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学院武术(太极拳)理论考试

温州医学院武术(太极拳)理论考试
温州医学院武术(太极拳)理论考试

武术题库(选择题)加答案

武术理论考试的选择题

选择(每题 2 分)

1.( )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A,长拳 B,南拳 C,太极拳 D,形意拳

2.伸屈性腿法有( ) A,单拍脚 B,侧踹 C,里合腿 D,正踢腿

3.属于步法的有( ) A,马步 B,退步 C,仆步 D,虚步

4.( )拳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南方个省拳势刚烈的拳术 A,太极拳 B,形意拳 C,长拳 D,南拳

5.器械种类很多,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其中属于短器械的是( ) A,枪 B,棍 C,鞭 D,剑

6.武术运动中"眼法"要求做到( ) A,眼随势注 B,眼随手动 C,形断意连 D,势断气连

7.提膝勾手亮掌这一动作通常运用( )呼吸方法 A,托 B,聚 C,提 F,沉

8.对练分为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和( ) A,对刺剑 B,双刀进枪 C,散打 D,徒手与器械对练

9.下面拳术属于二类拳的是( ) A,螳螂拳 B,通背拳 C,八卦掌 D,八极拳

10,武术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都从( )作为它的中心内容 A,技击 B,娱乐 C,健身D,演练

11.武术套路中趣伸性腿法有( ) A,3 种 B,4 种 C,5 种 D,6 种

12.长拳演练中讲究的"六合"是( )六个部位的配合 A,手,肘,肩,颈,膝,腰 B,头,肩,手,腰,脚,腿 C,颈,肘,膝,腿,脚,胯 D,手,肘,肩,胯,脚,膝

13.练习法分为哪几种( ) A,集体,分组,双人,分队,练习 B,分组,分队,分排,单人,练习 C,单人,双人,分队,集体,练习 D,单人,双人,分组,集体,练习

14.武术最初作为( )训练手段 A,搏斗 B,军事 C,健身 D,娱乐

15.在正规竞赛中,长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套路成年组演练时间不少于( ) A,1 分 10 秒 B,1 分 20 秒 C,1 分 D,1 分 30 秒

16.竞赛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 )宽的白色边线 A,3 厘米 B,4 厘米 C,5 厘米D,10 厘米

17.竞赛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等( )运动变化规律编成的 A,相互 B,连接 C,矛盾 D,相向 18.个人竞赛项目场地长为( )米宽为( )米

A,12,16 B,14,18 C,16,10 D,14,10 19.下面器械中是长拳自选器械的是( ) A,朴刀 B,鞭术 C,棍术 D,双刀 20.长拳的主要手法有( ) A,冲,劈,砍,贯,砸等拳法 B,冲,贯,劈,崩,砍等拳法 C,劈,砍,砸,贯,压等拳法 D,冲,劈,崩,贯,砸等拳法 21.其他拳术二类拳有通背和( ) ( ) A,形意,翻子 B,地躺,象形 C,劈挂,八极 D,劈挂,翻子 22,其它器械分三类,有单,双( )器械 A,软 B,硬 C,长 D,短

23.其它拳术套路演练时间为( ) A,50 秒 B,1 分 C,1 分 10 秒 D,1 分 20 秒

24.长拳的手型有( ) A,拳,掌,爪 B,掌,爪,勾 C,拳,掌,勾 D,勾,爪,拳 25.长拳的肘法有( )三种 A,顶,盘,架 B,顶,架,推 C,挑,顶,盘 D,撩,盘,架 26.左虚步的重心应在( ) A,左腿 B,右腿 C,俩腿中间 D,胯部 27.弹腿动作应采用( )示范A,正面 B,侧面 C,背面 D,镜面 28.长拳运动特点是( ) A,快速有力 B,轻柔圆活

C,绵绵不断 D,势势相连 29,( )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武术会,体育会等武术组织 A,宋元 B,明清 C,春秋 D,民国 30.武术基本功练习中,一般正踢腿要求"三直一勾","一勾"是指( ) A,勾手 B,勾脚 C,支撑腿脚尖勾起 D,摆动腿脚尖勾起 ,选择(每题 2 分) 1C 2B 3B 4D 5D 6B 7A 8D 9B 10A 11A 12D 13D 14B 15B 16C 17C 18B 19C 20D 21D 22A 23B 24C 25A 26B 27B 28A 29D 30D

选择(每题 2 分) 1.( )拳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南方个省拳势刚烈的拳术 A,形意拳B,长拳 C,南拳 D,太极拳 2.提膝勾手亮掌这一动作通常运用( )呼吸方法 A,提B,沉 C,聚 F,托 3.搏斗运动目前开展有三项,散手,短兵和( ) A,推手 B,徒手对练 C,器械对练 D,对练 4.下面拳术属于二类拳的是( ) A,通背拳 B,八卦掌 C,八极拳 D,螳螂拳 5,武术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都从( )作为它的中心内容 A,演练 B,健身 C,技击 D,娱乐 6.竞赛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不少于( ) A,7 米 B,8 米 C,9 米 D,10 米 7.下列几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棍术:长器械的一种,最低长度同本人身高,以劈,扫,戳,挑,撩,拨等棍法为主 B, 枪术:长器械一种,由枪头,枪缨和枪杆组成 C, 剑术:由剑刃,背,锋,护手,柄等部分组成 D,刀术:长度以直臂垂肘抱刀姿势为准,刀尖高于本人的耳上端 8.武术套路中直摆性腿法有( ) A,3 种 B,4 种 C,5 种 D,6 种 9.长拳演练中讲究的"六合"是( )六个部位的配合 A,头,肩,手,腰,脚,腿 B,手,肘,肩,胯,脚,膝 C,颈,肘,膝,腿,脚,胯D,手,肘,肩,颈,膝,腰 10,武术教学的检查方法有哪四种( ) A,观察法,提问法,讨论法,测验法 B,提问法,测验法,观察法,演练法 C,观察法,提问法,抽查法,测验法 D,讨论法,观察法,演练法,提问法 11.武术最初作为( )训练手段 A,搏斗B,军事 C,健身 D,娱乐 12.集体项目场地为长 16 米,宽为( ) A,8 米 B,10 米C,12 米 D,14 米 13.其它拳术一类拳有( ) A,形意,八卦,八极 B,形意,通背,八极 C,通背,地躺,八卦 D,地躺,八卦,通背 14.南拳的发力应从( ) A,脚 B,腰C,肩 D,臂 15.竞赛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等( )运动变化规律编成的 A,矛盾 B,连接 C,相互 D,不断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推手是俩人或俩人以上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 B, 对练是俩人或俩人以上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 C, 散手是俩人或俩人以上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 D,长拳是俩人或俩人以上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 17.个人竞赛项目场地长为( )米宽为( )米 A,12,6 B,16,10 C,14,10 D,14,8 18.二十四太极拳右揽雀尾这个都做所运用的手法有( ) A,采,列,肘,靠 B,分,云,推,搂 C,棚,捋,挤,按 D,分,云,推,按 19.长拳的手法主要有:冲,劈,( )贯,砸等拳法 A,崩 B,砍 C,压 D,击 20.武术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寓技击于体育中,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民族风格,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 B, 改善增强体质,提高防身自卫能力,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 C, 寓技击于体育中,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民族风格,广泛适应性 D,提高防身自卫能力,改善增强体质,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民族风格 21.其它拳术三类拳包括的拳术有( ) A,形意,八卦,象形 B,地躺,翻子,形意 C,通背,翻子,八卦 D,地躺,象形 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对练套路演练时间不少于 1 分钟 B,其他拳术器械演练时间不少于 50 秒 C,长拳竞赛套路少年组演练时间不少于 1 分 10 秒 E, 自选太极拳

