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动作描写法

合集下载

中考作文---记叙文中的动作描写

中考作文---记叙文中的动作描写

中考作文---记叙文中的动作描写1、表现为一个过程,如赛跑的过程、钓鱼的过程、做游戏的过程等。

2、人物性格、情感、品质、思想的具体表现。

看一个人,不光要听他是怎么说的,还要看他是怎么做的。

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又一重要手段。

怎样把人物的动作写具体呢?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看看你能否悟出一些方法。

(1)描写人物动作要准确。

这里的“准确”,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体现人物特点,二是符合生活实际。

这是把动作写具体的首要条件。

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动作的特点也一定是不同的;人在不同情景、环境中,动作的特点更是不同的。

很简单的事例:男生吃西瓜的动作,和女学生一定是不同的;小磊,那可是班上有名的“小迷糊”。

一次,他拎着书包走进学校,看见写字课代表正在教室门口检查同学们的写字用具,不禁叫道:“糟了!”他用手掌拍打着自己的头,转身就往家跑。

“小磊,怎么又回来了?”妈妈问。

他也顾不上回答,三步并作两步奔回自己的房间。

屋子里乱糟糟的,连被子还没叠呢。

“毛笔,毛笔!”他找了柜子又翻抽屉,总算在床底下找到了毛笔和墨,可涮笔瓶呢?他猛然想起上次大字课回来,他用瓶子捞鱼,放在窗台上了。

他提起瓶子,一股臭味扑鼻而来。

原来瓶子里的鱼死了,已经泡了好几天了。

小磊赶忙把臭水连鱼一块倒掉,抄起桌上的笔墨,夹着瓶子奔出家门。

屋子里柜子张着嘴,椅子翘着腿,抽屉伸着舌头,都在责骂小磊不把它们放好。

小磊冒着满头大汗,一路上也不住地责备自己。

等他气喘吁吁地跑进校门时,校园里早已鸦雀无声了。

三伏天,半天又没喝到一口水,时吃起西瓜的动作与平日也一定是不同的。

这就提醒同学们,在描写人物动作时,务求做到“准确”二字——抓住人物动作的特点写,抓住人物在特定情境中动作的特点写;实事求是,人物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写,真实地反映生活实际。

如:例段中“拎着书包走进学校”,“用手掌拍打着自己的头,转身就往家跑”,“三步并作两步奔回自己的房间”,“抄起桌上的笔墨,夹着瓶子奔出家门”等,这些行为、动作描写准确贴切,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既淘气又毛手毛脚,生活和学习缺少条理的同学的形象。

中考作文动作描写的技巧

中考作文动作描写的技巧

中考作文动作描写的技巧
动作描写是作文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可以让作品更加生动、具有感染力。

以下是一
些中考作文动作描写的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用动词丰富描述:动词是动作描写中最为关键的部分,选择准确的动词可以让读
者清晰地感受到人物的动作。

不要用“走”,而是用“跑、踱步、飞奔”等形象生动的词
语来描述。

2. 利用形容词描绘细节:在描述动作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形容词来描绘动作的细节。

可以用“轻盈地跳过”、“沉重地踏入”等来使动作更加具体、生动。

3. 注意节奏和速度的描写:在动作描写中,要注意描述人物的动作节奏和速度,比
如“迅速地”、“缓慢地”等,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动作状态。

4. 注意人物情绪的描绘:动作描写不仅仅是简单的描述人物动作,还需要考虑人物
的情绪在动作中的影响。

可以描述人物的紧张、兴奋、疲惫等情绪,以增加动作描写的真
实感。

5. 多维度的描写:在描述动作时,可以从多个维度入手,比如描写人物的动作、情感、环境等,这样可以使动作描写更加丰富多彩。

动作描写技巧口诀

动作描写技巧口诀

动作描写技巧口诀
动作描写技巧口诀是:一个动作,三个细节。

意思就是要把你要描写的动作向前延伸,向后延伸,分解成三个以上的细节,把这些细节全部写出来。

因为一个人的动作是由一系列的动作构成的,所以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进行“慢镜头”似的描写,就能把人物动作写具体。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口诀可以帮助描写动作:
1.连贯性:即动作之间应该有明显的连贯性,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动作的流程。

