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性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1第五章知识点:化学键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1第五章知识点:化学键1.化学键1定义: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2类型:Ⅰ离子键:由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Ⅱ 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
①极性键: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原子一方,因而吸引电子能力较弱的原子一方相对的显正电性。
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举例:HCl分子中的H-Cl键属于极性键。
②非极性键:由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
同种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相等,成键电子对匀称地分布在两核之间,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都不显电性。
非极性键可存在于单质分子中(如H2中H-H键、O2中O=O键、N2中Nequiv;N键),也可以存在于化合物分子中(如C2H2中的C-C键)。
以非极性键结合形成的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Ⅲ 金属键:化学键的一种,主要在金属中存在。
由自由电子及排列成晶格状的金属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组合而成。
2.化学反应本质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1)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大部分盐(包括所有铵盐),强碱,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金属氢化物。
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一定都是以离子键结合的,如AICI3不是通过离子键结合的。
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
2)共价化合物:主要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非金属氧化物,酸,弱碱,少部分盐,非金属氢化物。
3)在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
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3.物质中化学键的存在规律(1)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还有共价键,简单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如:NaCl、Na2O 等。
复杂离子(原子团)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如NH4Cl、NaOH等。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区别

极性键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原子一方,因而吸引电子能力较弱的原子一方相对的显正电性。
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举例:HCl分子中的H-Cl键属于极性键判别同种原子之间的是非极性键极性键存在于不同种元素间但是存在极性键的物质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区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方法:非极性分子的判据:中心原子化合价法和受力分析法1、中心原子化合价法:组成为ABn型化合物,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等于族的序数,则该化合物为非极性分子.如:CH4,CCl4,SO3,PCl52、受力分析法:若已知键角(或空间结构),可进行受力分析,合力为0者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2H4,BF33、同种原子组成的双原子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不是非极性分子的就是极性分子了常见极性分子:HX,CO,NO,H2O,H2S,NO2,SO2,SCl2,NH3,H2O2,CH3Cl,CH2Cl2,CHCl3,CH3 CH2OH非极性键=由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键。
同种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相等,成键电子云对称地分布在两核之间,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都不显电性。
非极性键可存在于单质分子中(如H2中H—H键、O2中O=O键、N2中N≡N键),也可以存在于化合物分子中(如C2H2中的C—C键)。
非极性键的键偶极矩为0。