套路演练时间为 5-6 分钟 23.竞赛性质:由竞赛规定分为三类,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个人竞赛 B,团体竞赛 C,个人团体竞赛 D 双人竞赛 24.下面是南拳步型的是( ) A,单蝶步,叉步 B,横裆步,叉步 C,双蝶步,共步 D,骑龙步,单蝶步 25.长拳劲力要顺达,需从"三节"着手,从上肢来说手是( ) A,根节 B,中节 C,梢节26.在太极拳演练中讲究"迈步如猫形"要求步法( ) A,轻灵稳健 B,缓出稳健 C,轻缓稳健 D,连绵不断 27.武术套路中屈伸形腿法有( ) A,3 种 B,4 种 C,5 种D,6 种 28.在长拳演练中,其步法要( ),稳固 A,迅疾 B,轻快 C,敏捷 D,灵活29."提膝亮掌"犹如金鸡独立,采用了( )讲解 A,单字话 B,形象化 C,口诀化 D,术语化 30.武术的作用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改善和增强体质,提高防身自卫能力,广泛适应性,内外合一 B, 磨练意志,培养道德情操,娱乐观赏,寓技击于体育中 C, 改善和增强体质,提高防身自卫能力,磨练意志培养道德情操,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 D,提高防身自卫能力,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寓技击于体育中,广泛适应性 1C 2D 3A 4A 5C 6B 7D 8C 9B 10C 11B 12D 13A 14B 15A 16B 17D 18C 19A 20C 21D 22C 23D 24D 25C 26A 27A 28B 29B 30C 1.( )拳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南方个省拳势刚烈的拳术 A,形意拳 B,长拳 C,南拳 D,太极拳 2.提膝勾手亮掌这一动作通常运用( )呼吸方法 A,提 B,沉 C,聚 F,托 3.搏斗运动目前开展有三项,散手,短兵和( ) A,推手 B,徒手对练 C,器械对练 D,对练 4.下面拳术属于二类拳的是( ) A,通背拳 B,八卦掌 C,八极拳 D,螳螂拳 5.通背拳动作特点正确一项( ) A 动作整齐简练发力沉着朴实明快 B 沿圈走转势势相连身灵步活随走随变 C 朴实刚劲步法稳固拳势激烈以发声吐气助长发力 D 大开大合放长击远发力起自腰背甩膀抖腕 6.刀术运动特点( ) A 刚柔相济轻快潇洒矫健优美 B 勇猛快速有力手要圆熟 C 勇猛快速刚劲有力 D 劲力适当方法正确拦拿缠绕圆转 7.枪术的枪法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拦 B 拿 C 扫 D 扎 8.棍术的棍法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劈 B 扫 C 拨 D 拿 9.以下不属于剑术中剑法的一项( ) A 扎 B 刺 C 点 D 格 10.以下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 A 立剑或平剑向前直出为刺力达剑尖手与剑成一直线为刺剑 B 立剑由上向下为劈力达剑身手与剑成一直线为劈剑 C 撩剑是立剑剑尖由前向上向后或向下 D 平剑在头顶或头前上方平圆绕环为云剑 11.关于形意拳基本技法说法错误的是( ) A 头要上顶项要竖直 B 肩要松肘要坠 C 腕要塌掌要撑拳要紧 D 三圆三顶 12.形意拳名称不符的一项( ) A 心意拳 B 通背拳 C 心意六合拳 D 六合拳 13.通背拳运动特点说法错误一项( ) A 腰背发力放长击远 B 甩腰抖腕立抡成圆 C 猿目鹰神气势贯穿 D 摆扣清楚纵横交错 14.不属于通背拳基本技法的一项( ) A 眼法敏锐心法慧勇 B 身法灵活五护八断 C 手法精巧步法迅速 D 三空三扣四坠四敏 15.螳螂拳发源于( ) A 广西 B 山西 C 山东 D 河北 16.螳螂拳创于( ) A 明末清初 B 唐朝 C 宋朝 D 战国 17.不属于螳螂拳三大流派的一项( ) A 七星 B 六合 C 梅花 D 三合 18.螳螂拳运动特点说法错误一项( ) A 象形取意朴实无华 B 弧中求直刚柔直法 C 出招叫手接势应变 D 劲力充实稳固沉着 19.螳螂拳基本技法说法错误一项( ) A 阴阳要转 B 三折九扣 C 拳法规整 D 八刚十二柔 20.不属于螳螂拳手法的一项( ) A 封 B 闭 C 粘 D 推 21.剑术源于( ) A 春秋 B 商殷 C 明末 D 宋朝 22 剑术运动特点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身法矫捷 B 富有韵律 C 勇猛快速D 轻快洒脱 23 不属于剑术基本技法一项( ) A 力劲势猛 B 刚柔兼备 C 把活腕灵 D 气韵生动 24 不属于刀术基本技法的一项( ) A 刀法快诈 B 轻快敏捷 C 力劲势猛 D 远跳超距 25 不属于棍异名一项( ) A 殳 B 棒 C 杆 D矛 26.不属于棍术基本技法一项( ) A 势贵四平 B 梢把并用 C 握法灵便 D 长短兼施 27

不属于枪异名的一项( ) A 矛 B 槊 C 梭枪 D 杵 28 关于枪术基本技法说法错误一项( ) A 行枪活跃 B 梢把并用 C 工于一圈 D 势贵四平 29 不属于枪术运动特点的一项( ) A 走势展开 B 上下翻飞 C 变幻莫测 D 勇猛快速 30 不属于螳螂拳手法的一项( ) A勾搂 B采挂 C 推挑 D缠劈

1 C

2 D

3 A

4 A

5 D

6 C

7 C

8 D

9 A 10 C 11 D 12 B 13 D 14 D 15 C 16 A 17 D 18 D 19 B 20D 21 B 22 C 23 A 24 B 25 D 26 A 27 D 28 B 29 D 30C 1.中华武术思想认识论的基础是( ) A 孙子哲学 B 孔子学说 C 道家本体论 D 周易哲学 2.不属于道家本体论一项的是( ) A 道论 B 神论 C 气论 D 天人合一论3.构成武术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是( ) A 反者道之动 B 天人合一论 C 气变而有形 D 后之以发 4.关于《周易》说法错误的是( ) A《周易》为我国最古老的哲学经典 B《周易》哲学思想有以阴阳代表的辨证法观念 C《易经》哲学思想有以八卦代表的万物生成观念 D《易经》是中华武术思想认识论的基础 5.关于五行拳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劈拳属金 B 崩拳属木 C 钻拳属土 D 炮拳属火 6.太极拳命名中的太极二字来自( ) A 道家哲学 B 五行学说 C 易经 D 孙子哲学 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 )提出的战略重要思想 A 周易哲学 B 五行学说 C 太极哲理 D 孙子 8.( )为武术伦理核心 A 易经 B 孔孟仁学 C 五行学说 D 道家本体论 9.武术与传统艺术的互渗错误的一项是( ) A 武术与杂技 B 武术与京剧C 武术与舞蹈 D 武术与戏曲艺术 10.武术流派分为三类其中错误的一项( ) A 武术门类 B 武术功类 C 种族分类 D 地域分类 11.关于民间传说各流派武术创始人错误的一项( ) A 少林武功始于南北朝时期陈王廷 B 形意拳创始人为山西姬际可 C 八卦拳创始人为河北文安县董海川 D 八极拳创始人为癞蓝天 12.不属于宗教与武术发生联系原因的一项是( ) A 庞大的寺院经济是宗教信仰者习武的基础 B 宗教信仰者的反压迫斗争 C 宗教教义或宗教功修对武术的影响 D 崇拜信仰宗教的人越来越多 13.武术技击不主张的一项( ) A 内炼气 B 赢为目的C 外炼形 D 内外兼修 14.不属于气功对武术运动作用的一项是( ) A 武术锻炼方向 B 传统武术锻炼内容 C 武术运动锻炼步骤 D 武术运动锻炼方法 15.关于武术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武术是一种专业性学科 B 武术是一种综合性学科 C 武术是一种概括性学科 D 武术是一种论理性学科 16.关于武术科学研究特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民族文化特点 B 技击特点 C 中国传统健身术特点 D 娱乐观赏特点 17.关于武术科学研究方法遵循原则说法错误一项( ) A 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相贯通原则 B 武术科学和多种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原则 C 天人合一原则 D 理论研究和实践密切相结合 18.武术科研过程排序正确一项( ) A 选题搜集材料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论文研究方法设计 B 搜集材料选题整理分析材料研究方法设计撰写论文 C 整理分析材料选题研究方法设计搜集材料撰写论文 D 选题研究方法设计搜集材料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19.武术科研过程选题遵循原则不符的一项( ) A 条件性原则 B 广泛性原则 C 价值性原则D 适应性原则 20.武术科研过程搜集材料常用方法错误一项( ) A 文献法调查法 B 观察法测量法 C 实验法观察法 D 文献法测验法 21.武术科研过程研究设计中与自然科学有关课题研究设计包( ) A 抽样设计实验设计 B 文献设计调查设计 C 测量设计观察设计 D 实验设计分类设计 22.清朝以前的武术管理基本从属于( ) A 文化管理与军事管理 B 军事管理与教育管理 C 军事管理与政治管理 D 教育管理与体育管理 23.不属于民国时期武术中央主管机关的一项( ) A 中央国术馆 B 全国体育委员会 C 社会教育司 D 武术处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管理工作主要以( )为主 A 行政管理 B 军事管理 C 教育管理

