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观察护理
全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观察护理

予 灌洗 肺 的 对侧 肺 行 通 气 , 定 两 侧 肺 分 隔 满 意 后 , 予 高 确 给 流 量 吸 氧 , 清 除 灌 洗 侧 肺 内 的 氮 气 ; 无 菌 生 理 盐 水 以 将 (7 ) 3 ℃ 以每 分钟 3 O O 的 速 度 快 速 灌 人 肺 内 , 留 5 。 ~4 Oml 保 m n 。根 据 患者 的呼 吸 、 环 稳 定 情 况 可重 复进 行 灌 洗 , i后 循 直 至 流 出液 清 澈 为止 。 3 结 果 4例 P P 患 者 接 受 全 肺 泡灌 洗 治 疗 6次 。其 . A
结如下。 资 料 与 方 法 1 临 床 资料 本 组 4例 , 3例 , 1例 , 小 年 龄 2 . 男 女 最 5
() 1 吸氧
安 置 患者 平 卧位 , 其 心 情 放 松 , 予 患 者 充 嘱 给
足 的氧 气 , 持 其 基 本 生 理 需 要 , 防 肺 泡 灌 洗 中缺 氧 。 为 维 预 了减 轻 患 者 紧 张 情 绪 , 不 断 鼓 励 和 安 慰 患 者 , 指 导 患 者 要 并 如何配合 , 以便 操 作 顺利 进 行 。 () 助灌洗操作 2协 将 患 者 去 枕 平 卧 , 后 仰 , 助 麻 醉 头 协
【 键 词】 全 肺 灌洗 术 ; 身 号 :O 3 18 (O 8O 一O 7 一O 1O — 33 2 0 ) 6 7 6 2 中 图分 类 号 : 6 . 4 R 5 3O 7 文 献 标 识码 : B
肺 泡蛋 白沉 积 症 ( u n r le I rti0 i, AP p 1 a yav o rp oe s P ) mo a n s 是 一 种 以肺 泡 腔 内 大 量 沉 积 磷 脂 蛋 白样 物 质 为 特 征 的 弥 漫 性 肺 部疾 病 l , 现 为 运 动 性 呼 吸 困 难 和 低 氧 血 症 , 因 未 _ 表 1 ] 病 明 , 药 物 治疗 无 效 , 用 目前 公 认 肺 泡 灌 洗 术 ( AL 是 最 有 效 B )
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护理教程

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护理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以富含磷脂的蛋白样物质沉积于肺泡及细支气管腔内为特征,影响肺泡与血液间的氧转运。
患者表现为运动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常因并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和肺心病而死亡[1]。
我科于2005年1月收治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先后实施2次全肺灌洗术,术后无任何并发症,于8周后康复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46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半年,伴胸闷,活动后气喘2个月于2005年1月25日收入我科治疗。
曾于2005 年1月10日在邢台市人民医院查肺CT示:两肺弥漫性粟粒状大小密度增高影,大小不一,部分融合成片,肺气肿,考虑过敏性肺炎可能性大。
肺功能示:严重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曾给予阿奇霉素0.5 g/d,鱼腥草60 ml/d,甲强龙40 mg/d,喘定0.5 g/d,静脉滴注10 d,症状未缓解。
此次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
入院后查体:体温36.6℃,心率80次/min,呼吸 20次/min,血压125/74 mm Hg,神清,精神差,口唇轻度紫绀。
双下肺可闻及少量细湿啰音。
我院CT示:肺部呈毛玻璃状及斑片状阴影,病变与周围肺组织间有明显界限且不规则,呈“地图样”改变,结合肺泡灌洗液呈乳白浑浊状,考虑肺泡蛋白沉着症。
血气分析回报:pH 7.4,PO2:51.5 mm Hg; 血常规:白细胞7.84×109/L,Hb 169 g/L,CEA 7.71 mg/dl, ESR 83 mm/h;离子:K+3.2mmol/L,CRP 1.7 mg/dl,肺泡灌洗液PAS染色(+)。
于2005年3月2日和11日2次在全麻下行全肺灌洗,术后患者咳嗽、咳痰、胸闷、气促减轻,胸片及 CT复查结果较前好转,血气示:pH 7.407,PaCO2:42.4 mm Hg,PaO2:57.5 mm Hg(不吸氧时),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于2005年3月22日治愈出院。
肺泡灌洗术医治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护理

肺泡灌洗术医治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术医治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护理技术。
方式:对3例PAP患者行肺泡灌洗术的护理进行总结。
结果:3例PAP患者均能顺利完成肺泡灌洗术且无一例显现并发症,疗效中意。
结论: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训练、充分的术前预备,术中的紧密观看、配合,术后踊跃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保证肺泡灌洗术的顺利进行且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肺泡灌洗蛋白沉积症护理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病因不详的肺部疾病,以肺泡及细支气管腔内堆积过量的无定形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的蛋白性物质为特点[1]。
肺泡灌洗被以为是目前最有效的医治PAP的方式。
通过肺泡灌洗将沉积在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质排除,从而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但对中重度患者仅能临时减缓病症,需按期反复进行。
本院于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对3例确诊PAP的患者行肺泡灌洗术取得中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例,女1例,年龄别离为35岁、42岁及57岁,三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进行性活动后呼吸困难伴咳嗽、咳白色黏痰,偶有胸痛及咯血,三者均经影像学和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性肺泡灌洗液的外观和病理学检查PAS阳性而确诊。
2 灌洗方式在手术室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稳固,静脉快速诱导下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双腔),先通气30 min然后改成灌洗对侧肺通气,并确信双侧肺分隔中意后行一侧肺灌洗,用生理盐水,灌洗量为500 ml/次,灌洗速度为300 ml/min~400 ml/min,灌洗后通气振荡2 min,随后,Y型管灌注管道夹住,另一端接负压引流瓶,负压约10 kPa,持续引流约数分钟,引流后双肺呼吸机通气3 min,再行下一次灌洗,如此反复灌洗至引流液色淡无沉淀为止,总灌洗量7 000 ml~10 000 ml,1周后用一样方式行另侧肺灌洗医治。
3 结果3例患者行肺灌洗医治前动脉氧分压平均为63 mmHg(1 mmHg= kPa)、二氧化碳分压平均为36 mmHg,灌洗后2周动脉氧分压平均为89 mmHg,二氧化碳分压平均为23 mmHg,气促病症明显减缓,3例患者均未显现严峻并发症。
全肺肺泡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临床护理

