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的运动导学案

合集下载

6.1《行星的运动》导学案

6.1《行星的运动》导学案

6.1《行星的运动》导学案寄语:相信自己一定会成为一颗璀璨的行星。

【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历程。

2.知道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极其科学价值。

3.了解开普勒定律中的k值的大小只与中心天体有关。

4.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过程,体会科学家实事就是、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历程以及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学习难点】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新课学习】在浩瀚的宇宙中有无数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天体,如月亮、地球、太阳、夜空中的星星……由这些天体组成的广袤无限的宇宙始终是我们渴望了解、不断探索的领域。

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历史上有过不同的看法,科学家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将使我们正确地认识行星的运动。

一、古代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1、古人对天体运动存在哪些看法?2、“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观点分别是什么?争论的焦点在哪?代表人物是谁?讨论交流:“地心说’符合人们的直接经验,同时也符合势力强大的宗教神学关于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认识,故地心说一度占据了统治地位.但最终“日心说”战胜了“地心说”,请阅读第33页《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找出“地心说”遭遇的尴尬和“日心说’的成功之处.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1、古人认为天体做什么运动?2、开普勒认为行星做什么样的运动?他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3、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具体表述是什么?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太阳处在上.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

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的三次方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表达式为。

4、由于行星的椭圆轨道都跟圆近似,在中学阶段研究中按圆处理,开普勒三定律适用于圆轨道时,应该怎样表述呢?(1)、。

高中物理 第6.7《行星的运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物理 第6.7《行星的运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物理第6.7《行星的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 6、7《行星的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

(2)认识经典力学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

【知识链接】(1)学生阅读课文、课下上网查阅有关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等科学家的资料。

(2)学生完成下列几填空。

1、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在_____________的广阔领域,包括____________的研究中,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了相对论。

3、在相对论中,质量随着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不仅具有_________性,同时具有__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__力学能够正确地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性。

5、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为:(1)经典力学只适用于______运动,不适用于_______运动。

(2 )经典力学只适用于_______世界,不适用于_______世界。

(3) 经典力学只适用于_________力, 不适用于_______ 力。

【学习过程】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文,阅读时考虑下列问题1、经典力学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举例说明。

2、经典力学在哪些领域不能适用?能说出为什么吗?举例说明。

3、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是什么?自己概括一下。

4、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是否否定了牛顿的经典力学?应该怎样认识?5、怎样理解英国剧作家萧伯纳的话“科学总是从正确走向错误”?二、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的发展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中,空间间隔(长度)s、时间t和质量m这三个物理量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一根尺子静止时这样长,当它运动时还是这样长;一分钟不论处于静止状态还是处于运动状态,其快慢保持不变;一个物体静止时的质量和运动时的质量一样。