D 健身管理 25.( )年国家体委成立,设置了民族形式体育运动委员会 A1951 B 1952 C1953 D1957 26.( )年在训练竞赛四司下设立了武术科后升格为武术处

A1952 B1953 C1954 D1955 27.武术管理组织按管辖范围为标准可分为三类其中不属于的一项( ) A 国际性武术管理组织 B 全国性武术管理组织 C 地方性武术管理组织 D 基层性武术管理组织 28.武术运动员技术等级分为( ) A 三级 B 四级 C 五级 D 六级 29.武术教练员岗位培训分( )个层次 A3 个 B4 个 C5 个

D2 个 30.国家体委于( )年正式下文开展全国武术之乡评选活动,以后每( )年评选一次 A1990,4 B1991,3 C1992,3 D1993,4 1C 2B 3A 4D 5C 6C 7D 8B 9B 10C 11A 12D 13B 14D 15B 16D 17C 18D 19B 20D 21A 22B 23D 24A 25B 26D 27A 28C 29A 30

健身武术理论考试题库(有答案)

健身武术专项理论试题库 一、选择题: 1、武术是以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A、格斗动作 B、技击动作 C、攻防动作 D、击打动作 2、武术起源于我们远古祖先的: A、军事训练 B、部落战争 C、生产劳动 D、狩猎 3、国民党政府于1927年6月在建立了“中央国术馆”。 A、南京 B、上海 C、广州 D、北京 4、武术的基本技击内容是: A、踢、打、摔、拿、击、刺 B、踢、打、穿、蹦、跳、跃 C、跌、扑、滚、翻、击、刺 D、弓、马、仆、虚、歇、丁 5、被誉为“开创武侠之先河”的是: 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荀子 6、西周时期射箭者“先射一箭,后射三箭连发而中”的技术被称为: A、白失 B、剡注 C、参连 D、襄尺 页脚内容1

7、西周时期射箭者“使箭贯穿过活物,百步穿羊”的技术被称为: A、白失 B、剡注 C、参连 D、襄尺 8、西周时期射箭者“射箭透靶,见其镞白”的技术被称为: A、白失 B、剡注 C、参连 D、襄尺 9、在武林中被称为“外家拳”的是: A、武当拳 B、昆仑拳 C、峨眉拳 D、少林拳 10、古代“弓箭社”、“角抵社”等“社”的形成是什么时候? A、商周 B、秦汉 C、宋元 D、明清 11、武术特点中“内外合一”中的“内”是指: A、大脑、神经、气息的运行 B、精神、意识、气息的运行 C、思想、血液、气息的运行 D、神经、血液、气息的运行 12、在武林中被称为“内家拳”的是: A、武当拳 B、昆仑拳 C、峨眉拳 D、少林拳 13、1985年8月22日至26日,在中国西安举办了第届国际武术邀请赛。 页脚内容2

2020智慧树,知到,特色武术:太极修炼与身心拓展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特色武术:太极修炼与身心拓展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特色武术太极修炼与身心拓展》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中国武术的通用礼节是: A.鞠躬 B.合十 C.抱拳礼 D.握手 答案: 抱拳礼 2、 太极拳入门的基本条件是: A.真传 B.苦功 C.悟性 D.切磋 答案: 真传,苦功,悟性,切磋 3、中华太极的主要修习方法有: A.明其理 B.研其义 C.悟之道

D.行其法 答案: 明其理,研其义,悟之道,行其法 4、 本章介绍的太极拳基本步型主要有: A.弓步 B.马步 C.虚步 D.歇步 答案: 弓步,马步,虚步 5、本课程强调的“大学太极”不仅是特指大学生练习太极拳,更是指通过修炼太极拳,将身心放大。 A.对 B.错 答案: 对 6、通过太极拳的修炼,可以转化习练者的身心状态,将身体变得更加灵活,精神变得更加勇猛。 A.对 B.错 答案: 对 7、 在修炼太极的过程中,套路练习是非常重要的,而对拳经拳法的研修与理解并不重要。

B.错 答案: 错 8、 调息可以锻炼呼吸,是太极拳非常重要的练习内容。 A.对 B.错 答案: 对 9、 抱拳礼的基本动作是右手握拳,左手五指并拢变掌,并将左掌掩在右手的拳面上。 A.对 B.错 答案: 对 10、 师生礼的礼仪规范是:学生先抱拳起手行礼,老师再举手抱拳回礼。当老师手放下时,学生再将两手放下。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1、白鹤亮翅的定式的步形是:

B.弓步 C.虚步 D.仆步 答案: 虚步 2、 image.png 图中所示的是太极拳哪一个招法动作的定式? A.野马分鬃 B.白鹤亮翅 C.云手 D.手挥琵琶 答案: 手挥琵琶 3、 野马分鬃下手的劲力是: A.上靠 B.下采 C.横挒 D.下垂 答案: 下采 4、 云手动作练习过程中,由以身带手变成以手领身的时机是:

太极拳理论试题

选择题: 中国武术起源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活动)。 中国武术发展于我国远古祖先的(军事战争)。 武德的主要内容中的“爱国爱民,品德高尚”指(武德高)。 武德的主要内容中的“钻研武技,精益求精”指(武艺精)。 武德的主要内容中的“抱拳行礼,谦和礼貌”指(武礼谦)。 武德的主要内容中的“尊师爱生,互研拳学”指(武风良)。 武德的主要内容中的“意志坚强,百折不饶”指(武志坚)。 武德的主要内容中的“拳不离手,勤学苦练”指(武学勤)。 冲拳要求力达(拳面)。 拳谚有“练拳不练(腰),终究艺不高”之说。 武术抱拳礼行礼时,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厘米。 一般冲拳击掌的发力顺序是(腰-肩-肘-手)。 简化太极拳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础编制的。 推掌要求力达(掌外沿)。 搂膝拗步中的搂掌力达(手臂外侧)。 下式独立中的挑掌要求力达(指尖)。 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民国时期称(国术)。 (1958)年制定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 太极拳练习步骤和技术要求中一共有(3)个阶段。 太极拳练习步骤和技术要求中其中一个阶段的动作要求:体松心静、力身中正、型法准确、重心平衡、舒展柔和,属于第(一)阶段。 太极拳练习步骤和技术要求中其中一个阶段的动作要求:上下相随、运转圆活特别应注意重视腰和臂的旋转,以腰为轴带动四肢,属于第(二)阶段。 太极拳练习步骤和技术要求中其中一个阶段的动作要求:以意导体、分清虚实、以气运身、气力相合,属于第(三)阶段。 太极中的弓步后脚外摆(45)度最正确。 太极中独立步提起的那条腿的脚处于(自然下垂)状态。 太极中独立步提起的那条腿膝盖的位置(过腰)。 太极中独立步的支撑腿处于(自然站立)状态。. 武德的基本要求有(2)点。 “武德风范”七言诗中的“爱国爱民爱集体,振兴中华志不移。崇德尚武学文化,修身养性固根基。”是“武德风范”中的(武德高尚)四字诀。 “武德风范”七言诗中的“言行举止要端庄,为人师表授业忙。遵纪守法严律己,助人为乐保安康。”是“武德风范”中的(武风正派)四字诀。 “武德风范”七言诗中的“尊师爱生讲礼貌,虚心诚恳不骄傲。平易近人广交友,抱拳行礼做周到。”是“武德风范”中的(武礼谦和)四字诀。 “武德风范”七言诗中的“严寒溽暑意志坚,功到自成慕前贤。精益求精讲科学,中华武艺世代传。”是“武德风范”中的(武技精湛)四字诀。 虚步后脚外展约为多少度(45度)。 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春秋战国时期称(技击)。 (唐朝)时期开始实行武举制,即用考试的方法选拔武勇人才,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武术抱拳礼行礼时,掌指与(下巴)部位同高。

