联合国的八任秘书长

联合国的八任秘书长作者:范作惠来源:《办公室业务》 2009年第11期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联合国自1945年10月成立以来,除了英国人格拉德温·杰布在初创阶段担任过短期的代理秘书长外,60多年来共产生过八任秘书长,分别来自欧、亚、美、非四大洲(大洋洲尚无人当选)中的8个国家,其中欧洲3个、亚洲2个、非洲2个、美洲1个。

尽管种族不同、性情各异,但有一点却是十分相似的:他们都有着非凡的外交才华和卓越的外交经历,懂得多国语言,并均能以其谦逊、沉稳、友善、务实的人格魅力和过人的组织能力斡旋于世界各国之间,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殚精竭虑、兢兢业业搞好各项“牵头性”服务和落实工作,成为联合国的实际代言人、“大管家”以及人类和平的大使、团结的标志、友谊的象征。

下面笔者根据有关资料,对联合国秘书长这一特殊职位的历任人选情况略做介绍,供广大办公室人员参考。

一、首位被迫辞职的秘书长——挪威人赖伊(任期:1946年2月至1952年11月)赖伊可以说是联合国资格最老的政治活动家之一,早在联合国成立之初,他就率领挪威代表团出席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制宪”会议,《联合国宪章》中有关安理会的规定就是在他的领导下起草的,现在的联合国大厦也是在他的领导下建成的。

赖伊1896年生于挪威奥斯陆,早年曾在挪威劳工联合会地区委员会工作多年。

1935年劳工党执政,他就进入政府,担任过司法大臣,不久即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积极参加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斗争。

1946年1月,联合国召开第一届大会,赖伊被选为第一任秘书长。

他能言善辩,尤其擅长处理各种政治问题。

担任联合国秘书长后,深得一些国家的尊重和赞赏,被人称为“具有丰富经验的和天才的外交家”二他在任期间,不仅支持建立以色列国,促成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克什米尔停火协议,而且赞成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认为没有中国的参与,联合国就缺乏代表性.为了消除中国加入联合国在法律上的障碍,他还特别让联合国法律部门准备了一份帮助中国加入联合国的备忘录,极力帮助中国“说话”,并将其交给了安理会,被人称为“赖伊理论”。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传记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传记

世界总统安南作者:斯人书籍简介他生在非洲部落酋长之家,却接受了良好的西式教育;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却很少提到自己是加纳人,而以一个非洲人来称呼自己;他被人称为“世界总统”,却没有任何实际的政治权力,没有任何领土归他管辖,没有任何军队供他调遣;作为联合国秘书长,他有太多的麻烦和困扰,但他始终保持乐观;他是那么引人注目,却是个低调的人,让人觉得他在尽力避免别人的目光;他既有着高贵的品质,也不乏普通人的生活原则;他永远让人感觉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安南档案全名:科菲·安南(Kofi A.Annan)国籍:加纳出生日期:1938年4月8日出生地:加纳库马西父亲:亨利·雷金纳德·安南(阿桑特部落酋长)母亲:维多利亚.安南(芬提族)身高:5英尺9英寸(1.75米)婚姻情况:已婚第一任妻子:索妮亚(尼日利亚)第二任妻子:娜内·拉格尔格伦(瑞典)学历和学位:美国麦卡莱斯特学院,经济学学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硕士专长:通晓英语、法语和多种非洲语言,擅长演讲、调停和谈判爱好:爵士乐,古典音乐,足球,跳舞现职:联合国秘书长行动指南:尊严、自信、勇气、同情心和信仰。

安南大事记1938年4月8日生于加纳库马西市。

1954年至1957年进入加纳著名的英国寄宿学校学习。

1958年在库马西科技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1959年离开加纳,前往美国求学。

1961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的麦卡莱斯特学院,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1961年至1962年:在瑞士日内瓦攻读国际事务研究生课程。

1962年:成为联合国下属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预算干事。

1972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

1974年至1976年:返回加纳,担任加纳旅游发展公司总经理。

1976年:任联合国驻开罗紧急部队民事长官。

1980年:任日内瓦联合国高级难民署负责人。

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后,被委派至前南斯拉夫,负责遣返900名联合国工作人员、谈判释放西方人质和协助解决滞留在海湾地区的50万亚洲人的问题。

历任联合国秘书长图片档案(组图)-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历任联合国秘书长图片档案(组图)-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历任联合国秘书长图片档案(组图)特里格夫·赖伊,联合国第一任秘书长,挪威人,1896年7月16日生于奥斯陆,曾获法学博士学位。

