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控培训知识1
油井井控知识点总结

油井井控知识点总结一、油井井控概述油井井控是油田开发与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指通过调控油井的产能、产量和产液组成,以实现对油井产能的有效管理和优化,以达到提高生产水平、延长油田寿命、提高油田开发效益的目的。
油井井控包括开井、闭井、调整生产、注水、充裂等操作,通过对油井进行调控,实现最佳的油田开采效率。
二、油井井控的原理1. 油井开采规律油井开采规律主要包括原油产量规律、动态油层压力变化规律、油井产液组成变化规律等。
研究油井开采规律,可以帮助确定最佳的井控方案,提高油井开采效率。
2. 油井产能分析油井产能分析是进行油井井控的基础,通过对油井产能、流量、产液组成等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最佳的生产和注水方案,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
3. 生产流程优化通过对油井开采过程中的生产流程和操作进行优化,可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延长油田寿命。
三、油井井控的方法1. 油井开井与闭井油井开井与闭井是油井井控的最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对油井的开井和闭井进行合理调控,可以实现对油井产能和产量的管理和优化。
2. 油井注水油井注水是一种常用的增产方法,通过对井口注入水进行增压,提高油井的采油效率,延长油田寿命。
3. 油井充裂油井充裂是一种通过注入压裂液进入油层进行压裂作业,以增加油井储层渗透率和裂缝面积,提高油井的采油效率的方法。
四、油井井控的关键技术1. 油层动态分析技术油层动态分析技术是通过对油井产能、产量、油层压力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掌握油层动态变化规律,以实现对油井的有效井控。
2. 油井产能预测与优化技术通过对油井产能进行预测和优化,确定最佳生产方案,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
3. 油井作业技术油井作业技术是指通过对油井的开采、维护、修井、清井等作业进行合理调控,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
4. 油井智能化监控技术油井智能化监控技术是通过对油井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油井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井控知识应知应会

井控知识应知应会1、什么叫油、气侵?答:油或天然气进入井内后,在循环过程中泥浆槽、池液面上有油花或气泡的现象,叫油、气侵。
2、什么叫溢流?答:当地层压力大于井底压力时,地层中的流体进入井内,并推动井内泥浆外溢的现象,叫溢流。
3、当你发现溢流时如何处理?答:发现溢流1立方米时向司钻报警,发现溢流2立方米时报告司钻立即按“四、七”动作程序关井。
4、泥浆油、气侵时,其性能主要有什么变化?答:泥浆油侵时,密度下降,粘度也下降;泥浆气侵时,密度下降,粘度上升。
5、钻进中如何发现溢流?答:发生溢流时有下列显示:(1)泥浆罐液面升高;(2)出口泥浆流速增加;(3)钻速加快或放空;(4)循环泵压下降;(5)泥浆性能发生变化,油侵时,密度下降,粘度也下降;气侵时,密度下降,粘度上升。
6、起下钻时如何发现溢流?答:发生溢流时(1)起出钻具的体积大于灌入井内泥浆的体积;(2)下入钻具的体积小于井内返出泥浆的体积。
7、空井时如何发现溢流?答:(1)观察泥浆出口,如果有泥浆返出,则表明有溢流发生;(2)观察井口,如果液面下降,则说明井漏,井漏有时会引起溢流,必须严格坐岗观察。
8、什么叫初次井控?答:如何防止地层流体进入井内所做的工作,叫初次井控。
9、什么叫二次井控?答:地层流体进入井内后,如何发现、关井、压井所做的工作,叫二次井控。
10、什么叫三次井控?答:发生井喷失控后,如何重新恢复对井内压力控制所做的工作,叫三次井控。
11、泥浆密度确定的原则?国内当量泥浆密度的附加值是如何规定的?答:(1)泥浆密度的确定应以保证井底压力等于或稍大于地层压力为原则。
(2)泥浆密度附加值的确定:油井:0.05—0.10克/立方厘米,1.5—3.5Mpa;气井:0.07—0.15克/立方厘米,3.0—5.0Mpa。
12、油、气层中为什么严禁边钻进边加重?答:因为加重材料的加入会使泥浆量增加,边钻进边加重不利于精确计量泥浆量,不利于及时发现溢流。
井控技术培训