太极拳期末考试试题样本

太极拳期末考试试题样本 一、选择题 1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C A.长拳 B.南拳 C.太极拳 D.形意拳 2伸屈性腿法有 B A.单拍脚 B.侧踹 C.里合腿 D.正踢腿 3属于步法的有 B A.马步 B.退步 C.仆步 D.虚步 4 D拳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南方个省拳势刚烈的拳术 A.太极拳 B.形意拳 C.长拳 D.南拳 5器械种类很多.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其中属于短器械的是 D A.枪 B.棍 C.鞭 D.剑 6武术运动中"眼法"要求做到 B A.眼随势注 B.眼随手动 C.形断意连 D.势断气连 7提膝勾手亮掌这一动作通常运用 A 呼吸方法 A.托 B.聚 C.提 D.沉 8对练分为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和 D A.对刺剑 B.双刀进枪 C.散打 D.徒手与器械对练 9下面拳术属于二类拳的是 B A.螳螂拳 B.通背拳 C.八卦掌 D.八极拳 10武术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都从 A 作为它的中心内容 A.技击 B.娱乐 C.健身 D.演练

11武术套路中趣伸性腿法有 A 种种种种 12长拳演练中讲究的"六合"是 D 六个部位的配合 A.手.肘.肩.颈.膝.腰 B.头.肩.手.腰.脚.腿 C.颈.肘.膝.腿.脚.胯 D.手.肘.肩.胯.脚.膝 13练习法分为哪几种 D A.集体.分组.双人.分队.练习 B.分组.分队.分排.单人.练习 C.单人.双人.分队.集体.练习 D.单人.双人.分组.集体.练习 14武术最初作为 B 训练手段 A.搏斗 B.军事 C.健身 D.娱乐 15在正规竞赛中.长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套路成年组演练时间不少于 B 分10秒分20秒分分30秒 16竞赛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 C 宽的白色边线 厘米厘米厘米厘米 17竞赛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等 C 运动变化规律编成 的 A.相互 B.连接 C.矛盾 D.相向 18个人竞赛项目场地长为 B 米宽为米 A.12.16 19下面器械中是长拳自选器械的是 C A.朴刀 B.鞭术 C.棍术 D.双刀 20长拳的主要手法有 D A.冲.劈.砍.贯.砸等拳法 B.冲.贯.劈.崩.砍等拳法

我眼中的中国武术

我眼中的中国武术 刚进入大学的我,对大学的一切都充满了热情与好奇,在大一时的选修课上选择了中国武术这门课,学了太极拳、五步拳等中国武术,同时也学习了中国传统武术的一些知识,还幸运地参与了在学校体育文化节上的武术表演。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它以踢、打、摔、拿四技为主要内容,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是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中华武术也是中国的一项传统文化,从它的形成内容和方法上,都体现着中国古典的哲学理念、美学思想、伦理道德等传统文化精神。 就拿我所学习的太极拳来说,太极拳蕴含着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和佛学禅意,有较高的哲学境界,练习太极拳既可以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太极拳的特点为体松心静,缓慢柔和,动作呼吸和意识的配合。练习太极拳要求我们全身放松,意松,体松,内外皆松。缓慢柔和是太极拳的重要标志,也是太极拳最重要的特点。太极拳的柔和是一种刚柔,柔中带刚,就是一种水的哲学!太极拳架势比较平稳舒展,动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 学习武术,不仅有着健身、防身、修身养性的价值,还能培养我们尊师重道、讲礼守信、见义勇为、吃苦耐劳的优良道德品质,对我们大学生培养顽强、勇敢的意志品质有着很好的效果。 武术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大学生应该有义务去传承它,去发展它。然而,我们高校体育课堂是我们学习武术的唯一途径,但是课时少,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我们需要拓宽多种渠道,利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加大武术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与学习中国武术,从而将中华武术发扬光大。 虽然自己不是一个专业的习武之人,但武术精神永存我心!

武术理论与教法练习题

武术理论与教法练习题 一、填空 1、武术是一种自卫的,就技术而言武术套路是为了便于、 和而产生的。 2、练习武术是通过人的实现的,练习者只要进行适度的身体运动就能够增进健康。 3、进行武术练习一方面可以全面地提高人的,随着体能的增强也必然提高人进行的能力。 4、武术源于古代和,是与的总结。 “武术”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所编《》中。 5、武术是一种传统,它具有属性,它属于体育 类。武术的社会功能是、、、。 6、特警部队、防爆警、公安等在训练内容上主要有四种,即、、 、其中擒拿格斗将散找规则中禁示部位作为重点,鼓励狠招,以实用武术为主。 7、在学习武术时注重武德,可以增强人的社会,为自我修养的提高、维护社会性的正常起到了积极作用。 8、在社会生产中,劳动者是首要的能动因素,从体育锻练可以增进劳动者的,从而保护。 9、武术是优秀的之一,他从整体运动观出发,强调“”, “”,讲究“”,“”。 10、少林派拳技有、、等。 二、名词解释 1、长拳 2、短打 3、完整教学法 4、武术 5、整体的思维方式 6、内练与外练 7、竞技武术 8、内家拳 9、少林派 10、套路运动 11、搏斗运动 三、简答题 1、何为徒手对练? 2、看图解学方法。 3、散打竞赛中的技术犯规。 4、武术的价值。 5、武术套路教学的基本特点 6、武术套路教学的方法

7、散打教学的步聚 8、武术教学口令要求 9、散打教学的基本特点 10、武术图解知识的文字结构 武术理论教学法答案 一、填空 1、技击术传授予记忆训练 2、身体运动 3、身体素质、技击对抗 4、狩猎、战争、搏斗技术、经验、《文选》 5、技术术、体育、民族传统、自卫、健身、休性、娱乐 6、射击、奔跑、游泳、擒拿搏斗、攻击点 7、责任感、秩序8、健康生产力 9、传统文化、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内三合、外三合。 10、少林拳、罗汉拳、少林五拳 二、名词解释 1、长拳:避举遥击、进退急速、大开大合、松长舒展的拳术 2、短打:贴身近战、势险节短、动作幅度小、短促而多变的拳术。 3、完整教学法:使学生了解单个动作的全貌,形成完整的概念,因而它是主要的一种教学方法。 4、概括地说,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击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5、即在对立统一这个宇宙根本规律的把握上,更注重对立面的统一和协同,强调从统一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和过程性,这是中国传统哲学天道观的重要特点。 6、武术的外练,主要是指由人体骨骼、关节、肌肉所组成的运动系统,以及由运动系统完成的各种动作。而论及内练常涉及:“精、气、神”的问题,这和中国的养生术有关。 7、竞技武术:指高水平武术竞技,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运动潜能和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武术训练竞赛活动。 8、凡注重“以静制动”得于导引者为多,概称为内家拳。 9、林派:因为少林寺练习拳技为基础而得名,少林拳源自嵩山少林寺僧众练习的拳术,后来逐步发展的与少林拳多特点相近的拳技归为少林派。 10、套路运动是以几个支作为素材,以攻防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套路运动按演练形式又可分为单练、对练和集体练三种类型。 11、搏斗运动是两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斗智、斗技的对抗实战形式。目前列为武术竞赛的项目有散打、推手等。 三、简答题

