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传统社会的影响

合集下载

英国殖民主义时期印度社会的变化和后果

英国殖民主义时期印度社会的变化和后果

英国殖民主义时期印度社会的变化和后果英国殖民主义时期是印度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英国殖民主义对于印度社会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为印度的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留下了一定的遗产以及影响。

本文将针对这些方面做出详细的论述。

一、印度在英国殖民主义时期的变化1.社会结构变迁英国殖民主义时期,印度的商业和贸易逐渐发展,社会经济结构迅速变化,城市化程度提升,劳动力市场趋向自由化,农村人口流入城市,贫穷人口增多。

2.宗教影响英国殖民主义革新了印度社会的传统宗教,西方的思想、科学、政治等开始向印度传播。

基督教在印度得到了更多的信徒,穆斯林教也持续扩张。

3.教育变化英国殖民主义时期,印度被视为被文明化的土地,英国殖民者开始在印度兴起了很多学校和大学,并将英国的文化和科技带到印度。

二、英国殖民主义对印度社会发展的影响1.农村经济遭到颠覆英国殖民主义时期,印度的农民被迫从收科转向现金种植,不耕地而倚靠英国进口货物,转而购买印度国内工厂制造的商品,这种变化破坏了印度传统经济。

2.城市经济的发展印度的城市化程度在英国殖民主义时期快速提升,印度的工业被发展起来,城市劳动力市场趋向自由化,职业多样化,城市向着现代化迈进。

3.教育水平得到提高英国殖民主义带来的一大影响是提高了印度的教育水平。

英国殖民政府在印度兴起了许多学校和大学,不仅帮助印度人提高了科技和文化素质,也为后来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三、英国殖民主义带来的问题和挑战1.贫困的印度人口无法从这一发展进程中受益在英国殖民主义时期,贫穷的印度人口面临着贫穷、失业等生存问题,无法从印度社会的变化中受益,并在英国殖民政府的治理下遭受各种羞辱和压迫。

2.导致印度的资源外流英国殖民主义时期,英国将印度的资源作为开发和发展的平台,并将印度的货物运往欧洲,使印度遗失了大量的本国财富。

3.遗留的社会问题印度殖民主义遗留下的社会问题至今存在。

其中一些问题是英国的责任,如种姓制度、贫困、失业率高等。

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殖民主义的影响与抵抗

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殖民主义的影响与抵抗

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殖民主义的影响与抵抗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殖民主义的影响与抵抗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影响及其引发的殖民主义抵抗,是印度历史上重要的篇章。

在两个世纪的英国统治下,印度经历了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巨大变革。

本文将探讨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影响以及印度人民为反抗殖民主义而付出的努力。

一、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影响1. 社会结构的变革在英国殖民统治期间,印度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传统的种姓制度得到了强化,英国统治者操纵种姓制度以维持他们的政治和经济控制。

对于印度社会来说,这种统治导致了社会不平等的加剧,种姓歧视和社会隔离加重。

2. 经济体系的改变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将印度视为资源的来源和市场的扩展,剥削了印度的财富和资源。

英国通过征收重税、扣留农业收益和推行贸易政策等手段,使印度陷入贫困和经济依赖的境地。

同时,印度的传统产业遭到破坏,印度的制造业发展受到限制,印度成为英国工业品的市场。

3. 政治统治的改变英国殖民统治改变了印度的政治格局。

英国废除了当地统治者的权力,建立了殖民政府和英国官员的统治体系。

印度人民丧失了自主权和自决权,政治权力完全掌握在英国殖民者手中。

这导致了政治压迫、民主缺失和国家主权的丧失。

二、印度人民的殖民主义抵抗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人民发起了反抗,为争取独立和自主做出了巨大努力。

1. 反对英国统治的起义印度兵士和民众组织了多次武装起义来反对英国统治。

其中最有名的是1857年的印度起义,也被称为印度民族起义或印度的第一次独立战争。

尽管该起义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但它激发了印度人民对殖民统治的反抗意识,并为后来的独立运动奠定了基础。

2. 印度国民大会派的抵抗印度国民大会派是印度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组织之一,成立于1885年。

