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预拌混凝土企业内设试验室要求
湖南预拌商品混凝土及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单位内设试验室要求

附件湖南省预拌商品混凝土及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内设专项实验室要求一、场地要求预拌商品混凝土及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内设实验室的场地必须满足必要的检验检测要求。
实验室内应按要求配备标准养护室、试配室(成型室)、水泥室、力学室、留样室、骨料室、化学分析室、天平室、高温室和资料室等场所,实验室内应合理布局并与实际工作流程相适应,具体规定如下:1.留样室、骨料室、天平室、化学分析室、水泥室的温度、湿度必须符合标准规定;2.成型室温度应符合标准要求,其面积应能保证正常的混凝土试配、成型需要;3.标准养护室温度、湿度应符合标准要求并能得到有效控制,且应与企业生产能力相适应,试块、试件的放置及养护方式应满足标准要求;4.其他检测场所的清洁、采光、通风、温度、湿度等应满足检验检测及标准规范的要求,防止环境因素影响检验检测工1 / 13作;5.应按要求配置防火、漏电保护等必要的安全措施。
二、人员要求生产企业内设实验室应配备相关专业、学历并有相关工作经历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检测试验人员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且不得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从业。
三、实验室检测能力及设备要求生产企业内设实验室应具备水泥、集料、外加剂、掺合料和混凝土等项目的检验检测能力,配备能满足要求的检验检测设备,并建立由专人负责的设备管理台账,设备管理应按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1号)、《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GB50618-2011)的相关规定进行。
预拌混凝土企业实验室技术能力配置表(仪器设备)2 / 133 / 134 / 135 / 136 / 137 / 13四、管理制度要求各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具备完整、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专项实验室能严格按照如下的管理制度和保证体系运行:(一)实验室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二)原材料检验及检测样品管理制度;8 / 13(三)检验检测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四)试验报告的编制、校核、审批制度;(五)检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六)实验室环境管理制度;(七)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八)生产质量水平分析统计制度等。
2023预拌混凝土试验室标准

2023预拌混凝土试验室标准一、原材料质量1.1 水泥: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强度等级、安定性、凝结时间等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1.2 砂: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1.3 碎石: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
1.4 水: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二、配合比设计2.1 试验室应根据设计要求、原材料性能和实际施工需要,进行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2.2 试验室应进行试配,选定符合要求的配合比,并确定适宜的施工坍落度。
三、试验室设备3.1 试验室应配备足够的设备和仪器,包括搅拌机、振动台、压力机、坍落度仪、试模等。
设备和仪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3.2 试验室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试件制作与养护4.1 试验室应根据配合比要求,制备混凝土试件,试件的制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4.2 试件制作后,应在标准养护条件下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天。
五、试验程序与标准试验方法5.1 试验室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试验程序和方法,进行混凝土的各种性能测试,如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坍落度等。
5.2 试验室应定期对试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试验人员的技能和素质符合要求。
六、质量控制与检验6.1 试验室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试件制作、试验过程等进行全面控制。
6.2 试验室应对每一批混凝土试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定。
七、安全卫生与环保7.1 试验室应建立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7.2 试验室应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减少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噪音、粉尘和废渣等对环境的影响。
八、记录与报告8.1 试验室应对所有的试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试件制作与养护、试验程序与标准试验方法等。
预拌混凝土试验室标准

预拌混凝土试验室标准
预拌混凝土试验室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GB/T 50081-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规范》:该标准包括了混凝土试件制备、强度试验、配合比试验、抗渗性试验、耐久性试验等各项试验的规定和要求。
2. GB/T 50315-2000《混凝土强度检验标准方法》:该标准规定了混凝土强度试验的基本原理、试验设备和仪器的要求、试验方法的步骤和要求等。
3. GB/T 17671-1999《混凝土用水质量检验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用于混凝土配制的水质量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4. GB/T 50082-2009《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抗氯离子渗透性、抗碱-骨料反应性等耐久性试验的方法和要求。
5. GB/T 50082-2009《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抗氯离子渗透性、抗碱-骨料反应性等耐久性试验的方法和要求。
6. JGJ 55-2011《混凝土试验规程》:该规程是中国国家建筑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混凝土试验的统一规程,包括混凝土材料试验和混凝土结构试验两部分内容。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预拌混凝土试验室标准,具体标准还需根据相关工程项目和具体试验要求来确定使用。
预拌混凝土试验检测资质要求