武术理论考试题库和答案

武术理论考试题库和答案 单选题1中国武术起源于我国远古祖先的? 军事战争生产活动休闲娱乐祭祀活动 B 2中国武术发展于我国远古祖先的? 军事战争生产活动休闲娱乐祭祀活动 A 3 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春秋战国时期称什么?武艺技击武术国术B 4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汉代称什么?武艺技击武术国术A 5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清初称什么?武艺技击武术国术C 6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民国时期称什么?武艺技击武术国术D 7集体项目通常要求多少人以上的徒手或手持器械的集体演练。6人8人10人12人A 8马步两脚距离约为本人脚长的几倍。3倍4倍5倍6倍A 9弓步约为本人脚长的多少倍?2-3倍3-4倍4-5倍5-6倍 C 10虚步后脚外展约为多少度?30度45度60度75度 B 11虚步重心应落在哪儿?前脚两脚中间后脚腰部C 12歇步时,左脚在前则为下列哪一项?前歇步后歇步左歇步右歇步 C 13冲拳要求力达哪个部位?拳心拳背拳轮拳面D 14弹腿要求力达哪个部位?脚面脚尖脚跟脚心B 15蹬腿要求力达哪个部位?脚面脚尖脚跟脚心C 16推掌要求力达哪个部位?掌外沿掌心掌指掌内侧 A 17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定的动作程序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我们称之为____。散打对 练集体演练实战格斗 B 18拳谚有“练拳不练__,终究艺不高”之说。腿眼腰身 C 19长拳运动中呼吸得法总的要求是什么?“气要提”“气要托”“气要聚”“气要沉”D 20什么时期开始实行武举制,即用考试的方法选拔武勇人才,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两晋南北朝唐朝宋朝明朝B 21武术抱拳礼行礼时,拳掌与胸相距多少厘米?10-20厘米20-30厘米30-40厘米40-50厘米 B 22在做跳跃动作和由低式动作进入高式动作时,应该运用什么呼吸方法?“提法”“沉法” “托法”“聚法” A 23一般冲拳击掌的发力顺序是什么?腰-肩-手-肘手-肘-肩-腰腰-手-肘-肩腰-肩-肘-手 D 24弹腿、蹬腿的发力顺序是什么?胯-膝-脚脚-膝-胯膝-脚-胯脚-胯-膝A 25何时第一次把武术列为国家体育竞赛项目?以后开始举行全国性的武术比赛和表演。 1955年1956年1957年1958年 C 26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于何时在北京举行?1971 1981 1991 2001 C 27何时国际武术联合会被世界单项体育联合会接纳入会?2004 1994 1984 1974 B 28简化太极拳是以哪式太极拳为基础编制的?孙吴陈杨 D 那一年国家体委颁布了《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并开始正式举办全国性的武术散打擂台赛。

体育期末题目及答案

1.健康的内涵有哪些?结合你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健康的认识 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对健康的理解,一般人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其实这种对健康的理解是很不全面的。当今对健康的科学定义是指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动态平衡,是一种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满状态。 2.倘若你的同伴在一次运动中踝关节严重损伤,你该如何处理? 关节韧带损伤是常见的软组织损伤,由于间接外力使关节发生超常范围的活动而造成的。 关节韧带损伤的表现主要是受伤部位疼痛、肿胀、有瘀血、关节活动受限。严重者有关节不稳或松动。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大致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 (1)早期是指伤后24~48小时之内。该期的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镇痛、防肿及减轻炎症。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这种方法应在伤后立刻使用,有制动、止血、止痛及防止或减轻肿胀的作用。注意损伤早期禁止用热敷和按摩的方法,以免加重肿胀和出血。 (2)中期是指受伤24~48小时以后。治疗方法有理疗、按摩、针灸、药物痛点注射、外贴活血膏或外敷活血、化瘀、生新的中草药等,可选用几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热疗和按摩在此期的治疗中极为重要,但是,按摩手法应从轻到重,从损伤周围到损伤局部,损伤局部的前几次按摩必须较轻。 (3)后期一般是指受伤1 ~2周后,此时处理原则是恢复和增强肌肉、关节的功能。治疗方法以按摩、理疗和功能锻炼为主,配合绷带固定及中草药的熏洗等。 慢性损伤可由急性损伤因处理不当或运动过早转变而来,或因长期局部负荷过度,由微细损伤的积累引起劳损。处理原则主要是减轻患部肢体负担,改善伤部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处理方法与急性损伤中后期基本相同。 3.运动性晕厥(重力休克)是怎样产生的?如何避免? 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由于脑部缺血或脑血管痉挛,而引起的暂时性知觉丧失现象,称为运动性晕厥。 原因:造成暂时性脑缺血的原因较多,精神过分激动、有病参加运动、长时间的站立或久蹲后突然站起的情况下,都可能发生晕厥。特别是在赛跑后立即停止不动,由于下肢毛细血管和静脉失去了肌肉收缩时对它们的节律性挤压作用,加上血液本身受到的重力影响,致使大量血液积聚在下肢舒张的血管中,造成回心血流量和心输出量的减少,使脑部供血不足,就可引起晕厥,也称作“重力性休克”。 预防:平时要坚持锻炼身体,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时,量和强度要控制好。赛跑后要继续放松慢跑,并配合做深呼吸。身体虚弱或患病时不要参加较剧烈的运动。 4.试述运动中腹痛出现的原因,出现后如何处理,如何进行预防。 原因:(1)准备活动不充分。由于内脏器官还处于“惰性”状态,就开始进行较大强度的运动,致使内脏器官跟不上运动系统的需要,引起肝脾瘀血而发生腹痛。 (2)呼吸肌痉挛。剧烈运动时,容易打乱均匀、有节奏的呼吸方式,导致呼吸变得急促、表浅,造成肌肉疲劳。膈肌在疲劳后就减弱它对肝脏的“按摩”作用,致使肝脾发生瘀血肿胀引起腹痛。 (3)胃肠痉挛。运动前吃的过饱,喝得过多(尤其是冷饮),饭后过早运动,空腹运动引起胃酸过多或冷空气对胃的刺激等,都可引起胃痉挛;运动前吃了容易产气或难以消化

