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和风格
现代文学作品的风格与表现形式

现代文学作品的风格与表现形式现代文学作品是从20世纪初至今的文学创作,它涵盖了各种各样的文体和风格,以及多样的表现形式。
现代文学作品既承袭了传统文学的一些元素,又大胆创新,注入了现代思潮和社会问题的关注。
本文将从风格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讨论现代文学作品的特点。
一、风格1. 现实主义风格现实主义是现代文学的重要风格之一,它追求对社会、个人生活的真实描绘。
现实主义作品通常关注社会问题,着力表现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就以鲜明的笔触揭示出封建社会的种种荒诞和腐朽。
2. 流派风格现代文学中产生了许多流派,如新感觉派、超现实主义等。
这些流派往往以特定的写作风格和表现手法著称。
比如新感觉派注重感官的刺激和感知的主观表现,超现实主义则追求梦幻与现实的结合。
而莫言的作品《红高粱家族》就展现出了浓郁的超现实主义色彩。
3. 内心独白风格这种风格体现了现代人内心的复杂性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作品往往通过描写人物内心的独白,展现了对生活、人性等问题的思考。
例如余华的《活着》中,通过主人公福贵的独白,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感悟,展示了人在苦难中的坚韧和生命的意义。
二、表现形式1. 多声部叙述现代文学作品中常常运用多种叙述视角,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声音展示故事的多层次和多维度。
这种表现形式丰富了作品的层次和深度,使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
例如《平凡的世界》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多视角叙述,使得作品具有了丰富的空间和人物层次。
2. 类型多样化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类型多样,作家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小说和诗歌形式,而是开创了诸如散文、随笔、微型小说等多种新型态。
这些新的表现形式更加接近现实生活和读者的阅读习惯。
例如陈丹青的随笔集《灵感的时间》结合了艺术评论和个人感悟,打破了传统作品的框架。
3. 多样化的叙事技巧现代文学作品常常采用多种叙事技巧来展示故事。
这些技巧包括倒叙、跳跃、插叙等,使得作品更具有跌宕起伏的节奏和张力。
例如《哈利·波特》系列采用了不少的插叙手法,使得故事更加扣人心弦。
中国现代戏剧的形式与风格分析

中国现代戏剧的形式与风格分析中国现代戏剧的形式与风格多种多样,受到了不同文化背景和时代条件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形式和风格进行深入分析。
一、戏剧形式的多样性中国现代戏剧形式繁多,包括话剧、音乐剧、舞剧等多种形式。
其中,话剧是较为常见和主流的形式。
话剧通常以现实题材为基础,通过对话和动作展现剧情发展,有明显的戏剧冲突和转折点。
音乐剧则结合戏剧和音乐的元素,融合了歌唱和舞蹈等艺术形式,表达深层次的情感和内涵。
舞剧则以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舞姿和动作展现剧情。
二、戏剧风格的比较1. 现实主义风格现实主义是中国现代戏剧的主要风格之一。
班固的《陈情表》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开山之作,其写实的风格为后来的现实主义戏剧奠定了基础。
现实主义戏剧强调真实性和现实问题的反映,以人民生活、社会冲突和社会现象为题材,力求展现真实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
著名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品包括曹禺的《雷雨》、郭小云的《白毛女》等。
2. 抒情主义风格抒情主义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另一种重要风格。
抒情主义戏剧追求表达人类内心情感和思想的深度,注重对人物心理以及情感变化的描写。
在形式上,抒情主义戏剧常常运用象征手法和意象化的舞台布景来增强戏剧效果。
著名的抒情主义戏剧作品有鲁迅的《药》和陈独秀的《边城》,它们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引起了广泛关注。
3. 实验性风格实验性是中国现代戏剧中的另一种特色风格。
实验性戏剧突破传统的戏剧形式和艺术手法,探索新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
实验性戏剧常常关注社会问题和个体命运,运用多样化的舞台布景、音乐、服装等元素来呈现剧情。
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袁阔成的《北京法源寺》和孟京辉的《活着》。
三、形式与风格的演变中国现代戏剧在形式与风格上经历了演变与发展。
20世纪初期的戏剧大革命推动了中国戏剧形式和风格的变革,促进了现代戏剧的发展。
从传统戏曲到话剧、音乐剧、舞剧,中国戏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式和风格。
形式和风格

俄国形式主义
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文学的形式,文 学研究的真正对象应是作品的形式价值,是“文学 性”,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的东西,主要包括 文学的语言、结构和形式。形式不是再现内容,而 是决定和创造内容。由此,俄国形式主义还提出了 著名的“陌生化”概念,强调作品语言与现实之间 的距离,认为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通过“扭曲”语 言使现实生活陌生化的过程。
曹雪芹以一位从未见过挂钟的农村老 妪刘姥姥的陌生眼光来写王熙凤堂屋里 的挂钟,收到了陌生化的效果。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 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 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 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 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 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 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 下来了。"周瑞家的与平儿忙起身,命刘姥姥"只管 等着,是时候我们来请你。"说着,都迎出去了.