2.精确性:使用准确、具体的动词来描述动作,可以让读者更生动地理解当前发生的情景或情境。

3.情感性:在描写动作时,可以适当加入人物的情感色彩,以更好地体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4.描述性:除了动词外,还可以使用形容词、副词等来描述动作的方式、程度等,增强描写的形象感。

这些口诀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描写动作,使你的描写更生动、具体、形象。

需要注意的是,好的动作描写需要平时的观察和积累,因此在描写动作时,要注重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如何进行作文的动作描写

如何进行作文的动作描写

如何进行作文的动作描写作文的动作描写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动作和情感。

在进行动作描写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方法,以使得描写更加生动有力。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讨论如何进行作文的动作描写。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肢体语言来展示他们的情感和动作。

比如,当一个人感到紧张时,他的手可能会颤抖,腿可能会发软。

我们可以写道:“他的手颤抖着,腿有些发软,仿佛随时都有可能倒下。

”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紧张和不安。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面部表情来展示他们的情感和动作。

面部表情是人们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

当一个人愤怒时,他的眉头可能会紧皱,嘴角可能会上扬。

我们可以写道:“他的眉头紧皱,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在嘲笑着对方。

”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愤怒和嘲笑。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细节来展示他们的情感和动作。

比如,当一个人生气时,他可能会用力地拳打墙壁,或者猛地推开桌子。

我们可以写道:“他用力地拳打着墙壁,发出一阵阵沉闷的声音。

”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愤怒和冲动。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环境来展示他们的情感和动作。

比如,当一个人悲伤时,他可能会躲在角落里,或者默默地望着窗外。

我们可以写道:“他蜷缩在角落里,泪水无声地流淌下来。

”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悲伤和孤独。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节奏来展示他们的情感和动作。

比如,当一个人兴奋时,他的动作可能会变得快速而有力,充满活力。

我们可以写道:“他兴奋地跳起来,手舞足蹈地大声呼喊。

”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兴奋和激动。

总之,作文的动作描写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使故事更加生动有力。

通过描写人物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动作细节、动作环境和动作节奏,我们可以更好地展示人物的情感和动作。

要想作文好,动作描写不可少,人物描写动作5大技巧+例文

要想作文好,动作描写不可少,人物描写动作5大技巧+例文

要想作文好,动作描写不可少,人物描写动作5大技巧+例文作家老舍先生说:“唯有动作描写,人物才能立起来!”可见,动作描写在写人记事的作文里,同样是举足轻重的。

当然,我们都知道动作描写,我们也知道有哪些动作,可怎么写才能把短时间发生的动作,写得具体生动呢?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你认真阅读本文,配合布置的练习,你就不是一般的你啦!一个个就会成为动作描写的大师啦!1给动作“化功大发”所谓“化功大法”,就是要把一个很笼统的大动作,分解成若干个连贯的小动作,给大动作一个“过程”。

我们还看刚才的例子:李老师喝茶。

请看一个同学把这一个大动作写成小动作的例子,我们一起来读读。

李老师停止了讲课,目光一瞟,伸过右手凑近杯子,然后轻松地拿起杯子,拧开杯盖,把杯子举到嘴边,嘬起嘴唇,轻轻歪斜杯身,让水滋润了一下嘴唇,大概是在试探杯子中的水烫不烫吧。

然后,就大口大口地狂喝起来,只听到“咕嘟咕嘟”的声音,他的喉结也上下不停地抽动。

眨眼功夫,一杯水就见底了。

他砸巴砸巴着嘴唇,好像还很不解渴呢。

这一段描写,把李老师喝水这一过程,分解成“拿起杯子——试探温度——大口猛喝——砸巴嘴唇”这样一连贯的小动作,是不是把“大动作”写成“小动作”了?有的同学经常抱怨自己的作文写不具体,在写动作的时候,采用把“大动作”写成“小动作”就是一个可以使用的方法。

