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绝对优势理论

一、背景

亚当·斯密 (1723—1790)是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倡导自由贸易的带头人。亚当·斯密花了将近10年的时间,于1776年写出了一部奠定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在这部著作中,斯密第一次把经济科学所有主要领域的知识归结成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而贯穿这一体系的基本思想就是自由的市场经济思想。

1776年正是英国资本主义的成长时期,英国手工制造业正在开始向大工业过渡,英国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残余的封建制度和流行一时的重商主义的限制政策的束缚。处在青年时期的英国资产阶段,为了清除它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正迫切要求一个自由的经济学说体系为它鸣锣开道。《国富论》就是在这个历史时期,负有这样的阶级历史任务而问世的,此书出版以后,不但对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产生了重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没有任何其他一部资产阶级的经济著作曾产生那么广泛的影响,有些资产阶级学者把它奉为至宝。可是,历史很快就把它的局限性和缺点错误显示出来。在这部书出版后将近一百年左右的19世纪七八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已开始逐渐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从此,亚当·斯密强调的自由而又自然的体制已经失灵了,再往后不到半个世纪时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登上了历史舞台,被斯密所强调的资本主义的永恒性就遭到彻底否定。

二、概念

绝对优势: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绝对优势可间接地由生产成本来衡量: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比别国生产同样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要少,该国就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绝对优势,反之则具有劣势。

三、理论前提

1.只有劳动一种生产要素、两种产品以及两个规模既定的国家(1×2×2模型)

2.两国两种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消费者偏好相同;

3.国内劳动要素具有同质性;

4.劳动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流动;

5.贸易是自由的,并且不考虑运输成本的等任何贸易费用;

6.规模收益不变,商品与劳动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交换形式为物物交换。

四、理论解释

根据绝对优势贸易理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生产但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那么,怎样确定一国在哪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呢?绝对优势的衡量有两种办法:

(1)用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即用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来衡量。产品j 的

劳动生产率可用()来表示,其中是j 产品的产量,L 是劳动投入。一国

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2)用生产成本来衡量,即用生产1单位产品所需的要素投入数量来衡量。单位产品j 的生产成本(劳动使用量)可用=表示。如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一国单位产量所需的要素投入低于另一国,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我们假设有两个国家“英国”和“法国”,两国都生产两种产品“小麦”和“布”,但生产技术不同,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在国际分工发生前,英、法两国各自生产小麦和布两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力数量如下:

表1 国际分工前

按照判断绝对优势的方法,我们判断两国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法国生产小麦的劳动生产率,即每人生产小麦的数量是0.5吨,英国生产小麦的劳动生产率,即每人生产小麦的数量是0.33吨,法国生产L Q j j Q Li a j Q L

小麦的劳动生产率高于英国,所以法国在小麦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法国生产布的劳动生产率是0.2匹,英国生产布的劳动生产率是0.4匹,英国生产布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法国,所以英国在布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见表2)。

表2 两国的劳动生产率(/)

小麦(人均产量) 布(人均产量)

法国 0.5 0.2

英国 0.33 0.4

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说,法国生产小麦的成本,即生产1吨小麦的所需投入的劳动力数量是2人,英国生产小麦的成本,即生产1吨小麦的所需投入的劳动力数量是3人,法国生产1单位小麦的生产成本低于英国,所以法国在小麦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法国生产布的成本,即生产1匹布所需投入的劳动力数量是5人,英国生产布的成本,即生产1匹布所需投入的劳动力数量是2.5人,英国生产1单位布的生产成本低于法国,所以英国在布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见表3)。

表3 两国的生产成本()

小麦 布

法国 2 5

英国 3 2.5

通过两种方法确定两国各自具有的绝对优势的产品是一致的,所以按照绝对优势的贸易理论,法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小麦,英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布。进行国际分工后,两国各自生产的商品数量如表4:

表4 国际分工后

两国进行专业化分工后,法国专门生产小麦,英国专门生产布,法国将其j Q L Li a

所有的劳动力资源200人用于生产小麦,可生产100吨小麦;英国将其所有的劳动力资源200人用于生产布,可生产80匹布。所以,在同样的劳动投入情况下,小麦的生产总量并没有变化,但布的生产总量由原来的40匹增加到80匹。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虽然技术条件等并没有变化,而仅仅是由于开展了国际分工,两国都专业化生产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使世界范围内的总产量增加了。现假定国际市场上按照1吨小麦换1匹布的交换比例开展国际贸易,则交换后两国各自可供消费的两种商品的数量如表5:

表5 开展国际贸易后

按照1小麦:1布的交换比较开展国际贸易后,虽然两国小麦的消费数量没有发生变化,但布的消费数量都增加了。这说明,两国按照绝对优势理论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开展国际贸易,对英、法两国都有好处,使两国的可供消费的商品的数量都增加了。

亚当·斯密还论述了自由贸易所带来的好处,概括说来,大致有三个方面:第一,互通有无,交换多余的使用价值。就是说,把本国多余的商品输出国外,换回本国无法生产或生产不足的商品,满足了双方需要;第二,增加社会价值,获取更大利益。由于各国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参差不齐,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自然不尽相同,这样,通过对外贸易得到的某些商品的数量会超过本国所可能生产的,从而节省了本国的劳动力或增加了使用价值;第三,互惠互利,共同富裕。一国从对外贸易中得到的主要利益在于输出了本国消费不了的剩余货物,因此,即使两国贸易平衡,由于都为对方的剩余货物提供了市场,双方还是都有利益。所以对外贸易具有共同利益,而不是一方得到,一方受损。

比较优势理论

一、背景

比较优势理论最早是由托伦斯于1815年在《论对外谷物贸易》中提出,李嘉图于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加以完善和发展。

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利,而严重地损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昂贵的谷物,使工人货币工资被迫提高,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削弱了工业品的竞争能力;同时,昂贵的谷物,也扩大了英国各阶层的吃粮开支,而减少了对工业品的消费。“谷物法”还招致外国以高关税阻止英国工业品对他们的出口。为了废除“谷物法”,工业资产阶级采取了多种手段,鼓吹谷物自由贸易的好处。而地主贵族阶级则千方百计维护“谷物法”,认为,既然英国能够自己生产粮食,根本不需要从国外进口,反对在谷物上自由贸易。

这时,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找到谷物自由贸易的理论依据。李嘉图适时而出,他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原理。这是一项最重要的、至今仍然没有受到挑战的经济学的普遍原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经济解释力。他认为,英国不仅要从外国进口粮食,而且要大量进口,因为英国在纺织品生产上所占的优势比在粮食生产上优势还大。故英国应专门发展纺织品生产,以其出口换取粮食,取得比较利益,提高商品生产数量。

比较优势理论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就是比较优势原理。也就是说,两国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通过“两利取重,两害取轻”,两国都可以提升福利水平。

二、概念

比较优势:一国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该国在这种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关键词: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三、理论前提

1.只有劳动一种生产要素、两种产品以及两个规模既定的国家(1×2×2模型)

2.两国两种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消费者偏好相同;

3.国内劳动要素具有同质性;

4.劳动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流动;

5.贸易是自由的,并且不考虑运输成本的等任何贸易费用;

6.规模收益不变,商品与劳动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交换形式为物物交换。

四、理论解释

两国交换比率的确定

对B而言,布(用小麦来表示)的相对价格为:(180/300)/1=0.6

小麦(用布来表示)的相对价格为(300/180)/1=1.67

对A而言,布(用小麦来表示)的相对价格为:(240/200)/1=1.2

小麦(用布来表示)的相对价格为(200/240)/1=0.83

对B而言,出口布,进口粮食

对A而言,出口粮食,进口布

假定A用120单位小麦与B150单位布进行交换

则,国际市场上布(用小麦来表示)的相对价格为:(120/150)/1=0.8

国际市场上小麦(用布来表示)的相对价格为:(150/120)/1=1.25

则两国能够接受的商品交换的范围为:

对B来说,出口布,进口粮食,小麦与布的交换比率范围为(0.6,1.2)

对A来说,出口粮食,进口布,布与小麦的交换比率范围为(0.83,1.67)

则,0.8∈(0.6,1.2), 1.25∈(0.83,1.67)

◆对B而言,出口布,进口粮食,在国内1单位布交换到0.6单位小麦,而

在国际市场上可以交换到0.8单位小麦,多赚0.2单位的小麦。

◆对A而言,出口粮食,进口布,在国内1单位小麦可以交换到0.83单位

布,而在国际市场上可以交换到1.25单位布,多赚0.42单位的布。

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1. 积极意义:1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为自由贸易提供了理论基础;2比绝对优势理论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了国际贸易的产生;3说明了贸易利益来源于生产领域,而非流通领域。4为以后贸易条件的研究提供了启示,贸易须在一定价格范围内进行。

2. 理论局限性:1不能正确解释为什么在国际间不等量的劳动可以相交换;2把国际分工看作是不受社会生产方式制约的自然的永恒范畴;3把世界看作是永恒的、不变的,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在方法论上是形而上学的,指注重了静态的短期利益,未关注长远利益;没有触及引起各国劳动成本差异的原因、互利贸易利益的范围以及贸易利益的分配等问题;4关于两国可以实行完全专业化分工的结论必须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条件下成立,与现实不符;5仅从供应的方面分析了贸易能使双方获利,未将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6仅分析了一国国家整体受益,未能分析贸易对于一国的收入分配和就业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实例

韩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新加坡号称亚洲四小龙,在20世纪60、70年代经济开始腾飞,在几十年内,走向了高度富裕。它们都是资源极度匮乏,而且人口规模较小的国家和地区,无法通过初级产品的出口来实现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是他们的最佳选择。四小龙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为四小龙提供了缺乏的自然资源,提高了企业的平均规模,这是亚洲四小龙充分利用自己劳动力成本低这一比较优势的体现。

要素禀赋理论

一、背景

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发表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文中,认为在两个国家各个生产部门技术水平相同时,两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也会形成不同的比较优势,只要生产不同产品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仍然存在分工和贸易的基础。这一观点经其学生,瑞典经济学家伯蒂尔-俄林在1933年发表的经典著作《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阐释和发展,创立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理论学界称其为H-O原理。

二、相关概念

1.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则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

2.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三、模型基本假设

1.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

2.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

3.规模收益不变;

4.所有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5.两国的生产要素供给是既定不变的;

6.假设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7.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X、Y的生产技术不同,假设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8.不存在运输成本或其他贸易障碍。

由以上假设可知,A、B两国除要素禀赋不同外,其他一切条件都是完全相同的。

四、理论解释

要素禀赋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要素禀赋与相对价格

由上面两个图可以得出,p A

H-O定理: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H-O定理运用

开放后,A国将出口X,进口Y,B国则相反。因此,A国X的相对价格将上升,B国X的相对价格将下降,最终两国价格趋于一致,即两国面对相同的国际均衡价格。

国际均衡价格Pw由A、B两国的相互需求共同决定。

贸易三角ΔQ A O A C A和ΔQ B O B C B

开放后,A国将出口X为Q A O A,进口Y为C A O A,B国出口Y为Q B O B,进口X为C B O B,A出口与B进口量一致。

H-O理论的评价

? 1.对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相比于比较优势理论,H-O理论增加了资本要素,更加贴近现实。

? 2.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的解释了贸易双方“比较优势”所在,如资本充裕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充裕的国家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 3.揭示了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H-O理论认为一国应该出口其充裕要素型的商品,进口其稀缺要素型的商品。而充裕要素的所有者可以从贸易中获利,而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因贸易而受损。

缺陷:H-O理论可以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国家之间的贸易,可以解释产业间贸易。然而却不能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也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

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充

里昂惕夫,俄裔美国经济学家。生于圣彼得堡,1925年获列宁格勒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学德国,1928年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德国基尔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助理、中国国民党政府铁道部顾问。1931年由德国移居美国,先后任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研究助理、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和经济分析研究所所长。

主要贡献:从30年代开始研究投入-产出分析法,用数学方法研究各部门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关系。该方法在世界各国迅速传播并广泛运用,后被联合国规定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H-O理论是正确的,美国作为资本丰裕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1953年里昂惕夫用投入-产出法分析美国1947年进出口行业所用资本存量与工人人数的数据来检验H-O模型。

实证检验表明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根据H-O 理论,美国作为典型的资本丰裕的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一与H-O理论相悖的结论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 要素密集度逆转:要素密集度逆转是指一种给定的商品(如X)在劳动丰裕的国家(如A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资本丰裕的国家(如B国)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对于在中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农产品、玩具在美国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在要素密集度产生逆转的情况下,美国出口农产品、玩具就合理了。

2.贸易壁垒:美国对于高技术产品出口进行限制,同时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也有进口贸易壁垒。

3.人力资本:里昂惕夫计算的时候没有考虑人力资本。H-O理论中劳动力是同质的,然而现实情况下各国劳动力是不同质的。比如中国的劳动者多为技能水平较低的非熟练劳动力,包含的人力资本投资较少,美国的劳动者多为技能水平较高的熟练劳动力,包含大量的人力资本投资,然而里昂惕夫计算美国进出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时只统计了实物资本数量,没有考虑人力资本。如果加上人力资本,也许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就会大于进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

4.自然资源:里昂惕夫只计算了贸易中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没有考虑到自然资源。美国作为一个需要大量进口矿产(石油)的国家,这些矿产品包使用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也使用了大量的非人力资本,所以导致了美国进口产业的资本密集度较高。如果扣除自然资源因素,也许里昂惕夫之谜就不存在了。虽然有很多解释,但是里昂惕夫之谜本身就是对于H-O理论的一种挑战。

5.需求逆转:H-O理论假设两国需求偏好相同。美国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确实有比较优势,但国民偏好消费资本密集型产品。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赫-俄-萨定理):即H-O-S定理。按照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 模型),国际贸易将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趋于均等化, 萨缪尔森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同质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必然相等,这是对H-O 模型的重大发展,故被称为H-O-S定理。

自由贸易不仅使两国的商品价格相等,而且使两国同种要素的价格相等,以致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工资,所有的资本都能获得同样的利润,而不管两国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模式如何。

——萨缪尔森,《经济学杂志》,1948.6

H-O-S定理的前提条件:1.国际贸易使两国同种商品价格相等;2.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即使要素不能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商品贸易最终也可以使各国同种要素收益相同。

根据该理论,自由贸易的最终结果:

两国的产品价格相等,各国更加专业化;

两国同种要素的收益相等→(w/r)A =(w/r)B →两国相同部门要素投入比例相等→要素边际产出相等(w = P×MPL,r = P×MPK其中:P—产品价格MPL—劳动的边际产出,MPK—资本的边际产出)

获益者:一国的丰裕要素。受损者:一国的稀缺要素。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S-S)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可以进一步表述为:从长期来看,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小结: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

