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OS研究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和健康对照股骨、胫骨、股胫扭转角共17页文档
复发性髌骨脱位治疗效果分析

复发性髌骨脱位治疗效果分析摘要】目的为探讨复发性髌骨脱位(Recurrent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RDP)的治疗方法。
方法 2003年开始利用缝匠肌前移,增建一个动力性髌韧带和加强股内侧肌肌力,共治疗RDPl5例,18膝;随访12例,13膝。
结果随访时间2.5年~13年,平均4年3个月,髌骨无再脱位,膝关节伸屈功能正常,无继发关节退行性变,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结论认为本方法优点在于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效果确实、易于推广。
复发性髌骨脱位(RDP)是一种常见病,治疗方法较多,各种术式存在一些问题,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术后复发,关节疼痛,不灵活等并发症时有发生。
2003年起,用带状的缝匠肌,其止点不切断,游离下1/3段移位至髌骨前,增建一动力性髌韧带,使 Q角变小,并增加一个可变性对髌骨向内的拉应力,维持髌骨正常的生物力学,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全麻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仰卧位。
上气囊止血带,驱止血下操作。
于髌骨内缘0.5cm~1cm处做纵切口,向下至胫骨结节内下,向上至大腿中下1/3交界处。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在肌肉及髌股韧带浅面,分离外侧皮瓣至髌骨外侧1.5cm,内侧皮瓣至缝匠肌。
髌骨不脱位情况下,于其外缘纵形切开髌股韧带及关节囊,切口长度以膝关节屈曲满意为止。
若股外侧肌紧张止点切断上移,骼胫束紧张可横形切断或“Z”字延长。
切口宽度应与髌骨脱位前后移动距离相等。
髌骨脱位情况下,于其内缘做一棱形切口,切下棱形的髌股韧带及关节囊,其大小应与髌骨外侧棱形裂口相仿。
同时探查关节内,做出相应处理。
棱形瓣修补外侧裂口,内侧裂口直接缝合。
于髌骨前做一“U”字形肌腱膜骨膜瓣切口,使蒂部在内侧,宽度约2cm,切开肌腱膜骨膜后,从髌骨外缘向内侧掀起,将髌骨皮质骨面,用骨凿凿成麻点状。
将缝匠肌下1/3段进行游离,止点不切断。
在膝伸直位,移至髌骨前肌腱膜骨膜瓣下,将该瓣外侧游离端与髌骨外侧髌股韧带牢固缝合,肌腱膜骨膜瓣上下缘与缝匠肌间断缝合,肌肉不要缝扎太多。
20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整复手术临床研究

20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整复手术临床研究目的对复发性髌骨脱位整复手术方法进行研究。
方法对我院从2002年至2009年对20例,26膝复发性髌骨脱位采用手术方式治疗。
结果术后切口无感染,患者术后均无再脱位表现。
15例完全正常,9例优良,2例良好。
结论复发性髌骨脱位整复术,疗效确切,手术难度低,便于推广。
标签:复发性髌骨脱位手术处理1临床资料我院从2002年至2009年对20例,26膝复发性髌骨脱位采用手术方式治疗。
本组20例,男6例,女14例,年龄分别为16~24岁,右膝10例,左膝4例,双膝6例,外伤史17例,病史0.5~5年,均为髌骨外侧脱位,均无合并骨折及神经损伤。
2术前处理(1)病史:当患者有明确外伤史,且伤时髌骨脱向股骨外侧时则诊断相对容易。
但常有伤时未得到诊断及少数外伤史不明确者,症状多为膝乏力、支撑不住,有时出现膝痛及肿胀。
(2)体格检查:①髌膝关节及髌骨内侧部压痛,髌骨脱位患者膝关节屈曲时可见髌骨的位置偏外,严重者可完全滑到股骨外髁的外侧;②典型半脱位者从伸膝位屈膝达20~30°时,髌骨隆起于股骨外髁前方;进一步屈膝时,髌骨突然向内滑到股骨滑车沟内,同时伴有弹跳及滑脱感;③在肌肉松弛条件下,检查者将髌骨向外侧推,并徐徐屈膝至30°左右,此时半脱位患者会感到不适和恐惧;④病史较长患者有明显股四头肌萎缩,以内侧头萎缩明显,较大的Q角。
(3)方案选择: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和半脱位的手术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改良股四头肌的牵拉作用或稳定髌骨,主要针对股四头肌内侧头无力,外侧髌股支持带及髂胫束挛缩,高位髌骨以及较大的Q角等易发因素,设计手术方案,多为几种手术同时应用。
第2类是切除髌骨,重建股四头肌结构,适用于髌股关节有严重变性的病例。
