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实习报告
水生生物学实习报告要求

一、实习目的1. 理解水生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
2. 学习和掌握水生生物的分类、生态习性、形态结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4. 增强学生对水生生物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二、实习时间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中期或学期末,为期两周。
三、实习地点实习地点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淡水或海洋生态系统,如湖泊、河流、海洋、湿地等。
四、实习内容1. 基础理论学习:- 学习水生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
- 了解水生生物的分类、生态习性、形态结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2. 实验操作:- 学习并掌握水生生物的采集、鉴定、分类、标本制作等基本技能。
- 进行水生生物的形态学观察,包括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等。
- 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水生生物的细胞结构、组织结构等。
- 学习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水生生物的遗传学分析。
3. 野外实习:- 参与野外调查,了解不同生态系统中水生生物的分布、数量和多样性。
- 进行水质分析,包括水温、pH值、溶解氧、营养物质等。
- 观察水生生物的行为习性,记录数据。
4. 实习报告撰写:- 完成实习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实验数据整理和分析。
- 撰写实习报告,内容应包括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实习过程、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实习体会等。
五、实习报告要求1. 报告结构:- 封面:包括实习报告题目、姓名、学号、实习时间、指导教师等。
- 目录:列出报告各部分标题及页码。
- 正文:包括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实习过程、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实习体会等。
- 结论:总结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对实习内容和方法的评价。
- 参考文献:列出报告中所引用的文献。
2. 内容要求:- 实习报告应结构完整,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 实验数据应准确可靠,图表清晰,分析合理。
- 实习体会应真实反映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 字数要求:- 实习报告的字数一般控制在1500字左右。
4. 格式要求:- 使用规范的字体和字号,如宋体小四号字。
水生生物实习报告

水生生物实习一、实习目的1.熟悉常见水生生物种类及典型特征2.了解水生生物的鉴别和分类方法3.了解常见水生生物分布特点与分类地位4.了解环境对生物生存与形态的影响二、实习地点从陕西省新民良种场至黄河滩路途三、实习时间5月3号至5月9号四、实习内容本次实习内容主要是从陕西省新民良种场至黄河滩路途中采集大型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并且对其进行观察其典型特征,鉴别和分类。
五、主要收集的水生植物(一)挺水植物1.狭叶香蒲狭叶香蒲俗称水烛、蒲草。
香蒲科、香蒲属。
典型特征:多年生挺水植物。
直立茎圆形,叶行,负面平背面稍呈弧形,呈“D”型。
叶基部呈鞘状。
花序肉穗状,宛如柱状,比较典型。
广泛分布,生长于水边湿地或池沼、河溪的浅水中。
2.藨草藨草莎草科、藨草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三棱形,实心,叶杆生。
花序假侧生,花柱基部膨大,苞片似杆的延长。
花序具辐射枝。
小穗单生活丛生与辐射顶端稍凹,具短尖头。
喜生于潮湿多水之地,常于沟边塘边、山谷溪畔或沼泽地,喜水湿,怕干旱,耐阴。
3.荆三棱荆三棱:莎草科、瀌草属。
多年生挺水植物。
花序顶生,伞状或头状,花序下面有禾叶状苞片。
具地下块茎,呈匍匐状,顶端生有球状块茎。
秆有节,有秆生叶。
栖息于水边湿地或浅水中。
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是极其难根除的农田杂草。