该组织通过组织抗议活动、民族团结、游行示威以及制定独立宪章等方式,为印度争取独立和自主权。

著名领袖甘地和尼赫鲁等都是印度国民大会派的成员,并为印度的独立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社会的影响有哪些在英国殖民入侵前,印度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明,然而当英国人的铁骑踏上印度这片土地时,它却有了很大的改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社会的影响,希望大家喜欢!英国殖民统治使印度的村社制度被瓦解村社制度形成于后吠陀时代。

是由部落社会的氏族公社变化而来的。

村社是一种天然的经济共同体,其中耕地归村社所有,由村社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并视人口变动和生产状况定期重新分配,牧场、荒地、森林和水源由村社集体使用,而房屋、宅旁园地、农具和耕畜属于个体家庭私人所有。

这样一来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就不能脱离村社这一经济共同体。

农民自然地也就被束缚在村社中。

这一制度在一开始促进了印度农业的发展,有效地保证了印度社会内部的稳定。

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到莫卧儿时代后期,村社体制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流通,使得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状态。

英国人的到来首先打破了这种自然经济状态。

从1813年起,英国开始想把印度变为农业原料的供应地。

但是英国人很快发现,在把印度变为原料产地方面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阻碍——印度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英国开始在印度推行税制改革,改革的内容为:(1)降低税率。

(2)延长修订地税的周期。

(3)部分地区按土质好坏定税,税额定到每块土地。

(4)再次明确规定纳税者可以自由支配其土地,包括抵押转卖。

这些措施的中心是刺激地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使他们能得到改善经营的好处,驱使他们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

这次改革的结果,果然如殖民者预期的那样,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了,拿到市场上去卖的农产品显著增多了。

印度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体制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村社制度逐渐瓦解,已经开始融入进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之中,走上了农业现代化道路。

英国殖民统治使印度的等级制度被削弱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特有的一种等级制度。

它最早由雅利安人建立,主要依赖于印度教的维护,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巩固和完善,种姓制度已经成为规范社会生活、保持生活稳定的一整套严密而有效的社会组织和调控机制。

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民族主义运动

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民族主义运动

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印度民族主义运动是20世纪初至中期的一场伟大的社会运动,它为印度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而奋斗。

这场运动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兴起的,对印度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英国在18世纪末开始殖民统治印度,通过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对印度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苦难。

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经济被严重掠夺,农民和工人遭受剥削,失去了生计和尊严。

同时,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社会进行了种种歧视和压迫,剥夺了印度人民的自由和权益。

2. 印度民族主义的崛起面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压迫,印度人民开始觉醒,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意识。

印度民族主义的崛起源于对殖民统治的不满和对民族独立的渴望。

印度知识分子、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们开始组织起来,积极呼吁民族团结和抵抗英国殖民者的斗争。

3. 达到民族目标的不同途径在印度民族主义运动中,存在着不同的派别和思潮,他们对于如何实现民族目标有不同的看法和策略。

一方面,一些人主张通过和平手段争取独立,他们通过演讲、写作和抗议等方式,向英国殖民者表达自己的要求。

另一方面,一些人则主张采取激进的手段,包括武装斗争和暴力行动,以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4. 领导人的作用印度民族主义运动中的领导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是运动的灵魂和推动力量,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着印度人民的抗争精神。

甘地、尼赫鲁、博斯、阿鲁纳乔拉等领导人都是印度民族主义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带领印度人民走向了独立和自由的道路。

5. 运动的成果与启示印度民族主义运动最终取得了胜利,印度于1947年获得了独立。

这场运动不仅为印度人民赢得了政治上的自由,也唤醒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印度民族主义运动的成功对其他殖民地国家也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鼓舞了其他国家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斗争。

总结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民族主义运动是印度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它展示了印度人民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殖民统治的残酷和不公。

英国殖民扩张与印度的殖民统治

英国殖民扩张与印度的殖民统治

英国殖民扩张与印度的殖民统治英国在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进行了广泛的殖民扩张,其中印度成为了它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

这一时期,英国通过经济、政治和军事手段,实施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本文将分析英国殖民扩张对印度的影响,并探讨这段历史对两国关系的长远影响。

一、英国殖民扩张的原因与方式英国殖民扩张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经济利益和政治动机。

在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的工业化,并导致对原材料和市场需求的增长。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并确保对海外贸易的控制权,英国开始对世界各地的领土进行殖民占领。

