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 第十三章 感觉器总论
系统解剖学课件:感觉器官

3、可以杀菌、冲洗灰尘,保持眼 球湿润
4、泪道the lacrimal passages A. 泪点The lacrimal punctum B. 泪小管The lacrimal ductule C. 泪囊The lacrimal sac D. 鼻泪管The nasolacrimal duct 5、大笑时或者打喷嚏时,鼻腔内
压力增高,会出现溢泪。
眼外肌 the extraocular muscles
1、上直肌the superior rectus 2、下直肌the inferior rectus 3、内直肌the medial rectus 4、外直肌the lateral rectus 5、上斜肌the superior oblique muscle 6、下斜肌the inferior oblique muscle 7、上睑提肌the levator palpebrae
⑶ 前房水
⑶ 角膜固有质
⑷ 角膜后界膜
⑸ 角膜后上皮
3、巩膜sclera:占外膜的后5/6,质 地坚硬,呈瓷白色,可保护眼球 内容物,后方与视神经的硬膜鞘 相延续;视神经穿过区为巩膜筛
筋膜cribriform plate of sclera;与 角膜交界处有巩膜静脉窦。
血管膜 the vascular tunic
眼睑宏观结构
1、睑裂palpebra fissure、睑内侧、外侧联合 the medial and lateral palpebral commissures、内眦、外眦
2、泪湖、泪阜、结膜半月襞 3、睑缘宽约2mm,有睫毛the eyelashes、睑
缘腺the ciliary glands(gland of Zeis)炎 症肿胀时形成麦粒肿 泪乳头the lacrimal papilla 泪点the lacrimal punctum;
解剖生理基础感觉器官精品PPT课件

2.色觉障碍 色盲是对全部颜色或部分颜色缺乏分辨能力,故可分为全 色盲或部分色盲。全色盲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部 分色盲是缺乏对某种颜色的辨别能力,又可分为红色盲、绿 色盲和蓝色盲。 色弱是指对某些颜色的分辨能力差,常常与视神经的功能 状态和机体的健康状况相关。
• 行波理论:即振动最先发生在靠近前庭窗处的基底膜, 随后以行波的方式沿基底膜向蜗顶部传播。
• 声波频率不同,行波传播距离和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也 不同。高频声波传播近,最大振幅位于蜗底部;低频声 波传播远,最大振幅位于蜗顶部。
二、内耳的位置觉和运动觉功能
• 位置觉和运动觉功能又称前庭功能,是通过前庭器官来 完成的。
5.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与角膜共同形 成眼的折光装置。
(一)姿势反射
• 当进行直线或旋转变速运动时,可刺激位置觉感受器, 反射性地改变颈部和四肢肌紧张的强度。
• 其意义在于维持机体一定的姿势和保持身体平衡。
(二)自主神经反应
• 当前庭器官受到过强或过久的刺激,常可引起一系列的自 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反应。
(三)眼震颤
• 躯体旋转运动引起眼球发生特殊的往返运动。临床上可通 过检查眼震颤以判断前庭器官功能状态。
3.玻璃体 无色透明 飞蚊症—玻璃体混浊
•眼 睑 •结 膜 •泪 器 • 眼球外肌
二、眼副器
(一)眼睑
• 上、下睑、睑裂、内眦 、外眦、睫毛、睫毛腺
• 由浅至深可分5层: 1.皮肤 2.皮下组织 3.肌层—眼轮匝肌 4.睑板、睑板腺 5.睑结膜
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前言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地位与分科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医学教育中安排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与掌握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人体解剖学所用的专业词汇约占经典医学词汇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一门跨越基础和临床的主干学科。
