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短篇小说欣赏》狂人日记2020
《狂人日记》赏析

纳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纳米和米都是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1 米(m)= 1000 毫米(mm)= 1000000 微米(μm)= 1000000000 纳米(nm)
也就是说,1 纳米等于 0.000000001 米。
如果要将纳米转换为米,可以将纳米数除以 1000000000;如果要将米转换为纳米,可以将米数乘以 1000000000。
例如,将 50 纳米转换为米,可以进行如下计算:
50 纳米 = 50/1000000000 米 = 0.00000005 米
反之,将 0.5 米转换为纳米,可以进行如下计算:
0.5 米 = 0.5×1000000000 纳米 = 500000000 纳米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非常小的长度,例如 1 纳米可以表示为 1×10^-9 米。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如果你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狂人日记》赏析

《狂人日记》赏析
今天我开始阅读《狂人日记》,这本书让我深深地沉浸其中。
书中的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饱受社会排斥的疯狂之人,他被人们视为异类,被排斥在社会的边缘。
他的狂言疯语让人们感到恐惧和厌恶,但他内心却是一个充满孤独和无助的灵魂。
通过孔乙己的日记,我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他在日记中表达了对社会的不满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他渴望被接纳,渴望被理解,但却始终无法摆脱自己的疯狂身份。
他的日记充满了对生活的憎恨和对自己的怀疑,让人不禁感到心痛和同情。
通过《狂人日记》,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社会对于异类的排斥和歧视。
孔乙己是一个被边缘化的人,他的命运让人感到悲哀。
这本书让我思考了社会对于不同群体的态度,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那些与众不同的人。
通过阅读《狂人日记》,我对社会的偏见和对待疯狂者的态度有了新的认识。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反思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那些被边缘化的人。
希望我们能够更加包容和理解,让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2019-2020学年粤教版语文选修短篇小说欣赏课时作业:4狂人日记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美学是一门高深难懂的学问,有一些名家能,深入浅出,把高深的道理明明白白地介绍给普通读者。
《谈美》就是朱光潜先生写的这样一本雅俗共赏的美学佳作。
它写于1932年,此前,他写过一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以书信形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等问题,平易亲切,在青年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成为重印了三十多次的畅销书。
《谈美》讨论了许多美学问题。
譬如美和距离问题,作者认为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真正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才不会焚琴煮鹤,。
又如讨论“移情作用”,他把美学上的移情现象称为“宇宙的人情化”。
宇宙本来是无所谓情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人赋予了天地万物以情,所以花会笑,还会哭,所以世界因此而。
朱先生曾说“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他借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著名标语“慢慢走,欣赏啊”赠送给青年朋友,劝告年轻人,体味生活,让人生有味道。
他将自己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渗透在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当年为《谈美》作序的朱自清先生说“孟实先生引读者()”。
1.依次填入横线里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举重若轻娓娓道来暴殄天物多姿多彩B.登堂入室侃侃而谈暴殄天物有声有色C.举重若轻侃侃而谈玉石俱焚多姿多彩D.登堂入室娓娓道来玉石俱焚有声有色【答案】A(举重若轻:形容做繁难的事或处理棘手的问题轻松而不费力。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娓娓道来:连续不断不停地说、生动地谈论,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侃侃而谈:指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玉石俱焚:美玉和石头一齐烧毁了,比喻好的和坏的一同毁掉。
多姿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
有声有色:形容表现得十分生动)2.文中画线句子修改后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真正沉没在艺术的美感当中,才能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B.只要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就能真正沉没在艺术的美感当中C.必须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沉漫在艺术的美感当中D.只有真正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才能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答案】C(本题考查二重复句的划分和理解。
狂人日记赏析

