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北京市京源学校地理高级教师,1994年毕业于东北师大地理系,课堂教学及论文多次获国家及市级奖。

合集下载

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 第二节 水资源-说课一等奖

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 第二节 水资源-说课一等奖

《水资源》教学设计
学习效果评价
评价方式
本节课采用课堂检测的形式,
1、我国目前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
A、海洋水
B、大气水
C、河水
D、冰川水
2、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
A、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B、南方多,北方少,西部多,东部少
C、东南多,西北少,东北多,西南少
D、山地多,平原少,内陆多,沿海少
3、当前人们利用淡水资源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对冰川水开发太少
B、对地下淡水开发少
C、任意污染水资源,浪费严重
D、水土流失严重
4、面对水危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做到也可以做到的是()
A、节约用水
B、防治水污染
C、发展节水农业
D、不用水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未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电子白板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多用景观图片、视频,增强趣味性。

2.交互式电子白板提高了教学质量。

传统教学中,由于地理学科具有空间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而有些同学普遍不善空间思维而擅长形象思维,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普遍感到困难。

在一体机教室上课后,由于电子白板的辅助作用,将各种地理信息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图表数据的分析,学习效果明显增强。

3.交互式电子白板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多媒体展示知识,易于吸引学生无意注意;再次,计算机将重点、。

以生活素材为题材的高中地理试题讲评策略

以生活素材为题材的高中地理试题讲评策略

64?上参f戀考交流以生活素材为题材的高中地理试题讲评策略杨利娜1>2宋波2(1.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2.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摘要:为构建真实情境,地理试题多选择生活素材作为试题题材。

客观评价和讲评地理试题,对学生 的地理学习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结合北京市朝阳区地理模拟试题中的一道综合题,提出了以生活 素材为题材的试题讲评策略: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地理试题;基于试题训练学生的解题、答题能力;题例 变案例,鼓励学生开展探究、调查;基于还原的真实案例,改造试题。

关键词:生活素材;高中地理;试题讲评策略考试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纸笔测试是高中 地理教学中常见的教学反馈形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 的推进,为评价学生在真实、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的 能力,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地理试题 中。

教师如何客观地看待和评价地理试题,如何在教 学中讲评地理试题,将对学生的地理学习产生重大影 响。

客观、深人地讨论试题有利于学生理解试题,促 进学习迁移的发生,但如果引导不当,将可能导致学 生只关注地理事实,而忽略地理原理,或形成在考试 失败后只寻找外部原因的不良习惯。

本文结合一道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阐明试题材料与现实生活素材的 区别,并提出以生活素材为题材的试题讲评策略。

一、试题呈现2020年5月初,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进行了第 一次等级考模拟考试,其中一道地理试题在网络上引 起热议。

原题如下: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巴楚留香瓜是新疆巴楚当地最著名的水果,学名 为“库克拜热甜瓜”,性喜高温、千燥和充足的阳光,其生长周期为4个月,储藏时间长达3个月以上,果皮坚軔耐储运。

“库克拜热”是绿瓤的意思,其口感 香、脆、甜,带着清新的香草味,水分充足,生长过程不 打农药、催熟剂。

近期,“巴楚留香瓜”踏上电商平 台,迅速成为内地市场的“网红”。

(1)概括巴楚留香瓜在内地市场成为“网红”的原因。

(2) 2020年3月,某同学欲从网上购买此瓜,却 发现网上显示:预销,2020年8月1日左右发货。

本期人物:青年学者林琳

本期人物:青年学者林琳

本期人物:青年学者林琳
佚名
【期刊名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2(58)2
【摘要】林琳,1983年生人,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近些年来科研成就比较突出的青年学者之一,2021年入选国家青年人才计划,主要研究高能天体物理:磁星、脉冲星、快速射电暴、射线暴等,目前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天体爆发现象的高能辐射研究》项目中的课题《快速射电暴和磁星以及高能中微子和高能宇宙线研究》。

【总页数】1页(PF0003-F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14
【相关文献】
1.本期学者访谈栏目学者简介:本刊中青年作者简介
2.本期人物:娜斯琳·斯拉吉
3.相关学者刘耀彬童中贤彭荣胜秦尊文顾朝林姚士谋喻金田方创琳苗长虹王海萍相关检索词重要性
4.本期人物:柯林·冈下胜美——柯林·冈下胜美
5.一个在人口研究领域不断进取的女青年学者——记谭琳教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借助前测探学情,科学思维破难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前测应用案例分析

借助前测探学情,科学思维破难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前测应用案例分析

借助前测探学情,科学思维破难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前测应用案例分析发布时间:2022-11-28T05:43:17.213Z 来源:《教育学》2022年8月总第295期作者:李姗姗[导读] 本案例的教学内容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借助于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

