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合集下载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的一般趋势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的一般趋势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的一般趋势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的一般趋势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在早期
阶段,幼儿通常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如高兴、生气、哭泣或焦虑。

他们对情绪的识别和表达能力较为有限,常常通过面部表情、身体语
言和声音来传递情绪信息。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学会了辨别不同的情绪,并能更准确
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他们开始理解和使用情绪词汇,如“开心”、
“生气”、“伤心”等。

此时,幼儿可以通过语言和行为来表达自己
的情感,并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幼儿园和学前阶段,幼儿开始与同伴互动,这对他们的情绪发
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学会了与他人分享和合作,并从中获得满
足感和情感支持。

此时,幼儿的情绪表达更加丰富多样,他们可以通
过语言、游戏和身体接触来表达友善、亲近和喜悦的情感。

随着认知和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幼儿逐渐开始理解和管理复
杂的情绪。

他们可以通过适当的冲突解决和问题解决技巧来处理与他
人的冲突,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爆发,并表现出同情、关心和体
谅他人的情感。

总的来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呈现出逐渐增加、丰富多样和能
力提升的趋势。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经验的积累,幼儿的情绪认知、
表达和调节能力逐步提升,有助于他们建立健康、积极的情绪态度,
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的一般趋势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的一般趋势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的一般趋势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通常呈现出以下一般趋势:
1. 幼儿的情绪的产生和表达能力逐渐增强。

从出生开始,幼儿会逐渐产生各种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等,并且能够通过表情、声音和身体动作等方式来表达这些情绪。

2. 幼儿的情绪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增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可以学会忍耐等待、自制情绪和控制冲动等。

3. 幼儿的情绪反应逐渐多样化。

幼儿在情绪反应上的表现逐渐变得多样化,他们可能会用笑、哭、发火等方式表达情绪,有时还会产生一些特定的情绪反应,如害羞、好奇、羞愧等。

4. 幼儿开始具备情绪识别和理解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能够认识和理解他人的情绪,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和行为,他们可以判断出对方可能的情绪状态,并对此作出相应的反应。

5. 幼儿的情感能力逐渐成熟。

随着经验和学习的积累,幼儿的情感能力逐渐成熟和稳定,他们能够建立起自己的情感和情感表达方式,并对他人的情感做出更加敏感和适当的反应。

总之,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简单的情感产生到复杂的情绪表达和理解,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逐步培养出一系列的情绪情感能力。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的一般趋势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的一般趋势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的一般趋势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是指幼儿在情绪和情感方面的成长和变化。

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情绪情感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整体上呈现出以下一般趋势。

在幼儿情绪方面的发展中,从出生到2岁,幼儿的情绪主要表现为基本情感的反应,如喜悦、愤怒、恐惧等。

2-3岁时,幼儿开始逐渐掌握情绪的调节能力,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和环境要求来调节情绪,表现出更加丰富和复杂的情绪反应。

3-6岁时,幼儿的情绪开始逐渐稳定,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6-12岁时,幼儿的情绪开始更加多样化,除了基本情感外,还能够体验到更复杂的情绪,如羞愧、自豪、内疚等。

青春期时,幼儿的情绪进一步发展,开始出现更多的情绪波动和挑战,需要更多的情绪管理技巧来应对。

在幼儿情感方面的发展中,从出生到2岁,幼儿的情感主要建立在与主要照顾者的情感互动中,如与父母、保育者之间的亲密关系。

2-3岁时,幼儿开始逐渐发展出对他人的情感关注和表达能力,能够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情感需求。

3-6岁时,幼儿的情感关系开始扩展到更多的人际关系中,如同伴、老师等,能够建立更加稳定和丰富的情感联系。

6-12岁时,幼儿的情感关系开始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在人际关系中发展出更多的情感技巧和智慧。

青春期时,幼儿的情感关系进一步扩展到异性之间,开始体验到更复杂和深刻的情感。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父母的情绪表达和情感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

幼儿的社交经验和同伴关系也对情绪情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幼儿园和学校中,幼儿能够与同伴进行情感交流和互动,从中学习到更多的情感表达和理解技巧。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呈现出一般的趋势,即从基本情感反应到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再到更复杂和多样化的情绪体验。