电影美学形式创造对艺术内容内在结构的组织和构成运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生成内容并使之呈现的外在形态的创造艺术形式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组合艺术内容的组织生成与呈示艺术文本的存在形态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方式艺术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如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这一理论认为艺术作品的基本性质就在于它是?有意味的形式?英国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指出作品的各部分各素质之间的独特方式的排列组合起来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它主宰着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克莱夫贝尔clivebell1881196464关云长的红脸脸谱是忠义的象征?风格?一词最初属于修辞学的概念强调作品中语言的修辞特色
创作形式与文学风格

创作形式与文学风格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表达方式,其形式和风格往往深刻影响着读者的阅读体验。
创作形式与文学风格的不同,往往代表着不同的文学思想,揭示了不同的文化现象和人类精神。
一、创作形式创作形式是指文学作品表现形式的类型,主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寓言等,不同类型的创作形式在表达方式、结构安排和气息格调上有所不同。
以小说为例,小说是通过故事叙述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
小说一般包括人物描写、情节发展和主题思考等,通过可读性强、表现深入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发展故事情节和阐述主题。
围绕着主题展开叙事,描绘出社会,人性和文化困境,同时引导读者进行共鸣和思考。
小说紧密结合社会人文现象,反映了人类精神和文化意识的深层思想。
而诗歌则是通过语言的节奏和韵律,来表现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
诗歌通常比较短小精悍,通过形式上的优美和抒情的写作风格来达到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诗歌形式多样,如汉语诗中的五绝、七绝,诗歌语言雕琢精炼,用词准确,讲究节奏感,颇具美感和韵律美。
散文则是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抒发和感悟的一种文学形式。
散文以其随意性和灵活性为特点,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文化意义。
篇幅较长,表现上也较为平缓,注重抒发和感受。
不同的创作形式都体现出作者特有的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在不同的文学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二、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文学作品内在的写作方式和流露出的情感色彩,与创作形式具有紧密的关系。
文学风格千变万化,可以从叙述角度,描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分类和分析。
不同的文学风格纵贯不同的文学史和文化传统,体现出作家的独特观点和文化身份。
首先是写作节奏。
文学作品的节奏是以字句的运用来进行的,因此具有不同的节奏感。
文学作品中,视觉节奏比较突出,语音、语调和内在的意境节奏也很重要。
在小说中,清晰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人物性格,以及叙事方法和故事的主题,都会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
诗歌则更多的注重抒情和思想冲动,以形式为重,言辞生动,节奏多样。
现代诗歌的形式与风格特点

现代诗歌的形式与风格特点现代诗歌是20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体裁,具有独特的形式和风格特点。
本文将从形式和风格两个方面来探讨现代诗歌的特点。
一、形式特点1. 自由的表现形式:现代诗歌在形式上摆脱了传统诗歌的限制,不再受到特定的格律要求。
它可以使用自由诗、散文诗、抒情诗、象征主义等多种形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2. 短小精炼:现代诗歌更加注重文字的简洁性,往往精炼到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的挑选和搭配,使得诗句更具有力度和冲击力。
3. 多样的排版方式:现代诗歌在排版上也体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它可以采用整齐划一的行列排列,也可以自由地穿插、折断或错位排列,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
二、风格特点1. 主观与客观的结合:现代诗歌通过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的描绘相结合,既突出了诗人的个性和主张,又注重对现实世界的客观反映。
2. 独立的意象表达:现代诗歌常常通过丰富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思想。