4.水芹水芹俗称水英、牛草、楚葵、刀芹、蜀芹、野芹菜等。
伞形科、水芹菜属。
多年水生宿根草本植物。
茎直立,中空具槽,茎基匍匐,节上生有须根,中空,具纵棱。
叶互生,二回羽状复叶,小叶片基部常相连。
水芹植物上叶全同形。
植株高30-80cm。
复伞形花序。
生于浅水处、水沟旁或水边湿地,或栽培于水田中。
是冬春季主要蔬菜品种之一。
5.水蓼水蓼俗称辣蓼草、辣蓼、蓼子草、红辣蓼.蓼科、蓼属。
多年生草本。
高20~80厘米,直立或下部伏地。
茎红紫色,根紫色。
叶互生,托叶鞘状。
叶片披针形,挺出水面,顶端渐尖。
叶片上具紫色“心”状斑纹。
主要分布于浅水处或近岸水边。
水生生物学实习报告

云南农业大学实习报告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专业:水产养殖年级:*****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实习地点:海埂公园(滇池)田溪公园日期:2014年6月30日——7月9日实习报告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姓名:******学号:**********目录摘要 (1)前言 (1)一.分组情况 (2)二.实验目的 (2)三.实验准备 (2)1.了解实验 (2)2.简易采水器制作 (2)四.实验流程 (2)五.实验器材及药品 (2)六.实习步骤安排 (3)七.注意事项 (3)八.实验成果 (3)九.实习总结 (6)十.附录 (7)十一.参考文献 (7)摘要水生生物学是我校水产养殖学专业的重要课程。
所以学院的老师为了使我们学得更多的专业性知识和巩固课堂的理论知识,达到此专业的一定知识水平,让我们初步掌握一般的普遍的水生生物的调查研究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
通过对各类简单水生维管束的和简单结构的微生物的形态、生活习性以及水域环境的实习观察,达到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目的。
此实习我们主要是对滇池动植物采样和田溪公园水体采样。
通过实习,让我学会了如何采取水样,制作标本和鉴定步骤等专业知识。
前言滇池位于昆明市中心偏西南方地区总面积770平方公里。
昆明历史悠久,远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滇池周围地区就有人居住。
滇池亦称为昆明湖、昆明池。
中国云南省的大湖,在昆明市西南,连同湖西侧的西山是著名游览、疗养胜地。
由地势构造陷落而成。
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米最深8米。
有“高原明珠”之美称的滇池,是昆明风景名胜的中心。
滇池地区湿地观赏植物种类丰富,通过本次实地勘察发现在滇池地区湿地观赏植物种类数目庞大,具有较高观赏、生态及其他实用价值。
根据2001~2002年对滇池浮游植物群落得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07种及变种。
隶属于6个门其中绿藻门有50个种及变种,占总种数的47.2%;硅藻门有33个种及变种,占总种数31.1%;蓝藻门微囊藻属的浮游植物在上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占总数量的84.27%。
水生生物学实习报告

云南农业大学实习报告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专业:水产养殖年级:2011级学生学号:2011310305学生姓名:胡仁云指导教师:王晓雯实习地点:滇池、盘龙江、松花坝、田溪公园日期:2013年7月1日至10日目录前言........................... ....................................................... .. (3)一、分组情况 (4)二、实验目的 (4)三、实验准备 (4)1.了解实验 (4)2.简易采水器制作 (4)四、实验流程 (4)1.浮游植物实验流程 (4)2.浮游动物实验流程 (5)五、实验器材及药品 (5)六、采样方法及步骤 (5)七、标本制作 (6)1.动物标本制作 (6)2.植物标本制作 (6)八、鉴定方法 (6)九、实验成果 (7)1.水生动物 (7)1).大型水生动物 (7)2).浮游动物 (10)2.水生植物 (12)1). 挺水植物 (12)2).浮叶植物 (15)3).沉水植物 (16)4).漂浮植物 (16)十、心得体会 (17)十一、参考文献 (18)十二、附录 (19)前言实习,一个让人充满激情的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来学习才是真正的大学!对于任何一位大学生来说,实习是一个很关键的学习内容,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对于我们来说,平常学到的都是书面上的知识,而毕业实习正好就给了我们一个在投身社会工作之前把理论知识与实际设计联系起来的机会。