在情感方面,幼儿的情感关系从最初的主要照顾者到更广泛的人际关系的扩展和巩固。

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三个主要特点

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三个主要特点

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三个主要特点包括:
1. 易感性:幼儿情感易受感染,他们对自己喜欢的、可以引起强烈情绪反应的事物和活动,会产生强烈的应验和感受,往往表现出十分强烈的情绪反应。

2. 冲动性:幼儿期的情绪情感发展带有冲动性,他们的情感变化很快,一件小事就能引起他们很大的情绪波动。

同时,幼儿会有一种生来就有的好奇心,尤其是男孩子,他们好动,活泼,富有求知欲,总是渴求新鲜事物。

这也促使幼儿在接触新的人或事物时,容易产生兴奋的情感。

3. 表现性:幼儿期孩子的情感内容比较贫乏,情绪的外部表现非常明显。

他们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

很多时候,他们可能只是想要引起父母的注意或者想要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情绪。

此外,孩子的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他们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因此,作为家长或教师,需要适时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以便及时给予引导和支持。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开展,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将不断趋于理性和成熟。

幼儿心理学课件-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幼儿心理学课件-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幼儿情绪的管理和调控
建立情绪认知
幼儿需要学会认识和理解自 己的情绪。
教授情绪管理技能
幼儿可以通过学习技能来帮 助管理和调控情绪。
提供支持和安全感
幼儿需要感受到来自成人的 支持和安全感,以便学会适 应情绪。
幼儿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
家庭环境 社交交往 文化背景
家庭成员的情感表达和家庭氛围对幼儿情绪 发展产生影响。
幼儿感到害怕和紧张。
愤怒
幼儿感到生气、愤怒和不 满。
幼儿情绪与行为的关系
幼儿的情绪状态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同时,他们的行为也会受到外界情绪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儿情绪的表达方式1 面部表情
2 身体语言
幼儿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各种情绪。
例如姿势、动作和身体的紧张程度。
3 声音和语言
幼儿会通过说话和声音的变化来表达情绪。
幼儿与同伴和成人的互动也会影响他们的情 绪发展。
不同文化环境下,幼儿的情绪发展受到不同 的价值观和习俗的影响。
幼儿情绪发展的阶段
1
6个月至2 岁
2
幼儿开始展示出更复杂的情绪,如分
离焦虑和好奇心。
3
出生至6个月
幼儿主要表现出生理性的情绪反应, 如哭泣和笑。
2 岁至5岁
幼儿开始能够识别和主动表达自己的 情绪。
幼儿心理学课件-幼儿情 绪和情感的发展
欢迎来到幼儿心理学课件,我们将探索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了解幼儿情 绪和情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管理和调控它们。
定义幼儿情绪和情感
幼儿情绪是幼儿内在产生的具体反应,而情感则是对内外刺激的有意识的情 绪体验。
幼儿情绪的类型和特征
快乐
幼儿感到高兴、满意和愉 快。

第二节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第二节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基础知识
意志:是指人在有目的的行动中,自觉的调节
行为和情感, 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意志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产生的,意志的发展
使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趋向更高级的阶段。
基础知识
有目的的行为
调节行为和情感 克服困难 心理过程
意志
基础知识
人物 主要成就 曹雪芹 《红楼梦》 司马迁 《史记》 司马光 《资治通鉴》 达尔文 《物种起源》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马克思 《资本论》 所用时间 10年 19年 19年 28年 30年 27年 27年 40年
4-5岁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
1、情绪表现趋于主动性、稳定性、内隐性 2、情绪理解发展进入关键期 (1)移情能力迅速发展 (2)情绪理解依存于社会知识
(3)理解信念和情绪的关系
(4)情绪理解具有单中心性
4-5岁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
3、情绪调节多采用建构性策略 (1)替代活动 (2)口语表达 (3)自我安慰
幼儿喜欢猴子,不喜欢河马。喜欢 观察研究猴子
1、情绪识别与理解 孩子能很早识别他人的情绪状态 幼儿能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情绪体验,能够将自己放在他人 的位置上进行换位思考
2、情绪情感体验 :丰富(积极或消极)、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 3、情绪表达与控制 :外显(高兴就笑,害怕就哭) 控制力差 不分场合地直接表露自己的情绪,也很容易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 分析:孩子与妈妈一起上公园,一路上高高兴兴的,半路上孩子想吃 冰激凌,妈妈认为天气凉没给买,孩子当场就大哭起来,开始的喜悦 荡然无存。这是孩子情绪的冲动性。莉莉3岁,喜欢的小鸭子玩具碎 了,她就伤心地哭起来,妈妈给她一块巧克力,她就又笑了,这是儿 童情绪的易变性;幼儿园里看见小朋友哭了,她也跟着哭起来。这是 情绪有受感染性。 为什么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从大脑的神经系统发展来看,幼儿的 神经抑制过程发展得比较缓慢,致使 情绪调控的水平相对较低。

