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力发展简史参考文档

合集下载

电能发展历程

电能发展历程

电能发展历程
电能发展历程:
1. 电力的发现:18世纪末,奥斯丁·夫西蒙·赛缪尔等人通过实验证明了静电是一种具有力量的现象,从而发现了电力。

2. 电池的出现:1800年,意大利科学家亚历山大·沃尔塔发明了第一块实用的电池,使得电力的存储与使用变得可行。

3. 电能的传输与应用:19世纪初,迈克尔·法拉第和安德烈·安培等科学家开始研究电流的性质,并提出了电磁感应和电阻等重要原理。

同时,研制出了电动机、电灯等电力设备,电能开始在工业和家庭中得到广泛应用。

4. 电网的建设:19世纪末,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人们开始建设电网,将远距离的发电厂与用户连接起来,实现了电能的远距离传输和共享。

5. 发电技术的进步:20世纪初,发电技术迅速发展。

由于发电机的改良,新型的火力发电厂和水力发电厂相继建成,大幅增加了电力产能。

6. 电能的广泛应用:20世纪中叶以后,电能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电力开始在交通、通信、医疗、农业等各个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7. 可再生能源的兴起:近年来,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始被大规模应用于发电,为电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8. 智能电网的建设:21世纪初,智能电网的概念崭露头角。

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智能电网可以实现对电力供需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以上是电能发展的历程,从电力的发现到电能的广泛应用,再到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的兴起,电能的发展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电力工业发展史范文

电力工业发展史范文

电力工业发展史范文电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发现琥珀擦拭后会带电,这被认为是电力的最早现象。

然而,电力在当时还没有被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

直到18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加连奥·加利利发现了电学现象。

随后,奥丁·冯·吕琪安和他的助手阿莱西·沃尔塔通过叠放金属片和湿纸片制作了第一台化学电池,这被认为是第一次成功地将电力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

19世纪初,伦敦的迈克尔·法拉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索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

他发现,通过将导体放置在磁场中,可以在导体中产生电流。

这一发现为后来的电力工业奠定了基础。

1831年,英国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他发现,当导体穿过磁力线时,会在导体中诱导出电流。

这一发现促使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利用电流来生产动力。

随着对电力的研究的深入,电力工业开始迅速发展。

1837年,美国发明家托马斯·舍维恩发明了第一台电报机,这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

1866年,大西洋第一条跨海电报缆成功铺设,使得美国和欧洲之间能够进行迅速的通信。

这一成就标志着电力工业的国际化。

随着电力传输技术的不断改进,电力开始被应用于工业生产。

1882年,美国第一家商业电力站在纽约市开始运营,为当地企业提供了电力供应。

1888年,美国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系统,这一发明被认为是电力工业的里程碑。

交流电系统的引入大大提高了电力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20世纪初,电力工业迅速扩张,并开始广泛应用于城市的建设和家庭生活中。

电力的使用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如交通运输系统、照明、电器设备等。

20世纪中叶,电力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核能的发现和利用,核电开始成为一种新的能源形式。

