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治疗的理解与实践
叙事疗法解决学生问题的情况案例

叙事疗法解决学生问题的情况案例标题:叙事疗法解决学生问题的情况案例引言:在学生们成长的道路上,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时会产生负面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
然而,通过运用叙事疗法,学生们有机会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变自己的方式。
本文将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展示叙事疗法如何帮助一名学生解决自卑和成绩问题。
第一部分:情景背景小明是一名中学生,他在学校的成绩一直不理想,经常感到自卑和沮丧。
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完成学业,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
因此,他经常缺乏动力,成绩越来越差。
老师注意到了他的困境,并决定引入叙事疗法来帮助他解决问题。
第二部分:叙事疗法的介绍叙事疗法是一种通过讲故事来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心理疗法。
通过叙述和观察自己的故事,人们可以识别出问题的根源、探索自身的资源和潜能,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因此,老师希望通过叙事疗法帮助小明重新审视自己,找到自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叙事疗法的实践1. 建立信任:老师首先与小明建立起信任关系,并让他明白叙事疗法的目的是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通过聆听和关心,小明逐渐放下了自己的防备心理。
2. 故事展开:在一个放松的环境中,小明被要求将自己的故事写下来。
他描述了自己在学习上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自卑感。
他的故事中,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被困在迷宫中的小动物,找不到出路。
3. 故事反思:在分析和观察自己的故事时,小明开始意识到他给自己设定了限制,并过度关注了他的失败和缺点。
老师引导他思考他在过去的勇敢及成功经历,并找到他正在寻找的答案。
4. 转变剧情:通过让小明重新审视他的故事,老师帮助他将自己描述为一个面对困难勇敢前行的主人公。
他开始关注自己的潜力和改进的空间,并设定了目标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部分:结果与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叙事疗法,小明逐渐变得自信并取得了突破。
他开始在学习上积极主动,利用各种资源和方法来改进学习效果。
叙事护理心得体会

叙事护理心得体会护理是我最热爱的事业,通过多年的接触和实践,我逐渐对“叙事护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叙事护理是一种以倾听病人的故事为主要方式的护理方式,它更注重人性化的关怀,通过听取和理解病人的故事,以及基于此进行的合理沟通与协作,为病人提供了更加有效和全面的治疗方案,在医疗行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具体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叙事护理在治疗方案制定中的价值。
倾听病人的故事不仅可以了解病情,了解病人的经历,更能够让患者在分享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上的释放,增加自信和勇气面对疾病。
而护士在倾听病人故事的同时,更要有一双双眼睛去看病人的脸色、表情、身体语言等细节,从中收集更大量的信息,以便更好的辅助医生进行诊断,指导治疗。
在叙事护理中,我们更要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每一个病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病人讲述自己的经历,护士也要坦诚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以便病人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的问题,同时也让病人感受到关怀和支持。
在实践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叙事护理需要注重思辨能力。
应该充分理解病人的病史,吸收和判断病人的特点,基于此全面、恰当地策划治疗方案。
在与医生进行会诊时,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了解,为医生提供更多细节和特殊要求,让最终的诊疗方案更加完美。
遣词造句准确、简练,是一篇优秀叙事护理心得体会的重要特征。
在表达时,我们应该注重措辞的准确性,尤其是在记录病人病史时更要尽量简短、精确。
任何一个看到记录的医生都应该能够在短时间以内了解患者的情况。
好的叙事必须注重结构严谨、条理分明。
如所有的编写报告一样,叙事护理也应该具有一个清晰和简洁的结构,这有助于读者(医生)更快地获取信息和了解问题。
因此,我们经常要对我们写的文章进行思考,并把它们分类和串联成清晰简洁的护理报告。
总之,叙事护理是一种极为有效、实践性的护理方式,它的存在和发展与人类自身同样一样凝聚着深厚的人文情感。
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我将继续探索和实践这种新型护理方式,并正确认识其在医疗与人文关怀之间的联系。
叙事治疗模式名词解释

叙事治疗模式名词解释
叙事治疗模式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通过讲述和理解个人经历和故事来促进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