急性外伤性髌骨脱位采用内侧关节囊修复紧缩术,辅以膝外侧松解术,术后需石膏固定膝功能位或屈膝30°位4周。
复发性髌骨脱位除采用上述两大类基本手术外,应测量Q角,若Q角>20°,应同时施行髌韧带止点移位术或髌韧带外侧半转位术。
复发髌骨脱位PPT医学课件

查体 股四头肌萎缩,以内侧头明显; 测量Q角:大于20为异常,提示下肢伸膝装置力线异常; 恐惧试验: 患者放松, 检查者将其固定于20-30屈曲位, 将髌骨向 外推呈半脱位。试验阳性时患者会突然感到疼痛并对抗髌骨的进 一步外移。 髌骨倾斜试验:伸直膝关节, 检查者将拇指放于髌骨外侧, 其余四 指放于髌骨内侧, 如不能使髌骨外侧关节面升至水平面或稍高于 水平面则表明外侧支持带过度紧张。 髌骨活动轨迹检查: 患者取坐位, 检查者站于前方, 缓慢伸膝。当 膝关节接近完全伸直时, 髌骨轻度外侧半脱位, 为J征阳性, 表明有 一定程度的运动轨迹异常。 髌股关节检查: 压迫髌骨的同时推动其在滑车沟内向内、外、上、 下移动。当髌骨关节病变时, 可再现膝关节前部疼痛,提示髌骨 关节软骨损伤。
诊断
X 线特征 轴位 Sulcus角:股骨髁间窝顶点和内外髁最高点连线的夹角,角度超过 126-150提示髌骨脱位或半脱位; Congruence角:股骨髁间窝定点至髌骨最低点的连线与Sulcus角平 分线之间的夹角,大于15度为异常; Laurin角:股骨内外髁顶点连线与髌骨外侧关节面之间的夹角。当两 线平行或开角向内时提示习惯性髌骨半脱位; 下肢全长相:侧下肢力线;
诊断
X 线特征 正位:髌骨形态,外伤后复发性髌骨脱位可有髌骨内侧缘撕脱骨 折; 侧位:测量髌骨高度: Insall-Salvati指数(髌腱于髌骨长度比,正常为1,大于1.2提示 高位髌骨,小于0.8低位髌骨); Blumensaat线(屈膝30度时从髁间窝股骨前缘向前的线,正常 髌骨下极应在此线);Blackburne-Peel指数(胫骨平台到髌骨 下极距离与髌股关节面长度的比值,正常0.8,超过1提示高位髌 骨)。
髌骨脱位论文内侧髌股韧带论文: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髌骨脱位论文内侧髌股韧带论文: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摘要】目的探讨fulkerson胫骨结节内移术(术ⅰ)与髌外侧支持带松解联合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术(术ⅱ)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效果、适应症及各自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17膝)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接受术ⅰ12例,术ⅱ5例。
总结两种术式各自适应症及特点。
结论术ⅰ和术ⅱ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可以纠正髌股关节的病理性运动轨迹,无髌骨再脱位发生,可缓解髌前痛症状,改善髌股关节功能。
术ⅱ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无需二次手术取内固定。
【关键词】髌骨脱位内侧髌股韧带胫骨结节内移术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2002年2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患者共17例17膝,年龄12—43岁,平均年龄19.06岁,其中男5例5膝,女12例12膝, fulkerson胫骨结节内移术(术ⅰ)12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联合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术(术ⅱ)5例。
患者均出现过两次以上髌骨外脱位,平均7.93±5.22次/人,查体恐惧试验及髌骨挤压试验均为阳性,髌骨外移度>ⅱ度。
患者膝关节正侧位片和髌骨轴位x 线片示:高位髌骨9例,股骨髁发育不良5例, q角男性平均13.6±1.14°,女性平均22.3±2.16°,髌股关节间隙不对称,外侧狭窄,内侧增宽,髌骨运动轨迹外移>5mm,存在髌骨外脱位的特点。
1.2 术前评估1.2.1 全部病例术前按照kujala髌股关节不稳定疾患专用评分表评估。
1.2.2 全部病例术前接受ficat投射法髌骨轴位摄片检查,测量参数指标主要包括:(1)适合角(ca)[6]:正常人群为-8±9°,>+16°为髌骨外侧脱位。
(2)外侧髌股角(lpa)[7]:正常人群为7.8±3.1°,按照laurin[8]的判断标准,等于或小于0°为髌骨外侧倾斜。