核能的应用使得电力更加清洁和高效。

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兴起,如太阳能和风能等,电力工业又迎来了新的变革。

世界电力发展简史

世界电力发展简史
返回

返回
二 电力发展简史
• 概述 • 电力工业兴起 • 电力工业的规模及其能源结构 • 发电量及装机容量的发展
电力发展概述
• 电能由于它便于长距离输送和分配,又容
易转化为机械能、热能,加之它又是信息 的最重要载体,因而从它一经得到工业规 模的生产,就由最初用于电照明、电报, 迅速扩展到电镀、电动力以至整个工业生 产的各部门。电力工业的规模从最初几千 瓦、几十千瓦的发电厂发展到今天几百万 千瓦的电站,以至装机容量达几亿千瓦的 大型电力系统。
• 返回
• 1881年在英国的戈德尔明建成世界上第一座
水电站。 • 1882年,美国在威斯康星州的福克斯河上建 成第二座水电站,水头3米,装机容量10.5千 瓦。 • 进入90年代,水电站的规模发展到万千瓦级 以至十万千瓦级。如美国尼亚加拉水电站 (1895),设计容量14.7万千瓦,这是商业 性水电站的发端。
电力工业的兴起
• 1875年,巴黎北火车站建成世界上第一座
火电厂,安装经过改装的格拉姆直流发电机, 为附近照明供电 。
• 1879年,美国旧金山实验电厂开始发电,
这是世界上最早出售电力的电厂。
• 1882年,美国建成纽约珍珠街电厂,装有6
台直流发电机,总容量900马力(约670千 瓦),以110伏直流电供电灯照明。这是世 界上第一座较正规的电厂。 • 在此前后,世界各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续建成几座容量为 千千瓦级的电厂。其中,著名的有伦敦德 特福德火电厂(图3)。
• 到2020年将达到20%,其中80%来自风能。
在丹麦有2万多人从事风电产业工作,其营 业额已达到30亿欧元。在丹麦,风力发电 为全国提供了20%的电力,这一比例位居 世界第一。 • 在过去5年中欧洲的风电增长率超过了35%。 与此同时,太阳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资源 也备受欧洲环境专家推崇。

19世纪百年电力发展史

19世纪百年电力发展史

19世纪百年电力发展史1. 1800年,伏打发明第一个化学电池2. 1831年,人们开始获得连续的电流法拉第制造了最早的发电机——法拉第盘3. 1866年,西门子制成第一台使用电磁铁的自激式发电机4. 1870年,格拉姆制成了环形电枢自激发电机供工厂电弧灯用电5. 1875年,巴黎北火车站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火电厂,用直流发电供附近照明6. 1879年,旧金山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商业发电厂,两台发电机共22盏电弧灯。

同年先后在法国和美国装设了试验性电弧路灯7. 1879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8. 1881年,英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小型水电站9. 1882年,爱迪生在纽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正规发电厂10. 1882年法国人德普勒在慕尼黑博览会上表演了电压为1500~2000V的直流发电机组经57km线路驱动电动泵1884年英国人制造了第一台汽轮机11. 1885年制成交流发电机和变压器12. 1886年3月在马萨诸塞州的大巴林顿建立了第一个交流送电系统,电源侧升压至3000V ,经1.2km到受端降压至500V,显示了交流输电的优越性13. 1891年德国在劳芬电厂安装了第一台三相100kW交流发电机,通过第一条三相输电线路送电至法兰克福14. 1894年建成利亚加拉大瀑布水电站。

15. 1896年采用三相交流输电送至35km外的布法罗。

结束了1880年来交、直流电优越性的争论。

20世纪百年电力发展史1. 1903年,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装设了第一台5000kW汽轮发电机组,标志着通用汽轮机组的开始。

2. 1916年,美国建成第一条90km的132kV线路3. 1922年,美国在加州建成第一条220kV线路4. 二战后,美国于1955、1960、1963、1970和1973等年份分别制成并投运30、50、100、115和13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5. 1954年,瑞典首先建成了380kV线路,采用2分裂导线,距离960km,将北极圈内的Harspranget水电站电力送至瑞典南部。

世界电力发展简史

世界电力发展简史

世界电力发展简史电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它对于经济、生活和国防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世界电力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

第一阶段:特斯拉和爱迪生的竞争(1887-1914)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电力技术正处于起步阶段。

在这个时期,特斯拉和爱迪生是电力领域的两位最重要的发明家。

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发电机、变压器和电磁放大器等重要设备,使得电力传输变得更加安全和高效。

而爱迪生则专注于直流电技术的研究,在电灯、发电机和电池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在这个时期,美国成为了电力技术的中心。

1914年,美国的电力总容量已经达到了200万千瓦,显著领先于其他国家。

第二阶段:电力国营化(1914-194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很多国家加速了对电力行业的国有化进程。

在这个时期,欧洲、中国和苏联都开始了将电力成为国家战略的尝试。

在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使得很多国家需要加强对电力的控制,以保障战时生产和对抗敌方电力攻击。

