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在资源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领域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领域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领域的应用近些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化,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于资源环境保护的认识。

媒体时常报道一些环境方面的丑闻,也引起了更多人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为了保护我们的星球,科学家们应该更多地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包括遥感技术,以更好地预测和治理环境问题。

本文将讨论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领域的应用。

什么是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指使用遥距传感器获得有关物体和环境的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其通过获取目标地球物体的反射和辐射信息,了解其表面和内部特征,进行信息解译和处理,研究和分析目标物体的时空变化和规律。

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城市规划、地质矿产勘探、气象、海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较为完善的遥感技术通常包括遥感探测、遥感数据处理、遥感地图制作、遥感信息分析等环节。

1.陆地资源监测陆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撑,但由于人类活动的扩张和生存需求的增长,陆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遥感技术可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盖变化、土地退化和土地利用及土地覆盖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影响等指标的监测,对土地资源进行量化、评估和监管,从而保证国家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2.水资源监测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过度发展,污染等不良行为已给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遥感技术中的遥感卫星不仅可以监测地表水体、地下水文、水源地与水库等地理影像信息,还能反演水体温度、盐度、氧气等相关参数,对河流、湖泊、库区的水质和水量变化进行评估,为水资源的科学调控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

3.生态资源监测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物质和能源来源,而树林、草原、沙漠、湿地等生态环境面临人类过度开发和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尤其由于自然灾害和人工活动的破坏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失衡越来越严重。

遥感技术可通过对生物、物理、化学等指标的遥感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对生态系统进行监测,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控制和调节。

4.资源环境遥感应急响应随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环境紧急响应越来越重要。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速,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对于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现状和变化情况进行准确的监测和评估成为了当务之急。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正成为高效、准确的一种监测和评估手段。

遥感技术是通过对地球表面的电磁波辐射能的无接触被动感应,获取地球表面感光度、热度等特征的技术。

遥感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获取大量的土地利用、农业、森林、水资源等相关数据,方便进行生态环境变化监测和评估。

一、森林资源监测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森林覆盖率可以直接反映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森林植被覆盖范围、树种和树高等信息。

通过对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可以评估森林的生长状况、森林的变化情况,为森林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气候变化是目前世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而生态环境作为气候变化的敏感指标之一,在气候变化过程中的变化也十分明显。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气中的温度与湿度等数据。

该数据能够反映出一定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气候变化,进而保护生态环境。

三、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土地利用是与森林资源密切相关的一项重要领域。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土地的分布、风貌分布等信息,以此快速准确地评估土地利用的现状与变化过程。

同时,这些数据也能够为土地使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

遥感技术能够获取水体面积、水深、水位等信息,有效地监测水资源变化情况。

同时,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评估该区域内的水资源利用效果,包括浇灌、供水、发电等重要水利项目的建设与规划。

综上所述,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大量有关生态环境的数据,并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调查和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调查和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调查和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指利用航空、卫星、无人机等遥感平台采集的数据,利用计算机和相关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地球上各种对象信息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其在资源环境调查和监测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关注。

一、资源环境调查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调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资源环境调查主要依靠实地调查,但这种方式耗时费力,而且工作量大。

而遥感技术可以高效地获取大量数据,能够快速获取并处理有关地区的影像、图像和地理信息等数据,大幅减少了实地调查的时间和成本。

同时,遥感技术具有全方位、全时空追踪和高精度定量等特点,能够为决策者提供更详细、更直观的信息,为资源环境调查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

二、资源环境监测资源环境监测是指对资源环境进行周期性、全面性、实时性的监测,以确定环境状况,分析影响因素,制定对策和规划。

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监测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遥感技术可以对土地利用、水资源、大气污染、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监测。

例如,遥感技术可以对城市垃圾填埋场、工业园区等产生污染的地区进行快速探测,及时介入并采取措施。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无人机等手段对森林火灾、洪水灾害等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预警,以及监测地下水位变化、土地沉降等地质灾害。

