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施工测量控制网方案[优秀工程方案]
水利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水利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一、前言水利建筑工程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水利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成本,对于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水利建筑工程的施工测量工作,已成为水利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本方案将详细介绍水利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旨在指导相关人员进行水利建筑工程的测量工作,提高水利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二、总体目标本方案的总体目标是科学规划和制定水利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保障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水利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三、测量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水利建筑工程中的各类测量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地形测量、建筑物测量、水利设施测量、边坡测量等。
四、测量准备工作1. 测量仪器设备的准备: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测量需要,准备相应的测量仪器设备,包括全站仪、水准仪、GPS定位系统等。
2. 测量人员的准备:拥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测量人员参与测量工作,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测量方案的制定: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测量需要,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方法、测量范围、测量要点等内容。
五、测量实施过程1.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测量工作之前,首先要对测量区域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了解测量区域的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等情况,为测量工作的实施提供依据。
2. 测量方法的选择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设备,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测量过程的实施根据测量方案的要求,组织测量人员进行实地测量工作,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并根据测量结果调整工程设计和施工计划。
5. 测量报告的编制编制详细的测量报告,记录测量过程和结果,为后续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170-2016)3.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77号)4. 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图纸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地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库、大坝、泄洪建筑物、灌溉渠道等。
施工测量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为确保工程质量,特制定本专项施工方案。
三、施工测量内容1. 施工放样:包括建筑物轴线、高程控制点、施工界限等。
2. 施工监测:包括建筑物变形监测、地基沉降监测、施工进度监测等。
3. 工程竣工测量:包括建筑物竣工测量、施工场地平整测量等。
四、施工测量方法及仪器1. 施工放样: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仪器进行放样,确保放样精度。
2. 施工监测:采用全站仪、水准仪、测斜仪等仪器进行监测,实时掌握施工过程。
3. 工程竣工测量: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仪器进行竣工测量,确保竣工资料准确。
五、施工测量程序1. 施工前测量: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了解地形、地貌、地质等情况,制定施工测量方案。
2. 施工放样:根据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图纸,进行建筑物轴线、高程控制点、施工界限等放样。
3. 施工监测:定期对建筑物变形、地基沉降、施工进度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4. 工程竣工测量:对建筑物、施工场地进行竣工测量,确保竣工资料准确。
六、施工测量质量控制1.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测量,确保测量精度。
2. 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确保仪器性能稳定。
3. 对施工测量数据进行审核,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4. 建立测量资料档案,确保资料完整、规范。
七、施工测量安全措施1.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测量,确保操作人员安全。
2. 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区域。
3.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八、施工测量人员及设备1. 施工测量人员:配备具有相关资质的测量工程师、测量员等。
水利工程控制网测量设计方案简述

水利工程控制网测量设计方案简述作者:栗济臻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6年第09期【摘要】水利工程作为专业性强及覆盖面广的工程学科,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作为水利工程重要构成的控制网测量设计,加强其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可有效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的工作效率,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网测量设计作为水利工程的前期环节,其设计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本文概述了水利工程控制网测量的重要性,并简述了水利工程中控制网测量的设计方案注意事项。
【关键词】控制网测量设计方案水利工程水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宝贵资源,其自然状态有时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就可有效控制水流,避免洪涝灾害的出现,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节与分配,有效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求。