篇一:鲁迅《狂人日记》见解与赏析鲁迅的文章博大精深,不细细品味,无以悟出其中深刻的内涵。
《狂人日记》是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文学界对其的解读更是数不胜数,而我在此也将发表一些对此小说的看法。
《狂人日记》中鲁迅运用了日记和精神病人内心的独白方式把他所想表达的内容发挥的淋漓尽致。
它主要描写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把他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觉融合一体,用人物自叙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除了《阿q正传》,《狂人日记》就是鲁迅最出名的小说了。
这篇短短的小说在今天被定为向旧社会、旧礼教挑战的“战书”。
与此同时,也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必读物。
《狂人日记》“吃人普遍”这个“事实”在后边屡屡出现,构成这篇文章的主题。
赵贵翁、街上的人、打孩子的女人、两个医生、狼子村的佃户,甚至自己的亲哥哥、亲娘也都吃人。
最后,连“我”也未必没有吃过人。
整篇文章连接紧密、层层深入是一篇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文章。
“狂人”的第一则日记就吸引了我。
虽然,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只是平凡普通的五句话。
但这平凡与普通却又与别处不一样,平凡得出奇,普通得入胜。
简单的“我怕得有理”这句话,就让我的心开始猜测:下面会写些什么“狂人”出生于封建士大夫家庭,身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造成对社会的恐怖心理。
他认定现在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会。
他半夜察看历史,看见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他对吃人社会发出勇敢的挑战,相信将来的社会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吃人”的本质,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
《狂人日记》中所谓狂人,就是一个精神错乱的人物,语无伦次,意识好象也有些不清,鲁迅用了非常颠倒的次序,借狂人之口,叙述了中国从前的本真:人吃人。
虽说文章是虚构的,可也微微泛出点点恐怖的味道。
整篇文章读上去会感到压抑,流露出十分暗淡的调子,可你只要细细“品尝”如此深奥的小说,兴许也会感到忧愁:高远的夜空,朦胧的月光,以及“吃人”人的神情鲁迅以神一般的描写,叙述了旧中国儿女的凄楚和绝望,又以神奇的笔触,有道出几千年无人敢道出的咏叹。
《狂人日记》赏析

《狂人日记》赏析
【附件】:
- 《狂人日记》原文
- 《狂人日记》中文翻译
【法律名词及注释】:
1.精神病医院条例:指我国精神病防治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旨在规范和保障精神病人的权益与治疗。
2.人权宣言:指联合国大会于1948年12月10日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宣告了世界各国对于个人权利的普遍共识和保障原则。
3.革命:指对社会制度或政治体系进行根本性变革的行为或过程。
【《狂人日记》赏析】
第一章:狂人日记的背景和作者介绍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鲁迅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通过一位病人的疯言疯语,揭示了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种种怪象。
本章主要介绍了小说的背景和作者鲁迅的生平事迹。
第二章:狂人日记的主要内容概述
在这里,我们将对狂人日记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详细描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第三章:狂人日记的思想与主题解读
通过对狂人日记的思想与主题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鲁迅通过病人的狂言疯语,表达了他对旧社会的愤怒和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
第四章:狂人日记的艺术特点分析
在这一章节中,小编将详细分析狂人日记的艺术特点,包括鲁迅独特的写作风格、语言运用等方面。
第五章:狂人日记与社会背景的关系探究
通过对狂人日记与当时社会背景的关系进行探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鲁迅创作该作品的目的和意义。
第六章:狂人日记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本章主要从狂人日记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以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进行剖析,说明该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影响力。
《狂人日记》》教案(选修教案设计