预拌混凝土试验检测资质要求
一、人员资质
1.实验室负责人:应具有工程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3年以上混凝
土行业技术工作经历。
2.检测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并经过专业培训,持有相应
的资格证书。
3.质量监督员:应具有相关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并经过专业培训,持有相
应的资格证书。
二、设备配置
1.应配备符合检测需求的试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振
动台、压力试验机等。
2.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检测能力
1.应具备对预拌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能力,包括砂、石、水泥、外加剂等。
2.应具备对预拌混凝土性能的检测能力,包括坍落度、抗压强度、抗渗性能
等。
3.应具备对预拌混凝土产品的检测能力,包括混凝土结构构件、预制混凝土
构件等。
四、质量保证
1.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检测过程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准确性。
2.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持续改进管理体系。
3.应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和检测能力。
五、保密义务
1.应保守客户的技术和商业秘密,不得擅自泄露或向外界提供相关信息。
2.在合同有效期内,不得将检测结果用于其他用途或向第三方提供。
六、培训与交流
1.应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检测人员的技能和素质。
2.应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和技术交流活动,了解行业动态和最新技
术进展。
【免费下载】湖南省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细则

湖南省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细则(试行)湘建建〔2008〕111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全省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湖南省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预拌混凝土生产与施工技术规程》等法规及规范标准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使用的预拌混凝土从采购、生产、运输(送)到现场施工等环节。
第二章采购管理第三条采购单位应当向取得预拌混凝土生产相应资质的生产单位采购,签订采购合同之前,应查验生产单位的资质证书。
第四条采购单位应当与生产单位签订预拌混凝土采购合同,采购合同中应当载明预拌混凝土以下技术和质量内容:1、工程名称,工程地址,使用的工程部位,用量,强度等级,坍落度。
2、对原材料品种、规格的要求;对外加剂和掺合料品种、掺量和掺入方式的要求;对混凝土性能的特殊技术要求(如抗冻、抗渗、抗折、氯盐含量、缓凝、早强、无收缩等)。
3、供应方式,交接地点、日期、时间,小时供应量,运距等。
4、专用生产配合比,指定的外加剂、掺合料和专用材料以及技术条件。
第三章生产质量管理第五条从事预拌混凝土生产的单位必须取得有权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资质证书,并在核准的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停业整顿期间及整改限期内不得生产或销售预拌混凝土。
第六条生产单位应当健全预拌混凝土生产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必要的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建立原材料(水泥、骨料、水、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生产设备、产品销售等台帐。
严格按照有关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要求生产和运(输)送预拌混凝土。
第七条生产单位应当加强对生产预拌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管理,按照有关规范、规程、标准的要求,对所有使用的原材料按不同规格、批次及批量进行检验检测。
其中不少于30%的试件、试样、试块应送有见证取样检验检测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测。
原材料检验检测不合格的,不得用于生产。
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试验室基本条件与管理

信阳市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试验室基本条件与管理0 一0 年八月第一章概述.................................................................... ..1 第二章试验室管理要求.......................................................... ..2 第三章组织机构................................................................ ..33.1 组织机构 (3)3.2人员配备及素质要求与权利委派 (4)第四章试验室设施与检测环境条件............................................ (7)4.1检测能力 (8)4.2试验仪器设备 (8)4.3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维修、维护、保养要求 (9)4.4标志化管理 (12)4.5仪器设备档案 (13)4.6仪器设备的操作管理 (13)4.7设备计量管理 (14)4.8 质量记录管理 (14)第五章人员岗位责任制....................................................... ..225.1主任(兼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22)5.2副主任(兼质量负责人)岗位职责 (23)5.3 质检组长岗位职责 (24)5.4 试验组组长岗位职责 (25)5.5 试验员岗位职责 (26)5.6出厂检验员岗位职责 (27)5.7交货检验(现场调度)员岗位职责 (27)5.8 资料员岗位职责 (28)5.9抽样人员岗位职责 (29)5.10样品管理员岗位职责 (29)第六章试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306.1 试验工作质量控制规定 (31)6.2 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32)6.3 试验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33)6.4 试验报告审核、签发制度 (35)6.5 试件标准养护管理制度 (35)6.6 样品管理制度 (37)6.7 能力对比制度 (37)6.8 混凝土配合比管理制度 (38)6.9 委托试验管理制度 (39)6.10异常情况及质量监督制度 (39)6.11事故分析上报制度 (41)6.12质检组工作职责 (41)6.13试验组工作职责 (42)6.14 资料室工作职责 (43)6.15生产混凝土配合比调整规定 (43)附录一河南省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 .46 附录二信阳市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规定.............................. .52 附录三 GB/T 14902-2003 预拌混凝土........................................... .58第 1 章概述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生产活动,随时都在消耗大量的材料,而这些材料的质量是不稳定的。
预拌混凝土试验室管理制度