1935年起从政,先后任挪威司法、贸易和供应、外交、工业和商业大臣,1968年逝世。

1946-1952年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曾主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因支持联合国对朝鲜战争进行军事干涉,被迫于1952年11月10日辞去联合国秘书长职务。

新华社发达格·哈马舍尔德,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瑞典经济学家,1905年7月29日生于瑞典延彻平市。

1953年4月10日,哈马舍尔德当选为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

1957年9月,他以全票再次当选为联合国秘书长。

哈马舍尔德是第一位访问新中国的联合国秘书长。

1961年9月1 8日,他在赴刚果途中,在北罗得西亚(今赞比亚)的恩多拉因飞机失事身亡。

同年,被追授诺贝尔和平奖。

新华社发吴丹,联合国第三任秘书长,缅甸人,1909年1月22日生于缅甸班德瑙,早年就读于仰光大学。

曾在中学任教,当过新闻、广播局长、新闻部秘书、驻联合国代表。

1961年11月3日,吴丹出任联合国代理秘书长。

1962-1971年正式担任联合国秘书长。

在任期间,他调解过古巴导弹危机、印巴争端和第三次中东战争。

1974年因患癌症在纽约去世。

新华社发库尔特·瓦尔德海姆,联合国第四任秘书长,奥地利人,1918年12月21日生于维也纳附近圣安德烈埃城的沃顿,曾获法学博士学位。

1945年进入外交界,当过大使,驻联合国代表、外交部长、总统。

1972-1981年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曾主持召开中东和平会议,呼吁两伊和平解决争端。

新华社发佩雷斯·德奎利亚尔,联合国第五任秘书长,秘鲁人,1920年1月19日出生于利马,毕业于利马天主教大学。

1940年进入外交部,曾任司长、大使、驻联合国代表、现已退休。

1982-1991年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强调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第一任联合国秘书长是怎么选出来,又是怎么被赶下台的

第一任联合国秘书长是怎么选出来,又是怎么被赶下台的

第一任联合国秘书长是怎么选出来,又是怎么被赶下台的联合国秘书长,看起来是全世界最大的“官”了,世界各国的大事情好像都得在他的办公桌前面过一圈;但又好像没有什么用,即便他发表了意见,各国也并不一定听他的话。

那么,联合国秘书长这个职位有多难当呢?我们让第一任联合国秘书长自己来说说好了。

特里格夫·赖伊挪威政治家特里格夫·赖伊(Trygve Lie)是联合国第一任秘书长,任期从1946年到1953年,共在任7年。

他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困难的工作”。

特里格夫·赖伊于1896年7月16日出生于奥斯陆。

在他出生前,父亲就移民到了美国,和家人断绝了联系。

赖伊是和母亲以及妹妹一起长大的,他们当时生活在奥斯陆的工人阶级社区。

他的母亲经营着一家咖啡馆,赖伊就经常在店里给工人们大声朗读报纸。

当地的学校资助赖伊上学,他在1919年获得法律学士学位,并于1922年成为了挪威联合工会的法律顾问。

赖伊年轻的时候就和政界有接触,后来迅速在工党队伍中崛起。

从1935年起,赖伊担任了多个部长职务,其中包括司法部长、贸易部长和航运部长。

二战时期,挪威政府流亡伦敦,赖伊被任命为外交部长,直到1946年为止。

战争时期,他还短暂任职过总理的职务。

随着二战结束,同盟国成员开始讨论要怎么让这个同盟继续下去。

1945年4月,来自50个国家,共242个代表,1444名官方认可的参与者,聚集在圣弗朗西斯科参加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

联合国就这样诞生了。

赖伊用一个放大镜在看一个小小的地球仪,但他没有能力在任期内将这个地球玩弄于手掌之间。

在选择联合国秘书长这个职位的时候,美苏双方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在大选前几天透露的半官方名单中,有加拿大、南斯拉夫、波兰、荷兰、法国等一些国家的被提名人,还有就是挪威的赖伊。

加拿大代表皮尔斯是美国提出来的,但苏联极力反对;南斯拉夫的Simic是苏联力捧的,美国肯定反对。

剩下的人选也因得不到五常的同意支持而出局。

联合国新秘书长的竞选以及历任联合国秘书长

联合国新秘书长的竞选以及历任联合国秘书长

联合国新秘书长的竞选以及历任联合国秘书长联合国新秘书长的竞选以及历任联合国秘书长,形势与政策,吴妙发约12984字[摘要] 联合国秘书长职位重要,在安南卸任之际,新秘书长人选备受关注。