以非极性键结合形成的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中的键并非都是非极性键,如果一个多原子分子在空间结构上的正电荷几何中心和负电荷几何中心重合,那么即使它由极性键组成,那么它也是非极性分子。
由非极性键结合形成的晶体可以是原子晶体,也可以是混合型晶体或分子晶体。
例如,碳单质有三类同素异形体:依靠C—C非极性键可以形成正四面体骨架型金刚石(原子晶体)、层型石墨(混合型晶体),也可以形成球型碳分子富勒烯C60(分子晶体)。
极性和非极性.doc

极性与非极性是针对分子说的。
首先化学共价键分为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非极性键就是共用电子对没有偏移,出现在单质中比如O2;极性键就是共用电子对有偏移比如HCl。
而当偏移的非常厉害之后,看上去一边完全失电子另一边得到了电子,就会变成离子键了,如NaCl再说极性分子与与非极性分子。
由于极性键的出现,所以就使某些分子出现了电极性,但是并不是说所有有极性键的分子都是极性分子。
比如CH4,虽然含有4个极性的C-H键,但是因为其空间上成对称的正四面体结构,所以键的极性相消,整个分子没有极性对与H2O,虽然与CO2有相同类型的分子式,也同样有极性共价键,但二者分子的极性却不同。
CO2是空间对称的直线型,所以分子是非极性分子,H2O是折线型,不对称,所以是极性分子,作为溶剂称为极性溶剂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水(最大) > 甲酰胺> 乙腈> 甲醇> 乙醇> 丙醇> 丙酮>二氧六环> 四氢呋喃> 甲乙酮> 正丁醇> 乙酸乙酯> 乙醚> 异丙醚> 二氯甲烷>氯仿>溴乙烷>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己烷>煤油(最小)常见问题1:两个相同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吗?问题:两个相同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吗?解答:两个相同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不一定是非极性键.例如乙醇分子:两个碳原子两边结构不对称,两边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能力不同,则共用电子对不在两个C原子之间的中心位置,即偏向一方,因而形成的共价键不是非极性键.常见问题2: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问题: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解答:1.键的极性键的极性取决于成键的两原子非金属性强弱.一般说,成键的两原子是同种元素的原子,键为非极性键.如果成键的两原子是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键为极性键.2.分子的极性在同一分子中,可以同时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分子的极性取决于键的极性和分子中的键的空间排列.双原子分子的极性与键的极性是一致的,即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以非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对于多原子分子的极性除与键的极性有关系外,还与键的空间排列有关.若键的空间排列对称,为对称分子,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则是非极性分子.如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若键的空间排列不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分子中出现了带部分正、负电荷的两极,则是极性分子,如水分子.常见问题3:分子极性的判断问题:分子极性的判断解答:判断是否极性分子,进行判断可从分子空间构型是否对称,即分子中各键的空间排列是否对称,若对称,则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反之,是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在单质分子中,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 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因此成键的原子都不显 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
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 的共价键,由于不同原子吸引 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一 方,因而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原子一方相对地显负电性,吸引电 子能力较弱的原子一方相对地显正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 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相似相溶
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中;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中。 例如: 碘(非极性分子)易溶于四氯化碳(非极性分子),但是在 水(极性分子)中溶解度很小。
; 微信签到/ ;