水产养殖专业的同学们实习就显得更重要了,没有哪一个企业或老板会要一个只懂理论而不会动手的人,当然创业的同学动手能力的重要性自然不必说了。
经过本次实习能得以下收获:(1)全面充分了解本专业所涉及的有关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的基本情况;(2)比较全面地了解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特点、生长过程、生活环境及一个水体的生物量;(3)了解水产养殖环境对鱼类的影响。
(4)巩固所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5)学会查阅文献、收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水生生物调查实习报告

标题:水生生物调查实习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介绍了实习期间对水生生物的调查成果,包括对水生生物的种类、分布、生活习性等方面的观察和总结。
通过实习,我们对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基础。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水生生物的生存状况日益受到威胁。
为了了解水生生物的现状,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我们参加了水生生物调查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观察和了解水生生物的种类、分布、生活习性等,为水生生物保护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7月3日至2021年7月15日实习地点: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硇洲岛、森林公园、香江野生动物世界、长隆夜间动物世界。
三、实习内容与方法1. 实习内容(1)观察认识水生生物:包括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水草等。
(2)了解水生生物的生活习性:包括食物来源、繁殖方式、生活环境等。
(3)调查水生生物的分布: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不同地区水生生物的分布情况。
(4)采集与制作动物标本:以小组为单位,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生生物标本,并进行制作。
2. 实习方法(1)现场观察:在导师的指导下,对不同水域内的水生生物进行观察,记录其特征。
(2)文献资料查询: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水生生物的生态习性、分布情况等。
(3)标本制作:学习标本制作技术,对采集的水生生物进行制作,以便于后续研究。
四、实习成果与分析1. 水生生物种类与分布通过实习,我们共识别出水生生物种类50余种,包括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等。
这些生物在不同地区的水域中分布情况各异,表现出一定的地理特征。
2. 生活习性实习期间,我们观察到水生生物在不同时间段的活动规律,了解其食物来源、繁殖方式等生活习性。
例如,鱼类在早晨和傍晚时分较为活跃,以浮游生物为食;甲壳类则多栖息在岩石缝隙中,以藻类为食。
3. 生态环境调查我们对实习地点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了解水生生物的生存状况。
水生生物实习实验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水生生物实习实验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操作,加深对水生生物的认识,了解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分类特点,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提高生物学知识的应用水平。
二、实习时间2023年7月10日至2023年7月20日三、实习地点XX市XX区XX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四、实习内容1. 观察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记录水体的水质、水温、pH值、溶解氧等指标,了解不同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
2. 采集水生生物标本:采用捞网、捞网加筛网等方法,采集水生生物标本。
3. 制作水生生物标本:学习水生生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包括压制、浸泡、冷冻等。