人体解剖学主要包括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神经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的功能系统(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的科学。
局部解剖学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按人体的局部(如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等),阐述局部器官的排列和位置关系的科学。
神经解剖学是研究神经系统(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
通常将神经解剖学编排在系统解剖学的神经系统讲授。
二、系统解剖学课程的基本学习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掌握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和解剖学术语,并结合外语原版教科书学习相关的术语。
按要求程度不同,将学习内容分为三级:第一级为“掌握”,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熟记,并能脱离书本进行简明扼要的口头与书面叙述;第二级为“熟悉”,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并记住内容提要;第三级为“了解”,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
三、教学方法学习系统解剖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要从书本上学习基本知识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又要通过图象、模型、标本和活体的观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要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既要重视理论,培育对所学基本知识,在系统内和系统之间联系的结合部、基础与临床联系的结合部以及本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的结合部,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又要重视实验,培育对所学解剖结构,运用形态与功能相关、局部与整体统一和进化发展的观点,以及对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观察和动手的能力;并针对人体解剖学形态描述多、专业名词多以及需要记忆的内容多的特点,培育做实验报告、做笔记、归纳、总结以及口头与书面表达的能力。
解剖之感觉器PPT课件

人体解剖教研室 冀珍妮
感觉器总论
感受器:
主要指能感 受各种刺激 而产生兴奋 的结构。
感觉神经末梢(痛觉感受器)
触觉小体(触觉感受器)、 环层小体(压觉感受器)
感觉器官(视器、前庭蜗器、 味器等)
感觉器
由一些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共同形成, 是机体感受刺激的装置。
视器
前庭蜗器
感受器
分类 ①外感受器 ②内感受器 ③本体感受器
前庭蜗器P418
包括前庭器和听器两部分,功能虽不同,
但结构密切不可分割,又称前庭蜗器。
位听器
外耳 中耳
收集和传导声波
内耳:接受声波、位觉刺激 的感受器
一、外耳
包括耳廓和外耳道
1、耳廓
由皮肤和弹性 软骨组成。
2、外耳道
呈“S”形弯曲,方向由外向内为:前上、后、前下。 分为软骨部(外侧1/3)和骨性部(内侧2/3)。
感觉器
视器 前庭蜗器 味器 嗅器
视器
眼球 附属装置
眼球外肌、眼睑、 泪器及眶筋膜等
一、眼球
前极 后极 眼轴 赤道 视轴
巩膜筛板
眼球壁
1、外膜 (纤维膜)
角膜 巩膜
神经鞘
巩膜静脉窦
巩膜静脉窦: 位于角膜缘的深面的 环行管道,为房水流出的通道。
2、中膜
(血管膜)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瞳孔
虹膜
皮肤 皮下组织 肌层 睑板 睑板腺 睑结膜
2、结膜
睑结膜 球结膜 上、下穹窿 结膜囊
3、泪器 由泪腺和泪道组成。
泪道
泪点 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4、眼球外肌