这种治疗模式认为,个人的经历和故事对于塑造他们的自我认同、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叙事治疗模式中,治疗师会引导个人讲述他们的故事,并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经历对他们当前的困扰和情绪状态产生的影响。
通过将个人经历转化为叙事,个人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整合他们的情感、信念和行为,并找到更健康和有意义的解决方案。
叙事治疗模式强调个人的主动参与和自我决定。
个人被视为自己故事的作者和解释者,他们可以重新书写自己的故事,创造一个更积极、更有希望的未来。
治疗师可以通过提问、反思和挑战不健康的信念和模式,帮助个人发现新的解决方案和意义。
这种治疗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心理问题和情绪困扰,包括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和人格障碍等。
它也可以用于个人成长和自我探索的目的,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份、目标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叙事治疗模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探索个人的故事,并通过理解和重塑这些故事来促进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
它强调个人的主动参与和自我决定,让个人重新定义自己的故事,创造积极和有意义的生活。
简述叙事疗法的概念和理念

简述叙事疗法的概念和理念
叙事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通过叙述故事或经历来帮助个体理解和解决心理问题。
叙事疗法的理念是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叙述自己故事的主角,而这些故事代表了个体的身份认同和经历。
个体通过叙述和分享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并找到解决问题和改变的方式。
叙事疗法强调个体的故事和经历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特的意义。
通过叙述和关注这些故事,个体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意义和目标。
治疗师作为倾听者和引导者,以非评判性和接纳的态度倾听和理解个体的故事,帮助他们深化对自己的认识,提取并探索故事中的主题、价值观和过程。
在叙事疗法中,个体可以通过书写、口述、绘画等方式来叙述自己的故事,以及使用象征物和元素来表达内在体验。
通过这些过程,个体可以解决情感问题、改变思维方式、重构自己的故事,并找到新的意义和方向。
同时,叙事疗法也强调社会和文化背景对个体故事的影响,以及个体的故事如何与他人的故事相互交织和影响。
总体而言,叙事疗法的概念和理念是通过叙述和关注个体的故事来帮助他们理解自己、解决心理问题,并找到新的意义和目标。
这种方法强调个体在心理治疗中的主体地位,倡导接纳和非评判性的态度,并将个体的故事置于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中来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个体的成长和变化。
叙事疗法原则

叙事疗法原则一、引言叙事疗法,作为一种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强调通过倾听和重构个人故事来帮助个体发现新的意义,进而促进自我成长和改变。
本文将深入探讨叙事疗法的核心原则,包括其理论基础、实践技巧以及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应用价值。
二、叙事疗法的理论基础叙事疗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后现代主义思想和社会建构论。
后现代主义强调多元性、相对性和不确定性,反对将真理视为绝对和客观的。
社会建构论则认为,现实是个体通过语言和社会互动建构而成的。
基于这些理论,叙事疗法提出,个体的问题并非客观存在的“疾病”,而是个体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建构的“故事”。
三、叙事疗法的核心原则1. 问题外化:叙事疗法将问题从个体内部转移到外部,视问题为独立的存在。
这种外化过程有助于个体从新的角度审视问题,减轻自我否定和负罪感。
2. 故事重构:通过倾听和对话,治疗师与个体共同探索并重构个人故事。
这一过程旨在发现被忽视或压抑的积极资源和经验,为个体提供新的意义和可能性。
3. 尊重多元性:叙事疗法尊重个体的多元性和差异性,认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故事。
治疗师在倾听和回应时,保持开放和非评判的态度,鼓励个体表达真实的自我。
4. 合作与赋权:叙事疗法强调治疗师与个体的合作关系。
治疗师作为倾听者和引导者,帮助个体发现自己的力量和资源。
同时,赋权个体在治疗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自主选择改变的方向和策略。
四、叙事疗法的实践技巧1. 倾听与对话:治疗师通过积极倾听和回应,与个体建立信任关系。
在对话中,治疗师关注个体的情感和体验,引导其深入探索个人故事。
2. 提问与反思:治疗师运用开放式提问和反思性技巧,激发个体的思考和自我觉察。
这些问题和反思有助于个体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发现新的意义和可能性。
3. 故事叙述与分享:鼓励个体叙述和分享自己的故事,包括成功经历、挑战和成长等。
通过故事叙述,个体能够整合过去的经验,形成更连贯的自我认知。
4. 见证与支持:治疗师作为见证者,肯定个体的努力和成长。
叙事治疗的概念

