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财政支出增长
财政支出内容

(二)财政投资的特点
1.财政投资追求社会总体利益2.一般投向大型项目 3.注重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
(三)财政投资的重点
4 高新技术产业 3 公益事业 2 1 农业
基础产业
(三)财政投资的重点—基础设施-先行产业
财政投资的重点—基础设施-先行产业
二、财政投资的重点—农业
练习题
1、如何控制行政经费的过快增长? 2、如何做到教育的公平? 3、财政为什么要进行投资? 4、如何提高财政投资效益? 5、如何管好项目资金?
1、行政管理支出 (1)性质与内容 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 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 其职能所需要的费用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主要用于社会集中性消费, 属于非生产性支出。 包括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 出、司法检察支出、外交支出。
(2)行政成本
行政成本是政府部门向社会或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过程中所必须的行政投入或耗费的资源 。 机会成本。 政府规模 行政成本还应该是一个相对指标,它是相对于产 出或效益而言的 能耗上,全国党政机关能源消费占全国终端能源 消费总量的7%左右,接近全国8亿农村人口生活 用电水平。
2.社会救助 主要特点有: (1)全部费 用由政府从财 政资金中解决, 接受者不需要 缴纳任何费用。
2.社会救助
(2)受保人享受社会救助待遇需要接受一定形式的 经济状况调查,国家向符合救助条件的个人或家庭 提供救助。
2.社会救助
低保听证会
2.社会救助
3.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指政 府出资为对那些 生活困难的老人、 孤儿和残疾人等 特殊困难群体提 供生活保障而建 立的制度。
新加坡的公车 瑞典部长配车——自行车 John Destefano市长说: “按照中国的礼仪,我要 请你吃顿饭。可是,在外 边用公款吃饭不能超过9 美元,超过9美元就等于 向你行贿。到我家吃顿饭 吧。”
财政学选择题

第一章财政对象和财政职能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社会影响的一门学科。
√财政如何履行收入分配职能(CD)。
A、维护市场有效竞争B、解决外部性C、通过超额累进的所得税,对高收入人群征收高额税收D、对低收入人群提供最低生活保障3、财政如何履行资源职能(ACD)。
A、提供公共品B、对高收入人群征税调节收入差距C、矫正外部性D、维护市场有效竞争4、运用财政的某些制度性安排起到经济“自动”稳定功能,从收入制度角度看,主要是指( C )。
A、失业救济金制度B、政府采购制度C、税收制度D、公债制度5、以下哪项不属于斯密所认为的政府该干的事情?(D)A、保护社会不受外国侵略B、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受其他社会成员的不公正对待C、提供某些公共机构和公共工程D、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6、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ABCD)。
A、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B、规范工资制度C、加强税收调节D、通过转移性支出,改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与手段。
√8、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C)。
A、企业引进外资B、企业发行股票C、企业购买公债D、企业购买金融债券9、财政是一种(C)为主体的经济行为。
A、企业B、个人C、国家或政府D、市场10、财政研究范围包括(ABCD)。
A、中央政府B、省级政府C、市级政府D、县级政府11、下列不属于财政现象的是(D)。
A、2013 年营业税改增值税在全国推行B、2015 年财政部在香港分两次发行共 280 亿元人民币国债C、2015 年中国国防预算增加 10%D、 2015 年 5 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12、政府进行市场干预的理由在于(C)。
A、税收B、反托拉斯法C、外部性D、以上都是13、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C)的分配。
A、国民总产值B、国内总产值C、国民收入D、社会个人收入14、提高折旧率对财政的影响是(B)。
财政学第四章财政支出练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财政支出一、判断以下各陈述得正误1、财政支出,就是指政府为履行其经济职能,对其从私人部门集中起来得,以货币形式表示得经济资源得支配与运用。
在财政预算上,支出就是指政府各部门可以支配得预算金额,即政府可以支配得总钱数。
( )2、与财政支出(Fiscal Outlay)有关得另一概念就是财政开支(Fiscal Spending),后者指政府各部门在一定时期里实际上花掉得钱。
如果“Fiscal Spending”大于“Fiscal Outlay”,则政府财政结算上会出现财政盈余;反之,如果“Fiscal Spending”小于“Fiscal Outlay”,则政府财政结算上会出现财政赤字。
( )3、政府提供得最适公共产品规模也可以按以下规则来确定:将公共产品提供到这样一点上,在此点社会成员各自得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得边际替代率相加后恰好等于(以放弃得私有财来计算得)公共产品得边际成本。
( )4、某甲愿意放弃$1公共产品换取$1/2得私人产品,而某乙则愿意放弃$1公共产品换取$1/4私人产品。
今设单位私人产品成本为$1,那么为改善甲、乙得经济福利,经济社会最好不放弃$1公共产品。
