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割动火作业安全教育PPT课件
合集下载
GB30871-2014动火作业规范解读ppt课件

四、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4.3用火分析 4.3.1 凡需要用火的塔、罐、容器等设备和管线, 应进行内部安全气体分析和检测,并将分析数 据填入“用火作业许可证”中,分析单附在许可 证存根上。 4.3.2 采用取样分析方法时,当可燃气体爆炸下 限大于4%时,分析检测数据小于0.5%为合格; 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小于4%时,分析检测数据小 于0.2%为合格。
一、动火作业的基本概念
2动火作业分级管理 2.1GB30871-2014: 2.1.1动火作业一般分为二级动火、一级动火、 特殊动火和固定动火区动火,遇节假日或其他 特殊情况,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企业应划定 固定动火区及禁火区。 2.1.2特殊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 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 上及其他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带压 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动火作业管理。
四、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4.1严格控制动火总量,降减少动
火作业。凡可用可不用的动火一律不动火,凡 能拆下来的设备、管线均应拆下来移到安全地 方动火。 必须要进行的动火,要制定科学的作 业程序,以减少动作作业时间和作业人数。
四、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4.2人员资质要求 4.2.1动火作业人员应持有有效的本岗位工种作 业证; 4.2.2动火监护人应具有岗位操作合格证和监护 合格证;基层单位监护人应了解用火区域或岗 位的生产过程,熟悉工艺操作和设备状况,施 工单位监护人应熟悉施工作业过程和基本工作 技能;监护人均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出现问题 能正确处理,应有处理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落实防火措施,做好过程监督; 4.2.3作业审批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并取得合格证。
二、动火作业的主要风险
2.1火灾与爆炸
2.1.1系统未隔离; 2.1.2未彻底清洗置换,易燃易爆介质 吸附在填料或内构件上,作业过程缓 慢挥发或与高温释放; 2.1.3设备内部采用易燃的填料或内构 件; 2.1.4作业影响区内交叉作业,如采样、 吹扫等; 2.1.5周围存在含油污水井、地漏等, 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封堵; 2.1.6作业机具存在缺陷或使用不当, 引起电气火灾或乙炔气瓶泄漏、爆炸 等。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培训PPT课件

7
一、基本概念 3. 动火作业分级管理
二级动火作业 :
在油库火灾危险区域的动火作业,即油库储存收发丙类油品的储
罐、桶装仓库、收发作业区、泵房、卸油作业区等场所的动火作业 。 在盛装过丙类油品的输送管道、罐车、油桶等现场的动火作业。
三级动火作业 : 除一级、二级动火范围以外的动火作业。
8
15
二、 动火作业管理要求 3. 系统隔离
与动火点直接相连的阀门应上锁挂牌;动火作业区域内的设备、 设施须由生产单位人员操作。
16
二、 动火作业管理要求 3. 系统隔离
距离动火点30m内不准有液态烃或低闪点油品泄漏,半径15m内不 准有其他可燃物泄漏和暴露,距动火点15m内所有的漏斗、排水口、 各类井口、排气管、管道、地沟等应封严盖实。
11
二、 动火作业管理要求 1. 基本要求
处于运行状态的生产作业区域内,凡能拆移的动火部件,应拆移 到安全地点动火。
在带有可燃、有毒介质的容器、设备和管线上不允许动火。确属 生产需要应动火时,应制定可靠的安全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后方可 动火。
12
二、 动火作业管理要求
2. 风险评估
申请动火作业前,作业单位应针对动火作业内容、作业环境、作 业人员资质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控制 措施。风险评估应考虑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作业过程中火灾和爆炸的潜在危险分析和控制措施; 作业人员的工作习惯、经验及能力; 作业设备、工机具; 受影响的区域,包括临近的其他作业和人员、周围环境,系统管 线、涵洞、地沟、地漏、下水井及设备材料。
具体执行《工作前安全分析管理规范》 (Q/SY1238-2009)
13
二、 动火作业管理要求 3. 系统隔离
一、基本概念 3. 动火作业分级管理