lg 0.0547Vm 0 n
lg 0.0684W 0 D
p Pb Pp
四、dc指数法
d 指数与钻速 Vm 的变化关系:
∴ Vm
lg 0.0547 Vm n
∴ Vm
d
Vm
d
分析: 在基本假设的条件下,有:
Pp↑
△P↓
Vm↑
d↓
p Pb Pp
四、dc指数法
Po [r g H (1) h g H ] Pr Ph
式中:
Po 上覆岩层压力 千帕 ( MPa )
r 基岩密度 克/厘米3 ( g/cm3 ) h 流体密度 克/厘米3 ( g/cm3 )
地下各种压力概念
八、上覆岩层压力与地层压力的关系
Po Pp
地层空隙不连通时,在外力(Po)的作用下,地
层压力大于正常地层压力,即: p h
异常高压成因及地层压力检测
通过以上分析,形成异常高压的成因为: 1、地层有储存流体的空间(孔隙度) 2、地层不连通(圏闭) 3、外力的作用(沉积、构造运动等)
二、异常高压的种类 (略)
异常高压成因及地层压力检测
即: p h
那么,为什么经常出现地层压力大于地层水静液 压力,也就是地层压力当量密度大于地层水密度的情 况。即:
p h
其原因的根本是:
地层岩石的空隙被阻断,不是连通的 。
分析:
异常高压成因及地层压力检测
地层空隙连通时,在外力(Po)的作用下,地层 压力为正常地层压力,即: p h
井喷是钻井施工过程中危害极大地灾难 性事故。
绪论
二、井喷失控的原因及危害
3.井底压差太大造成的危害
井控知识培训

井控知识培训井控(Well Control)是指在油气井钻探、完井和生产过程中对井眼压力进行监控和控制的技术和方法。
井控能够有效地防止井的喷流和井喷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井的连续生产。
井控知识培训旨在教育和培训工程师、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掌握井控技术和方法,提高其应对井控突发事件的能力。
1.井控基础知识1.1井控的概念和意义井控是指有效控制井压,防止井喷事故发生的技术和方法。
井控的意义在于保障井的安全稳定运行,避免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保证油气生产的连续进行。
1.2井控的原理和基本流程井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井底压力和井眼压力进行监测和控制,维持井眼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
井控的基本流程包括井底压力预测、压井液设计、井筒压力监测和控制等环节。
1.3井控相关设备和工具井控相关设备和工具包括压井液泵、压井液储备罐、井筒压力监测仪、井眼防喷器等。
这些设备和工具在井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2.井控的关键技术2.1井斜井控技术井斜井控是指在井斜井钻探和井眼方向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进行井控的技术。
井斜井控技术需要考虑井底压力、井深、地层情况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2流体性质对井控的影响井控涉及到使用压井液控制井眼压力,而压井液的性质对井控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压井液对井控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压井液以实现有效的井控。
2.3井控参数的监测和调节井控参数包括井底压力、井眼压力、压井液密度、泥浆重度等,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节。
掌握井控参数的监测方法和调节技术是保障井控效果的关键。
3.井控案例分析3.1压井液失效导致井喷通过对压井液失效导致井喷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失效原因及应对措施,加深对井控技术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3.2井底压力突然升高引发井控事件通过对井底压力突然升高引发井控事件的案例分析,总结应对措施和井控技术的改进方向,提高井控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4.井控模拟训练4.1井控操作流程训练安排实际操作环境和设备进行井控操作流程的模拟训练,让工程师、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熟练掌握井控操作流程。
井控知识培训