4. 水生生物形态结构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水生生物的细胞结构、组织结构等。
5. 水生生物生理功能实验:进行水生生物的生理功能实验,如氧气消耗实验、食物摄取实验等。
6. 水生生物分类实验:根据水生生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实验。
五、实习过程1. 实习第一天,我们首先了解了实习的目的和内容,随后分组进行生态环境观察。
在保护区的水域,我们测量了水质、水温、pH值、溶解氧等指标,记录了不同水域的生态环境特点。
2. 实习第二天,我们进行了水生生物标本的采集。
在保护区的水域,我们使用了捞网、捞网加筛网等方法,采集了多种水生生物标本,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昆虫类等。
3. 实习第三天,我们学习了水生生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亲手制作了水生生物标本,包括压制、浸泡、冷冻等过程。
4. 实习第四天,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水生生物的细胞结构、组织结构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到了水生生物的细胞分裂、组织发育等现象。
5. 实习第五天,我们进行了水生生物的生理功能实验。
通过氧气消耗实验、食物摄取实验等,了解了水生生物的生理功能。
6. 实习第六天,我们进行了水生生物分类实验。
根据水生生物的形态特征,我们对采集到的标本进行了分类,了解了不同水生生物的分类特点。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实习报告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课程教学实习档案表系部水产系学生姓名程辉辉专业水产养殖学学号 2220年级 2010级指导教师贺蓉水产系(部)制表二Ο一二年六月六日课程名称:水生生物学实习实习周数:一周实习单位: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实习地点:4206 实习时间:2012/6/6-2012/6/13一、水生生物调查(实习)材料及药品:1、工具:浮游生物网、采水器,挖泥器、温度计、水体地形图、分样筛、脸盆、水桶、铅笔、记录本、标签、透明度盘。
2、仪器:显微镜、天平、刻度吸管、量杯,培养皿、广口瓶250ml、标本瓶、量筒、塑料袋、解剖盘、小镊子、吸管、PH试纸。
3、药品:1~2%鲁哥氏液 4%甲醛(原液) 70—80%酒精碱性碘化钾硫酸锰二、水生生物调查(实习)方法:1、采集方法:(1)浮游植物定性标本的采集:用浮游生物网在水表层下做八字形缓慢运动4至5分钟后集中于100ml标本瓶,活标本的采集一瓶;固定标本的采集一瓶,用1-2%碘液固定。
(2)浮游植物定量标本的采集:在选定的采样点用采水器采水1升,装入1000毫升的广口瓶后加15毫升碘液固定,沉淀24小时后浓缩至30-50毫升,装入标本瓶,贴好标签。
(3)浮游动物定性标本的采集:用浮游生物网以50cm∕秒的速度在水表层下做八字形缓慢运动4至5分钟后集中于100ml 标本瓶,活标本的采集一瓶;固定标本的采集一瓶,用4%甲醛原液固定。
(4)浮游动物定量标本的采集:在选定的采样点用采水器采水10升,用浮游生物网过滤浓缩至30-50毫升,加4%甲醛原液固定后装入标本瓶并贴好标签。
(5)底栖动物定性、定量的采集:①底栖动物定性标本的采集:在选定的采样点用挖泥器挖底泥数次,洗涤、去除污泥、用不同数目的分样筛分检样品装入标本瓶,用70-80%的酒精固定并贴好标签。
②底栖动物定量标本的采集:在选定的采样点用挖泥器挖底泥4次,洗涤、去除污泥、用不同数目的分样筛分检样品装入标本瓶,用70-80%的酒精固定并贴好标签。
水生生物学课程实习报告

动物科学学院课程实习报告报告题目湿地公园浮游生物种群的调查与分析课程名称水生生物学实习地址福建农林大学湿地公园实习时刻专业年级 XXXXXXXXXXXXXXXXXX 学生姓名 XXXXXXX 学号 XXXXXXXXXXX 指导教师李建生副教授一、实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实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理论知识、丰硕教学内容,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通过实习,观看各类藻类、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形态、习性、生态及所处的水域环境,初步把握一样水生生物的调查方式,培育学生独立工作试探的能力。
通过实习,使学生学会水生生物标本的搜集、浓缩、固定方式,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归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实习内容一、福建农林大学湿地公园水生生物的种群调查,把握淡水浮游生物的搜集、鉴定、调查方式,学习标本处置及制作方式。