幼儿心理学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幼儿心理学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第一节 早期情绪的发生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1919)根据对医院500多名婴儿的观察提 出了:新生儿有三种主要情绪,即怕、怒和爱。华生还详细描述了这 些情绪的原因和表现:
1.怕 华生认为新生婴儿的怕是由于大声和失持引起的。当婴儿安静地躺 着时,在其头部附近敲击钢条,会立即引起他的惊跳,肌肉猛缩,继 之以哭;当身体突然失去支持,或身体下面的毯子被人猛抖,婴儿会 发抖、大哭、呼吸急促、双手乱抓。 2.怒 怒是由于限制儿童运动引起的。如,用毯子把孩子紧紧地裹住,不 准活动,婴儿会发怒,他把身体挺直,或手脚乱蹬。 3.爱 爱由抚摸、轻拍或触及身体敏感区域产生。如,抚摸孩子的皮肤, 或是柔和地轻拍他,会使婴儿安静,产生一种广泛的松弛反应,或是 展开手指、脚趾。
环境 生吃饱物性喝足 尿布干净 社会社会性性交往 人际
关系
第二节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从1岁半到3岁,儿童非 社会性交往微笑的比例下降,社会性微笑的比例 则不断增长。
(二)表情的社会化 1. 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 有研究表明,小班的幼儿已经能够辨认别人高
兴的表情,对愤怒表情的识别,则大约在幼儿园 中班开始。
感发生较晚。 (2)情绪带有情境性和暂时性的特点,而
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3)情绪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
较内隐,不轻易流露出来。
第一节 早期情绪的发生
二、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一)动机作用 (二)认知发展的作用 (三)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四)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第一节 早期情绪的发生
第三章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第一节 早期情绪的发生
一 情绪和情感概述 二 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三 情绪的发生和表现
一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 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幼儿的情绪教育和情感发展

幼儿的情绪教育和情感发展

幼儿的情绪教育和情感发展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情绪教育和情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幼儿时期是他们情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培养情绪管理能力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教育者和家长们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幼儿的情绪教育和情感发展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具体技巧。

一、情绪教育的重要性情绪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情绪教育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通过情绪教育,幼儿能够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理解情绪的产生原因,并且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

其次,情绪教育对幼儿的社交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幼儿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需要学会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的控制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幼儿与他人更好地相处,还能培养他们积极应对挫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情绪教育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幼儿时期,情绪起伏较大,面临各种挫折和困难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通过情绪教育,幼儿能够学会自我调节,使自己的情绪保持稳定并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情绪教育和情感发展的相关理论1. 情绪教育的发展阶段理论情绪教育的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幼儿的情绪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在0-6个月时,幼儿主要经历情感依恋阶段,对主要照顾者表现出强烈的依恋和情感需求。

在6个月到2岁时,幼儿进入分离个体性阶段,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情感需求开始减弱。

在2-6岁时,幼儿进入自由探索和社交阶段,情绪表达和调节能力逐渐发展。

2. 情绪智力理论情绪智力理论认为,情绪是一种智力,可以通过情绪智力的培养和发展来提高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智力包括情绪的识别、理解、表达和调节等方面。

