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九只小猪旅行记
示范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教学设计:九只小猪旅行记

示例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教学设计:九只小猪旅行记一、教案目标通过本教案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理解并记忆九只小猪的名字和特点;2.听懂故事中的其中一只小猪的旅行经历;3.通过听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留意、预测、总结、归纳等理解方式。
二、教学准备1.课件、九只小猪的图片,PPT等;2.教学用具:纸牌、花瓣;三、教学过程1. 导入1.1 询问九只小猪的名字,介绍每只猪的特点,引导学生对动物的描述和名字学习;2. 教学内容2.1 呈现故事:《九只小猪旅行记》,讲述其中一只小猪的旅行之旅并询问学生有哪些注意点;2.2 通过图片和表情让学生了解故事里的人物、地点、事件和情绪;3. 巩固练习3.1 花瓣点数练习:每个学生选择一个花瓣,从花序顶端往下数点数,哪个花瓣数到指定数目就走到讲台前表演故事的其中一个场景;3.2 猪?猪?传游戏:学生在座位上,教师在背后拍打某一个学生的肩膀,被拍的学生快速传送一个称谓,最后被传递到的孩子编号1要起立叫出第一只小猪的名字、编号2喊出第二只小猪的名字,依次类推,一直喊到第九只小猪的名字;4. 总结反思4.1 说说这篇故事中哪个环节让你最喜欢?讲述理由;4.2 回想一下我们刚开始学习这个故事时的感受,现在会有哪些改变和收获?四、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情况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交互情况如何;2.故事理解情况评价:学生是否理解故事主要内容;3.语言表达情况评价:学生表达能力是否提升;4.教学准备和教学方法评价:教师所准备和选择的教学工具和方法是否适合本次教学。
五、教学体会在这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图片和现实生活中的游戏,让学生兴趣高昂、脑力运作活跃,更大程度地实现了知识的传递效果。
我们也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地总结和反思,优化措施,并深入思考如何针对每个孩子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详案九只小猪旅行记(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详案九只小猪旅行记(三篇)目录: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详案九只小猪旅行记一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详案彩豆二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详案仿编诗歌三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详案九只小猪旅行记一活动来源:我班幼儿对园内的“爱护环境”的标志牌特别感兴趣,孩子们纷纷问老师上面写的什么,同时“五一”放假旅游时孩子们看到一些禁止的标志牌,回到班里也互相议论,根据幼儿兴趣也结合幼儿日常生活中表现,选择了《九只小猪旅行记》这个故事,通过讲述九只小猪旅行中的遭遇,在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同时,帮助幼儿初步懂得要听从别人善意的劝告,遵守规则,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活动目标1、能大胆想象故事情节,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听从别人善意劝告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能简单讲述故事情节。
环境与材料1、观察搜集生活中禁止的标记。
2、大幅轴式图片,幼儿每人一套小故事书。
活动过程1、引出话题:小朋友们五一放假都去哪儿了?你们喜欢旅行吗?有九只小猪也要去旅行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旅行时发生了什么事情?2、阅读理解:情节一:入草地出示前三幅画面,着重引导幼儿了解小猪们乱扔垃圾的行为和心态,引发幼儿对故事主题的理解。
提问:大家都看懂了吗?小猪们在旅行中都发生了什么事?小猪看到警示牌了吗?他们为什么还要进入草地?教师小结故事内容;小猪们看到了“禁止乱扔垃圾”的警示牌,可他们忍不住还是进入了草地,又吃又玩真开心,可是美丽的草地却变成了垃圾场。
情节二:过危桥教师出示危桥画面,通过提问启发幼儿对故事情节和角色心态展开联想,再呈现故事情节。
提问:①小猪继续往前走,这回他们又看到了什么?②为什么要竖这块“禁止过桥”的牌子呢?③你们猜小猪会过去吗?小猪过了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④我们一起来看看结果到底怎么样了。
情节三:钻木桶教师讲述时呈现“木桶”图片,引发幼儿对故事情节和结果的猜测。
提问:九只小猪继续往前走,突然它们闻到了香味。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九只小猪旅行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九只小猪旅行记》含反思孩子喜欢听故事,故事里总有一些神奇的色彩。
通过活动,他们可以了解《九只小猪游记》的故事内容,培养孩子认真阅读的习惯,引导孩子在不同的角色中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目标:1.了解九只小猪旅行的故事,大胆说出简单的事情。
2、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3.借助插图和图片,培养孩子认真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愿意在不同的角色中表演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1、故事画面。
2、初步了解生活中一些“禁止”的事。
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
1、你们喜欢旅行吗?为什么?2、有九只小猪也要去旅行了,我们来看看它们旅行时发生了些什么事情?二、阅读理解1.片段一:乱扔垃圾(充分欣赏),把握和理解小猪的心态。
