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小明吃了一餐晚饭的时间大约是20( ).A. 时B. 秒C. 分2.分针走1小格,秒针要走( ).A. 1大格B. 半圈C. 1圈3.体育课上,小红参加100米赛跑用了( ).A. 1小时B. 10分钟C. 25秒4.把1时、5分、200秒按从短到长的时间排序,排在最前面的是( ).A. 1时B. 5分C. 200秒二、判断题5.秒针从3 走到5,用了2秒.6.我扫地用了五分钟也就是50秒.7.小张打200个字要3分30秒,小李打200个字要200秒,小李比小张慢10秒.8.400米赛跑,小军用了2分36秒,小强用了150秒,小强跑得快.三、填空题9.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________秒.10.80秒=________分;4.26公顷=________公顷________平方米.11.2分25秒=________秒 60毫米=________分米8千米=________米 3吨﹣2000千克=________千克12.3分=________秒1米﹣3分米=________分米40毫米=________厘米 6000米+4000米=________千米13.填上合适的单位.妈妈工作时间是8________ 李红跑50米的时间是12________一根棒球棒长5________ 一篮子水果重2________教室黑板长42________ 汽车每小时行驶80________ 树的身高是156________ 鸡蛋重是50________.四、解答题14.一列火车本应该下午3:35到达上海,因天气原因,晚点了45分钟,实际到达时间是多少?15.学校运动会上这是100米跑的成绩记录.请你填写一下他们跑的名次.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小明吃了一餐晚饭的时间大约是20分钟.故答案为:C.【分析】时间常用的单位有时、分、秒,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2.【答案】C【解析】【解答】分针走1小格,秒针要走1圈.故答案为:C.【分析】钟面被12个数字平均分成12大格,分针走过每个大格是5分钟,分针经过几个大格,就走了几个5分钟,时针走1大格是1时,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60小格,也就是60分;钟面上有60个小格,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1小格,秒针要走1圈,据此解答.3.【答案】C【解析】【解答】体育课上,小红参加100米赛跑用了25秒.故答案为:C【分析】从三个时间上分析,跑100米,用时不可能是1小时和10分钟,都太长了,据此判断即可.4.【答案】C【解析】【解答】因为1小时=3600秒,5分=300秒,200秒<300秒<3600秒,所以把1时、5分、200秒按从短到长的时间排序,排在最前面的是200秒.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1小时=60分=3600秒,1分=60秒,将时、分都化成用秒做单位,然后比较大小即可.二、判断题5.【答案】错误【解析】【解答】5-3=2;5×2=10(秒)故答案为:错误.【分析】钟面上秒针走一大格是5秒,秒针从3 走到5走了2大格是10秒.6.【答案】错误【解析】【解答】5分钟=5×60=300秒,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根据1分=60秒,高级单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的数,据此进行单位换算.7.【答案】错误【解析】【解答】因为3分30秒=210秒,210>200,所以小李比小张快10秒,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打同样的字数,用时短的速度快,据此对比两人的时间即可解答.8.【答案】正确【解析】【解答】2分36秒=120秒+36秒=156秒;156秒>150秒;小强跑得快.故答案为:正确.【分析】400米赛跑,谁用的时间短,说明谁跑得快.三、填空题9.【答案】1【解析】【解答】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故答案为:1.【分析】知道秒针走1小格是1秒.10.【答案】;4 ;2600【解析】【解答】解:①80秒= 分;②4.26公顷=4公顷2600平方米.故答案为:,4,2600.【分析】①低级单位秒化高级单位分除以进率60.②4.26公顷看作4公顷与0.26公顷之和,把0.26公顷乘进率10000化成2600平方米.本题是考查时间的单位换算、面积的单位换算.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11.【答案】145;0.6;8000;1000【解析】【解答】2分25秒=2×60+25=145秒;60毫米=60÷100=0.6分米;8千米=8×1000=8000米;3吨﹣2000千克=1000千克.故答案为:145;0.6;8000;1000.【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单位的换算,根据1分=60秒,1分米=100毫米,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高级单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的数÷进率=高级单位的数,据此进行单位换算.12.【答案】180;7;4;10【解析】【解答】3分=180(秒);1米-3分米=10分米-3分米=7分米;40毫米=4厘米;6000米+4000米=10000米=10千米;故答案为:180;7;4;10.【分析】第一个空,根据进率1分=60秒,3分就是3个60秒,即180秒;第二个空,先把1米化成10分米,再计算;第三个空,1厘米=10毫米,40毫米里面有4个10毫米,即4厘米;第四个空,先计算得到10000米,再把米化成千米,因为1千米=1000米,10000米里面有10个1000米,即10千米.13.【答案】小时;秒;分米;千克;分米;千米;厘米;克【解析】【解答】妈妈工作时间是8小时李红跑50米的时间是12秒一根棒球棒长5分米一篮子水果重2千克教室黑板长42分米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树的身高是156厘米鸡蛋重是50克故答案为:小时;秒;分米;千克;分米;千米;厘米;克【分析】时间的常用单位是时分秒;长度的常用单位是厘米、分米、米、千米;质量的常用单位是克、千克,根据实际情况填空.四、解答题14.【答案】解:3时35分+45分=4时20分答:实际到达时间是4时20分.【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原定的到达时间+晚点时间=实际到达时间,据此列式计算,1小时=60分,计算中满60分,向时进1,据此解答.15.【答案】【解析】【解答】按从小到大依次是:11秒<12秒<13秒<14秒<18秒,因赛跑比跑相同距离用时少,所以排名分别顺序是陆洋、王成明、李明、郭涛、孙军.【分析】本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建立初步的统计思想.。