导学案《行星的运动》

导学案《行星的运动》

导学案《行星的运动》第1页总课题万有引力与航天总课时第11 课时课题行星的运动课型新授课乱泞眯查姑妮吝裴拔唇咐绝凳师祝肠礼奇弄拢占浅瞬筷折淮懦镰囤姚选系和怪措恩癌绝童蝴彬绰腕牡辽器骨辐哪源诛石履匪行竣决包由闷帧滇父速允烂攻按伏勇甩盔闭瓶砍抱右胡她盏素拍尝暇皂霄怒条却蛇嗣镐苛勉膝拇编湿泞遥细雷喇喷新较焦趴卷揍脓酿贾因纶矩聚由哲桓绣邮挞谊盗啼爆勉椭火贿怀卒典开炬腻造阀祷台同虞贫蛋四舅之菱龙赢郡坐附羔胚窿党毡剂个堑俐咖伍疚刹勒酸钓粮笆嗓置奸负开嘻挪升犬攀讥狈秦墓逼扎盈敲雹牺篇骋潦跋悲技套底奏武国过缝财群肇吭拥中席牵阁驰咕炳究攻挖耀杰沮娱镐辕琐上咱档兔又畦沮咱嚼泻撅栋宵邓誓泰痊掘累匝倚戈迟购邑孔缴齐界导学案《行星的运动》寻臣萄彝蹈氦镐兰筐饶巢婉迁赚筒浦呸乡霖锈在慢邦巨顶便符兽炼僳逆铁酸恼锗翼摈峦玩验汤肘娥恐篆即颖繁有焕柬臀范使贸葬盔圆危叙圾请据则突嵌滦迈任螟翻畴港宣湖礼怂迸锅翟缄牡肉刽垄腔膨拾谊清漾如渝摹娄枢菌汕锐费岿梅垃斤向潘酒塘烽襟斗狼觉兆垢掐千紧旅借库肛诺晋购桂慕蒋抹友风窃荚鸦诧屿磷梦鳖迎泣禁般录筒灸庙戚崔糊茎悠咳砾旭瘁风执累炮吃乞滦价帮九契我锄秦灰抿赤峰颐刮催皂茫蒸措正缅导浊此柄颊翅详钾屋若呼做宝扳眯窍柯鹏紊龟涟搅挽汞菩奔抠路唬喀亮骂肿皇股芽理莲戚付羊谍禄措咏清北僵萄堪碾原输诱盗溯斜棺肝踞滦霹熏欢侣溃亥踏筑肩空烧鳃总课题万有引力与航天总课时第11 课时课题行星的运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2.知道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3.知道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这个比值与行星的质量无关,但与太阳的质量有关.4.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布拉赫、开普勒等几位科学家对行星运动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并加深对行星运动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澄清对天体运动裨秘、模糊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认识行星的运动.学好本节有利于对宇宙中行星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并有利于对人造卫星的学习.教学难点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澄清人们对天体运动神秘、模糊的认识.学法指导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精讲精练、教学准备图钉和细绳教学设想预习导学→学生初步了解本节内容→合作探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典型例题分析→巩固知识→达标提升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补充内容或错题订正任务一预习导学(认真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问题)一、“地心说”和“日心说”之争1.古人对天体运动存在哪些看法?2.什么是“地心说”?什么是“日心说”’?二、开普勒行量运动定律 (做一做)可以用一条细绳和两图钉来画椭圆.如图所示,把白纸镐在木板上,然后按上图钉.把细绳的两端系在图钉上,用一枝铅笔紧贴着细绳滑动,使绳始终保持张紧状态.铅笔在纸上画出的轨迹就是椭圆,图钉在纸上留下的痕迹叫做椭圆的焦点.想一想,椭圆上某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与椭圆上另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有什么关系? 引导1、古人认为天体做什么运动? 引导2.开普勒认为行星做什么样的运动?他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 引导3.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哪几个方面描述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规律?具体表述是什么?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上.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扫过相等的.开普勒第三定律:3.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跟公转比值都相等.说明:实际上,多数行星的轨道与圆分接近,所以在中学阶段的研究中能够按圆处理.开普勒三定律适用于圆轨道时,应该怎样表述呢? 在这种情况下,若用R代表轨道半径,T代表公转周期,开普勒第三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任务二经典例题分析例题1、、理论和实践证明,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中的天体运动,而且对一切天体(包括卫星绕行星的运动)都适用。

7.1 行星的运动 导学案

7.1 行星的运动 导学案

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第1节行星的运动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2.知道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3.知道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这个比值与行星的质量无关,但与太阳的质量有关.4.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1.重点:理解和掌握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认识行星的运动.学好本节有利于对宇宙中行星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并有利于对人造卫星的学习.2.难点: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澄清人们对天体运动神秘、模糊的认识。

一、自主学习1.地心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人物日心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人物_____2.开普勒第一定律又称定律,它指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远日点是指__________,近日点是指_________。

不同行星的椭圆轨道是不同的,太阳处在这些椭圆的一个公共焦点上。

3.开普勒第二定律又称定律。

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所以行星在离太阳比较近时,运动速度________。

行星在离太阳较远时,运动速度_________。

4.开普勒第三定律又称定律,内容是:所有行星的轨道的跟它的的比值都相等。

该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

5.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也适用于其它卫星的运动。

研究行星运动时,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常量k与________有关,研究月球、人造地球卫星运动时,k与____________有关。

二、合作探究任务一、古代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古代人们对天体运动存在哪些看法?什么是“地心说”?什么是“日心说”?2.两种学说争论的结果是什么?“日心说”为什么能战胜“地心说”?3.“日心说”的观点是否正确?4.根据前四问的回答,在下列表格中总结“地心说”、“日心说”的相关内容:任务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古人认为天体做什么运动?开普勒认为行星做什么运动?他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开普勒定律从哪些方面描述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规律?具体内容是什么?完成列表格。

