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火烧云课标解读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课火烧云教材分析及教案

小学语文课火烧云教材分析及教案

小学语文优质课《火烧云》教材分析及教案第一章: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简介《火烧云》是一篇描绘傍晚时分天空色彩变化的美丽景色的文章。

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引导学生感受火烧云的瑰丽多彩,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火烧云的美丽和变化。

3.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能够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难点:学习生字词,体会火烧云的美丽和变化。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第二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图片展示和朗读,引导学生感受火烧云的美丽和变化。

2.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度。

第三章: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 展示火烧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引入课文《火烧云》,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学习生字词,并进行组内讨论。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火烧云的美丽和变化。

2. 教师通过举例和互动,帮助学生运用生字词。

四、课堂练习1. 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提高朗读能力。

2. 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五、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火烧云的美丽和变化,分享自己的感受。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第四章:教学评价一、课堂表现评价1. 学生朗读能力的评价:流利、准确、有感情。

小学语文_24火烧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24火烧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4《火烧云》教学设计《火烧云》学情分析平时学生对清晨或傍晚天空云霞的变化熟视无睹,缺少细致的观察,特别是关注火烧云的自然现象。

学生要将自己观察到的景象与课文所描写的景象结合起来加深理解。

课文中作者对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学生要深入体会云变化的有趣。

学生会想象画面,体会火烧云颜色、形状极多,变化极快的特点。

再结合自己观察到的情况,说说课文中没有提到的景象。

如还有哪些颜色,还有其他的什么形状等,让学生通过想象,也学着作者的方法进行一番描述,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学生边读边想,并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文段,读出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另外,在此教学环节中,通过不断渗透,引导学生质疑、对比,并积累品析好词佳句,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来延续作者丰富而绝妙的想象,感悟作者对美丽的火烧云由衷的热爱,从而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熏陶。

在本课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质。

《火烧云》效果分析《火烧云》描绘了变化极多极快的火烧云的奇特和瑰丽。

大自然如同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把无穷无尽的奥秘隐藏在天地间,吸引着人们去寻找,去发现。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一是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情,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二是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感受火烧云的美丽;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课前预习使其对这一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一开始的提问法,很快将他们带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节,使得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集中到了一起。

教学这篇课文,我始终把握两个内容为授课的重点与难点。

分别是:概括火烧云的特点以及让学生学会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大自然的美。

因为在三年级的教学中,概括重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掌握的一个能力,所以,今天的课堂上,我们重点帮学生学会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学生似乎很快就习得了。

小学语文课火烧云教材分析及教案

小学语文课火烧云教材分析及教案

小学语文优质课《火烧云》教材分析及教案一、教材分析《火烧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萧红。

本文描绘了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变化极多、火烧云下去了三个自然段,具体、形象地描述了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变化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照亮”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特点。

四、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语言的优美。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火烧云的美丽。

2. 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火烧云的变化特点。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

4.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教案内容依次按照上课铃声响起、导入新课、自主学习、课堂讲解、互动讨论、小组合作、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进行设计。

每个环节都要明确教学目标、方法、内容和要求,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六、教学过程1. 上课铃声响起,教师进入课堂,检查学生出勤情况,问候学生。

2.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火烧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激发学生对火烧云的兴趣。

3.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特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5. 互动讨论: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火烧云的感受,讨论火烧云的美丽之处。

6.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火烧云的形状,用词语和句子描述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特点。

火烧云 教材分析

火烧云  教材分析

《火烧云》教材分析之袁州冬雪创作
《火烧云》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以“自然奇观”为专题,通过详细形象的语言向学生展示了旖旎的自然风光,奇妙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她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画了夏季傍晚,天空中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更,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全文依照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变更、火烧云下去了的顺序,并紧扣一个“变”字,将火烧云色彩绚丽、瞬息万变的气象表示得极尽描摹.全文头绪清晰,布局完整;内容丰富,富于变更;语言富有韵律美感,尤其体现在描画火烧云颜色的词语上,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火烧云》说课稿.doc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火烧云》说课稿.doc

《火烧云》说课稿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四年级上册 第四课《火烧云》的第二课时,学习第2至6自然段。