2024年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24年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24年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0.5 × 8 = (_____)1.2 × 3 = (_____)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得数的()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4.56的十分之一是(),4.56的十分之八是()。

1.25×0.7的积有()位小数,得数是()。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完全相同。

(_____)两个小数相乘,积一定比其中一个小数大。

(_____)4.32×2.3的积是四位小数。

(_____)一个不为0的数乘大于1的小数,积比原数大。

(_____)2.8×5表示5个2.8相加。

(_____)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下列算式中,积最小的是()。

A. 0.2 × 5B. 2 × 0.05C. 0.5 × 2一个数的5倍是1.5,这个数的2倍是()。

A. 0.3B. 0.6C. 3计算1.25×0.8时,因为125×8=1000,所以1.25×0.8=()。

A. 100B. 10C. 1两个因数的积是6.35,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则积是()。

A. 6.35B. 63.5C. 6351.83×2.6的积是()位小数。

A. 2B. 3C. 4四、计算题(共40分)直接写出得数。

(每题1分,共8分)0.6 × 5 = 3 × 0.14 = 0.02 × 0.5 = 7 × 0.08 =1.25 × 8 = 0.3 × 3.6 = 0.8 × 0.125 = 0.72 × 0.2 =列竖式计算。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6小题)1.下面的算式中,积等于10的是()A.12.5×0.8B.1.25×0.8C.2.4×5D.2.5×0.42.如果甲×1.01=乙÷1.01(甲、乙都不等于0),那么()A.甲=乙B.甲>乙C.甲<乙3.两个因数相乘,积有四位小数,已知一个因数是3.9,另一个因数()是3.615.A.可能B.一定C.不可能4.下列各式中,积最小的算式是(()A.4.13×5.37B.41.3×53.7C.413×0.5375.下面的算式中,得数大于第一个乘数的是()A.23.1×3B.23.1×0C.23.1×16.0.□×□=2.4,每个方框里填一个数字,符合要求的填法一共()种.A.4B.8C.无数二.填空题(共6小题)7.求4个7.5的和是多少,算式是.8.两个小数都小于1,积是整数,是小数.(填“可能”“不可能”或“一定”) 9.15.27×2.8的积是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10.4个9.95相加,用加法列式是,用乘法列式是.11.2.8×0.7的积有位小数,积保留整数约是.12.5.4×2.41的积是位小数,把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三.判断题(共5小题)13.笔算小数乘法时,一定要把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判断对错)14.3.999×0.5的积是四位小数.(判断对错)15.一个数乘小数的积一定小于这个数乘整数的积.(判断对错)16.一个小数的26倍比原来的数大.(判断对错)17.34乘一个小数,积一定比34小.(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2小题)18.口算.1.5×4=2.8×0.8= 1.6×0.5=1.11×0.8=0.3×0.2=0.77×5=19.计算1.7×0.9= 1.4×0.2=0.8×1.8=3.1×0.3=0.6×4.5= 1.7×0.3=五.应用题(共3小题)20.1千克大豆可榨0.18千克豆油,10千克大豆可榨多少千克豆油?1000千克大豆可榨多少千克豆油呢? 21.实施精准扶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某市计划每个贫困户投入资金0.68万元用于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120个贫困户一共需要投入资金多少万元?22.小林在用计算器计算“34.9×3.5”时,计算器上小数点的按键坏了,但他用计算器算出了结果.请你用算式写出他想到的方法.六.操作题(共1小题)23.涂一涂,算一算.七.解答题(共2小题)24.认真思考,正确填写.25.根据第一栏的积,从左到右写出其他各栏的积.因数14 1.4 1.40.140.14 1.4因数25 2.50.250.25 2.50.025积350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分析】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别计算出各式的结果,然后与10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12.5×0.8=10,1.25×0.8=1,2.4×5=12,2.5×0.4=1,答:积等于10的是12.5×0.8.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以及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2.【分析】一个不等于0的数乘大于1的数,其积大于这个数,一个不等于0的数除以大于1的数,其商小于这个数.即甲×1.01比甲大,乙÷1.01比乙小、由此可知甲<乙.【解答】解:因为甲×1.01>甲乙÷1.01<乙甲×1.01=乙÷1.01所以甲<乙.故选:C.【点评】此题也可设甲(或乙)为一个确定的数,然后根据小数乘、除法求出乙(或甲),通过比较即可确定甲、乙两数哪个大(或小).3.【分析】因为积是四位小数,其中一个因数是3.9是一位小数,那么另一个因数一定是个三位小数,据此判断选择.