三、案例分析:林火监测遥感技术在林火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如在西班牙的塞戈维亚省和奥维耶多,遥感技术成功应用于森林火灾监测。

当森林火灾爆发时,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火情信息,包括着火地点、火势、火线方向等,进而指导消防人员的灭火工作。

另一方面,遥感技术也可以通过监测草地的湿度变化和植被的生长条件,提前预测林火发生的风险,从而有针对性地防范。

四、未来发展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它在资源环境调查和监测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遥感技术将更多地与其他新技术结合,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协同作用,利用更高技术含量的遥感探测器,以更高的精度、更短的时间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数据,不断推进资源环境调查和监测的水平。

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航空器、无人机等远距离方式获取地面对象信息的技术。

该技术具有大范围、高分辨率、多视角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领域的自然资源调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一、土地利用现状监测土地利用现状监测是自然资源调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广范围土地利用现状的全面监测和调查,高效快捷地获取同期图像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因此,该技术成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土地变化、土地资源质量监测、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等方面。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检测城市扩张或农田的改变,获取城市扩张的面积、变化的速度以及其原因,从而展示土地利用现状的变化趋势。

同时,该技术还能够帮助农业部门对农业用地进行评估,包括产区划分、土地质量监测、作物覆盖度分析等。

二、林业资源监测林业资源是自然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它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具有深远影响。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林地区域的面积、类型、分布等信息,同时利用卫星影像中的植被指数进行植被生物量的计算。

这些信息能够为林业管理部门制定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计划,监测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提供重要参考。

例如,在西藏大地震后,部分地区的林地资源遭受了严重地震和滑坡摧毁。

利用遥感技术,对遭受灾害的林地资源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估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情况以及根据植被指数对灾后植被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和预测。

三、地质灾害监测地质灾害是自然资源调查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由于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广泛,需要精细、详尽的监测和分析。

遥感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使其成为评估地质灾害风险的重要工具。

例如,在山区地质灾害较为普遍的中国四川省,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土地利用信息,进行地形分析,识别潜在的滑坡、崩塌地和地震带,并对地质灾害区的概率进行评估和预测。

四、水资源监测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方式获取大地表面地图和卫星影像的技术,近年来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该技术可以提供各种环境信息,如地表测量、地理信息、空气质量数据、森林状况等,可用于了解不同地区环境状况、监控环境状况变化等。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探讨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一、地表测量遥感技术可以用来测量土地覆盖率、水资源分布和变化、岩石类型、植被覆盖率、溪流等参数,可以帮助农业、林业、水资源管理以及城镇规划等部门更好地了解土地、水、植被分布状态,以便做出更好的管理和决策。

例如,可以利用遥感技术确定建设在沙漠中的光伏发电站的合适位置,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二、地球物理学研究遥感技术可以分析地球物理学的一些数据。

例如,通过卫星的多光谱图像,可以检测水体中的氮气、磷、营养物质等污染物,分析 atmospheric correction models,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除了水体,还可以通过地球物理学的方式去分析油田中的油气资源、矿床类型,地震预测等等。

三、气候变化回顾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重大公共问题。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进行气候变化回顾,还可以监测和预测气候变化。

可以利用该技术来跟踪海平面上升、洋流变化、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以及研究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以便制定灾害防范和环保政策。

四、森林状况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森林健康状况、生长状态,并及时发现火灾、病虫害等情况。

该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非法砍伐和采伐。

有了这些信息,可以采取合理措施进行保护,避免更多的森林破坏和环境破坏。

五、助力城市规划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城市建设用地、交通状况、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等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和可靠的决策依据,帮助城市管理者优化城市布局,减轻交通拥挤,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就以上几个方面而言,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和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遥感技术在环保和生态平衡保护领域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有望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帮助。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与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与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与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一、引言遥感技术是指利用航空或卫星器具从地面获取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其在环境监测与资源调查领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别从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两个方面,探讨遥感技术的应用及其优势。