1.在短期内,国际贸易使出口部门的所有要素都获益,而进口部门的所有要素都受损

2.在中期内,出口部门的不流动要素继续受益,而进口部门的不流动要素进一步受损;流动要素的收益不确定

3.在长期内,国际贸易使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要素获益,而进口部门密集使用的要素受损。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于1966年在其论文中首次提出的。该理论分析了产品技术的变化及对贸易格局的影响,不仅是对古典和非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也是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的背景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蒙德·弗农于1966年在其论文《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首次提出的,该理论的提出有其实际的理论背景。

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指发达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将产业(主要是制造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从而带动移入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纺织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从西方工业化国家转移到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地区,20世纪90年代后,部分中高端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转向发展中国家。在此现实背景下,传统的贸易理论和以规模经济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虽然较好地解释了静态贸易格局,但无法合理地解释动态转变的比较优势以及国际产业转移所导致的国际贸易格局所发生的变化。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该理论描述的是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在第一阶段,技术处于创新阶段,产品的研发需要大量的研究经费,新产品实质上是一种科技知识密集型的产品,而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才能拥有这方面的资源,因此这类国家具备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第二阶段当技术成熟以后,大量生产成为了主要目标,这时产品生产所需的主要是机器设备和先进的劳动技能,因此,产品从知识密集型转变为了资本密集型,资本充分和工人充裕的国家开始拥有了此类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第三阶段,产品的生产已经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认为,由于技术的外溢问题,每一种产品都经历了一个在发达国家发明、出口、转移到不发达国家、再向发达国家出口这样几个阶段,进而构成了贸易动态均衡模型。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产品技术的变化其对贸易格局的影响,提出了“产品周期”的学说,从动态的角度说明贸易格局的变化,解释了产品领先地位的变化。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把技术变化作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该理论认为,国际市场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经过三个阶段: 新产品发明阶段; 产品成长和成熟阶段; 产品标准化阶段。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不同, 经济发展各异, 因此产品进入这三个阶段的时间先后不一样。

在第一阶段,即产品的研制和开发阶段。在这一阶段里,产品的技术还未成型,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在成本结构中占据最大的比重,技术与资本在产品的研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此时的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生产者数量少,产品缺乏相应的替代品,所以价格昂贵

同时,那些技术力量雄厚、国内市场广阔的最发达国家占据优势地位,这些国家能够在研究设备方面投入大量技术和资本,并且承担风险的能力也较强。所以在这一阶段,先进的发达国家拥有比较优势,成为新产品的出口国。

在第二阶段,即产品的成长和成熟期。此阶段技术已经成熟,研究与开发要素已不如上一阶段重要,经营管理水平和销售技术成为比较优势的重要条件,生产过程已经比较标准化,成熟的生产技术也随着产品的出口而转移,因此,那些同样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本和科技力量的工业国开始享有比较优势,此时的产品也由技术密集型变成了资本密集型。其他国家的生产也已经增加,发明国的出口开始下降,原来的一些产品进口国能迅速地模仿掌握技术进而开始在本国大规模生产该产品并出口到包括产品研发国在内的其他国家。

第三阶段,即产品标准化阶段,也就是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定型化阶段。生产技术的

进一步发展使产品和生产达到了完全的标准化,研发费用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降低,非技术

型熟练劳动成为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低工资的劳动要素开始变为比较优势的重要条件,创新国已经完全失去了垄断优势,于是,该产业转移到更适合其发展的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开始成为出口国。创新国将放弃对该产品的生产,其国内此类产品的需求转向从其他发展中国家尽口,而创新国便将资源转向新的发明创造。至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

如下图所示,以美国为例的创新国随着时间推移、技术的普及已经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其贸易方向从最初的出口国变为了最终进口国。以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着其间的贸易格局。随着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生命周期演进,比较优势呈现出动态转移的特点,国际贸易格局和方向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各国的贸易地位也随之改变,创新国由出口国变为进口国,而劳动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最终变成出口国。

全完成

熟化了生产过程已经标准化,操作也变得简单了。因此,在这一阶段,技术和资本逐渐失去了重要性,而劳动力成本则成为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原来的发明国丧失了原来在技术和资本上的比较优势,开始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进口该产品。

三、对产品生命周期贸易理论的评价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二战后制成品贸易模式、贸易动态和直接投资做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它考虑了生产要素密集性质的动态变化、贸易国比较利益的动态转移,以及国家之间贸易方向的变化,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利用外国投资和本国劳动力充裕的优势来规划自身的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知道意义。该理论突破了之前的国家贸易理论的静态格局,同时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有效地结合了起来。首先,该理论对产业内贸易、跨国公司境外经营现象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较为全面的阐述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动机、时机与区位的选择。其次,该理论实现了比较优势观念由静态到动态演变的飞跃,说明企业的比较优势会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发展而发生变动。

同时,该理论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它难以说明当贸易双方各种要素禀赋不存在差异或者差异很小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贸易的问题;对大部分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的双向投资行为无法解释;也无法解释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的建立及以后遍及全球的投资行为等等

重叠需求理论

一.重叠需求贸易理论内容

重叠需求理论又称需求相似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于1961年在其论文《论贸易和转变》提出的。林德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产品的出口结构、流向及贸易量的大小决定于本国的需求偏好,而一国的需求偏好又决定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平均收入水平越高,对产品消费需求的质和量都会提高。平均收入水平越高,对服务的需求也越高。因此,两国人均收入相同,需求偏好相似,两国间贸易范围可能越大。但如果人均收入水平相差较大,需求偏好不同,两国贸易则会存在障碍。若两国中一国具有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而另一国没有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则两国无从发生贸易。

如图所示,横轴表示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y)纵轴表示消费者所需的各种商品的品质等级(q),所需的商品越高档,其品质等级就越高。人均收入水平越高,消费者所需商品的品质等级也就越高,二者的关系由图中的OP表示。

现在假设A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为y A,则A国所需商品的品质等级处于以D为基点,上限点为F,下限点为C的范围内。假设B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位y B,则其所需的商品品质等级处在以G为基点,上下点分别为H和E的范围内。对于两国来说,落在各自范围之外的物品不是太高档就是太过低劣,是其不能或不愿购买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A国品质等级处于C和E 之间的商品、B国品质等级处于F和H之间的商品,均只有国内需求,没有来自外国的需求,所以不可能成为贸易品。但品质等级处于E和F之间的商品。两国都有需求,即所谓重叠需求,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国际贸易的基础,品质处于这一范围内的商品,A、B两国均可输入或输出。两国消费偏好越相似,则其需求结构越接近,或者说需求结构重叠的部分越大。两国人均收入相同,需求偏好相似,两国间贸易范围可能最大。二.贸易产生的前提条件

因此,重叠需求贸易理论强调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有三个前提条件。

第一,一种产品的国内需求是其能够出口的前提条件,换句话说,出口只是国内生产

和销售的延伸。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促进生厂厂商在结合国内消费者的消费水平的基础上选择生产方向并进行生产,企业不可能去生产一个国内不存在扩大需求的产品。

第二,进行贸易的两国人均收入水平相似。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平均收入水平。高收入国家对技术水平高、加工程度深、价值较大的高档商品的需求较大,而低收入国家则以低档商品的消费为主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所以,收入水平可以作为衡量两国需求结构或偏好相似程度的指标。例如高尔夫球在欧美是普及运动,但在发展中国家却不是代表性需求。

第三,两国之间有共同需求,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国际贸易。随着国内商品生产技术的熟练,生产力的提高,国内商品供给大于需求,国内市场达到饱和,便有了富余产品。一般情况下,较多富余产品国内市场消化不了,国内商家开始努力寻求国外销售渠道,在这时,国外具有相似人均收入水平的国家具有对这些富余产品的需求。