二级动火作业 :
在油库火灾危险区域的动火作业,即油库储存收发丙类油品的储
罐、桶装仓库、收发作业区、泵房、卸油作业区等场所的动火作业 。 在盛装过丙类油品的输送管道、罐车、油桶等现场的动火作业。
三级动火作业 : 除一级、二级动火范围以外的动火作业。
8
15
二、 动火作业管理要求 3. 系统隔离
与动火点直接相连的阀门应上锁挂牌;动火作业区域内的设备、 设施须由生产单位人员操作。
16
二、 动火作业管理要求 3. 系统隔离
距离动火点30m内不准有液态烃或低闪点油品泄漏,半径15m内不 准有其他可燃物泄漏和暴露,距动火点15m内所有的漏斗、排水口、 各类井口、排气管、管道、地沟等应封严盖实。
11
二、 动火作业管理要求 1. 基本要求
处于运行状态的生产作业区域内,凡能拆移的动火部件,应拆移 到安全地点动火。
在带有可燃、有毒介质的容器、设备和管线上不允许动火。确属 生产需要应动火时,应制定可靠的安全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后方可 动火。
12
二、 动火作业管理要求
2. 风险评估
申请动火作业前,作业单位应针对动火作业内容、作业环境、作 业人员资质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控制 措施。风险评估应考虑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作业过程中火灾和爆炸的潜在危险分析和控制措施; 作业人员的工作习惯、经验及能力; 作业设备、工机具; 受影响的区域,包括临近的其他作业和人员、周围环境,系统管 线、涵洞、地沟、地漏、下水井及设备材料。
具体执行《工作前安全分析管理规范》 (Q/SY1238-2009)
13
二、 动火作业管理要求 3. 系统隔离
2024年度动火作业安全教育培训PPT课件

12
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 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
13
动火作业完毕,动火人和监火人以及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应清理现场,监火人确认无残
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四、特殊动火作业的安全防火要求:
在生产不稳定的情况下不得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应事先制定安全施工方案,落实安全防火措施,必要时可请 专职消防队到现场监护。 动火作业前,生产车间应通知工厂生产调度部门及有关单位, 使之在异常情况下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3
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 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60 min,应重新 取样分析。特殊动火作业期间还应随时进行监测。
4
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或其它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检测设备应经标准气体样品标定合格。
5
动火分析合格判定: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4%时,其被测浓度应≤0.5%(体积百分 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4%时,其被测浓度应≤0.2%(体积百分数)。
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特别说明及要求:凡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 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经厂安全环保部批准,动火作业 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 要求: 遇节日、假日或其它特殊情况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动火作业安全防火基本要求:
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
05
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凡在盛有或盛过危险化学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及处于甲、乙类区域的
06
生产设备上动火作业,应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
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 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
13
动火作业完毕,动火人和监火人以及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应清理现场,监火人确认无残