提上睑肌 内直肌 外直肌 上直肌 下直肌 上斜肌 下斜肌
提 上 睑 肌
《人体解剖学》课件——感觉器(人卫版)

一、感觉器 是感受器及其辅助结构的总称,是
机体感受刺激的装置。
包括
视器 感受光线刺激 前庭蜗器 感受声波及平衡刺激 嗅器 味器 皮肤
二、感受器
机体接受内、外界环境各种刺激,并将 其转变成神经冲动或神经兴奋的结构。
刺激 感受器 神经冲动 中枢 产生感觉
感觉传导通路
感受器分类
根据部位、刺激来源 ①外感受器 分布于皮肤、口腔、鼻腔粘膜 ③本体感受器 分布于肌、腱、关节、韧带、内耳平
衡器等处 根据特化程度 ①一般感受器:痛、温、触、压、运动觉和位置觉 ②特殊感受器:嗅、味、视、听、位(平衡)等
系统解剖学课件:感觉器sensory organ

二、膜迷路
位于骨迷路内的膜性管道,由椭圆囊,球囊,膜 半规管和耳蜗组成,通过结缔组织连于骨迷路壁
(一)椭圆囊和球囊 椭圆囊斑、球囊斑: 位觉感受器,感受头 部直线变速运动及静 止的刺激 (二)膜半规管 壶腹嵴:位觉感受器, 感受头部旋转变速运 动
(三)蜗管
在蜗螺旋管内,蜗管横 切面呈三角形
内侧壁 斜切面
颈动脉壁
4.后壁:乳突壁,
上部有乳突窦入口 →乳突小房
5.内侧壁:迷路 壁,中部隆凸 称鼓岬,岬后 上方有前庭窗, 后下方为蜗窗, 在前庭窗的上 有面神经管凸
6.外侧壁: 鼓膜壁
(二)鼓室内的结构 1.听小骨 (1)锤骨 (2)砧骨 (3)镫骨
紧张部
2. 运动听小骨的肌 (1)鼓膜张肌 (2)镫骨肌
二、咽鼓管 连接鼻咽部与鼓室(3.5~4cm),功能是平衡鼓膜内外气压 分部:骨部(后外1/3)、软骨部(前内2/3) 小儿咽鼓管特点:短、宽、平 三、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内耳(迷路)
位于颞骨岩部内,鼓室 内侧壁与内耳道底之间
分部:骨迷路、膜迷路 内淋巴、外淋巴
一、骨迷路
颞骨岩部内的骨性隧道。自前内向后外沿颞骨岩 部长轴排列,依次分为耳蜗、前庭和骨半规管
(三)玻璃体:呈胶状
眼副器
包括眼睑、结膜、 泪器、眼球外肌、 眶内脂肪等。 一、眼睑 由浅入深: 1、皮肤 2、皮下组织 3、肌层 4、睑板(睑板腺) 5、睑结膜
睑缘腺 麦粒肿
睑板腺结膜: 1、睑结膜—被覆于眼
睑后面 2、球结膜—覆于眼球
前部巩膜的表面 3、结膜穹窿—球结膜
感觉器
Sensory organ
总论
感觉器包括眼、耳、鼻、舌、身(皮肤)。感 觉器(sensor organs)由感受器(receptor)及 其附属装置构成。感受器是神经末梢装置,它 能感受刺激,并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传到神 经中枢。感受器分为: 1、外感受器:皮肤,视、听器等 2、内感受器: 内脏、心血管等 3、本体感受器:肌、肌腱、关节
系统解剖学感觉器课件

• 外耳 • 中耳
收集、传导声波
• 内耳:
感受头部位置变动,重力 变化和运动速度的刺激;
感受声波的刺激。
27
一、外耳
(一)耳廓
紧张部
软骨为支架,被覆皮肤
(二)外耳道:
弯曲 缺少皮下组织 分布有耵聍腺
(三)鼓膜:
椭圆形半透明薄膜
紧张部和松弛部,光锥 鼓膜脐
松弛部 光锥
28
二 中耳
• 外耳与内耳之间,为一 含气的不规则腔隙; 包括鼓室、咽鼓管、乳 突窦和乳突小房。
骨膜、眼球筋膜鞘、 眼肌筋膜鞘和眶隔。 眼球筋膜鞘:是眶脂 体与眼球之间的薄而 致密的纤维膜,又称 Tenon囊。与巩膜之 间存在着巩膜外隙。
24
三、眼的血管
• (一)动脉: • 颈内动脉 眼动脉
视网膜中央动脉
颞侧上下动脉 鼻侧上下动脉
• (二)静脉: • 眼上、下静脉 • (三)神经
25
26
前庭蜗器 Vestibulocochlear organ (耳)
10
眼底镜检查
视网膜后部、视神经起始 处的圆形白色隆起称视神 经乳头(视神经盘), 其颞侧约3.5mm偏下方 有黄斑。
11
眼内容物
(一)房水:
睫状体产生房水 眼后房 前房 虹膜角膜角
巩膜静脉窦 脉
睫前静脉
眼 眼静
如房水循环障碍,可致青光眼
12睫Leabharlann 体虹膜 瞳孔 角膜 前房 后房
晶状体
睫状动脉
视 网 膜 中 央 动 脉
感觉器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卢兴浩
1
概述
• 感受器receptor:是指分布于体表或 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 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最简单的就 是感觉神经末梢。
《系统解剖学》教学课件:10感觉器sensory organ