三.重叠需求贸易理论的意义

由经济学家林德提出的重叠需求贸易理论具有以下两大意义。

第一,进一步说明了收入水平的相近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也解释了二战后各发达国家之间迅速发展的产业内贸易。

第二,经济学家林德从传统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出发,提出了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第一次从需求方面寻找国际贸易的原因。

重叠需求贸易理论与同一时期其他理论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转换了思考角度,从需求方面去看待国际贸易的产生,这也对我们从事国与国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活动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需求重叠是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一大动因。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开展,提高了各国人民的福利水平,优化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虽然各国自身要素禀赋不同,拥有各自的比较优势,但想要实现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还需要加强与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合作。从各国国内需求出发而进行的国家之间的合作往往又是实现合作高效率的最佳方式。中国与俄罗斯在能源方面的经济合作便是从需求出发进行合作的体现。

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规模经济反映的是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规模经济的优越性在于: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总成本下降的特性。但这并不仅仅意味着生产规模越大越好,因为规模经济追求的是能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生产规模。一旦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到超过一定的规模,边际效益却会逐渐下降,甚至跌破趋向零,乃至变成负值,引发规模不经济现象。

(一)规模经济的内容

一般而言,规模经济包含如下内容:(1)生产的规模经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分摊到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就会减少。(2)交易的规模经济。集中的大规模交易比分次的小规模交易更节省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3)专业化分工效益。长期的大批量生产交易,将使分工更加细化、专业化,从而提高效率。

(二)规模经济的原因

1、专业化,从亚当·斯密的著作开始,人们认识到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规模越大的企业,其分工也必然是更详细的;

2、学习效应,随着产量的增加,工人可以使熟练程度增加,提高效率;

3、可以有效地承担研发费用等;

4、运输、订购原材料等方面存在的经济性;

5、价格谈判上的强势地位。

(三)规模经济的类型

主要有3种类型:1、规模内部经济。指一个经济实体在规模变化时由自己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2、规模外部经济。指整个行业(生产部门)规模变化而使个别经济实体的收益增加。如:行业规模扩大后,可降低整个行业内各公司、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之获得相应收益。3、规模结构经济。各种不同规模经济实体之间的联系和配比,形成一定的规模结构经济:企业规模结构、经济联合体规模结构、城乡规模结构等。

(四)规模经济的假设条件

规模经济理论主要是建立在以下两个假设条件上:第一,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第二,所有生产要素或投入均按相同的比例变动。

(五)规模经济的技术性描述

标准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一般做如下界定,所谓规模经济,从厂商角度看,一般界定为初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而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会导致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严格地讲,规模经济主要考察规模扩大以后,平均成本

图1-1是一个经典的规模经济变化示意图,在Q1

到Q2阶段,厂商扩大生产规模,导致平均成本

下降,这就属于规模经济阶段;在Q2点,属于

规模经济不变阶段;从Q2到Q3点,由于规模的

扩张导致平均成本上升,则属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六种理论综述

1776年,在《国富论》中斯密开创了比较优势理论的源头。1817 年,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将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放在了一个更加宏观的理论系统中进行阐述。相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诞生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毫无争议的占据着主流地位。后来它的追随者们从比较优势的静态来源和动态来源"两个方向不断发展、完善比较优势理论,修正原模型中的种种假定、引入新的经济影响因素以贴近现实,加强了其对现实的解释力,最终形成了现代比较优势理论。

一、比较优势来源的静态分析

1.供给面角度的比较优势来源分析

①要素禀赋角度。1919年赫克歇尔在《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讨论了要素禀赋差异在确定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他的学生俄林在1933年出版的《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要素禀赋思想,创立了HO定理。1941年斯托普尔和萨缪尔森提出了SS定理,即:要素价格会随密集使用该要素产品价格的上升而上升,反之随之下降。并进一步预测了要素均等化定理:在国际间资本和劳动不流动的情况下,要素价格会由于自由贸易在国与国之间完全等同。雷布津斯基指出在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某生产要素量的增加将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业得到扩展,与此相对应另一个产业将萎缩。

②规模经济角度。经济学界比较认可的观点是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最先引入规模经济来分析比较优势。他们发展了一个基于自由进入和平均成本定的垄断竞争模型,认为规模报酬和市场规模内生决定了产品数目的多样性。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多样性的数目比较少,而进行自由贸易则会增加可供选的产品数量。假如伴随贸易消费者的需求弹性增加的话,也会改进单个厂商的规模效率。改进后的单个厂商就有可能在在国际市场中确立优势。

2.需求角度的比较优势来源分析

①需求重叠角度。林德则从影响需求面的因素着眼发展了比较优势定理。林德提出了相似需求假说,修正了现代比较优势基本框架中的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相同的假定,较好的解释产业内贸易。他认为:国内需求决定了潜在进口和出口产品的范围,当一国的产量超过国内需求就会产生出口能力,反之就产生了进口能力,即使不同地域之间要素禀赋条件及生产函数并无不同,只要两个国家需求结构相近,由于存在需求偏好的差异,两国就存在着潜在的贸易机会。同时认为:收入水平影响一国的需求结构,如果国家之间人均收入越近似那么国家之间需求结构就越近似,则潜在的贸易可能性就越大,现实的贸易量就可能越大。

二、比较优势来源的动态分析

在比较优势的静态来源方方面的研究不断取得成果的同时,经济学者们试图将时间因素融入的比较优势来源的分析当中,力图从比较优势的动态来源角度诠释国际贸易的决定和贸易方向。从要素密集度的动态化、要素丰裕度动态化、技术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各种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的长期动态平衡等角度出发。

①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弗农从要素密集度的动态化角度出发,引入了新产品创新的经济因素,描述了要素丰裕度和出口产品要素密集度之间的内在联系。他认为:在产品的最初创新阶段,该产品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两种要素都相对丰裕的国家才具有比较优势;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进,在资本密集型产品时期,比较优势转移到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当产品处于标准化产生时期,劳动相对充裕的国家就具有了比较优势。

国际经济学试题

第一章绪论 二、单项选择题 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商品和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 B、 汇率决定 C、国际收支平衡 D、 世界范围内的稀缺资源配置 2、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阶段不包括( ) A.重商主义 B.古典的自由贸易论及其自由贸易的政策 C.现代国际经济理论 D.重农主义 3、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 ) A.企业 B.个人 C.政府 D.国家4、生产者剩余是指( ) A. 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 B. 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 C. 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 D. 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5.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 ) A.企业 B.个人 C.政府 D.国家 第二章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绝对成本说和相对成本说中,机会成本( ) A、不变B、递增C、为零D、递减 2、关于国际贸易中的国际交换比价和国际贸易利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 价之间,则国际贸易就可能进行 B、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 价之间,则国际贸易对两个国家都有好C、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 价之间,则国际贸易给两个国家带来的好处就相等 D、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

