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平行与相交(六-四上)

合集下载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与相交整理与复习 ppt课件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与相交整理与复习 ppt课件

三、我来挑战:
1.








在上面的各组直线,(④⑥)是互相平行 (①②③⑤⑦⑧)是相交,( ②⑦)是互相垂直。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与相 交整理与复习
2.我会填:
(1)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平行)和( 相交)。 (2)两点之间( 线段 )最短。
(3)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O
0
1
A
B
C
D
E
2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所有线
段中,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 线的距离。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与相 交整理与复习
练一练:
1.怎样量出A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A
7cm
9.4cm
A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与相 交整理与复习
2.从小明家去公路怎样走最近? 从小明家去超市怎样走最近?
能画( 一 )条。 (4)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对的两条边互相 (平行 ), 相邻的两条边互相( 垂直 )。
(5)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 最短,它的长度叫作点到直线的( 距离 )。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与相交整 理与复习
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与相交整 理与复习
知识点回顾之一 回忆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和联系
2个 1个 没有
可以度量 无法度量
无法度量
线段和射线
都是直线的
一部分,直
线上任意两 点间的部分 是线段。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与相交整 理与复习
相交
同一
平面
内两

最新苏教版数学四上《平行与相交》ppt精品课件

最新苏教版数学四上《平行与相交》ppt精品课件
.
.
.
图②
图③
图①
图①
这两条直线相交。
图③
这两条直线会相交。
图② 这两条直线永不相交。
a
图②
b
在同一平面内 ,不相交的 两条直线 叫做平行线。
直线 a与b互相平行。
直线 a平行于b,直线 b也平行于a。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 两条直线 叫做平行线。
判断下面图形中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吗?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你 有什么收获呢?
雍熙二小 刘刚
判断下面图形中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吗?

你能在我们教室里找一找哪些是 平行的线吗?
黑板的上下 两条边互相平行
秋千架的两根 吊绳互相平行
请同学们说说日常生活,你见过下图中的平行线吗?
画平行线
我用直尺 画。
画平行线
先画一条直线行线
画平行线
直尺和 三角板 对齐。
画出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画出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下面哪几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平行
不平行 平行
不平行
下面每个图形中哪些线段是相互平行的?各有几 组平行的线段?
有2组平行 线段
有1组平行 线段
有2组平行 线段
有3组平行线段
经过A点分别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2.小鱼向右平移5格,平移前后小鱼图形中的哪 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用不同的颜色描出来。
不是
图①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 两条直线 叫做平行线。
判断下面图形中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吗?
不是
图③
在同一平面内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叫做平行线。
判断下面图形中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吗?

第四单元相交与平行(说课稿)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四单元相交与平行(说课稿)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四单元相交与平行(说课稿)1. 教学目标本单元主要教授相交、平行等概念,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这些数学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1.认识相交和平行的概念;2.能够画出平行线和垂直线;3.能够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或垂直;4.能够通过多边形的内角和判断其形状。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相交和平行的概念以及垂直线和平行线的绘制和判断。

而教学难点则在于通过多边形的内角和判断其形状。

3. 教学内容及方法3.1 相交的概念相交是指两条线段或直线相交,在相交点处交叉形成的现象。

方法教师可通过示意图向学生讲解相交的概念,并展示不同角度下的相交情况。

让学生自己观察,感受,领会相交的概念。

3.2 平行的概念平行是指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永远不会相交,无论这两条直线延长到哪里。

方法采用实际物品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物品交汇形式。

再用图形展示,反复演示,达到理解平行的概念。

3.3 垂直线和平行线的绘制和判断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示意图展示垂直线和平行线的绘制和判断方法,在黑板上进行讲解和演示。

同时,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动手实践,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3.4 多边形的内角和形状通过多边形的内角和判断其形状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

教师可以采用数学计算公式的方式或者图形分析与比较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这一知识点。

4.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评估:1.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多边形,并求出其内角和,让其他同学判断其形状;2.出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判断图形中的线段是否平行或垂直;3.出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判断图形中的线段是否相交或平行。

5. 教学反思本单元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讲解了相交和平行的概念,以及垂直线和平行线的绘制和判断方法,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点。

但是在多边形的内角和形状的判断上,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理解困难。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平行和相交备课.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平行和相交备课.

