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探讨

合集下载

布拉氏酵母菌散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分析

布拉氏酵母菌散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分析

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Mar29(5)轮状病毒为引起婴幼儿夏秋冬季节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主要通过感染小肠上皮细胞,造成细胞损伤后引发腹泻,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发热、呕吐等,严重者出现脱水[1]。

益生菌为含有足够数量活菌以改变宿主胃肠道菌群并能产生有益健康功能的口服补充剂或食品,主要包括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非致病性布拉酵母菌[2]。

本研究将布拉酵母菌辅助用于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观察其临床疗效。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症状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大便检查确诊,符合《儿科学》[3]中有关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诊断标准,合并轻度至重度脱水,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合并消化道、呼吸道畸形、心血管疾病、中度营养不足等基础疾病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

观察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1.30±0.82)岁;发热14例,呕吐28例,轻度脱水8例,中度脱水21例,重度脱水12例。

对照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1.31±0.81)岁;发热15例,呕吐27例,轻度脱水9例,中度脱水19例,重度脱水13例。

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具体包括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治疗,口服蒙脱石、补液治疗,呕吐、发热对症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布拉氏酵母菌散(法国BIOCODEX)治疗,<3岁者250mg/次,1次/d,>3岁者250mg/次,2次/d,温水溶解口服,直至好转出院。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4](1)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呕吐及腹泻消失时间,随访3个月,统计3个月内再次腹泻发生情况。

(2)疗效评价: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显效:治疗72h内全身症状消失,大便次数和性状恢复正常;有效:治疗72h内腹泻、呕吐、发热、脱水等临床症状基本恢复,大便性状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治疗72h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布拉酵母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布拉酵母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布拉酵母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随机对照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的疗效。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78例RV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口服蒙脱石混悬液及补液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布拉酵母菌散剂口服,对照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

72 h后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退热、止泻及脱水纠正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1.67%)高于对照组(81.82%)(P<0.05)。

两组均未发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结论布拉酵母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Saccharomyces boulardii in treating infantile rotavirus enteritis(IRE). Methods Seventy-eight infants with IRE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wo groups,39 in treatment group(TG),39 in control group(CG). Bot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mainly the dehydration and acidosis correcting,rehydration salt and montmorillonite suspension. The patients in TG were orally taken given an additional medication of Saccharomyces boulardii,while the patients in TG were given Live binary Bacillus subtilis.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after Seventy-two hours medication. Results The corrected time by which fever,diarrhea and dehydration takes in the TG was less than in the CG(P<0.05),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TG (91.67%)was higher than CG(81.82%)(P<0.05). No significant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in all patients.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Saccharomyces boulardii could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symptom in IRE patients,showing a therapeutic satisfactory efficacy with a good security.[Key words] Saccharomyces boulardii;Live binary bacillus subtilis;Rotavirus enteritis;Infantile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主要的病原,其中以A组RV感染最为常见[1],目前尚无特异性抗RV药物。

布拉酵母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疗效及对病程的影响

布拉酵母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疗效及对病程的影响

布拉酵母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疗效及对病程的影响1.1 布拉酵母的作用原理布拉酵母是一种益生菌,主要是通过补充肠道益菌,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等方式起到治疗作用。

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治疗中,布拉酵母可以通过促进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强孩子的肠道免疫力,减少轮状病毒的侵害,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1.2 临床研究结果目前,国内外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布拉酵母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中的治疗作用。

某研究发现,使用布拉酵母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患儿,其腹泻、呕吐等症状明显减轻,且病程较短,康复速度较快。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布拉酵母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3 临床经验布拉酵母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疗效,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的症状,促进康复。

2.1 缩短病程使用布拉酵母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可以明显缩短病程。

因为布拉酵母可以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减少轮状病毒的侵害,从而加速病情的康复。

临床观察表明,使用布拉酵母治疗的患儿,其病情通常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控制,康复速度也较快,这与未使用的患儿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