EOS^(TM)3D影像系统诊断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EOS^(TM)3D影像系统诊断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吕乐;白云召;李鹏举;汤永刚;郑江;张宪;任博【期刊名称】《骨科》【年(卷),期】2024(15)2【摘要】目的探讨EOS^(TM)3D影像系统诊断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运动医学中心收治的22例(26膝)复发性髌骨脱位病人的影像学资料,两位影像学医生同时使用EOS^(TM)系统测量病人下肢力线,使用sterEOS软件对影像图片进行3D模型重建,并在三维模型中测量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tibial tubercle-trochlear groove,TTTG)间距,记录每次测量所需的时间和相关参数。
所有病人同期进行常规膝关节CT扫描及三维重建。
将EOS^(TM)3D影像和CT扫描测量的TT-TG数值进行比较,采用一致性检验研究和Bland-Altman分析图评价测量结果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结果进行EOSTM下肢力线测量时,不同测量者间测量的股骨和胫骨长度、膝关节内外翻角度及股骨胫骨旋转角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病人常规下肢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时间为(21.8±3.2)min(13~29min),EOSTM3D测量时间为(6.3±1.8)min(4~1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93,P<0.001)。
两位医生使用EOS^(TM)3D测量TT-TG值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791,使用常规CT测量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843,两种测量方法组内一致性均较好。
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两位测量者分别有96.2%(25/26)、92.3%(24/26)的点位于±1.96标准差范围内,显示使用常规CT三维重建和EOS^(TM)3D测量TT-TG值具备较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结论使用EOS^(TM)3D影像系统测量复发性髌骨脱位病人的TT-TG值,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及可重复性,具有检查时间短、辐射低等优势,是评估此类病人下肢力线数据的一种快捷、可靠及稳定的方法。
胫骨下段扭转角和外翻角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胫骨下段扭转角和外翻角的测量及临床意义韩铭【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03(043)003【摘要】对国人胫骨81副(男性41副,女性40副)胫骨下段扭转角及外翻角进行测量.结果:①胫骨下段扭转角,男性左侧64.8°± 3.6°,右侧68.7°± 2.8°;女性左侧63.6°±5.1°,右侧67.0°±6.1°.②胫骨下段外翻角:男性左侧15.6°±3.0°,右侧16.4°±2.9°;女性左侧15.6°±3.0°,右侧16.4°±2.9°.男性无论扭转角还是外翻角其侧别差异显著P<0.01及P<0.05;女性扭转角侧别差异显著P<0.01,而外翻角侧别无差异P>0.05;男、女性别比较:除左右外翻角差异显著P<0.01外,其余各角性别间均无差异P>0.05.在此基础上研制的内固定钢板更能符合胫骨下段的解剖特点,避免或减少因钢板塑形不佳所带来的并发症.【总页数】3页(P4-6)【作者】韩铭【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相关文献】1.拇外翻术后拇外翻角和第1-2跖骨间角X射线测量方法评价☆ [J], 孙卫东;吴寿长;温建民2.拇外翻术后拇外翻角和第1-2跖骨间角X射线测量方法评价 [J], 孙卫东;吴寿长;温建民;3.正常蒙古族人胫骨平台内翻角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J], 牛亚清;普日布苏荣;高雅菲;王跃文;张国梁4.正常蒙古族人胫骨平台内翻角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J], 牛亚清;普日布苏荣;高雅菲;王跃文;张国梁5.国人胫骨平台内翻角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J], 陶坤;吴海山;储小兵;徐长明;周晓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学影像-复发性髌骨脱位

