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幼儿的情绪、情感

合集下载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导学案-幼儿心理学》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导学案-幼儿心理学》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进步》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了解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进步特点,精通幼儿情绪管理的方法,提升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一、导入请同砚们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的情感和情绪经历,分享自己在童年时期的幸福、悲伤或生气的经历。

二、新课导入在幼儿阶段,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是如何进步的呢?我们通过进修《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进步》,来了解幼儿情绪和情感进步的特点。

三、进修内容1. 幼儿情绪的进步特点幼儿的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丰富和复杂化,从简易的喜怒哀乐到更多复杂的情绪表达。

他们屡屡受到环境和外界刺激的影响,情绪波动较为明显。

2. 幼儿情感的进步特点幼儿在情感进步中,逐渐形成对自己、对他人和对四周世界的认知,建立起亲情、友情和社会情感。

他们学会用语言和行动来表达情感,同时也会受到家庭和教育环境的影响。

3. 幼儿情绪管理的方法幼儿在情绪管理方面还未能完全精通,我们需要通过观察和指导援助他们学会有效地表达情感、正确处理情绪。

可以实行情绪引导、仿效表情和讲故事等方法,引导幼儿学会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4. 提升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通过培育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可以援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干系。

我们可以通过绘画、剪纸、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创设力和表达欲望,让他们学会用不同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进修方法1. 小组谈论:请同砚们分组谈论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进步特点,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2. 观察实践:观察身边幼儿的情绪和情感表现,尝试用不同方式引导幼儿表达情感。

五、教室总结在今日的进修中,我们了解了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进步特点,精通了相应的管理方法,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提升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期望大家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援助幼儿进步健康的情感和情绪。

六、作业安置1. 观察身边幼儿的情绪和情感表现,记录下他们的表现和你的观察。

2. 沉思:你认为如何援助幼儿更好地表达情感和处理情绪?七、拓展延伸欢迎同砚们在课后继续探讨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进步,分享自己的阅历和观点。

发展心理学第九章 情绪情感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第九章 情绪情感的发展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依恋明确期 婴儿进一步对母亲的存在特别关切,特别愿意和
母亲在一起,当母亲离开时,哭喊着不让离开,别 人不能替代使婴儿快活。同时,只要母亲在身边, 婴儿能安心玩,探索周围环境,好像母亲是其安全 基地。婴儿出现了明显的对母亲的依恋,形成了专 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与此同时,婴儿对陌生人 态度变化很大,产生怯生,感到紧张、恐惧甚至哭 泣等。
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婴儿从4个月左右开始, 开始出现与知觉发展相联系的恐惧。 引起过不愉快经验的刺激会激起恐惧情绪。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视觉对恐惧的产生逐渐起主要作用。 3.怕生 所谓怕生,可以说是对陌生刺激物的恐惧反应。怕生与依恋情 绪同时产生,一般在6个月左右出现。 伴随婴儿对母亲依恋的形成, 怕生情绪也逐渐明显、强烈。研究表明,婴儿在母亲膝上时,怕生 情绪较弱,离开母亲,则怕生情绪较强烈。可见,恐惧与缺乏安全 感相联系。人际距离的拉近或疏远,影响到儿童安全感的减少与增 大。
都更能抚慰孩子。 3.依恋对象使孩子具有安全感。当在依恋对象
身边时,孩子较少害怕;当其害怕时,最容易出现 依恋行为,寻找依恋对象。
(二)婴幼儿依恋的发展
依恋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在婴儿同主要照看者在较长时期的 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的。 根据鲍尔比(J.Bowlby)、埃斯沃斯 (M.Ainsworth)等的研究,依恋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会性物体的反应不同,人的出现,包括人脸、人声,最容 易引起婴儿的笑,即婴儿开始出现“社会性微笑”。
婴儿三四个月前的诱发性社会性微笑是无差别的。这 种微笑往往不分对象,对所有人的笑都是一样。 研究发 现,3个月婴儿甚至对正面人的脸,无论其是生气还是笑, 都报以微笑。但如果把正面人的脸变成侧面人脸,或者把 脸的大小变了,婴儿就停止微笑。