控制网测量设计作为水利工程的前期环节,其设计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加强工程控制网的测量设计科学合理性,可有效确保设计方案的高质量性,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
1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控制网的测量设计方案重要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水利工程是重要的构成部分,要提升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加强水利工程的控制网测量是必要的,工程项目均需要经控制网测量,为其提供所需的数据与图纸,并对整个工程给予总体性的规划设计,进而在各种设计方案中,选择出最科学恰当及经济的设计方案,在工程的施工及竣工等后期环节中,也会运用到测量设计方案,为整个工程的施工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控制网测量作为工程测量的工作基础,控制好工程的测量工作,可为工程今后的施工及测量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社会科技快速发展,现代控制测量正向现代化的科技发展,如GPS等技术的应用,在水利工程的控制网测量中,均应用到了GPS控制网方面的技术,专用型的平面控制网也采用了GPS布设的首级网,而数字水准仪则有快速测量、方便使用及高精度等优点,在水利工程的测量中,布置足够数量的高层控制点,可提升测量精度,而测量精度的提升,可为设计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以设计出专业性强的设计方案,进而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方案完整版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方案完整版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的完整内容。
该方案旨在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
2. 测量目标本测量方案的目标是:- 确定水利工程施工的地面控制点位置和坐标;- 监测施工期间土地沉降和土壤移动情况;- 测量水利设施和结构物的尺寸、形状和位置;- 校正施工过程中的尺寸和位置误差。
3. 测量方法为达到上述目标,将采用以下测量方法:- 全站仪测量法:用于测量地面控制点的位置和坐标;- GNSS定位法:用于确定水利设施和结构物的位置和坐标;- 剖面测量法:用于测量水利工程的地形和地貌特征;- 监测仪器法:用于监测土地沉降和土壤移动情况。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测量完成后,将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主要步骤包括:- 数据清洗和筛选;- 地面控制点位置和坐标的计算;- 尺寸、形状和位置的测量结果分析;- 基于测量结果的误差校正。
5. 报告编制根据测量结果和数据分析,将编制测量报告。
报告中将包括以下内容:- 施工地面控制点位置和坐标表;- 水利设施和结构物的测量结果表;- 土地沉降和土壤移动监测数据表;- 测量结果的误差分析和校正建议。
6. 结论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的完整内容。
通过采用精确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与分析步骤,可以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报告将为后续施工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请注意,本文档中所述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测量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进行调整和制定。
水利工程测量控制方案

水利工程测量控制方案一、引言水利工程测量控制方案是指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实施的测量和控制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顺利进行。
水利工程测量控制方案包括测量器具的选择、测量方法、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测量结果的验证等内容。
本文将对水利工程测量控制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以期为水利工程实施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测量器具的选择水利工程的测量控制主要涉及到地形测量、工程测量和水文测量等方面,因此需要选择相应的测量器具。
常用的测量器具包括全站仪、GPS定位仪、水准仪、经纬仪、测距仪、测深仪等。
在选择测量器具时,需要考虑测量的精度要求、测量的范围和环境条件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注意器具的性能和技术参数,确保其能够满足实际的测量需求。
三、测量方法水利工程的测量控制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制定相应的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包括地形测量、工程测量、水文测量等内容。
在地形测量中,需要采用全站仪和GPS定位仪进行地面控制点的建立和坐标测量。
在工程测量中,需要采用水准仪和经纬仪进行工程控制点的建立和高程测量。
在水文测量中,需要采用测深仪和流速计进行水位和流量的测量。
四、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水利工程的测量数据需要进行精细的处理和分析,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主要涉及到数据的采集、整理、校正、计算和评估等工作。
在数据采集方面,需要注意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在数据整理方面,需要进行数据的分类和整理,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在数据校正方面,需要进行数据的校正和修正,以排除数据中的误差和偏差。
在数据计算方面,需要进行数据的计算和推导,以得出相应的测量结果。
在数据评估方面,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估和验证,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测量结果的验证水利工程的测量结果需要进行验证,以确保其符合实际的工程要求。
测量结果的验证主要涉及到测量数据与实际情况的比对和分析。
在测量数据与实际情况的比对方面,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以确定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方法及要求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方法及要求一、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施工测量的主要目的是把在设计某某某纸、文件上的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大小、高程以足够的精度在实地上标定出来;用以指导施工,并检测建筑物的竣工形状;而无论是标定建筑物的位置等,还是检测其竣工形状均是以施工控制网为基准的;因此在施工放样前都需要建立与工程主体建筑物相应等级的施工控制网。