( )5、如果公共产品需求得收入弹性大于1,会导致政府财政开支占国民收入得份额不断缩小,客观也上反映了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得活动范围不断扩大。
( )6、社会福利保障性支出得增长不仅有助于提高国家得人力资本存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得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不公平状况。
实际上,提高社会公平程度与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均有利于经济社会得稳定。
( )7、依据世界银行得定义,国防开支包括国防部门与其它部门所有用于维持武装部队,武装力量得费用,如购买军需品、军事设备、军事建筑、征兵,以及训练费用。
对外军事援助项目,一般不属于国家得国防开支。
( )8、公共支出按支出得性质可分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环境支出等。
( )9、国防支出就是纯消费性支出,不形成资本。
财政支出增长理论PPT课件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的财政支出一直在不断增长,但财政 支出占 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有下降趋势。所以,我国财政支出增长可以分 为两 个时期:1)1980年以前的传统计划经济时期
2)1980年以后的第1经7页济/共改21革页 时期
二、对财政支出增长的控制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 复
(三)经济发展成熟阶段
公共投资支出比重不断下降;公共消费支出 比 重不断增加;转移性支出比重大幅度增加。
第14页/共21页
(四)财政支出增长的微观分析理论
前面三个理论主要是从宏观的角 度对财政支出增长的现象进行解释。 微观增长理论则从微观的角度,借
用 私人产品市场的有效供应理论,分
析 政府公共产品的供应问题,从中指
出 财政支出增长的内在规律。
第15页/共21页
第 三 节 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的分析
本节通过对我国不 同时期财政支出规模的 比较,分析我国财政支 出在总量和结构两方面 的变化趋势及特点;同 时还提出对财政支出进 行控制的必要性,强调 财政支出的增长要与经 济的发展相协调。
第16页/共21页
一、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不同时期的比 较
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财政支出也随之扩大。
瓦现的格代发工纳展业理 论引起:
收入提高 社会进步
导致
国家活 造成 财政支
动增加
出扩大
导致
政治方面: 工业化发展
市场关 系复杂
引起
国家机构膨胀
经济方面:
工业化发展
加快
要求
都市化进程
国家管理支出增加
要求 教育、文化、保健、
收入水平提高
福利、服务提高
财政学 第四章 财政支出的一般理论

试试财政分类方法: 试试财政分类方法:
公共工程投资支出 价格补贴支出 国家能源 能源储备支出 国家能源储备支出 义务教育经费支出 义务教育经费支出 城市维护支出 城市维护支出
文化教育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行政管理费支出 基本建设投资 购置交通工具支出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
反映对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程度,体现了财 政集中程度、参与GDP分配,以及对宏观经济 调控能力等多方面特征。 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 1.财政收入占GDP(或GNP)的比重 2.财政支出占GDP(或GNP)的比重
二、按经济性质分类 经济性质分类
按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与服务相交换为标准,其 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全部财政 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的含义。购买性支出对生产和就业有 直接影响,政府安排购买性支出,主要执行资源 配置职能。 转移性支出的含义。转移性支出直接影响国民收 入分配,政府安排转移性支出,主要执行收入分 配职能。
经济发展阶段论
经济发展早期阶段,政府投资为经济发展提供社 会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环境卫生、法律与秩序、 健康与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并因此在社会总投 资中占有较高比重。 在发展中期,政府由先行投资者转向对私人投资 补充,虽然绝对数量仍在增加,但是相对比例开 始下降。 在经济发展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会由基础设施 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福利与保障方面,这方面 支出的增长速度将会大大超过其他方面的支出增 速度,也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
二、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
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要适应经济体制改 革、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
教育、医疗、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 城乡差距 地区差距 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
13317第四章财政支出概述

2014-12-1 上海金融学院 10
财政支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形式