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四、特殊动火作业的安全防火要求:
在生产不稳定的情况下不得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应事先制定安全施工方案,落实安全防火措施,必要时可请 专职消防队到现场监护。 动火作业前,生产车间应通知工厂生产调度部门及有关单位, 使之在异常情况下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3
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 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60 min,应重新 取样分析。特殊动火作业期间还应随时进行监测。
4
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或其它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检测设备应经标准气体样品标定合格。
5
动火分析合格判定: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4%时,其被测浓度应≤0.5%(体积百分 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4%时,其被测浓度应≤0.2%(体积百分数)。
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特别说明及要求:凡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 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经厂安全环保部批准,动火作业 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 要求: 遇节日、假日或其它特殊情况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动火作业安全防火基本要求:
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
05
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凡在盛有或盛过危险化学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及处于甲、乙类区域的
06
生产设备上动火作业,应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
动火作业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四、动火作业的安全实施; 4.7、动火单位在动火作业收工前,施工负责人要和监护人共
同检查动火现场。确保现场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准施工人员离去 。
12
13
安委会 2018-0174 -23
深圳市xxxx有限公司
《动火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1
本周培训主题:动火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一、什么是动火作业; 动火作业是指:动用明火或可能
形成着火源(可导致着火)的作业, 如产生明火的气割和焊接作业等
2
本周培训主题:动火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二、动火作业的分级; 动火作业按危险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动火作业、二级
3.8、凡动火点与盛装危险化学品或油漆溶剂等易燃物品的 容器、管道相连的必须用盲板隔开或者拆开连接,呈断开状态 。
3.9、动火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7
本周培训主题:动火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三、动火作业安全规定 ; 3.10、动火作业结束后,动火人员必须彻底清理现场火种、
残留物,经监护人检查确认没有火险隐患后,才能离开现场。
3.6、动火点周围30米范围的易燃物质清除干净;附近难以 移开的易燃物品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6
本周培训主题:动火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三、动火作业安全规定 ; 3.7、凡盛装过油漆、溶剂等危险化学品或易燃物品的容器
、管道必须洗刷干净,不能确认为干净的,必须用惰性气体置 换到氧气浓度低于3%,或者用水置换。
动火作业和三级动火作业; 2.1、一级动火:指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车间、仓库等禁火
区域,因增建设施、管道,或者改变原设施功能或工艺流程 等而需进行的动火作业。
3
