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质标准音质标准与音质评价方法

合集下载

室内音质的评价标准

室内音质的评价标准
消除室内声学缺陷的主要措施: 合理的厅堂平、剖面设计 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的正确布置
室内音质的评价标准
5.没有声缺陷和噪声干扰
干扰听闻,影响室内音质;连贯的噪声, 特别是低频噪声会掩蔽语言和音乐;不连续的 噪声会破坏室内宁静的气氛。
噪声级≤允许背景噪声级
室内音质的评价标准
6.色度感
良好的室内声学设计,要保持音色不产生失真; 对声源具有一定美化作用,“温暖”、“华丽”、 “明亮”。
色度感主要是指对声源音色的保持和美化。
室内物理环境
室内物理环境
室内音质的评价标准
【任务解析】
语音通信 用厅堂
报告厅 演讲厅
对音质有要 求的厅堂
音乐演奏 音乐厅 用厅堂 歌剧院
多功能 厅堂
室内音质的评价标准
一 描述室内音质的声学指标
1.声压级
房间中某处的声压级反映了该处的响度。 在声源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声压级需要获 得更多的反射声。
室内音质的评价标准
2.混响时间
混响时间越长,感觉越“丰满”,但清 晰度越差;混响时间越短,感觉越“干涩”, 但清晰度提高。
低频适当增长,声音有温暖感、震撼感; 高频适当增长,声音有明亮感、清脆感。
室内音质的评价标准
3.反射声时间序列分布
近次反射声对加强直达声响度、提高清晰 度、维护声源方向起到很大作用。近次反射声 和混响声中间不能脱节,否则,虽然混响时间 较长但丰满度不够。
室内音质的评价标准
4.空间分布Leabharlann 来自前方的近次反射声能够增加亲切感,来 自侧向的反射声能够增加环绕感。
室内音质的评价标准
二 对室内音质的要求 1.合适的响度(最基本的要求)
语言和音乐的响度必须大大高于环境噪声, 语言的响度可以比音乐的响度低一些。

音频设备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音频设备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音频设备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音频设备是用来录制、放音和处理声音的设备,如麦克风、扬声器、混音器等。

它在音乐、广播、电影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其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十分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音频设备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音频设备的质量标准是指设备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满足的要求和规范。

具体而言,音频设备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音质:音频设备的核心功能是录制和播放声音,因此其音质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音质好的设备应该具有广阔的频率响应范围、低失真、低噪音等特点,能够还原音源的细节和动态范围。

2. 功能:音频设备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使用需求,因此其功能也有所差异。

高质量的音频设备应该具备多种输入和输出接口,支持各种音频格式的录制和播放,具备音量调节、音效处理等功能。

3. 可靠性:音频设备的可靠性是指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程度。

它应该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并且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该考虑到部件的耐久性和可替换性,以便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4. 便携性: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音频设备的便携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高质量的音频设备应该具备小巧轻便、易于携带的特点,方便用户在各种场合进行使用。

音频设备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音质测试: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和声音,用专业的音频分析仪器测试设备的频响曲线、失真和噪音水平。

同时,也可以通过用户对设备音质的主观感受来评估设备的音质。

2. 功能测试:测试设备的各种功能是否正常,包括录音、播放、音量调节、音效处理等功能。

可以通过连接其他设备或音源,进行多种输入和输出接口的测试。

3. 可靠性测试:测试设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程度。

可以进行长时间连续使用、高负荷工作和抗震等测试,评估设备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4. 便携性测试:测试设备的体积、重量和携带方式等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

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设备的体积重量、进行携带和使用的模拟测试来评估设备的便携性。

标准音质 高品音质

标准音质 高品音质

标准音质高品音质音质是指声音的质量和纯净度,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高品音质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在数字音频时代,标准音质和高品音质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那么,什么是标准音质?什么是高品音质?它们之间有何区别?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标准音质。

标准音质是指符合一定标准的音频质量,它通常是指CD音质或者MP3音质。

CD音质是指16位/44.1kHz的音频采样率,而MP3音质则是通过压缩技术将CD音质压缩至更小的文件大小。

标准音质在一般听觉条件下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的听觉需求,但对于一些专业音乐人或音乐发烧友来说,它可能显得有些不够。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高品音质。