这些意象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通过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 情感的细腻和表现力:现代诗歌表达情感更加细腻、深沉,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情感的发掘,使读者更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变化和情感的强烈。
4. 语言的丰富和拓展:现代诗歌不拘一格的特点使得诗人在用词上更为自由,可以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以增加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综上所述,现代诗歌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风格特点,成为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
通过摆脱传统的格律束缚,现代诗歌有更为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和描写手法,让诗歌的艺术性得到更大的发展和表达。
而在风格上,现代诗歌更加注重对情感的细腻描写和语言的丰富拓展,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
现代诗歌的形式和风格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具有时代特色和个人表达的重要艺术形式。
音乐作品创作中的风格与形式的关系

音乐作品创作中的风格与形式的关系音乐作品创作是艺术家将内心情感和创造力转化为声音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音乐的风格和形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风格和形式是音乐作品的两个基本要素,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首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
首先,风格是音乐作品的基本特征之一。
它是指音乐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的音乐语言和表达方式。
不同的风格代表了不同的音乐类型和文化背景。
比如,古典音乐的风格注重对称和平衡,追求高雅和优美;摇滚音乐的风格则更加激烈和激情四溢,强调个人表达和反叛精神。
风格不仅仅是音乐作品的外在特征,更是艺术家对于音乐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其次,形式是音乐作品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它是指音乐作品中各个部分的排列和组合方式,包括主题、变奏、重复等。
形式决定了音乐作品的整体结构和发展,使得音乐作品有着一定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比如,古典音乐常采用的奏鸣曲形式包括了快速的第一乐章、慢速的第二乐章、舞曲或者变奏的第三乐章以及快速的第四乐章。
这种形式使得音乐作品有着明确的结构和发展,使得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风格和形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风格可以影响形式的选择。
不同的风格对于形式的要求和偏好是不同的。
比如,古典音乐的风格注重对称和平衡,因此常常采用对称的形式,如奏鸣曲形式和交响曲形式;而摇滚音乐的风格更加激烈和激情四溢,因此常常采用自由和变奏的形式,如摇滚乐的即兴演奏和变奏曲的形式。
风格对于形式的选择起着指导和影响的作用。
其次,形式可以塑造和表达风格。
形式决定了音乐作品的整体结构和发展,从而影响了音乐作品的风格和表达效果。
比如,古典音乐中的奏鸣曲形式通过快速、慢速、舞曲和快速四个乐章的结构,使得音乐作品有着明确的主题和发展,体现了古典音乐的优雅和对称;而摇滚音乐中的自由和变奏的形式则使得音乐作品更加富有个性和表达力,体现了摇滚音乐的激情和反叛精神。
形式通过其结构和组织方式,塑造了音乐作品的风格和表达效果。
最后,风格和形式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风格与建筑形式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风格与建筑形式在建筑设计中,建筑风格与建筑形式是两个基本概念,它们在设计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筑风格是指建筑物在外观、内部布局、材料选择和装饰等方面所展现出的一种特定风格或风貌。
而建筑形式则指建筑物的具体形状、结构和组合方式。
一、建筑风格的影响建筑风格对建筑的整体形象和氛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不同的建筑风格可以传递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
例如,古典风格的建筑以其优雅、庄重的外观和对称的布局,表达出一种尊贵和历史的感觉。
现代风格的建筑则注重功能性和简洁性,追求科技感和时尚感。
建筑风格的选择应该与建筑物的用途和背景相匹配,以达到更好的建筑效果。
二、建筑形式的特点建筑形式是建筑物的具体形状和结构。
不同的建筑形式对建筑物的功能、空间利用和外观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传统的平面形式如方形或长方形可以提供较为规整的内部空间布局,更适合一些功能较为固定的建筑,如传统住宅或办公楼。
而现代建筑更注重创新,常采用不规则的形式,如曲线、波浪形等,以增加建筑的表现力和独特性。