在我们的课文里,也有类似的“化功大法”,课文《凡卡》一课中,写凡卡写信的动作,就是大动作,其中一个细节: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乡下爷爷收。

”然后他抓抓脑袋,再想一想,添上几个字:“康司坦丁•玛卡里奇。

”这里的想、蘸、写、抓、添等一系列动作,把不会写信的凡卡渴望爷爷收到信,救他出火坑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学了就要用,刚才同学们在纸上写的“妈妈打我”或“爸爸打我”,你能把这个大动作,分解成若干个连贯的小动作吗?试试?2给动作“涂脂抹粉”写好人物的动作,选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是不是就很美呢?《燕子专列》这篇课文里有这么一句话:小贝蒂伸出双手,捧起燕子,送到嘴边用呵气为小燕子取暖。

中考满分作文动作描写

中考满分作文动作描写

中考满分作文动作描写1. 中考满分作文里的动作描写啊,那可真是神来之笔!就像魔法棒一挥,人物立马活灵活现。

比如说写跑步,“他撒开腿,像脱缰的野马一般,呼呼生风地向前冲去,每一步都像是在和大地较劲儿,那扬起的尘土都好像在喊着‘加油,加油!’。

这简单几个动作描写,让我们仿佛能看到赛场上选手的拼搏劲儿,多厉害!2. 你知道中考满分作文的动作描写有多妙吗?那简直是人物的灵魂画笔。

像描写妈妈做饭,“妈妈走进厨房,轻轻挽起袖子,熟练地拿起锅铲,那锅铲在她手里就像指挥棒,指挥着锅里的菜跳舞。

她迅速地翻炒着,锅里的菜发出欢快的滋滋声,像是在演奏一曲美食交响乐。

”这样的描写,把妈妈做饭时的麻利和专注表现得淋漓尽致,你能不佩服吗?3. 中考满分作文中的动作描写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

拿写老爷爷晨练来说吧,“老爷爷缓缓抬起腿,那动作像是电影里的慢镜头,一步一步,稳稳当当,手臂像风中的柳枝,轻轻摆动,每一次抬腿、摆臂都透着一种岁月沉淀下来的沉稳。

这动作描写,是不是让一个晨练的老爷爷形象跃然纸上了呢?4. 嘿,中考满分作文的动作描写超酷的!好比写小孩捉蝴蝶,“小丫头猫着腰,眼睛紧紧盯着那只蝴蝶,双手小心翼翼地张开,像一张随时准备捕捉猎物的网。

她踮起脚尖,轻手轻脚地靠近,突然,猛地一扑,那架势就像小老虎扑食,虽然扑了个空,但那一连串动作描写得真是有趣极了。

”这样一写,小女孩的天真活泼就全出来了。

5. 中考满分作文里动作描写是一绝啊!想象写篮球少年,“他接到球,眼睛瞬间一亮,像饥饿的人看到面包一样。

然后,他猛地起跳,身体高高跃起,如同展翅的雄鹰,手臂用力一甩,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精准地落入篮筐,那自信的落地姿势,仿佛在宣告他就是球场上的王者。