叙事治疗的概念叙事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通过叙述和探索个人故事来帮助个体增强自我理解、促进情感调适并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它起源于后现代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思想,强调个人的多样性、主观性和社会背景对心理健康和问题的影响。
叙事治疗的核心观点是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创作者和解释者。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内在的故事,这些故事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情绪和行为。
通过讲述和探索这些个人故事,个体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并找到解决问题和实现个人成长的途径。
叙事治疗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治疗师与个体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关系。
个体需要感受到治疗师的尊重和支持,以便能够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故事。
其次,个体被鼓励和引导去讲述和探索自己的故事。
治疗师可能会使用各种方法来帮助个体表达出他们的想法、感受和经历,如绘画、写作、角色扮演等。
通过这些媒介,个体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
最后,治疗师和个体一起分析和解释他们的故事。
治疗师会引导个体思考问题的来源和现实后果,有助于个体获得新的认知和观念,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和改变现状的方法。
叙事治疗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注重个体的主观性和多样性,尊重个体的价值和信仰体系,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自尊和自我接纳。
其次,它强调个体是自己生活的创作者,可以主动去控制和改变自己的故事。
通过叙述和探索自己的故事,个体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找到解决问题和实现个人成长的方法。
此外,叙事治疗还强调了社会背景对个体的影响,帮助个体理解他们的问题和挑战是如何受到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的。
然而,叙事治疗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由于强调个体的主观性和多样性,治疗师需要有较强的沟通和倾听技巧,以便能够理解和回应个体的故事。
其次,叙事治疗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治疗师和个体需要共同努力去探索和解释个体的故事。
此外,叙事治疗可能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那些有严重心理问题和情绪困扰的个体,他们可能需要其他更为专业的治疗方法。
教师叙事疗法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沟通和滋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探索和实践各种教育方法,希望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近期,我参加了关于叙事疗法的培训,通过学习,我对这种教育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在此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一、叙事疗法的核心理念叙事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强调个体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来寻找自我认同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叙事疗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叙事疗法的核心理念包括以下几点:1. 人本主义:叙事疗法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故事和价值。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
2. 故事的力量:故事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治愈力。
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重视学生自我效能感:叙事疗法强调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 促进师生沟通:叙事疗法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叙事疗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1.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存在偏差。
通过叙事疗法,我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讲述自己的故事,从而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例如,在班级中,有一个学生经常因为成绩不理想而自卑。
我鼓励他讲述自己的故事,了解他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通过讲述,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增强了自信心。