通过情绪智力的培养,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有效地应对各种情绪的挑战。

三、幼儿情绪教育和情感发展的方法与技巧1. 提供情绪识别的机会通过游戏和绘本等活动,创造情境,帮助幼儿识别和理解不同情绪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

例如,可以通过表情卡片,让幼儿对着相应的表情说出相关的情绪,提高他们对情绪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1.情绪的社会化 (3)表情的社会化
A.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
近1岁的婴儿已经能够笼统地辨别成人的表情。 小班的幼儿已经能够辨认别人高兴的表情。
对愤怒表情的识别,则大约在幼儿园中班开始。
B.运用社会化表情的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解释面部表情和运用表情手段的能力都有所 增长。一般而言,辨别表情的能力一般高于制造表情的能力
人表达情绪的主要方式是一样的。 表情没有约定的规矩,是全人类共有的。 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也使人表达情绪的方式带有不同的色 彩。
一、情绪和情感的基础知识
(三)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A.情绪为(人和动物)所共有,而情感只有(人类)才有 B.情绪是(情景的、暂时的)如:快乐、愤怒、恐惧、悲哀等。 情感是(深刻的、稳定的)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 2.联系: A.情感要通过情绪来表现
第四节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内容提要
一、情绪情感的基础知识 二、情绪情感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三、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一、情绪和情感的基础知识
(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 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以人的需要为中介 是一种主观感受或内心体验 会引起一定的生理上的变化 可以从外部表现看到情绪上的变化
A.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
-新生婴儿只有未分化的舒服和不舒服两种情绪
-逐渐产生高兴、生气、悲伤、喜欢、羡慕„„ -幼儿阶段不断产生嫉妒、自豪、友谊、羞愧、责任感等
B.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有些先前不引起儿童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引起了情 感体验。
(一)儿童情绪发展的趋势:
2.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1)情绪日益丰富: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情绪指向的事 物不断增加。 (2)情绪深刻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内在的特 点。 例如: –你们喜欢张老师吗? –小班:喜欢,因为老师今天发给我一个大苹果。 –小班:喜欢,因为张老师眼睛大大的,很漂亮。 –大班:她爱我们,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还教我们学 本领 „„
三、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1.情绪的社会化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3岁前,在儿童情绪反应动因中,生理需要是否满足是 其主要动因。 3~4岁幼儿,情绪的动因处于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 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不仅与成人的交往 需要及状况是制约幼儿情绪产生的重要社会性动因,而且 同伴交往的状况也日益成为影响幼儿情绪的重要原因。
年龄 1岁 半 3岁 自己笑 次数 % 67 117 55.3 15.62 对教师笑 次数 % 47 334 38.84 44.59 对小朋友笑 次数 % 7 298 5.79 39.79 总数 次数 % 121 749 100 100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从1岁半到3岁,儿童非社会 性交往微笑的比例下降,社会性微笑的比例则不断增长 。
美感的发展
幼儿初期主要是对颜色鲜明的东西,新的衣服鞋袜等等产生美感。
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了审美的标准.同时,他们也能 够从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和美术作品中体验到美。
三、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二)高级情感的发展
3.理智感
是由于是否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理智感的发展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左右,理智感以明显地发展起来,突出表现在幼儿很喜欢 提问题,并由于提问和得到满意的回答而感到愉快。 6岁幼儿喜爱进行各种智力游戏。
【案例分析】
• 请结合幼儿情绪的发展趋势,分析下面这个案例 反映了幼儿什么样的情绪发展特点?
小班幼儿刚上幼儿园,一个孩子哭着要找妈妈,其他 孩子本来还乖乖的,现在也跟着哭起来。大班幼儿看到有 小朋友哭了,其他小朋友会过来安慰她,给她擦眼泪,叫 她不要哭。
答案要点:婴幼儿情绪的不稳定还与情绪的受感染性有 关。幼儿晚期情绪比较稳定,情境性和受感染性逐渐减少, 这时期幼儿的情绪较少受一般人感染。
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 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 他们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 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小班儿童
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的,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
三、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二)高级情感的发展
2.美感
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
• 判断:只要幼儿在幼儿园不哭、不闹,就说明他 情绪没问题。