高品音质是指相对于标准音质而言,更高级、更纯净、更逼真的音频质量。

它通常是指24位/96kHz以上的高清音频,或者无损音频格式如FLAC、WAV等。

高品音质能够更真实地还原音乐现场的氛围和细节,让人仿佛置身于音乐会现场一般。

对于追求极致听觉体验的人来说,高品音质是他们的首选。

那么,标准音质和高品音质之间有何区别呢?首先在音频采样率和位深度上,标准音质一般是16位/44.1kHz,而高品音质则是24位/96kHz以上,这样能够更精确地还原音频信号。

其次,在音频格式上,标准音质通常是MP3或者CD音质,而高品音质则是无损音频格式如FLAC、WAV等,能够完整保留音频原始信息。

最后,在听觉体验上,标准音质可能会有一些压缩和失真,而高品音质则能够更真实地还原音乐的细节和情感。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选择合适的音质呢?这取决于个人的听觉需求和预算。

如果您只是日常欣赏音乐,标准音质已经能够满足您的需求,而且相对来说文件大小更小,更便于存储和传输。

但如果您是一名专业音乐人或音乐发烧友,追求更高级的听觉体验,那么高品音质无疑是您的不二选择。

总的来说,标准音质和高品音质各有其适用的场景和听众群体。

无论您选择哪种音质,都希望您能够享受到纯净、高品质的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愉悦。

硬件测试中的音频质量和音频解码性能评估

硬件测试中的音频质量和音频解码性能评估

硬件测试中的音频质量和音频解码性能评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音频设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智能手机到家庭影音系统,音频质量和音频解码性能的评估成为硬件测试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硬件测试中音频质量和音频解码性能评估的方法和标准。

一、音频质量评估方法1. 主观评估主观评估是最直观、常用的音频质量评估方法之一。

它通过人工听觉对音频进行评价,通过听感、音质、细节表现等方面来判断音频的质量。

常用的主观评估方法包括听测、调查问卷和专家打分等。

2. 客观评估客观评估是一种基于物理参数的音频质量评估方法。

通过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测量音频设备输出的信号的各项参数,如频率响应、失真、信噪比等来判断音频的质量。

客观评估方法可以提供客观的数据,但不如主观评估能够全面评估人的听觉感受。

二、音频质量评估标准1. 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评估音频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描述了音频设备在不同频率下对信号的响应能力,通常以频率响应曲线表示。

频率响应应该尽可能平坦,即在整个频率范围内信号的衰减程度保持一致,不出现明显的失真。

2. 失真失真是指音频信号在传输或放大过程中发生的形变。

常见的失真类型有谐波失真、交调失真、互调失真等。

音频设备的失真程度应尽可能小,以保证信号的准确传输。

3. 信噪比信噪比是评估音频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表示设备输出信号与背景噪声之间的比例关系。

信噪比越大,表示设备输出的信号中包含的噪声越少,音质越好。

常见的信噪比测试方法有A加权信噪比和C加权信噪比。

三、音频解码性能评估方法1. 解码准确性解码准确性是评估音频解码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音频设备对不同格式的音频信号解码的能力。

常见的音频解码格式包括MP3、AAC、FLAC等。

解码准确性应尽可能高,以保证音频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解码延迟解码延迟是指音频信号解码所需的时间,它对于实时音频应用非常重要。

解码延迟越低,表示设备对实时音频的处理能力越强。

声音的音调、音量和音质

声音的音调、音量和音质
音量调节器:用于控制声音的响度和大小,常见于音响、耳机等设备上
动态范围:指声音信号中最大和最小值的比值,表示声音的响度变化范 围 声音的动态:指声音信号中的最大和最小值,影响声音的响度和变化范 围
音量的影响因素
距离:声音传播的距离越远, 音量越小
介质:不同的介质对声音的 传播有不同的影响,从而影
响音量
在声音处理中,通过改变音调和音色可以实现对声音的美化和修饰,以达到更好的听觉体验。
音量与音质的关系
音量大小影响音 质的清晰度和层 次感
音量过大会导致 失真,音量过小 则难以听清
合适的音量设置 能提高音质,使 声音更加悦耳动 听
不同音量设置下, 音质的表现力会 有所不同
三者在音乐和声音中的应用与表现
动态范围:声 音的最大和最 小幅度,以及 动态变化的表