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三个主要特点

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三个主要特点

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三个主要特点包括:
1. 易感性:幼儿情感易受感染,他们对自己喜欢的、可以引起强烈情绪反应的事物和活动,会产生强烈的应验和感受,往往表现出十分强烈的情绪反应。

2. 冲动性:幼儿期的情绪情感发展带有冲动性,他们的情感变化很快,一件小事就能引起他们很大的情绪波动。

同时,幼儿会有一种生来就有的好奇心,尤其是男孩子,他们好动,活泼,富有求知欲,总是渴求新鲜事物。

这也促使幼儿在接触新的人或事物时,容易产生兴奋的情感。

3. 表现性:幼儿期孩子的情感内容比较贫乏,情绪的外部表现非常明显。

他们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

很多时候,他们可能只是想要引起父母的注意或者想要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情绪。

此外,孩子的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他们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因此,作为家长或教师,需要适时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以便及时给予引导和支持。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开展,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将不断趋于理性和成熟。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九章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九章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课程代码:12340)第九章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情绪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节婴儿情绪的分化与发展第三节幼儿情绪的发展第四节学前儿童情绪的培养策略第一节情绪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动机作用情绪的动机作用是指情绪能够激发人的认知和行为的动机。

情绪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情绪能够以一种与生理性动机或社会性动机相同的方式激发和引导行为。

第二,情绪也可能与动机引发的行为同时出现,情绪的表达能够直接反映个体内在动机的强度与方向。

婴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情绪色彩非常浓厚。

情绪直接指导、调控着儿童的行为,驱动、促使着儿童的行为。

二、情绪对认知发展的作用(一)促成知觉选择知觉具有选择性,情绪的偏好是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之一。

(二)监测信息的移动对信息监测实际上是注意的过程情绪情感对维持稳定的注意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影响工作记忆情绪情感对记忆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影响记忆的效率,儿童容易记住喜欢的事物,对不喜欢的事物记忆起来十分吃力;二是使记忆的内容根据情绪进行归类,在同样的情绪状态下,记住的材料更容易回忆出来。

(四)影响思维活动(1)嬰幼儿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对其智力操作的影响是明显不同的,具有显著差别。

(2)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的情绪可以在兴趣与惧怕之间浮动。

(3)愉快强度与操作结果之间的相关为倒U型关系,即适中的愉快情绪达到最优。

(4)痛苦、惧怕的程度与操作效果之间为直线关系,即痛苦、惧怕程度越大,操作效果越差操作效果随其强度的增加而下降。

(5)强烈的情绪状态或淡漠无情,都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探究活动,兴趣与愉快的交替,是智力活动的最佳背景,惧怕和痛苦对儿童智力发展很不利。

(五)影响语言发展情绪态度对幼儿语言发展有重要作用。

表现在:(1)幼儿期时言语的情感功能和指物功能不分。

(2)用情绪激动法可以促进儿童掌握某些难以掌握的词。

三、情绪对学前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在儿童掌握语言之前表情是其表达情绪、进行社会交往的主要工具。

