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部编 语文 9上--13 《诗词三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3 《诗词三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行路难》(其一)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作者的人生追求。
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参考答案:首先,在结构上,本诗采用跳跃式的结构,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其次,本诗开篇就以夸张的手法领起,极写宴会的丰盛;“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句巧用比兴手法,以“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同时,作者还巧用典故,引用姜尚、伊尹、宗悫等历史人物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悲愤与苦闷,同时又执着理想的情感。
最后,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不懈追求的坚定信念是本诗的主旋律,这是本诗浪漫笔法的重要体现。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多年流放之后回到京城,思怀往事,展望未来,心绪难平中又有刚健昂扬之气。
这种复杂的情绪是通过哪些复杂的意象表现出来的?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中,作者以“沉舟”和“病树”来比喻久遭贬谪的自己,而“千帆”“万木”比喻在诗人被贬他乡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这两句本是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但在客观上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水调歌头》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但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
有感情地朗读,结合具体词句说说作者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表达了他对人生怎样的思考。
参考答案:这首词开篇饮酒赏月,“明月几时有”的发问,表现出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
“今夕是何年”的发问,作者想象月宫今夕的情景,“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回答含蓄地流露出作者在现实中苦闷难遣,欲求解脱的情绪。
“何似在人间”则表现出作者积极乐观的心态。
“照无眠”“何事长向别时圆”是作者在借月表达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其中暗含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点明这是人生和自然的规律,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豪迈的胸襟。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13 《诗词三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3 《诗词三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行路难》(其一)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作者的人生追求。
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参考答案:首先,在结构上,本诗采用跳跃式的结构,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其次,本诗开篇就以夸张的手法领起,极写宴会的丰盛;“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句巧用比兴手法,以“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同时,作者还巧用典故,引用姜尚、伊尹、宗悫等历史人物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悲愤与苦闷,同时又执着理想的情感。
最后,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不懈追求的坚定信念是本诗的主旋律,这是本诗浪漫笔法的重要体现。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多年流放之后回到京城,思怀往事,展望未来,心绪难平中又有刚健昂扬之气。
这种复杂的情绪是通过哪些复杂的意象表现出来的?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示例]首联,用“凄凉地”“弃置身”回顾贬谪生活,流露出作者被流放多年之后回到京城的辛酸和愤懑;颔联,借“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感慨世事变迁,抒发了对故友的怀念和长期被贬终得还乡的无限感慨;颈联,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预示未来发展前景,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尾联,与友乐观共勉,表现出作者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
三、《水调歌头》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但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
有感情地朗读,结合具体词句说说作者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表达了他对人生怎样的思考。
参考答案:[示例] 1.上阕,面对一轮孤月,“明月几时有”,作者感到的是疑惑;继而,“把酒问青天”,作者带着自己的疑问对无言的孤月请教:“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沉默的圆月让作者变得惆怅而苦闷,“我欲乘风归去”,作者苦闷惆怅欲求解脱;“又恐琼楼玉宇”,则表现出作者的害怕和畏惧;而“高处不胜寒”,表现出了作者此时又由害怕转向矛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作者的苦闷惆怅最终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情绪。
《行路难(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新疆中考题)(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行路难(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新疆中考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惆痛苦。
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
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答案:
9.C
1O.这两句话充满对现实理想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执着追求的豪迈情怀。
行路难其一阅读答案 .doc

行路难其一阅读答案【篇一:行路难赏析及答案】xt>1 、表现作者对理想执着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
2、诗中借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自己理想和信念的诗句是:,。
3、诗中表现作者远大志向,积极进取精神的名句是:,。
4、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抱负远大、执着自信、勇往直前的诗句是:,。
5、诗中用典故表达“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6、诗中诗人展望未来,信心倍增的句子是:,。
7、诗中表现诗人从苦闷中挣脱出来,充满自信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8、诗中展示作者自信豪放、坚定执着个性的的诗句是:,。
10、我们即将跨入新的学习阶段,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具有挂起风帆、直渡大海的精神,让我们用诗中, 两句共勉。
11、面对金融风暴,只要我们敢于直面危机,具有诗中,的信心,就一定能度过难关。
12、诗中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
表现出诗人的性格。
1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引用了姜尚、伊尹两人的故事,这样写的作用是14、诗的前四句写了诗人的情绪。
诗中表现表现诗人坚信自己总会有大展宏图的一天的句子是:,。
15、诗中以连续动作写出作者内心苦闷与感情变化的诗句是:,。
16、诗中化用前人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且反映作者内心极度郁闷和感情激荡起伏的句子是:,。
17、李白是唐代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这首诗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这一特点?18、有一位同学在好友的毕业留言上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句话,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请结合这首诗谈一谈。
19、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与失败,如同诗中所说:,。
20、诗人在诗中写山川的险阻以此来比喻世路艰难的诗句是:,。