音质的影响因素
音源质量:高品质 的音源能够提供更 好的音质
播放设备:高品质 的音响设备能够更 好地还原音质
音频格式:不同的 音频格式对音质有 不同的影响,高品 质的音频格式能够 提供更好的音质
环境噪音:环境噪 音对音质产生影响 ,降低噪音能够提 高音质
音质与听感的关系
音质的定义:声音的品质,包括清晰度、音色和音量等方面的表现
听感的影响因素:音质是影响听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好的音质能够带来 更加清晰、自然和舒适的听觉体验
音质的评价标准:评价音质通常从清晰度、音色和音量等方面入手,其中 清晰度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听感与音质的关联:好的音质能够让听者更好地感受到声音中的细节和情 感,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或语言内容
在不同的场合和情境 下,我们需要适当地 调整音量大小,以更 好地传达信息或营造 氛围。
音量大小还与音质有 关,不同的音量大小 会影响声音的清晰度 和饱满度,从而影响 声音的质量和听感。

音质测试方法讲解

音质测试方法讲解

1.放音质量测试目的:测试耳机、扬声器的相关指标输出参数是否符合标准测试条件:1、所有指标均在稳态背光关闭、无操作20秒后下测量, 测试文件为48KS/s_16bit_PCM_wav格式从测试工具中生成,点击所需要测试的指标,然后保存即可2、声压级测试条件:●消音室环境●扬声器与声压仪水平距离30cm,垂直距离0cm●用扬声器以最大音量播放2kHz正弦波测试方法:●消音室环境●扬声器与声压仪水平距离30cm,垂直距离0cm●用扬声器以最大音量播放2kHz正弦波期望结果:扬声器输出其它测试项:对扬声器的稳定性测试:用cool edit制作一段白噪、粉噪声音文件放在设备中播放12小时、24小时,再次验证扬声器振膜是否有衰老,对比第一次的测试结果声音效果测试:用不同的音乐分别测试扬声器的高、中、低频段最大音量播放时的声音效果用试音音频文件:\\192.168.75.7\讯飞数码测试\测试工具整理\放音音质测试方法介绍\测试音频文件2.测试工具介绍:RightMark Audio Analyzer 6.2 此软件是一款声卡等音频设备的评测软件,功能相当全面,比如:频率响应、噪声水平、动态范围、总谐波失真、立体声分离度以及互调失真等指标它均可测定;测定出的数据以曲线图表显示,非常直观,支持生成网页形式的评测结果,便于对比查看和保存;3.关键词解释:3.1Frequency Response频率响应FR:Frequency Response:频率响应是指将一个以电压输出的音频信号,产生的声压随频率的变化而发生增大或衰减、相位随频率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声压和相位与频率的相关联的变化关系称为频率响应;简单理解,频率响应,反应播放设备的各个频率的声音信号的信号相对大小是否保持面貌理想情况下,频响曲线应是一条直线;好的频响曲线在每隔一个频率点都能输出稳定足够的信号,不同频率点彼此之间的信号大小均一样,然而在低频与高频部分信号的重建比较困难,所以这两个频段都会出现衰减现象;输出品质越好的频响曲线就越平直,反之不但在高频和低频处衰减的很快,一般频段也可能出现抖动现象;对声卡的ADC和AC转换器频率响应能力的一个评价标准;人耳对声音的接收范围是20HZ-20KHZ,因此声卡在这个范围内音频信号始终要保持成一条直线式的响应效果;如果突起在声卡资料中是用功率增益来表示或下滑用功率衰减都是失真的表现.单位dB,越接近0dB越好也就是声压可理解为音量在各个频段上的大小,这个曲线越平越好,然而在低频与高频处,信号重建比较困难,所以在这两个频段通常都会有衰减;从Trace Alpha的图像来看,低中高频都非常平直,一条直线,超低频处40Hz开始有略微衰减,虽然听起来影响不大反而显得声音干净一些,但影响了得分,算是相当优秀了;最怕出现的是早期ECHO MIA的频谱——抖动得很严重的下图,声卡可能设计上有些问题了;3.2noise levelnoise level测试音频好坏的标准测试项目之一本低噪音,就是在处理过程中所自行产生的信号,而这些信号与输入信号无关,是设备声卡本来就有的噪音,单位dB,分贝数越低越好图中显示了Trace Alpha从低频到高频的噪音分布,非常不错,取得了Excel lent的成绩;。

如何评价音质的好坏

如何评价音质的好坏

如何评价音质的好坏123456789慢摇吧音响效果调试35903512516060160250400600450 10001500反馈抑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抑制扩声系统声反馈,消除啸叫声的一种设备。

(一)传声增益与反馈1.传声增益所谓传声增益(GT)是指观众席上的声压级与话筒处的声压级之差。

传声增益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扩声音质和效率,许多环境下要求扩声系统有足够的音量,微弱的音量听众无法听清,从而使信息的传递和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大打折扣。

