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必备知识点:循环系统(一)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讲课课件

03
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的推广
总结词
提倡健康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和控制循环系统疾病的重要措施。
详细描述
循环系统疾病与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高盐、高脂肪、高糖饮食和缺乏运动等。因此,推广低盐、低 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习惯,以及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 。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协 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卧位
,减轻心脏负担。
控制钠盐摄入
减少高钠食物的摄入, 降低心脏负担,预防水
肿。
02
常见循环系统疾病及护理
冠心病及护理
冠心病概述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 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安慰 和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 疾病患者的护理讲课课件
$number {01}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循环系统概述 • 常见循环系统疾病及护理 • 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 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01
循环系统概述
循环系统的基本功能
1 2
3
经验教训
总结实际护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高学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实践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操作技巧
介绍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常用的护理操 作技巧,如心电监护仪使用、静脉输 液等。
注意事项
强调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确 保患者安全。
模拟演练与角色扮演
模拟演练
设置模拟场景,让学员进行循环系统 疾病患者的护理操作演练。
护士资格考试必须掌握循环系统知识点

护士资格考试必须掌握循环系统知识点医疗卫生考试网整理关于护士资格考试必须掌握循环系统知识点:1.诊断右心功能不全时,最可靠的体征是——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2.呼吸困难最常见于——左心功能不全;3.哪种情况产生急性肺水肿时,宜用吗啡——急性心肌梗死伴持续性疼痛;4.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主要不同点是——心脏扩大伴奔马律;5.心功能不全最早的体征是——舒张期奔马律;6.左心衰最严重的表现是——肺水肿;7.右心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体循环静脉淤血及水肿;8.急性肺水肿最有特征性的表现是——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9.产生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肺淤血、肺水肿;10.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多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11.表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的患者,最好选用——安装按需型人工心脏起搏器;12.III度房室传导阻滞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首选——心室起搏;13.左右束支阻滞,治疗应选用——安置心脏起搏器;14.最易引起阿-斯综合征——III度房室传导阻滞;15.房颤发生后易引起哪种合并症——体循环动脉栓塞;16.二尖瓣狭窄早期大咯血的原因是——支气管静脉破裂;17.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发生房颤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动脉栓塞;18.哪种心脏病,不宜使用血管扩张剂——心包填塞征;19.心绞痛及昏厥常见于——主动脉瓣狭窄;20.二尖瓣狭窄窦性心律由于过劳而发生急性肺水肿,最恰当的治疗是——速尿;21.二尖瓣狭窄引起肺水肿的原因主要是——左室衰竭;22.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心力衰竭;23.二尖瓣狭窄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24.