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
夜莺摘抄好词好句

夜莺摘抄好词好句摘要:1.夜莺的简介2.夜莺摘抄好词好句的意义3.如何摘抄好词好句4.摘抄好词好句的益处正文:【1.夜莺的简介】夜莺,学名为Luscinia megarhynchos,是一种小型鸟类,属于雀形目。
它们分布于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地,以美妙的歌声闻名于世。
夜莺的歌声清脆悦耳,被誉为“林中仙子”,吸引着许多人们驻足聆听。
【2.夜莺摘抄好词好句的意义】夜莺摘抄好词好句,是指从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等文字资源中,挑选出优美的词汇和句子,进行记录、学习和欣赏。
这一行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摘抄好词好句,人们可以积累优美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写作水平。
【3.如何摘抄好词好句】摘抄好词好句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以下是一些建议:(1)选择合适的书籍和文章。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选择经典文学作品、诗词歌赋或者优秀的现代文进行阅读。
(2)细读文章,品味词句。
在阅读过程中,要仔细品味每一个词汇和句子,感受其中的美妙之处。
(3)记录优美的词句。
将读到的优美词句记录在笔记本或者电子设备上,便于日后查阅和欣赏。
(4)定期回顾和整理。
定期翻阅自己摘抄的词句,温故知新,并进行适当的整理和分类。
【4.摘抄好词好句的益处】摘抄好词好句有诸多益处,如下所述:(1)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摘抄优美的词汇和句子,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库,提高表达能力。
(2)增强文学素养。
摘抄好词好句有助于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提高对文学的欣赏能力。
(3)提升写作水平。
积累优美的词句,可以在写作时进行引用和发挥,使文章更具文采。
(4)培养耐心和细心。
摘抄好词好句需要耐心和细心,长期坚持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夜莺

世界上约有90种夜鹰,有的种类分布很宽,带有世界性。我国有8种,云南有5种。毛腿夜鹰和黑顶蛙嘴夜鹰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有一种林夜鹰,除云南外,还见于台湾省和海南岛。另有一种普通夜鹰,则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特别是长江以南为最多。画眉鸟
夜莺的繁殖期
夜莺的繁殖期在5-7月间,由雌雄鸟轮流孵卵,约经16-18天幼雏出壳。新孵出的雏鸟全身赤裸,眼未张,属晚成鸟,需经一段时间的喂哺后才能长成小鸟。
在西方文学作品里,夜莺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剧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剧作《鸟》里面。
关于夜莺在希腊神话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潘特柔斯(Pandareus)之女埃冬(Aedon)是底比斯国王泽托斯(Zethus)的妻子。他们有一个女儿埃苔露丝(Itylus),埃冬有一次不幸失手杀死了女儿埃苔露丝,从此埃冬陷入了无尽了悲哀和自责中。神祗们出于怜悯就把她变成了夜莺,从此夜莺每个晚上都要悲鸣以表达对女儿的哀思。
扩展阅读:
夜莺
添加义项 设置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 (共9个义项)
1.鸟类鸟类
2.契诃夫小说《夜莺演唱会》契诃夫小说《夜莺演唱会》
3.美国作曲家雅尼创作乐曲美国作曲家雅尼创作乐曲
4.安徒生童话安徒生童话
5.米哈伊尔·格林卡创作钢琴变奏曲米哈伊尔·格林卡创作钢琴变奏曲
6.《逆袭的夏亚》中夏亚的座机《逆袭的夏亚》中夏亚的座机
7.巴尔扎克小说《幻灭》中的人物称呼巴尔扎克小说《幻灭》中的人物称呼
8.英国劳伦斯随笔英国劳伦斯随笔
9.漫画《偷星九月天》人物漫画《偷星九月天》人物
1.鸟类
夜莺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夜莺(学名Luscinia megarhynchos),为雀形目鹟科的一种鸟。体色灰褐,是玩赏鸟的种类之一。夜莺的羽色并不绚丽,但其的鸣唱非常出众,音域极广。与其他鸟类不同,夜莺是少有的在夜间鸣唱的鸟类,故得其名。