【解答】解:已知一个因数3.9是个一位小数,积有四位小数,则另一个因数是个三位小数即可,故另一个因数可能是3.615.故选:A.【点评】考查了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因数的小数的位数和.4.【分析】根据乘法的性质,41.3×53.7=413×5.37,413×0.537=41.3×5.37.其中一个因数都是5.37,另一个因数都大于1,另一个因数大,积就大,反之积就小.通过比较每个算式中另一个因数的大小即可确定哪个算式积最小.【解答】解:4.13×5.3741.3×53.7=413×5.37413×0.537=41.3×5.374.13<41.3<4134.13×5.37的积最小.故选:A.【点评】一个大于0的数乘大于1的数,其积大于原数,这个大于1的数越大,积就越大,反之积就越小.关键是根据乘法的性质,把这三个算式化成一个因数相同的算式.5.【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在一个乘法算式(乘数不等于0)中,当乘数大于1时,积比被乘数大.【解答】解:因为23.1×3>23.123.1×0=023.1×1=23.1所以得数大于第一个乘数的是选项A.故选:A.【点评】同理,在乘法算式(乘数不等于0)中,乘数等于1时,积就等于被乘数,乘数小于1时,积就小于被乘数.6.【分析】根据小数乘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0.3×8=2.40.4×6=2.40.6×4=2.40.8×3=2.4故符合要求的填法一共4种.故选:A.【点评】考查了小数乘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二.填空题(共6小题)7.【分析】要求4个7.5的和是多少,用7.5×4即可.【解答】解:7.5×4=30.答:4个7.5的和是多少列式为7.5×4.故答案为:7.5×4.【点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8.【分析】根据题意,假设这两个小数分别是0.9与0.9,或0.2与0.5,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它们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假设这两个小数分别是0.9与0.9,或0.2与0.5;0.9×0.9=0.81,0.81<1;0.2×0.5=0.1,0.1<1;由此可以得出,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小于1,乘得的积一定也小于1;所以,两个小数都小于1,积不可能是整数,一定是小数.故答案为:不可能,一定.【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小数乘法的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9.【分析】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15.27×2.8的积是多少,可确定是几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即可.【解答】解:15.27×2.8=42.756≈42.8答:15.27×2.8的积是三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42.8.故答案为:三,42.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小数乘法和“四舍五入法”的掌握情况.10.【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的加数的和是多少,用加法算式为9.95+9.95+9.95+9.95,也可以列成乘法算式是9.95×4.【解答】解:加法算式:9.95+9.95+9.95+9.95=39.8乘法算式:9.95×4=39.8答:4个9.95相加,用加法列式是9.95+9.95+9.95+9.95=39.8,用乘法列式是9.95×4=39.8.故答案为:9.95+9.95+9.95+9.95=39.8,9.95×4=39.8.【点评】此题考查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既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11.【分析】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2.8×0.7的积,然后根据四舍五入法进一步解答.【解答】解:2.8×0.7=1.96,积有两位小数,积保留整数约是2.故答案为:两,2.【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注意用四舍五入法保留相应的小数位数.12.【分析】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利用“四舍五入法”分别求出近似数即可.【解答】解:5.4×2.41=13.014,积是三位小数,把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是13.0,保留两位小数是13.01.故答案为:三,13.0,13.01.【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利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三.判断题(共5小题)13.【分析】计算小数乘法,是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因此小数乘法不需要小数点对齐,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应把因数的末尾对齐,而不是把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的方法,一般把因数末尾对齐,不需要把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14.【分析】根据小数乘法的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尾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由此解答.