英国通过军事手段控制印度,建立殖民统治。

印度当时是一个高度分散而削弱的地方政权,英国利用其地理优势和军事技术,逐渐征服各地。

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和诱使内部分裂,英国成功地将印度纳入其殖民体系。

英国殖民统治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行政和司法体制,以确保对印度的控制和剥削。

二、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影响1.经济影响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将印度视为自己的经济殖民地,通过掠夺印度的资源和迫使印度购买英国商品,实现了巨额利润的获取。

同时,英国也破坏了印度本土的手工业和制造业,使印度成为农产品和原材料的出口地,丧失了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

2.社会影响英国的殖民统治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实施了土地征收和赋税制度,使许多农民丧失了土地和生计。

同时,英国殖民者与印度当地精英阶层合作,建立了一个种姓制度和贵族制度,巩固了自己的权势。

这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阶层之间的紧张关系。

3.文化影响英国殖民统治还对印度的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英国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教育体系引入印度,使传统印度文化面临威胁。

英国也在印度建立了学校、学院和报纸以传播其自己的文化和思想。

然而,这也激发了印度本土文化的复兴和反抗。

三、英国殖民统治对两国关系的影响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与英国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英国的殖民统治加剧了印度人对英国的不满和抗议,引发了印度独立运动的兴起。

英国殖民统治印度反思殖民主义对被统治的影响

英国殖民统治印度反思殖民主义对被统治的影响

英国殖民统治印度反思殖民主义对被统治的影响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影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在印度长达两个世纪的殖民统治期间,英国对印度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现代印度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反思,以更全面地理解殖民主义对被统治的印度人民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影响,并分析印度社会对此的反思。

一、经济影响在经济方面,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殖民统治导致了资源的掠夺和贸易不平等。

英国以低价格收购印度的原材料,并以高价向印度销售工业制成品。

这种不平等的贸易关系极大地压缩了印度的经济发展空间,使印度逐渐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此外,殖民统治还导致了印度的工业衰退。

在殖民时期,英国重点发展自己的工业经济而不是促进印度的工业化。

殖民统治者对印度的工业发展投资有限,更多地依赖印度作为原材料和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印度的经济增长。

二、社会影响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社会结构和制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殖民统治削弱了印度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

英国殖民者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来削弱印度的社会和宗教体系,推动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

这导致了印度人民对自己的身份和文化的怀疑,长期以来印度社会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文化认同。

此外,英国殖民统治也在社会结构方面造成了混乱。

殖民统治推动了种姓制度的巩固和强化,削弱了印度社会的团结和平等。

分割和统治的政策也导致了社会的分裂,给印度社会带来了持久的不和谐。

三、文化影响在文化方面,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也引发了对本土文化的反思。

在殖民统治期间,英国人传播自己的语言、教育和价值观,并压抑了印度的本土文化。

然而,这种文化压迫也激发了印度人对自己文化认同的强烈需求,使他们开始反思殖民主义对本土文化的破坏和歧视。

随着反殖民主义思潮的兴起,印度开始恢复和弘扬本土文化。

这种文化复兴运动不仅推动了印度的独立运动,也在现代印度社会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印度人民开始更加重视本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以对抗殖民统治对文化的冲击。

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影响

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影响

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影响在19世纪的大殖民主义时代,英国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之一,殖民统治下的印度正是英帝国的明证。

英国在印度消除了当地的政治力量,迫使印度逐渐成为英国首次工业革命的原料供应地和巨大市场。

虽然殖民统治给印度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但也带来了一些积极作用。

首先,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英国殖民者强行引入了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价值观,例如英语、基督教信仰和现代教育体系。

这些变化使得印度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中产阶级开始形成,教育程度提高,影响力增强。

印度的模式化的教育系统帮助培养了不少精英人才,他们后来在印度独立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经济产生了重大改变。

在统治初期,英国殖民者将印度视为供应原料的殖民地,大量资源被掠夺。

但后来,在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印度逐渐成为英国的市场。

英国殖民者建立了铁路和其他基础设施,促使印度的经济发展。

但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发展是不平等的,殖民统治使得印度的制造业和手工业几乎崩溃,造成了当地工人的大规模失业。