《火烧云》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描写的是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作 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在观察事物 的过程中晏夬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整篇课文都是围绕着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来 体现“美”,通过质朴而生动、形象的语言,优美而富有动 感色彩的想象,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听觉感受,使 他们感受到了火烧云的绚丽多姿和丰富多变,激发了他们内 心强烈的情感共鸣,深深地喜爱上这大自然的神笔之作!从 而深化了主题。

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 书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_、我材分薪首先我说说教材。

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 图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 彩篆口美妙奇异鬲变化。

(二)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特点 进行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能力。

(三)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 生热爱乂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摘抄优美词句,积累 语言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董点了解课£是怎样慕M 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

三、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镰文,体会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多彩画面,感 悟火烧云的绮丽多姿和丰富多变。

四、 教法和学法(_)、说教法一堂好的;吾文课应充分体现这十六个字:书声朗朗、议论 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

针对以上教学思想,结合本课 的将点务口末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本课的我学申,我们主妻 选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 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盖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 牯论、交流和晨异想象。

《火烧云》说课稿(通用5篇)

《火烧云》说课稿(通用5篇)

•••••••••••••••••《火烧云》说课稿《火烧云》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火烧云》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火烧云》说课稿篇1说课内容: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第7课《火烧云》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本单元的精读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行文优美,意境浪漫。

在结构上,形散而神不散,从火烧云的弥漫天际到意犹未尽之散始终贯穿一条主线。

本文是对学生进行良好语文素养培养的一篇佳作,因为文章读—让学生朗朗上口;想—天马行空;词—精美准确;写—各有所悟。

学情分析:感情基础:天空是孩子们给予想象的广阔天宇,充满了对自然的渴望;生活基础:天空云朵的变化是孩子们所见过的;挖掘潜能:城市的孩子视线被高楼大厦遮挡,视野被电视机所霸占,我愿意让我的学生能够抬头欣赏天空。

希望他们见风写风,见雨写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读文能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作者的心情;2、过程与方法:读文感悟,了解火烧云的变化及其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生活之美,自然之美。

教学重难点:火烧云的变化及其特点教法及学法:教师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情景创设法,为学生搭建朗读的平台;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小组交流、合作评价、读写结合的方法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说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自主入文—看、说、悟、题(时间5分钟)1、看,课前布置学生进行云朵变化的观察意图:让学生第一时间成为学习的主体。

2、说,开课伊始就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经观察到的云的变化是什么样的?意图:一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让学生把自己的语言和作者的加以比较,体会作者用此的精妙。

3、悟,说了许多也听了许多,说说你自己的感悟?意图:语文的学习,感悟是让学生入文的一种深层次训练。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火烧云》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火烧云》说课稿

《火烧云》说课稿说课内容: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第7课《火烧云》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本单元的精读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行文优美,意境浪漫。

在结构上,形散而神不散,从火烧云的弥漫天际到意犹未尽之散始终贯穿一条主线。

本文是对学生进行良好语文素养培养的一篇佳作,因为文章读—让学生朗朗上口;想-天马行空;词-精美准确;写-各有所悟。

学情分析:感情基础:天空是孩子们给予想象的广阔天宇,充满了对自然的渴望;生活基础:天空云朵的变化是孩子们所见过的;挖掘潜能:城市的孩子视线被高楼大厦遮挡,视野被电视机所霸占,我愿意让我的学生能够抬头欣赏天空。

希望他们见风写风,见雨写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读文能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作者的心情;2、过程与方法:读文感悟,了解火烧云的变化及其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生活之美,自然之美。

教学重难点:火烧云的变化及其特点教法及学法:教师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情景创设法,为学生搭建朗读的平台;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小组交流、合作评价、读写结合的方法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说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自主入文-看、说、悟、题(时间5分钟)1、看,课前布置学生进行云朵变化的观察意图:让学生第一时间成为学习的主体。

2、说,开课伊始就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经观察到的云的变化是什么样的?意图:一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让学生把自己的语言和作者的加以比较,体会作者用此的精妙。

3、悟,说了许多也听了许多,说说你自己的感悟?意图:语文的学习,感悟是让学生入文的一种深层次训练。

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题,师生共同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突出火、烧)意图:让师生共同走进文本。