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格式
课时备课格式
单元主题平行与相交课题认识平行线第周第 1 课时
3. 认识相交。

师:你能根据每组直线的特点分一分类吗?先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教师巡视分类结果。


单元主题平行与相交课题平行线的画法第周第 2 课时
课时备课格式
单元主题平行与相交课题垂线的认识第周第3 课时
师:当说到
单元主题平行与相交课题垂线的画法第周第 4 课时
课时备课格式
单元主题平行与相交课题点到直线的距离第周第 5 课时。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平行与相交》课件使用说明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平行与相交》课件使用说明
2.再次点击该苹果,苹果变黄(表示学生在这方面表现还可以)。
3.第三次点击该苹果,苹果变红(表示学生在这方面表现优秀)。
4.可以从篮子中继续选择其他苹果进行评价。操作方法相同。
5.如果教师还可以选择篮子外的青苹果,先输入文字(根据评价的方面),再点击苹果下方。其余操作同篮子中的苹果。
“平行与相交”课件使用说明
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1。
类型:ppt
图标按钮交互链接情况说明:
序号
说明
首页
设有四个交互按钮,点击进入本课四个相应环节(情境导入、合作探索、自主练习、回顾反思)。
18
操作步骤:
1.从篮中选一个苹果(根据课堂需要),点击,该苹果移动到篮子上方指定位置。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平行与相交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平行与相交

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主备人:何吉新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为平行和相交。

主要通过生活实例抽象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了解相交的特例——彼此垂直。

并通过各类方式让学生做平行与彼此垂直,让学生通过必然的工具画平行线及过一点画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教学目标:一、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同一平面内两条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了解相交的特例——彼此垂直。

能通过各类方式让学生做平行与彼此垂直,让学生通过必然的工具画平行线及过一点画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二、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取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育交往、合作和探讨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一、了解平行与相交,了解相交的特例——彼此垂直。

二、学绘画平行线与彼此垂直。

难点: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与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办法:一、充分利用生活素材,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

如,教学两条直线彼此平行的位置关系时,可以给学生创设模拟生活中的平行现象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现实素材中体会平行的两条直线永不相交的这一特点。

二、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感知、去体验。

4、关注学习进程的评价,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

课时安排:4课时第四单元《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画一画、辨一辨等活动,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与相交的位置关系(重、难点)。

2、我能运用多种方式画平行线。

学习进程:一、自主学习1、知识链接。

回顾关于线段、射线、直线的知识,填写下表。

名称画一画特点联系举例线段射线直线2、我会预习。

(1)仔细观察讲义第48页情境图,我发现图中有许多。

提出一个数学问题:?(2)咱们把图中的线别离画下来,然后仔细研究。

仔细观察上面几组线的位置关系,我能试着把他们分分类:。

二、合作探讨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情况?(1)看一看:④和⑤中的两条直线()。

四上第单元平行和相交教案集体备课教案

四上第单元平行和相交教案集体备课教案

四上第单元平行和相交教案集体备课
教案
Safety is the first principle of investment. December 21, 2020
第四单元分析
在学生初步认识直线以后,本单元教学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能相交,也可能不相交;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垂直是特殊位置的相交;教材按上述的线索,组织教学内容,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作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先教学平行,再教学垂直;以理解这两种位置关系为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各种方法画出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直线,并通过这些活动,体会平行线和垂线的一些特性;
1结合生活情境教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生活中有许多平行或垂直的现象,这些都是教学本单元内容的现实背景和有意义的素材;教材结合生活情境教学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有三个好处:一是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形成数学概念;二是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是有利于学生从
数学的视角观察世界;
1在生活情境中凸现数学内容;
2在已有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数学概念;
3带着建立的数学概念观察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现象,在现实的素材中寻找平行线和垂线;
2鼓励学生动手画平行线和垂线;
让学生画平行线和垂线不单是操作方法的教学和操作技能的培养,还是数学概念的具体应用,在应用中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
1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制作;
2指导学生用工具规范地画;
3在画平行线、垂线的过程中体会一些基本特性;。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平行和相交》知识点总结与习题汇总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平行和相交》知识点总结与习题汇总