夜莺的名词解释

夜莺的名词解释夜莺,又名夜鶯、蓑莺,是一种小型的鸟类,属于鹟科。
它的外表可爱,体型较小,羽毛大都呈现鲜艳的黄褐色。
夜莺的性别分异比较显著,雄性夜莺背部羽毛一般呈现绿褐色,雌性则偏向黄褐色。
夜莺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夏季迁徙的鸟类。
夜莺的名字源于它悦耳动听的歌声。
夜莺以其华美的歌声闻名于世。
它的歌声悠扬婉转,如同大自然中的音乐奏鸣。
夜莺的歌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常被人们视作音乐的灵感之源。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夜莺的歌声被赞美为美妙动人的代表。
夜莺的歌声和鸣唱行为都具有一定的特点。
它们在黄昏时分才开始开始唱歌,并且通常在夜晚或清晨更为活跃。
夜莺的鸣唱音调变化丰富,它们能够模仿各种声音,包括其他鸟类的鸣叫声、昆虫的叫声以及人类发出的声音等。
夜莺的歌声不仅具有丰富多样的声音,还富有节奏感,它们往往能够进行各种鸣叫模式的组合,产生出各种优美的旋律。
夜莺的歌声具有多重含义。
首先,夜莺通过歌唱来吸引异性的注意,以进行繁殖。
夜莺的歌声能够传达出它的种属信息和生殖能力,雄性夜莺的鸣唱常常像是在向雌性夜莺展示自己的实力和魅力。
其次,夜莺的歌声也起到了领地宣示的作用。
它们通过歌声来告诉其他夜莺它们的领地边界,警示对方不可侵犯。
夜莺的歌声不仅在人类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深受众多音乐家和诗人的喜爱。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夜莺的歌声常常用来象征爱情、美丽和自由。
例如,英国著名诗人约翰·济慈就曾有过一首名为《夜莺》的诗歌,他用夜莺的歌声来比喻人类内心纯洁的欲望和追求。
同样,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也曾创作过一首名为《夜莺颂歌》的音乐作品,来表达他对夜莺歌声的敬意和赞美。
夜莺的存在不仅仅是大自然中的壮丽景观,更是一种代表自由与美好的生物。
夜莺用它们的歌声打动了人类的心灵,成为许多文化和艺术形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的存在提醒我们要珍惜大自然的美好,也呼吁人们关注并保护这些珍稀的物种。
总之,夜莺是一种小巧而美丽的鸟类,以其高亢悠扬的歌声而闻名于世。
安徒生童话故事夜莺主要内容

安徒生童话故事夜莺主要内容安徒生童话《夜莺》是一篇极富诗意的文学作品,如同一首优美的艺术之歌,故事情节曲折动人,穿越时空,展现出一段关于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深刻反思。
本文将从故事的主要人物、主题和象征意义三个方面,详细阐述这篇经典童话的魅力所在。
一、主要人物《夜莺》的主要人物有皇帝、夜莺、钦差大臣和钟表匠。
皇帝是一个独裁者,无所不能,但其实他是一个孤独的人,内心充满了寂寞与空虚。
夜莺是一只美丽清脆的小鸟,一首歌可以感动万物,包括皇帝。
钦差大臣则是一个贪图权利好处的小丑,他不理解艺术,不了解真正的美。
最后,钟表匠则代表了工匠精神和伟大的创造力。
二、主题《夜莺》的主题是关于艺术的本质、爱与死亡等等哲学性问题。
“假如说,夜莺是不存在的,这世界上定会失去它的最美好的宝贝。
”这是钦差大臣领悟到夜莺的真正价值后发出的感慨。
就像夜莺的歌声一样,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品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能够穿越时空的边界,打破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让人们享受到生命的美好。
而通过皇帝与夜莺的故事我们也能看到,权力、财富、地位等物质东西都不能满足人们的内心世界的需求,唯有美才能充满人们的灵魂,让生命更加美好。
三、象征意义《夜莺》作为一篇童话文学作品,它所蕴含的象征意义更是丰富多彩。
比如,皇帝和夜莺的对比,象征着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思维的差异。
东方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一体,注重感性抒发;而西方文化中,人类自以为能支配自然,追求理性力量。
皇帝一开始喜欢机械鸟,象征着西方文化中机械化、工业化的倾向;后来他才发现夜莺的美妙能够触动人心,象征着对艺术和自然的热爱。
而夜莺这个人物也象征了创造者与艺术家的精神,具有经典性,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艺术带来的兴奋和震撼。