21、“冰塞川”“雪满山”象征22、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馐”而不能食?2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24、本诗如何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25、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26、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27、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行路难》《感遇》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行路难》《感遇》含答案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甲]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感遇(其二)李白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①,亦自有芳菲。
未浮②盈③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①兰蕙:兰和蕙,都是香草,多用来比喻贤者。
②浮:用满杯酒罚人,这里指饮。
“浮”有的也写作“泛”。
③盈:满。
3.甲诗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作者的人生感慨,请结合画线句分析此笔法。
4.乙诗借用“东篱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处境?5.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答案】3.示例:画线句的浪漫笔法主要表现在用词的夸张上,“金樽”“玉盘”“斗十千”“直万钱”夸张地写出了朋友不惜重金,设下盛宴为诗人饯行的情景,用宴席的极其豪奢凸显了友情的珍贵和朋友为诗人饯行的深情厚谊。
4.表达了诗人不被重用、才华难施展、寂寞失意的人生处境。
5.都有怀才不遇的感慨,(都有在面临困境时的挣扎,)都即使身处逆境也不放弃理想、坚持高洁人格。
【解析】3.本题考查对诗歌运用浪漫笔法的分析。
这首诗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浪漫的笔法主要表现在夸张的运用上。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意为: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李白运用了“金樽”、“玉盘”以及“斗十千”、“直万钱”这样夸张的词语,将宴席的奢华与盛大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此凸显出诗人饯行的深情厚谊。
4.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在这首诗中,“东篱菊”象征着诗人自己,它茎疏叶微,虽与兰蕙不同,却同样拥有自身的芬芳。
这种芬芳代表着诗人的才华和品质,然而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赏识。
“未浮盈樽酒,徒沾清露辉”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东篱菊”的处境:尽管它的芬芳足以盈满酒杯,但却始终未能被采摘,只能独自沐浴在清晨的露水之中。
古代诗歌赏析柳宗元《行路难三首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行路难三首·其一柳宗元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①,跳踉北海超昆仑。
披霄决汉②出沆漭③,瞥裂④左右遗星辰。
须臾力尽道渴死,狐鼠蜂蚁争噬吞。
北方竫人长九寸,开口抵掌更笑喧。
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
睢盱⑤大志小⑥成遂,坐使儿女相悲怜。
【注】①虞渊:神话传说中的日入之处。
②决汉:冲破银河。
③沆漭:水气茫茫的样子。
④瞥裂:迅疾的样子。
⑤睢盱:睁目悲愤激昂的样子。
⑥小:通“少”。
9. 诗歌从哪几个方面将“夸父”和“竫人”进行了对比?请简要分析。
(6分)10. 古人评点此诗“用寓言之体”,请根据这首诗概括说明“寓言”具有哪些特征。
(5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1(庄子《逍遥游》)(2(荀子《劝学》)(3(屈原《离骚》)(4(白居易《琵琶行》)(5(陶渊明《桃花源记》)(6(李白《行路难》)(7(《论语•八佾》)(8(王勃《滕王阁序》)9.外在形象:夸父是个巨人,而竫人矮小;理想追求:夸父志向远大,竫人目光短浅;结局命运:夸父逐日身死,竫人终养天年。
(每点2分)10.故事性(1分):假托神话故事体现主旨(1分);形象性(1分):借助比喻、象征等手法体现深刻的道理(1分);讽刺性(1分):对某些人或社会现象进行批判(1分)。
(5点即可,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11.(1)蟪蛄不知春秋(2)无以至千里(3)不抚壮而弃秽兮(4)江州司马青衫湿(5)落英缤纷(6)欲渡黄河冰塞川(7)既往不咎(8)物换星移几度秋。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行路难》《山居杂兴》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行路难》《山居杂兴》含答案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后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山居杂兴(其二)青山意自足,扰扰复何之。
见客从衣破,哦诗①任饭迟。
蔬畦②耕犊③草,匏架④落蝉枝。
逆境偷贫乐,休兵未可期。
【注释】①哦诗:指吟诗。
②蔬畦:整齐的菜地。
③耕犊:幼小的耕牛。
④匏架:葫芦架。
4.《行路难》(其一)的作者是。
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6.请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蔬畦耕犊草,匏架落蝉枝”所表现的画面。
【答案】4.李白5.表达诗人苦闷、彷徨、茫然的心理。
(意思对即可)6.示例:碧绿的菜田间,一位老者在整理着,忙碌着,地头的一只小牛犊低头吃草,旁边葫芦架上的蝉吱吱叫。
(意思对即可)【分析】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行路难》(其一)的作者是李白。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干一番大事业。
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这首诗歌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5.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心理。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意思是: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诗人连用两个“行路难”,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点明诗人人生遭遇坎坷,“行路之难”是作者仕途坎坷,人生艰难,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痛苦、无奈与迷茫。
行路难其一阅读答案

行路难其一阅读答案【篇一:“行路难”阅读鉴赏及答案】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2分)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李白面对美味佳肴,情感有何不同?答:面对美酒佳肴,陶渊明有着安宁闲适的心态。
李白与陶渊明相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高呼“行路难”,因为他辅佐明君、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无从实现,愤愤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诗中哪些典型的动作细节揭示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揭示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不是写实。
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象征手法,象征自己仕途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其中寓含着无限的悲愤。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诗人盼望自己也有吕尚、伊尹那样的官运,表达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诗中引用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引用姜太公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
▲写出与下面典故对应的人物。
a 垂钓碧溪——姜太公b 乘舟梦日边——伊尹c 长风破浪——宗悫▲“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这两句诗分别含有姜尚和伊尹两个人物的典故,表达了作者不甘心消沉,希望能重新能得到任用一展宏图的思想愿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为后人称道,试作简要分析。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突出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高昂乐观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路难(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8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首古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
C.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含无限的失意;第七八句诗人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答案:
1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