武术课太极拳理论作业

太极拳介绍以及其健身原理分析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技击效果和保健作用的运动方式。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健身需求日益强,太极拳运动也得到了不断地创新和推广,逐渐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成为许多人日常健身的重要内容之一。全民健身的需求不断刺激着太极拳的发展,太极拳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着全民健身的发展。太极拳之所以发展速度快, 练习人数多, 其主要原因是太极拳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 兼容了传统哲学、古代医学、拳学、兵学、美学等, 特别是与易经八卦学说有着较密切的渊源。结合导引、吐纳, 使气与力合, 着重内壮, 成为整体性和内外统一性的内功拳运动, 使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密切协调配合, 因而在逐渐形成独特的拳术运动的同时, 融拳、哲、医三理于一身, 具有别具一格的技击、哲理和健身等多重功能的优秀传统运动项目。本文阐述太极拳的保健养生作用、太极拳的中医学研究以及太极拳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 1.太极拳介绍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种,归类为内家拳,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太极拳的主要特点动作呈弧型,连贯而圆活,其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新派太极是中国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以杨式风格为主,并吸收了陈、吴、武、孙多家太极的特点,自1957年以来先后创编的多套新编太极套路。国家套路主要有:八式、十六式、二十四式、三十二式、四十二式、四十八式、八十八式太极拳。另外,针对不同的门派,又创编了杨氏四十式、陈氏五十六式、吴式四十五式、孙氏七十三式和武式四十六式太极拳。. 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这种运动既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套路介绍太极拳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该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肩,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势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太极拳很重视练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2.太极拳健身原理分析 太极拳融武术、气功为一体, 是中华传统保健体育的精萃, 它能使练习者收到健身、修身、防身之功效。 2.1太极拳的养生价值 太极拳的练拳过程实质上是以动养形, 又兼养神以静养形, 又兼养神, 达到形神共养, 强身益寿的一完整的养生法。这既符合太极拳阴阳之道, 又与中国统养生法相吻合, 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2.1.1太极拳对形的养生价值 形包括人体的大脑、组织、细胞、脏腑、关节、筋骨、韧带、皮肉、经脉及充满其间的精、气、血、津等等, 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对脏腑的作用。太极拳首要任务之一就是以丹田为内中轴, 将腹胸部开合的运动与深长呼吸、气沉丹田、五弓形变化、活腰壮肾等运动相合为一体, 使五脏六腑受到轻松、柔和、缓慢、方圆的揉搓、挤压和按摩。 对运动系统的作用。太极拳特别强调以内中轴引动腰脊(外中轴) , 依次带动关节, 使人体内外进行轻、松、满、圆的整体性武术运动。这样必然会使人体各系统特别是腰和四肢都得到良好的刺激, 增强其柔韧性、协调性和力量, 将人体筋骨肌肉练得又有弹性又有力量, 加强关节和骨骼的固定性和平稳性, 从而保证关节2.1.2 太极拳对神的养生价值

武术作业

苏州市职业大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全校任意选修课 武术文化探析 选修课时间:周四第10-12节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系 班级: 09电子一班 学号: 097302124 姓名:刘天奇 成绩:

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武术起源于古代战争,战国时期士兵们在战争中掌握的一些搏击竞技技巧经过慢慢的发展与演化就形成了后来的中国武术。但是也有一些观点认为中国武术起源于原始社会。当时的人类用棍棒等工具与野兽搏斗,人们觉得野兽可以和很多人对抗,就开始模仿野兽的动作,从最开始的熊、狼、到鹤、蛇、螳螂等等。少林武术有很多也是相形拳,这个时代叫做拳术时代。而商代产生田猎更被视为武术训练的重要手段。武术的起源没有确定的时间,先人在狩猎时掌握了搏斗的技巧,这些都为以后士兵在战场上应用搏斗技巧铺好了路。除了这两种观点之外《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一书却提出武术虽然部分来自军事需要,但是大部分还是来自民间的私斗。军事用途的武术和民间武术的要求不同。对于中国武术的起源的观点大致就这三种说法。无论是哪一种观点都各有各的道理,毕竟中国武术的起源不能限制在某一段时间某一项活动上。 武术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氏族公社时代,经常发生部落战争,因此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传授、习练着,促进了武术的萌芽。武术成形于奴隶社会时期。夏朝建立,经过连绵不断的战火武术为了适应实战需要进一步向实用化、规范化发展夏朝时期的武术活动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发展:一、军队的武术活动二、以武术为主的学校教育。 商周时期,商代出现了武术训练的重要手段---田猎,商周利用“武舞”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周代设的“序”“序”等学校中也把射卸习舞干列为教育内容之一。相传在周时期出现了一部中国武术史上重要的著作《周易》亦称《易经》“一阴一阳为之道”这本书有涵很丰富的哲学思想对我国养生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其“易有太级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产生了太级学说从此奠基中国武术体系进入春秋战国以后诸候争霸都很重视技术在战场中的运用。齐恒公举行春秋两季的“角试”来选拔天下英雄。在这时期剑的制造及剑道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武术发展于封建社会时期。秦汉以来盛行角力、击剑。随着“宴乐兴舞”的习俗手持器械的舞练时常在乐饮酒酣时出现如《史记·项羽事纪》记载的“鸿门宴”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便是这一形式的反映。此外还有“刀舞”“力舞”等虽具娱乐性但从技术上更近于今天套路形式的运动。 唐朝以来开始实行武举制对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如对有一技之长的士兵授予荣誉称号。裴民将军的剑术独冠一时裴民的剑术、李白诗歌、张旭草书并称唐代三绝的美誉可见武术作为一种文代形式已相当具有影响。 宋元时期以民间结社的武艺组织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有习枪弄棒的“英略社”习射练习的“弓箭社”等。由于商业经济活跃出现了浪迹江湖习武买艺为生的“路歧人”。不仅有单练、而且有对练。 明清时期是武术大发展时期流派林立拳种纷显。拳术有长拳、猴拳、少林拳、内家拳等几十家之多;同时形成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主要的拳种体系。 到了近代武术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武士会等武术组织。1927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得到了蓬勃发展。1956年中国武术协会建立了武术协会、武术队等形成了空前广泛的群众性武术活动网为武术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1985年在西安举行了首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并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委会这是武术发展中历史性的突破。1987年在横滨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标志武术走进亚运会。1990年武术首次被列入第十一届“亚运会”竞赛项目。1999年国际武联被吸收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国际体育单项联合成员这是武术发展中的又一历史性突破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武术即将成为奥运项目意味着“把武术推向世界”的雄伟目标的进一步实现!

太极拳试题(附答案)

太极拳专项课试题 1.武术的作用是_A___。 A强身健体, 娱乐休闲,修身养性,防身自卫.B引人关注C可以占强 2.武术比赛采用 A 计分方法。 A.10分制记分. B.100分制记分 C.5分制记分 3.武术的比赛场地是 B 。 A .长12米宽6米 B.长14米宽8米 C.长9米宽9米 4.武术包含 C 内容。 A击剑B摔跤 C 拳术,器械,对练,散打和其它. 5.武术的主要器械是 A 。 A刀,枪,剑,棍B暗器C弓箭 6.简化太极拳有 C 式。 A16式B30 C24 7.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名称是福娃贝贝、京京、欢欢、迎迎、妮妮,五个字的谐音是 C 。 A中国欢迎您 B 首都欢迎你C北京欢迎您 8.太极拳动作特点是处处带有形, 练习时也对身体和心理有要求, 正确答案是 B 。 A正形体紧注意 B 弧形、体松、心静C随意紧张安心 9.饭后 C 再进行运动较为适宜。 A半小时B十分钟 C 1 小时 10运动中和运动后的饮水, 应 B 为原则。 A随意B少量多次C多量多次 11.简化太极拳24式中唯一一式用脚跟点地的动作叫是C 。 A 独立B海底针C手挥琵琶 12.太极拳有多种流派,在河南的是 B 。 A杨式B陈式C吴式 13.简化太极24式的练习时长是 A 。 A:五到六分钟左右.B八分钟C十分钟 14.马步两脚之间的宽度是 B 。

A随意 B 三脚半长C二脚长 15.武术的步法中____B___是最省力的? A 马步B歇步C弓步 16. 15.武术的步法中____C___是最费力的? A 马步B歇步C虚步 17.太极拳中的”太极”有 C 含意? A很高B很深奥C无穷大 18拳有拳心,拳眼,拳面,拳轮和拳背要素,拳的大拇指应压放在中指食指的B 。 A第一指节B第二指C随意 19武术有 B 主要步法。 A很多B五种C四种 20武术有___B_____主要手法。 A很多B三种C五种 21太极拳运动后是否能马上用凉水洗手或冲凉B_______.。 A.能 B 不能C无严格要求 22.简化太极拳是在 A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杨氏太极拳 B.陈氏太极拳 C.孙氏太极拳 23.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分为 C 组。 A.5组 B.7组 C.8组 24.二十四式太极拳第三式为__A______。 A.白鹤亮翅 B.手挥琵琶 C.左右倒卷肱 25.简化太极拳的动作是以 A 的原则。 A.由简入繁,先易后难B.由繁入简,先难后易C.随机性 26.太极拳动作的特点是 A 。 A.柔和、缓慢、圆活、连贯B.舒缓、连贯C.柔和、圆活 27.太极拳动作的运行路线是 C 。 A.如行云流水,连绵不绝B.刚劲有力,连贯自如 C.处处带有弧形,如行云流水,连绵不绝. 28.简化太极拳24式第四式是 C 。