价之间,则国际贸易就可增加世界总福利3、下列哪个理论不是建立在比较利益的思想基础之上的( ) A、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B、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C、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D、用规模经济来解释贸易原因的新贸易理论4、“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是对比较利益理论的高度概括,这一理论是由经济学家( )提出的。 A、亚当?斯密 B、赫克歇尔和俄林 C、大卫?李嘉图 D、大卫?休谟5、属于“贸易三角”构成部分的几何图形是( ) A.国际比价线B.提供曲线C.生产可能性边界D.相互需求曲线6、在绝对成本说与相对成本说中,机会成本分别是( ) A递增、递增B不变、不变C递减、递增D递增、递减7、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 比价( )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8、相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 ) A、斯密 B、李嘉图 C、奥林 D、魁奈9、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技术水平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D.生产要素成本的差异 10、绝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 ) A、斯密B.李嘉图C.奥林D.魁奈11、“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这句话可以直接说明哪种理论的基本思想( ) A. 绝对优势理论B. 相对优势理论C. 要素禀赋理论D.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中的有关定理,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有( ) A、进口关税将提高进口竞争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 B、进口关税将降低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 C、商品的出口将提高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 D、商品的进口将提高进口竞争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 2、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下列那个不是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真正原因( ) A、商品价格未实现均等化B、关税、非关税壁垒等障碍C、运输成本的存在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1、列举出体现当前国际经济学问题的一些重要事件,他们为什么重要?他们都是怎么影响中国与欧、美、日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最能体现国际经济学问题,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金融、实体经济、政治等领域,也影响了各国之间的关系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其对中国与欧、美、日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影响为:减少中国对上述国家的出口,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贸易摩擦加剧,经济联系加强,因而也会导致中国与上述国家在政治上的对话与合作。 2、我们如何评价一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我们可以通过一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来评价该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评价比如一国政府政策的溢出效应和回震效应以及对外贸易对国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3、国际贸易理论及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的基础和所得,国际贸易政策考察贸易限制和新保护主义的原因和效果。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因为他们把国家看作基本单位,并研究单个商品的(相对)价格。 4、什么是外汇交易市场及国际收支平衡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什么是宏观开放经济学及国际金融?外汇交易市场描述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交换的框架,国际收支平衡表测度了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的总收入与总支出的情况。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调节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出现的不均衡(赤字或盈余);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节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因而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外汇交易及国际收支平衡调节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整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这些内容被称为宏观开放经济学或国际金融。 5、浏览报刊并做下列题目:(1)找出5条有关国际经济学的新闻(2)每条新闻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或影响(3)每条新闻对你个人有何影响 A (1) 国际金融危机: 影响中国整体经济,降低出口、增加失业、经济减速等 (2) 美国大选:影响中美未来经济政治关系 (3) 石油价格持续下跌:影响中国的能源价格及相关产业 (4)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商务部否决:《反垄断法》的第一次实施,加强经济法治 (5) 各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对中国经济产生外部性效应B 以上5条新闻对个人影响为:影响个人消费水平和就业前景 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 1、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如何?他们的国家财富概念与现在有何不同?重商主义者主张政府应当竭尽所能孤立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类消费品)。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富强的方法是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而出超的结果是金银等贵重金属流入,而一个国家拥有越多的金银,就越富有越强大。现在认为一个国家生产力即生产商品的能力越高则一国越富强 2、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模式分别是什么?贸易所得是如何产生的?斯密倡导什么样的国际贸易基础?他认为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适当功能是什么?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是绝对优势;贸易模式为两国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器有绝对劣势的商品。通过生产绝对优势商品并交换,资源可以被最有效的使用,而且两种商品的产出会有很大的增长,通过交换就会消费比以前更多的商品从而产生了贸易所得;斯密倡导自由贸易,主张自由放任也就是政府尽可能少干涉经济

国际经济学--论述题

论述题索引: 1.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的福利影响如何? 2.贸易的动态利益有哪些? 3.试分析大国经济增长后的福利效应 举例说明国际贸易对各要素所有者利益的不同影响决定他们对自由贸易政策的态度。(自P41) 根据特定要素模型可知:自由贸易会降低进口竞争部门特定要素的收入水平,共同要素的收入水平则不定,出口部门的特定要素收入水平会提高。正因为如此,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自由贸易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例如:在英国走向自由化的历史过程中,曾发生了关于《谷物法》是否应该废除的大辩论。地主阶级极力反对废除,而新兴的资产阶级极力主张废除。原因就在于废除《谷物法》,允许廉价谷物进口,不利于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利益。在这场辩论中,工人阶级的经济利益居中。 4.阐述新贸易理论的意义。 5.李斯特的保护贸易观点及其政策 6.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怎样改变不完全竞争企业间的竞争优势的? 7.如何看待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有效性? 8.试述一国参加关税同盟的静态和动态效应 9.试述中国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10.试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以及“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11.我国已经于2001年加入WTO,试论述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面临的机遇 与挑战。 12.对比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替代战略的利弊 13.试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当代国际贸易的影响 14.发展中国家实行钉住汇率制度会带来哪些后果? 15.试述浮动汇率下的国际收支调整机制 16.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自由化的初期往往采取货币贬值的汇率政策? 1.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的福利影响如何? 对进口国来说,国际贸易提高了进口国消费者集团的福利水平,降低了进口国进口竞争生产者的福利水平,因为商品的进口使商品的市场价格下降,从而消费者增加了对该商品的需求。但是国内的生产者在产品价格下降之后减少了供应,供应小于需求的部分只能由进口加以弥补,这样就造成了消费者剩余增加了,生产者剩余减少了,即商品的进口提高了消费者集团的福利水平,降低了生产者的福利水平。但是,从进口国总体来看,增加的福利比减少的福利要多,所以国际贸易使进口国的福利水平提高。对于出国来说,则正相反,国际贸易降低了消费者剩余,提高了生产者剩余,也就是说商品的出口提高了出口国生产者的福利水平,降低了出口国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但是从总体上看,增加的比减少的多。所以,国际贸易使出口国的福利水平提高。所以,从总体上看,国际贸易提高了所有参加国的净福利水平。

国际经济学最新理论.pdf

1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以斯蒂德曼为代表的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2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 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更大的规模经济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产品供应世界需求,因而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不存在产业间贸易,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型式的关系。其“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自贸易的利益”理论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两个基本假定,使新贸易理论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重要一步。 新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 贸易政策理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之一。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作为“新重商主义”代表的凯恩斯在国际贸易方面主张政府干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弗雷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占据了经济理论的中心位置,主张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度的干预。 1贸易保护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纷纷出现。目前较为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 (1)以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为代表的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认为:自由贸易无法解决贸易与发展、贸易与环境等问题,因此必须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取代它。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首先要加强地区间合作,实行地区性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还主张一国根据预期的出口量控制进口量并且要使两者严格平衡,并制定高标准的进出口限制规则。 (2)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品实行贸易限制。 (3)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主要表现在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衰退的劣势产业,其主要论点是:由于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污染产品进出口,同时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 2国际贸易的内生性增长的新理论 以哈伯勒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是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传播媒介,国际贸易可以充分利用没有开发的国内资源,刺激国内生产者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使劳动具有了经济规模性,因此国际贸易可以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为了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角度进一步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正面作用,经济学家罗莫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性增长理论,他们认为一国减少贸易壁垒并促进国际贸易后,将长期取得加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效应,这主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该国加快技术引进、吸收、开发以及创新过程,扩大生产经济规模,减少价格扭曲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3不完全市场竞争下的新贸易政策理论 不完全竞争的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市场结构的类型决定了行业的竞争程度和贸易形式,因此依据国内外市场结构的状况来选择指定贸易政策可以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利益。80年代初以来,以布兰德、斯本色、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战略性贸易”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在规模收益可变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干预的贸易政策只要使用得当能够使一国从相对自由贸易中获益。新贸易理论对市场运行的优化、干预政策的制定等均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 1997年发生在东亚地区并波及到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推动国际经济学界对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国家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制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金融和政策理论有国际金融安全、克鲁格曼的货币汇率理论、国际货币一体化等。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考试试卷( A )卷 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考试形式:闭卷 考核对象(专业或班级):贸易经济、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 学、保险学 学号:姓名: 说明:所有答案请答在规定的答题纸或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册上的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计20分,每小题1分) 1.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 A、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 B、即使一个国家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以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 C、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更多 D、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 2.如果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与另一资本丰富的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则() A、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上升 B、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下降 C、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上升 D、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下降 3.如果机会成本是递增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国际贸易将导致()。 A、每个国家完全专业化,且生产成本下降 B、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出口产品生产成本不变 C、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生产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上升 D、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生产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下降 4.()可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制成品贸易。 A、比较优势学说 B、要素禀赋理论 C、需求重叠理论 D、绝对优势学说 5.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是()。 A、比较优势学说 B、要素禀赋理论 C、绝对优势学说 D、规模经济理论