预拌混凝土试验室管理制度一、概述预拌混凝土试验室是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预拌混凝土的质量,预拌混凝土试验室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以确保预拌混凝土生产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本文将针对预拌混凝土试验室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二、试验室管理制度1.试验室管理机构预拌混凝土试验室应设立管理机构,由试验室主任领导,下设技术员和实验员等。
由于试验室所涉及的技术性较高,试验室技术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关资格证书。
2.试验室管理制度(1)实验项目管理试验室应按照标准组织试验,试验记录应当详细、准确、规范,并妥善保管。
对于不能达到规定强度等指标的混凝土,应记录并查找可能的原因。
(2)设备管理试验室设备需经过认证并定期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转。
检测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修复并记录相关信息,以便日后追溯。
(3)材料管理试验室对于强度等指标不合格的原材料,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置,并及时向生产部门上报。
同时,试验室应每年对原材料进行鉴定和筛选,及时进行试验,并记录测试结果。
3.实验室验收试验室验收应在每季度进行,验收范围包括设备管理、抽检试验情况、维修记录等所有方面,并督促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4.实验室文档编写试验室应定期编写法规制度以及工作情况报告、保养记录等文档,以确保管理系统的规范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5.质量检测试验室应定期对生产调拌的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测,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等工程质量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并达到预期要求。
6.安全管理试验室应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并严格执行,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并消除隐患。
同时,试验室应建立安全工作档案,做好事故记录和处理工作,以便后续安全管理和防范工作。
三、结论预拌混凝土试验室管理制度需要严谨、规范,并不断更新改进,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只有熟悉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才能保障试验室质量水平。
预拌混凝土试验室配置

试验设备
5.0.2 试验室应根据所开展试验项目的标准要求配备 满足需要的试验设备,且宜按照使用频率及精密度分 为A、B、C三类
专业 参数
石 预拌混 凝土试
验室 水泥
2021/2/9
项目
执行标准
筛分析
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和紧密
堆积密度 含水率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 准》JGJ 52
含泥量
《建设用卵石、碎石》
泥块含量
GB/T 14685
针片状总含量
压碎指标
坚固性
《水泥细度检测方法 筛析法》GB/T 1345
细度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GB/T
试验室应对出具的试验报告、出厂合格证等质量证明 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2021/2/9
4
基本规定
试验室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并增强纠错能力和持 续改进能力。
试验室应采用工程检测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效果 和工作水平。
试验室应建立试验档案及日常试验资料管理制度。 试验室应按照相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
4.0.2 试验人员应根据主要工作内容承担相应技术岗 位工作,包括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试验操作人 员、设备管理员及档案管理员等,所有上岗技术人员 均应通过专业培训,满足试验要求。
4.0.3 每一试验室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应具有3 年以上相关专业试验室工作经历,并应具有工程类专 业中级及其以上技术职称或同等水平资格证书,掌握 相关领域知识。专职试验操作人员不应少于4人
试验人员:经建设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有关机构的考核 ,从事试验技术管理和试验操作人员的总称。
试验设备:在试验工作中使用的、影响对试验结果做 出判断的计量器具、标准物质以及辅助仪器设备的总 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预拌混凝土企业内设试验室要求
一、场地要求
预拌混凝土企业内设试验室(以下简称试验室)的场地必须满足所开展检测项目及相应检测标准规范的要求,且布局合理与实际工作流程相适应。
二、人员要求
试验室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和工作经历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且数量不少于4人。
检测试验人员须经考核合格,且不得同时在两个及以上单位从业。
三、试验室检测能力及设备要求
试验室应具备开展《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GB200)、《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20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B/T20491)《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防冻剂》(JC475)、《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和《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等标准规定检测项目的检验检测能力;仪器设备的配置、型号规格、精度等级应满足所开展检测参数的要求;同时,应按照《计量法》、《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1号)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
(GB50618)的相关规定要求,建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并实行专人管理,建立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台账,制定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计量检定或校准计划,并按计划对在用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或校准。
四、管理制度要求
各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具备完整、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试验室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原材料检验及检测样品管理制度、检验检测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试验报告的编制、校核、审批制度、配合比设计与调试管理制度、检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试验室环境管理制度、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及生产质量水平分析统计制度等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确保混凝土生产质量。
五、检验检测要求
生产企业应加强试验室管理,规范其日常试验工作,取样数量、样品标识、样品留置、制作、检测和相关资料均应符合《预拌混凝土》(GB/T149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1号)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GB50618)等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