二、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1. 大气环境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大气中的气溶胶、反照率和温度等参数,对大气质量进行评估。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二氧化碳排放、火山喷发等事件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

2. 水环境监测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对水质进行监测,例如测量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判断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水体中的藻华以及水生态系统的变化。

3.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土地的不同特征(如植被、建筑等)进行监测,评估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情况。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和控制城市规划、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三、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1. 矿产资源调查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地面反射率和辐射特征,对地质结构进行分析,进而确定矿产资源的分布和类型。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准确地掌握地下矿藏的分布情况,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有力支持。

2. 森林资源调查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植被的生长情况、覆盖面积等参数,实现对森林资源的调查和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评估森林覆盖率、森林质量以及植被类型等因素,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农田资源调查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农田的植被覆盖情况、土壤质量等参数,评估农田资源的利用效益。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农田进行分类和评估,优化农业布局,提高农田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遥感技术应用的优势1. 非接触式监测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环境的非接触式监测,无需对环境进行直接干预,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和破坏。

2. 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地表影像,能够捕捉到地表环境的细微变化,并提供多时相的数据,方便进行动态分析。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与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与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与资源调查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加,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迫切需要一种高效、快速的监测手段来保护环境,调查和管理资源。

遥感技术就是一种能够通过卫星、航空器等远距离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手段,被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一、环境监测中的遥感技术应用1. 大气污染监测大气污染是影响人类健康和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获取大气成分和光学厚度等信息,来精确监测大气污染物,包括臭氧、二氧化氮、颗粒物、硫化物等,同时可以监视火灾烟雾和沙尘暴,及时作出预警和响应措施。

2. 土地利用和覆盖监测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工业和城市建设,极大地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卫星的高分辨率图像来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覆盖程度,包括林地、草地、湿地、水域、城市和工业地带等,能够更加精确地评估生态环境状况。

3. 水资源监测水资源是人类维持生命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而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水体的空间范围和水深数据来监测水资源变化,包括湖泊、河流、水库和海洋等,能够对水质、水量和水流速率等进行准确监测,保障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二、资源调查中的遥感技术应用1. 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矿产勘探和油气勘探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而遥感技术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勘探手段,可以通过获取卫星和航空器的图像来检测地表的物理和化学特征,包括地形、地貌、地物、结构等等,能够帮助矿产和油气开发商更快、更准确地预测矿产和油气的位置和储量。

2. 农业资源管理农业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而且影响着全球的粮食安全,因此如何科学和高效地利用农业资源也变得十分重要。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卫星和航空器的图像来评估农作物生长过程、作物种植情况、土地利用情况等,这些数据能够帮助农业生产者决策种植栽培策略,提高农田利用率和产量。

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指通过从遥远的地面或空中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

它能够提供大范围、连续、多时相的地表信息,并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从空气质量监测、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评估三个方面来探讨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首先,遥感技术在空气质量监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空气质量是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关键指标之一。

传统的空气质量监测方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进行采样和分析,工作效率低且成本较高。

而利用遥感技术,我们可以通过卫星遥感图像获取大范围的空气质量信息,实现对区域和全球空气质量的监测与评估。

遥感技术能够测量大气中的气体浓度,如二氧化碳、臭氧等,还可以监测颗粒物质的浓度和类型。

这些信息为环境科学家提供了定量的、及时的空气污染数据,有助于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

其次,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合理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利用遥感技术,我们可以监测和评估水资源的分布、变化和利用状况。

通过遥感图像的分析,可以确定地表水体的位置、大小和质量,并实现对水体富营养化、蓝藻水华等问题的监测与预警。

此外,遥感技术还能够测算水体的蒸发和蒸散量,为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因此,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水资源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响应速度,减少人力、时间和经济成本。

最后,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估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全面的、高分辨率的地表覆盖和土地利用信息,帮助科学家和决策者监测和评估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