幼儿的情绪情感ppt课件

幼儿的情绪情感ppt课件

16
分析
1、消极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婆婆没有来接 壮壮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由于受生理、心理水 平制约的影响,一旦产生消极情绪,边难以自我 派遣,往往需要借助外界力量才能得到较好的控 制与调节,而壮壮妈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2、消极情绪产生的间接原因:壮壮与妈妈的亲子 关系单薄 从亲情这个角度来看,妈妈的尴尬是自己造 成的,因为与孩子相处照顾太少、交流沟通缺乏, 致使与孩子的亲和力远远少于婆婆。
2.理智感
(1)概念:理智感是在认识客观事 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与人 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 等满足与否相联系。 幼儿期是儿童理智感开始发展的 时期。 (2)表现形式:好奇好问、与动 作相联系的“破坏行为”
26
3.美感
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 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标准而产生 的。如幼儿喜欢外貌、穿戴漂亮 的女生。
4
2.从发生的时间来看: 情绪——发生的较早(人和动物共有) 情感——发生的较晚(人类特有)
5
3.从稳定性来看 情绪——不稳定、易变化、较短暂 情感——稳定、持久
6
(三)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是相对的,两 者是密切联系的,情感在情绪的基 础上形成,并对情绪产生巨大的影 响。
7
1、在客观事物中,有些事物能引起 人的情绪 反应,但有些事物则不能 引起事物的情绪反应。 2、即使是同一种事物,在不 同的需要下,也可以引起不 同的情绪体验。
30
影响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因 素:
1.生活环境 2.游戏活动 3.成人的情绪态度
31
一、生活环境与幼儿的情绪情感
思考:
生活环境对幼儿的情 绪情感有什么影响?良 好的生活环境包括哪两 个方面?

《学前心理学》第九章-第十三章练习题

《学前心理学》第九章-第十三章练习题

第九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1.某托儿所训练刚入所的孩子早上来时向老师说“早上好” 下午离所时说“再见”结果许多孩子先学会说“再见” 而问“早上好”则较晚才学会 其重要原因是由于孩子早上不愿与父母分离。

这是( ) A.情绪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B.情绪的分化C.情绪对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D.情绪的社会化2幼小儿童刚上托儿所时 一般较易学会离所时的“再见” 而早上向老师说的“早上好”则不易学会 这是( )A 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两极作用B.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C.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D.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信号作用3 .儿童的情绪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是在( )。

A. 3岁B. 4岁C. 5岁D. 6岁4.最初几天的新生儿或哭或安静 或四肢划动等等 可以称为( )A.原始的情绪反应B.基本的情绪反应C.混合的情绪反应D.高级的情绪反应5.根据华生的观点 不属于原始情绪的情绪是( )。

A.怕B.怒C.悲D.爱6按照布里奇斯的研究 以下最早产生的情绪是()A.痛苦B.惧怕C.兴奋D.厌恶7 .3个月以后 婴儿的情绪分化为( )。

A.快乐和愤怒B.喜爱和厌恶C.快乐和痛苦D.喜爱和恐惧8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 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 ) A.愉快与惊奇B.愉快与悲伤C.愉快与厌恶D.愉快与不愉快9 .打过针的孩子一看到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 与这种情绪相联系的心理现象是( )。

A.记忆B.思维C.感知觉D.自我意识10儿对看得见而又拿不到的玩具 产生不愉快情绪 但当玩具在眼前消失时 不愉快情绪也很快消失 这是( )A. 情绪的内隐性B.情绪的依赖性C.情绪的受感染性D.情绪的情境性11儿看到故事书中的“坏人” 常常会把它抠掉 这是( )的表现。

A.情绪冲动性B.情绪易变性C.情绪两极性D.情绪感染性12童情绪的内隐性出现在( )A.幼儿初期B.幼儿中期C.幼儿晚期D.小学生初期13儿最初的笑是( ) A 诱发性的B.外发性的C.内源性的D.信号性的14差别的微笑的出现 是 。