1.控制网的布设首先根据提供的资料:得到水电工程测区区地形某某某(比例尺为1/2000),经过现场实地踏勘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的标石、标志现状和现存情况,了解坝区的自然和地理条件、交通、民情,然后进行了首级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选择保存较为完好、埋石稳固的三角点起算方位角推算控制网点的大地坐标(及施工坐标);布设一级平面控制网点。
控制网确定方案,网点标墩采用1.2米高普通钢标,基础挖到基岩,顶部安装中心开孔直径为16mm的钢板,做为强制归心的仪器平台,在全部埋设工作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外业观测工作。
2、控制网的施测由于一般水利工程测区山高林密、通视条件极差,利用常规方法(三角网或导线网)布设控制网无法构成附合或闭合某某某形,因此,利用GPS采用卫星定位的方法进行布网、施测。
根据测区的测绘面积及测区的地理状况,按照二级精度(相当于8秒导线)的要求进行点连式的一次布网,采用静态相对定位的方法进行GPS观测,所获得的测量结果均满足《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的要求。
选择起始点,不应选过短控制边,用短边控制长边会影响了GPS待定点的精度,另外,如果已知点的数量过少,在坐标系统转换中会影响了转换精度,同时也缺少了已知点间的检核条件。
科学的布网方法应该分两级布网,首先在测区的边缘选三个点用三台GPS接收机测一个同步环(该同步环可静态观测2小时以提高其基线向量的解算精度),将这个同步环作为一个E级网(或一级网),然后以同步环中的三个点作为该测区的已知点进行二级布网,这样不仅已知点的精度较高且均匀,而且二级网的精度也大幅度得以提高,不仅提高了坐标系统的转换精度,同时也增加了已知点间必要检核数量二、施工放样为了保证放样数据的准确无误,混凝土的施工放样采用内业与外业分离,立模放样与立模验收检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施工控制网施测方案

东鱼河治理工程(济宁段)鱼台县工程施工1标段<施工控制网施测方案)淮河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东鱼河治理工程(济宁段)鱼台县工程施工1标段项目部2020年2月施工控制网施测方案一、工程概况东鱼河治理工程(济宁段)鱼台县工程施工1标段为东鱼河桩号0+000~2+500段,治理长度2.5km,主要包含河道疏挖、堤防整治工程。
按5年一遇除涝标准疏挖河槽,疏挖长度2.5km,设计主河槽岸坡1:3.0;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复堤,两岸复堤长度4.6km,其中左岸复堤2.1km,右岸复堤2.5km,迎水侧设计坡比1:3.0,背水侧设计坡比1:2.0。
·二、施测计划根据本工程特点我项目部计划于施工前十天进入工程现场进行基础测放工作,按照建管处、代建部和监理部要求我方准备按照如下顺序进行测放工作:对甲方提供的基准点进行平面位置坐标和高程附合;在施工区加密增设基准点,为施工工程中测量工作提供基准坐标和高程;根据基准点依次放设取土区、堤顶中心线及内外堤脚线、征地红线、缪集排涝站、红卫村排灌站基线;依照测放的各点绘出施工平面图。
三、施测方案1、依据招标文件的主要施工项目,施工测量的范围如下:(1)河槽疏挖、堤防填筑原始地形图的测绘;(2)河槽疏挖、堤防填筑施工放样)(3)缪集排涝站、红卫村排灌站基坑开挖和建筑轮廓线施工放样;(4)竣工测量;(5)其它附属及临时工程的施工测量。
2、测量依据按国家测绘标准和本工程施工精度要求。
GB/T17942-2000《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 12897-9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SL 52-9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3、测量人员组成:由公司选派经验丰富的测量人员进行施测,组成由技术负责人徐化冬为测量组组长的测量小组。
设组长1名、副组长1名、测量员3名、工勤2名。
4、测量仪器设备:中海达GPS1台(仪器于进场前经专业检测机构校核,精度符合本工程需要)。
浅谈水利工程控制网测量设计及方案

浅谈水利工程控制网测量设计及方案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控制网的布局作为测量放线的基础,控制网的整体精度直接影响水利工程项目的测量放线质量。
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在设计时期,应该依据测图比例尺具体大小明确相应控制网等级,保证地形图精确可以满足水利工程项目设计需求。
近些年来,在GPS技术快速发展与普遍应用形势下,水利工程项目设计主要应用图根级控制布局,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必须依据工程标准规定进行测量放线,然后根据水利工程相关特点等创建科学的控制网,从而满足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精度需求。
一、GPS控制网测量设计的必要性近些年,水利工程项目的不断发展,以往的工程测量方法已无慢慢被GPS测量技术取代。
可是因为GPS控制网测量设计布局方案和以往测量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GPS控制网测量实践设计时,必须依据GPS相关工作原理和水利工程项目具体状况,建立科学、合理的控制网测量布局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网成本,并且降低室外施工相应劳动强度,从而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二、水利工程项目GPS控制网设计内容GPS控制网和普通测量控制网存在一定差异,其并不需要综合分析点间同时和相邻边比值及观测角具体大小等有关要素,同时布网图形结构相对灵活。
在进行水利工程控制网测量設计时,普遍应用的布网方法就是点连方式和边连方式以及边、点结合的方式。
另外,在水利工程GPS控制网测量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依据GPS测量规定,加强设计内容的精确性与合理性。
其一,为了能够提升GPS控制网测量总体精度,对于异步环相对邻近点要实施同步观测。
其二,因为在异步环边数不断增加下,异步环闭合差相应检验能力就会不断下降。
因此水利工程GPS控制网中全部最小异步环相关边数不可以超过6条。
其三,尽可能确保各个测站至少和三天之上独立基线进行相连。
因为GPS测量主要包含静态定位方式与实时动态定位方式,其中静态定位方式的信息处理技术比较落后,难以实时计算出定位结果,同时也难以对观测信心数据实时检核,从而无法确保观测信息数据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闵行区浦江镇2015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
施
工
测
量
控
制
网
方
案
编制单位:上海闵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日期:2016年3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测量放样依据 (3)
三、施工测量网布设 (3)
3.1次级加密控制测量 (3)
3.2 控制点埋设 (3)
3.3控制测量的作业流程 (4)
3.4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4)
四、平面控制测量 (4)
五、高程测量 (5)
施工测量控制网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闵行区浦江镇2015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工程位于闵行区浦江镇南部,涉及交大浦江低碳基地、汇北村和北徐村,灌溉面积为656亩,其中菜田灌区140亩,粮田灌区516亩.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泵站、地下埋管、道路、排水明沟、窨井、渡槽、放水口等设施.其中:翻(新)灌溉泵站2座(翻建1座、新建1座)、改建灌溉泵站1座、低压输水管道7116米、衬砌明沟3654米、倒虹吸7座、渡槽1座、混凝土道路11819平方米、平整土地98.80亩,疏浚引水河道土方7842.75立方米.