《狂人日记》》教案(选修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章《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二节《鲁迅》,详细内容为《狂人日记》的文本阅读、分析及解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狂人日记》的创作背景,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分析小说艺术特点的能力,感受鲁迅先生的文学风格。
3. 通过对小说的阅读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说的艺术手法、狂人的心理刻画、鲁迅文学思想的传达。
2. 教学重点:小说的主题思想、结构安排、人物形象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与鲁迅有关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狂人日记》。
2. 文本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小说,了解故事情节,对狂人的心理变化有所把握。
3. 讲解与分析:a. 讲解小说的背景知识,如鲁迅的文学成就、小说的创作动机等。
b. 分析小说的艺术特点,如日记体的运用、象征手法的运用等。
c. 讲解狂人的心理刻画,引导学生理解狂人的内心世界。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小说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课堂讲解内容,进行小说分析和解读。
6.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小说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狂人日记》教案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过程课后作业2. 小说背景3. 艺术特点4. 狂人心理刻画5. 例题讲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狂人心理变化的理解。
b. 分析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举例说明。
2. 答案:a. 狂人的心理变化反映了他在面对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的束缚时的挣扎与痛苦。
b. 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如“月光”、“狗”等,分别象征着希望、忠诚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如《阿Q正传》、《呐喊》等,进一步了解鲁迅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内涵。
2024年《狂人日记》》教案(选修教案设计

2024年《狂人日记》》教案(选修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教材第五单元第一节,详细内容为《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在1918年发表的一篇白话短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标志着中国文学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狂人日记》的背景,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 分析小说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说的主题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小说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探讨狂人的形象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狂人日记》原文、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鲁迅先生的纪录片,引出鲁迅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初读课文:让学生快速阅读《狂人日记》,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同时注意不认识的字词。
3. 讲解课文:a. 分析小说的背景,阐述鲁迅先生创作《狂人日记》的动机。
b. 讲解小说的情节结构,引导学生关注狂人的心理变化。
c. 分析狂人形象的特点,探讨其象征意义。
4. 例题讲解:分析小说中的一段描写,讲解其艺术手法,如象征、讽刺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小说中的一个片段,分析其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
6.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小说的主题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狂人日记》2. 主要内容:a. 作者:鲁迅b. 背景介绍c. 情节结构d. 狂人形象特点e. 艺术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狂人日记》中的象征手法,并结合具体情节进行阐述。
作业答案:象征手法在《狂人日记》中运用广泛,如狂人形象象征着觉醒的知识分子,狂人的病情象征着社会的病态。
在小说中,狂人看到人们吃人的行为,实际上是对封建礼教和道德观念的批判。
通过象征手法,鲁迅先生表达了对旧社会的强烈讽刺。
《狂人日记》赏析