”这动作描写,把篮球少年的活力和自信展现得一览无余。

6. 哇哦,中考满分作文中的动作描写就像给人物注入了生命。

看写老师写字,“老师拿起粉笔,那粉笔在他手指间像是听话的小精灵。

他手臂沉稳地挥动,粉笔在黑板上轻快地跳跃着,一行行漂亮的字就像士兵一样整齐地排列出来,偶尔他还会停顿一下,像是在思考下一个字的战略部署。

动作描写技巧和方法

动作描写技巧和方法

动作描写技巧和方法
以下是 6 条关于动作描写技巧和方法:
1. 要细致观察呀!就像看一场精彩的电影,捕捉每个细微动作。

比如看到一个人紧张地搓手,那手指的蜷缩和摩擦不就是最生动的表现嘛!
2. 使用生动的动词可是关键呢!不要总是用那些平淡无奇的词。

好比说“他跑了过去”,多无趣呀,改成“他箭一般地冲了过去”,是不是感觉完全不一样啦!例如“她笑嘻嘻地蹦跳着走来”。

3. 把动作分解开来写呀,就像拆礼物一样,一点点展现。

比如写一个人投篮,从他的助跑、起跳、出手,详细地描写出来。

就像“他先小步助跑,接着高高跃起,然后用力地将球抛出”。

4. 加入一些感受和情绪呀,让动作有温度。

就如同一个人悲伤地哭泣,那泪水的流淌和身体的颤抖都带着深深的哀愁啊!像“他愤怒地挥拳,每一下都带着满满的怒火”。

5. 别忘了和环境融合呀,动作不是孤立存在的。

好比在狂风中走路,那身体的摇摆和艰难的步伐就与风息息相关。

例如“他在雨中艰难地前行,雨水打得他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6. 让动作有节奏感呀,快慢结合才有意思。

像跳舞一样,有快节奏的旋转,也有慢节奏的停顿。

比如“她先是快速地奔跑,然后突然停下,静静地看着远方”。

总之,掌握好这些动作描写的技巧和方法,你的文章就能活起来啦!。

【中考作文专项】考场作文“动态描写法”写作技巧指导(技法+例文+点评)

【中考作文专项】考场作文“动态描写法”写作技巧指导(技法+例文+点评)

在考场作文中,“动态描写法”堪称展现人物特点的一把“利器”。

研究表明,人们对动态的记忆往往更为深刻,这在写好记叙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同学们在考场作文中究竟如何巧妙运用“动态描写法”写作技巧呢?以下四点策略,供参考。

一、典型动作反复写在描写人物时,精准抓住人物的典型性动作,能如同聚光灯一般,强烈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人物的印象。

对于人物的典型性动作,同学们要敢于大胆着墨,在文中多次呈现,通过反复描写突出人物的鲜明特质。

以经典文学作品《棋王》为例,作者多次描写王一生喉结部位的动作,成功地塑造出一个身体瘦弱却又极度专注于棋道的人物形象。

在考场作文中,我们同样可以借鉴这种方法。

比如写一位勤奋的学生,可以反复描写他奋笔疾书时手部的动作,如“他的手指紧紧地握住笔,不停地在纸上滑动,仿佛不知疲倦。

每当遇到难题,他会微微皱眉,手中的笔也会不自觉地停顿一下,随后又继续飞速书写。

”通过这样反复描写典型动作,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人物的勤奋特质。

二、连续动作协调写人物在进行某一活动时,往往会呈现出一连串连续的动作。

此时,同学们需要像一位细腻的摄影师,捕捉并记录下这些连续动作,用不同的动词将其连续、协调地展现出来,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动态画面。

课文《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中对“拔柳”的描写堪称典范:“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这里连续运用“相”“脱”“拔”“趁”等动词,动作之间相互协调,生动地展现了鲁智深的勇武有力。

在考场作文中,我们也可以这样描写人物的连续动作。

比如写一位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表现:“发令枪响,他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双腿快速交替摆动,双臂有力地前后挥舞。

临近终点时,他咬紧牙关,奋力向前冲刺,身体微微前倾,最后一步迈得极大。

”通过这样的描写,将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精彩动作细致写人物的精彩瞬间常常通过精彩的动作得以体现,对于这些精彩动作,我们要像一位技艺精湛的画家,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动作描写法
一、技法
写人,免不了要描写人的动作,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性格
和作风,往往能通过行为动作来表现。

如同学们学过的《金色的鱼钩》一课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老红军的话:“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
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着眉头硬咽下去。