systematic anatomy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感觉器
Sensory organ
总论
感觉器包括眼、耳、鼻、舌、身(皮肤)。感 觉器(sensor organs)由感受器(receptor)及 其附属装置构成。感受器是神经末梢装置,它 能感受刺激,并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传到神 经中枢。感受器分为: 1、外感受器:皮肤,视、听器等 2、内感受器: 内脏、心血管等 3、本体感受器:肌、肌腱、关节
紧张部
一、中耳鼓室 (一)鼓室壁 1.上壁:鼓室盖 2.下壁:颈静脉壁 3.前壁:颈动脉壁
第二节 中耳
鼓室盖
颈静脉壁
(内侧)
矢状面
颈动脉壁
4.后壁:乳突壁, 上部有乳突窦入口 →乳突小房
5.内 侧 壁 : 迷 路 壁 , 中部隆凸称鼓岬,岬 后上方有前庭窗,后 下方为蜗窗,在前庭 窗的上有面神经管凸
从前向后分为: 1、虹膜部 2、睫状体部 3、脉络部 虹膜部和睫状 体因无感光作 用—盲部,脉 络部有感光作 用—视部
二、眼球内容物
(一)房水
房水 Er\ 睫状体
后房
眼静脉
瞳孔
巩膜V窦 前房
(二)晶状体: 位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 呈双凸透镜状、无色透 明且富弹性,由晶体囊、 晶体纤维和晶体核构成。 晶状体借睫状小带与睫 状体相连,通过睫状肌 对其屈光度的调节,以 确保在视网膜上清晰成 像
6.外侧壁: 鼓膜壁
(二)鼓室内的结构 1.听小骨 (1)锤骨 (2)砧骨 (3)镫骨
紧张部
2.运动听小骨的肌 (1)鼓膜张肌 (2)镫骨肌
二、咽鼓管 连接鼻咽部与鼓室(3.5~4cm),功能是平衡鼓膜内外气压 分部:骨部(后外1/3)、软骨部(前内2/3) 小儿咽鼓管特点:短、宽、平 三、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轴、视轴
一、眼 球 壁
The wall of the eyeball
➢眼球纤维膜
角膜 cornea 巩膜 sclera
虹膜 iris
➢眼球血管膜 睫状体 ciliary
脉络膜 choroid
➢视网膜
虹膜部 睫状体部
视网膜盲部
脉络膜部: 视网膜视部
1.外膜或纤维膜:分为角膜和巩膜。有巩膜静脉窦等。
2.晶状体lens:位置、形态(无色透明、有弹性,无血管 神经、双凸透镜)和构造(晶状体囊、晶状体皮质、晶状体 核)、睫状小带、生理功能(折光和视觉调节)和白内障。
晶状体囊
2.晶状体lens:位置、形态(无色透明、有弹性,无血管 神经、双凸透镜)和构造(晶状体囊、晶状体皮质、晶状体 核)、睫状小带、生理功能(折光和视觉调节)和白内障。
pupillae(开大瞳孔,由交感神经支配)。
②睫状体:位于巩膜的内面,中膜中最厚的部分。分为睫
状环ciliary ring 和睫状突ciliary processes ,内有睫状肌 ciliary muscle(由副交感神经支配)。功能:参与视觉调节和产 生房水。
③脉络膜choroid:占中膜后2/3。有丰富的血管和色
神 经 元 感 受 器
上 皮 感 受 器
上皮感受器
神经上皮感受器
感觉器的概念
• 感觉器:是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的总称,是机体 接受刺激的装置。
感觉器的概念
• 感觉器:是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的总称,是机体接受刺 激的装置。
感受器的分类
② 根据所在的部位接受刺激的来源和特化程度 分类
• 外感受器 exteroceptor • 内感受器 interoceptor • 本体感受器 proproceptor
角膜 虹膜
晶状体 睫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脉络膜
巩膜
3.玻璃体vitreous body: 位置、形态(为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
玻璃体膜、玻璃体凹)、生理功能(支撑、折光)。
三、眼的折光装置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问题:
折光率最大的是 何结构? 折光率可变的是 何结构?
四、眼的视觉调节
• 视近物时视觉调节机制 视近物→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驰→晶状体 变凸→屈光力度增强→聚集于视网膜
房水
角膜
虹膜
虹膜角膜角
巩膜静脉窦
1.