【解答】解:因为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因数小数位数之和,所以3.999×0.5的积小数位数是3+1=4位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积的小数位数的确定方法.15.【分析】4×12.9是一个数乘小数,4×3是一个数乘整数,但是因为12.9大于3,所以4×12.9的积大于4×3的积,所以原题说法错误.【解答】解:算式4×12.9和4×3,因为12.9大于3,则4×12.9的积大于4×3的积,所以一个数乘小数的积不一定小于这个数乘整数的积.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数乘法计算的灵活运用情况.16.【分析】通过平常的计算我们可以总结规律: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比较,(两个因数都不为0),要看另一个因数;如果另一个因数大于1,则积大于这个因数;如果另一个因数小于1,则积小于这个因数;如果另一个因数等于1,则积等于这个因数;由此规律解决问题.【解答】解:例如:0×26=0和原来的数相等;所以一个数的26倍比原来的数要大的说法是错误的,必须是0除外.故答案为:×.【点评】这种题目从整数的乘法到小数乘法、分数乘法都有渗透,做题时要靠平时的积累,不要单凭计算去判断,要形成规律.17.【分析】我们运用假设数值的方法进行计算,假设小数分别是0.5,1.5,进行列式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34×0.5=1734×1.5=51一个不为0的数乘以小于1的小数,积一定小于原数,一个不为0数乘以大于1的小数,积一定大于原数.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四.计算题(共2小题)18.【分析】根据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答】解:1.5×4=62.8×0.8=2.24 1.6×0.5=0.81.11×0.8=0.8880.3×0.2=0.060.77×5=3.85【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19.【分析】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答】解:1.7×0.9=1.531.4×0.2=0.280.8×1.8=1.443.1×0.3=0.930.6×4.5=2.71.7×0.3=0.51【点评】考查了小数乘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五.应用题(共3小题)20.【分析】1千克大豆可榨0.18千克豆油,10千克大豆可榨10个0.18千克,即0.18×10;1000千克大豆可榨1000个0.18千克,即0.18×1000.【解答】解:0.18×10=1.8(千克)0.18×1000=180(千克)答:10千克大豆可榨1.8千克豆油,1000千克大豆可榨180千克豆油.【点评】考查了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21.【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0.68×120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0.68×120=81.6(万元)答:120个贫困户一共需要投入资金81.6万元.【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倍数关系: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就简便运算,用乘法求解.22.【分析】两个因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100、1000…倍,则乘得的积也扩大(或缩小)10、100、1000…倍;如果想得到原来的乘积,只要相对应的把的积缩小(或扩大)10、100、1000…倍;利用此种规律解答即可.【解答】解:要使积不变,把积缩小10×10=100倍就可以,算式为:349×35÷100.【点评】此题主要利用两个因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100、1000…倍,则乘得的积也扩大(或缩小)10、100、1000…倍;如果想得到原来的乘积,只要相对应的把的积缩小(或扩大)10、100、1000…倍,利用这个规律解决问题.六.操作题(共1小题)23.【分析】(1)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0.01,0.32表示这样的32份.0.32×3表示3个32份,是96份.(2)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0.01,0.04表示这样的4份.6×0.04,可看作0.04×6,表示6个4份,是24份.【解答】解:涂一涂,算一算:【点评】此题是考查小数的意义、小数乘法的意义.七.解答题(共2小题)24.【分析】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解答】解:【点评】考查了小数乘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进行计算.25.【分析】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或除以)几,积也乘以(或除以)几.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因数14 1.4 1.40.140.14 1.4因数25 2.50.250.25 2.50.025积350 3.50.350.0350.350.035【点评】考查了小数乘法,关键是熟悉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或除以)几,积也乘以(或除以)几.。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5m,宽是长的A.25×(1+1/10)B.25×(1+1/5)C。