综上所述,《夜莺》所具有的典型的童话故事类型、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象征意义,使得它成为世界各地儿童喜爱的读物和一种文化现象。
作为一个文学作品,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故事本身,更在于那些藏在故事背后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本文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夜莺》概述

《夜莺》概述
《夜莺》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一篇童话故事,也是希腊作曲家雅尼创作的一首现代电声音乐作品。
在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中,《夜莺》讲述了一只夜莺以其美妙的歌声打动了皇帝,成为皇帝的宠儿。
然而,当一只能够发出曼妙乐声且外表华丽的人造小鸟出现后,夜莺因感受到冷落而飞走了。
后来,当皇帝的生命面临死神的威胁时,人造小鸟无法唱歌,而真正的夜莺却用其婉转的歌声驱走了死亡的阴霾。
这个故事中,夜莺代表了真实、自然和纯粹的美,而人造小鸟则代表了虚假和表面的美。
在音乐作品中,雅尼的《夜莺》则是一首充满中国古典音乐情调的现代电声音乐作品。
该作品以中国的竹笛模拟夜莺的声音,融合了小提琴、大提琴、钢琴和电声乐队的演奏,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乐曲以竹笛的柔美悠远旋律开始,随后钢琴加入,弦乐也逐渐加入,与钢琴汇合成一道洪流,而竹笛的声音始终清晰明亮,如同夜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
总之,《夜莺》无论是作为童话故事还是音乐作品,都展现了夜莺的美丽形象和婉转歌声,以及人们对真实和自然的美的追求。
夜莺

问题、、
• 1.欣赏雅尼演奏的《夜莺》。乐曲中有一件 中国的乐器,你能听出来吗? 竹笛 • 2.你知道电声乐器主要有什么吗? • 3.他们与传统的乐器在哪地方不同? • 4.谈谈你对雅尼乐队这种演奏形式和演奏效 果的看法?
2、电声乐队所用乐器有电吉他,电贝司,电子琴,合成器和架 子鼓等,另外有时为了音乐的需要还要扩增小提琴、萨克斯管、 小号、长号或唢呐、三弦等其它西洋或民族乐器。
雅尼、、介绍
• 雅尼,当今世界著名的新世纪音乐作曲家和演奏 家;但在他的自传里,他更倾向于称自己的音乐 为现代器乐。1954年出生于希腊卡拉马塔,全名 雅尼〃克里索马利斯,后加入美国国籍。1972年, 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出于对音乐的热爱, 毕业后走上音乐之路。1980年,录制了第一张专 辑《Optimystique》,至今已发行出版十余张专辑, 两度被格莱美奖提名,其作品在过去十年中一直 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广播音乐的最爱。曾在希腊卫 城,印度泰姬陵,中国故宫,英国伦敦,美国拉 斯维加斯举办过音乐会。
作者介绍、、
• 曹 正(1920— ) 筝演奏家。生于辽宁 新民县。幼时被娄树华收为学生,授以 《渔舟唱晚》等古曲。1947年在徐州“熏风 筝社”教筝,并举行筝独奏音乐会。所录 唱片《渔舟唱晚》、《高山流水》等流传 海外。早年设计筝演奏指法符号,并将工 尺谱译成简谱和五线谱。
音乐分析、、
• 《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 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 爱。乐曲的前半部分(第一段),乐句与乐句基本上是上下对答的“对仗式”结 构,给人结构规整之感;乐曲的后半部分(第二、三段),则运用递升、递降的 旋律和渐次发展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了百舟竞归的热烈情景。 • 全曲大致可分为三段。 • 第一段,慢板。这是一段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配合左手 的揉、吟等演奏技巧,音乐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渐渐西沉的夕阳,缓 缓移动的帆影,轻轻歌唱的渔民……给人以“唱晚”之意,抒发了作者内心 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 • 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这段旋律从前一段音乐发展而来,从全曲来看, “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进入第二段出现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 转入下属调,造成对比和变化。