使消失了!确定了这个消息之后,所有の红衣大主教都惶恐起来,无比の惶恐.大天使是什么?那是光明之神の代表啊!居然莫名の消失了?光明之神会不会大怒,降下神罚,来一些灭世?所有人望着白重炙の目光也更加の虔诚起来,能让实力强横の大天使莫名消失,这教皇陛下の实力该有多 强大?爱丽丝和潘多拉几人狂喜之余,却为白重炙担忧起来,击杀上界使者,这是要捅破了天啊!身处在风暴の中心,白重炙却是一点没有在意众人怎么想,每日不是去教堂后面の湖泊钓鱼,就是在教堂最高一层悠闲の看着书,好吃好喝,日子过得很安逸.爱丽丝四人虽然很想和白重炙恢复以 前の"炮友"关系,但是伟大の寒夜陛下似乎最近开始修身养幸运了,对几人の百般诱惑熟视无睹,就连潘多拉都冷落了许多.白重炙开始一心一意の压制脑海内の黑线,随着奥巴玛恶魔气息の减弱,他脑海内の邪恶念头也少了不少.没有了邪火,当然不会在去和"不三不四"の女人发生关系了, 爱丽丝四人那一夜の无心举动,让白重炙很是失望,也更加怀念…轮回秘境の妻子们.潘多拉感觉到了白重炙の冷淡,没有和一样女子一样纠缠着他,开始一心一
化学键的极性与共价性

化学键的极性与共价性化学键是化学反应中原子之间的结合力,是构建分子和化合物的基础。
根据电子的共享情况,化学键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在本文中,我将重点讨论共价键的极性与共价性。
共价键是以电子的共享方式形成的化学键。
它的形成是由两个原子间相互吸引的力量来决定的。
共价键可以分为非极性共价键和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发生在两个具有相同或相近电负性的原子之间,如氢气(H2)和氮气(N2)。
这种共价键中,电子对平均分布在两个原子之间,电子云密度对称分布,两个原子之间不存在正负极性。
相比之下,极性共价键发生在两个电负性不同的原子之间。
在这种共价键中,较电负的原子吸引电子云的能力更强,电子密度向它倾斜,使其具有部分负电荷;较不电负的原子则具有部分正电荷。
例如,氯化氢(HCl)中氯原子的电负性大于氢原子,因此氯原子吸引电子云,使氯原子带有负电荷,氢原子带有正电荷。
这种极性可以通过碳-氧键、氧-氮键等实例中被体现出来。
极性共价键的极性程度可以通过电负性差值来衡量。
电负性是描述一个原子在共享电子对中吸引电子能力的物理量。
根据亨利(Pauling)电负性量表,氟的电负性值最高为4.0,而氢的电负性值为2.2。
两者之间的电负性差值为1.8,因此氢氟键(HF)为极性共价键。
当电负性差值大于0.5时,共价键可以被视为极性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的存在使得某些分子具有极性。
对于极性分子,由于电子云偏向一侧,使得分子在空间中存在不平衡的正负电荷分布,呈现出磁性。
当极性分子相互作用时,正负电荷之间会发生吸引力,形成静电作用。
这种作用力在溶液中导致分子的溶解,同时也能影响分子间的反应速率和产物的选择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分子都是极性的。
有些分子由于对称性或电子云密度均匀分布,不具有极性。
例如,四氯化碳(CCl4)具有四个氯原子与碳原子形成共价键,电子云均匀分布,因此不具有极性。
总结起来,化学键的极性与共价性密切相关。
化学键的极性与非极性分析

通过测量样品离子的质荷比来确定分子量和分子结构信息 ,适用于有机、生物等复杂体系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06
结论与展望
总结各类化学键极性与非极性特征
极性共价键
由不同电负性的原子组成,电子 对偏向电负性大的原子,导致键
的极性。例如,HF、HCl等。
金属键
由相同电负性的原子组成,电子 对均匀分布,键无极性。例如,
共价键
定义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
特点
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共价键的强弱与共用电 子对的数目和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有关。
实例
HCl、H2O、CO2等大多数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物。
金属键
定义
01
由金属原子内的自由电子与阳离子形成的“电子海”所构成的
化学键。
特点
02
无方向性、无饱和性、金属键的强弱与金属原子的电负性和原
原理
红外光谱法利用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特性, 通过测量化学键振动频率和强度来确定分子 结构和化学键极性。
应用范围
适用于有机、无机、高分子等化合物的化学键极性 检测,特别对于含有极性基团的分子具有很好的识 别效果。
优缺点
红外光谱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无损检测 等优点,但对于非极性键和弱极性键的检测 灵敏度较低。
核磁共振法在结构表征中作用
原理
核磁共振法利用原子核在外磁场中的自旋能级分裂和跃迁 现象,通过测量共振频率和化学位移来确定分子结构和化 学键类型。
应用范围
适用于有机、无机、生物大分子等复杂体系的结构表征, 特别对于分子内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和碳原子具有很好的区 分效果。
优缺点
核磁共振法具有分辨率高、信息量大等优点,但需要昂贵 的仪器设备和专业的操作技术,且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化 学键可能无法准确识别。
《共价键的极性》精品课件

δ- δ+ HOH
C2H5
δ- δ+ OH
乙醇分子中的C2H5—是推电子基团,使得乙醇分子中的电子云向 着远离乙基的方向偏移,羟基的极性比水分子中的小,因而钠和乙醇
的反应不如钠和水的剧烈。
2. CF3COOH的酸性大于CCl3COOH,解释原因。
羧酸
pKa
三氟乙酸的酸性强于三氯乙酸, 这是由于氟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
4+0
正四面体 非极性分子 CH4、CCl4
(3)化合价法 ABn型分子中
中心原子化合价的绝对值 = 该元素的价电子数