提问:你们都看懂了吗?有什么问题?发生了什么事?再完整欣赏一遍。
师小结:是啊!小猪来到草地上,看到了“禁止入内”的警示牌,可它们忍不住还是进入了草地,又吃又玩真开心,可是美丽的草地却……2、片断二:过危桥。
先出示场景提问:(1)小猪继续往前走,这回它们又看到了什么?提示危桥。
(2)为什么要竖这块牌子呢(为什么要“禁止”)?(3)小猪会过去吗?小猪过了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4)结果是怎么样?幼儿完整欣赏,小结。
3、片断三:钻木桶。
(1)九只小猪继续往前走,突然它们闻到了什么?这香味从哪里来的?(2)原来是个大大的蜂蜜桶,可旁边又写着什么?想想这回小猪们会怎么做?(3)幼儿欣赏,小结。
小猪进入木桶从山坡上滚了下来,结果会怎么样?师:九只小猪去旅行,它们经过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这些牌子都一样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们知道“禁止”是什么意思?三、提问拓展1、九只小猪还要继续旅行,一路上它们还会经过什么地方?.得都快。
但是有一天,一条饥饿的大金枪鱼冲出海浪,一口吞下了所有的小红鱼。
只有小黑鱼逃脱了。
他逃进了黑暗的深水里,孤独而害怕,但海里充满了奇妙的生物,他游啊游,慢慢找回了自己。
说课稿

语言《九只小猪旅行记》说课稿孙丹一、说设计意图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班语言活动《九只小猪旅行记》,这个故事内容浅显易懂,贴近幼儿生活,语言生动形象,孩子们很喜欢听,特别是九只小猪旅行中的故事,形象地描述了故事的内容。
因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于成长中的幼儿来说,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而且还是交流感情的手段。
优美的语言,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美化幼儿的心灵,发展幼儿的智力。
我想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给幼儿提供学习说话的机会,进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说活动目标教育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指导作用。
根据《纲要》中语言领域的目标,我将本次活动的目定位于1.感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简单讲述故事情节。
3.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这三个目标蕴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方面的培养,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融合的一方面。
三、说活动重难点根据目标,我把活动1.重点定位于: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难点定位于:能简单讲述故事情节,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说活动准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主要做了以下准备:数字故事《九只小猪旅行记》,课件《九只小猪旅行记》,规则牌五、说教学法(一)说教法《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因此,本次活动我不仅选用以可爱的形象、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以自己的形态感染幼儿。
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1、启发提问法:教师应力求创设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引导幼儿想说、敢说、大胆说。
结合故事教学本身的特点,我在活动中充分运用了启发提问法,在很大程度上引导鼓励幼儿参与活动,与教师形成良好互动,同时也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2、多媒体教具演示法: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是属于直观、具体形象性的,通过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画面,充分调动幼儿视听的感官,巧妙的环节贯穿,能有效地增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能力,为本次活动重点解决垫下了一定的基础。
中班语言教案:九只小猪旅行记

中班语言教学计划:九头小猪旅行笔记活动目标1,能大胆想象故事,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了解故事的内容,并感到服从别人的建议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可以简单地讲故事。
环境与材料1.注意生活中禁止使用的标志。
2,大轴画,每个孩子一本小故事书。
活动程序1.引导主题:孩子们在哪里度假?你喜欢旅行吗?有九头猪要旅行,让我们看看它们旅行时发生了什么?2,阅读理解:第1集:进入草地显示前三张图片,重点是引导孩子们了解小猪的乱抛垃圾行为和心态,激发孩子对故事主题的理解。
问题:您了解一切吗?猪在旅途中发生了什么事?猪看到警告标志了吗?他们为什么必须进入草丛?老师总结了故事的内容;猪们看到了“不要乱扔垃圾”的警告信号,但是他们忍不住走进草丛,他们真的很乐意吃和玩,但是美丽的草丛变成了垃圾场。
第2集:越过桥老师展示危险的桥梁图片,启发孩子通过问题将故事情节和角色心态联系起来,然后介绍故事情节。
问题:1猪继续前进。
他们这次又看到了什么? 2您为什么要架设这个品牌的“故宫”? 3你猜小猪会过去吗?猪过桥怎么办? 4让我们看一下结果如何。
第三集:钻木桶老师展示了“桶”的图片,使孩子猜测了故事和结果。
问题:九头小猪继续前进。
突然他们闻到了气味。
这种香气从哪里来?大蜜蜂桶旁边写着什么,想想这头猪这次会做什么?猪们滚进水桶,滚下山坡。
您如何评价结果?3.扩大理解:通过提问和交流的形式,扩大对儿童故事的理解。
问题:9头小猪到哪里去了?你看见什么了?这些品牌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禁止”是什么意思?九头仔猪将继续旅行,沿途还会看到“禁止”标志吗?他们会怎么做?讨论后请幼儿分享他们的想法。