本周培训主题:动火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二、动火作业的分级; 动火作业按危险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动火作业、二级
同检查动火现场。确保现场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准施工人员离去 。
12
13
安委会 2018-0174 -23
深圳市xxxx有限公司
《动火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1
本周培训主题:动火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一、什么是动火作业; 动火作业是指:动用明火或可能
形成着火源(可导致着火)的作业, 如产生明火的气割和焊接作业等
2
本周培训主题:动火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二、动火作业的分级; 动火作业按危险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动火作业、二级
3.8、凡动火点与盛装危险化学品或油漆溶剂等易燃物品的 容器、管道相连的必须用盲板隔开或者拆开连接,呈断开状态 。
3.9、动火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7
本周培训主题:动火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三、动火作业安全规定 ; 3.10、动火作业结束后,动火人员必须彻底清理现场火种、
残留物,经监护人检查确认没有火险隐患后,才能离开现场。
3.6、动火点周围30米范围的易燃物质清除干净;附近难以 移开的易燃物品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6
本周培训主题:动火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三、动火作业安全规定 ; 3.7、凡盛装过油漆、溶剂等危险化学品或易燃物品的容器
、管道必须洗刷干净,不能确认为干净的,必须用惰性气体置 换到氧气浓度低于3%,或者用水置换。
动火作业和三级动火作业; 2.1、一级动火:指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车间、仓库等禁火
区域,因增建设施、管道,或者改变原设施功能或工艺流程 等而需进行的动火作业。
3
本周培训主题:动火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二、动火作业的分级; 动火作业按危险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动火作业、二级
动火作业培训-PPT

• 动火作业的批准人:
➢ 亲临现场检查动火安全措施,确保逐一落实; ➢ 对动火作业证进行审批。
监火人职责
• 阻止无关人员进入工作区域 • 准备合适的灭火工具 • 弄湿工作区域 • 随时扑灭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火星 • 如果条件变化,决定停止工作 • 要会同有关人员清理现场,清除残火 • 完工确认
动火作业管理流程
相关人员职责
• 动火作业执行人:
➢ 严格按照动火工作许可证要求和电 气焊作业操作规程作业
➢ 按下属标准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电焊:焊接用防护口罩、防护电焊面罩、 电焊手套,绝缘安全鞋,工作服
气焊、气割:焊接用防护口罩、焊接护 目镜、防护手套,绝缘安全鞋,工作服。
相关人员职责
• 动火作业负责人
➢ 应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 ➢ 同工作批准人一起制定动火安全措施,并参与落实; ➢ 向其他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 ➢ 作业完成后,残火的清理及确认 。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动火作业安全要求
• 必须严格执行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 动火工作许可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 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 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 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 不按时做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 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增典强型的事可故燃:性球罐内的火灾
在球罐内发生了一起火灾事 故,原因是由于切割设备的氧 气泄漏,引起防水油布和脚手 架材料燃烧。
清楚一切可燃物是动火前 的首要任务。
课程回顾
本次课程主要内容:
➢ 动火作业的定义及主要风险; ➢ 动火作业分级及安全要求; ➢ 动火作业证管理; ➢ 动火作业控制措施。
➢ 亲临现场检查动火安全措施,确保逐一落实; ➢ 对动火作业证进行审批。
监火人职责
• 阻止无关人员进入工作区域 • 准备合适的灭火工具 • 弄湿工作区域 • 随时扑灭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火星 • 如果条件变化,决定停止工作 • 要会同有关人员清理现场,清除残火 • 完工确认
动火作业管理流程
相关人员职责
• 动火作业执行人:
➢ 严格按照动火工作许可证要求和电 气焊作业操作规程作业
➢ 按下属标准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电焊:焊接用防护口罩、防护电焊面罩、 电焊手套,绝缘安全鞋,工作服
气焊、气割:焊接用防护口罩、焊接护 目镜、防护手套,绝缘安全鞋,工作服。
相关人员职责
• 动火作业负责人
➢ 应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 ➢ 同工作批准人一起制定动火安全措施,并参与落实; ➢ 向其他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 ➢ 作业完成后,残火的清理及确认 。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动火作业安全要求
• 必须严格执行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 动火工作许可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 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 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 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 不按时做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 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增典强型的事可故燃:性球罐内的火灾
在球罐内发生了一起火灾事 故,原因是由于切割设备的氧 气泄漏,引起防水油布和脚手 架材料燃烧。
清楚一切可燃物是动火前 的首要任务。
课程回顾
本次课程主要内容:
➢ 动火作业的定义及主要风险; ➢ 动火作业分级及安全要求; ➢ 动火作业证管理; ➢ 动火作业控制措施。
动火作业PPT课件

3
动火原则
凡是可不动火的一律不准动火。 凡能拆下来的一定要拆下来移到安全地点动火。 确实无法拆移的,必须在正常生产的装置区内动火,需做到:
•按要求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创建临时的动火安全区域。 •转移可燃物和易燃物。 •隔离措施。 •做好作业时间计划,避开危险时段。 一般情况下节假日及夜间作业,非生产必需,一律禁止动火。 遇有6级以上大风(含6级)不准动火。
11
动火作业中几个主要数据的确认
1、乙炔瓶、氧气瓶之间的间距为5米; 2、乙炔瓶、氧气瓶与动火点之间的间距为10米; 3、静电接地桩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4、设备管道动火前测爆、测氧分析数据: 可燃性气体爆炸极限>4%,检测合格指标<0.5%; 可燃性气体爆炸极限<4%,检测合格指标<0.2%; 氧含量检测合格指标为:19.5%~23.5%。 5、动火点周围下水井、地沟、地漏、电缆沟清除易燃
物并封闭的最小半径为15米。
6、高处动火作业风力大于5级时应停止用火。 7、在进入金属容器或潮湿环境内作业照明安全电压不
大于12V 。
12
动火作业中几个主要数据的确认
8、动火作业票的有效期 1)一级动火不超过4小时(特殊情况不超过8小时); 2)二级动火不超过3天(不跨越节假日); 3)三级动火不超过5天(不跨越节假日); 4)生产、储存、输送可燃物料设备、容器、管道停止
如果工作区域通风不好,不准进行焊接工须绝缘良好,其绝缘电阻不得小于0.5兆欧。 2、电焊机的电源线,应使用绝缘良好的橡胶线,一般不
超过2-3米。 3、由于电焊机的把线和回线都负担很大的焊接电流,所
以断面要粗大些,并绝缘良好。禁止使用金属结构和管 道作为电焊回线。 4、电焊机外壳应有良好的保护接地或接零。 5、在金属容器内,在潮湿的地方,除手和脚必须绝缘保 护外,照明电源的电压不应超过36伏,最好为12伏,并 要设监护人。
动火原则
凡是可不动火的一律不准动火。 凡能拆下来的一定要拆下来移到安全地点动火。 确实无法拆移的,必须在正常生产的装置区内动火,需做到:
•按要求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创建临时的动火安全区域。 •转移可燃物和易燃物。 •隔离措施。 •做好作业时间计划,避开危险时段。 一般情况下节假日及夜间作业,非生产必需,一律禁止动火。 遇有6级以上大风(含6级)不准动火。
11
动火作业中几个主要数据的确认
1、乙炔瓶、氧气瓶之间的间距为5米; 2、乙炔瓶、氧气瓶与动火点之间的间距为10米; 3、静电接地桩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4、设备管道动火前测爆、测氧分析数据: 可燃性气体爆炸极限>4%,检测合格指标<0.5%; 可燃性气体爆炸极限<4%,检测合格指标<0.2%; 氧含量检测合格指标为:19.5%~23.5%。 5、动火点周围下水井、地沟、地漏、电缆沟清除易燃