三、建筑风格与建筑形式的关系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建筑风格决定了建筑物的整体风貌和审美特征,而建筑形式则是实现建筑风格的具体手段。
例如,古典风格的建筑常采用对称的平面形式和柱廊,以体现其庄重和和谐之美。
而现代风格的建筑则更注重创新的形式和自由的布局,以展现其前卫和时尚。
四、建筑风格与建筑形式的应用举例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式的选择需考虑到建筑物的功能、周边环境和文化背景。
以城市中的高层建筑为例,现代风格的建筑常采用流线型的外观形式和不规则的平面布局,以突显其现代感和个性。
而古典风格的建筑则更适用于一些历史悠久的建筑物,如宫殿、教堂等,以体现其庄重和宏伟。
此外,还有一些特定风格的建筑,如东方传统风格、地中海风格等,它们在外观和装饰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常用于特定背景和场合。
总结:建筑设计中,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式是重要的设计要素。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 读书笔记

电影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与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相比,具有自身独特的形式和风格。
而要全面深入地了解电影艺术的形式和风格,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电影的形式——电影语言的表达方式电影的形式是指电影语言的表达方式。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媒介,具有独特的表现方式。
它通过镜头、剪辑、音效等技术手段来传达信息,表达情感,展现艺术美感。
其中,镜头语言是电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镜头的构图、运动、焦距等来展现影像的美感和意义。
剪辑则是电影中非常重要的表达手段,它决定了电影的叙事节奏和情感张力。
音效则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通过声音的变化和处理来增强影片的氛围和情感。
二、电影的风格——导演个人的创作风格电影的风格是指导演个人的创作风格。
每位导演都有自己独特的电影语言和视听风格,他们在创作中体现着个人的审美取向和情感表达。
阿方索·卡隆的电影作品《地心引力》和《未来水世界》都展现出了他对影像语言的独特理解和运用;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作品《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则塑造了他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视听效果;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和《拯救大兵瑞恩》体现了他对历史题材和人性情感的深刻洞察。
三、电影的形式与风格的关系——形式是风格的表现途径电影的形式与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
形式是风格的表现途径,风格是形式的具体体现。
电影艺术以其独特的形式表达出导演个人的创作风格,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电影风格。
当我们欣赏一部电影作品时,既要关注其表现形式的独特性,也要反观其呈现的创作风格。
四、电影艺术的未来发展——多样化与个性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影艺术也在不断向前迈进。
未来的电影艺术将呈现出更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新技术的运用将为电影艺术带来更大的创作空间和表现手段,例如3D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将会为电影创作带来更多可能性;另导演个人的创作风格将会更加突出,个性化的电影作品将会更受欢迎,观众将更加关注导演的个人风格和创作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陌生化
陌生化
以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以陌生的
眼光描写,以消解‚套板反应‛,使读者产生 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 ,如曹雪芹写刘姥姥
什克洛夫斯基说,艺术这所以需要陌生化, 有两个目的:一是抵制审美疲劳并消解日常 生活的‚机械性‛,二是增加艺术感受的难 度进而延长这种感受。
曹雪芹写刘姥姥
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的风格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
二、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
扬雄 ‚心画心声‛ 曹丕‚文以气为主‛ 《文心雕龙·体性》‚气以实志,志以定言, 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正确理解‚文如其人‛
钱锺书:《谈艺录》四八
所言之物,可以饰伪:臣奸为忧国语,热中人 作冰雪文,是也。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 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 不能尽变为谨严。文如其人,在此不在彼也。…… 阮圆海欲作山水清音,而其诗格矜涩纤仄,望可知 为深心密虑,非真闲适人,寄意于诗者。