洋地黄中毒伴缓慢性心律失常时选用——阿托品;25.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室性早搏,治疗应首选——苯妥英钠;26.洋地黄中毒常见的心电图表现是——室性早搏二联律;27.心力衰竭引起的室性早搏,未经药物治疗应首选——洋地黄;28.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心排血量急剧降低;29.急性心肌梗死早期(24小时内)死亡主要原因是——心律失常;30.急性心肌梗死时缓解疼痛宜用——吗啡;31.硝酸甘油缓解心绞痛主要是由于——直接扩张冠状动脉;3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监护示“室颤”,立即进行抢救,第一步应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33.心脏猝死病人一半以上见于何种疾病——冠心病;34.血压突然升高,剧烈头痛,抽搐,昏迷的患者,诊断可能是——高血压脑病;35.高血压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脑血管意外;36.什么表现最能提示急进性高血压——视力迅速减退,视网膜出血及渗出或视乳头水肿;37.治疗高血压危象,哪一种药物应考虑首选——硝普钠;38.心包填塞与右心功能不全,在鉴别上最有意义——奇脉;39.急性心包积液时最突出的症状是——呼吸困难;40.猝死较多见于哪种心肌病——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41.哪种疾病引起的休克其外周血管阻力将明显下降——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42.休克的基本原因是——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脏器的微循环灌注不良;43.引起心源性休克最常见的病因是——急性心肌梗死。
循环系统护考重点

(护士)循环系统考试重点一、解剖生理1.心包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心包内有纤维渗出出现心包摩擦音,大量流出没有摩擦音,出现心包压塞。
2. 2.心脏的血供为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来自主动脉。
供血主要在舒张期。
3.心脏的起搏点为窦房结,心室的电除极方向为由内向外;传导最快的是普肯野纤维,传导最慢的部位是房室结。
4.心源性水肿从下垂部分开始,为静脉压升高,导致毛细血管压力升高。
5.前负荷(舒张期负荷)见于瓣膜关闭不全、输液过多过快;使用利尿剂、扩静脉药物(如硝酸甘油)降前负荷。
6.后负荷(收缩期负荷)见于瓣膜狭窄、动脉压升高;扩动脉(a受体阻滞剂)降后负荷。
7.同时扩动、静脉降前后负荷(如硝普钠)。
因其降压作用强,常用于高血压急诊,需密切观测血压。
二、心力衰竭1.心力衰竭最常的病因是心肌病变;最常见的诱因是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
2.左心衰表现为肺淤血和心排出量降低。
◆解释:(1)肺淤血的突出表现是呼吸困难,体征是两肺湿啰音。
(2)心排出量降低的突出表现是乏力。
◆左心衰最早的表现是劳力性呼吸困难;最典型的表现是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最危重的表现是急性左心衰(急性肺水肿),最晚期的表现是端坐呼吸。
◆急性左心衰三特点:粉红色泡沫痰、重度呼吸困难、满布啰音。
◆左心衰两大体征:奔马律、交替脉。
◆左心衰咯血是由于肺淤血致支气管静脉破裂出血。
3.右心衰表现为体循环淤血:4.◆最突出的症状是消化道反应,最突出的体征是水肿,最有特异的体征是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和颈静脉怒张。
★左心衰发展为全心衰,原有左心衰症状(肺淤血、呼吸困难)减轻:特点是先有左心衰,再出现水肿等。
常考出题方式:◆急性左心衰:XXX心脏病,突发夜间憋醒,咳泡沫痰(或粉红色),双肺大量啰音。
输液过程中,出现咳泡沫痰(或粉红色),双肺大量啰音。
4.对心脏结构和心功能检查最有意义是的超声心动图。
5.治疗要点是强心、利尿、扩血管等。
6.(1)强心:三类药:洋地黄、β受体激动剂、磷酸二脂酶抑制剂。
护考循环系统考点速记

护考循环系统考点速记
哎呀呀,护考的循环系统考点?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又得认真对待的事儿!
你想想,咱们的身体就像一个超级复杂的大工厂,循环系统那就是里面的运输管道呀!血液在里面不停地流啊流,给各个器官送去需要的东西,又把不要的垃圾带走。
先说心脏吧,它就像是这个大工厂的核心发动机!不停地跳动,把血液泵出去。
要是它出了问题,那可不得了!就像汽车发动机坏了,车还能跑吗?咱们就得知道心脏的结构,什么心房心室啦,二尖瓣三尖瓣啦。
这就好像了解发动机的各个零部件,要是考试问你,你能答得上来吗?
再说说血管,那就是运输血液的道路。
动脉、静脉,还有毛细血管,它们各司其职。
动脉就像高速公路,把血液快速有力地输送出去;静脉呢,就像是回城的小路,带着血液慢慢回来。
毛细血管呢,就像是小胡同,把营养物质送到每一个细胞的家门口。
还有血液循环,那可是个神奇的过程!体循环、肺循环,一环接一环,就像接力赛一样。
体循环给身体各个部位送氧气和营养,肺循环去换氧气,把二氧化碳带出去。
这要是搞不清楚,那不就乱套啦?
老师上课的时候总是强调:“同学们,这些可都得记住啊!”同学们有的愁眉苦脸,有的瞪大了眼睛认真听。
我心里也直打鼓:“这么多,我能记住吗?”
每次做练习题,看到关于循环系统的题目,我都紧张得不行。
有时候做错了,我就会想:“哎呀,怎么又错了,我是不是太笨啦?” 可是又一想,不行,我得加油,不能就这么放弃!