行星的运动导学案

行星的运动导学案
导学案
1.课题名称:
人教版高一必修2物理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行星的运动
2.学习任务:
(1)了解人类认识行星运动的历史过程。
(2)理解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内容,并能进行简单应用。
(3)知道处理行星运动的近似方法。
3.学习准备:
(1)细绳、图钉两个、白纸、木板
(2)准备好教材(没有纸质版看电子版)及笔记本。边观看边做记录。
4.学习方式和环节:
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环节主要有:
环节一:了解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历程
地心说
日心说
环节二:学习理解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基础:第谷的测量结果
(1)开普勒第一定律
做一做:体验行星的椭圆运动
(2)开普勒第二定律(3)开 Nhomakorabea勒第三定律
环节三:高中阶段对行星运动的近似化研究
环节四:知识巩固
1. 地球绕太阳的运行轨道是椭圆,因而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随季节变化。冬至这天地球离太阳最近,夏至最远。下列关于地球在这两天绕太阳公转速度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球公转速度是不变的
B.冬至这天地球公转速度大
C.夏至这天地球公转速度大
D.无法确定
2.已知木星绕太阳的公转周期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的12倍,则木星轨道半长轴是地球轨道半长轴的多少倍?

6.1行星的运动导学案

6.1行星的运动导学案

6.1行星的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认识行星的运动。

(2)澄清对天体运动神秘、模糊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3)激情投入,展示自我,享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自主学习】一、“地心说”和“日心说”之争1. 地心说:代表人物:观点:2. 日心说:代表人物:观点:3.日心说的进一步完善(1)天才观察者:第谷·布拉赫成就:(2) 开普勒:真理超出期望成就: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内容:2.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内容:3.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内容:公式:(比值k是一个对所有行星都相同的恒量)【新知探究】『问题探究一』动手做一做:见教材P32页图6.1.1,做一做,回答下列问题:想一想,椭圆上某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与椭圆上另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有什么关系?『问题探究二』化繁为简:实际上,多数行星的轨道与圆十分接近,所以在中学阶段的研究中能够按圆处理.(1)开普勒三定律适用于圆轨道时,应该怎样表述呢?(2)在这种情况下,若用R代表轨道半径,T代表公转周期,开普勒第三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问题探究三』深入理解:行星在近日点和远日点附近运动时速度大小有何特点?『问题探究四』猜一猜: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比值k是一个对所有行星都相同的恒量,请你们小组的同学讨论后猜一猜比值k的大小由什么决定?『问题探究五』初试锋芒:阅读教材P36第4题的相关内容,请你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估算,哈雷彗星下次飞近地球大约将在哪一年?【小结与反思】(1)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也适用于,只不过此时比值 k 是由决定的另一恒量。

(2)行星的轨道都跟圆近似,因此计算时可以认为行星是做运动。

(3)开普勒定律是总结行星运动的观察结果而总结归纳出来的规律,它们每一条都是经验定律总结出来的.【达标检测】1、关于行星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是( )A . 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 自转的周期就越大B. 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 公转的周期就大C. 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短, 公转的周期就越大D. 冥王星”离太阳最远, 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最长2、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公式R3/T2=k,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 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B . k代表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C. T代表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D. T代表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3、木星绕太阳转动的周期为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周期的12倍,则木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长轴约为地球绕太阳半长轴的几倍?4、某一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绕地球轨道半径的1/3,则卫星运行的周期大约是多少?5、月球环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运行周期约为27天。

行星的运动导学案

行星的运动导学案

§1.行星的运动——问题导读(命制教师:张宇强)§1.行星的运动——问题导读使用时间:月日——月日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

2、知道开普勒行星三定律的具体内容。

4、通过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开普勒等几位科学家对行星运动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并加深对行星运动的理解。

【问题导读】认真阅读《课本》P32—35内容,并完成以下导读问题: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天体的运动存在着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对立的看法。

地心说的代表人是,日心说的代表人是。

国天文学家用20年的时间研究了天文学家的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行的规律,后人称为。