这部分内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是学习的难点,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笔者对于学生进行了前测,旨在了解学生具体的掌握情况以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理解的难点,同时从科学思维的角度帮助学生科学地处理数据、科学地阐释数据和科学地解释现象的思维过程,从而破解了教学难点。

李姗姗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北京100000本案例的教学内容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借助于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

这部分内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是学习的难点,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笔者对于学生进行了前测,旨在了解学生具体的掌握情况以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理解的难点,同时从科学思维的角度帮助学生科学地处理数据、科学地阐释数据和科学地解释现象的思维过程,从而破解了教学难点。

一、前测探学情笔者在开展本节课的教学之前,选择了所任教班级中的一个,全班38名同学参加了前测。

通过前测,发现了学生存在的如下具体问题:首先,读错数据。

统计表格中12个月份的降水量和气温数据,学生在绘图时将数据绘错,导致画图不准确,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够细心,即对于所给材料的阅读不仔细。

其次,对于统计图的绘制,在参与前测调查的38名同学中有22名同学将气温和降水都绘制成曲线或者都绘制成柱状图,但是大部分同学在将气温和降水均绘制成同一种统计图时能够想到画出图例用以区分气温和降水,说明学生是有意识要区分两个要素的统计图,只是不知如何绘制在同一个图中。

北京市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名单

北京市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名单

北京市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名单
2004年4月14日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课程开发研究中心林培英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资环系王民教授
北京教育学院生化环境系何妮妮副教授
北京教科院课程发展研究中心特级教师钟作慈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地理室中学高级教师李通北京教科院课程发展研究中心中学高级教师杨德军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地理室中学高级教师梁淑芝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地理室中学高级教师李岩梅北京市东城区教研中心地理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陈红北京市西城区教研中心地理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丁博敏北京市崇文区教研中心地理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孟胜修北京市宣武区教育学院二部地理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论茂伟北京市丰台区教研中心地理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韩黎莉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地理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白洁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地理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王守民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地理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韩磊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地理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李春旺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地理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石桂梅北京市通州区教师进修学校地理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唐桂春北京市顺义区教育考试研究中心地理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高枫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地理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李树亮北京市平谷区教研中心地理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陈志山北京市怀柔区教研中心地理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刘云北京市密云县教研中心地理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屠守权北京市延庆县教研中心地理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史记春北京市昌平区教研中心地理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吉利斌北京市燕山区教研中心地理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赵爱华北京161中学中学特级教师夏芳北京师大附中中学高级教师韩英英北京5中中学高级教师罗强北京地图出版社田忠
人民教育出版社覃燕飞
北京南口学校郑克瑜
北京宋家庄一中骆国层
北京宣武区教研室刘欣杰。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西城区十五教育科研课题北京市三帆中学(师大二附中初中部)2005.12《三帆中学教育教学案例集锦------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一)》目录《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从学生的心理与情感需要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及其课后反思政治组王芊《散步》一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反思语文组李琳“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初中历史教学的设计——“第8课春秋时期的老子和孔子”的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历史组薛纪国关注学生表现、凸现学生主体地位——“我的课堂我来讲”生物组邢旭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实践机会英语组金湘设计合理的学生活动,培养科学探究的素质地理组李燕玲设置疑境,讨论问题,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启迪创造性思维生物组吕向阳设计实验活动,增加主体参与的深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生物组吕向阳自我展示、体验成功政治组李建文凸现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活动物理组张晓雪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政治组李建文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物理组张晓雪将生命的活力还给课堂语文组葛秀丽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生物组田春华开发与利用历史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组商强从学生生活出发,引发学生探究物理组张晓雪以学生生活为依托,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组崔佳佳与学生一起分析错误原因,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物理组曾路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时语文组秦改英地理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地理组李燕玲关注学生的感受与体验,是历史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历史组薛纪国利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生物组吕向阳让作文批改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语文组葛秀丽以学生的感受为基础——进行学科渗透、创设情境、设计学生活动音美组张宇、吴京凤学科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物理组张晓雪关爱每一位学生,注重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历史组刘华对当今中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案例分析报告语文组鲁媛《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活动的目的:通过教育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将教师外在的科研要求转化为一种内在的教学研究习惯,从而更好的贯彻我校“科研兴校”的办学宗旨。

情境教学让地理课堂增光添彩

情境教学让地理课堂增光添彩

情境教学让地理课堂增光添彩最近,有幸拜读了《李吉林与情境教学》这本书。

细细地捧读,不仅读到了李吉林老师的教育历程,更读到了她的人格魅力,并被李吉林老师的勤奋、博学、爱心深深地折服。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让我从中汲取到更多的教学理念,懂得了情境的创造,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提升了教育教学。