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 波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 第三段,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 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渐次加 快,力度不断增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叠用的催板奏法, 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 •
关于夜莺的资料

关于夜莺的资料夜莺,学名:新疆歌鸲,一种欧洲的有赤褐色羽毛的鸣鸟(新疆歌鸲),以雄鸟在繁殖季节夜晚发出的悦耳动听的鸣声而著名。
夜莺是一种属于雀形目的小鸟,以前曾把它归为鸫科的一种画眉鸟。
但是现在一般把它归于鹟科。
夜莺是一种迁徙的食虫鸟类,生活在欧洲和亚洲的森林。
它们在低的树丛里筑巢,冬天迁徙到非洲南部。
夜莺的形体比欧亚鸲还小,大约15-16.5cm长,赤褐色羽毛,尾部羽毛呈红色,肚皮羽毛颜色呈由浅黄到白色。
雄夜莺以它擅唱的歌喉而著称,它的音域之宽连人类的歌唱家也羡慕不已。
夜莺的鸣叫声高亢明亮、婉转动听。
尽管夜莺在白天也鸣叫,但它们主要还是在夜间歌唱,这个特点显著地区别于其它鸟类。
所以夜莺的英文名字里有“Night”的字样。
近来科学家还发现,夜莺在城市里或近城区的叫声要更加响亮,这是为了盖过市区的噪音。
在西方文学作品里,夜莺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剧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剧作《鸟》里面。
关于夜莺在希腊神话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潘特柔斯(Pandareus)之女埃冬(Aedon)是底比斯国王泽托斯(Zethus)的妻子。
他们有一个女儿埃苔露丝(Itylus),埃冬有一次不幸失手杀死了女儿埃苔露丝,从此埃冬陷入了无尽了悲哀和自责中。
神祗们出于怜悯就把她变成了夜莺,从此夜莺每个晚上都要悲鸣以表达对女儿的哀思。
也有人认为夜莺应为夜鹰(我国著名的鸟类学家郑作新先生支持这种观点),体长约28厘米,只因它的歌声动听如莺,又在夜间鸣叫,故人们称它为夜莺。
夜鹰又名蚊母鸟。
唐代李肇作的《唐国史补》上记述:“江东有蚊母鸟,夏则夜鸣,吐蚊于丛草间”。
可见古代人们对它已有所观察和了解,但对于“吐蚊”却是误解。
夜鹰,它是白日休息而夜间活动的鸟类,喜欢吃蚊虫和金龟子等昆虫。
夜鹰嘴大,它具有非凡的空中捕食本领,有时也到草丛间低飞,张着大嘴捕食蚊虫,因而被误解为“吐蚊”了。
在欧洲还流行着一种传说:夜鹰嘴形特大,它们常常混在羊群里,悄悄地偷吸羊奶;因此当时欧洲人就把夜鹰叫做goatsucker”,即“吮羊奶鸟”的意思。
关于夜莺的优美的句子

关于夜莺的优美的句子
夜莺,属于鸟类中的柳莺科,是一种美丽而优雅的小鸟。
夜莺的鸣声悦耳动人,常常被人们赞誉为“夜莺啭叫,如同天籁之音”。
下面将列举十个关于夜莺的优美句子,让我们一同感受夜莺的魅力。
1. 春夏之际,夜莺归来,它那婉转的歌声如同星辰之间的交响乐。
2. 当夜幕降临,月光洒在夜莺的身上,它的歌声如同一条银河在空中流淌。
3. 夜莺的歌声如诗如画,让人不禁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4. 夜莺的鸣声轻柔婉转,宛如一阵春风,温暖了人们的心房。
5. 在宁静的夜晚,夜莺的歌声如同一束光芒,照亮了黑暗的夜空。
6. 夜莺的歌声穿越时空,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7. 每当夜幕降临,夜莺的歌声就如同天使的呢喃,给人带来无尽的宁静与温暖。
8. 夜莺的歌声如同一抹绚丽的色彩,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愉与感动。
9. 夜莺的歌声如同一股清泉,在夜空中流淌,洗涤着人们的心灵。
10. 夜莺的歌声如同一阵微风,拂过人们的耳畔,带来了无尽的宁静与舒适。
夜莺的歌声是大自然的恩赐,它的歌声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也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愉与感动。
夜莺的歌声如同一首美妙的乐曲,让人们在繁忙的都市中得到片刻的安宁与宁静。
无论是
在春夏之际,还是在秋冬之时,夜莺的歌声都如同一束阳光,照亮了人们的心房。