二、读文观景—读、说、理、悟(时间十分钟)1、读,学生自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解决字词,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说,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小学语文_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火烧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火烧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火烧云》课堂教学设计一、谜语导入。

教师说出谜语:天上有个魔术家,爱给大家变戏法,变猪变羊又变马,乐得大家哈哈笑。

(出示课件1)学生说出答案。

(火烧云)二、展示课题:火烧云(出示课件2)生:齐读课题三、预习检查师: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出示课件3)生字:火烧云凶恶笑盈盈高寿檀木百合恍恍惚惚跪着模糊凶猛镇静揉眼生:个别读,齐读。

师:在课文老师给大家摘抄了一些描写颜色的词语:(出示课件4)红彤彤金灿灿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生:读出词语。

师:大家想不想看一看火烧云是什么样子的?师:(出示课件6-11)生:欣赏各类火烧云的图片。

师:同学们,看了那些云,此时此刻你有哪些感受?生:学生回答:美、漂亮、千姿百态等等。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火烧云的美丽,下边,我们来看一下课文中是怎样给我们描述火烧云的(出示课件12)。

提出朗读要求。

师:大声朗读课文,小组内讨论课文从几个方面描写了火烧云,画出文中相关语句。

四、学习课文。

生: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生:小组内讨论: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火烧云并找出相应段落,画出相关句子。

生: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师:课文从颜色、形态、变化三个方面描写了火烧云。

下边我们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一下火烧云的特点。

师:1.课文哪些词语表示了颜色?体现了火烧云颜色上的什么特点?(出示课件13)生: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葡萄灰等等。

生:特点:特点:颜色绚丽、色彩斑斓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造句)2.作者是如何体现火烧云在形状上的特点?(课件14)生:天空出现了一匹马……又来了一条大狗……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特点:特点:奇形怪状、千姿百态3. 火烧云在变化上的特点是什么?(课件15)生:“一会儿、过了两三秒种、忽然、一转眼”等等生:特点:瞬息万变师:总结。

师:这些美丽的火烧云都是大自然的创造,我们再来欣赏一些大自然的美丽。

(出示课件16--20)师:教师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烧云》课标分析
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教学实效的必然要求。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语文教师备课时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它可以为教师合理选择教材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及为科学评价教学成效提供相关依据。

设计理念:一、立足单元整体设定文本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要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现行的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也在努力体现这样的思想。

通常一个教学单元的整体目标,是由几个文本分别承担的,单元是整体,文本是部分。

从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出发来设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可以避免教学内容重复,使教学得以有序实施,从而真正发挥单元教学的整体功能。

本组教材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分别描写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南国风光"鸟的天堂",以及绚丽的火烧云。

整组教材中安排的各种语文活动,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因此“热爱大自然”这个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文本,就是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神奇的变化。

二、结合文本体裁特征设定教学目标
“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也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单元内的4篇课文都有各具特色的表达方式。

教学时,既要把握其科学的内容与文学形式相结合的共同特点,又要引导学生了解各种体裁的不同特点。

《火烧云》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主要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人们看到火烧云时欣喜的心情。

全文描写细致动人,情趣横生,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熏陶,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上乘之作。

教学时,我根据教材特色,抓住课文优美的语言文字和生动的艺术形象,寓美育于读讲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高尚情操。

作者萧红的“儿童习语式”的语言天真、率直、朴实、自然,而且富有节奏韵律,在字里行间流淌着音乐美。

《火烧云》一文充分体现了萧红“儿童习语式”的语言风格,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三、依据生活实际设定文本教学目标
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能力为基础设定的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达成。

因为从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出发设定的教学目标,更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四年级学生见识和阅历都不多,没有亲身体验到火烧云的魅力,在本课教学中,就应该抓住“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这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美好,从而由文本教学
向生活拓展,进而增强学生的观察积累的意识。

根据以上所述,《火烧云》的教学目标,应包括如下内容:
(一).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神奇的变化。


(二).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和变化进行观察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3.体会和想象作者所描述的多彩画面,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丰富多变
这样的设计,既考虑了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又抓住了本文的体裁特征;既抓住了共性,又突出了个性,同时也兼顾了学情。

这样,文本的教学目标具有可行性,能够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实施,反过来又能以之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