根据传声增益的定义,可表达成:式中,P观众为观众席上的声压;P话筒为话筒处的声压;P0为标准声压。

对良好的扩声系统来说,其传声增益必须大于-6dB以上。

传声增益与扩声设备、扩声环境、声场布局密切相关。

2.声反馈话筒介入扩声系统,在提高扩声系统放声功率过程中,扬声器发出的声音通过直接或间接(声反射)的方式又进入话筒,使整个扩声系统形成正反馈,即声反馈现象。

它能产生声衰变或啸叫,限制了传声增益的提高。

声反馈的现象对扩声极为不利,它破坏了整体扩声效果,同时,声反馈信号很大,容易造成扩声设备的损坏,尤其对功放、音箱,使功放过载烧毁,使音箱高频单元损坏。

扩声系统一旦出现声反馈,系统的扩声功率便无法再提高,放声功率受限,机器交通无法正常发挥。

声反馈现象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1)扩声环境太差,建筑声学设计不合理,存在声聚集问题。

(2)扬声器布局不当,演员使用话筒,直接进入声辐射区。

(3)电声设备选择匹配不当,设备之间连接欠佳,存在虚焊问题。

(4)扩声系统调试不好,有设备处于临界工作状态,稍有干扰,就自激。

为了减少声反馈的现象出现,首先,应考虑扩声环境的改善,增加吸声材料,减弱声反射。

其次,合理安排扬声器的摆放位置,避免话筒直接对准声辐射区。

认真检查设备之间的连接线,正确连接,牢固焊接点。

设备的匹配、技术指标也应在相同的档次上。

系统统调过程,避免有些设备处于临界工作状态。

如果,经过上述调节之后,仍存在啸叫现象,可考虑在扩声系统中增加反馈抑制器。

音质评测标准

音质评测标准

评测标准在评测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些音乐方面的术语。

“音质”这个名词,一般笼统的解释是声音的品质。

但是,在音响技术中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⑴声音的音高,即音频的强度和幅度;⑵声音的音调,即音频的频率或每秒变化的次数;⑶声音的音色,即音频泛音或谐波成分。

评判某音频产品的音质好坏,主要是衡量声音的上述三方面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准:即相对于某一频率或频段,音高是否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同一音量下,各频点的幅度是否均匀、均衡、饱满,频率响应曲线是否平直:声音的音准是否准确,既忠实地放映了音源频率或成分的原来面目,频率的畸变和相移又符合要求;声音的泛音适中,谐波较丰富,听起来音色就优美动听。

还有一些术语:一、音质:音质是评价音响器材最基本、最广泛的评价术语。

二、音色:声音会像光线一样有颜色的,音色愈暖声愈软,音色愈冷声越硬。

音色可以用"美""高贵"等字眼来形容。

三、音场感:这项包括音场的形状、前后位置,高度、宽度、深度等项。

四、层次感:这是音场中由前往后一排排乐器的发声清晰程度,以及乐器与乐器之间的间隔清楚程度。

五、定位感:简单讲就是人声或乐器声发生点清楚、确定位准确。

通常说的声音发飘即是指定位感不好。

六、透明感:最好的透明感、声音是不会刺耳的是最耐听的,每对人耳对于耐听与不耐听的感受程度都不尽相同的。

因此对于透明感的好坏也就有不同的标准。

七、结像力与形体感:顾名思义,强像力就是将虚无飘渺的音像凝结成实体的能力。

换句话讲,也就是让人声或乐器声的形体展现的能力。

结像力好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音像的立体感。

八、解析力:音乐细微的变化都能表现得清楚。

九、整体平衡性:主要是指高、中、低频段的适当量感分配。

合理的高、中低量感就是整体平衡性,听音乐感觉到乐曲柔和但有力度,明亮,欢快而又有层次,明晰、融合而又立体感,临场感强。

评测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首先,要选择好在评测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具——耳塞或耳机(在下面的文章中,所有的耳塞或是头戴式耳机等,都统称为耳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质标准音质标准与音质评价方法
●音质标准
所谓声音的质量,是指经传输、处理后音频信号的保真度。

目前,业界公认的声音质量标准分为4级,即数字激光唱盘CD-DA质量,其信号带宽为10Hz~20kHz;调频广播FM质量,其信号带宽为20Hz~15kHz;调幅广播AM质量,其信号带宽为50Hz~7kHz;电话的话音质量,其信号带宽为200Hz~3400Hz。