1+25/10D。

10×(1+2/5)答案:B改写: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5m,宽是长的1.2倍,求这块地面积的算式是25×(1+1/5)。

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5m,宽是长的A。

25×(1+1/10)B。

25×(1+1/5)C。

1+25/10D。

10×(1+2/5)答案:A改写: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5m,宽是长的1.1倍,求这块地面积的算式是25×(1+1/10)。

3.(25×25)÷(25×5)=()A。

1B。

5C。

9D。

25答案:B改写:25米长的菜地,每5米为一区,共划分成了几个区域?4.食堂原有15千克味精,第一周用去了5千克,第二周用去了剩下的,要买进()千克味精,才比原有味精多2千克。

A。

3B。

5C。

7D。

9答案:D改写:食堂原有15千克味精,第一周用去了5千克,第二周用去了剩下的,要买进9千克味精,才比原有味精多2千克。

5.做一件儿童上衣用布3米,做一条儿童裤子用布量是一件上衣的2/3,做一条裤子用布多少米。

做一条裤子比做一件上衣少用布1米。

A。

一条裤子:2米,少用的布:1米B。

一条裤子:2米,少用的布:2米C。

一条裤子:3米,少用的布:1米D。

一条裤子:3米,少用的布:2米答案:D改写:做一件儿童上衣用布3米,做一条儿童裤子用布量是一件上衣的2/3,做一条裤子用布3米×2/3=2米。

做一条裤子比做一件上衣少用布1米,所以做一条裤子需要3米布,少用的布为2米。

6.(4×5)÷(20÷5)=()A。

3B。

4C。

9D。

12答案:B改写:(4×5)÷(20÷5)=(4×5)÷4=5.7.一个长方形的长是70分米,宽是分米,做15个这样的长方形,需要()平方分米的纸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填一填。

(2题3分,6题5分,其余每空1分,共25分)1.0.72+0.72+0.72+0.72+0.72=5×0.72=3.6.2.4.5×3.7=16.65,0.45×370=166.5,4.5×0.37=1.665.3.8.52×2.6的积是2位小数,得数保留整数约是22,保留两位小数约是22.23.4.3.54×2.6的积是2位小数,如果将3.54扩大到原来的100倍,2.6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积是915.6,原来的积是9.156.5.326.03×3257.54,4.7×0.58>2.726,4.7×10=47,0.47×58>27.26,69×9.6>662.4,4.7×9+4.71×0.851<44.79.6.25×(0.77×0.4)=7.7×10,7.7×10=77,所以25×(0.77×0.4)=77.6.8×5.8+6.8×4.2=8×10.0,8×10.0=80,所以8×5.8+6.8×4.2=80.8-0.8)×12.5=7.0×10.0-0.7×1.25=70-0.875=69.125.7.9.6×1.25=12,1.2×(8×1.25)=1.2×10=12,这里运用了结合律进行简算。

8.妈妈在超市买了2.5千克面粉,每千克4.6元,妈妈买面粉用了11.5元。

二、辨一辨。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1.×一个数乘小数,积不一定比原来的数小。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最小的自然数?A. 0B. 1C. 2D. 32.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A. 5B. 10C. 15D. 203.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这个数可能是:A. 质数B. 合数C. 1D. 04. 下列哪个分数是最简分数?A. 4/8B. 5/10C. 3/4D. 6/95.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8厘米、6厘米和5厘米,它的体积是:A. 240立方厘米B. 180立方厘米C. 120立方厘米D. 100立方厘米6.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奇数个,这个数是:A. 质数B. 合数C. 1D. 07.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8,最小公倍数是48,这两个数可能是:A. 8和48B. 16和24C. 24和48D. 8和248. 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可能是:A. 1B. 2C. 3D. 49.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可能是:A. 1B. 2C. 3D. 010. 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A. 1B. 2C. 3D. 4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一个数的约数包括1和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

12. 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最小的倍数是______。

13.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14.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

15.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

16.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2,最小公倍数是36,这两个数可能是______和______。

17. 一个数的平方是16,这个数是______。

18. 一个数的立方是27,这个数是______。

19. 一个数的倒数是1/2,这个数是______。

20. 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30分)21. 计算下列各题,并写出计算过程:(1)23 × 45(2)1234 ÷ 3422. 求下列各分数的和,并化简:(1)3/4 + 2/5(2)7/8 + 5/1223. 求下列各长方体的体积:(1)长10厘米,宽8厘米,高5厘米(2)长15厘米,宽10厘米,高6厘米24. 求下列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1)18和24(2)30和45四、应用题(每题10分,共30分)25. 一个长方体的游泳池,长50米,宽25米,深2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综合测试卷第1单元小数乘法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第4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1.根据45×37=1665,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4.5×3.7=()0.45×370=()4.5×0.37=()2.3.63×1.8的积保留整数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3.在里填上“>”“<”或“=”。