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分子的空间结构中心对称
直线形 平面正三角形 …正…四面体
ABn型分子中
中心原子化合价的绝对值 ≠ 该元素的价电子数
该分子为极性分子
分子的空间结构不中心对称
V形 三角锥形
1. 为什么甲酸、乙酸、丙酸的酸性逐渐减弱? 烃基是推电子基团,即将电子推向羟基,烃基越长推电子效应越
大,使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越小,羧酸的酸性越弱。所以,甲酸的 酸性大于乙酸的,乙酸的酸性大于丙酸的……随着烃基加长,酸性 的差异越来越小。
O
O
δ- δ+
δ- δ+
H C O H CH3 C O H
O δ- δ+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 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
第一课时 共价键的极性
分子的极性
1.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使分子的某一部分呈正电性(δ+),
另一部分呈负电性(δ-),这样的分子是极性分子。如HCl。 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性重合,使分子没有带正电和带负电的两
四种化学键

离子键的特点
① 离子键的本质是静电引力 ② 离子键有饱和性,无方向性 与任何方向的电性不同的离子相吸引,所 以无方向性 ③ 键的离子性与元素的电负性有关 X > 1.7,发生电子转移,形成离子键; X < 1.7,不发生电子转移,形成共价键 ④ 离子键的强弱因素:离子电荷和离子半径
⑤ 以离子键结合的材料
四种化学键
化学键
直接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
极性键 共价键 非极性键
化学键
离子键 金属键 配位键
形成离子化合物
(1)共价键
需遵守对称性原理 特点表现在:
①共价键是原子与原子共用电子来形成共价,电 子运动范围大大扩大,两个原子互相共用电子 ②饱和性 ③高度方向性,有严格的键角,不能随便变化 ④化学键的力不算大,宏观上看,它的强度相对 较低(C-C键能80 ~ 100KJ/mol)
④ 在所有化学键中,配位键强度最弱
硬度高、延展性差 因离子键强度大,所以硬度高 。但受到外力冲击时,易 发生位错,导致破碎 。 F
+
-
-
+
+
-
-
+
+
-
-
+
+
-
-
+ 位错
受力时发生错位,使正正离子相切,负负离子相 切,彼此排斥,离子键失去作用,故离子晶体无 延展性 。如 CaCO3 可 用于雕刻,而不可用于锻 造,即不具有延展性 。
(3)金属键
① 元素周期表中能形成配位键的大多是过渡元素离子, 形成配位络合物。一个原子提供空轨道,另一个原子
提供一对电子,所形成的共价键。
② 配位数最多为6,带f 轨道的基本都能形成 ③ 分子之间也能形成,被配位的物质之间要么是离子, 要么是分子;含有d、f轨道以分子之间配位的较多, 离子之间一般形成离子键,那些负离子强度弱的才形 成配位键,分子上含有未共用电子对的配位体易形成 配位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HClO (极性共价键) NaOH(离子键 极性共价键)
Na+[﹕‥‥O﹕ H ]—
• 三核18电子的分子
H2S (极性共价键)
• 5核10电子的阳离子
+
NH4+ (极性共价键) H
[归纳与整理]
价键的种类:
• (1)配位键:共用电对由成键单方面 提供的共价键。
• (2)非极性键:共用电对在成键原子 中间;
非极性键
极性键
同种原子
不同种原子
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比较
特
组成
H2
同种原子
HCl
不同种原子
原子吸引电子对能力
共用电子对位置 征 成键原子电性
结论
相同
不相同
不偏向任何 偏向吸引电子能 一个原子 力强的原子一方
不显电性
显电性
非极性键 A-A
极性键 A-B
书写电子式,并在指出其中的化学键的类型:
• CS2(极性共价键)Na2O2 (离子键 非极性共价键)
合物
四、化学键:
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即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 化学键 【讨论】用化学键的观点分析化学反应过程:
如,用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H2与Cl2反应的过程,可以 把它想象为2个步骤: H2和Cl2中的化学键断裂(旧化学键),生成H和Cl,
H和Cl结合生成HCl,形成了H和Cl之间的化学 键H-Cl(新化学键)
作业:P24 2,3
• (3)极性键:共用电对偏向于成键原 子其中一方。
[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练习]
• 1、判断Cl2 、N2 、HCl、NH3 、NaOH、H2O2 分子中共价键的极性。
• 2、膦(PH3)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 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电石气的杂质中
常 的含 叙之 述。正它确的的分是子 (是B三)角锥形。以下关于PH3
• A.PH3分子中有离子键 • B.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电子对 • C.PH3是一个强氧化剂 • D.PH3分子中的P-H键是非极性键
[课堂练习]
•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
• A.O2分子间存在着非极性共价键 • B.CO2分子内存在着极性共价键 • C.SO2与H2O反应的产物是离子化合物 • D.盐酸中含有H+和Cl-,故HCl为离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