总之,护考的循环系统考点真的很重要也很难,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学,多做题,多总结,就一定能掌握!咱们可不能被它难倒,要勇敢地冲过去,大家说对不对?。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知识点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知识点什么是循环系统?人体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的。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它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泵送血液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中,以满足它们的营养和氧气需求。
循环系统的结构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的。
心脏是一个肌肉组织构成的器官,位于胸腔中,左右两部分被冠状动脉包围。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器官和组织,静脉将血液从器官和组织输送回心脏,毛细血管则将动脉和静脉连接起来,完成血液的交换和营养物质的供给。
循环系统的功能循环系统发挥着很多重要的功能,如:1.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中。
2.将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从器官和组织中运送回心脏。
3.调节体温和维持体液平衡。
4.参与免疫和凝血等生理过程。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它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泵送血液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中。
心脏的主要结构包括心房、心室、心瓣和冠状动脉等。
心脏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1.接受和泵送血液。
2.控制和调节心跳和心率。
3.调节血压和血容量。
4.参与心血管系统的免疫和凝血等生理过程。
血液的结构和功能血液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多种物质组成。
血液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1.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
2.将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从器官和组织中运送回心脏。
3.参与免疫和凝血等生理过程。
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1.高血压病:是指血压持续升高,对心脏、血管和重要器官造成损害的一种慢性病。
2.心脏病: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多种类型。
3.中风:是由于大脑供血不足导致的一种急性疾病。
4.动脉硬化:是由于血或血浆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酸等物质沉积在动脉壁上,导致动脉变硬的一种慢性疾病。
循环系统护理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循环系统护理时,护士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和脉搏等生理指标。
2.检查患者的皮肤颜色、温度和湿度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内科护理学笔记循环系统

内科护理学笔记:循环系统1. 引言循环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维持系统之一,负责向全身各组织和器官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以维持其正常功能。
内科护理学中,掌握循环系统的知识,对于评估患者的循环状态、及时发现并防治循环系统的异常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循环系统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和分享。
2. 循环系统组成与功能循环系统主要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组成。
2.1 心脏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位于胸腔中,起到泵血的作用。
心脏由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组成,在心肌的收缩和舒张过程中,推动血液的流动。
2.2 血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动脉将氧合血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和器官,而静脉则将脱氧血从组织和器官运回心脏。
毛细血管连接动脉和静脉,在这里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扩散进入组织细胞,而代谢产物通过扩散进入静脉。
2.3 血液血液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组成。
红细胞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参与免疫和炎症反应,血小板则参与血液凝固。
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气体交换、营养物质运输、废物代谢产物的清除和内环境的稳定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循环系统的功能。
2.3.1 气体交换循环系统通过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体内各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二氧化碳从组织和器官运回肺部,实现氧气的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2.3.2 营养物质运输循环系统通过血液将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和维生素等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和器官,以满足其正常代谢和功能的需求。