2. 促进师生沟通叙事疗法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我可以通过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例如,在教授《我的老师》一课时,我讲述了自己与一位老师的难忘经历。
学生们听后,纷纷分享自己与老师的感人故事,课堂气氛变得非常融洽。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叙事疗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叙事医学资料

叙事医学叙事医学是一种将患者病史、症状和治疗过程融入医学实践中的方法。
它强调通过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来帮助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过程。
在叙事医学中,医生不仅仅关注患者的生理症状,还会倾听患者病史背后的故事,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和生活环境。
叙事医学的特点1. 重视患者病史叙事医学强调病史是诊断和治疗的关键。
通过了解患者的病史,医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注重沟通在叙事医学中,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
医生需要倾听患者的讲述,尊重患者的感受和看法,建立起一种信任和合作的关系。
3. 综合考虑叙事医学不只是简单地看待患者的生理症状,还会考虑到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等因素,从而制定出更加全面的治疗方案。
叙事医学的应用叙事医学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对医生和患者都有很大的益处。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 诊断疾病通过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发展过程,医生可以更精准地诊断疾病,避免漏诊和误诊的情况发生。
2. 制定治疗方案通过和患者充分沟通,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3. 建立信任关系叙事医学强调医患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可以帮助建立起一种信任和尊重的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结语叙事医学是一种将人文关怀融入医疗实践中的方法,强调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信任。
它不仅有助于提高诊疗水平,还可以改善医患关系,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希望在未来更多的医生能够重视叙事医学,在治疗患者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灵需求,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敘事治療(後現代心理治療) 的特色
• 去專家化、去階級化 • 去病態化 • 解構、問題外化 • 重社會文化脈絡 • 重視意義詮釋 • 重視語言敘說
敘事治療(後現代心理治療) 的精神
• 人本精神:as Rogers • 從「骨子裡」對人的相信、 尊重(強調真平等) • 相信人是有能力、有資源的 • 重視社會關係
re-membering【重新入會】: 找到你生命中的「貴人」
•生活不是被動的,生活是主動的創造。 •你跟怎樣的人生活一起,決定你的快樂與否, 能量高低。 •你有權邀請『有價值的人』,進入你的生命。 •隨時要打開你『生命俱樂部』的名單,看看哪 些會員要升級、降級、甚至需要吊銷執照、取 消會員資格的。 •多層次的描述:透過他人不同的角度看自己, 創造新的可能性。
如何學好「敘事治療」
• 1「態度」比「技術」重要 • 2先自我「解構」、打破「框 架」、不自我設限 • 3培養人文素養、對生命的相 信、謙卑、警醒的態度。 • 4保持彈性、沒有唯一真理
學習敘事治療的好處
• 你的治療學派尌是你的「人 生觀」、「生活態度」 • 讓你更樂觀、對生命更熱情 • 改變你的生活態度、價值觀 • 使你更快樂
敘事治療師的經驗
•非結構的概念:不會先去預估,每次會 談的步驟或要達到什麼內容。 •因為無法預估,所以令人興奮,如同你 去自助旅行,你不知道你會遇見什麼。 •帶著敏銳的耳朵去聽:獨特經驗,既使 是一閃的小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不要有先入為主的想法,把自己放空。 【真空妙用】
敘事治療師的經驗
敘事治療師的角色
•不是在中心(de-center)但是有影響力, 個案才是中心。 •與個案是合作關係,一起重新共構(coauthor)新故事。 •de-center\有影響力的諮商師很輕鬆, 諮商師也會被個案啟發、充滿活力,個 案也會充滿活力。
敘事治療師所塑造的諮商情境:
•尊重、透明、好奇。 •其中『透明』包含:諮商師能開放自己 的想法,去詢問個案:「我有一個想 法,….不知道適不適合你?」 •諮商師能真情流露,以『人』的姿態面 對個案。 (非專家、神秘的) •能與個案分享諮商筆記、記錄、心得、 疑惑、無助等。
現實是透過語言而彰顯的。
• 【語言的魔力】
• 當我們說話時,尌建構了一個真實。 • 語言讓情境產生動態、活潑生動的效果。 • 透過語言描述,把原來隱晦的部份,帶出一個 真實的感受。 • 語言『活化』我們的經驗,使經驗、感受重現。 • 例如:你看,月色好美。你聞,桂花好香。嗯, 好好吃哦。慈濟人:「慈悲、感恩」
外化的功能
•我們偶而要跟生活保持一點距離,把自 己從生活中抽離出來看自己。如:旅行。 •當我們跟「問題」保持距離得時候,更 能看清楚他的全面,方便做『評估』 •產生『位移效果』,讓人從『受害者』 的位置,跳出來,進而產生力量。 •對問題更有『控制感』、「掌握感」, 人變的自主了。
如何「外化」?