物并封闭的最小半径为15米。
6、高处动火作业风力大于5级时应停止用火。 7、在进入金属容器或潮湿环境内作业照明安全电压不
大于12V 。
12
动火作业中几个主要数据的确认
8、动火作业票的有效期 1)一级动火不超过4小时(特殊情况不超过8小时); 2)二级动火不超过3天(不跨越节假日); 3)三级动火不超过5天(不跨越节假日); 4)生产、储存、输送可燃物料设备、容器、管道停止
如果工作区域通风不好,不准进行焊接工须绝缘良好,其绝缘电阻不得小于0.5兆欧。 2、电焊机的电源线,应使用绝缘良好的橡胶线,一般不
超过2-3米。 3、由于电焊机的把线和回线都负担很大的焊接电流,所
以断面要粗大些,并绝缘良好。禁止使用金属结构和管 道作为电焊回线。 4、电焊机外壳应有良好的保护接地或接零。 5、在金属容器内,在潮湿的地方,除手和脚必须绝缘保 护外,照明电源的电压不应超过36伏,最好为12伏,并 要设监护人。
动火作业安全培训课件(PPT 48张)

P 11
2019/2/18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
主要涉及的: 1.个人防护用品 2.气瓶管理 3.电焊设备 4.打磨设备
2019/2/18
P 12
个人防护用品
2019/2/18
1.电焊工作业时,应配戴镶有特别滤光镜片的面罩, 避免穿化纤工作服. 2.当空气中存有有害气体和含有铅.锌等毒性较大 的烟尘时,应配戴防毒口罩. 3.清理焊件应戴好防护眼镜,以免飞边,毛刺,焊渣 伤害眼睛, 焊接:必须配备正确等级滤光镜片的焊工面罩; 氧气/乙炔/气割:配有正确等级滤光镜片的切 割护目镜; 打磨/切割:面罩;
建立了应急联络方式和应急措施。
P9
动火作业的危险
火灾爆炸 火花焊渣 化学反应 紫外线及红外线辐射 焊接烟雾及气体 噪声 烧伤 触电死亡
P 10
2019/2/18
动火作业的危险
1、眼部损伤: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红外线、紫外线易 对眼 睛造成视力减退、角膜损伤等危害。 熔渣、切割产生的火花能引起角膜溃疡及结 膜炎等眼部危害。 2、施工过程产生的紫外线危害皮肤的健康。 3、施工过程产生的有毒烟雾,可导致呼吸系统 的疾病。 4、被火焰、灼热的熔渣或工件灼伤。 5、搬运气瓶或大型工件导致筋骨劳损。
3.下列区域内的动火作业属于三级动火: 引入瓦斯、开工油等可燃物料前且不具备办 理固定用火的区域。
P8
2019/2/18
动火作业的分级
下列区域内的动火作业属于固定动火: 没有引入可燃物料的新建装置、罐区,且满 足以下条件:
2019/2/18
边界外50米范围内没有易燃易爆物品;
制定了固定用火管理制度,指定了防火负责人; 配备了足够的消防器材; 设有明显的“固定用火区”标志,并标明用火 区域界限;
2019/2/18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
主要涉及的: 1.个人防护用品 2.气瓶管理 3.电焊设备 4.打磨设备
2019/2/18
P 12
个人防护用品
2019/2/18
1.电焊工作业时,应配戴镶有特别滤光镜片的面罩, 避免穿化纤工作服. 2.当空气中存有有害气体和含有铅.锌等毒性较大 的烟尘时,应配戴防毒口罩. 3.清理焊件应戴好防护眼镜,以免飞边,毛刺,焊渣 伤害眼睛, 焊接:必须配备正确等级滤光镜片的焊工面罩; 氧气/乙炔/气割:配有正确等级滤光镜片的切 割护目镜; 打磨/切割:面罩;
建立了应急联络方式和应急措施。
P9
动火作业的危险
火灾爆炸 火花焊渣 化学反应 紫外线及红外线辐射 焊接烟雾及气体 噪声 烧伤 触电死亡
P 10
2019/2/18
动火作业的危险
1、眼部损伤: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红外线、紫外线易 对眼 睛造成视力减退、角膜损伤等危害。 熔渣、切割产生的火花能引起角膜溃疡及结 膜炎等眼部危害。 2、施工过程产生的紫外线危害皮肤的健康。 3、施工过程产生的有毒烟雾,可导致呼吸系统 的疾病。 4、被火焰、灼热的熔渣或工件灼伤。 5、搬运气瓶或大型工件导致筋骨劳损。
3.下列区域内的动火作业属于三级动火: 引入瓦斯、开工油等可燃物料前且不具备办 理固定用火的区域。
P8
2019/2/18
动火作业的分级
下列区域内的动火作业属于固定动火: 没有引入可燃物料的新建装置、罐区,且满 足以下条件:
2019/2/18
边界外50米范围内没有易燃易爆物品;
制定了固定用火管理制度,指定了防火负责人; 配备了足够的消防器材; 设有明显的“固定用火区”标志,并标明用火 区域界限;
施工动火作业火灾风险防范PPT课件

• 动火作业的电、气焊工具必须安全可靠。 • 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应不小于5米,二者与
动火作业点均应不小于10米,并不准在烈日 下暴晒。 • 乙炔瓶要有防回火装置,不能倒放,并应做 好固定措施。
• 严格按照动火工作许可证要求和电气焊作业操作规 程作业
• 按标准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 电焊:焊接用防护口罩、防护电焊面罩、电焊手套,
1、施工资质问题。聘用无资 质或资质等级不符的施工单位 进行施工。
2、特种作业无证、假证问题 较多。