2.3.3 废物代谢产物的清除循环系统将废物和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从全身组织和器官运送到肾脏、肝脏等排泄器官,以实现这些废物的排出。
2.3.4 内环境的稳定循环系统通过调节血液的体积、压力和成分等,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保持酸碱平衡、温度调节等。
3. 常见循环系统疾病及护理3.1 高血压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至正常值的1.4倍以上。
护理措施包括定期测量血压、控制饮食、合理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健康等。
循环系统护考重点总结

循环系统护考重点总结《循环系统护考重点总结》整体感受啊,循环系统在护考里真的是个“硬骨头”。
一想到它,就觉得各种血管啊、心脏的结构啥的在脑袋里乱转。
具体收获呢,首先是心脏的解剖结构。
回想起来才发现,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的位置和功能那必须得牢记,就像盖房子,每一个房间都有它独特的作用一样。
比如说左心室,向全身泵血,那可是压力最大的地方。
还有心脏的血管,arteries(动脉)和veins(静脉)的区别,动脉是把血从心脏运出去,壁厚、弹性大,就像坚固的水管;静脉是把血运回心脏,壁薄、弹性小,如同普通的软胶管。
那冠状动脉更是重点中的重点,因为它是给心脏本身供血的血管,要是堵住了,那可不得了,就像给一个工厂运原料的唯一通道被堵了,工厂就得停工(心脏就出问题了)。
在病理方面,心律失常是常见考点。
正常的窦性心律有它自己的节奏,如果出现房颤什么的,就像原本整齐的乐队突然乱套了。
那心室率快的房颤患者就可能出现心悸、胸闷这些症状。
还有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记住了,胸痛的特点很典型,胸骨后压榨性疼痛,而且还会向左肩、左臂放射,就好像心脏在这个时候发出了求救信号,要赶紧重视。
重要发现就是在学习心力衰竭的时候,左心衰和右心衰的临床表现很不同。
左心衰会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像呼吸困难啊,开始可能是劳力性的,活动的时候气喘吁吁,严重了就变成端坐呼吸,患者只能坐着才能喘上气,这就像一个人被勒住脖子,只能使劲仰头呼吸一样。
右心衰呢是体循环淤血,会出现下肢水肿,肝脏肿大等症状。
这里特别要提醒的是,很多人容易把左右心衰的症状搞混,这可是大忌啊。
反思的话,之前自己在学习心脏瓣膜病的时候,就总是忘记二尖瓣、三尖瓣这些瓣膜开闭对应的时期和产生的杂音特点。
其实这是很有规律的,如果按照心脏的血流、心房心室的收缩舒张顺序来理解,应该更准确,也就是说血从一个地方流到另一个地方,经过哪个瓣膜,在哪个时期开闭就更好理解了。
比如说二尖瓣狭窄,那在舒张期的时候血流从左心房到左心室会有障碍,就会产生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重点考点整理

内科护理学一一循环系统重点、考点整理1、(填空、选择)循坏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成。
2、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位于胸腔中纵隔内,约2/3位于正中线左侧,1/3位于正中线右侧,心尖朝向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右后上方。
被心间隔及房室瓣分为四个心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室之间瓣膜称为二尖瓣,右心房室之间瓣膜称为三尖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瓣膜称为主动脉瓣,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瓣膜称为肺动脉瓣;(考)心脏传导系统由特殊心肌细胞组成, 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普肯野纤维。
心脏的血液供应来自左右冠状动脉。
3、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动脉的主要功能为输送血液到组织器官,其管壁含平滑肌和弹性纤维,能在各种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下收缩和舒张,影响局部血流量,改变血流阻力,故又称“阻力血管”;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故又称“功能血管”:静脉的主要功能是汇集从毛细血管来的血液,将血液送回心脏, 其容量大,故又称“容量血管”。
4、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主要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调节血液循坏的体液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管内皮因子、某些激素和代谢产物。
5、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按其发展程度可分为:(1)(考)劳力性呼吸困难:见于心衰早期。
呼吸困难出现于轻至中度体力活动过程中(如加快步伐行走,上二楼或一般速度步行、穿衣)休息后可缓解症状。
(2)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3)端坐呼吸:见于心衰后期。
* (考)心源性哮喘发生机制:(1)平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肺淤血加重。
(2)横膈高位,肺活量减少。
(3)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小支气管收缩。
6、(考)心源性水肿的发生机制:(1)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水钠潴留。
(2)体循坏静脉压增高,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
(3)淤血性肝硬化导致蛋白质合成减少,胃肠道淤血导致食欲下降及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继发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必备知识点:循环系统(一)
新东方在线医学教研组聂影
2016年护士资格考试将在五月份进行,循环系统的相关知识是每年护士资格考试必考的内容,在距离考试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对循环系统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复习非常有必要,为了帮助大家备考,新东方在线医学教研组聂影老师帮大家整理了一批护士资格复习资料,本文为循环系统必考考点第一部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帮助。
