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题

2、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平均水深约是零点起三千米,最深处约是一点六二千米。零点七三写作:
一点六二写作:
3、8分米=()米2元3角=()元5分米=()米
4、1个0.1、1个0.1地数,0.8后面连续的三个数是()、()、()。
5、聪聪带了10.1元钱,买钢笔花了7.2元,聪聪还剩()元。
4、一只企鹅一周(7天)需要84千克食物。冰雪动物岛有56只企鹅,他们一天共需要多少千克食物?
5、小英每天能做23朵小红花,小红每天能做25朵小红花。如果她们一起做,12天能完成600朵小红花吗?
6、一杂志每月一期,每期定价18元。全年订阅该杂志有优惠。去哪个报刊亭订阅比较划算?
7、丁丁家住在6楼,他每天上下楼4次,每天一共要爬600级台阶,每层楼有多少级台阶?
六、解决问题。
1、
①小慧从家到电影院用40分钟,她最晚在上午什么时间出发才能准时到电影院?
②电影共2时10分,结束时是下午几时几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
①到今年10月1日是多少周年?
②离国庆70周年还有几年?
3、酸奶哪天到期?
第七部分: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填空
1、北京发现的天然红宝石重4.09万克拉,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
A、4个篮球的价钱B、2个篮球的价钱
C、20个篮球的价钱
2、小红看书,每天看2小时,3天看54页。小红平均每小时看多少页?下面列式不正确的是()。
A、54÷3×2 B、54÷(3×2)C、54÷2÷3
3、小明从家去学校,每分钟走60米,走12分钟时正好是全程的一半,小红家到学校的路程是()米。
A、1440 B、1280 C、1600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期末(1-8单元)知识点梳理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 西北←→东南,东北←→西南2、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实际方向: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5、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6、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
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描述是要注意是选取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就有0。
4、笔算除法:(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高位除起,一位一位地除,哪一位上除得的商就写在哪一位上,每一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被除数最高位上不够商1,就退后一位写商;其它数位上不够商1,就用0来占位。
(2)0乘任何数都等于0。
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等于0。
0不能做除数。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百位够除时商是三位数,百位不够除时是两位数。
(4)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没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1、复式统计表就是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并在一个统计表里,它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2、根据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时,首先要看懂表头,然后找到相关内容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最后解决所求问题。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整数1.自然数和整数自然数是从1开始的数,用N表示。
整数包括自然数和其相反数,用Z表示。
自然数和整数都是无限的。
2.正整数和负整数正整数用正号表示,例如+5.负整数用负号表示,例如-5.3.整数的排序整数按大小可以进行排序。
对于正整数,数值越大表示越大;对于负整数,绝对值越小表示越大。
第二章:加法和减法1.加法和减法的口诀加法口诀:"同号相加,异号相减" 减法口诀:"加上减去,异号变负"2.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加法的运算规律:任何数加0等于其本身。
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减法的运算规律:任何数减0等于其本身。
减法满足减去相同数等于0的规律。
3.加减混合运算加减混合运算需要根据运算符的优先级进行计算。
括号里面的运算优先级最高,其次是乘除法,最后是加减法。
第三章:乘法和除法1.乘法的口诀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
2.乘法的运算规律乘法的运算规律:任何数乘以1等于其本身。
乘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3.除法的运算规律除法的运算规律:任何数除以1等于其本身。
除数不能为0,0除以任何数的结果都是0.4.乘除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需要先进行乘法和除法,再进行加法和减法。
第四章:长度和面积1.长度的单位厘米是长度的常用单位,用cm表示。
米是长度的基本单位,用m表示。
2.面积的单位平方厘米是面积的常用单位,用平方厘米表示。
平方米是面积的基本单位,用平方米表示。
3.长度和面积的换算1米等于100厘米。
面积的换算需要先求得长度的平方。
第五章:图形1.基本图形直线是没有弯曲的线段。
直角是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所围成的角。
长方形是四条边都是直线的四边形。
2.图形的特征图形的特征包括形状、边数、角的性质等。
3.图形的分类图形可以根据形状进行分类,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第六章:数据统计1.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收集包括观察、测量、统计等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备考精品复习讲义 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期末备考—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优选题单元复习讲义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知识回顾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1.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