第九章 幼儿的情绪和情感

第九章  幼儿的情绪和情感
第九章 幼儿的情绪和情感
2017/2/27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是无 动于衷的。俗语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人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时,总伴有 欢乐、悲伤、厌恶、愤怒和恐惧等情绪体验。 因而,个体情绪的变化是伴随着个体心理活 动过程产生的,也就是说个体情绪的起伏和变化 是有原因的。成功时……失败时……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1、情绪为(人和动
物)所共有,而情 感只有(人类)才 有。 动物也有情绪
动物也有情绪
愤怒时咬牙切齿鼻孔张大,是人类祖先准备 搏斗的适应性动作。
悲伤时嘴角下弯,是人类祖先在困难时 求助的适应性动作。
2、情绪是(外现的、暂时的)
如:快乐、愤怒、恐惧、悲哀等。
情感是(内隐的、稳定的)。
二、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一)动机作用
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 一个基本成分。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 活动效率。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 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 学习任务。 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和焦虑能促使人积极 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对于生理内驱力也具 有放大信号的作用,成为驱使人们行为的巨大动 力。如在危险的情况下,人们产生的恐慌感和急 迫感会放大和增强内驱力,使之成为行为的强大 动力。
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是人的需要(中介因素)
情绪与情感与认知的另一重要区别是反映对 象不同:认知反映事物的本身;情绪与情感虽由 客观事物所引起,但客观事物并不直直接决定个 体的情绪情感,它对情绪情感的决定作用以需要 为中介。因此,情绪情感反映客观事物与人需要 之间的关系,是客观事物与人需要之间关系的晴 雨表。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
1. 幼儿的情绪就像多变的天气,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就好比宝宝上一秒还因为玩具坏了大哭,下一秒看到喜欢的动画片就哈哈大笑了起来。

2. 幼儿的情感特别纯粹直接,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可不像大人那么纠结。

比如宝宝会直接抱住喜欢的人,而对不喜欢的人不理不睬。

3. 幼儿的情绪很容易被外界影响呢,真是像一张白纸一样容易被染上色彩呀。

像带宝宝去逛超市,他看到五颜六色的东西就会特别兴奋。

4. 幼儿对情感的表达超级直白,那股子真诚劲儿啊真让人感动。

说个例子哈,宝宝会直接对妈妈说“我爱你”,毫无保留。

5. 幼儿情绪的恢复能力也很强呀,刚刚还在闹脾气,一转眼就又开开心心的了。

就像小朋友摔倒大哭,给颗糖立马就笑啦。

6. 幼儿的情感发展是多么神奇啊,他们对世界的感受那么独特。

比如宝宝会因为一片漂亮的树叶而高兴半天呢。

7. 幼儿在情绪和情感上的成长那可是显而易见的,每天都有新变化。

像宝宝昨天还不敢和其他小朋友玩,今天就手牵手一起跑啦。

总之,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发展有着非常多有趣又独特的特点,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理解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幼儿的情绪、情感》达标练习一、名词解释1、情绪2、道德感3、理智感4、美感5、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二、单项选择题1.不属于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包括( )。

A.责任感B.道德感C.理智感D.美感2.( )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

A.感觉B.知觉C.情绪D.气质3.幼儿基本情绪表现不包括( )。

A.爱B.笑C.哭D.恐惧4.下列关于情感与语言的叙述中,( )项不正确。

A.儿童最初的话语大多带有情感和愿望的色彩B.情绪激动对儿童学习任何一类词语都不利C.情绪激动法可以促进儿童掌握某些难以掌握的词D.有美感情调色彩的词比有恶感的词更利于儿童记忆5.情绪是婴幼儿交往的主要工具,这是因为情绪具有( )。

A.唤起功能B.信号作用C.调节功能D.分化过程6.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具有()。

A.系统性B.传递功能C.信号作用D.感染性7.关于情绪的叙述,下列()项不正确。

A.情绪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日趋稳定B.大约5岁后情绪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C.儿童情绪态度的形成受成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D.情绪在每一个人身上阈限相同、表现不同,是因为后天教育的影响8.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具有的特点是( )。

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B.是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的产物C.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的特点D.新生儿的情绪和间接动机相联系9.行为主义者( )通过观察研究,提出天生的情绪反应有三种。