——钱谷融:《形式与内容》 钱谷融教授
俄国形式主义
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文学的形式,文 学研究的真正对象应是作品的形式价值,是“文学 性”,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的东西,主要包括 文学的语言、结构和形式。形式不是再现内容,而 是决定和创造内容。由此,俄国形式主义还提出了 著名的“陌生化”概念,强调作品语言与现实之间 的距离,认为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通过“扭曲”语 言使现实生活陌生化的过程。
克莱夫· 贝尔 Clive Bell 1881—196464
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
曹操的白脸脸谱是奸诈的象征 关云长的红脸脸谱是忠义的象征
第一节 风格的诸种观念和理论
一、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
‚风格‛一词最初属于修辞 学的概念,强调作品中语言的 修辞特色。 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的高 明就是风格。
巴尔特认为,一个文本由多种写作构成,它 并不存在一个单一的起源,这样的写作来自 多种文化的相互对话,相互结合,相互戏仿。 废除作者与文本之间的父子关系,巴特的目 的是解放文本的意义,提倡一种废除权威控 制的“写作性”文本。
评价巴尔扎克的《萨拉金》
使他看到这个柔弱无力的女子卖弄风骚,脆 弱和娇憨之态,她那骤然的惊恐,莫名其妙 的任性,出自本能的心烦意乱,无缘无故的 大胆,虚张声势和细腻的敏感,都活脱是个 女人。 巴尔特认为这是一段叙述人的语言,也可以 是科学家的语言,中性,无人称,无身份。
创作个性区别于文学风格
创作个性不能单方面决定和构成风格,风格的形成受到题 材主题、体裁的影响 日常个性是作家在世俗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习性,常为俗世 功利困扰,而创作个性是作家在精神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习 性,具有审美的超功利性。
一、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一)文学风格、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 创作个性转化为文学风格
一、文学与艺术形式
两种相反的观念和理论
1.重内容轻形式
传统文论:‚文以载道‛,‚言之有物‛
西欧古典文论:‚再现‛说,‚表现‛说
2.形式主义
俄国形式主义 英美‚新批评‛派 结构主义
文学的形式和内容是两个实体,活在 一起,如钱谷融所言
我们接触到一篇作品的形式, 自然也就接触到了它的内容,而 我们要知道一篇作品的全盘内容, 也非接受它的整个形式不可。
民族风格
俄罗斯大地的声音
屠格涅夫 契诃夫 肖 洛 霍 夫
托尔斯泰 陀思妥耶夫斯基
地域风格
荆楚之地,僻处南方,故老子之书,其说杳冥而深 远。及庄、列之徒承之,其旨远,其义隐,其为文也, 纵而后反,寓实于虚,肆以荒唐谲怪之词,渊乎其有思, 茫乎其不可测矣。屈乎之文,音涉哀思,矢耿介,慕灵 修,芳草美人,托词喻物,志行芳洁,符于二《南》之 比兴。而叙事记游,遗尘超物,荒唐谲怪,复与庄、列 相同。 ——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
——巴拉兹:《电影美学》
形式创造的基本内涵
小结 形式创造 对艺术内容内在结构的组织和构成 运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生成内容并使之呈现 的外在形态的创造
艺术形式
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组合 艺术内容的组织、生成与呈示 艺术文本的存在形态 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方式
三、形式美问题
繁分法
若总其归途,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 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 ——刘勰《文心雕龙· 体性》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 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 奇、委屈、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
第三节 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
一、风格类型的划分
我国古代风格分类理论十分丰富,独具特色。
简分法:刚柔二分 繁分法:《文心雕龙》八体 《二十四诗品》
简分法
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 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 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 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 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廓;其于人也, 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 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 ——姚鼐:《复鲁絜非书》
英美新批评