井控知识培训一、井控设备概述井控设备在钻井作业中的重要性井控设备是钻井作业中用于控制和防止井喷等事故的关键设备。
通过有效的井控设备操作和维护,可以保障钻井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井控设备的组成和功能井控设备主要包括防喷器、控制箱、管线等,用于在钻井过程中控制和释放压力,防止井喷等事故的发生。
防喷器是井控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封闭和释放井口的功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住井内的压力。
控制箱则是控制防喷器的关键设备,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等多种操作方式。
管线则是连接和控制井控设备的管道系统,需要具有良好的耐压和耐腐蚀性能。
二、井控设备操作规程操作前的准备和检查在进行钻井作业前,应认真检查井控设备的完好性,确保其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需要检查的内容包括防喷器的密封性能、控制箱的操作性能以及管线连接的紧固程度等。
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在进行钻井作业时,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井控设备的操作。
操作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熟悉设备的各项功能和参数。
在操作过程中,应密切关注钻井参数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三、井控设备维护保养日常维护保养的重要性井控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保障其正常运转的重要措施。
通过定期的维护保养,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存在的隐患和问题,防止因设备故障而引发的事故。
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方法在进行井控设备的维护保养时,需要按照规定的保养计划进行保养。
保养的内容包括对防喷器、控制箱和管线等进行清洗、检查、更换密封件等,确保设备的各项性能处于正常状态。
同时,也需要对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定期校准,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井控培训知识ppt课件

造成的危害
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 打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油气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造成环境污染
1983年 2月,伊朗瑙鲁滋油田和伊拉克一油井井喷, 对野生动物的打击是惨重的,受到毁灭性打击的动 物是以海藻为食的儒艮。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报道, 波斯湾的儒艮到1983年7月几乎全部死亡。 1979年6月3日,墨西哥石油公司的伊斯托克1号平 台,突然发生井喷,井喷造成10毫米厚的原油涌向 墨西哥和美国海岸。黑油带长480公里,宽40公里, 覆盖1.9万平方公里的海面,使这一带的海洋环境受 到严重污染。
三、井喷的原因
7、井控设备的安装及试压不符合(石油与天然气钻井 井控技术规定)的要求。
8、空井时间过长,无人观察井口。 9、钻遇漏失层段发生井漏未能及时处理或处理措施不 当。 10、相邻注水井不停注或未减压。 11、地质设计未能提供准确的地层孔隙压力资料。 12、发现溢流后处理措施不当。比如,有的井发现溢流 后不是及时正确地关井,而是继续循环观察,致使气侵段 钻井液或气柱迅速上移,再想关井,为时已晚。
造成的危害
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 打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油气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造成环境污染 酿成火灾
1984年9月1日,位于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的 帕西加里笛的PSJ-A探井井喷,几秒中后着 火,钻机在10分钟内烧毁,当时的火焰高达 130米,在方圆300米内的噪音为100分贝。 美国Delta钻井公司承钻的SCB1井发生井喷 和引起着火,随之井喷失控,部分钻杆从防 喷器中喷出。
3、溢流:井侵发生后,地层流体进入井内,使返出的钻井液比泵入井 内的多,停泵后钻井液有自动外溢现象称为溢流。
录井工井控培训(1)