A.冯特B.华生C.柯勒D.马斯洛10.我国心理学家( )提出了新生婴儿具有两种可以分辨的情绪反应。

A.林传鼎B.朱智贤C.皮连生D.孟昭兰11.幼小儿童和年长儿童不同的突出特点是,( )对行为有特别作用。

A.情绪B.动机C.意识D.注意12.恐惧可以说是( )。

A.本能的反应B.社会性的表现C.情绪分化的表现D.自我调节的表现13.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 )。

A.环境的影响和培养B.是否符合道德标准C.社会化程度的高低 D.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14.婴幼儿喜欢成人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 )。

A.生理需要B.情绪表达性需要C.自我调节需要 D.社会性需要15.受到别人嘲笑而感到不愉快,对活动的成败感到恐惧、自豪、焦虑、害羞或惭愧,这种情感主要是与( )的联系。

A.思维活动B.自我意识C.想像D.感知16.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和形成主要依靠( )。

A.感知觉的发展B.语言的发展C.自我意识的发展D.情绪气氛的熏陶17.婴儿最初社会性发生的标志是( )。

A.诱发性微笑的出现B.不出声的笑C.出声的笑D.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18.在幼小的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 )。

A.幼儿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着B.幼儿的意志力差C.幼儿的自我意识还未形成D.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19.情绪的表达方式不包括( )。

A.肢体语言B.思维活动C.面部表情D.言语表情20.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的出现开始于婴儿( )。

A.3个月左右B.4个月左右C.5个月左右D.6个月左右三、填空题1.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这种反应是以_____ _ _ __为中介的。

2.生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在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中,对幼儿影响最大的是______和____ _ ___。

3.幼儿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___ ___、___ ___。

4.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是____ __。

5.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___ ___,是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6.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称之为___ ____。

7.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___ _ ____和_ _ ______。

8.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9.原始情绪反应的特点是_____ _ _ _ __。

10.幼儿情绪的不稳定性与____ _ ___有关,也与___ _ ____有关。

四、判断1、情绪是消极性体验,情感是积极性体验。

()2、情绪和情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3、情绪受到情感的制约和调节。

()4、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

()5、从个体发生的过程来看,先有情感,后有情绪。

()6、情绪具有情境性,情感具有暂时性。

()7、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区分情绪和情感。

()8、儿童早期的情感创伤对个性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9、儿童生来是无忧无虑没有情绪的。

()10、儿童告状是其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11拆卸玩具的行为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

()12、幼儿很会掩饰自己的情绪。

()13、儿童的哭与笑是同时发生的,都是出生时就有的。

()14、恐惧属于消极情绪,它只会给婴幼儿带来消极作用。

()15儿童运用表情的能力高于理解表情的能力。

()16、婴儿刚出生就能哭,说明人生来是痛苦的。

()17、幼儿告状是孩子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18、拆卸玩具行为是幼儿求知欲的表现()19、幼儿很会掩饰自己的情绪。

()20、情绪的产生前提是需要的满足。

()21、幼儿智力操作的最佳情绪背景是特别高兴的状态。

()22、幼儿不存在情绪健康问题。

()23、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指的是游戏室的布置。

()24、新生儿期就有了各种情绪。

()五、简答题1、幼儿情绪的发展趋势和特点?2、情绪和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有什么作用?六、论述题论述情绪、情感与幼儿活动的关系。

参考答案:(1)生活环境与幼儿的情绪、情感。

详见教材P125-126(2)游戏活动与幼儿的情绪、情感。

幼儿期的基本活动是游戏,游戏对幼儿情绪的作用十分大。

这是因为游戏不仅使幼儿直接从活动本身获得快乐,还可以满足幼儿的许多需要。

游戏和幼儿情绪、情感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主动感是幼儿期的重要需要形式,游戏给幼儿提供了主动活动的机会。

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利用自己能利用的实物,做自己能做的动作,行使其改变环境的主动权。

这种主动感的满足是在任何其他活动中都无法获得的。

在游戏中,幼儿还可以不受压抑地自由表达自己的愿望,使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态度自然地流露出来,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感到愉快、自信、心情舒畅。