英美新批评同样也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 其代表人物兰塞姆提出“文学本体论”。文学 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世界或作者。 作为本体的作品,并不是指传统理论中内容与 形式的统一,而是仅仅指作品形式,即所谓的 “肌质”、“隐喻”、“复义”、“反讽”等 语言学或修辞学因素。强调作品的结构之于读 者的意义,强调读者在面对文学作品的时候无 需关注其内容,只要对形式结构进行“细读” 就行了。
形式内容化
形式创造具有塑造内容或者帮助其生 成的作用
文学创造之初,形式创造已经开始。匈
牙利现代艺术理论家巴拉兹曾说 形式的生成作用使内容能得到深化或升 华乃至于产生审美新质
巴拉兹
(作家)‚观察整个生活现实,
不过只是从他们的那种艺术形式的观 点来观察,这种艺术形式已成为他们 表现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三、 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 契合时呈现的特色
刘勰‚因情立体,即体成势‛说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 符外者也。‛ 黑格尔:真正的风格应该是适应‚主题本身及其理想的 表现所要求的‛。
四、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
‚作诗譬如江南诸郡造酒,皆以曲米为料,酿成 则醇味如一。善饮者历历尝之曰:‘此南京酒也,此 苏州酒也,此镇江酒也,此金华酒也。’其美虽同, 尝之各有甄别,何哉?做手不同故尔。‛
……当我们一旦明白了它(指素材)的 内在意义,获得一个深刻而新颖的思想,找 到了主题,情况立刻就不同了。思想的火光 一旦燃起,所有的生活事实、细节,都被通 统照亮,活动了起来,向主题思想的光点聚 集,各找各的位置,各显各的面目;一个作 品的轮廓就明显起来,形成起来。
——王汶石:《漫谈艺术构思》
形式创造的基本内涵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文学的自觉时代‛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
时代风格
目送归鸿, 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 游心太玄。
嵇康与《广陵散》
民族风格
意大利语的柔和和甜蜜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意大利作 家的资质中去。在我看来,词藻的华丽、隐喻的运用、 风格的庄严,通常标志着西班牙作家的特点。对于英国 人来说,他们更讲究作品的力量、活力和雄浑,他们爱 讽喻和明喻甚于一切。法国人则具有明彻、严密和优雅 的风格。 ——伏尔泰:《论史诗》
——谢榛:《四溟诗话》
第二节 风格的定义和内涵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 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 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内在根据——创作个性 基本条件——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外部特征——文体和语言组织
一、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一)文学风格、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
三、文体特色和言语组织是风格 呈现的外部特征
创作个性作为作家潜在的心理构成,有 待于外化、形式化到具体的作品中,才能形 成风格。文体和言语组织是风格的载体。
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语言编码、修辞分布与文学风格
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1.体裁 2.语体 规范语体:抒情语体、叙述语体、对话语体 自由语体:使作家的个性得到充分外化,是创作个性发 展为风格的惟一途径,其本身就是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3.风格
创作实践 外 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日常个性————创作个性————文学风格
(人格结构) 审美升华 (艺术人格) 形式化 (艺术独创性)
二、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是风格 存在的基本条件
布封提出‚风格即人‛ ‚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 所有那些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东西之后所获得的剩余和内 核。‛ 马克思:‚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 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有构成我的 精神个体性的形式。‘风格就是人本身’。‛
结构主义形式观
结构主义强调对作品进行整体的模式研究, 追踪作品的“深层结构”,认为深层结构是 潜藏在作品中的模式,必须用抽象的手段从 作品中加以挖掘。 将文学结构提高到绝对自主的地位,强调作 品的独立性和自足性,几乎彻底取代了作者 的重要性,作品本体论达到了偏激的程度。
巴尔特“作者已死”
形式美是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有意味的形式‛理论 艺术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