泥岩密度与地层压力关系图
4、测井方法
RFT测压取样
5、试油和测试求压力
四、现场如何综合判断是否钻遇高压层(异常预报)
了解如何综合判断是否钻遇高压层是井控的基础工作之一, 是搞好井控的重要工作。
(1)、机械钻速增加,发现快钻时
钻入高压油、气层时,由于欠压实作用,地层孔隙度增加, 岩石基岩应力减小易于破碎,同时井底压差减小,因此钻速就 会加快。特别是地层压力大于井底压力时钻速增加更为明显。 当钻遇发育的裂缝或溶洞时,不但钻速增快而且还会有放空和 蹩跳钻等现象。 (钻压、转盘速度、钻头类型及水力条件基本 维持不变)
2.井眼系统压力
(1)液柱压力由液体自重对其下部某深度处产生的压力。 P=0.0098ρ mH P —垂深为H处的液柱压力 MPa ρm —流体密度g/cm3
H —液柱垂直高度m。
例 : 密 度 为 1.20 g/cm3 在 3000m 处 地 层 水 密 度 为 1.07 g/cm3压力为P=0.0098ρmH=0.0098×1.20×3000=35.288 MPa。
数值表示法:泵压、套压、地层压力。
压力梯度法:某点压力与其深度的比值G=P/H, MPa/m 例 如 : 井 深 2000m 处 压 力 为 21MPa, 其 压 力 梯 度 为 G=P/H=21/2000=0.0105 MPa。 当量流体密度法:某点压力折算为该点产生等量液柱压力 的流体密度,g/cm3 ,ρe=P/0.0098H。
一、绪论
2.井控的概念 一级井控:是用适当密度的钻井液产生的液柱压力 来平衡地层压力,实现安全钻井 。 二级井控:是指有一定量的地层流体侵入井内时能及 时发现,并能关闭井口防喷设备,然后用合理的压井方 法恢复井内压力平衡。 三级井控:是指发生井喷失去控制后,组织专门人 员进行抢救措施,重新恢复对井的控制。 井控的指导方针:立足一级井控,搞好二级井控, 杜绝三级井控 3.井控技术的发展 第一阶段:经验阶段,20世纪50年代及以前 第二阶段:理论阶段, 20世纪60-70年代 第三阶段:现代化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
井控培训资料

十一、井控日常检查
4、所有备用管线及阀是否无堵塞并进行了试 压。 5、是否安装了手动锁紧杆和手轮。 6、所有的操作阀是否以标记。
十一、井控日常检查
三、人员素质及现场工作状况检查 1、施工设计中的井控措施是否具体明确。 2、现场操作人员是否熟记本岗位的井控工作 职责,是否实施应急、工况演练。 3、现场施工是否到达相关标准或规定要求。 4、其他检查项目。如结合作业井的实际情况 是否准备充足的压井液等。 日常检查结束后,对查出的问题应及 时上报并整改。
十二、井控管汇
1、井控管汇 在井控压井作业中,需要借助一套装有可调节流阀的专 用管汇给井内施加一定的回压,并通过管汇控制井内各种 流体的流动或改变流动线路,这套专用管汇称为井控管汇。 2、井控管汇组成 包括:节流管汇、压井管汇、防喷管汇、放喷管汇等。 3、节流管汇组成 由节流阀、平板阀、五通、汇流管、缓冲管、压力表等组 成。 4、压井管汇组成 由单流阀、平板阀、三通和压力表等组成。
1、合理选择压井液,根据产层压力数据,合理选择 压井液,使井内液柱压力大于产层压力,同时又 要保证压井液不会对油气层孔道周围形成二次污 染。 2、强化井口防喷措施。根据产层压力,选好相应井 口防喷装置。详细检查各部位性能是否可靠,还 必须进行井口装置试压,保证其没有泄露。在射 开油气层后发生井喷也能够及时关井控制。 3、射孔期间应有专人观察井口,发现外溢或有井喷 预兆是,应停止射孔作业,根据溢流情况决定起 出射孔枪,抢下油管,还是切断电缆关闭防喷装 置。 4、射孔结束后应迅速下入生产管柱, 替喷生产,不允许无故空井。
二、井喷的原因
二、由于井控措施不当引起井喷。 1、对地层或井筒认识不足,设计措施不到位,导致 施工的盲目性。 2、负压射孔时负压差过大。 3、受相邻注水井影响较大时,未及时关停,或停注 后未泄压。 4、施工过程中,控制措施不当,如射孔施工观察时 间不够等。 5、关井程序不正确。 6、关井压力过高,超过井口控制装置、套管或地层 的承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