2.2 减轻病症状除了缩短病程外,布拉酵母还可以减轻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症状。

患儿在使用布拉酵母治疗后,其腹泻、呕吐等症状通常能够得到有效缓解,病情明显减轻。

这不仅使患儿减少了病症的折磨,还有利于康复,从而对病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布拉酵母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治疗作用显著,不仅可以缩短病程,加速康复,还可以减轻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布拉酵母可以作为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三、布拉酵母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注意事项3.1 用药剂量在使用布拉酵母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时,注意合理控制用药剂量。

一般来说,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情况,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开具合适的剂量。

家长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切不可擅自增减剂量。

布拉酵母菌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作用研究

布拉酵母菌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作用研究

布拉酵母菌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作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討补充布拉酵母菌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6个月~5岁的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口服补液盐和/或静脉补液、思密达和甘草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布拉酵母菌口服。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脱水纠正时间、热退时间及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最终308例患儿纳入本次研究,其中实验组148例,对照组160例。

实验组显效率为87.2%,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61.3%、8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儿脱水纠正时间为(1.08±0.51)d,热退时间为(0.77±0.35)d,对照组分别为(2.51±0.84)d和(1.20±0.6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础治疗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各项症状消除速度更快、腹泻治愈用时短,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accharomyces boulardii on children with rotavirus enteritis.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11 to September 2013,a randomized case controlled trial was performed in Maternal and Children Health Care Hospital of Xiamen.All of the children were aged from 6 months to 5 years and diagnosed as rotavirus enteritis.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Oral rehydration salts and/or intravenous rehydration,Dioctahedral Smectite and licorice zinc were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ly;on the basis of the treatment of the control group,Saccharomyces boulardii was given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ditionally.Dehydration correction time,heat recovery time and frequency of stool were detected in two groups.Results A total of 308 children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t last,148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16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effective rate was 87.2%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whereas 61.3%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total efficiency rate was 98.0%,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efficiency rate was 83.2%,and there was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The dehydration correction time and heat recovery tim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1.08±0.51) d and (0.77±0.35)d,respectively,(2.51±0.84)d and (1.20±0.64)d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Saccharomyces boulardii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rotavirus enteritis,the symptoms eliminated faster,and the diarrhea cured within shorter time.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Key words] Saccharomyces boulardii;Rotavirus enteritis;Probiotics;Diarrhea輪状病毒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目前对轮状病毒感染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且由于轮状病毒型别繁多、交叉保护性差,使得疫苗的保护作用有限。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蒙脱石散剂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研究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蒙脱石散剂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研究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蒙脱石散剂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研究【关键词】布拉氏酵母菌;蒙脱石散剂;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轮状病毒肠炎,又称秋季腹泻,是秋、冬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

多发生在6-24 个月婴幼儿,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易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我科自2012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联合蒙脱石散剂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5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值得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轮状病毒肠炎诊断标准确诊[1]。

1.2 一般资料我院儿科门诊及病房住院患儿105例,年龄均≤3岁,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50例。

观察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0.05)。

1.3 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不用抗生素,给予指导饮食卫生、口服去乳糖配方奶、止吐、退热、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静滴病毒唑;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联合思密达0.25g/袋(商品名:亿活,法国laboratoires biocodex制药厂生产,批号:$20040038)用法:1岁1袋/次,2次/d,思密达用法:3岁1袋/次,3次/d,空腹口服。

治疗开始后观察两组的止吐、退热、止泻时间和总疗程、总有效率。

1.4 疗效判定及不良反应观察显效治疗72 h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 h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治疗过程中全程观察有无药物说明书内提及不良反应,如上腹部不适,过敏反应等(亿活说明书内提及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两组止吐、止泻、退热时间和总疗程比较见表1表2。

3 结论随着微生态学的迅猛发展,微生态制剂因疗效确切,且大部分无毒、安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布拉氏酵母菌属于非致病性酵母真菌,其冻干制剂在全球90多个国家临床用于治疗儿童消化系统疾病[2]。