大学武术理论试题库

武术理论题库 一、单选题 1.中国武术起源于我国远古祖先的? A军事战争B生产活动 C休闲娱乐 D祭祀活动 2.中国武术发展于我国远古祖先的? A军事战争 B生产活动 C休闲娱乐 D祭祀活动 3.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春秋战国时期称什么? A武艺B技击 C武术 D国术 4.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汉代称什么? A武艺 B技击 C武术 D国术 5.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清初称什么? A武艺 B技击 C武术 D国术 6.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民国时期称什么? A武艺 B技击C武术 D国术 7.集体项目通常要求多少人以上的徒手或手持器械的集体演练。 A6人 B8人 C10人 D12人 8.马步两脚距离约为本人脚长的几倍。 A3倍B4倍 C5倍 D6倍 9.虚步后脚外展约为多少度? A30度 B45度 C60度 D75度 10.虚步重心应落在哪儿? A前脚 B两脚中间 C后脚 D腰部 11.歇步时,左脚在前则为下列哪一项? A前歇步 B后歇步 C左歇步 D右歇步 12.冲拳要求力达哪个部位? A拳心 B拳背 C拳轮 D拳面 13.弹腿要求力达哪个部位? A脚面B脚尖 C脚跟 D脚心 14.蹬腿要求力达哪个部位? A脚面 B脚尖C脚跟 D脚心 15.推掌要求力达哪个部位? A掌外沿B掌心 C掌指 D掌内侧 16.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定的动作程序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我们称之为____。 A散打B对练 C集体演练 D实战格斗 17.拳谚有“练拳不练什么,终究艺不高”之说。 A腿 B眼C腰 D身 18.长拳运动中呼吸法总的要求是什么? A“气要提” B“气要托” C“气要聚” D“气要沉” 19.什么时期开始实行武举制,即用考试的方法选拔武勇人才,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A两晋南北朝 B唐朝C宋朝D明朝 20.武术抱拳礼行礼时,拳掌与胸相距多少厘米? A10-20厘米 B20-30厘米 C30-40厘米 D40-50厘米 21.在做跳跃动作和由低式动作进入高式动作时,应该运用什么呼吸方法? A“提法”B“沉法” C“托法” D“聚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太极拳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太极拳 太极拳是武当内家拳之一,为“练身”、“练意”、“练气”三结合的整体运动。其要领是 以意念引导动作,意动身随,刚柔并济,以不变应万变。 在中国,太极拳又被人们叫做“哲拳”。“太极”一词来源于中国古典哲学著作《易经》。北宋时期,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提出了以太极为中心的世界创成论,认为太极是最原初的实体,它的一动一静产生阴阳和宇宙的万事万物。太极拳蕴含着中国古典哲学韵味,以太极图的阴阳鱼为符号,以黑为阴,以白为阳,黑白相依,互抱不离,相互转化,是对立的统一体。于是,形成了动静、虚实、刚柔、开合等动作拳路。中国古典哲学认为,人体也是由阴 阳构成,身体好就是阴阳处于平衡状态。 太极拳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出发,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统一体,人本身也是对立的统一体。练太极拳首先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达到天人合一。太极拳认为自然是个大宇宙,人体是小宇宙。人体,一是形,即由筋、骨、皮、肉组成;二是神,即由精神和意识组成。练太极拳就是既要练筋、骨、皮,又要练精、气、神,做到内外兼修,形神合一,达到人体 的平衡发育,和谐成长。练太极拳,如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会收到多种功效。 太极拳是东方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武苑的古老奇葩,数百年来已衍生出传播海内外的陈、杨、武、吴、孙以及武当、赵堡等多种流派。就其影响力和传播范围来说,主要有陈氏太极 拳和杨式太极拳。 一、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形成于明末清初,为河南陈家沟陈王庭所创,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自陈王庭以后,练拳之风盛行,历代相传,名手辈出。由陈氏支派先后繁衍成武式、杨式、吴式、孙式等不同风格的太极拳种。在近代陈式太极拳的传播中,陈式十七代宗师陈发科及其侄陈照丕、儿子陈照奎起了积极的作用。1928年陈发科由陈照丕的推荐来北京教拳,对北京陈 式太极拳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陈发科在京教拳近30年,为人忠厚,平时少言寡语。他在原有太极拳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进与提高,增加了螺旋缠绕动作,创造了新的拳式,如三换拳、背折靠、退步压肘、中盘、双震脚等动作,从而丰富了陈式太极拳的内容。现在全国普遍流行的陈式太极拳(八十三式)就是陈发科晚年的套路。1953年,陈发科与胡跃贞共同创办了首都武术社,推动了陈式太极拳的发展并培养一大批武术人才。1961年由沈家祯、顾留馨编著出版了《陈式太极拳》一书。1963年,陈发科之子陈照奎应邀到上海、南京、郑州、焦作、石家庄、陈家沟等地教拳,使陈式太极拳得到广泛的发展。为了教学的需要,由冯志强主编了《精练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入门》;由田秀臣、阚桂香合编了《简化陈式太极拳》;由阚桂香主编 了《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这些书的出现,使陈式太极拳进一步得到了普及和发展。 从陈王庭起,陈氏世代传习太极拳,不断对原有的拳套进行加工提炼,逐步形成近代所

温州医学院武术(太极拳)理论考试

武术题库(选择题)加答案 武术理论考试的选择题 选择(每题 2 分) 1.( )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A,长拳 B,南拳 C,太极拳 D,形意拳 2.伸屈性腿法有( ) A,单拍脚 B,侧踹 C,里合腿 D,正踢腿 3.属于步法的有( ) A,马步 B,退步 C,仆步 D,虚步 4.( )拳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南方个省拳势刚烈的拳术 A,太极拳 B,形意拳 C,长拳 D,南拳 5.器械种类很多,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其中属于短器械的是( ) A,枪 B,棍 C,鞭 D,剑 6.武术运动中"眼法"要求做到( ) A,眼随势注 B,眼随手动 C,形断意连 D,势断气连 7.提膝勾手亮掌这一动作通常运用( )呼吸方法 A,托 B,聚 C,提 F,沉 8.对练分为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和( ) A,对刺剑 B,双刀进枪 C,散打 D,徒手与器械对练 9.下面拳术属于二类拳的是( ) A,螳螂拳 B,通背拳 C,八卦掌 D,八极拳 10,武术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都从( )作为它的中心内容 A,技击 B,娱乐 C,健身D,演练 11.武术套路中趣伸性腿法有( ) A,3 种 B,4 种 C,5 种 D,6 种 12.长拳演练中讲究的"六合"是( )六个部位的配合 A,手,肘,肩,颈,膝,腰 B,头,肩,手,腰,脚,腿 C,颈,肘,膝,腿,脚,胯 D,手,肘,肩,胯,脚,膝 13.练习法分为哪几种( ) A,集体,分组,双人,分队,练习 B,分组,分队,分排,单人,练习 C,单人,双人,分队,集体,练习 D,单人,双人,分组,集体,练习 14.武术最初作为( )训练手段 A,搏斗 B,军事 C,健身 D,娱乐 15.在正规竞赛中,长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套路成年组演练时间不少于( ) A,1 分 10 秒 B,1 分 20 秒 C,1 分 D,1 分 30 秒 16.竞赛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 )宽的白色边线 A,3 厘米 B,4 厘米 C,5 厘米D,10 厘米 17.竞赛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等( )运动变化规律编成的 A,相互 B,连接 C,矛盾 D,相向 18.个人竞赛项目场地长为( )米宽为( )米 A,12,16 B,14,18 C,16,10 D,14,10 19.下面器械中是长拳自选器械的是( ) A,朴刀 B,鞭术 C,棍术 D,双刀 20.长拳的主要手法有( ) A,冲,劈,砍,贯,砸等拳法 B,冲,贯,劈,崩,砍等拳法 C,劈,砍,砸,贯,压等拳法 D,冲,劈,崩,贯,砸等拳法 21.其他拳术二类拳有通背和( ) ( ) A,形意,翻子 B,地躺,象形 C,劈挂,八极 D,劈挂,翻子 22,其它器械分三类,有单,双( )器械 A,软 B,硬 C,长 D,短 23.其它拳术套路演练时间为( ) A,50 秒 B,1 分 C,1 分 10 秒 D,1 分 20 秒 24.长拳的手型有( ) A,拳,掌,爪 B,掌,爪,勾 C,拳,掌,勾 D,勾,爪,拳 25.长拳的肘法有( )三种 A,顶,盘,架 B,顶,架,推 C,挑,顶,盘 D,撩,盘,架 26.左虚步的重心应在( ) A,左腿 B,右腿 C,俩腿中间 D,胯部 27.弹腿动作应采用( )示范A,正面 B,侧面 C,背面 D,镜面 28.长拳运动特点是( ) A,快速有力 B,轻柔圆活