第二,幼儿期旺盛的求知欲可以在游戏中得到满足。

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由摆弄、操作、直接感知和“实验”,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又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适合自己特点的动作,自由变换方式,使好动的要求得到满足。

第三,参加成人活动是每个幼儿的梦想,游戏可以使梦想成真,给幼儿带来巨大快乐。

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利用玩具或代替物模仿成人的活动,从而达到参与成人活动的目的,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并获得快乐。

(3)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

成人要善于发现与辨别孩子的情绪;从幼儿的情绪表现来分析幼儿的内心情感世界;要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注意孩子积极情感的引导,让积极情感成为幼儿情感的主旋律,减少消极情感的产生。

七、案例分析3岁的小明上床睡觉前非要吃糖不可。

妈妈一个劲儿地向他解释睡觉前不能吃糖的道理,小明就是不听,还用高八度的嗓门哭起来。

妈妈生气地说:“再哭,我打你。

”小明不但没有停止哭叫,反而情绪更加激动,干脆在床上打起滚来。

请你分析一下引导儿童控制情绪的方法。

(答案要点)引导儿童控制情绪的方法有多种。

(1)转移法。

对于小明睡觉前想吃糖的不合理要求,可以使用转移他的注意力的方法,儿童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转移的。

带小明离开原地、讲故事、做游戏、唱歌等方法转移小明的注意,从而达到控制小明情绪的作用。

(2)冷却法。

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可以采取暂时不理睬的方法,孩子自己慢慢地会停止哭叫。

可以采用给孩子擦眼泪,把孩子哭的声音录下来再让他听,然后和他讲道理的方法。

(3)消退法。

对孩子的消极情绪可以采用条件反射消退法。

孩子上床睡觉一定要妈妈陪,否则哭闹,成人可以采用不予理睬的方法,孩子每天晚上哭闹的时间会逐渐减少。

小明妈妈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无异于火上加油,使孩子的情绪更加激化。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责任感是道德感的一种,不是基本的高级情感。

2.C.这四个选项里只有情绪具有组织作用。

3.A.幼儿基本情绪表现只包括笑、哭和恐惧。

4.B.情绪激动对学习与之相匹配的词汇有利。

5.B.在交往中,情绪起信号作用。

6.D.感染性是信息交流工具中情绪的特点。

7.D.情绪主要是生理因素的作用。

8.A.原始的情绪与生理需要有密切关系。

9.B.华生提出了天生的情绪反应有三种:怕、怒、爱。

10.A.这一观点是林传鼎提出来的。

11.A.幼儿的情绪和情感的作用很重要。

12.A.恐惧与生俱有,与本能有关。

13.A.理智感是环境的影响,是成人的培养,是后天的影响。

14.D.喜欢成人的接触等反映了儿童的社会性需要。

15.B.自豪感、焦虑、惭愧等主要与自我意识有关。

16.D.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和形成主要依靠情绪气氛的影响。

17.D.有差别的微笑出现标志着婴儿最初的社会性发生。

18.D.幼儿情绪的不稳定性是这一现象的原因。

19.B.思维活动一般不是对外显示的,不能表达情绪。

20.B.这一现象出现在4个月左右。

二、填空题1.客观事物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2.班内教师与幼儿本人的关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关系3.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4.有感染性5.有差别的微笑6.道德感7.环境的影响成人的培养8.动机作用组织作用信号作用感染作用9.它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关联着10.易受情境的影响情绪易受感染与暗示三、名词解释3.道德感: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形成道德情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

4.美感: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

儿童对美的体验也有一个社会化过程。

婴儿从小喜好鲜艳悦目的东西以及整齐清洁的环境。

5.理智感:是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儿童理智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适时地给幼儿提供恰当的知识、注意发展他们的智力、鼓励和引导他们提问等教育手段,有利于促进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