来自韩国的潘基文在7位候选人中最终胜出,成为联合国第8任秘书长。

历史上联合国秘书长大多是在各种力量的争斗中产生的,这种争斗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国际大格局的态势和主要力量对比的变化。

从影响秘书长作用的六个因素和秘书长的九项职责出发,可以看出,联合国历届秘书长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但也有其局限甚至失误。

[关键词] 联合国秘书长;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中图分类号]D813;D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528(2007)01-0057-07一、联合国新秘书长人选备受关注2006年12月31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完成其两届任期(每届5年)后卸任。

由于联合国秘书长职位重要,涉及联合国的发展方向,因此新秘书长人选备受各国关注。

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审视,高度关注联合国新秘书长人选,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广大发展中国家对联合国寄予较高的期望,而其新“掌门人”的政治理念、政策取向和外交才干将对联合国这一航船驶向何方起关键的作用。

具体言之,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作为实践多边主义唯一的最具权威的政府间组织——联合国,能在新世纪里更加有力地发挥集体安全机制的作用,而新“掌门人”对此将负起“指挥员”的历史重任。

第二,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宗旨和原则,而联合国新“掌门人”能在这方面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具体言之,尽管《联合国宪章》已经发表了61年,但它仍是为国际社会所公认和遵循的唯一的国际法权威法典,在规范现有国际秩序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新“掌门人”能否根据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意愿,担当起维护者的角色,力挫各种有损《联合国宪章》的种种意图和行径,努力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将决定能否构筑起一道强大的法律屏障。

名人的故事: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名人的故事: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名人的故事: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导读:科菲·安南标准名是科菲·阿塔·安南(Kofi Atta Annan,1938年4月8日-),加纳库马西人,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

他是一对双胞胎之一,孪生的姐姐在1991年去世。

安南1972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通晓英语、法语及非洲多种语言。

2001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十年秘书长生涯,他曾奋力将巨石推上山巅,也一度在重压之下抑郁失语。

他就是科菲·安南。

或许很多人都记忆犹新,那一刻,这位有着贵族血统的黑人激扬地说,自己可以踏出联合国的大门,但联合国却离不开自己的心灵之窗。

回望安南十年路,功过是非无须多言,我只想说,即便出身有别,奋斗的路上却有言不尽的相同。

美国《纽约时报》曾用大篇幅连载安南的故事。

安南是个不那么出色的小伙子,至少毕业的时候是那样的。

进入联合国,他只能从最低职位做起,而且,他常推诿一些工作,更不愿意过多接触直属上司。

“他简直不适合待在那里,因为不会与人打交道的人最终只有一条路——离开。

”可是,安南向所有人证明,他成功了,而秘诀正是别人言之凿凿的缺点。

“是的,我不愿意太接近上司,更不愿意去完成上司要我去完成的某些事,因为一不小心,你会发现,其实那些事不适合你去做,或者说,你不应该知道,否则,很可能被人认为是热心过度。

”难道不是吗?帕丽小姐作为安南的同事,后来在采访中证实了这一点。

她因为主动过去帮别人复印材料,却看到“离婚协议”四个字,着实让双方尴尬。

其实,帕丽小姐遭遇的尚算轻度事件,据她讲述,有一位同事因为去帮隔壁部门的领导调试电脑,点击之下,竟然发现十余张“激情”网页,这是中毒,还是人家的爱好?无论你怎么解释都没有用,因为窥见秘密,便是“怀璧其罪”。

安南的成功秘诀便在于“科学地懒惰”。

有一次,一位中国外交官要给各国大使发送一些文件,而联合国的电脑系统并不为他人所熟悉,所以,通常工作人员会直接帮对方完成任务,因为这样更方便快捷。

秘书长是什么级别?联合国历届秘书长分别是谁?

秘书长是什么级别?联合国历届秘书长分别是谁?