在中国,大陆政府于1930年代开始了永久业权制度,将电力产业国有化。

此后,中国电力行业发展迅速,到1945年,中国的电力装机容量也已经达到了100万千瓦。

苏联也实施了国有化的政策,掌控了国内的电力市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的电力产量上升了40倍,成为支持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

第三阶段:能源危机和电力长跑(1945-1979)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

电力需求增长迅速,而此时的电力产能还无法满足需求。

导致了一系列的能源危机。

1960年代,油价的突然增长让世界开始了新的电力长跑。

为了避免能源危机带来的影响,包括美国、日本和欧洲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开始进行核能发电的研究和建设。

在这个时期,电力的发展也开始向亚洲转移。

日本、韩国和中国都开始大规模地建设电力设施,并逐渐成为全球电力领域的重要角色。

第四阶段:可再生能源的崛起(1979-至今)能源危机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得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电的发展历史

电的发展历史

电的发展历史
1660年,德国科学家奥拓·冯·格里克(Otto von Guericke)制造第一台静电发电机,被喻为现代电力之父。

1831年,英国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发现了划时代的电磁感应现象(1831年),电磁学得到了飞速发展。

1832年,法国仪器制造家皮克西(Hippolyte Pixli)发明最早的交流电发电机1835年,美国科学家约瑟夫·亨利(Joseph Henry)长距离送电。

1841年,英国物理学家詹姆士·普利士卡特·焦耳确定了能量可由电流、热能及化学变化转化成另一形式以保存。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Siemens)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工业用发电机。

19世纪末,托马斯爱迪生成功地采用了直流输电的方式点亮了电灯泡,但因为能量损失巨大,所以直流输电的效率非常低。

后来尼古拉特斯发明了交流输电,从而取代了直流输电。

扩展资料:
电的发现和广泛使用是地二次科技革命的结果,同时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资本,它的发现给人类生活带来很多方便。

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电,例如:用电饭锅做饭、电壶烧水、调解室温用的空调、电车等。

总之,所有的用电器都要用到电。

自从人们发现了电,人们的生产力大大提高,因为它效率高使用方便,后来,人们发明了电视机、手机、电子计算机,使信息准确快节的传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电的发现和应用极大的节省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类的力量长上了翅膀,使人类的信息触角不断延伸。

电力工业发展史

电力工业发展史

电力工业发展史按照科学历史来看,电力工业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当时人们发现电的存在,并使用了一些简单的电力装置,尽管在本世纪百年间,电力工业取得了重大突破。

1800年,英国人威廉卢瑟福发明了电池,使用电流来发电,这个发明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现代科技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1831年,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格里芬发明了磁力转动电机,它是一种只要有磁场就能产生动力的装置。

发明后,安德鲁格里芬紧接着发明了一种可以利用电能把磁场转换成机械能的装置。

1850年,美国科学家约翰朗道夫发明了多级变压器,它实现了高压和低压电的转换,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变压器的原理。

1866年,美国科学家尼尔斯托克斯发明了可以开关电源的安装,这种开关就是我们现在家里使用的电器那些小插头。

1879年,爱尔兰科学家西蒙波普发明了灯泡,他发明了一种利用电解之间的变化,从而实现光学发电的装置,他的发明为之后的电力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灯泡的发明让世界变得更加明亮。

1882年,美国的发明家爱德华西蒙发明了电线,他发明了一种电力传输装置,它使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家里,西蒙的这项发明解决了家用电的传输问题,使用户实现了家用电的普及。

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发明,电力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力发电技术在推进电力行业发展,改善了众多行业和工厂的生产运行方式,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可再生能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我们进入现代社会创造了良好起点,从而改变了世界格局。

近年来,电力工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完善了发电系统,提高了发电技术的水平,大大的改善了电力工业的发展情况。

例如,电力工业现在采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可以更有效的管理调度,提高电力的可靠性,减少停电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电力的利用率,以满足用电者的需求。