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森林覆盖、湿地面积、岛屿变化等进行监测和分析,以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情况。

通过对植被指数、NDVI等遥感参数的计算,还可以评估植被生长的状况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这些信息对于生态环境监测、保护区规划和生态修复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遥感技术在空气质量监测、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评估等环境科学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自然资源的分类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 整体性 有限性 区域性 多用性 另外还有:变动性、社会性和国际性等等。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 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几种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 气候资源 森林资源 矿产资源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生态环境基础质量 评价与分析
★关键创新
生态环境基础质量 预测与分析
后续改建方案 —————— 公共建筑的改建 道路广场的改建 ……
世博园区后续改建建议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宋承运等 (2005)运用遥感 方法对土壤含水量进 行了研究。
气候与自然灾害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二、遥感在资源调查及评估中的应用
尹知昊等 (2005-2010)对 上海世博园区生 态环境基础质量 进行遥感评价
遥感图像解译方法 —————— 基础特征类型划分 图像处理与分类方法 生态环境基础质量 遥感评价方法 ★ —————— 基础特征类型划分 环境影响权重分配 综合定量评价模型 生态环境基础质量 遥感预测方法 ★ —————— 基础特征类型划分 环境影响权重分配 综合定量预测模型 生态环境基础状况 解译与分析 遥感图像 —————— 2005年 (建设前) 2008年 (建设中) 2010年(建成后)
(二)环境及其监测评价
1. 环境的涵义
是相对于某一特定主体或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主 体或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的集合,就称为这一中心事 物的环境。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 不同的而又服从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也称为 环境基质。 环境要素包括:水、大气、生物、阳光、岩石、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四、遥感在自然灾害监测及评估 中的应用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近地遥感用于土壤属性确定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吸收区域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红外遥感用于侦测地热资源
A true-color HyMap image subset that centers on the 40 MW Casa Diablo geothermal plant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二)大气环境监测
基于LANDSAT TM6 的以色列/埃 及边境地区的地表温度反演
(成像时间:1995/09/ 9, 9:40)
Sinai, Egypt Negev, Israel
<31.7 32.2 32.7 33.2 33.7 34.2 34.7 35.2° C 35.7 36.2 36.7 37.2 37.7 >38.2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大气环境
2011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级别比例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011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布示意图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环保重点城市污染物浓度年际变化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011年全国降水pH年均值等值线示意图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海洋环境
全海海域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化学需氧量和 石油类等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11年,中国管辖海 域海水水质状况总体较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 域面积约占中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5%。
2011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类别比例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011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分布示意图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基于ASTER影像的贵州黎平地区 温度制图 (2000年5月20日)
温度值范围(K)
301.05
319.17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我国MODIS地表温度产品
成像时间 2003/06/14 02:41-02:52
云 0-10 10-18 18-20 20-22 22-24 24-26 26-27 27-28 28-29 29-30 30-31 31-32 32-33 33-34 34-35 35-36 36-37 37-39 39-42 >42
土壤等。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环境监测与环境评价 环境监测是指用科学的方法(包括物理、化学、生
物等)间断地或连续地监视和检测代表环境质量及其发展 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的全过程,就称为环境监测。
环境评价是指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
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说明、评定和预测。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淡水环境
2011年,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 富营养化问题仍突出。
2011年十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011年长江水系水质分布示意图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011年重点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状态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011年滇池环湖河流水质类别比例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红外遥感用于探测油气资源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三、遥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一)水环境监测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米级分辨率的宜昌三峡大坝遥感影像图 湖南农业大学资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鄱阳湖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广义的资源: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 的和非物质的要素。
狭义的资源:仅指自然资源。指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 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 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1972)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专题一:
遥感在资源环境领域中 的应用
周 清
2013年4月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一、资源与环境概述 二、遥感在资源调查及评估中的应用 三、遥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水环境监测 大气环境监测
四、遥感在自然灾害监测及评估中的应用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一、资源与环境概述
(一)自然资源
1.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