可见,数字激光唱盘的声音质量最高,电话的话音质量最低。

除了频率范围外,人们往往还用其它方法和指标来进一步描述不同用途的音质标准。

对模拟音频来说,再现声音的频率成分越多,失真与干扰越小,声音保真度越高,音质也越好。

如在通信科学中,声音质量的等级除了用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外,还用失真度、信噪比等指标来衡量。

对数字音频来说,再现声音频率的成分越多,误码率越小,音质越好。

通常用数码率(或存储容量)来衡量,取样频率越高、量化比特数越大,声道数越多,存储容量越大,当然保真度就高,音质就好。

声音的类别特点不同,音质要求也不一样。

如,语音音质保真度主要体现在清晰、不失真、再现平面声象;乐音的保真度要求较高,营造空间声象主要体现在用多声道模拟立体环绕声,或虚拟双声道3D环绕声等方法,再现原来声源的一切声象。

音频信号的用途不同,采用压缩的质量标准也不一样。

如,电话质量的音频信号采用ITU-TG·711标准,8kHz取样,8bit量化,码率64Kbps。

AM广播采用ITU-TG·722标准,16kHz取样,14bit量化,码率224Kbps。

高保真立体声音频压缩标准由ISO和ITU-T联合制订,CD11172-3MPEG音频标准为48kHz、44.1kHz、32kHz取样,每声道数码率32Kbps~448Kbps,适合CD-DA光盘用。

对声音质量要求过高,则设备复杂;反之,则不能满足应用。

一般以“够用,又不浪费”为原则。

●音质评价方法
评价再现声音的质量有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方法。

例如:
1.语音音质
评定语音编码质量的方法为主观评定和客观评定。

目前常用的是主观评定,即以主观打分(MOS)来度量,它分为以下五级:5(优),不察觉失真;4(良),刚察觉失真,但不讨厌;3(中),察觉失真,稍微讨厌;2(差),讨厌,但不令人反感;1(劣),极其讨厌,令人反感。

一般再现语音频率若达7kHz 以上,MOS可评5分。

这种评价标准广泛应用于多媒体技术和通信中,如可视电话、电视会议、语音电子邮件、语音信箱等。

2.乐音音质
乐音音质的优劣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声源特性(声压、频率、频谱等)、音响器材的信号特性(如失真度、频响、动态范围、信噪比、瞬态特性、立体声分离度等)、声场特性(如直达声、前期反射声、混响声、两耳间互相关系数、基准振动、吸声率等)、听觉特性(如响度曲线、可听范围、各种听感)等。

所以,对音响设备再现音质的评价难度较大。

通常用下列两种方法:一是使用仪器测试技术指标;二是凭主观聆听各种音效。

由于乐音音质属性复杂,主观评价的个人色彩较浓,而现有的音响测试技术又只能从某些侧面反映其保真度。

所以,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能真正定量反映乐音音质保真度的国际公认的评价标准。

但也有报道,国际电信联盟(ITU-T)近期已批准一种客观评价音质的被称之为电子耳的新型测量方法,可对任何音响器材的音质进行客观听音评价,也可用于检测电话通讯语音编码系统的缺陷。

现将乐音音质评价方法综述如下:
(1)主观听判音效
通常,据乐音音质听感三要素,即响度、音调和愉快感的变化和组合来主观评价音质的各种属性,如低频响亮为声音丰满,高频响亮为声音明亮,低频微弱为声音平滑,高频微弱为声音清澄。

下面结合声源、声场及信号特性介绍几种典型的听感。

①立体感
主要由声音的空间感(环绕感)、定位感(方向感)、层次感(厚度感)等所构成的听感,具有这些听感的声音称为立体声。

自然界的各种声场本身都是富有立体感的,它是模拟声源声象最重要的一个特征。

德·波尔效应证明,人耳的生理特点是:人耳在两声源的对称轴上,当声压差△p=0dB和时间差△t=0ms时,感觉两声源声象相同,分不出有两个声源;而当△p>15dB或△t>3ms时,人耳就感觉到有两个声源,声像往声压大或导前的声源移动,每5dB的声压差相当于lms的时间差。

哈斯效应又进一步证明,当△t=
5ms~35ms时,人耳感到有两个声源;而当近次反射声、滞后直达声或两个声源的时间差△t>50ms时,即使一次反射声(又称近次或前期反射声)或滞后声的响度比直达声或导前声的响度大许多倍,声源方位仍由直达声或导前声决定。