第4集:天桥猪继续前进,他们又看到了什么?会做什么?4,请孩子们充分欣赏这个故事5.引导孩子自由阅读小故事书,讲故事,然后一起讲故事。
活动额外资讯:建议儿童注意周围的警告标志,并注意生活。
九只小猪旅行记(中班语言教案)

九只小猪旅行记(中班语言教案)教学目标•帮助儿童学习和运用动词短语描述动物的行为•培养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故事情节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准备•教学道具:九只小猪的造型玩具、活动板书•教材准备:故事《九只小猪旅行记》的插图或简单绘本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拿出九只小猪的造型玩具,并鼓励学生观察它们的外貌特征。
2.老师问学生:“你知道这些九只小猪在干什么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大声朗读故事(10分钟)1.教师朗读故事《九只小猪旅行记》,强调发音和语调的表达。
2.教师可以适当停顿在故事中描写九只小猪的行为,引导学生思考。
学习动词短语(15分钟)1.教师将九只小猪的造型玩具摆放在活动板书上。
2.教师出示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动词短语,如“跳跃、奔跑、游泳、爬山”等,然后让学生读出来。
3.教师解释每个动词短语的意义,并示范给学生观看。
4.学生依次模仿、练习这些动作。
分组讨论(10分钟)1.教师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三到四名学生。
2.教师将每个小组命名为九只小猪的名字,例如:嘟嘟组、咪咪组。
3.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个问题:“你们认为九只小猪在去哪个地方旅行?”鼓励学生讨论,并记录他们的答案。
发挥想象力(15分钟)1.教师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点,例如:森林、海滩、山顶等。
2.教师发放绘画纸和彩笔给每个小组,要求他们一起绘制属于他们选择的环境场景。
3.学生在绘制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添加九只小猪的形象。
小组分享(10分钟)1.每个小组完成绘画后,教师要求他们将作品贴在教室的墙上。
2.教师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其他小组描述他们选择的场景和九只小猪的旅行情况。
3.其他小组可以提问或表达对他们作品的喜爱之处。
总结(5分钟)1.教师将故事中九只小猪的旅行情节串联起来,对他们的旅行进行总结。
2.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这些动物行为的动词短语,并复习他们的意义。
拓展活动•请学生自己编写一个小故事,描述九只小猪在一个新的地方的冒险旅行。
九只小猪旅行记教案

九只小猪旅行记教案教案标题:九只小猪旅行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记忆故事《九只小猪旅行记》的内容。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听故事、观察图片和参与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听说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保护和友谊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情节和相关活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故事《九只小猪旅行记》的图片或PPT。
2. 学生的小组讨论活动材料。
3. 学生的绘画纸和彩色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故事《九只小猪旅行记》的图片或PPT,引起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是否喜欢旅行,为什么喜欢旅行。
2. 阅读故事(15分钟):- 教师朗读故事《九只小猪旅行记》,学生跟读。
- 学生自由阅读故事,并尝试回答与故事相关的问题。
3.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小猪角色,讨论他们在旅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4. 绘画活动(15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出小猪们在旅行中的场景和经历。
- 学生可以选择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绘画,鼓励他们展示团队合作精神。
5. 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中小猪们的旅行经历,并总结出他们在旅行中学到的东西。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创作自己的小猪旅行故事。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小猪们在旅行中的对话和互动。
3. 鼓励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描述自己梦想中的旅行计划。
六、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听故事和参与小组讨论时的表现,记录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2. 学生通过绘画和口头表达展示自己的理解和创造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通过听故事、观察图片和参与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听说能力和合作能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九只小猪旅行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九只小猪旅行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不同的动物,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拓展语言机会2.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并在进行故事复述时运用到正确的语法和词汇3.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加强语言沟通交流能力4.培养幼儿的趣味阅读习惯教学内容1.故事:《九只小猪旅行记》2.角色扮演:通过扮演不同的动物,拓展幼儿的语言机会3.语言学习:学习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语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活动一:引入教师先讲述一些关于不同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并提供一些名词和形容词,帮助幼儿更好地记忆这些知识点。