• 1. 以补贴或价格管制的形式对居民明、暗补,改 善低收入者经济状况:如粮食、副食补贴 • 2.社保支出,通过规定最低工资收入和确定贫困 线办法,关注社会中的低收入阶层,从而改善穷 人的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状况。如低保(低于最 低工资标准)补助金 • 3.增加支出、创造就业机会。如创办轻工市场浙 江义乌批发市场、沈阳的五爱批发市场 • 4.加强教育事业,培养劳动技能:再就业(40-50 工程)培训、家电维修、汽车修理、修配等培训
2014-12-1
上海金融学院
24Leabharlann 4-4 财政支出增长趋势及原因
• 公共支出,无论是从绝对量还是从相对量 (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来看,各国均呈增 长趋势 • 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 • 绝对量指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的 货币价值总额。 • 相对量指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占 GNP或GDP的比率。
• 是 政府为履行职能而支出的一切费用总和。
2014-12-1
上海金融学院
2
财政支出,与政府职能相关
• 政府职能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文 化等等。在行使任何职能时,都需要支配一 定资源。安排、使用和耗费这些资源,就形 成财政支出。 • 随着政府职能范围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不断 增长。 •
2014-12-1
一个简化了的事例:食品券补贴
• 对低收入家庭发给“食品券” • 受领者可凭券购买一定数量的 食品 • 区别食品券、货币两种形式食 品补贴
2014-12-1
上海金融学院
23
结论
• 食品券补贴可有效地增加受领者的食品消费量 • 食品券补贴可有效地提高受领者所获效用水平 • 货币形式的食品补贴较之食品券形式的食品补贴, 在增加受领者食品消费量上效应小,在增加总体 效用水平上效应大 • 食品补贴的发放的作用范围不限于食品
第4章 财政支出增长

27
预算监管制度
• 财政预算是由政府编制,经立法机关审批,反映年度内 财政预算是由政府编制,经立法机关审批, 是由政府编制 财政收支状况的计划。 财政收支状况的计划。 • 预算原则
3、非均衡增长论 、
• 由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 由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Baumol, 1964)提出,也 提出, 提出 称鲍莫尔法则。 称鲍莫尔法则。 • 公共部门的活动为劳动密集型,私人部门的活动 公共部门的活动为劳动密集型, 为资本密集型→私人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 私人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私人 为资本密集型 私人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 私人 部门工资水平上升→为提供足够服务 为提供足够服务, 部门工资水平上升 为提供足够服务,公共部门 的工资水平须与私人部门保持同步→公共服务的 的工资水平须与私人部门保持同步 公共服务的 单位成本上升→公共服务的相对价格上升 公共服务的相对价格上升→公共 单位成本上升 公共服务的相对价格上升 公共 支出增长
18
财 政 支 出 占 GDP 的 比 重
G3
G2 G1 0
随着人均 收入的提 高,财政 支出占GDP 支出占GDP 的比重也 相应随之 提高。 提高。
Y1
Y2
Y3
人均GDP 人均
19
分析思路:工业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 分析思路:工业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国 家活动增长 两大因素: 两大因素:
6
二、我国财政支出的规模
政府总支出的计算 • 政府支出 = 预算内支出 + 预算外支出 + 社会保障基金 + 中央政府代地方政府发行 的政府债券支出
我告 诉你!
7
我国财政支出的变化(1990-2005) 我国财政支出的变化 表明, 图4-1表明,政府支出的实际规模超过官方正 表明 式公布的水平 还有三种没有统计但规模很大的支出项目
财政支出增长理论

第二讲财政支出增长理论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2001-2008各国财政支出古今中外第二讲财政支出增长理论瓦格纳法则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发展阶段增长论官僚行为增长论第二讲财政支出增长理论阿道夫·瓦格纳(1835-1917)瓦格纳法则又称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第二讲财政支出增长理论政治因素:国家活动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因素:工业化和城市人均收入的提高根本原因:工业化中的社会进步对政府活动规模扩大的需要。
第二讲财政支出增长理论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人们对文化、教育、卫生、福利等公共产品及混合产品的需求上升,也促使财政支出不断增长。
第二讲财政支出增长理论尽管瓦格纳并没有对财政支出总量增长的全部原因进行分析,但其研究成果已为众多国家的财政支出实践所证实,故被称为“瓦格纳法则”。
“瓦格纳法则”在经济学家对财政支出增长规律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讲财政支出增长理论皮考克(A.T.Peacock)魏茨曼(J.Wiseman)“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又称为“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说”第二讲财政支出增长理论渐进增长:财政支出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梯度增长:因“激变”或特殊事件的发生而导致财政支出猛然增加。