此外,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政治影响也是显著的。

英国建立了一个完全由英国人组成的政府体系,削弱了当地的政治力量。

印度民族主义运动随之兴起,尤其是在20世纪初,印度国大党以及其他独立组织开始号召印度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然而,正是这种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激发了印度民族主义的火种,推动了印度真正实现自由独立的努力。

英国殖民统治也对印度的教育和法律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英国将自己的教育体系带到印度,根据英国的模式,建立了大量学校和大学,使得印度培养了大量受过教育的人才。

此外,英国也引入了现代法律系统,印度开始实行英国式的司法制度。

虽然这些改变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但也导致一部分印度文化传统被抛弃。

最后,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社会不公平和贫富差距的加剧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殖民统治剥夺了印度土地的控制权,使得印度农民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及其影响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及其影响

考点: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及其影响1.英国在印度殖民侵略的表现:时间主要史实17世纪17世纪由英国东印度公司负责,在印度的沿海地区建立一些殖民据点,最初主要从事一些贸易活动。

18世纪中期以后从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对印度发动侵略战争,逐渐蚕食印度的土地,建立并扩大殖民地,抢掠当地的财富。

典例:克莱武率领军队侵占了孟加拉,把当地洗劫一空。

2.英国在印度殖民活动的特点:(拓展点)建立沿海殖民据点→发动侵略战争,在内地扩张→抢掠财富3.英国在印度殖民掠夺的影响:(1)造成了印度的贫穷与落后。

(2)英国通过在印度和其他地方的殖民侵略,掠夺了无数财富。

英国人利用这些财富,发展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同时这些殖民地也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进一步刺激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推动了英国成长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3)英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易错微析英国成长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原因易错: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为英国殖民者发展资本主义积累了雄厚的资本,是英国成长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原因,也是今天广大亚非拉国家贫穷落后的历史根源。

例题1 有人比喻英国“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这句话描述了下列哪一种情况?( )A.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B.英国在北美进行殖民统治C.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疯狂屠杀印第安人D.法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答案:A解析:分析材料,“恒河”属于印度,“泰晤士河”属于英国。

结合所学,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掠夺,将印度变为英国的殖民地,几百年间,英国获取了无数的财富和生产原料,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故选A。

例题2英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决定性因素是()A.掠夺殖民地财富B.进行海外贸易C.剥削本国人民D.贩卖黑人奴隶答案:A解析: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为英国殖民者发展资本主义积累了雄厚的资本,是英国成长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原因,故本题选A。

1.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这样记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传统社会的影响
摘要:将近200年的殖民统治对印度传统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有力地冲击了印度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

与其它进入印度的民族不同,英国人对印度社会的触动并不局限于表层,而是深入到社会结构内部,其最终的目的是用西方文明改造印度文明。

关键词:英国;殖民统治;印度传统社会
在英国殖民入侵前,印度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明,曾给印度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但有些却成了印度历史前进的包袱,最典型的就是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一开始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后来却成为印度社会发展的最大阻碍。

另外一个影响最深的是印度教,它给印度社会打I-了深深的宗教-烙印。

然而当英国人的铁骑踏上印度这片土地时,它却有了很大的改变。

笔者拟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村社制度的瓦解
村社制度形成于后吠陀时代。

是由部落社会的氏族公社变化而来的。

村社是一种天然的经济共同体,其中耕地归村社所有,由村社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并视人口变动和生产状况定期重新分配,牧场、荒地、森林和水源由村社集体使用,而房屋、宅旁园地、农具和耕畜属于个体家庭私人所有。

这样一来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就不能脱离村社这一经济共同体。

农民自然地也就被束缚在村社中。

这一制度在一开始促进了印度农业的发展,有效地保证了印度社会内部的稳定。

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到莫卧儿时代后期,村社体制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流通,使得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状态。

英国人的到来首先打破了这种自然经济状态。

从1813年起,英国开始想把印度变为农业原料的供应地。

但是英国人很快发现,在把印度变为原料产地方面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阻碍——印度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英国开始在印度推行税制改革,改革的内容为:(1)降低税率。

(2)延长修订地税的周期。

(3)部分地区按土质好坏定税,税额定到每块土地。

(4)再次明确规定纳税者可以自由支配其土地,包括抵押转卖。

这些措施的中心是刺激地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使他们能得到改善经营的好处,驱使他们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