二、采样点的选择3个,沉淀浓缩,种类鉴定,计数。
3、了解观音湖水域条件(如形态、水文、气象、理化性状)、了解观音湖有关渔业生产情形,资源利用的历史与现状。
4、日程安排:第一天上午:实习课程的教学;实习工具、仪器和设备的预备。
淡水浮游藻类的搜集与固定。
下午:淡水浮游藻类的鉴定。
第二天上午:淡水浮游动物的搜集与固定。
下午:调查观音湖水域条件(如形态、水文、气象、理化性状)。
第三天上午:淡水浮游动物的鉴定和分析。
下午:数据分析及实习调查报告写作。
三、要紧仪器设备浮游生物网,采水器,透明度板,30-50ml广口瓶,1000ml广口瓶,塑料桶,10ml 量筒,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lml浮游生物计数框,镊子,解剖针,浮游生物沉淀器,沉淀架,橡皮管,,计数器,、lml定量吸管,福尔马林,乙醇,记录本,铅笔和标签纸.四、操作方式一、浮游植物的定量搜集用采水器取得水样广口瓶中,带回实验室,加少量甲醛液固定,贴好标签,待计数用。
二、浮游动物的定量搜集取10L的水样,用25号浮游生物网过滤,过滤后的样品搜集在广口瓶,加甲醛液固定,贴好标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摇蚊幼虫
摇蚊幼虫 属双翅目、摇蚊科。其生活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由头壳和12个体节组成,前3个体节为胸节,后9个体节为腹节。体色淡,部分种类因体液中含有血红素而身体呈血红色。初孵的摇蚊幼虫具趋光性,浮游生活后,随着幼虫转入底栖,幼虫由趋光性改为背光性。身体为小型柔软。呈圆柱形、细长。触角细,基节膨大,前足特别长。几乎遍及所有的淡水。
3.草履虫
草履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纲、膜口目、草履虫科、草履虫属。体呈倒置草履形,断面圆或椭圆形。体大。有十分发达的斜凹的口沟,胞口明显。胞咽内具有2片纵长的波动膜。体纤毛分布全身。表膜外质中汉呈放射排列的刺丝泡,身体前后各一个伸缩泡,含辐射管。大核一个,卵形至肾形。主要分布在中污性和多污性水中或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
3.荆三棱
荆三棱:莎草科、瀌草属。多年生挺水植物。花序顶生,伞状或头状,花序下面有禾叶状苞片。具地下块茎,呈匍匐状,顶端生有球状块茎。秆有节,有秆生叶。栖息于水边湿地或浅水中。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是极其难根除的农田杂草。
4.水芹
水芹俗称水英、牛草、楚葵、刀芹、蜀芹、野芹菜等。伞形科、水芹菜属。
多年水生宿根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具槽,茎基匍匐,节上生有须根,中空,具纵棱。叶互生,二回羽状复叶,小叶片基部常相连。水芹植物上叶全同形。植株高30-80cm。复伞形花序。生于浅水处、水沟旁或水边湿地,或栽培于水田中。是冬春季主要蔬菜品种之一。
五、实习总结
通过水生生物的实习,我认识了许多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典型形态特征。学会了这些水生生物的分类地位及其鉴定方法。同时也发现了也多问题。
首先通过实地采取鉴定,发现很多水生生物与书本上有很大的出入,因为生长环境不同导致各地的生物稍有不同的特征,但是典型特征上没有大的出入。其次有很多植物样子比较相似,通过检索表对比才可以分辨出,不能看到一个特点就说出是什么,需要严谨的态度。例如:藨草和荆三棱,样子基本一样,唯一不同之处就是藨草小穗生于辐射枝顶端,而荆三棱是花序侧生。不仔细区分很容易搞错。同时我也发现很多水生动植物,我们那也存在,但是我们的叫法俗称和别的地方,甚至书本都有不同。可以发现,水生生物的分类鉴别还需要努力更科学、更具体。
本次实习收获很多,学习了很多知识,同时也学习了很多植物中机构的称呼,像叶互生什么的,彻底明白了。看来自己的知识量还是不够。采集的很多生物都不认识,以后需要用心观察,学习。
水生生物实习
1、实习目的
1.熟悉常见水生生物种类及典型特征
2.了解水生生物的鉴别和分类方法
3.了解常见水生生物分布特点与分类地位
4.了解环境对生物生存与形态的影响
2、实习地点
从陕西省新民良种场至黄河滩路途
3、实习时间
5月3号至5月9号
4、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内容主要是从陕西省新民良种场至黄河滩路途中采集大型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并且对其进行观察其典型特征,鉴别和分类。
2.桡足类