这段话描写了红军老班长连续五个动作。

用“坐、捧、嚼、皱、咽”五个准确的动词,写出了老班长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为照料
小战友、日夜操劳、精神疲乏的神态。

“捧”字,突出了老班长对那
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的珍惜:“嚼”、“皱”、“咽”
三个动词,写出了草根和鱼骨头难以咽下以及老班长饥饿的水准。


过这些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红军老班长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抗争的
坚毅性格和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
(一)描写人物动作,最重要的是注意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
留心,观察周围各种人形形色色的行为动作,特别要注意不同的人的
动作特征,抓住特征仔细地反复地实行观察。

如下面例段:
1、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

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

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2、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
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

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
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捉蝴蝶、打篮球,都是我们常见的活动,有的甚至是同学们亲自
参加过的。

但写起来却不具体。

上述两段描写,因为作者观察仔细,
把捉蝴蝶,打篮球的动作、神态写得栩栩如生。

(二)是要抓住最能突出人物性格、身份特点的动作描写。

请看下列例段:
1、他50多岁了。

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

他战战兢兢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镜片。

“嗯嗯……”他刚要讲话,忽然想起
了什么,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了找,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掏出
了一盒火柴,这才放心地又“嗯嗯”两声,站直身子,用特别响亮的
声音说:“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
2、教室里打得乌烟瘴气。

毛老师气咻咻地站在门口,他头上冒着
热气,鼻子尖上缀着几颗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
嘴却向下咧着。

看见我们,惊愕地眨了眨眼睛,脸上的肌肉一下子僵
住了,纹丝不动,就像电影中的“定格”。

我们几个也都像木头一样,钉在那里了。

3、老人的双手很灵巧。

一个泥人在他手里诞生,只要几分钟。


他又拿起一团泥,先捏成圆形,再用手轻轻揉搓,使它变得柔软起来,光滑起来。

接着,又在上面揉搓,逐步分出了人的头、身和腿。

他左
手托住这个泥人,右手在头上面摆弄着,不一会儿,泥人戴上了一顶
偏偏的帽子。

上述三段都抓住了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动作。

例一写的是一位高度近视的老教师。

通过“用衣服的下摆擦镜片”、“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匆匆地往口袋里掏”等动作的
描写,写出了一个高度近视、动作不利索且有点“糊涂”的老教师的
特点;例二,主要抓住性格暴躁的人生气时,面部表情动作的特点来描
写的。

如:“气咻咻地站在门口”、“头上冒着热气”、“眉毛怒气
冲冲向上挑”、“嘴向下咧着”、“肌肉纹丝不动”等,把生气时的
面部表情写得生动而逼真。

例三则是抓住捏泥人的动作特点,写出了
一位心灵手巧的老艺人形象。

(三)是要准确而恰当地使用动词且不重复。

读读下列例段,看看各段中带点的词的作用。

他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

两手就像两根木
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顶、弯、蹲、插、倾、飞等”6个动词,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式描写得准确而逼真。

她挤进大门,把担子撂下地;走上前去,将地上的草揽好,用膝头
压着,俯下身,双手使劲勒紧草腰子,提起来,扔到院墙角落。

段中带点的这些动词用得非常贴切。

写出了一个能干、利索、有
力气,干活熟练的农村姑娘的形象。

她看见奶奶站起来,双手抓着锅盖向上揭。

吃力地揭了几次,才
稍稍揭开一条缝。

一股浓烟从灶口冲出来,差点熏着奶奶的脸。

奶奶
随便用袖子拂了拂布满皱纹的脸,又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老了,不中用啰!”
这段话描写的是一位老奶奶干家务活的动作。

用“揭、冲、熏、拂、摇”等动词,准确而恰当地写出了老人干活动作的特点。

上述各
例说明,描写人物的动作必须选用准确、恰当的动词,才能具体形象
地写出人物的动态形象。

(四)与语言、外貌、心理等结合起来写。

二、心法
人物动作有先后,一步一步我来表。

巧用动词不重复,恰如其分最为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