秘书长是什么级别?联合国历届秘书长分别是谁?秘书长是什么级别?为什么联合国只有一个秘书长却有N个秘书呢??国家也是,只有一个秘书长,请问秘书长是什么级别的啊??联合国秘书长,其全称应该是联合国秘书处秘书长。

它的职责在联合国宪章中有着明确规定,即负责秘书处的工作,将其认为可能威胁国家和平和安全的任何事项提请安理会关注,并执行安理会、联合国大会和其他(联合国)主要机构托付的“其他职务”。

不过,在世界各国面前,联合国秘书长往往被看作是联合国的象征,因此,秘书长常常利用自己的这一身份对各种国际争端进行调停.秘书长的级别大约相当于部长级,联合国秘书长,是联合国秘书处的长官。

依照联合国宪章,秘书长是由安理会推荐,联合国大会指定的,是这一机构的“行政首长”(联合国宪章),负责秘书处的工作,将其认为可能威胁国家和平和安全的任何事项提请安理会关注,并执行安理会、联合国大会和其他主要机构托付的“其它职务”。

在世界各国面前,联合国秘书长往往被看作联合国的象征,同时也利用这一身份对争端的各方进行调停。

联合国秘书长的任期为五年,可以连任。

秘书长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任命若干名副秘书长,协助其工作。

联合国秘书长,常被看作是“世界的总管”。

2015年11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和大会致函全体会员国,宣告将在明年9月或10月,选举下任秘书长。

联合国历届秘书长分别是谁?历届联合国秘书长:联合国第一任秘书长是来自挪威的特里格韦·哈尔夫丹·赖伊。

他在1946年2月1日当选为联合国第一任秘书长,1952年11月辞职。

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是哈马舍尔德,来自瑞典。

任期为1953年到1961年。

1961年9月哈马舍尔德在前往刚果出差途中因座机失事殉职。

联合国第三任秘书长是来自缅甸的吴丹。

他的任期是从1961年到1971年。

联合国第四任秘书长瓦尔德海姆来自奥地利。

任期从1972年到1981年。

联合国第五任秘书长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来自秘鲁,任期为1982年到1991年。

联合国 秘书长们

联合国 秘书长们

世界大管家 联合国 秘书长们 01主编编 者 的 话联合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从成立到今,已有52年的历史。

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它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有曲折,有错误,也有成绩,而今它已渐趋成熟,对世界和平与人类的进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

它的成长主要是世界各国努力的结果,但也是与联合国历任行政首长的不懈努力分不开的。

《世界大管家——联合国秘书长们》一书,介绍了第一任到现任的七位秘书长。

他们的出身、经历、特点和他们在联合国任内的主要活动与业绩等在书中都有阐述。

他们虽来自不同的国度,有着各不相同的经历,但大都能努力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世界经济与发展,为保障妇女与儿童的权利等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编撰过程中,作者参阅了大量中外文材料。

因此本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

但由于编著者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敢作敢为、驰骋风云的联合国大厦奠墓人特里格夫・哈尔文丹・赖伊人们对挪威特里格夫・哈尔文丹・赖伊的名字较为陌生。

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联合国诞生之日起走马上任的首任秘书长。

曾经驰骋于国际政治大舞台达七年。

他是一个充满矛盾型的人物,他不仅担任联合国的最高行政首长,而且面对国际局势,尤其是在大国意见对立时,他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被指责为“亲苏”,“亲美”,而最终遭到苏联的反对和仇视,又遭到美国的反对,落得第二届任期未满便辞职的结果。

不管怎么说,毕竟特里格夫・赖伊的名字是最早载入联合国史册的。

他有功也有过,是那个时代所产生的一位“特殊”的历史人物。

著名的政治家与外交家特里格夫・赖伊是挪威著名的政治家与外交家,在西方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也颇有影响。

他于1896年7月16日出生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一个木匠家庭。

在他年幼时,父亲便离开了人世,从此一家人生活无着落,年小的赖伊,不得不自己谋生。

起初他在奥斯陆工党总部当工差,以后一直半工半读维持自己的学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举联合国秘书长的4大原则1.地区轮任联合国成立以来经历了8任秘书长,其中欧洲3人,非洲2人,亚洲2人,拉丁1人。

2.唯才是举秘书长候选人必须有能力,有威望,处理问题能力强,必须懂英语和法语。

3.大国一致五大常任理事国在秘书长选举中至关重要。

如果五国有任何一国反对,候选人就不能当选,就要重新投票。

4.小国优先为了避免矛盾,平衡各国利益,选举联合国秘书长一般以中小国家的候选人为主要参考对象。

五大国不能提名候选人。

历任联合国秘书长格拉德温·杰布(英国)(代理)格拉德温·杰布(英国)于1945年至1946年在联合国初创阶段担任过代理秘书长。

特里格夫·赖伊1. 特里格夫·赖伊(挪威,欧洲)特里格夫·赖伊(挪威,欧洲) 1946年2月至1952年11月10日在任(1896.7.16—1968.12.30在世)1946年2月1日当选为联合国首任秘书长。