精选-国际经济学复习课后答案

第一章练习与答案 1.为什么说生产和消费只取决于相对价格? 答: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考虑的是所有商品的价格,而不是单一价格因素。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是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5.如果改用Y 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 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 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不一定一致,x 商品的价格是Px/Py ,而y 商品的价格是Py/Px.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 答案提示:小国。 第二章答案 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表1 X 、Y 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6 2 15 12 表2 X 、Y 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10 4 5 5 答案提示:首先将劳动投入转化为劳动生产率,然后应用与本章正文中一样的方法进行比较。(表2-2(a )和表2-2(b )部分的内容) 2.假设A 、B 两国的生产技术条件如下所示,那么两国还有进行贸易的动机吗?解释原因。

表3 X 、Y 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4 2 8 4 答案提示:从绝对优势来看,两国当中A 国在两种产品中都有绝对优势;从比较优势来看,两国不存在相对技术差异。所以,两国没有进行国际贸易的动机。 3.如果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那么也必具有比较优势吗? 答案提示:不一定,比较优势的确定原则是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最劣。 5.假设某一国家拥有20,000万单位的劳动,X 、Y 的单位产出所要求的劳动投入分别为5个单位和4个单位,试确定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 答案提示:2000000004 151=+Y X L L ;X L X 51=;Y L Y 41= 6.根据上一题的条件,再加上以下几个条件,试确定该国的出口量,并在图中画出贸易三角形。 (1)X 的国际相对价格为2; (2)进口为2,000个单位。 答案提示:封闭条件下,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是Y X P P =-=-455 141 。因为X 的国际相 对价格为2,所以此国出口X 进口Y 。出口1,000个单位的X 可以换得2,000个单位的Y 。贸易三角是C A DA ’(见图2-5(a ))。 7.在图2—2(b )中,过剩供给曲线两端是否有界限?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过剩供给曲线两端是有界限的,因为一国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是有界限的。 8.试对下列说法加以评价: (1)由于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会无 利可图; (2)因为美国的工资水平很高,所以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缺乏竞争力; (3)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比较低是因为国际贸易的缘故。

国际经济学

多选 1. 根据斯托尔帕—萨谬尔逊定理,自由贸易将会使贸易参加国(ABCD) A.商品价格均等化 B.土地得到相同的报酬率 C.所有工人得到相同的工资率 D.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E.供给和需求模式趋同 2. 18世纪中叶,指出重商主义理论存在重要缺陷的经济学家包括(AB) A.斯密 B.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休谟 E.杜阁尔 3. 下列关于共同市场的叙述,正确的有( ABC ) A 成员国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 B 实现了商品自由贸易 C 实现了生产要素与服务的自由流动 D 成员国间需要在技术标准、税收制度、金融法规等方面加以协调 4. 以下哪些组织形式属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ABCD )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联盟 E.北约 5. 一国实行对外开放后,从打破国内垄断中可以获得的利益包括() A.消费者享受较低的国际价格 B.企业产量不断增加 C.本国福利水平提高 D.形成公平的竞争格局 E.企业竞争力增强 判断 1. 根据西方比较普遍的看法,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2. 按照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只有当一个国家至少有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绝对高于其它国家时,才有参与国际贸易并获取贸易利益的可能。() 3. 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理论提醒发展中国家应尽量少出口,把重点入在国内市场上。() 4. 根据技术转移的周期理论,具有新技术优势的企业,第一步总是以产品出口获利,有着独占市场的性质。() 5. 经济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级形态。() 6.根据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研究结果,在受教育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移民的工资水平要高于原住居民的工资水平。() 7.移民会对移出国造成财政收入和支出效果的损失。() 8.相对技术差异论提示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9.按照H-O定理,一国应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10.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利用所谓的"后发优势"提供了理论基础。() 11. 根据技术转移的周期理论,具有新技术优势的企业,第一步总是以产品出口获利,有着独占市场的性质。() 12.经济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级形态。() 13.根据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研究结果,在受教育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移民的工资水平要高于原住居民的工资水平。() 14.关税同盟的建立可能促成新的垄断的形成。() 15.要素价格均等化会使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国际经济学答案答案中文版

Home's PPF 200400600800200400600800 Q apple Q banana Foreign's PPF 200400600800100080160240320400 Q*apple Q*banana Chapter 2 1a.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 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 5.1=Lb La a a c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使两部门的工资率相等,自由竞争使得他们生产两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相同。相对价格等于相对成本,后者可以表示为(*)/(*)a a b b w a w a ,由于两部门间的工资率相等,a b w w ∴=,只有在Lb La b a /a a /P P =,两种商品才都会被生产。所以 1.5 /P P b a = 2a. b. 3 a. a b b a /P P /D D =∵当市场达到均衡时, 1b a ) (D D -**=++=b a b b a a P P Q Q Q Q ∴RD 是一条双曲线 x y 1 =