展望未来,电力工业仍将有许多技术上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探索新技术和发明,以更加有效的利用资源,改善电力行业的发展状况,适应时代发展的态势,更好的保障用电安全,为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完整版)1.1世界电力工业发展史

(完整版)1.1世界电力工业发展史
1891年第一条三相交流高压输电线路在德国运行, 1台230kVA发电机、1台95/15200V升压变、2台 13800/112V降压变
3
1913年,全世界的年发电量达 500亿千瓦时,电力工业 已作为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进入人类的生产活动领域。
20世纪30、40年代,美国成为电力工业的先进国家,拥有20 万千瓦的机组31台,容量为30万千瓦的中型火电厂9座。 1950年,全世界发电量增至9589亿千瓦时,是1913年的19倍。 1950~1980年,发电量增长7.9倍,平均年增长率7.6%,约 相当于每10年翻一番。
发展趋势:大联网,特高压,大容量,异常复杂。 如何进行规划和运行控制?巨大的挑战。
9
五、电力工业的市场化改革
1978年智利尝试,阿根廷、英国、美国、澳大 利亚等紧随其后,从垂直垄断型逐步进行市场 化改革,对电力工业乃至政治、经济等产生重 大影响。
目标:打破垄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 服务,提供更优质安全廉价的电能,促进电力 工业良性发展(低效、腐败、电老虎)
19世纪90年代交直流标准之争,爱迪生主张直流, 西屋偏好交流,激烈辩论。
世纪之交,交流获胜:尼亚加拉瀑布选择交流,因 为直流不可能将电送往30km以外的布法罗,结束了 交直流争论。
归纳主要原因:
交流系统电压变换容易,发、输、用电灵活
交流发电机和电动机简单便宜。
4
交直流之争(II)
20世纪50年代,随着汞弧阀的发展,高压直 流(HVDC)对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更有吸引力, 变得更经济,并可提供非同步联网(与原DC 特点不同)
20202020443388伏特与伏打电池伏特与伏打电池安培与他的实验装置安培与他的实验装置202043欧姆与他的实验装置欧姆与他的实验装置法拉第与最早的发电机法拉第与最早的发电机法拉第盘法拉第盘20204310雅可比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机模型与实用电动机雅可比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机模型与实用电动机20204311西门子与他的自激式发电机西门子与他的自激式发电机20204312电弧灯左与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电弧灯左与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20204313贝尔实验室的第一台电话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202043141882年爱迪生在纽约建立发电厂2020431520204316二交直流之争i初期直流1886年后其无法远距离送电的局限性显露出来输电要高电压而发用电不接受高电压需要基于交流的变压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力发电原理图
电力发展
• 20世纪30、40年代,美国成为电力工业的先进国家,拥有 20万千瓦的机组31台,容量为30万千瓦的中型火电厂9座。 同一时期,水电机组达5~ 10万千瓦。1934年,美国开 工兴建的大古力水电站,计 划容量是 888万千瓦,1941 年发电,到1980年装机容量 达649万千瓦,至80年代中 期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 站。1950年,全世界发电量 增至9589亿千瓦时,是1913 年的19倍。
• 1986年,全世界发电量火电占63.7%,水电 占 20.3%,核电占15.6%。
• 20世纪70年代,电力工业进入以大机组、 大电厂、超高压以至特高压输电,形成以 联合系统为特点的新时期。
• 1973年,瑞士BBC公司制造的130万千瓦双轴发电机组在美 国肯勃兰电厂投入运行。
• 苏联于1981年制造并投运世界上容量最大的120万千瓦单 轴汽轮发电机组。
• 特高压输电和直流输电不仅用于远距离大容量输送电 能,而且在工业大国的联合电力系统中或全国统一电 力系统中,起着主联络干线的重要作用。经过约100年 的发展,到1980年全世界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20.24亿 kw,年发电量达到82473亿kw·h;1997年全世界发电 装机容量超过32亿kw,年发电量达到139487亿kw·h。
被誉为“电力高速公路”的特高压输电线路
•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电力工业 从电力生产、建设规模、能源构到电源和电网 的技术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进入90年代后, 其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下三个突出的动向:
1、世界发电量的年增长率趋缓,而一些发展 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仍维持较高的电力增 长速度;
• 现在,美国正研究1100千伏和1500千伏特高压输电, 意大利研究1000千伏输电,曰本建设250千米长1000 千伏特高压线路。