“情境教学”的特色在于生动有趣,使学习成为乐事,学生不断得到赏识、体验成功。

情境教学使学生成功、自信,让学生不断发现自己学习的潜力,实现自己的创造性,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起来,人在特定的情境中便会思维活跃。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持续地激发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自我需要。

2.优化情境:在体验审美的乐趣中感知教材——变单一的“听分析”为多侧面的感受。

3.凭借情境:在创造的乐趣中,自然地协同大脑两半球的相互作用——变复现式的记忆为灵活运用知识。

4.拓宽情境:在认识周围世界的乐趣中,平衡两个信号系统的发展——变封闭式的读收为开放式的广泛储存。

李吉林提出的情境教学中,情境的“情”是一种主观的动机系统,“境”是客观的环境,而我认为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即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模拟形似于生活真实场景,帮助学生进入相关知识领域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具有“情真”的特点,它较其他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更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激活了沉默的课堂,较大程度地冲击了传统的“满堂灌”教学,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获得较好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获得了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成为情境教学的实践者。

在地理教学中我也比较青睐情境教学,因为在教学中我面对的是来自偏远农村的孩子,不用说他们阅历有多广,就连识字的人也屈指可数。

这种薄弱的知识结构,致使他们听课难,甚至产生逃避课堂的抵制行为。

如果我们在地理教学中漠视学生这种“冷”效应,仍然采用缺乏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会逃课,或上课打瞌睡、开小差、吵吵嚷嚷,这样杂乱无章的课堂去哪里要效率?又怎能提高平均分,降低低分率?只有让学生回归课堂,才能有效提高平均分,降低低分率。

“第三届北京青少年翱翔科学论坛”隆重举行

“第三届北京青少年翱翔科学论坛”隆重举行

“第三届北京青少年翱翔科学论坛”隆重举行 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是我国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重要战略,也是新颁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强调并大力推进的重要任务。

2010年,“翱翔计划”、“雏鹰计划”并列成为国家落实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2011年召开的北京市教育工作会议及颁布的北京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对首都教育进行了战略部署,强调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在此背景下,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北京青少年翱翔科学论坛”于2011年9月14日至9月23日,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地理学科领域分6场进行。

部分区县教委,“翱翔计划”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地理领域的20所基地学校具体协办了相关的学科分论坛。

来自全市16个区县及燕山的142名(144人次∗)2010级翱翔学员,经过学员自评、同伴互评、导师评价、基地评价、专家书面评审等环节,分别登上本届论坛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地理学科分论坛,汇报他们的130篇学习作品,展现自己在“翱翔计划”学习过程中学习方式的变化,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的提升,意志力的锤炼,社会责任感的生成。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近40所高校、科研院所130余位专家、10余位中小学特级教师应邀担任了本届论坛的评审专家。

一年多来一直倾心培养翱翔学员的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的指导教师,各区县教委领导、教师,2010级、2011级翱翔学员,家长代表,基地学校、生源学校的领导和指导教师们,论坛协办校的部分学生,论坛评审专家、监审专家,部分媒体记者,以及各有关方面领导、北京教科院部分教师近2000人次参加了本届论坛。

地理学科分论坛在北京市京源学校隆重举行2011年9月14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承办,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委、北京市京源学校、北京市汇文中学协办的“第三届北京青少年翱翔科学论坛”首场学科分论坛——地理学科分论坛,在北京市京源学校隆重举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琳北京市京源学校地理高级教师,1994年毕业于东北师大地理系,课堂教学及论文多次获国家及市级奖。

曾在2000年3月,被中央电视大学聘请为卫星电视教材《等高线地形图》主讲人。

初一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的录像课和教案,已被选入中国教育电视台华教网播出。

高二地理课«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和初中科学课«地质构造»被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收录,并为全国教师科学课培训示范课。

录像课《环境与发展》获北京市二等奖。

《等高线地形图》在北京是首届教育优质地理课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

论文“活动化”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获全国论文二等奖,“合理构建评价体系,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入选《全国教育科研论文暨教案选集》。

论文《地理学科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确立和实验》在北京市1999年地理学科年会上获一等奖。

论文《关于构建中学生地理素质评价体系的初探》、《实践地理教学“活动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革教学方法,适应教材改革》和《实施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探究式学习模式的探讨》等多篇论文获北京市中青年教育理论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电脑作品《环境与发展》获“首届北京市中小学电脑制作与设计作品制作活动”教师组三等奖。

曾参加《地理综合实践活动》、《36题解题技巧》《3+X地理综合练习》、《高考迎战攻略》、《JIP 主体参与型教学中学新教案全书》地理第三册、“新世纪”《科学(7-9年级)》实验教材及练习册开发工作、高中地理同步练习高一、《人教超级智能组卷系统——高中地理》、《人教自测题大全——高中地理》CD-ROM光盘等多种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