医学影像-复发性髌骨脱位
目录
• 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概述 • 医学影像在复发性髌骨脱位中的
应用 • 复发性髌骨脱位的诊断 • 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治疗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复发性髌骨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膝 关节疾病,指髌骨在活动过程中 反复脱出膝关节囊外的现象。
特征
通常在剧烈活动、弯曲或下坡时 出现,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 和活动受限。
MRI检查的缺点是价格较高, 且对于金属植入物和体内有金 属异物者不适用。
关节镜检
关节镜检是一种有创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关节内部结构,对于诊断复发性髌骨 脱位及其并发症具有确诊价值。
关节镜检可以同时进行治疗操作,如修复撕裂的半月板、清理关节内游离体等。
关节镜检的缺点是具有创伤性,需要麻醉和手术操作,有一定的风险和术后恢复时 间。
详细描述
老年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症状可能包括膝关节 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在医学影像上, 可以观察到膝关节结构改变、关节间隙狭窄 、软骨磨损等现象。治疗上,应根据个体情 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 理疗法和手术治疗等。同时,应注重老年人
的整体健康状况,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通常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症状。在医学影像上,可以观察到膝关节结构 异常、股骨髁发育不良、髌骨位置不稳定等现象。治疗上,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如物理疗法、康复训练和支具固定 等,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病例二:中年女性复发性髌骨脱位
总结词
中年女性复发性髌骨脱位可能与内分泌变化、肌肉力量减弱以及关节退行性变等因素有关。
询问病史
复发髌骨脱位

手术治疗
伸膝装置的近端重排 股内侧肌成形术: 取髌骨内缘切口, 分离股内侧肌肌腱, 将股内侧肌向外、向远端移位, 覆盖在髌骨上用粗线暂时固定, 屈膝60度观察髌骨活动情况, 若髌骨的外缘与股骨外髁的外缘在一条线上, 则可将股内侧肌止点缝合在髌骨及股四头肌腱; 如果髌骨继续向外侧骑跨, 则需在外侧支持带处切开, 松解滑膜。此手术适用于半脱位或脱位Q角<20度。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手术治疗
伸膝装置的远端重排 髌韧带转位手术: 对于骨骼发育不完全, 同时伴有关节损伤及韧带松弛的髌骨脱位,应用膝外侧松解, 同时髌韧带远端劈裂内侧1/ 3 翻转加强股内侧肌后, 缝合至胫侧副韧带上( Three- in- one 术式) 。该术式对因髌骨周缘软组织不平衡引起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疗效好, 但髌骨有明显移位且股骨髁间凹有病变者疗效差。 若TTTG> 20mm, patellar height < 1. 4 可采用胫骨结节移位术, 对于髌骨易复位, 复位后膝伸屈不受影响的胫骨结节发育完成的青年亦可采用。膝前外侧切口, 先行外侧支持带松解,于髌韧带止点切取1. 5 cm − 1. 5 cm 的骨块, 膝关节伸直位,将髌韧带骨块置向内侧和远端的需要位置, 用螺钉固定。胫骨结节内移是为了降低Q 角和胫骨结节过度外偏, 但是应当注意到该术式增加了内侧膝关节软骨的压力, 特别是Q 角正常的患者。另外, 伴有O 型腿、内侧半月板切除、退变性关节炎患者均应列为此手术禁忌。
手术治疗
伸膝装置的远近端联合重排
复合近段和远端重建术相对单纯近端重建术, 技术要求更高和更加巧妙。该术式主要包括外侧结构松解、股内侧肌成形及胫骨结节移位术, 适学者认为, 复合近段和远端重建术把手术复杂化了 , 可能由于对关节软骨的干扰而导致关节退变加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基于EOS研究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和 健康对照股骨、胫骨、股胫扭转角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