• 把問題「擬人化」、「物化」。 • 給問題一個「名字」:「命名」。 • 生動地描述「問題」的歷史、如何影響 人,人又如何與之「奮戰」的過程。 • 運用「道具」(抱枕、娃娃等)。 • 運用「對話」、「行動」(拋抱枕)、 「證書」(與之宣戰)
不只是生存
Beyong the survive:
聽個案的故事,不只是看個案 如何生存(生命腳本),而去看 生存之外,還有哪些東西,去看 個案曾經為自己生命的奮鬥過程 中,曾有的智慧、能力與資源。
『蜘蛛網』的比喻:
• 能撐住蜘蛛的,不是只有一條線,而是 很多線的結合,諮商尌是去找撐住生命 的『背後的很多線』(案主的資
敘事對問題的問話過程(White)
•重新命名:新定位問題,改為個案較貼 切的經驗。如:「邊緣性人格」-->「自 我怨恨」。 •描繪(mapping)問題對個案的影響。 •評估:這些影響層面,你可以接受嗎? 是你要的嗎? •證實:為什麼不能接受?為什麼這不是 你要的?(找出經驗)
問題影響評估方式
•運用量尺(1到10點,給分) •遠近,運用道具(如抱枕): 「它現在離你多遠? 」
解構(deconstruction)
• 找尋獨特、例外經驗。「有沒有曾經你可以不要 被它掌控,而曾經勇敢表達過你自己看法的經 驗?」 • 創造願景。「如果有一天,它可以離開你、不再 掌控你,想想看:你的生活會變的有什麼不同?」 (自由)「如果你的生活變的自由,那是什麼感 覺?」「那是你要的嗎?」 • 時空轉移。「如果你的生活可以一直這樣隨心所 欲、自由自在過日子,想想看等你到老的時候, 回頭看你這一生,你會怎麼形容你的人生?」
•諮商中速度放慢,讓個案有思考的時間。【你 的問題beyong他原來的思考系統,他需時間去 適應,當他產生新的思考模式時,就是「解 構」。】 •諮商師要有耐心、「不放棄的堅持」。 •諮商師不是站在個案的前面去引導,是follow 個案。 •盡量不做「概念化」,以免「標籤化」。 •把自己變成五歲的孩子。
敘事:強調社會關係
幫個案找資源,甚至讓個案看 到自己對別人的貢獻與價值。 • 資源包括內在資源(個人特質) 與外在資源(社會關係) 。
•
敘事治療源自社會建構的基本概念
(Freedman & combs,1996)
•現實是由社會所構成的。 •現實是透過語言而彰顯的。 【當我們說話時,我們就建構了一 個真實。】 •現實是透過敘說得以組織並維繫的。 •沒有唯一的真理。真相是漂浮的、 不確定的。
• 敘事治療的諮商關係,是一種合作 關係,諮商歷程,像是一個尋寶之 旅。 • 敘事治療相信個案是有能力的,每 個人都是他自己生命的專家,敘事 治療師不再以改變個案為目的,反 而是強調對個案生命的瞭解與感動。
敘事治療的基本假設(1)
• 『問題』才是問題,人不是問題, 人與問題是分開的。 •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專家」, 問題的專家,沒有人比他更瞭解他 自己。 • 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的作者,每個人 都有能力依照自己的偏好,重寫自 己的生 命故事。
意義:敘事治療重視的是
meaning making
• 『意義』是透過敘說、分享的過 程產生的。 • 意義會隨著人與人的互動過程中 產生改變。 • 找到了意義,尌找到方向、找到 力量。
如何讓故事豐富:
• 透過:telling 與retelling的過程。 • 尋找「閃亮時刻」、「獨特經 驗」。 • 透過『想像』、產生圖案、畫面, • 建立「未來願景」
敘事治療的人性觀(1)
• 敘事治療是一種同理心,一種態度,一 種進入別人生命故事的態度 • 敘事治療強調不是技巧而是態度,我們 是帶著自己的『靈魂』(非思考),進 入另一個生命的。 • 每個生命都是獨特的、獨一無二的,生 命之所以無法統整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發 現自己生命的寶貝與美麗。
敘事治療的人性觀(2)
你準備好了嗎?