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46例疗效观察

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46例疗效观察

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46例疗效观察作者:林远福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4年第28期摘要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

方法:2012年8月-2013年4月收治轮状病毒肠炎患儿92例,年龄均≤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喜炎平、蒙脱石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其中治疗组在治疗的同时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

观察两组的疗效差异。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8%;对照组总有效率82.6%(P关键词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布拉氏酵母菌散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年龄以6个月~2岁最为多见。

该病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病初可有呕吐,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病程约3~8 d。

笔者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46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2年8月-2013年4月收治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92例,男52例,女40例;年龄0.05)。

方法:两组均常规给予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蒙脱石散口服辅助治疗,调整饮食,避免滥用抗生素等综合治疗,同时加用喜炎平注射液5~10mg,kg,静滴,1次,d。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每袋含有250 mg布拉氏酵母菌),1岁以下患儿每天顿服1包,1岁以上患儿1包/次,2次,d服药(间隔12 h服1次),根据情况可以与白水或果汁一起服用,但注意与蒙脱石散剂间隔2 h口服。

疗效判断标准:依据1998年全国小儿腹泻病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

①显效:治疗72 h,大便次数减少至≤2次/d,或恢复至正常次数,大便性状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②有效:治疗72h,大便次数减少至42次/d,大便性状好转,水分明显减少,全身症状明显改善;③无效:治疗72h,腹泻次数仍>2次/d,大便性状无明显好转,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效果初步评定谭佳音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6(010)002
【摘要】目的探究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住院时间、止泻时间、腹痛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195-196)
【作者】谭佳音
【作者单位】121000 锦州市妇婴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J], 孙本举
2.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J], 闯新鑫
3.消旋卡多曲与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效果对比观察 [J], 陈列强;陈文慧
4.赖氨葡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和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效果 [J], 杨静
5.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中医病机和治法及葡萄糖酸锌结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J], 蒋继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轮状病毒肠炎35例疗效观察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轮状病毒肠炎35例疗效观察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轮状病毒肠炎35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治轮状病毒肠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

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对两组腹泻时间,腹泻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两组腹泻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泻频率明显短于对照组。

结论: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中,在采用常规补液,纠正患者体内各种代谢紊乱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可以产生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尚未发现不良药物反应,临床安全性好。

关键词布拉氏酵母菌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资料与方法2012年9~12月收治轮状病毒肠炎患儿70例,年龄6个月~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

治疗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0.05,确定这些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轮状病毒肠炎诊断标准确诊。

治疗方法:对于两组病例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主要是一些对症支持治疗,如常规补液,纠正体内的各种代谢紊乱等。

此外,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治疗。

观测指标及疗效评估:观察情况:记录每天患儿大便次数及性状,统计治疗第3天大便频率及形状。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治疗第3天大便次数和性状明显改善(大便次数减少2次以上);②有效:治疗第3天大便次数和性状明显好转,水分明显减少,全身症状改善。

③无效:治疗第3天大便次数和性状无明显改善。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讨论通常轮状病毒感染后,会引起胃肠道感染性腹泻,我们称为轮状病毒腹泻[1]。

轮状病毒常在秋冬,大概11月至次年5月间感染儿童,是引起5岁以下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

几乎所有5岁以前的儿童都受到过轮状病毒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12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治疗与合理喂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记录患儿发热、呕吐、腹泻等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愈时间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P<0.05)。

观察组患儿发热、呕吐、腹泻等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治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布拉氏酵母菌可缩短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病程,促进恢复,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常规药物。

关键词布拉氏酵母菌;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引发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多发于婴幼儿,秋冬季为发病高峰[1]。

该病起病急,临床表现为腹泻、发热、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病程较短,多具自限性,但婴幼儿感染者往往病情较重,病死率高。