b.苹果的均衡相对价格由RD 和RS 的交点决定: RD: y x 1 = RS: 5 ]5,5.1[5.1],5.0(5.0) 5.0,0[=∈=??? ??+∞∈=∈y y y x x x ∴x=0.5, y=2 ∴2/=b P a P e e c. ∵b a b e a e b a P P P P P P ///>>**∴只有两个国家的时候,本国专门生产苹果,出口苹果并进口香蕉:外国则正好相反。 d . 国际贸易允许本国和外国在阴影区内任何一点消费,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然后和另一个国家进行贸易的间接方式,要比直接生产该商品的方式更有效率。在没有贸易时,本国要生产3单位的香蕉必须放弃2单位的苹果,外国要生产1单位的苹果要放弃5单位的香蕉。贸易允许两国以两单位香蕉交换一单位苹果。通过出让2单位苹果,本国可以获得四单位的香蕉;而外国可以用2单位向交换得1单位苹果。所以两个国家都从贸易中获利。 4. RD: y x 1 = RS: 5 ]5,5.1[5 .1] ,1(1)1,0[=∈=?? ???+∞∈=∈y y y x x x →5.13 2==y x →5.1/=b P a P e e 在这种情况下,外国将专门生产并出口香蕉,进口苹果。但本国将同时生产香蕉和苹果,并且香蕉相对于苹果的机会成本在本国是相同的。所以本国既没有得益也没有受损,但外国从贸易中获益了。 5.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总量加倍了而劳动生产率减半,所以有效劳动力总量仍是相同的。答案类似于第三小题,两国都从贸易中获益了。但是,相对于第四小题,外国的获益减少了。 6.实际上,相对工资率由相应的劳动生产率和对产品的相对需求决定。韩国的低工资率反映了韩国大部分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比美国低。和低劳动生产率,低工资率的国家进行贸易可以提高像美国那样高劳动生产率国家的福利和生活水平。所以这种贫民劳动论是错误的。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考试试卷( A )卷 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考试形式:闭卷 考核对象(专业或班级):贸易经济、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 学、保险学 学号:姓名: 说明:所有答案请答在规定的答题纸或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册上的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计20分,每小题1分) 1.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 A、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 B、即使一个国家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以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 C、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更多 D、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 2.如果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与另一资本丰富的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则() A、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上升 B、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下降 C、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上升 D、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下降 3.如果机会成本是递增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国际贸易将导致()。 A、每个国家完全专业化,且生产成本下降 B、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出口产品生产成本不变 C、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生产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上升 D、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生产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下降 4.()可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制成品贸易。 A、比较优势学说 B、要素禀赋理论 C、需求重叠理论 D、绝对优势学说 5.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是()。 A、比较优势学说 B、要素禀赋理论 C、绝对优势学说 D、规模经济理论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国际经济学 答:国际经济学主要研究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国家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它也分析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间商品劳务和资金的流向,分析直接约束这个流向的政策和这些政策对国家福利所产生的效应。这种国家间的经济依存关系受国家间政治、社会、文化及军事关系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这些因素。 生产可能性边界 答:表示一国利用最优技术充分使用其资源生产的两种商品各种不同组合的曲线。 机会成本:是指增加某种商品(x)的生产而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y) 的数量。用y商品来衡量的每单位x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为:x的机会成本=△y/△x。 相对价格:一国商品价格与另一国商品价格的比值。 社会无差异曲线:所谓无差异曲线是用来反映消费者在一定的偏好,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条件下,提供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组合点的轨迹一般均衡:是指在完全竞争和资源稀缺的条件下,所有市场供求同时达到均衡状况。 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是指孤立地研究个别决策者(公司或国家)的学科。 国民供给曲线:经济学用一种曲线来反映商品价格和供给量的相互关系,称之为供给曲线。 国民需求曲线:在国民收入给定的情况下,商品需求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需求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用曲线来表示,称为需求曲线。 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MRT)定义为:一国要多生产一件某产品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由生产点上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给出。 边际替代率。社会无差异曲线可用边际替代率来表示(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MRS),定义为:在同一无差异曲线上,一国为需求一单位第二种产品而必须放弃的第一种产品的数量。 MRTS: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又叫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of labor for capital in production, MRTS):表示某公司在等产量线上增加1单位劳动力要放弃多少资本,为等产量线上一点的斜率的绝对值。 第二章:

国际经济学

第一讲导论一、国际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西方经济学的一支重要的分支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国际经济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二战以后,国际经济关系的重大变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的崩溃——欧洲货币体系的出现) 2.国际金融组织与机构的建立及发展。(影响最大的两个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 3.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及发展。(二战后,出现了许多世界性的与区域性的国际贸易组织,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关贸总协议即世界贸易组织。它为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也是当代国际经济关系日趋紧密的一个重要因素。) 4.贸易方式与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简单的进口与出口——补偿贸易——租赁贸易——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5.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国际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即如何搞好国际性企业的财务管理,各国又如何加强对国际性企业经营活动的监控与管理。) 6.资本输出有了新的内涵。(战前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的资本输出一般都带有强制性和掠夺性——战后各国主动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并控制外资的投向,使其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7.国际金融市场的高度发展。(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由美国纽约——到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德国法兰克福——日本东京——中国香港,它们为世界各国资金的余缺提供了重要的场所,推动了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大发展。 8.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的发展。(美元、黄金、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与特别提款权——德国马克、瑞士法郎、英国英镑、日本日元——欧元)9.美国新经济的出现。上述变化,推动了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也成为当代国际经济学理论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它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的分析,揭示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传导机制极其发展规律。具体地说,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经济关系,但这种国际经济关系并不指某些具体的个别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而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即具有理论抽象性的国际经济关系。这种抽象性的国际经济关系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各国经济政策协调与相互作用。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宏观与微观的分析方法。由前可知,国际经济学是由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金融理论两大部分组成的。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则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2.综合分析法。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详细占有资料,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揭示国际经济关系的传导机制及其运动规律。 3.历史与逻辑的分析方法。既要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说明国际经济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又要从逻辑的角度来研究和设计国际经济学学科体系。只有将历史与逻辑的发展统一起来,才能构造一个科学的、逻辑严谨的国际经济学体系。4.实事求是的方法。对于西方国际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完美版,含答案.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0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1分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A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重金主义 D.货币主义 2.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不倾向使用的政策是D A.对进口关税设置壁垒 B.对非关税设置障碍 C.对外汇实行管制 D.对本国货币低估对外价值 3.相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B A.斯密 B.李嘉图 C.奥林 D.赫克歇尔 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行了多轮多边贸易谈判C A.日内瓦回合 B.东京回合 C.乌拉圭回合 D.安纳西回合 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C A.199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年 6.一般而言不属于外汇市场主要参与者的是D A.商业银行 B.中央银行 C.外贸公司 D.居民个人 7.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收支差额是D A.官方结算差额 B.商品贸易差额 C.基本收支差额 D.经常项目差额 8.国际收支调整的重要基础理论是C A.调整论 B.货币论 C.弹性论 D.平衡论 9.从总体上看 产品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将A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不确定 10.在开放经济条件下c=0.6s=0.3 考虑政府的财政收入部分C A.10/9 B.5/3 C.5/2 D.10/3 11.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D A.反倾销税 B.反补贴税 C.进口附加税 D.国内最低限价 12.最佳关税来源于B A.进口国厂商 B.出口国厂商 C.第三国出口厂商 D.第三国进口厂商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全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绝对优势理论【名词解释】 亚当·斯密在批驳重商主义基本观点的同时,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 二、简述比较优势理论【名词解释】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占据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这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这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三、利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分析一般均衡条件下的国际贸易【论述分析题】 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它反映了一国的供给水平。 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在既定收入与消费偏好下。消费者所选择不同商品组合可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情况。它是消费者个体无差异曲线的加总,其特征与消费者无差异曲线相同。 (一)两国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国内均衡 两国均衡时,甲国内均衡点为A,乙国 内均衡点为A’,国内价格线分别为PA和 PA’。甲国在X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乙国在Y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二)两国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均衡 引入国际贸易,国际比价为PB=PB’=1。①甲国专业化生产X产品,国内均衡点由A 移至B点,B点为甲国生产均衡点。经过商品交换,甲国最终在E点消费,E为消费均衡点。BC为出口,EC为进口,BCE称为“贸 易三角”;②乙国专业化生产Y产品,国 内均衡点由A’移至B’点,B’点为乙国生 产均衡点。经过商品交换,乙国最终在E’ 点消费,E’为消费均衡点。B’C’为出口, E’C’为进口,B’C’E’称为“贸易三角”。 四、分析不同机会成本情况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分析题】 所谓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既定条件下,额外生产1单位一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生产另一种商品的最大数量。 ①机会成本不变:为增加一单位某种产品的 生产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产量是不变的。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斜率为常数、向右下方