《狂人日记》赏析
今天终于决定开始写日记了。
我一直觉得自己有些疯狂,但是
在这个世界上,谁又不是疯狂的呢?我一直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但是也许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吧。
我一直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自己的存在。
我觉得自己像是
一个疯狂的人,但是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疯狂,我才能看到别人看不
到的东西。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孤独的人,但是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孤独,我才能拥有自己的世界。
我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真实面目,寻找自己的内心世界。
我觉得
自己像是一个疯子,但是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疯狂,我才能找到自己
的位置。
我觉得自己像是一个迷失的灵魂,但是也许正是因为这种
迷失,我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我一直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自己的存在。
我觉得自己像是
一个疯狂的人,但是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疯狂,我才能看到别人看不
到的东西。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孤独的人,但是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孤独,我才能拥有自己的世界。
或许,我就是那个狂人,一个在这个世界上迷失了自己的疯狂者。
但是,我不后悔。
因为只有在这种疯狂中,我才能找到自己的意义。
这就是我对《狂人日记》的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短篇小说欣赏》狂人日记测试题 2019.9
1,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3,无私奉献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的“
,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4,诗以言志,杜甫在《望岳》中的“,”就表达了诗人勇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
5,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爱莲说》中的
“,”两句,表达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人格。
6,某校园文学社在自己的网页上,开展了“走近名著”活动。
注册时需要用名著中的人物作为用户名。
你最想以名著《》中的人物
作为自己的用户名。
你为该人物设计的形象宣传语是。
示例:《水浒传》武松疾恶如仇,荡尽天下不平事。
(提示:人物写姓名或绰号均可;形象宣传语不受示例形式限制,20字以内。
7,根据情境,按要求表达。
自全国全面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程后,许多学校积极响应并认真落实。
但面对升学的压力,一些学生因忙于学业,疏于体育锻炼;
同时仍有些学校的体育课存在缩水坝现象,特别是对毕业班的学生来说,体育课往往只是一种回忆……
1.体育课上,你如何邀请不爱运动的小强参加体育运动?
答:
2.假如有机会代表同学与校长面对面提出两点建议,你会怎样说?
答:
8,“5·12”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作为中学生,为表达对灾区师生的支持与关爱,初三某班将举行一次“心连心,手拉手”主题班会活动……
1.【爱心奉献】活动中,“爱心捐献”环节由你主持,你将如何向同学们发出呼吁?
答:
2.【真情告白】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假如让你电话连线当事人,你想说些什么?
5月12日,平武县南坝小学班主任黄玉在看到楼房坍塌后,不顾一切地爬上废墟,边流泪边喊着学生和同在楼内上课的七岁女儿的名字。
当她用木棍撬着石板扒着废墟救出学生赵雪梅后,再救女儿以来不及了,她连女儿的最后一面也没见上。
(摘自《新文化报》2008年5月26日)答:
3.【携手共勉】请你在班会活动即将结束之际,用一个古今中外成功人
士战胜困难或不幸的事例,与灾区学子共勉。
(50字左右)
答:
9,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两个语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把改正后的语句写在相应的横线处。
①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我校语文组举行了以“文学与生活”为主题的文学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有优秀书籍推介,有学生作品展览,有生活剧表演等等。
②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
语句①应改为:
语句②应改为:
1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2007年10月24日,“嫦峨一号”绕月探测卫星搭载长江三号甲运载火箭,在细雨后的天穹腾空而起。
中国人进发星空的维幕正式拉开。
11月5日,它成功飞入月球怀抱,与蔚蓝色的地球完成而不可分割地形成了一个整体,在指控大厅的屏幕上构成了一幅“星月交会”的状观景象。
(1)给加点字注音。
载()穹()
(2)找出并改正文中的两个错别字。
改为改为
(3)文中划横线语句的内容,可用成语代替。
3.仿写。
一棵小草以它卑微的绿色,丰富着季节的内
涵;,
;一块岩石以它孤独的肩膀,支撑着倾斜的山体。
4.观察下面图表,将提取的信息写在图表下面。
提取信息:
测试题答案
1, 会挽雕弓如满月
2, 风正一帆悬
3,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 示例一:《西游记》孙悟空用勇敢与执着谱写正义之歌。
示例二:《钢铁是怎样炼城的》保尔与命运抗争,与信念相伴。
7, 1.示例:小强,我们一起出去活动吧,这样可以使你的大脑得到放松,学习效率也可以大大提高。
2.示例:校长,您好!我代表同学向您提出两条建议:第一,每周安排两节体育活动课;第二,定期举办一些趣味性体育活动。
如果这样的话,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业成绩都会提高的。
8, 1.示例:同学们,当我们在宽敞的校园里悠闲地散步,当我们在明亮的教室中朗朗地读书,与我们同样年华的灾区同伴们正忍受大地震带来的伤痛。
为了帮助他们重返校园,让我们现出自己的爱心吧!2.示例:黄老师,我深深地为你的精神所感动,虽然你失去了心爱的女儿,但学生们都是你大孩子,希望您尽快地从悲伤中走出来,带领他们早日投入到新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3.示例一:西汉司马迁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最终为后世留下了具有极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巨著--《史记》。
示例二: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因病成为聋哑人,但她仍自强不息,克服巨大困难读完大学,最后在1964年获得总统自由勋章。
9, ①句: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写作兴趣②句: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或“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
10, 1.(1)zài (2)qióng
2.“维”改为“帷”,“状”改为“壮”
3.示例:一之小鸟以它柔弱的翅膀展现着蓝天的广阔。
4.示例:近五年,我国中等职业道德招生人数逐年上升,而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变化不大。
(或:先有所上升后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