1951年连任,后因支持联合国对朝鲜战争进行军事干涉,被迫于1952年11月10日辞去联合国秘书长职务。

达格·哈马舍尔德2.达格·哈马舍尔德(瑞典,欧洲)达格·哈马舍尔德(瑞典,欧洲) 1953年4月10日至1961年9月18日在任(1905.7.29—1961.9.18在世)1953年4月10日,年仅47岁的哈马舍尔德成为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

1961年9月在非洲北罗得西亚(现在的赞比亚)的飞机失事中殉职(疑为政治谋杀)。

3. 吴丹(缅甸,亚洲)吴丹吴丹吴丹(缅甸,亚洲) 1961年11月3日至1971年12月31日在任(1909.1.22—1974.11.25在世)1961年11月3日,吴丹出任联合国代理秘书长。

1962年11月30日,他当选为联合国第三任秘书长,1966年连任。

4. 库尔特·瓦尔德海姆(奥地利,欧洲)库尔特·瓦尔德海姆(奥地利,欧洲) 1972年1月1日至1981年12月31日在任库尔特·瓦尔德海姆(1918.12.21—2007.6.14在世)1971年9月至1981年,连任两届秘书长。

瓦尔德海姆担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同中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瓦尔德海姆于1972年、1977年、1979年五次访问中国。

5. 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秘鲁,南美洲1982年1月1日至1991年12月31日在任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1920.1.19出生)1981年至1991年12月31日两任秘书长。

在德奎利亚尔领导下,联合国在处理结束两伊战争、结束苏联军队对阿富汗占领、纳米比亚独立、柬埔寨和平协定、黎巴嫩人质事件等大事时表现出色。

6. 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埃及,非洲)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埃及,非洲)1992年1月至1996年12月31日在任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1922.11.14出生)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Boutros Boutros-Ghali,被简称“加利”)于1922年11月14日出生在埃及开罗的一个基督教科普特教派家庭,他的家族中有一位前埃及首相布特罗斯·加利(埃及首相,1846年—1910年)。

加利于1946年毕业于开罗大学,并获得了巴黎大学国际法博士的学位,另外还有巴黎政治研究学院的国际关系学的毕业证书。

此后直到1977年,他是开罗大学的国际法以及国际关系的教授。

1975年,他成为政治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1980年,担任非洲政治研究所主任。

1954年到1955年,他成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富布赖特研究学者,1963年至1964年,担任海牙国际法学院研究中心主任,1967年到1968年,担任巴黎大学法学院访问教授。

他于1973年步入政界。

在1977年至1991年期间,他担任埃及外交国务部长。

自1980年开始,为埃及执政的国家民主党书记处成员,他于1987年成为埃及议会议员。

1991年5月至同年12月,担任埃及主管外交事务的副总理。

在他就任联合国秘书长职位以前,又担任过社会主义国际的副主席。

在其担任外交国务部长期间,在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与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之间的和平协议签署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991年12月3日,联合国大会任命加利为联合国第六任秘书长,任期五年。

成为联合国历史上第一位担任此职务的非洲人。

被选为联合国秘书长之后,加利的工作引起了众多争议。

人们批评他在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中未能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另外在安哥拉内战期间,加利在调停上未能统一联合国的意见。

在联合国的作用以及美国在联合国的地位等问题上,加利遭到了更猛烈的质疑。

尽管他的支持者们将之归咎于美国对联合国行动的抵制,但加利已渐渐成为空洞的联合国的象征。

以三个非洲国家为首(埃及、几内亚比绍、博茨瓦纳)的10个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提议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留任第二个五年任期直至2001年。

但是,美国表示反对。

尽管英国,波兰,韩国以及意大利起初也支持其留任,但在美国明确表示将行使否决权后,这四个国家就不再支持加利。

尽管加利不是第一次被否决的秘书长,但他仍然是联合国历史上首位没能连任两届的秘书长。

1996年12月31日卸任。

加利的继任者是科菲·安南,这是由于加利没能连任,所以他的继任者须从其代表的非洲选出。

1997年11月16日,加利担任法语国家组织的(La Francophonie)的首任秘书长,任期四年。

加利目前仍担任埃及国家人权委员会主席。

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出版有两本回忆录:《通往耶路撒冷的埃及之路》(1997年版,有关以色列和埃及的和平进程)《不屈不挠:美国-联合国的传奇》(1999年,有关其担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7. 科菲·安南(加纳,非洲)科菲·安南(加纳,非洲)1997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在任(1938.4.8出生)科菲·安南科菲·安南(Kofi Annan)1938年4月8日出生于加纳库马西市,早年就读于加纳库马西理工大学,曾到美国和瑞士留学,先后获美国明尼苏达州麦卡莱斯特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和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