活动二:故事阅读教师播放《九只小猪旅行记》的有声读物,让幼儿集中注意力,听故事。
故事过程中,教师会询问幼儿故事发生了什么事情,并鼓励幼儿发表个人观点。
故事结束后,教师会再次问一些问题,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三:角色扮演幼儿会在教师的指导下扮演故事中的小动物,例如小猪、老鼠、鸭子等。
教师鼓励幼儿多说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反应。
活动四:语言学习教师会重点讲解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语法,例如“跳下床”“给……留下”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让幼儿根据上下文猜测单词的意思,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单词。
活动五:复述故事在活动结束前,教师会让幼儿复述整个故事情节,并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所扮演动物的感受和想法,以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课活动一:复习在开始新一堂课的之前,教师会问一些问题,回顾上一堂课所学的内容,例如故事的情节和扮演动物的角色。
活动二:阅读故事教师会让幼儿再次听故事,但这次不再是有声读物,而是由教师讲述。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复述,让幼儿更好地思考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活动三:角色扮演幼儿继续扮演故事中的动物,但这次教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扮演角色的感受和要点。
例如,“迷路的小猪会感到害怕吗?”活动四:语言学习在这个环节,教师会让幼儿自己发掘一些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语法,并在交流过程中指出他们的错误并加以更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来源:我班幼儿对园内的“爱护环境”的标志牌特别感兴趣,孩子们纷纷问老师上面写的什么,同时“五一”放假旅游时孩子们看到一些禁止的标志牌,回到班里也互相议论,根据幼儿兴趣也结合幼儿日常生活中表现,选择了《九只小猪旅行记》这个故事,通过讲述九只小猪旅行中的遭遇,在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同时,帮助幼儿初步懂得要听从别人善意的劝告,遵守规则,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想象故事情节,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听从别人善意劝告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能简单讲述故事情节。
环境与材料
1、观察搜集生活中禁止的标记。
2、大幅轴式图片,幼儿每人一套小故事书。
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小朋友们五一放假都去哪儿了?你们喜欢旅行吗?有九只小猪也要去旅行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旅行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2、阅读理解:
情节一:入草地出示前三幅画面,着重引导幼儿了解小猪们乱扔垃圾的行为
和心态,引发幼儿对故事主题的理解。
提问:大家都看懂了吗?小猪们在旅行中都发生了什么事?小猪看到警示牌了吗?他们为什么还要进入草地?
教师小结故事内容;小猪们看到了“禁止乱扔垃圾”的警示牌,可他们忍不住还是进入了草地,又吃又玩真开心,可是美丽的草地却变成了垃圾场。
情节二:过危桥
教师出示危桥画面,通过提问启发幼儿对故事情节和角色心态展开联想,再呈现故事情节。
提问:①小猪继续往前走,这回他们又看到了什么?②为什么要竖这块“禁止过桥”的牌子
呢?③你们猜小猪会过去吗?小猪过了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④我们一起来看看结果到底怎么样了。
情节三:钻木桶
教师讲述时呈现“木桶”图片,引发幼儿对故事情节和结果的猜测。
提问:九只小猪继续往前走,
突然它们闻到了香味。
这香味从哪里来的?大蜜蜂桶旁边也写着什么,想想这回小猪们会怎么做?小猪们进入木桶从山坡上滚了下来,你们说一说结果会怎样?
3、拓展理解:采用提问与交流的形式,拓展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提问:九只小猪去旅行经过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这些牌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禁止”是什么意思?
九只小猪还要继续旅行,一路上他们还会看到“禁止”的牌子吗?他们会怎么做呢?请幼儿讨论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情节四:过天桥
小猪继续往前走,他们又看到了什么?会怎样做呢?
4、请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
5、引导幼儿自由看小故事书、讲述故事,然后师幼共同完整讲述故事。
活动延伸:
请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警示牌并在生活中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