•旅行最需要的是一個「心情」 •多一點being,少一點「理性」 •換一個「腦袋」 •新的「視框」
你希望獲得什麼?
• 對課程的動機、期待 • 偏好的自我 • Prefered self
從「故事」開始……
• Michael White的故事 • 布朗的故事
Milton Erickson:
源)。
•
【每一個生命都有他的出口】
述說正向經驗
•運用『經驗』: 說了就算
• 諮商師光口頭的讚 美,影響不大,但讓 個案敘說一段正向經 驗時,個案的 『自 我價值』由內在而生。
獨特結果(unique outcomes)
•與主要故事不同、相矛盾的經驗、 事件。 •打開生命的空間,發展出替代故事。 •幫助個案脫離受害者、無能、悲慘 的固定角色。 •獨特結果可以來自過去、現在或未 來。
•「當它離你這麼遠時,你有什麼感覺? 你喜歡這樣嗎?如果它可以一直離你這 麼遠你的生活會變的有什麼不同?」
運用『儀式』:
•具有象徵的意義 •證書:宣戰證書、成功證書。 •頒獎典禮儀式。 •道具與行動(拋開抱枕的過程)。 •慶祝派對(請親友一起參加) •結婚典禮、告別儀式、縫被單
行動(action)藍圖\自我認同 (identity)藍圖的問話
社會文化價值,如何影響你我?
• • • • • • • 功課好,才是好學生。 有錢,才會被人看得起。 女人要苗條,才會漂亮。 我不能離婚,不然父母會很丟臉。 姊弟戀、同性戀都是不正常的。 買樂透彩券是全民運動。 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
去病態化、正常化(normalize)
•並沒有所謂的「失常」(disorder)的生命形 式,只是有些形式的「常」(order),是我 們所不知道、不理解、不期待、或不喜歡的。 ----康吉萊姆引述柏格森。 •「如果我得了精神分裂症,請把我寄到普那 (Pona,印度、奧修社區)」、『允許我坐在 自家的土牆陰涼處納涼,而不是加入他們...』 ---佛萊胥曼(Paul Flecischman,M.D.),
解構(deconstruction)
•探索特定文化與問題的關係。「你說你不太敢 表達自己的需要,這跟你的家庭有關係嗎?與 你身為女人的角色有關係嗎?」 •找出特定文化信念的歷史。「『女人不要太多 意見』這是從那裡來的?有誰告訴過你?有誰 支持這個看法?家裡也有人是這樣相信的嗎?」 •找出該信念的影響。「當這樣的信念來到你身 上時,它如何影響你的生活、人際、自尊、欲 望、理想...」
• 治療最重要的應該是要--令人著迷。
故事
• 當我們敘說自己的故事時,我們才開始 理解自己。 • 一個人怎麼說故事,也代表著他怎麼生 活(過日子)。 • 我們每天都「活」在故事中,故事組織 了我們的生活。 • 透過故事敘說,我們找到生命的意義。
說故事、聽故事
• 「想聽故事嗎?不想聽故事的請掛斷。」 • 「誰」在說故事? 「說故事」的同時,也彰顯 了「主體性」。 • 「我說故我在」:當我們敘說自己的故事時, 我們才開始發現自己的存在。 • 「說故事、聽故事」本身尌是一種「親密的互 動關係」。 • 聽故事與聽問題,所站的「位置」不同 • 聽故事與聽問題的「耳朵」---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