桡足类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桡足亚纲。为小型甲壳动物,营浮游与寄生活。体纵长且分节,体节数不超过11节,头部1节、胸部5节、腹部5节。头部有一眼点、两对触角、三对口器。胸部具5对胸足,前四对构造相同,双肢型,第五对常退化,两性有异。腹部无附肢,末端具一对尾叉,其后具数根羽状刚毛。雌性腹部常带卵囊。变态发育。主要分布于海洋、淡水或半咸水中。
2.小划蝽
小划蝽俗称小风船虫。属有翅亚纲、半翅目、划蝽科。虫体长也6mm左右,黄色,复眼黑色,前胸背部具黑色横纹7条以上。分布广泛,常出现在鱼苗培育池中,是鱼苗培育的敌害。
3.圆田螺属
圆田螺俗称螺蛳、田螺、田嬴、香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栉鳃目,田螺科,圆田螺属。腹足类软体动物。中型个体,贝壳近宽圆锥形、具6-7个螺层,每个螺层均向外膨胀。螺旋部的高度大于壳口高度,体螺层明显膨大。壳顶尖。缝合线较深。壳面无滑无肋,呈黄褐色。壳口近卵圆形,边缘完整,薄,具有黑色框边。具有同心圆的生长纹,厣核位于内唇中央。分布在淡水水草茂盛的湖泊、水库、沟渠、稻田、池塘内。中国各淡水水域均有分布,国外分布在朝鲜、北美等。
4.萝卜螺属
萝卜螺属腹足纲、肺螺亚纲、基眼目、椎实螺科。贝壳薄,稍透明,右旋,螺旋部短小而尖锐,体螺层极其膨大。壳口大,内唇宽,贴附于体螺层上,轴缘略扭曲。脐孔缝状。多分布于淡水湖泊和池塘中。
(四)浮游植物
1.刚毛藻属
刚毛藻属绿藻门、绿藻纲、刚毛藻目、刚毛藻属。为具有丰富分支的丝状体,具顶端和基部的分化。分支互生或对生。细胞圆柱形,直而长。多数种类壁厚,分层。具有多个周生的盘状色素体和多个蛋白核。基部有假根以固着。分布极广,海水、淡水、流水、静水等各种水体均有分布。
2.基枝藻属
基枝藻属绿藻门、绿藻纲、刚毛藻目、刚毛藻属。丝状体较粗,以近方形细胞组成的匍匐枝或仅以直立枝基部末端形成的假根状突起,着生于淡水龟的背甲上或水中的其他物体上。分支少,多从直立枝基部发出。直立枝基部细胞圆柱形,极长。细胞壁厚且分层。色素体网状,周生。多生长在江河、湖泊、塘堰及溪流边的岩石或水泥柱等含钙质较多的物体上。
五、主要收集的水生植物
(一)挺水植物
1.狭叶香蒲
狭叶香蒲俗称水烛、蒲草。香蒲科、香蒲属。典型特征:多年生挺水植物。直立茎圆形,叶行,负面平背面稍呈弧形,呈“D”型。叶基部呈鞘状。花序肉穗状,宛如柱状,比较典型。广泛分布,生长于水边湿地或池沼、河溪的浅水中。
2.藨草
藨草莎草科、藨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三棱形,实心,叶杆生。花序假侧生,花柱基部膨大,苞片似杆的延长。花序具辐射枝。小穗单生活丛生与辐射顶端稍凹,具短尖头。喜生于潮湿多水之地,常于沟边塘边、山谷溪畔或沼泽地,喜水湿,怕干旱,耐阴。
5.水蓼
水蓼俗称辣蓼草、辣蓼、蓼子草、红辣蓼.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直立或下部伏地。茎红紫色,根紫色。叶互生,托叶鞘状。叶片披针形,挺出水面,顶端渐尖。叶片上具紫色“心”状斑纹。主要分布于浅水处或近岸水边。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二)沉水植物
1.菹草
菹草俗称虾藻、虾草、麦黄草。眼子菜科,眼子菜属。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只有沉水叶,五叶柄。托叶鞘和叶柄分离,抱于节上,又似腋生,叶片宽带形,无柄,先端钝圆,基部约1mm与托叶合生,但不形成叶鞘,叶缘多少呈浅波状,具疏或稍密的细锯齿。茎稍扁,多分枝,近基部常匍匐地面,于节处生出疏或稍密的须根。穗状花序顶生。常生于池塘、湖泊、溪流中,静水池塘或沟渠较多。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为世界广布种。
3.无根萍
无根萍俗称卵萍、芜萍、微萍、水蚤萍、仁丹藻。浮萍科,无根萍属。叶状体椭圆形或卵形,一段近截平,一段钝尖,细小如沙。选段凹入处分裂产生新的芽体,芽体和母体叠在一起。多分布于静水小池中,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为全球性种类。
(三)浮游动物
1.枝角类
枝角类俗称红虫,又简称“溞类”,水溞。属无脊椎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目。身体短小,长圆形,分为头部和躯部,侧扁体节不明显。躯体包被于两壳瓣中,体不分节。头部具一个大复眼。第二触角强大为双肢型。后腹部结构功能复杂,胸肢4-6对兼具滤食、呼吸功能。大多生活与淡水中,仅有少数产于海洋。一般营浮游生活,是水体、小浮萍、田萍、浮萍草。浮萍科、浮萍属。浮水小草本。叶状体微小,对称,倒卵形、椭圆形或近圆形,两面均为绿色,具1条毛状根,全线,具不明显的3脉纹。叶状体背面一侧具囊。花单性,雌雄同株,生于叶状体边缘开裂处。常生长在池塘、稻田和水沟的水面上。为世界广布种。
2.紫萍
紫萍俗称水萍、紫背浮萍。浮萍科、紫萍属。多年生漂浮植物。漂浮水面。叶状体倒卵状圆形,具数条根,叶背面紫色,腹面绿色。根丝状,10条左右,先端有根套。花单性。果实圆形,有翅缘。常以侧芽繁殖,产生新个体。分布于池塘、水稻和水沟处常见。广布与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