平行与相交知识点总结与对应习题知识点1:直线、射线、线段1.直线的特征: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2.射线的特征: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3.线段的特征:有两个端点,不可以延长;4.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知识点2:平行与相交1.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平行、相交(包括互相垂直)2.平行: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式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3.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知识点3:垂线画法1.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2)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和已知点重合(3)从直角的顶点起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并标明垂直符号;2.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2)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另一直角边经过已知点(3)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并标明垂直符号;知识点4:平行线画法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沿着直尺平移三角尺;3.再沿第一步中所用的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知识点5:两点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知识点6: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知识点7:垂直、垂线与垂足: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知识点8: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线段最短。

如果这点在直线上,那么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零。

知识点9:平行四边形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梯形的性质: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课题我跟爸爸学设计——平行与相交教学总目标1、能说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的联系与区别。

2、知道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上的位置关系是平行与相交两种情况,并且知道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3、知道画平行线和垂线的绘画工具,掌握平行线和垂线的绘画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按要求绘画平行线和垂线。

4、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垂直线段最短。

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解读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1、直线、线段与射线的联系与区别2、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上的位置关系3、平行线和垂线的绘画方法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垂直线段最短重点难点重点:平行线和垂线的绘画方法。

难点:平行线和垂线的绘画方法。

课时安排 1、平行与相交 4课时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垂直线段最短 1课时课题:平行与相交教学内容:教材第55——59页。

教学目标:1、能说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的联系与区别。

2、知道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上的位置关系是平行与相交两种情况,并且知道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3、知道画平行线和垂线的绘画工具,掌握平行线和垂线的绘画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按要求绘画平行线和垂线。

教学重点:平行线和垂线的绘画方法。

教学难点:平行线和垂线的绘画方法。

教学准备:直尺一把、三角尺一付、绘图铅笔一只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2、你知道这些图形都是有什么来围成的吗?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探讨相关的秘密。

二、探究新知(一)处理情境图中的信息。

1、独立观察。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图上画的是什么?从中可以获得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2、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提出的问题从这些数学信息中你能给大家提出什么问题?①这幅设计图是怎么画出来的呢?(二)、合作探索1、自主探索自主绘画情境图中的设计图2、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绘画设计图所用的工具和绘画方法3、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线段:笔直、两个端点、可度量射线:笔直、一个端点、不可度量直线:笔直、没有端点、不可度量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三、自主练习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①一条直线长5米。

()②直线比射线长。

( )③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④线段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2、教材第58页,第1题。

四、板书设计:线段:笔直、两个端点、可度量射线:笔直、一个端点、不可度量直线:笔直、没有端点、不可度量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教学反思课题:平行与相交教学内容:教材第55——59页。

教学目标:1、能说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的联系与区别。

2、知道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上的位置关系是平行与相交两种情况,并且知道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3、知道画平行线和垂线的绘画工具,掌握平行线和垂线的绘画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按要求绘画平行线和垂线。

教学重点:平行线和垂线的绘画方法。

教学难点:平行线和垂线的绘画方法。

教学准备:直尺一把、三角尺一付、绘图铅笔一只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说出下面哪是直线、哪是射线、哪是线段?①②③④2、你知道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位置关系有那几种情况吗?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探讨相关的秘密。

二、探究新知1、自主探索自主在练习本上边画边探究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位置关系。

2、小组合作探索①交流绘画的不同情况②总结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位置关系有那几种情况3、集体交流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位置关系:①相交②平行4、认识平行线和垂线①平行线②垂线三、自主练习1、什么叫平行线?什么叫垂线?2、教材第58页,第2题。