睫状体
眼
房
与
房
水
➢眼房的位置及分部,房水aqueous humor的产生、循 环途径、生理功能和继发性青光眼。
巩膜静脉窦
1. 眼 房 结膜动静脉 与 睫状前静脉 房 水 脉络膜血管
➢眼房的位置及分部,房水aqueous humor的产生、循 环途径、生理功能和继发性青光眼。
视神经盘optic disc (为生理性 盲点)、视盘陷凹、 黄斑macula lutea、中央凹 fovea centralis(感 光最敏锐)、视网 膜血管retinal vessels(视网膜 中央动脉、静脉)
二、眼球内容物 The contents of the eyeball
➢房水 aqueous humor ➢晶状体 lens ➢玻璃体 vitreous body
• 视远物时视觉调节机制 视远物→睫状肌舒张→睫状小带紧张→晶状体 变扁平→屈光力度减弱→聚集于视网膜
第二节 眼 副 器
素。有营养和吸收散射光线的作用。
3部➢网离.虹膜(内。 视膜视网膜部部膜或和,由脱睫视内离状层征网体的)。膜部神因:经无层分感和为光外细虹层胞的膜称色部为素视、上网皮睫膜层状盲构部体成。,部两脉层和络间膜脉容部络易称脱膜视
视
网
神经层
膜
视
部
色素上 皮细胞
色素上皮层
➢视神经盘、中央凹
• 眼底(左侧)
① 根据与神经系统的关系分类 • 神经元感受器neuronal receptor:为脑脊神
经的初级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所有皮肤 感觉和本体感觉的感受器。 • 上皮感受器epithelial receptor:如味觉和 听觉感受器。 • 神经上皮感受器neuroepithelial receptors : 如嗅上皮的感觉细胞
3.本体感受器
• 肌腱内的高尔基腱器
3. 本 体 感 受 器
• 肌的肌梭
第十四章 视器 The Visua血管膜
• 眼球
视网膜
房水 ➢眼球内容物 晶状体
眼
➢眼睑
玻璃体
• 眼副器 ➢结膜
➢泪器
➢眼球外肌
第一节 眼 球 The Eyeball
眼球的位置与外形:大部分位于眶前部。近似球形,有前 极、后极、中纬线、经线、眼轴、视轴和眶轴等。
房水产生、作用、循环途径及临床意义。
➢房水:为充满在眼房内的无色透明液体,有 屈光作用、营养(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和 视网膜)作用、维持眼内压的作用。
➢房水产生及循环途径为:睫状体产生的房水 →后房→瞳孔→前房→虹膜角膜角→小梁网 →巩膜静脉窦→睫状前静脉→眼静脉。
➢临床意义:房水循环障碍,房水充满眼房中, 可引起眼内压升高,致视力受损,临床称青 光眼。
1. 外 感 受 器
• 皮肤粘膜内的痛温触压觉感受器
1. 外 感 受 器
• 内耳的听觉感受器:螺旋器
1. 外 感 受 器
• 眼球壁内的视网膜
2. 内 感 受 器
• 嗅粘膜的嗅觉感受细胞
2. 内 感 受 器
• 舌的味蕾
2.
内
颈动脉窦
感
颈动脉体或颈动脉小球
受
器
3.本体感受器
• 内耳的位觉感受器:壶腹嵴、椭圆囊斑、球囊斑
第十三章 感觉器总论
感受器概念
➢感受器receptor:是能接受机体内、外环境的
刺激,并将其转变为神经冲动或神经兴奋的结 构。
– 感觉神经的游离末梢(痛觉感受器) – 感觉神经末梢及其周围的细胞或结构形成的末梢器
官(触觉小体、环层小体) – 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形成的感觉器(味蕾、耳和视
器)。
感受器的分类
角膜comea、巩膜sclera
瞳孔 角膜 角膜缘
球结膜及巩膜
2.血管膜或色素膜: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虹膜iris 、睫状体ciliary body
角膜 角膜缘
虹膜及瞳孔
瞳孔
球结膜及巩膜
①虹膜iris:为圆盘形的薄膜,呈冠状位,为中膜的最前部。
有瞳孔pupil 、虹膜角膜角(前房角)、瞳孔括约肌sphincter pupillae (缩小瞳孔,由副交感神经支配)和瞳孔开大肌dil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