让我们一同沉浸在夜莺的歌声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莺
【摘要】“夜莺”的意象来源于希腊罗马神话,夜莺常给人一种忧怨哀婉之感,而夜莺的歌声也显得哀怨缠绵,这就是“夜莺”的意象表征。
【关键词】夜莺;悲伤;感情寄托;意象
一、凄凉的传说
英国文学中,夜莺背后有着一个凄凉的神话传说:古希腊国王潘狄翁( pandion)有两个美丽的女儿:普罗克涅( procne )和菲罗米拉( philomela )。
因为色雷思国( thrace )国王蒂留斯( tereus )曾在一场战争中帮助过潘狄翁,普罗克涅就爱上了他,并成为他的王后。
后来他们有了一个儿子名叫伊特斯
( itys )。
可是,当菲罗米拉去拜访姐姐时,却被蒂留斯奸污。
为了掩盖其丑行,蒂留斯割去了菲罗米拉的舌头,并把她关在密林深处的城堡中。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ovid )在《变形记》
( metamorphoses)中把这个故事继续了下去:满心忧愤的菲罗米拉口不能言,就把自己的不幸织在一件锦袍上,让毫不知情的仆人送到普罗克涅手中。
悲愤的姐姐乘夜色来到林中解救了妹妹。
为了向蒂留斯复仇,普罗克涅杀死了自己和蒂留斯的儿子伊特斯,使蒂留斯没有王位继承人。
普罗克涅还把他儿子的肉烹给不明真相的蒂留斯吃。
当蒂留斯明白过来后,恼羞成怒,抽出佩剑追杀两姐妹。
复仇的欲望使蒂留斯变成了一只鹰。
希腊神话中,普罗克涅变成了夜莺,整日为死去的儿子悲鸣,而菲罗米拉变成了燕子,断断续续
地讲述着她的悲伤。
这个凄婉的传说赋予了夜莺以悲伤的色彩。
二、悲凉的夜晚
据百科全书记载:“夜莺,生活在茂密的灌木丛中,是所有鸣禽中唱得最动听的鸟儿,歌声千变万化。
无论白天、夜晚,都能听到它们的歌声,尤其是在明亮的月夜。
”茂密的灌木丛使人们对夜莺经常只闻其声,难见其形。
这也使夜莺具有一种神秘感,一如被囚禁在深林中的菲罗米拉。
而且夜莺“tereu, tereu”的叫声在诗人们听起来也极具哀伤,就像可怜的菲罗米拉向人们诉说蒂留斯(tereus)的暴行。
如理查德·巴恩菲尔德( richard barnld)的《夜莺》( the nightingale )一诗中:
啾、啾、啾,这时她(夜莺)在哭诉;
嘟噜、嘟噜( tereu , tereu),一会儿又愁肠欲断:
听着她满腹冤屈
我止不住泪流满面;
她的痛苦是这样历历在目,
让我也想起自己的苦难。
除了忧伤的歌喉之外,在“夜晚”鸣唱的特殊时间也加重了夜莺悲凉的象征意义。
在古往今来的诗歌中,“夜”常与孤独、沉寂和落寞相伴。
夜是凄凉的,夜莺在夜晚的歌唱也就理所当然是凄凉的了。
三、诗人的悲鸣
希腊罗马神话中关于夜莺的哀伤的传说常被诗人直接用来作为
诗的主题。
19 世纪后半期的英国诗人马修·阿诺德(m at thew a rno ld, 1822 - 1888 )就作有《菲洛米拉》(“philomela”)一诗。
诗人从揣摩菲洛米拉的心理出发,向这位满腹哀怨、热泪盈眶的姐姐提问,夜莺的歌声是人类的感情和痛苦的体现,体现出夜莺哀伤的意象。
诗的最后两句喟叹“永恒的情欲!永恒的痛苦!”正说明了神话具有历久而不衰的魅力。
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史文朋(a. c. sw inburne)所作的《伊蒂拉斯》(“itylus”)中,做妹妹的夜莺看到当姐姐的燕子的无情无义和健忘,心里极为不满,于是便和燕子交谈,嗔怪当中又夹杂有规劝的意思。
整首诗写的都是关于夜莺的神话故事。
英国诗人罗伯特·布里奇斯(robert bridges, 1844 -1930)的《夜莺》(“n ightingales”)中,诗人先是说听到了夜莺的优美的歌声,然后向夜莺询问她的故乡。
诗人以为夜莺的故乡必定是山清水秀,林静谷幽,天朗气清,百芳争妍,夜莺一定是在百态千姿的景色中,在淙淙清泉旁,学会唱这优美的歌的。
但是夜莺的回答却让诗人大为吃惊。
夜莺回答说,你说的都不对,在我们那里山是光秃秃的山,水是有气无力的水,我们的歌声在陌生人听来似乎悠扬舒缓,实际上我们却是愁肠百断,我们的希望无法达到,渴求不能满足,梦想难以实现。
在惠风和缓的春天,在树木泛绿、嫩草喷放出阵阵馨香的美好时刻,我们的凄婉的夜歌或许比“白昼无数声音的合唱”更能激励人们去追求,去憧憬,去斗争。
由此看来,布里奇斯借助夜莺的意象在表明,最伟大的美不是来自于欢乐、
快活和满足,而是源于痛苦、忧戚和期望。
克里斯蒂娜·乔金娜·罗塞蒂( christina rossetti )的《当我离世而去,最亲爱的》( when i am dead,my dearest )中的名句:
我再也看不到绿树浓荫,
也不会感到蒙蒙的细雨;
我再也听不到夜莺的歌唱,
如泣如诉动人心肠。
诗人用凄凉的意境描述了死亡所带来的孤独、寂寞和平静,此处夜莺的出现对营造整个意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英国 16 世纪著名诗人菲利普·锡特尼(philip sidney, 1554- 1586)的抒情诗《夜莺》(“the n ightingale”)也将夜莺的歌声与人的企求联结在一起。