国际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绪论部分习题 一,填空题 1、国际经济学是以(国际经济关系)作为其研究对象的,它包括(国际经济交往活动)和(国际经济相互依存和影响)两层含义。 2、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贸易利益的获取),根本原因是(比较优势)、(规模经济)。 3、保护主义性质的贸易政策主要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大类。 4、开放经济体系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两个目标是(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5、汇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的实质是(价格),而且它的波动会直接影响一国的(进出口),间接 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进而影响一国的(国内经济均衡)。 6、一个开放的国家,政府制定一项宏观经济政策会带来两种效应,即(溢出效应)和(回振效应) 效应。 7、国贸纯理论部分旨在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模式、贸易利易的产生、贸易利益的分 配),国贸政策理论部分旨在说明(保护性的贸易政策对社会经济福利的影响及其理论依据)。8、西方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共同点在于(研究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二、问答题 1、为什么学习国际经济学非常重要? 答:①现代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二战后随着技术创新和制度的不断演进,世界各国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人民经济福利水平,提高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开放度,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活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兴起和发展,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及信息技术革命,使各国国内市场不断延伸和扩展,分工和交易活动不断广化、深化、细化。各国经济之间的的相互联系、依赖和影响程度不断加强。因此,专门研究国际经济活动的国际经济学应运而生,并且在经济学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经济学类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 ②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在一国范围内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充分就业问题,国际经济学研究在国际格局下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充分就业问题;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国内分工贸易等经济活动的规律,而国际经济学则主要研究国际分工贸易等经济活动的规律。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各国制度、法律、语言、文化、宗教、习俗、货币、汇率、各种人为政策等复杂影响使其与国内经济活动呈现出许多不同的规律,故需要一种不同于国内经济活动的理论解释,这样经济学理论才算完整。 2、经济理论的一般目的是什么?国际经济理论及政策的特定目的是什么? 答:经济理论的一般目的是研究单个国家或社会应该如何高效地配置有限的经济资源来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需要,以及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国内的各种资源,防止闲置浪费。国际经济理论及政策是研究一个开放国家在国际格局下,应该如何高效地配置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来更好地满足本国民众的需要,以及在开放条件下如何保持国内外经济均衡。 3、为什么国际经济学的研究通常从国际贸易理论开始?为什么我们必须在研究政策前先学习理论?国际经济学的哪些方面更为抽象?哪些方面更具实用性? 答:从国际经济活动的发展历史来看,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是基础是先出现的,随着贸易活动的发展,相伴而生的国际金融活动逐步活跃并发展起来。直到二战前,国际金融活动规模有限,多是为国际贸易活动服务的。故国际经济学的研究通常从实物层面理论,即国际贸易理论开始。政策的解读、理解与制定需要理论作基础,故须先学习理论。国际经济学贸易与金融理论部分抽象些,贸易与金融政策部分实用性更强些,但理论是基础。 4、国际贸易理论及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答: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模式、贸易利益的产生、贸易利益的分配及国际贸易对一国国民收入分配、经济增长的影响等;国贸政策主要研究保护性的贸易政策对社会经济福利的影响及其理论依据,学会辩证科学地对待自由国际贸易和保护主义贸易。这一部分在国际格局下以单个的国家为单位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涉及的问题是国际市场环境下资源的优化配置问

国际经济学(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国际经济学 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第一章绪论 一、复习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建议在学习本章时,尽量联系西方经济学原理的一些方法。 二、复习范围 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2.国际经济学的特征 3.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4.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三、复习思考题 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为什么要学习国际经济学?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及其现代分析 一、复习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绝对优势论、比较优势论,相互需求理论、要素禀赋论,“里昂惕夫之谜”。学习本章时,应联系国际贸易中的一些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对本章的理解。 二、复习范围 第一节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 第二节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一:李嘉图模型 第三节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二:标准贸易模型 第四节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三:要素禀赋模型 三、复习思考题 1.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如何?他们的国家财富概念与现在的有何不同? 2.H-O理论的实质内容是什么? 3.什么是昂惕夫之谜?它对比较优势原理和H-O定理意味着什么? 第三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一、复习重点

本章重点是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产业内贸易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二、复习范围 第一节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第三节不完全竞争与产业内贸易 第四节重叠需求理论 三、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规模经济?它如何成为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 2.比较分析产业内贸易理论与重叠需求理论的异同。 3.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4.什么是产品生命周期? 第四章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一、复习重点 本章重点是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如“雁式模式”、“贫困的增长”理论等。 二、复习范围 第一节经济增长与贸易变动 第二节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作用 三、复习思考题 1.“贫困的增长”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2.简述恩格尔定律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3.什么是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什么是生产要素不同比例增长? 4.什么是“雁形模式”? 第五章关税与非关税贸易壁垒 一、复习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对这部分的理解必须有较好的国际贸易实践知识,特别是对有关各类贸易摩擦的理解。 二、复习范围 第一节关税壁垒 第二节非关税壁垒 第三节出口鼓励政策 三、复习思考题 1.分析关税对小国的经济效应。

国际经济学(下)练习题

国际经济学(下)练习题

国际经济学(下)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国民生产总值资本项目国民收入核算 国际收支核算官方国际储备经常项目余额 官方结算余额(或国际收支平衡) 汇率 载体货币远期汇率外汇市场 即期汇率利率平价条件货币总需求通货紧缩汇率超调通货膨胀 长期费雪效应一价定律 汇率的货币分析法购买力平价实际汇率 AA曲线通货膨胀偏向J曲线 DD曲线转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储备货币外汇干预的信号效应金本位制 冲销性外汇干预内部平衡外部平衡 物价一硬币一流动机制可兑换货币 支出一变动政策支出一转换政策特别提款权(SDR) 二、填空题 1、一同的国民生产总值(GNP)等于该国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国民收入账户根据产生国民收入的支出方式将其分为:消费、投资、和经常项目。国内生产总值(GDP)等于减去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值。GDP衡量一国国境内的产出。 2、经常项目也等于一国净对外贷款。与封闭经济不同,开放经济可以通过 的方式储蓄。因此,国民储蓄等于与经常项目余 额之和。 3、国际收支账户提供有关经常项目组成和筹资方式的详细情况。一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所有交易,都记录在国际收支账户上。该账户规定,任何导致 的交易,都要加上一个负号,任何导致的交

易,都要加上一个正号。 4、汇率是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汇率在支出决策中具有一定作用,因为汇率使我们能够把木同国家的价格转化为可比形式。当其他条件相间时,一国货币相对于外国货币的,使本国出口的商品更加便宜,进口的商品更加昂贵。一国货币的,使本国出口的商品更加昂贵.进口的商品更加便宜。 5、汇率由外汇市场决定。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为、跨国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和。 6、当其他条件相同时,美元利率的使美元相对于欧元升值;欧元利率 使美元相对于欧元贬值。 7、当前汇率也受预期汇率水平影响。例如.当利率不变时,如果美元/欧元预期汇率,当前的美元/欧元汇率会上升(美元相对于欧元升值)。 8、人们持有货币是因为它有流动性。从实际考虑,货币总需求不是指对一定数量货币单位的需求,而是指对一定数量的购买力的需求。实际货币总需求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以国内利率来计量) ,与经济中的交易量(以实际GDP计量) 。 9、当实际货币总供给与实际货币总需求相等时,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给定价格水平与实际产出,货币供给增加将使利率。货币供给减少将使利率。如果价格水平不变,实际产出上升将使利率,实际产出的下降则具有相反的效果。 10、由绝对的购买力平价发展而来的则认为,汇率的百分比变化等于不同国家之间的。 11、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础之一是,它认为在自由竞争并且没有贸易障碍的情况下,一种商品在世界各地的售价是一样的。 12、试图通过购买力平价来解释由货币供求所引起的长期汇率行为。该理论认为,长期国际利率差异源于各国。 13、一国货币的实际汇率是指以国内支出篮子来衡量的国外典型支出篮子的价格,对的偏差可被看做是一国实际汇率的变化。在其他情况不变时,对一国的产品的世界相对需求会导致该国货币相对于他国货币的长期 实际升值。在此情况下,一国的实际汇率。当国内产出相对于国外产出时,一国货币相对于他国货币将发生长期实际贬值,此时,该国的实际汇 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