根据人耳的这个生理特点,只要通过对声音的强度、延时、混响、空间效应等进行适当控制和处理,在两耳人为的制造具有一定的时间差△t、相位差△θ、声压差△P的声波状态,并使这种状态和原声源在双耳处产生的声波状态完全相同,人就能真实、完整地感受到重现声音的立体感。

与单声道声音相比,立体声通常具有声象分散、各声部音量分布得当、清晰度高、背景噪声低的特点。

②定位感
若声源是以左右、上下、前后不同方位录音后发送,则接收重放的声音应能将原声场中声源的方位重现出来,这就是定位感。

根据人耳的生理特点,由同一声源首先到达两耳的直达声的最大时间差为
0.44ms~0.5ms,同时还有一定的声压差、相位差。

生理心理学证明:20Hz~200Hz低音主要靠人两耳的相位差定位,300Hz~4kHz中音主要靠声压差定位,更高的高音主要靠时间差定位。

可见,定位感主要由首先到达两耳的直达声决定,而滞后到达两耳的一次反射声和经四面八方多次反射的混响声主要模拟声象的空间环绕感。

③空间感
一次反射声和多次反射混响声虽然滞后直达声,对声音方向感影响不大,但反射声总是从四面八方到达两耳,对听觉判断周围空间大小有重要影响,使人耳有被环绕包围的感觉,这就是空间感。

空间感比定位感更重要。

④层次感声音高、中、低频频响均衡,高音谐音丰富,清澈纤细而不刺耳,中音明亮突出,丰满充实而不生硬,低音厚实而无鼻音。

⑤厚度感
低音沉稳有力,重厚而不浑浊,高音不缺,音量适中,有一定亮度,混响合适,失真小。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评价音质的听感,象力度感、亮度感、临场感、软硬感、松紧感、宽窄感等。

2)客观测试技术指标
①失真度
谐波失真,主要引起声音发硬、发炸;而稳态或瞬态互调失真主要引起声音毛糙、尖硬和混浊。

二者均使音质劣化,若失真度超过3%时,音质劣化明显。

音响系统的音箱失真度最大,一般最小的失真度也要超过1%。

相位失真,主要引起1kHz以下的低频声音模糊,同时影响中频声音层次和声象定位。

抖晃失真,主要是电机转速不稳,主导轴-压带轮压力不稳,磁头拍打磁带等造成磁带震动和卷带量变化,进而使信号频率被调制,声音音调出现混浊、颤抖。

抖晃通常用音调变化的均方根值表示,通常,录音机的抖晃率<0.1%,Hi-Fi录音机<0.005%,普通录像机<0.3%,视盘机<0.001%。

②频响与瞬态响应
频响,指音响设备的增益或灵敏度随信号频率变化的情况,用通频带宽度和带内不均匀度表示(如优质功放的频响1Hz~200kHz±ldB)。

带宽越宽,高、低频响应越好:不均匀度越小,频率均衡性能越好。

通常,30Hz~150Hz低频使声音有一定厚度基础,150Hz~500Hz中低频使声音有一定力度,300Hz~500Hz中低频声压过分加强时,声音浑浊,过分衰减时,声音乏力;500Hz~5kHz中高频使声音有一定明亮度,过分加强时,声音生硬;过分衰减时,声音散、飘;5kHz~10kHz高频段使声音有一定层次、色彩;过分加强时,声音尖刺;过分衰减时,声音暗淡、发闷。

按此规律,可根据各种听感,定量调节音响系统的频响效果。

瞬态响应,是指音响系统对突变信号的跟随能力。

实质上它反映脉冲信号的高次谐波失真大小,严重时影响音质的透明度和层次感。

瞬态响应常用转换速率V/μs表示,指标越高,谐波失真越小。

如,一般放大器的转换速率>10V/μs。

③信噪比
信噪比,表示信号与噪声电平的分贝差,用S/N或SNR(dB)表示。

噪声频率的高低,信号的强弱对人耳的影响不一样。

通常,人耳对4~8kHz的噪声最灵敏,弱信号比强信号受噪声影响较突出。

而音响设备不同,信噪比要求也不一样,如Hi-Fi音响要求SNR>70dB,CD机要求SNR>90dB。

④声道分离度和平衡度
声道分离度,是指不同声道间立体声的隔离程度,用一个声道的信号电平与串入另一声道的信号电平差来表示。

这个差值越大越好。

一般要求Hi-Fi音响分离度>50dB。

声道平衡度,是指两个声道的增益、频响等特性的一致性。

否则,将造成声道声象的偏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