太极拳期末考试试题样本,DOC

太极拳期末考试试题样本一、选择题 1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C A.长拳 B.南拳 C.太极拳 D.形意拳 A.托 B.聚 C.提 D.沉 8对练分为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和D A.对刺剑 B.双刀进枪 C.散打 D.徒手与器械对练9下面拳术属于二类拳的是B A.螳螂拳 B.通背拳 C.八卦掌 D.八极拳

10武术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都从A作为它的中心内容 A.技击 B.娱乐 C.健身 D.演练 11武术套路中趣伸性腿法有A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12长拳演练中讲究的"六合"是D六个部位的配合 17竞赛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等C运动变化规律编成的 A.相互 B.连接 C.矛盾 D.相向 18个人竞赛项目场地长为B米宽为米 A.12.16 B.14.18 C.16.10 D.14.10

19下面器械中是长拳自选器械的是C A.朴刀 B.鞭术 C.棍术 D.双刀 20长拳的主要手法有D A.冲.劈.砍.贯.砸等拳法 B.冲.贯.劈.崩.砍等拳法 C.劈.砍.砸.贯.压等拳法 D.冲.劈.崩.贯.砸等拳法 27弹腿动作应采用B示范 A.正面 B.侧面 C.背面 D.镜面 28长拳运动特点是A A.快速有力 B.轻柔圆活 C.绵绵不断 D.势势相连 29D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武术会.体育会等武术组织

A.宋元 B.明清 C.春秋 D.民国 30武术基本功练习中.一般正踢腿要求"三直一勾"."一勾"是指D A.勾手B.勾脚C.支撑腿脚尖勾起D.摆动腿脚尖勾起 31C拳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南方个省拳势刚烈的拳术 A.形意拳 B.长拳 C.南拳 D.太极拳 等棍法为主 B.枪术:长器械一种.由枪头.枪缨和枪杆组成 C.剑术:由剑刃.背.锋.护手.柄等部分组成 D.刀术:长度以直臂垂肘抱刀姿势为准.刀尖高于本人的耳上端 38武术套路中直摆性腿法有C

叶泳湘:太极武术的又一位后起之秀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07187015.html, 叶泳湘:太极武术的又一位后起之秀 作者:刘燕 来源:《青春期健康》2017年第04期 练武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无论严寒酷暑,叶泳湘一直没中断过太极练习。十几岁时叶泳湘就已经练得一手好太极功夫。不仅如此,她还熟练掌握了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棍等多样传统太极功夫,这时候的她,已经是一位太极后起之秀了。 一个出生在武林世家的有颜值又有才华的年轻姑娘,为了宣传和推广传统太极文化,不仅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习和练习太极,更自费拍摄写真宣传太极,还无私地将家传太极招式传授给中外太极爱好者。她,就是被称为“太极掌萌”的杨氏太极传人叶泳湘。 从小修炼太极 得益于母亲是第四代杨氏太极宗师傅钟文传人,叶泳湘从3岁就开始学习太极。一招一式,母亲对叶泳湘要求非常严格。练武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无论严寒酷暑,叶泳湘一直没中断过太极练习。上学后,因为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练习,很多时候叶泳湘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玩耍时间去练习。而靠着母亲的严格训练和自己的坚持,十几岁时叶泳湘就已经练得一手好太极功夫。不仅如此,她还熟练掌握了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棍等多样传统太极功夫,这时候的她,已经是一位太极后起之秀了。 成长中的坚持练习 长期以来,太极在世人的眼中多为养生之术,加上一些门外之人,不时打着太极的幌子,号称练太极能治百病,很多人对太极不仅了解不够,还有着非常严重的偏见。就拿叶泳湘来说,读书时因为太过醉心练武,就不止一次有人说过她只是个练拳的,甚至还有人戏称她学的太极不过是猴戏而已。年少时的叶泳湘听了气愤不已,母亲的教导又不允许她当众与人争辩。为了更好地发扬和继承传统太极文化,大学时,各方面成绩优异的叶泳湘毫不犹豫地报考了上海体育学院。 在上海体育学院求学时,叶泳湘一边学好老师教的知识,一边坚持太极练习。在她的努力下,传统杨氏85式,简化太极24式,太极剑、刀、棍都有了一定的功力。太极讲究“单掌收虚实,双手推是非”。这其中的奥妙和意蕴决非一朝一夕能够领悟。在这期间,因为有外国人开始向叶泳湘的母亲求教太极,这给了叶泳湘一大启发,既然世人对太极并不了解,那何不想办法让世人见识真正的太极奥秘呢?! 亲自见证传统武术魅力 叶泳湘想到了开班授徒的想法,她觉得不能让真正的太极功夫一直“养在深闺无人识”,而应该想办法把它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一起发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没想到的是,叶泳

武术赏析作业

中国武术文化赏析论文 论文题目:谈中国武术文化中的德 院系: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09-1班 姓名:张朝阳 学号:540907030148

中国武术的文化中的德 中国武术与中国文化 中国武术的文化精神由来已久,我们从武术的“武”字就可以进行分析。 “武”字可以拆分成“止”和“戈”两个字。戈是古代的一种长兵器,动干戈就是打斗,就是战争,止字就是停止的止,就是不要动武。那么,为什么武字的结构竟是“止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戢兵”就是把兵器收藏起来,也就是说,武的本义是收兵,所以“止戈”为“武”。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武术的精神底蕴,就是止戈,就是不要动武。或者说,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单纯的胜负,而是中国儒家学说的“致中和”的精神,是道家学说中“无为无不为”的精神。金庸先生在武侠小说中,写到武功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任何招式,所谓无招胜有招。这就是深深契合中国武术的文化精神而作出的结论。 中国古人的实用理性思维方式,中国古人对于做人的特别重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高度集中而经济高度分散的特殊历史背景等,使中国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非常紧密,使中国武术客观成为几乎中国文化全部内容的载体,客观成为了中国文化整体的一个重要符号。正是因为此,很多外国人学习中国武术,除了是要满足其掌握武术技法的需要以外,更多的是想通过练习中国武术来深入学习与深刻体验整体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武术精神,本来就是中国的民族精神,是中国民族精神在武术实践中的落实。不蕴含中国民族精神的武术不能被称为中国武术,所有的中国武术都必须也必然蕴含着积极的民族精神,因此,练习中国武术,体验中国武术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培养中国民族精神的过程。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在武技一道的体现。中国武术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中和养气之说,同时又融合了道家的守静致柔、释家的禅定参悟等诸多理论,从而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武学体系,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文化”。中国武术浸润着民族的性格气质,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搏击之道的独特悟解。它既不同于那种张扬自我、崇尚刚猛的欧美拳击,又不同于极具岛国文化特色的日本空手道,也不同于带有浓烈热带丛林气息的泰拳。中国武术讲究刚柔相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