第二讲财政支出增长理论图4-1A 财政支出的“梯度渐进增长模式”图4-1B 财政支出的“梯度渐进增长模式”图4-1C 财政支出的“梯度渐进增长模式”第二讲财政支出增长理论《联合王国公共支出的增长》(A. T. Peacock & J. Wiseman )(1961)图4-1B 财政支出的“梯度渐进增长模式”第二讲财政支出增长理论这种规律性变化,成为他们关于财政支出呈“梯度渐进增长”的立论依据。
5.12地震—灾害预防支出2003年非典—公共卫生支出上升第二讲财政支出增长理论罗斯托马斯格雷夫发展阶段增长论,即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出增长理论,是R·A·马斯格雷夫和W·W·罗斯托的重要研究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4.1.4 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分析
鲍莫尔法则局限性:公共部门并非都是劳动密集型, 私人部门不全是资本密集型;即使是劳动密集型的公 共部门也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私人部门 资本密集型 生产率提高速度快 劳动密集型 生产率提高速度慢
工资水平上升快
导致
公共部门
工资水平也上升
公共服务单 位成本上升
24
4.1.4 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分析
3
按经济性质划分
• 购买性支出: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
常政务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也即从事等价 交换的活动,直接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 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包括补助支出、
补贴支出,税式支出、捐赠支出、债务利息支出。不存在交换的问题, 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 购买性支出对生产就业影响较大。政府通过购买性支出,增加对社会 商品和劳务需求,从而刺激企业的生产,促进企业的投资行为,间接 增加就业机会。 • 转移性支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较大。政府通过各种转移性支出,直接 增加社会成员的收入,这些收入按一定的比例转化成消费和储蓄,从 而增加对社会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间接增加就业岗位,不过对生产和 就业的影响没有购买性支出那么显著。
18.0
16.6 16.2 16.4 23.0 33.0 10.8
13.6↓
14.3 12.0 43.0 14.4 19.4 16.2
3.4
3.4 4.2 15.8 45.5 15.2 n.a.
12
• 主要财政支出项目的增长:表4-2
– – – –
4.1.2 我国财政支出的规模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我国政府支出快速增长 对支出增长贡献最大的是资本性支出和行政管理费支出 社会福利支出增长快速,已成为第三大贡献因素; 资本性支出的快速增长反映了政府支持西部发展的基础 设施投资支出显著增长 – 行政管理支出的持续增长主要是因为公务员工资的几次 上调。 – 社会保障资金增长快于总支出增长,教育、公共医疗卫 生支出增长虽快于GDP,在1998-2003年,占总支出份额 降低,其他支出项目增长有放缓趋势。
17
4.1.4 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分析
• 解释财政支出增长的若干理论
– 政府活动扩张论 – 偶然事件论(时间形态理论、梯度渐进增长理 论) – 非均衡增长论(鲍莫尔法则) – 收入再分配论
18
4.1.4 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分析
• 政府活动扩张论
– 由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Wagner, A.)提出,故称 “瓦格纳法则”,一般认为是对财政支出增长所做最 早的理论解释。 – 瓦格纳断言,工业化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政府活动规 模的不断扩张,原因:
13
4.1.2 我国财政支出的规模
• 未来趋势
– 政府投资的增长在中期内会显著放缓(民间投资↑)。 – 政府公务员工资进一步大幅度上调,否则行政管理费支 出占GDP比重可能下降。 – 用于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科学事业、养老金以及其他 重要的人类发展需求支出占GDP的比重将可能上升。 – 一旦发生源于不良贷款的政府债务,政府债务的利息支 出占GDP的比重也很可能上升。 – 伴随着政府努力将预算外支出和制度外支出纳入正规预 算,预算内支出占GDP的比重可能会上升。 – 总体上,未来几年政府支出的增长速度将会减慢
9
4.1.2 我国财政支出的规模
• 表4-1的表明,政府支出的实际规模超过官方正式公布的水平 – 还有三种没有统计但规模很大的支出项目 • 制度外收支活动:制度外支出来源于未被授权的收费,与预算 外收支不同,制度外收支既没有合法性,也没有编织成相应的 官方统计数据。 • 税式支出:某些经济活动的税收优惠和税收减免。 • 隐性负债、或有负债。隐性负债是指那些并不由法律或政府合 同规定,但由于公众期望或政治压力,政府必须担当的道义责 任或预期责任。主要指政府的公共投资项目维护成本、社会保 障资金(公共突发事件支出、企业银行破产支出)。或有负债 指基于某种特定法律关系产生的,当某种法律条件成就时,一 方依据对方的请求而应当履行的某种额外责任和义务;但当条 件不成就时,该责任或义务不存在,一般指政府担保行为。
16
4.1.3 财政支出规模的国际比较 ---不同发展程度国家之间
• 表4-4 不同发展程度国家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 (%)
年份
1942
低收入国家 19
23