安南1962年进入联合国工作,先后在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联合国总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联合国难民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等部门工作。

1974年中东“十月战争”后,他担任驻开罗的联合国紧急部队民事长官。

20世纪80年代初,安南调回联合国总部,先后担任人事和财政部门的领导工作。

1986年升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负责人事厅的工作。

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后,安南负责同伊拉克谈判释放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工作人员的人质问题。

此后,他率联合国小组同伊拉克进行了“石油换食品”的谈判。

安南1993年3月出任联合国负责维持和平事务的副秘书长,主管联合国在世界各地的维和行动。

曾作为负责前南斯拉夫地区的联合国秘书长特使和赴北约特使,协调有关国家的关系。

1996年12月17日,第51届联大任命安南为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

1997年1月1日,他正式就职,任期5年。

2001年6月,联大通过安理会提名安南连任秘书长,任期至2006年12月31日。

安南担任秘书长期间,曾于1998年赴巴格达进行斡旋,化解了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

2001年10月,安南与联合国同获当年诺贝尔和平奖。

2005年3月,由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领导的独立调查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安南在伊拉克“石油换食品”计划实施过程中没有任何腐败行为.安南是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家,懂英语、法语和几种非洲语言。

他讲话温和,性格直率,待人坦诚,头脑冷静,富有幽默感。

安南曾于1997年5月、1998年3月、1999年11月、2001年1月和2004年10月五次访华。

夫人娜内·拉格尔格伦(Nane Lagergren)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一名职业画家,其父贡纳尔·拉格尔格伦是著名的国际法学家。

拉格尔格伦曾担任过律师和法官,并在联合国难民事务署工作过。

安南夫妇均为再婚,1981年结婚,有3个孩子。

8. 潘基文(韩国,亚洲)潘基文(韩国,亚洲) 2007年1月1日上任(1944.6.13出生)大韩民国前外交通商部长官、政治家。

潘基文先生1970年获国立首尔大学国际关系学士学位。

1985年,获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行政硕士学位。

潘基文先生多次在国家和国际上获奖,被授予各种奖章和荣誉。

鉴于他对祖国所作贡献,1975年、1986年和2006年获颁大韩民国最高勤政勋章。

潘基文先生生于1944年6月13日。

他和夫人(潘)柳淳泽女士于1962年上高中时结识,育有一子二女。

除韩国语外,潘基文先生还讲英语和法语。

潘基文在当选为秘书长时,其职务是大韩民国外交通商部长官。

他在该部长期任职,先后在新德里、华盛顿和维也纳担任过职务,资深历广,包括总统外交政策顾问、总统首席国家安全顾问、政策企划次官补和美洲局局长。

在他整个职业生涯中,他的理想是建立一个和平的朝鲜半岛,在促成本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潘基文先生同联合国的关系源远流长,一直可以追溯到1975年他在外交部联合国处任职之时。

此后,他的有关工作经验逐年扩展,从派任纽约大韩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一秘、外交部首尔总部联合国处处长、到驻维也纳大使。

在大使任内,他曾于1999年担任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筹委会主席。

2001年至2002年期间,大韩民国担任大会主席,他作为办公室主任促成大会通过此届会议第一项决议,对911恐怖袭击予以谴责,还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大会工作的主动行动,从而帮助以危机和混乱开始这一届会议成为通过了若干重要改革的会议。

潘基文先生还积极参与处理朝韩关系问题。

继通过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共同宣言》之后,他于1992年担任南北联合核管制委员会副主席。

2005年9月,作为外长,他又发挥主导作用,促成了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问题上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定,即六方会谈通过的关于解决北朝鲜核问题的《共同声明》。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要接受自己行动所带来的责任而非自己成就所带来的荣耀。

2、每个人都必须发展两种重要的能力适应改变与动荡的能力以及为长期目标延缓享乐的能力。

3、将一付好牌打好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将一付坏牌打好的人才值得钦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