近年来大量实验研究证实,绝大部分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存在肠道菌群紊乱,早期积极使用微生态制剂[2]可缩短腹泻病程。

本研究对益生菌药物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均符合《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2009年)中的诊断标准,患儿大便次数增多,并呈糊状便、稀水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为阳性,大便细菌培养无致病菌。

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

观察组男38例,女26例,年龄5个月~3岁,平均年龄(1.25±0.66)岁,发病时间10 h~3 d,平均发病时间(
2.08±0.31)d;对照组男36例,女28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年龄(1.27±0.64)岁,发病时间12 h~3 d,平均发病时间(2.10±0.33)d。

排除合并先天性心肺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免疫缺陷性疾病等及治疗前2周使用过微生态制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患儿。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均予以补液,纠正脱水与电解质紊乱,物理或药物进行降温,口服蒙脱石散剂保护胃肠黏膜,禁用抗生素,合理喂养。

观察组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法国BIOCODEX,批准文号S2*******,规格:250 mg/袋),于服用蒙脱石散剂2 h后口服治疗,250 mg/次,1次/d,可加入少量温水或饮料中服用,也可加入婴儿奶瓶中或与食物混合服用。

治疗期间对患儿大便次数、性状及呕吐、体温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治疗前后分别检查血常规、病毒抗原等。

1. 3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48 h内,患儿大便次数<3次/d,大便性状正常,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或完全消失,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转阴;有效:72 h内,患儿大便次数<4次/d,大便性状与全身症状改善;无效:72 h内,患儿每天大便次数无减少或增多,大便性状与全身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儿发热、呕吐、腹泻等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愈时间及不良反应。

1. 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
3.75%,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57,P<0.05)。

见表1。

2. 2 两组患儿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与治愈时间比较观察组患儿发热、呕吐、腹泻等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治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2。

2. 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轮状病毒进入体内后引起腹泻的途径有两种:①直接损害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而导致病理改变;②病毒复制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物使小肠内皮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肠内细胞生理功能受到破坏后引发腹泻。

婴幼儿因机体水分含量较多,自身调节能力弱,肠液大量遗失后可发生等渗性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等,如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3]。

目前该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其为自限性疾病,且多数预后良好,故临床常以早期补液,纠正脱水为主,同时辅以微生态制剂与胃肠黏膜保护剂进行治疗。

近年来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能明显缩短腹泻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小患儿的病程。

布拉氏酵母菌为目前唯一的真菌类制剂,无致病性,且其口服后不会被胆盐、胃酸灭活[4],在胃肠道内不被吸收,可迅速达到有效浓度,治疗结束5 d后可彻底从肠道中清除。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作用机制为:①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干扰致病菌侵袭和粘附上皮细胞;②释放短肽蛋白,中和、降解毒素,抑制炎症反应,从而使肠道的免疫屏障功能增强[5];③释放多胺类因子,促进上皮细胞成熟,增加双糖酶的活性,利于对水钠的重吸收;④添加肠道菌群,保持肠道内正常菌群平衡[6]。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的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
照组的81.25%(P<0.05),且发热、呕吐、腹泻等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愈时间为(5.14±1.02)d,腹泻病程明显缩短,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布拉氏酵母菌可缩短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病程,促进恢复,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常规药物。

参考文献
[1] 郑淑霞.小儿腹泻宁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60例.陕西中医,2013,34(4):433-434.
[2] 郑丽敏,孔笑楠.三种微生态制剂治疗婴儿非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比较.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8):1008-1010.
[3] 张小青,胡文辉.布拉酵母菌散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1):72-74.
[4] 李贵南,吴运芹,李军,等.布拉氏酵母菌预防住院新生儿继发腹泻的临床研究.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26(1):72-74.
[5] 张敏,陈辉.布拉酵母菌散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实用医学杂志,2014,30(22):3698-3699.
[6] 郑瑜.布拉酵母菌散剂联合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1):83-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