• 高压直流输电(HVDC),瑞典、美国、苏联分别采用 ±100、±450 、±750千伏电压。到1985年,全世界 已有18个国家、32个直流输电线路投运,总输送容量 2000万千瓦。输电距离1080千米的±500千伏中国葛 洲坝—上海输电线路已于1989 年8月投入运行。
电力起源
• 电力工业起源于10世纪后期。 1875年,巴黎北火车站建 成世界上第一座火电厂,为 附近照明供电。1879年, 美国旧金山实验电厂开始发 电,是世界上最早出售电力 的电厂。1880年代,在英 国和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批 水电站。1913年,全世界的 年发电量达 500亿千瓦时, 电力工业已作为一个独立的 工业部门,进入人类的生产 活动领域。
2、电力技术的发展向效率、环保的更高目标 迈进;
3、电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革,由垄 断经营逐步转向市场开放。
• 世界发电量:据联合国能源统计资料,1997年世界总发电 量为139487亿 kw·h,其中火电占64. 0%,水电占18.4 %,核电占17.2%,地热及其它能源发电占0.4%。1990 年以来世界发电量以较快速度增长,2005年比2004年增长 3.7%,比1990年增长53%,达18184TWh。
世界电力发展简史
简介
•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 70 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 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 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 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 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 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 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 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 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
瓦,发电量只有43.1亿度。 年的43.2倍。
安装了一些自动安全监测
装置。
新能源发电
• 核能发电 1985年中国开始兴建第一座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
容量30万千瓦,压水堆型,自行设计、制造、施工,部分设备 进口。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1994年4月1日商业60 万千瓦核电机组,和三期工程二台自加拿大引进的重水堆型70 万千瓦核电机组。
• 美国是发电量最多的国家,发电量接近世 界总量的四分之一。从1994年起中国发电 量超过了曰本和俄罗斯居第二位,但人均 水平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发电量最 多的国家是挪威(仅统计发电量超过 100TWh的国家),2005年人均发电量达 30016kWh,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倍。加拿 大、瑞典、美国、德国分列人均发电量的 2-5位。
年才开始投资于电力工业, 已达3094万千瓦,电力
以后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工业得到很大发展。到
但增长速度缓慢。中国发
1984年底,全国发电量
电量最高年份的1941年只 3770亿度,为1949年的
有59.6亿度,到1949年全 87倍;全国发电设备容
国发电设备容量为185万千 量7995万千瓦,为1949
中国电力发展史
• 中国的电力工业开始于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1882年,英商在上海设立 单机容量60万千瓦的火
了电光公司,以后外国资
力发电机组已开始运行;
本相继在天津、武汉、广 在电站大机组上,国家
州等地开办了一些电力工
对电力工业进行了大量
业企业。为配合新工业地
投资,单机容量10万千
区的建设,中国资本1905 瓦以上的火力发电机组
• 到1977年,美国已有120座装机容量百万千瓦以上的大型 火电厂。
• 1985年,苏联有百万千瓦以上火电厂59座。 • 1983年,曰本有百万千瓦以上的火电厂32座,其中鹿儿岛
电厂总容量440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油电厂。
• 总装机容量几百万千瓦的大型水 电站、大型火电厂和核电站的建 成,促进了超高、特高压输电、 直流输电和联合电力系统的发展。 1935年,美国首次将输电电压等 级从110~220千伏提高到287千 伏,出现了超高压输电线路。 1952年,瑞典建成二分裂导线的 38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1959 年,苏联建成500千伏,长850千 米的三分裂导线输电线路。 1965~1969年,加拿大、苏联和 美国先后建成735 、750和765千 伏线路。1985年,苏联首次建成 1150 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输电 距离890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