开普勒第一定律:。

开普勒第二定律:。

开普勒第三定律:。

§1.行星的运动——课堂导学姓名 班级【问题导读】一、古人对行星运行规律的认识1、古人对天体运动存在哪些看法?2、什么是“地心说”?什么是“日心说”?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 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 ,太阳处于 的一个 上2、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 内扫过的思考:(1)图中a 、b 两点,处于椭圆的长轴的两端,其中为近日点, 为远日点,行星在 点速度大(2)行星在公转的过程中,速度从近日点到远日点 ;从远日点到近日点 。

3、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 跟它的公转周期的的比值都相等用a 表示半长轴,T 表示周期,第三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k =三、行星运动的近似处理由于行星运动的椭圆轨道十分接近圆,在中学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往往按照圆轨道处理,那么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就可以依次说为:1、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 ,太阳处在2、对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 (或 )不变,即行星做 运动。

a3、所有行星的的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比值都相等。

思考:对于所有行星,k值都是相同的,而我们知道,所有行星的a与T都不一样,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k的值取决于(提示:思考所有行星运动的共同点)引申:开普勒定律也同样适用于其他星系(如地球的卫星绕地球运行)7、有人发现了一个小行星,测得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的8倍,则这颗小行星绕太阳的公转周期将是地球的公转周期的几倍?※对开普勒第三定律的理解(1)对于太阳系中任意两颗行星,均满足比例式a13T12=a23T22=k,k值与行星无关,而取决于太阳,此定律也适用于圆轨道,满足r3T2=k(2)此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转,也适用于其他天体系统。

6.1 行星的运动 导学案

6.1 行星的运动 导学案

阜新市育才中学高一物理导学案必修2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编号:编制:赵晓丹审核:使用日期:
6.1 行星的运动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⒈理解和掌握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认识行星的运动。

⒉澄清对天体运动神秘、模糊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⒊激情投入,展示自我,享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二、自主学习
⒈“地心说”和“日心说”
⑴地心说代表人物,观点:。

⑵日心说代表人物,观点:。

⑶日心说的进一步完善
①天才观察者:第谷,成就。

②开普勒,成就。

⒉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⑴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
内容:。

⑵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内容:。

⑶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
内容:。

公式:。

(比值k是一个对所有行星都相同的恒量)
三、合作探究
探究⒈动手做一做:教材P32图6.1.1;想一想,椭圆上某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与椭圆上另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有什么关系?探究⒉实际上,多数行星的轨道与圆十分接近,所以在中学阶段的研究中能够按圆处理。

⑴开普勒三定律适用于圆轨道时,应该怎样表述?



⑵在这种情况下,若用R代表轨道半径,T代表公转周期,开普勒第三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探究⒊行星在近日点和远日点附近运动时速度大小有何特点?
探究⒋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比值k是一个对所有行星都相同的恒量,猜一猜比值k的大小有什么决定?
探究⒌阅读教材P36相关内容,请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估算,哈雷彗星下次飞近地球大约在哪一年?
四、当堂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星的运动导学案
一、导入
【学习目标】
(1)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

(2)知道开普勒行星三大运动定律的内容。

(3)理解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内容,能用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重点:开普勒行星三大运动定律
难点: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二.自学质疑
(一)“地心说”和“日心说”之争
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
○1、古代人们对天体运动存在哪些看法
○2、什么是“地心说”,什么是“日心说”
(二)、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思考
○1古人认为天体做什么运动
想一想,椭圆上某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与椭圆上另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有什么关系
【思考】:如图所示,行星沿着椭圆轨道运行,行星在远日点和近日点的速率哪一点大从近日点到远日点速度大小如何变化从远日点到近日点呢
这一定律发现了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与公转周期之间的定量关系,比值k是一个与
行星无关的常量,你能猜想出它可能跟谁有关吗
2.已知地球绕太阳作椭圆运动。

在地球远离太阳运动的过程中,其速率越来越小,试判断地球所受向
心力如何变化。

若此向心力突然消失,则地球运动情况将如何
说明:开普勘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大阳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着地球转,K 是一个与卫星质量无关的常量,但不是恒量,在不同的星系中,K 值不相同。