3、层层非法转包、不转安全责任问题。 一个施工项目,拆分出多个小专项,小专 项又从街边找些临时工,安全责任层层落 空。 4、将工程化整为零、规避审批。
5、动火审批不严格不规范。动火证 不按程序审批、随意发放,特别是一 些既有建筑内的施工改造,施工单位 不经物业企业审批擅自动火作业。 6、动火作业“同类不同管”。切割 、喷灯、打磨、砂轮等动火作业,不 办理动火证。
动火后
• (对现场和周边区域进行检查,并确认无火灾 危险后方可离开。
1、防火间距
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 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可燃材料堆 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 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其 它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 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
1、防火间距
施工现场主要临时用房、临时设施的 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2.2 的规定, 当办公用房、宿舍成组布置时,其防 火间距可适当减小,但应符合以下要 求:
4、临时消防给水系统
施工现场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应符合 下列要求:
• 1、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
• 2、临时室外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应依据施 工现场临时消防用水量和干管内水流计算速 度进行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 DN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事故应急
乙炔瓶颈部周围的安全阀,是一个中心有铅塞的安全装 置,叫易熔塞。当乙炔瓶回火时,瓶内温度过高时,易 熔塞中心的铅塞会熔化,乙炔瓶内的高压会通过易熔塞 释放,以防乙炔瓶发生爆炸的危险。
一、基础介绍
一、基础介绍
二、安全操作规程
1、气割作业时,必须使用带有减压器和回 火阀的气瓶。
二、安全操作规程
2、氧气瓶和乙炔瓶距离5米,气瓶与明火距 离不小于10m
二、安全操作规程 当不能满足安全距离要求时应有隔离防护措施。
二、安全操作规程
3、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
4、乙炔瓶存放和使用时只能直立,不能横 躺卧放,以防丙酮流出引起燃烧爆炸。
二、安全操作规程 13、严禁使用液化气代替乙炔。
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四、事故原因
1、在切割时铁渣崩到割嘴上,堵住了混合氧或切 割氧气道。
2、氧割时割嘴距板材太近,切割氧开的太大。
4、割嘴上不严实、漏气 。
5、乙炔气压过小,供气压力减小,软管受压、 弯折或破损漏气,氧气压力过大容易进入乙炔系 统,在熄火的瞬间,往往因氧气或空气进入割枪 乙炔管引起爆炸;
五、事故案例
案例分析题:
某机械厂的汽车队有一个汽油桶因腐蚀发生穿孔而 漏油,队长派一位司机拿着空汽油桶到焊工班焊补,司 机给气焊工说明油桶已经放置很长时间,里面是空的, 油也干了,等等,由于该气焊工与司机平时两人关系较 好,没有推辞就答应给焊一下,连加油盖子也未打开。 当点燃焊炬刚烤焊接部位时,汽油桶即发生爆炸,桶体 成了一张平板,气焊工当场死亡。
此气焊工属于违章操作。首先气焊工没有置换汽油 桶里的汽油;其次气焊工在焊补时没有打开加油盖子。 气焊工违反了严禁焊补开孔洞的密封容器这一安全措施。
六、事故应急
1、当割枪发生回火时,出现这种情况时不要慌张,戴 好电焊手套,防止烧伤,应立即并闭乙炔阀,然后关闭 氧气阀,尽可能缩短操作时间,动作连贯。
10、氧气减压器和乙炔减压器不能相互换用。
11、备用待用的氧气瓶、乙炔瓶应分开存放, 间距大于2米,存放处有安全规定和标志 及灭火器材。
二、安全操作规程
12、瓶体表面温度不得超过40℃。在使用过 程中要经常触手能摸瓶壁,如局部温度升 高超过40℃(有些烫手),应立即停止使 用,在采取水降温并妥善处理后,送充气 单位检查。
气割动火作业安全教育
焊工在焊接与气割工作时需要与电、可燃 气体、易燃液体、压力容器等接触,一旦 失控,就容易发生工伤事故,焊接过程中 产生的电焊烟尘、有毒气体、弧光、噪声、 高频电磁场、射线等有害物质,直接侵害 工人健康。我国规定,焊接操作为特种作 业。焊接操作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并 考试合格并取得操作证后,才可独立操作。
5、开启气瓶阀时要缓慢进行不要用力过猛, 以防高压气体损坏减压器及高压表。
6、开启乙炔瓶的瓶阀时,不要超过一圈半, 一般只开3/4圈。
7、使用前应先排净割炬内乙炔与氧气的 混合气体。
二、安全操作规程
8、使用前应检查胶管是否完好,是否漏气。
二、安全操作规程
9、在运输乙炔瓶时,应轻装轻卸,严禁抛、 滑、滚、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