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3.除法的验算方法:(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关于0的一些规定:(1) 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
(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乘任何数都得0。
5.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
优选精练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一本书90页,已经看了30页,剩下的5天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列式为()A.(90﹣30)÷5 B.90﹣30÷5 C.90÷52.被除数是24,除数是6,商是几?算式是()A.24÷6 B.24÷4 C.6×43.800÷6的商的末尾()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汇总 2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一、口算(10分)★★40×23= 80÷4= 33―18= 700÷5=45+27= 40×22= 94-57= 70×80=0÷5= 41×20= 480÷2= 360÷9=0.7+4.9= 8.5-6.8= 260×0= 42×2=56+27 = 25×40= 70÷5= 51-28=二、用竖式计算,带★要验算(14分)★64×30= 315÷3= ★682÷6=822÷6= 26×85= ★52×37=三、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①4吨=()千克②6000米=()千米2、③1平方米=()平方分米④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3、1900年是()年,全年有()天。
4、王叔叔今年2月26日出差,到3月6日返回,包括来回当日,他一共出差()天。
5、用两个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面积是()。
6、①0.8元=()角②4分米=()米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一头牛重500()②黄河长约5464()③一块橡皮的面积大约是6()④一座塔高25()8、在0~9这10个数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9、张铭出生在1984年的2月29日,到今年他是()周岁,一共过了()生日。
10、①848÷4÷2=848÷( ) ②25×16=25×4×( )四、选择题(12分)★1、下面的年份,()是闰年。
A、1989年B、2100年C、1986年D、1996年2、今年的第二季度是()天。
A、91B、90C、92D、293、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比()。
A、一样大B、周长大C、面积大D、无法比较4、下面()的运动是平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4-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方法技能提升卷2简单的空间想象能力一、我会填。
(5题6分,其余每题4分,共22分)1.成语“四面八方”中的“四面”指的是()、()、()、(),“八方”除了“四面”所说的四个方向外,还包括()、()、()、()。
2.李叔叔登上泰山顶观看日出,他面向太阳,前面是(),左面是()。
3.搜救队向西南方向进行搜救,途中接到指令要求按原路返回,搜救队应向()方向行进。
4.红红面向北,她向右转,这时她面向(),她的后面是()。
5.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花坛的面积大约是30()。
大树高约14()。
一枚邮票的面积大约是4()。
文具盒长20()。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约是500()。
一个花圃的面积约是30()。
二、我会辨。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6分)1.我面对傍晚的太阳,左手边是南面。
()2.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厨房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3倍,它的面积也扩大为原来的3倍。
( )三、我会选。
(每题2分,共6分)1.明明站在操场上,如果影子在他的北面,那么太阳在他的()面。
A.东B.南C.北2.用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
A.2平方厘米B.8平方厘米C.6平方厘米3.在和中(单位:厘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周长相等B.面积相等C.周长和面积都相等四、我会按要求解决。
(每题12分,共36分)1.我会做。
下面是三个小朋友设计的作品,你知道这些作品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吗?(每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2.我会求。
下面每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它们的周长呢?(每个代表1平方厘米)3.我会说。
(1)描述兰兰从家到图书馆的路线。
(2)描述芳芳从家到兰兰家的路线。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每题10分,共30分)1.一个长方形球场,宽是60米,长是宽的3倍。
聪聪沿这个球场跑三圈跑了多少米?2.一块长方形的菜地,它的一面靠墙,三面用40米的篱笆围了起来。
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期末复习重点(详细版)(精品推荐)

一、位置与方向(一)认识东西南北本节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主要有:1.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四个方位。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按顺时针排列的,其中,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⑥太阳东升西落。
早晨,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当面向太阳时,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边是南。
⑦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⑧长江是自西向东流。
⑨年轮较密的地方向着北面,较疏的地方向着南面。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运用简单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判断方向,会看图识方向。
提示:找好中心点,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巩固练习1.早晨同学们面向太阳举行升旗仪式,此时同学们面向()面,背对着()面,左侧是()面,右侧是()面。