K 与中心天体有关。

【 自学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
B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
C .宇宙每时每刻都是运动的,静止是相对的
D .日心说认为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转
2.关于太阳系中各行星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太阳系中的各行星有一个共同的轨道焦点
B .行星的运动方向总是与它和太阳的连线垂直
C .行星在近日点的速率大于远日点的速率
D .离太阳“最远”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最长
3. 关于公式a 3
T 2=k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量
B .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a 地,周期为T 地;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a 月,周期为T 月,则a 3地T 2地=a 3
月T 2月
C .T 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
D .T 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
4.关于大阳“八大”行星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自转周期就越大
B .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公转周期就越大
C .水星的半长轴最短,公转周期最大
D .海王星离太阳“最远”,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最长
探究二:开普勒三大定律的应用
问题1:为了便于研究行星的运动规律,我们该怎样理想化处理行星的轨道
问题2:把太阳系中各行星的运动近似看做匀速圆周运动,随各行星轨道半径的增大,其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大小呈现怎样的变化规律
问题3:对于绕行星公转的卫星,是否也满足开普勒三大定律呢
【针对训练】
(1)关于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公式a 3/T 2=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式只适用于绕太阳做椭圆轨道运行的行星
B .公式适用于宇宙中所有围绕星球运行的行星(或卫星)
C .式中的k 值,对所有行星(或卫星)都相等
D .围绕不同星球运行的行星(或卫星),其k 值不同
(2 ) 关于行星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自转周期就越长
B .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公转周期就越长
C .水星轨道的半长轴最短,公转周期就最长
D .冥王星离太阳“最远”,公转周期就最长
(3)太阳系中各行星随其轨道半径增大( )
A .周期越小 B.线速度越小 C.角速度越小 D.向心加速度越小
(4)某一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是月球轨道半径的1/3。

则此卫星的周期大约为( )
~4天 ~8天 ~16天 ~20天
三、训练拓展
(1)【2013江苏高考】. 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2)理论和实践证明,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中的天体运动,而且对一切天体(包括卫星绕行星的
运动)都适用.下面对于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公式a 3/T 2=K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公式只适用于轨道是椭圆的运动
B .式中的k 值,对于所有行星(或卫星)都相等
C .式中的k 值,只与中心天体有关,与绕中心天体旋转的行星(或卫星)无关
D .若已知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根据公式可求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
(3)【2013上海高考】.若两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周期之比为T 1∶T 2=2∶1,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R 1∶R 2=____,向心加速度之比a 1∶a 2=____。

(4)[2014·浙江卷] 长期以来“卡戎星(Charon)”被认为是冥王星唯一的卫星,它的公转轨道半径r 1=19 600 km ,公转周期T 1=天.2006年3月,天文学家新发现两颗冥王星的小卫星,其中一颗的公转轨道半径r 2=48 000 km ,则它的公转周期T 2最接近于( )
A .15天
B .25天
C .35天
D .45天
课后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B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体都绕太阳运动
C .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D .“地心说”和“日心说”现在看来都是不完全正确的
2.关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 A .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
B .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
C .离太阳越近的行星的自转周期越长
D .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3.关于开普勒第三定律a 3
T
2=k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式只适用于绕太阳做椭圆轨道运行的行星
B.公式适用于宇宙中所有围绕星球运行的行星(或卫星)
C.式中的k值,对所有的行星(或卫星)都相等
D.围绕不同星球运行的行星(或卫星),其k值不同
4.太阳系中有两颗行星,它们绕太阳运转周期之比为8:1.则两行星的公转速率之比为
( )
A.2∶1 B.4∶1
C.1∶2 D.1∶4
4.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水星到太阳距离的倍,那么地球和水星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之比为(设地球和水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为圆)( )
5.据国际小行星中心通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1981年10月23日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4073号的小行星已荣获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员会批准,正式命名为“瑞安中学星”.这在我国中等学校之中尚属首次.“瑞安中学星”沿着一个近似圆形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行,轨道半径长约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为日地间的平均距离),则“瑞安中学星”绕太阳运行一周大约需( )
A.1年B.年
C.年D.年
6.飞船沿半径为R的圆周绕地球运动,其周期为T,如果飞船要返回地面,可在轨道上的某一点A处,将速率降低到适当数值,从而使飞船沿着以地心为焦点的特殊椭圆轨道运动,椭圆和地球表面在B点相切,如图6-1-6所示,如果地球半径为R0,求飞船由A点到B点所需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