我公司确定本工程的工期为105日历天,按建设单位要求的工期完成.我公司拟定计划开工日期为2016年4月10日,竣工日期为2017年1月15日.
二、测量放样依据
(1)设计施工图
(2)工程师提供的施工范围内的等级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的基本数据
(3)《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2013)
(4)有关测量的施工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测量网布设
由于目前正处于工程前期准备阶段,所以工作相当繁重,加密控制网的布设以简单,高效,实用为原则.考虑到在本标施工区域内设了已经建好的观测墩,为了提高加密控制点的密度,方便施工,将对能利用的观测墩进行联测.
3.1次级加密控制测量
对于次级平面加密控制网点(临时工作基点),根据施测精度要求,灵活采用闭合、附合导线法,测边测角前方交会法和极坐标法进行加密;对于次级高程控制网点(临时工作基点),根据施测精度要求,采用三角高程观测法(对向观测)进行加密.
3.2 控制点埋设
控制点均现浇混凝土桩;加密的永久高程工作基点埋设不锈钢水准标志.至于临时测量点则灵活地采用插筋或坚硬基岩上设点的形式设置.
3.3控制测量的作业流程
1)进行数据资料的复核和现场控制点坐标检测,确认无误后再拟定控制网加密方案.
2)踏勘选点,确定控制网加密方案的最终形式,并上报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
3)控制网加密方案通过后,进行控制点埋设工作.
4)严格按审批通过的观测方案和《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进行控制网的观测工作.
5)观测完毕以后,整理各项数据资料,进行控制网平差计算并把坐标成果上报测量监理工程师.
3.4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闵行区浦江镇2015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布设拟布设8处,即交大浦江基地东西区、北徐村南北区、 汇北村A 、B 、C 和D.水平和高程均按四等水准测量布设.
四、平面控制测量
图1-1 平面控制测量工艺流程
(1)交桩复测
业主方提供平面控制测量点时,仔细查看有无遗漏或破坏.随后进行校核复测.用两台DJ2-1 型经纬仪配合SOK2100 型全站仪进行双仪复测.满足闭合要求的直接使用,有误差的按规范要求进行调整,经监理批准后再用.
(2)测量控制桩位加密及分段控制网布设
根据原始桩位进行桩位加密,在各分段施工区设置相对坐标控制桩,并建立相对坐标系以利施工放样及计算.各控制桩均用70厘米长、5×4厘米木桩制成,上钉
交桩复测 桩位加密及分段控制网 施工放样
施工过程复测校核
位移观测
钢钉,周围用砂浆固定保护,四周设栏杆防误碰.
(3)施工放样
采用仪器为: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
现场有直接丈量条件,故采用直接丈量法复核、以三角网法求出护坡结构的距离;当直接丈量的距离与三角网法求出的距离均符合精度要求时,采用三角网法求出的距离进行结构施工定位测量.测距仪测出的轴线距离与三角网法求出的距离均符合精度要求时,采用其算术平均值,可用测距仪进行施工定位测量.对于护坡段可采用导线法控制,即根据各施工段的端点控制点进行测量导线的平移等操作.立模的点位放样,先直接以轴线控制点测出纵横两条垂直交叉线,其中误差要求为±2米米以内,然后用钢卷尺丈量各部位平面立模线和检查控制线,据此进行施工.
(4)施工过程复测校核
施工过程中定期复核控制桩坐标,如有变化进行校正或重新引设.
五、高程测量
图1-2 高程测量工艺流程
(1)交接水准点并复测
业主提供高程水准点时,仔细查看有无遗漏或破坏,随后进行闭合差复测.复测时用SOIF 自动安平水准仪两台进行联测.必要时进行闭合差调整.
(2)水准点引设加密
根据原始水准点进行加密水准点导线及支线引设.施工现场水准点要相互建立关联,设置于不易破坏之处.
(3)施工高程测量
水准点交接复测 水准点引设加密 施工高程测量
施工过程高程复测
沉降观测
工程高程测量主要包括:
1)开挖高程控制,土方开挖期间,对于标高的测定,采用专人负责、随挖随测的方法.
2)回填土顶面高程控制;
3)挡墙底板、墙身高程控制;
4)施工过程高程点复测.
施工过程中对水准点定期校核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