2.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你的后面是(),右边是(),左边是()。
3.聪聪放学回家往南走,学校在他家的()面。
4.刮东风时,学校的旗子向()面飘。
5.张丽面向南站立,当她向后转后,她的左面是(),右边是()。
6.送信。
(每小格20米)1.鸽子要向飞米,再向飞米就把信送给了小松鼠。
2.鸽子从松鼠家出来,向飞米就到了兔子家,把信送给兔子后再向飞米找到大象,最后再接着向飞米,又向飞米把信交给小猫。
3.从鸽子开始出发,到把信全部送完,在路上共飞了米。
(二)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本节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主要有:1.认识并掌握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如下图:)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描述路线时,要先确定起点和终点,然后确定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路线,最后再根据各物体的相对位置描述路线。
需要注意的是,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路线可能有很多条,不同路线的描述方法是不同的,一般会选择比较近的线路。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阶段专项复习 《图形操作题》(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阶段专项复习——《图形操作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下面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请在方格纸的左边画一个面积为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右边画一个周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
2.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上按要求画一画。
(1)画出与左边图形面积相等的一个长方形,再涂上阴影。
(2)画出周长是12cm的正方形一个,再涂上阴影。
3.在边长为1厘米的方格纸上,周长都是20厘米的长方形,画出两种不同的长方形,在图形上写出长宽的数字和单位。
4.在下面的方格纸中按要求画图。
(下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1)画一个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画一个周长是18厘米的长方形。
5.下图中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请在图中画出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你能画出几个?请画一画。
6.请在方格纸上画出两个形状不同,但面积都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下面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7.下面每个方格的面积为1平方米。
(1)在中心花坛的东北面画一个周长为16米的长方形草坪。
(2)在中心花坛的西南面画一个面积为16平方米的正方形水池。
8.用阴影部分表示出0.6元。
9.在下面的方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1)一个长方形,如果它的长增加5厘米,面积就会增加20平方厘米,如果它的宽增加4厘米,面积就会增加24平方厘米。
请把这个长方形画在下面的格子图中。
(2)再画一个和(1)中长方形周长相等的正方形。
10.写出下列各图形的面积(每格21cm)。
图①面积是( )2cm,图②面积是( )2cm,图③面积是( ) 2cm。
11.按要求画出平移后图形的位置。
(1)把☆先向北平移3格,再向东平移2格。
(2)把√先向西平移5格,再向南平移4格。
12.水池的东面种的是菊花,西面种的是牡丹,东南面是海棠,西南面是玫瑰,北面是假山,东北面是月季花,南面是草坪,西北面是观赏台。
13.下面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写卷子应注意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
如“?”3、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子4、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找好中心点,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例如:小明在小华哪面,小华在小明哪面。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
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
(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
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适时巩固练习:1、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再进行判断。
2、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
3、早晨同学们面向太阳举行升旗仪式,此时同学们面向()面,背对着()面,左侧是()面。
4、送信。
(每小格20米)1.鸽子要向飞米,再向飞米就把信送给了小松鼠。
2.鸽子从松鼠家出来,向飞米就到了兔子家,把信送给兔子后再向飞米找到大象,最后再接着向飞米,又向飞米把信交给小猫。
3.从鸽子开始出发,到把信全部送完,在路上共飞了米。
星期天,我们去动物园游玩。
走进动物园大门,正北面有狮子馆和河马馆,熊猫馆在狮子馆的西北面,飞禽馆在狮子馆的东北面,经过熊猫馆向南走,可到达猴山和大象馆,经过猴山向东走到达狮子馆和金鱼馆,经过金鱼馆向南走到达骆驼馆。
你能填出它们的位置吗?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基本规律(1) 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商就是两位数 (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5、2、3、5倍数的特点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 的倍数。
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6、关于倍数问题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
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
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倍是24。
所以乙数为:24÷6=4,甲数为:4×5=20同样: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求甲乙两数?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
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4倍了,而它们的差是24。