这次改革的结果,果然如殖民者预期的那样,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了,拿到市场上去卖的农产品显著增多了。

印度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体制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村社制度逐渐瓦解,已经开始融入进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之中,走上了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等级制度的削弱
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特有的一种等级制度。

它最早由雅利安人建立,主要依赖于印度教的维护,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巩固和完善,种姓制度已经成为规范社会生活、保持生活稳定的一整套严密而有效的社会组织和调控机制。

在一定程度上,它为保持社会的团结和稳定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但是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种姓制度的消极作用不言而喻,阻碍了社会的垂直流动。

种姓制度规定:高级种姓与低级种姓之间不能互相接触,彼此间相互隔绝。

种姓间的流动,特别是向上流动极其困难。

随着英国对印度占领进程的推进,有关印度的文化被陆续介绍到欧洲,引起欧洲社会的巨大反响。

—些英国学者攻击印度教体系,认为它们“卑鄙”、“残酷”和“无法无天”。

因此,他们决定用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来改变印度。

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由英国官方自上而下直接鼓励传教士大批进入印度,在印度传播基督教。

这些传教士除了传教外还创办学校,并引进西方的教育制度,大量吸收低等种姓的人入学。

同时,还创办女子学校。

使读书不再是高等种姓的特权,低等种姓的人也有了走进学校的机会。

这对印度社会来说是个史无前例的变革。

传教活动还使印度出现了一批宗教改革者,他们主要是受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的影响,倡导宗教改革。

其中,拉姆莫罕·罗易是这一时期公认的印度民族复兴的先驱。

他首先发起了一场宗教改革,创立梵社,向印度教发起挑战。

从罗易开始,以后所有的改革家们就是依靠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向一切残酷的、陈腐的社会陋习猛烈开火。

1850年,政府颁布了《排除种姓无能力法》,宣布种姓权利必须服从于政府法令,不得因宗教信仰和种姓原因剥夺某些印度居民的财产及其继承权。

1872年颁布的《特别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童婚和多妻制,并承认那些逾越种姓的婚姻为合法婚姻。

这些法令的颁布虽然未最终消灭种姓歧视,毕竟是对印度传统社会的重大变革,动摇了几千年来的种姓制度的权威,使得印度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因此,可以说英国的殖民统治破坏了种姓制度的基础,使印度人民开始意识到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危害,并敢于向印度教的权威发出击挑战。

三、社会陋习的改良
在殖民统治的初期,为了避免引起印度人的反感,殖民当局对印度习俗采取不干预政策。

但是1813年后,随着基督教在印度传播,传教士们意识-到印度教的一些陋习与他们所宣扬的西方文明格格不入,是违背人性的,是对人性的一种亵渎。

与西方文明所宣扬的注重人性、崇尚自由和民主观念相悖。

因此,在他们的推动下,殖民政权开始用立法手段推行社会改革,即对印度社会陋习的改革。

改革首先从荒谬的杀婴习俗开始。

印度一些教徒中有一种由来已久的风俗,为了履行宗教许愿,把一个孩子投入恒河口的海中。

1795年,殖民当局颁布了《孟加拉管辖条例》,宣布杀婴习俗是杀害罪。

这个法令很快被推广到其它省份,使这种恶俗慢慢地消亡。

接着是禁止“刹蒂”,“刹蒂”的本意是一个贞节淑德的妇女,后来演变成这个贞妇和她丈夫的尸体一起被焚烧的习俗。

威廉·本丁克被任命为印度总督后,审慎研究后决定,立即取消“刹蒂”。

1829年12月4日,殖民政府通过了有名的第17号条例,宣布“刹蒂”非法。

法令颁布后,虽然“刹蒂”习俗未被彻底废除,这种行为却明显减少。

这些改革可以说是英国在把印度带向近代文明社会方面的重要举措。

对印度传统陋习的改革,推动了印度社会的思想变革,动摇了印度传统观念的根基,为未来新思想、新观念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结语
总的说来,将近200年的殖民统治对印度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有力地冲击了印度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

与其它进入印度的民族不同,英国人对印度社会是触动并不局限于表层,而是深入到社会结构内部,用西方的文明改造印度文明。

所有这些变革改变了印度社会,为独立后印度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