五、板书设计: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位置关系:①相交②平行垂线平行线平行线:同一平面不相交直线垂线:?相交直线直角(同一平面)教学反思课题:平行与相交教学内容:教材第55——59页。

教学目标:1、能说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的联系与区别。

2、知道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上的位置关系是平行与相交两种情况,并且知道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3、知道画平行线和垂线的绘画工具,掌握平行线和垂线的绘画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按要求绘画平行线和垂线。

教学重点:平行线和垂线的绘画方法。

教学难点:平行线和垂线的绘画方法。

教学准备:直尺一把、三角尺一付、绘图铅笔一只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说说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你知道平行线是怎么画出来的吗吗?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探讨怎样画平行线。

二、探究新知1、自主探索启发同学们利用自己身边的学习工具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

2、小组合作探索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是怎样画平行线的。

3、展示车成果各组展示画得最好的一位同学的作品。

4、点石成金工具:三角板和直尺要点:两靠一划一画如图所示:5、模仿练习自主模仿、小组帮扶、教师巡回指导6、成果展示在展示自己的成果时向大家说说自己是怎样画出来的。

三、自主练习1、填空:画平行线要用到()和()两种工具。

画平行线的要点是()。

2、过A点和B点分别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A•A•①②B••B六、板书设计:工具:三角板和直尺要点:两靠一划一画如图所示:教学反思课题:平行与相交教学内容:教材第55——59页。

教学目标:1、能说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的联系与区别。

2、知道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上的位置关系是平行与相交两种情况,并且知道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3、知道画平行线和垂线的绘画工具,掌握平行线和垂线的绘画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按要求绘画平行线和垂线。

教学重点:平行线和垂线的绘画方法。

教学难点:平行线和垂线的绘画方法。

教学准备:直尺一把、三角尺一付、绘图铅笔一只第四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过A点和B点分别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A•A•①②B••B2、你能过A点和B点画出这条直线的垂线吗?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探讨怎样画垂线。

B•A •二、探究新知1、自主探索启发同学们利用自己身边的学习工具想办法过A点和B点画出这条直线的垂线。

2、小组合作探索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是怎样画的。

3、点石成金工具:一个三角板(两直角边)要点:一靠一划一画一靠: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一划:把三角板沿直线向指定的点划近一画:用铅笔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过指定点向已知直线画出它的垂线如图所示:•B•A4、模仿练习自主模仿、小组帮扶、教师巡回指导5、成果展示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向大家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三、自主练习1、说说画垂线的工具和方法。

2、教材第59页,第7题。

七、板书设计:工具:一个三角板(两直角边)要点:一靠一划一画一靠: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一划:把三角板沿直线向指定的点划近一画:用铅笔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过指定点向已知直线画出它的垂线教学反思课题:两点之间和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内容:教材第60——63页。

教学目标:1、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垂直线段最短。

2、会用三角板画出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会用直尺连接已知两点。

3、会用本节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平行线和垂线的绘画方法。

教学难点:平行线和垂线的绘画方法。

教学准备:直尺一把、三角尺一付、绘图铅笔一只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过A点画平行线,过B点画垂线。

A •B •2、这节课我们带着前面学习的知识走进生活。

二、探究新知(一)处理情境图中的信息。

1、独立观察。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图上画的是什么?从中可以获得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2、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提出的问题从这些数学信息中你能给大家提出什么问题?①为什么要修隧道呢?(二)、合作探索1、自主探索自主设计一下火车要通过的路线。

2、小组合作探索发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教学方案教案修整(三)、合作探索点到直线的距离1、自主探索自主探索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怎样走最近。

2、小组合作探索A •发现:点到直线,垂直线段最短。

三、自主练习1、教材第61页,第1、2题。

2、教材第62页,第3、4、5题。

3、教材第63页,第6、7、8题。

八、板书设计:发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发现:点到直线,垂直线段最短。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