一、解剖生理
1.心包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心包内有纤维渗出出现心包摩擦音,大量流出没有摩擦音,出现心包压塞。
2.心脏的血供为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来自主动脉。
供血主要在舒张期。
3.心脏的起搏点为窦房结,心室的电除极方向为由内向外;传导最快的是普肯野纤维,传导最慢的部位是房室结。
4.心源性水肿从下垂部分开始,为静脉压升高,导致毛细血管压力升高。
5.前负荷(舒张期负荷)见于瓣膜关闭不全、输液过多过快;使用利尿剂、扩静脉药物(如硝酸甘油)降前负荷。
6.后负荷(收缩期负荷)见于瓣膜狭窄、动脉压升高;扩动脉(a受体阻滞剂)降后负荷。
7.同时扩动、静脉降前后负荷(如硝普钠)。
因其降压作用强,常用于高血压急诊,需密切观测血压。
二、心力衰竭
1.心力衰竭最常的病因是心肌病变;最常见的诱因是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
2.左心衰表现为肺淤血和心排出量降低。
◆解释:(1)肺淤血的突出表现是呼吸困难,体征是两肺湿啰音。
(2)心排出量降低的突出表现是乏力。
◆左心衰最早的表现是劳力性呼吸困难;最典型的表现是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最危重的表现是急性左心衰(急性肺水肿),最晚期的表现是端坐呼吸。
◆急性左心衰三特点:粉红色泡沫痰、重度呼吸困难、满布啰音。
◆左心衰两大体征:奔马律、交替脉。
◆左心衰咯血是由于肺淤血致支气管静脉破裂出血。
3.右心衰表现为体循环淤血:
◆最突出的症状是消化道反应,最突出的体征是水肿,最有特异的体征是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和颈静脉怒张。
★左心衰发展为全心衰,原有左心衰症状(肺淤血、呼吸困难)减轻:特点是先有左心衰,再出现水肿等。
常考出题方式:
◆ 急性左心衰:XXX心脏病,突发夜间憋醒,咳泡沫痰(或粉红色),双肺大量啰音。
输液过程中,出现咳泡沫痰(或粉红色),双肺大量啰音。
4.对心脏结构和心功能检查最有意义是的超声心动图。
新东方在线医学为您整理
5.治疗要点是强心、利尿、扩血管等。
(1)强心:三类药:洋地黄、β受体激动剂、磷酸二脂酶抑制剂。
1)洋地黄—超级重点。
◆作用: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不增加心肌耗氧。
◆有效指针:呼吸困难减轻、水肿消退、尿量增加、发绀减轻。
◆中毒:三大表现—消化(最常见)、心血管(最严重)其中最常见的是室早二联律。
神经(视觉)。
◆处理:首要的是立即停药。
室性心律失常:利多卡因
心率慢:阿托品
★禁电复律。
★与钙剂合用要相隔4小时以上。
2)β受体激动剂:多巴胺类:多用于心源性休克。
3)磷酸二脂酶抑制剂:X力农。
(2)利尿剂:两类—保钾(螺内酯、氨苯蝶啶)和排钾。
◆低钾:U波明显—补钾。
(3)扩血管扩静脉、扩动脉、扩动静脉。
◆高血压并心衰时,降压(扩血管)比洋地黄更重要。
◆注意体位性低血压。
6.β受体抑制剂:心衰控制后用,能延长患者寿命。
心衰严重时加重心衰。
XX洛尔。
支气管禁用。
7.急性左心衰处理:静脉给药,作用要快。
给氧3点:6-8L/min;30-50%乙醇;作用去泡沫。
8. 急性左心衰用吗啡能迅速缓解呼吸困难,但吗啡能抑制呼吸,已有肺心病禁用。
与支气管哮喘不能鉴别是选用氨茶碱。
9.心衰最主要的护理诊断:左心衰—气体交换受损;右心衰—体液过多。
10.慢性心衰给氧在:2-4L/min。
11.低盐:一般<5g/d;严重水肿<2g/d。
高热量饮食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衰。
过多粗纤维食物不易消化。
12.输液20-30滴/min。
13.长期卧床:活动下肢,防止下肢血栓。
长期卧床—下肢血栓—肺栓塞。
14.心衰分期与护理
I级活动不受限(与正常人相似);注意休息。
II级活动轻度受限(上楼)增加休息,尤其是下午多休息。
III级明显受限(平路)严格限制活动。
Ⅳ级重度受限(休息)绝对卧床休息。
三、心律失常
1.诊断心律失常最重要的检查是心电图。
2.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
3.心律失常最常见的诱因是情绪激动。
4.P波是心房除极波,当心房有病变是,P波改变。
◆P波方向决定是否为窦性心律:窦性心律时。
P波在II、V5直立,在aVR倒置。
如正好相反,为逆行P波,表示兴奋点不在窦房结,而在房室结。
◆右房肥大,P波高尖,见于肺心病,又称“肺性P波”;左房肥大,P波增宽,见于二尖瓣狭窄,又称“二尖瓣P波”。
5.QRS波群为心室除极波,心室病变如室性心律失常看此波。
6.窦性心律失常:特点是心律为窦性,即P波方向正常。
◆一般不需处理,过快,用β受体阻滞剂;过慢用阿托品。
7.三种期前收缩
◆房性:代偿间歇不完整
◆结性:逆行P波
◆室性:QRS宽大畸形。
◆处理:偶发:多为生理性,不需要处理。
房性(结性):β受体阻滞剂或维拉帕米;室性:利多卡因。
8.阵发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快、齐、血压正常;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简单处理—刺激迷走神经;
◆室性:快、基本齐、血压低;有器质性心脏病;处理—利多卡因。
★无效:两者均可用同步电复律。
电复律后绝对卧床24h。
9.房颤:P波消失,代替f 波不规则。
◆三不一:心律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一,脉搏短绌(心率>脉搏)。
◆两人同时测心率与脉搏。
◆风心病—房颤—栓塞,特别是脑栓塞。
其他部分的动脉栓塞:下肢栓塞—下肢疼痛;腹部动脉栓塞—腹痛。
◆处理:急性—同步电复律;慢性—洋地黄控制心率。
10.室扑、室颤:最严重。
QRS-T波消失。
无血循环,因此无心率和脉搏。
◆心跳骤停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颤(冠心病多见)。
◆处理:立即非同步电复律。
药物:利多卡因。
11.房室传导阻滞:I度—全部下传(PR间期延长,P:R=1:1);II度部分下传(P:R>1:1);III度,完全不下传,P:R>1:。
12.主要药物的副作用:
◆奎尼丁:心脏毒性。
◆利多卡因:中枢抑制。
胺碘酮:肺纤维化。
13.危险程度
◆室颤>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期前收缩:RonT>多源性>成对>联律。
以上为循环系统必考考点,最后,新东方在线医学教研组预祝大家在五月份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
(作者:新东方在线医学教研组聂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