中下等收入 国家 15
24
中上等收入 国家 25
24
发达工业 国家 28
40
1986
财政支出规模持续增长是一种全球经济现象。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增 长过程中的结构变化有所不同。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支出增长主要集中在 购买性支出方面,发达国家转移性支出增长更快。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的 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很高,政府所关注的问题更侧重于社会的公平问题。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提高经济的效率便成为政府财政支出时首先要考虑 的问题。
11
2005
表4-2 主要财政支出项目的增长率
1992—1994 1998—2003 对政府支出增长的 贡献率(1998— 2003)
行政管理①
国防① 教育②
21.8
16.5 20.4
28.4↑
15.3 13.6↓
21.1
6.2 11.6
公共医疗卫生②
科学事业② 经济服务① 社会福利① 资本性支出③ 社会保障基金 总支出④
10
4.1.2 我国财政支出的规模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0%
预算内支出/GDP 政府支出/GDP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图4-1 我国财政支出的变化 (1990—2005年)
21
偶然事件导致财政支出的增长
财政支出 GDP
财政支出
私人支出
O
战前
战争
战后
时期
图4-2 偶然事件导致财政支出的增长
22
4.1.4 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分析
• 非均衡增长论
– 由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Baumol, 1964)提出,也 称鲍莫尔法则。是从公共产品生产函数中投入 品价格的角度,对政府支出增长现象进行解释 – 公共部门的活动为劳动密集型,私人部门的活 动为资本密集型→私人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 私人部门工资水平上升→为提供足够服务,公 共部门的工资水平须与私人部门保持同步→公 共服务的单位成本上升→公共服务的相对价格 上升→公共支出增长
24.5
31.9
33.2
29.4
31.2
14.4
21.3
1980
1991 1998
29.1
30.6* 28.3**
41.8
39.1 40.2
34.8
43.0 42.1
29.3
33.6 n.a.
15
4.1.3 财政支出规模的国际比较 ---发达国家之间
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绝对数量增长情况
统计资料表明,无论是从绝对指标还是相对指标的考察来看, 财政支出在发达i国家都呈上升趋势。 原因:二战之后,西方国家推崇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对经济 的干预作用,结果导致财政支出的绝对额和相对额都开始大幅 度的上升。
• 劳动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经济交往复杂化→经济主体间的摩 擦增加→要求更多的政府保护、调节和管理活动。 • 收入提高和社会进步→对分配问题的关心加强→对教育、文化、 保健、福利等服务的需求增加→要求政府以更大的比例提高这 些方面的支出。 • 工业化后期,新行业的大规模融资,私人融资导致私人垄断或 者难以融资,政府需直接介入某些大规模的投资生产领域。
19
瓦格纳法则
财 政 支 出 /GDP
人 均 GDP
20
4.1.4 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分析
• 偶然事件论
– 由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和怀斯曼(Peacock and Wiseman, 1964)提 出; – 也称时间型态理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 主要观点 • 政府支出意味着征税,公民可容忍的税收水平决定可容忍的财 政支出水平 • 在社会正常时期,税收收入只在税种、税率稳定时随国民收入 增加而渐进增加;在社会受到冲击时,人们才会审视过去,在 心理上接受更高的可容忍的税收水平(审视效应),容忍政府支 出更多地替代私人支出(置换效应) • 促使政府支出在渐进的过程中呈现出一个台阶式的增长形态。 在冲击消失后,为维护社会稳定,政府寻求以前忽视问题增加 财政支出,公民也会支持,较高的支出水平因惯性而持续存在。
4.2 财政支出规模控制
控制财政支出规模的制度安排 –预算监管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
25
4.1.4 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分析
• 另一观点认为:收入再分配有利于中等收 入阶层,而非低收入阶层。公共支出有益 于中产阶级,用于筹资税收中的大部分由 穷人和富人承担。 • 事实上,为赢得更多选票,政治家们会支 持种类更多规模更大的转移支付计划来兼 顾不同阶层的利益,其结果是财政支出规 模不断扩张
4
4.1 财政支出的规模
4.1.1 财政支出规模的度量 4.1.2 我国财政支出的规模 4.1.3 财政支出规模的国际比较 4.1.4 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分析
5
4.1.1 财政支出规模的度量
静态指标 • 绝对指标
用于考察财政年度内政府实际支出的财政资金 的绝对数额,也就是用货币量表示财政支出规 模。如财政支出总额 – 其特点是绝对指标从时间序列(不同时间点的 依次排序)对比能够较直观地反映财政支出发 展变化的趋势;绝对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的基 础。 – 缺陷:单纯纵向比较,难以反映影响财政支出 的各种复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