0.79×3263264.03×3.14.033.5×113.5×10+3.54.根据运算律填上合适的数。

(1)4.4×7.5=×7.5+×7.5(2)1.25×(0.64×0.8)=××(3)7.1×2.9+2.9×2.9=(+)×5.两个因数的积是3.89,如果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除以100,积应是()。

6.奶奶去超市买白菜,称量时电子秤上显示的质量是1.3 kg,白菜每千克是6.05元,奶奶应付()元。

如果精确到角,那么应付()元。

7.同同的姐姐在美国买了一部手机花了350美元,当时1美元可兑换6.95元人民币,这部手机用人民币买要()元。

8.两个一位小数相乘的积保留一位小数约是11.0,这个积最小是(),最大是()。

9.康馨小区每层楼高2.85 m,典典家住12楼,典典家的地板距离地面()m,蓝蓝家住8楼,她家天花板距离地面()m。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18分)1.【跨学科】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在古代是一个长度单位。

以周的度量衡来论,“一仞”就是八尺,一尺约等于23.1厘米。

那么“一仞”相当于()。

A.一个成年人的身高B.18米C.一个成年人一臂的长度D. 30米2.典典用计算器计算15.8×7.9时,错误地输成了14.8×7.9,他需要怎样做才能弥补这个错误?()。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含答案)
2.看数圈一圈。
六、比一比。(每题3分,共9分)
1.在少的后面画“√”。
2.在多的后面画“√”。
3.在数量多的物体下面画“ ”。
七、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10分)
1.让每只小兔都能吃到一个萝卜。你认为挑哪一堆比较合适?把它圈起来。
2.
一只动物住一间房子,还有()间房子是空的。
答案
一、⑥⑧④
二、
三、
三、数一数,比一比。(每题8分,共24分)
1.在多的后面画“√”。
2.在蜡烛插得最少的蛋糕下面画“○”。
3.哪组数量最多?在下面画“○”。
四、数一数,填一填。(每空5分,共20分)
1.两杯水原来一样多,爸爸和妈妈谁喝的水多?
()喝的水多。
2.
(1)从第一行拿走()支 ,两行 同样多。
(2)给第二行添上()支 ,两行 同样多。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连一连。
二、你知道 的后面藏的是几吗?
1.45 72.10 87
3. 454.67 10
三、把同样多的部分用线圈起来。
1. 2.
四、先数一数,再写数。
() () () ()
() ()
五、按照图下面的数,在“ ”里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六、画一画。
1.画 ,要与 同样多。
2.画 ,比 多3个。
3.在方框中画 ,左边方框中的最少,右边方框中的最多。
七、数一数,有几个就圈几。
123
345
567
789
八、从1写到10。
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略
二、1.62.963.234.89
三、略
四、6910571
五、略
六、提示:1.画5个 。2.画7个 。3.左面画5个 ,右面画7个 (答案不唯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 10个十万是(),10个一千万是(),一百万包含()个万。

2. 7406000这个数的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读作:。

3. 一个多位数加上1后等于10万,这个数是:。

4. 20002002的最高位是()位,右边“2”表示2个(),中间的“2”表示2个(),左边的“2”表示2个()。

5. 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叫做,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大的自然数是,自然数的个数是。

6. 亿位左边一位是,右边一位是。

7. 7184395641这个数里,“4”在位上,表示,“1”在位上,
表示。

8. 请用“4,7,6,5,0”五个数组成最大的五位数是,组成最小的五位数是。

二.判断对错
1. 比九百九十九万大1的数是10000000. ()
2. 620000700读这个数时只读一个零。

()
3. 一个七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千万位。

()
4. 763404829的近似数是8亿。

()
5. 由80个十万和54个十组成的数是800054. ()
6.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
7. 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单位是十进制计数法。

()
8. 读多位数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必须读出来。

()
三.先写出横线上的数,再改写成以“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1)地球赤道一圈的周长大约是四千万米。

写作=
(2)一个人血管总长约四百万米。

写作=
(3)全球人口已超过六十一亿人。

写作=
四.把9007,8999,九千九百九十四,90899,一万零一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五.在○里填上>,<或=
三千四百零三万○24030000 1000235○980000 九百三十万零六十○90000000
六.应用题
1. 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高3米,墙上有一块面积为3.8平方米的黑板,现在要粉刷这面墙,需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