诗人在大地回春、生机勃勃的春天,听到夜莺凄切的鸣叫,联想到几千年前在色萨利原始森林的荫蔽下,雅典公主惨遭奸污的情景,表达出自己对夜莺的理解和同情。
然后诗人望着啼鸣不止的小鸟,边安慰边规劝地说,美丽的菲洛米拉啊,你也高兴高兴吧,你的那桩冤枉,固然令人难以忘怀,可是你的大地又已复苏,你的苦恼已成为身外的东西,而我呢,我的企盼却每天都在侵蚀我的心灵,我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我有更充分的理由感到苦恼。
诗人借助“夜莺”的意象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夜莺这一悲伤的意象,不仅出现于一般的英语诗歌,还构成了浪漫主义诗歌的一个特色。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夜莺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英国浪漫主义运动始于1798年,以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集》为标志。
在《抒情歌谣集》序中,华兹华斯发表了具有革命性的宣言:“所有好的诗歌都是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
”夜莺,作为代表某种情感的意象,在强调情感真挚的浪漫主义诗歌里更是频繁出现,形成了这派诗歌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华兹华斯的诗歌《割麦女》中就有夜莺的出现:
她一个人割着捆着麦子,
唱着一个凄凉的调子;
……
夜鸣莺在阿拉伯的沙漠里面,
在幻洲的某些树荫,
为疲倦的商旅所欢迎,
从没有唱得这样好听。
在夜莺凄凉而优美的歌声的衬托下,割麦女的歌声显得更加优美动听,她的身影也越显得单薄、孤独。
说到了浪漫主义诗人和夜莺的意象,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位英年早逝的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即约翰·济慈(john keats,1795-1821),其所作的《夜莺颂》(“ ode to a nightingale”),可谓是这一“夜莺”意象运用的最为典型的例子。
通过分析济慈的《夜莺颂》,我们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夜莺是如何被诗人用来传达自己悲伤的感情的。
在《夜莺颂》里,夜莺成了诗人表达情感的生动意象,它是一
个可感知的形象符号,是情感的一个客观对应物。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把自己幻化成一只夜莺,轻巧地在美与真、生与死、欢乐与悲哀、瞬间与永恒、艺术与自然、幻想与现实等各种对立情感间穿越,把自己的主观想象力表达得淋漓尽致。
很少有诗歌能将这么复杂而微妙的体验,抒发得这样酣畅淋漓;也很少有诗人能将自己赤诚的灵魂作如此优雅的坦露。
诗中的“我”(诗人)与“你”(夜莺)是两个相反的形象。
在夜莺欢快的歌声中,诗人对生活的绝望之情没有丝毫的消减,反而更加浓烈了。
原来,夜莺在此诗中并非表示纯粹的快乐,而是为了衬托诗人的悲伤、失望。
夜莺的意象在诗人的《夜莺颂》中根本上还是哀伤的表征。
结语
夜莺,由于悲凉的传说、特殊的生活习性和凄凉的自然的鸣叫,因而备受那些需要表达悲伤的诗人的喜爱。
夜莺在英美文学中的地位犹如汉诗意象中的杜鹃,都被诗人用来烘托凄凉的意境,以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悲伤。
【参考文献】
[1]常耀信.漫话英美文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崔冠之.希腊神话与传说[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
[3]j.r.watson, english poetry of the romantic period 1789-1830 longman, london and newyork,1996.
[4]walter kalaidjian; understanding poetry,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boston, new york, 2005.
[5]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z].vol 20. connecticut :american corporation,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