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4倍是24。
所以乙数为:24÷4=6,甲数为:6×5=307、和差问题(两数和 - 两数差)÷2=较小的数(两数和 + 两数差)÷2=较大的数例: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37,两数之差是19,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如图解析:如果给甲数加上“乙数比甲数多的部分(两数差)”(虚线部分)则由图知,甲数+两数差=乙数。
如是:甲数+两数差+乙数 = 甲数+乙数+两数差 = 两数和+两数差又有,甲数+两数差+乙数 = 乙数+乙数 = 乙数×2知道,两数和+两数差=乙数×2 (两数和 + 两数差)÷2=乙数解:假设乙数是较大的数。
乙:(37+19)÷2=28 甲:28-19=98、锯木头问题。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如图,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 12÷3=4(分钟)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4×4=16(分钟)9、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①÷8=6……,求被除数最大是最小是。
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规则,余数最大应是7,最小应是1。
再由公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道被除数最大应是6×8+7=55,最小应是6×8+1=49。
②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1红,2黄,3绿排列着,请你猜一猜第89 个是什么颜色?由图可知,彩灯一组为:1+2+3=6(个),照这样下去,89÷6=14(组)……5(个),第89个已经有像上面的这样6个一组14组,还多余5;这5个再照1红,2黄,3绿排列下去,第5个就是绿色的了。
③加一份和减一份的余数问题。
例1:38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个,一共要几条船?38÷4=9(条)……2(人),余下的2人也要1条船, 9+1=10条。
答:一共要10条船。
例2:做一件成人衣服要3米布,现在有17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 17÷3=5(件)……2(米),余下的2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
答:能做5件成人衣服。
适时练习题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 )计算。
2、★注意:① 71÷8,把71看成(),用口诀估算。
② 378÷5,把378看成(),更接近准确数。
③应用题中如果有()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5 = 6)4、笔算除法(1)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别忘了写验算两个字。
)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不能做除数,如0÷()=0,括号里只有( 0)不能填。
5、请你填一填。
1) 63是()的9倍,()的4倍是128。
2)从245里连续减去8,最多能减()几次。
3)一个数的6倍是78,这个数的8倍是。
4)一个数除以9,商是17,余数最大是(),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5) 16□÷7=23……6,这道算式中,□里应填()。
6、对错我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 0×8=0÷82)一个三位数除以一个一位数,商不一定是三位数。
3)8410÷7,商的末尾一定有一个0。
7、脱式计算。
(390+30)÷7 420÷5÷3 206+465÷58、超市为了吸引顾客准备用“2瓶洗手液3块肥皂”进行包装制成礼盒进行销售。
超市中的存货最多可制成多少个礼盒?第三单元统计1、通常条形统计图有:纵向统计图和横向统计图两种。
2、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
①、做题时把数字标在条边上再做。
②、注意起始格与第一格,它和其他格之间表示的单位的不同,用(折线)表示起始格。
③、通常条形统计图能很好反应(数量的多少)情况.折线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占总体的百分比。
④、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是表示1个、2个、5个、10个还是更多单位(数量)。
3、平均数1)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它与平均分不是一个概念。
2)求平均数公式总数量=每份数相加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3)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适时练习题熟记平均数的公式:()÷()=平均数即:( + + … + )÷(),并脱式计算;会检查平均数的对错,平均数一定介于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1、有两箱苹果,甲箱重10千克,乙箱重8千克,从甲中拿()千克放到乙箱中,两箱的苹果一样重,这样两箱都是()千克。
2、甲、乙两队足球比赛的结果是4:2,平均每队进了( )个球。
3、 18、19、20、21、22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 )4、在一次数学测试中,7名女生的总分是927分,平均分是( )5、红红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其中语文90分, 外语88分,由此可判断数学成绩一定( )分。
6、王芳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成绩是92分,其中语文88分,数学95分,王芳的英语成绩是多少分?7、期中考试,第一小组有男生3名,女生2名,3名男生总分是264 分,两名女生的考试成绩分别是93分和98分。
第一小组平均每人是多少分?8、许军的作文参加比赛,7个评委的打分分别为:90分、89分、61 分、89分、90分、91分、99分。
(1)这7个评委打的平均分是多少?(2)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再计算平均分,平均分是多少?(3)你认为哪一种平均分比较公平合理?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如:30×500=15000,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 。
2、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4、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别忘了比较这一步)几个特殊数:25×4=100 125×8=10006、相关公式因数×因数 = 积积÷因数 = 另一个因数7、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