错误,大班幼儿情绪具有内隐性,能在不同场合用不同方 式表达情感。
三、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二)高级情感的发展 1.道德感 2.美感 3.理智感
三、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二)高级情感的发展 1.道德感
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 的情感。
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婴幼儿的情绪不稳定,与其情绪情感具有情境性、情绪 •婴儿期和幼儿初期的儿童的情绪完全表露于外。随着言语 的受感染性有关。 和幼儿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幼儿逐渐能够调节自己的情 绪及其外部表现。 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儿童调节情绪的外部表现的能力的发展比调节情绪本身的 能力发展得早。
思考
教师要怎么注意自己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
解答要点:3岁后幼儿情绪产生原因: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 (1)小班儿童喜欢身体接触,希望老师摸一摸、亲 一亲、牵着手。 (2)大中班的幼儿希望老师重视、注意、表扬。
三、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一)儿童情绪发展的趋势: 2.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1)情绪日益丰富:
3岁前
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 芽。
3岁后 在集体生活中,随着儿童 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 德感也发展起来。
三、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二)高级情感的发展 1.道德感 学前儿童道德感发展的特点:
大班幼儿 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产生了鲜明的道德情 感。
中班幼儿
(一)儿童情绪发展的趋势:
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幼小儿童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随着幼儿脑的发育
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幼儿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起初是被动的,即在成人要求 下,由于服从成人的指示而控制自己的情绪。到幼儿晚期, 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才逐渐发展。
(一)儿童情绪发展的趋势:
到了学前晚期,情绪对行为的动机作用仍然相当明显。
二、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的作 用
2.情绪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推动或抑制幼儿的认知活动 如:幼儿喜欢猴子,不喜欢河马 喜欢观察猴子
孟昭兰的研究表明:婴幼儿不同情绪状态对其智力操 作的影响是明显不同的,具有显著的差别。
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的情绪可以在兴趣与惧怕之间浮动。
不同性质和不同强度水平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着不同程度 愉快情绪有利于婴幼儿的智力操作及效果,而痛苦、惧怕等对婴幼儿智力操 的推进或破坏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智力活动的效果。
作不利,不同性质的情绪对婴儿智力操作影响不同。 愉快情绪强度差异与智力操作效果间呈倒U字相关。 兴趣和愉快的交替,是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
一、情绪和情感的基础知识
(二)表情
情绪的外部表现模式叫做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 情和言语表情。
面部表情:是鉴别人的情绪和情感的主要标志。
身段表情:包括手势和身体的姿势。 言语表情:情绪情感在说话的音调、速度、节奏等方面的表现。
一、情绪和情感的基础知识
表情既有先天的、不学而会的性质,又有通过 后天模仿、学习获得的性质。
B.情感能制约情绪的表现形式
二、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的作 用
1.情绪对幼儿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情绪是儿童心理活 动的激发者。如:情绪愉快,儿童愿意学习。
例如:让儿童学会早上来园时跟老师说“早上好”,下午离园时说“再见”, 结果许多儿童先学会说“再见”,而问“早上好”则较晚才学会。 其重要原因是由于儿童早上不愿意和父母分离,缺乏向老师问早的良好情 绪和动机,下午则愿意立即随父母回家,所以赶快说“再见”。 虽然同样是学说话,在不同情绪影响下,学习效果并不相同。
判断题
• • • • • • 3岁后出现高级情感。 中班幼儿好告状是由于逐渐形成道德感。 初生婴儿没有情绪反应。 情绪是内隐的、稳定的。 动物也有情感。 幼儿情绪产生主要原因:生理需要是否满足。
二、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的作 用
3.情绪对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是儿童交往的重要手段。 如:用表情(情绪的外部表现)与人交往。
4.情绪对幼儿个性的作用--------影响个性的形成。
三、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 势
(一)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 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三、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一)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
1.情绪的社会化
(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3)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三、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1.情绪的社会化 (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1岁半和3岁儿童三类微笑的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