32 3 病情观察 ..
数, 根据心率 、 血压 及 S O 变 化调 整灌 洗液 量及 灌注 间 隔时 a: 间 , 时提高吸氧浓度 , 及 防止发 生气压伤 、 肺气 肿 、 体温 等并 低
发症 。通常灌洗液注入 时 S O 稍高 于 回收 时 , a: 因为注入灌 洗
3 护理 3 1 术前护理 .
PE E P行机械通气 , 以改善肺内分流 , 提高血氧分压 。
33 术后护理 .
3 3 1 病情观察 .. 患者及家属 缺乏.A B L相关 知识 , 担心麻 醉
患者术 毕返 回 IU, C 应密切 监测 生命 体 征
3 1 1 健康指导 ..
变化及 S O p 情 况 , 免 低氧 血 症发 生 。应用 呼 吸机 辅 助 呼 避
应处理 。如灌洗残 留量 >20 m , 0 l可静脉 注射 呋塞米 , 以防发
患者行 灌 洗治 疗前 动 脉 P O a :为 7 m H ( m H 6m g 1m g=
0 13k a 、a O . 3 P ) P C 2为 3 g 灌洗 后 2周 动脉 P O 为 8 6mm H , a2 9
生肺水肿 。为减少灌 洗残 留量 , 灌洗 完 毕应 使患 者取 头低 脚
高位 , 利用重 力作 用 促 使肺 内残 留灌洗 液 从 管腔 流 出 , 予 给
m gP C 2 2 m H ; m H ,a O 为 3m g 喘息 明显缓 解 , 查胸 部 C 肺 复 T、 功能 , 均较术前均 明显改善 , 提示全肺灌洗术效果显著 。
2 结 果
液后灌洗侧肺 内压增加 , 可使通气侧肺 血流灌 注增加 , 而改 从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护理

关键 词 : 肺 泡蛋 白 沉 积 症 ;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 ; 护 理
中图分类号 : R4 7 3 . 6
肺 泡 蛋 白沉积 症 ( P AP ) 是 一种 临床 少见 的病 因不
详 的肺 部疾 病 , 以肺 泡 及 细 支气 管 腔 内堆 积 过 量 的无 定 形过 碘 酸 雪 夫 ( P AS ) 染 色 阳性 的 蛋 白性 物 质 为 特 征n ] 。 目前 最 佳 的 治 疗 方 法 是 大 容 量 全 肺 灌 洗 术 ( wL I ) , 可 以 有 效 清 除 肺 泡 内 的蛋 白和 脂 质 , 改 善 肺 泡 的通 气 和换 气 功 能 , 效 果 显著 , 疗效 持 续 时 间 长 , 在 临床 的 应 用 越 来 越 广 泛 。 术 前 、 术 中、 术 后 护 理 是 wL L成功 的关 键 , 是保 证病 患 围灌洗 期 安全 的 重要 环 节 。我 院于 2 0 0 6年 5月一 2 O 1 4年 3月通 过 全 身 麻 醉 下全肺 灌 洗术 治疗 P AP病 人 3 1例 , 现报 道 如下 。 1 资 料 与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本组 病 人 3 1例 , 其 中男 2 O例 , 女 l l 例; 年 龄2 8 岁 ~7 6 岁( 4 5 . 6 岁 ±2 . 1 岁) 。 病 程 自出 现 劳 力 性 呼 吸 困难 起 最 短 2 个月, 最 长 约6 年。 临 床
91 8 .
E 2 3 Ge e n e n J E, To o u l i J , Ho g a n WJ , e t a 1 . E n d o s c o p i c s p h i n c t e r o t —
胡 刀 o my : F o l l o w u p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e f f e c t s o n t h e s p h i n c t e r o f Od d i [ J ] .
全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护理

前血气分析符 合呼吸衰竭 。动脉血 气 度 下 降 。本 组 无 并 发 症 发 生 。
分 析 :H值 7 6 - . 1 血 氧 分 压 p . 2 -3 . 3 79 (a 2 8 - 0 m g 二 氧 化 碳 分 压 P O ) . 5 . mH , 48 3
3 护 理
饱 和 度 降 至 6 % .立 即 放 开 回 收 导 5 管 ,用 玻 璃 瓶 收 集 乳 白色 牛 奶 样 回 收 液 , 回收 液 流 出 速 度 减 慢 时 即行 双 肺 通 气 . 血 氧 饱 和 度 逐 渐 上 升 至 8 % 待 5
前公 认最有效 的治疗 方法 。我 院对 3
例 肺 泡 蛋 白沉 积 症 患 者 .先 后 实 施 8 次 全 麻 下 全 肺 灌 洗 术 。现 就 护 理 经 验 进 行 总结 。报 告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2结 果
流 , 脉 血 氧 分 压 降 低 。在 引 流 期 , 动 肺 泡 内 压 降 低 ,反 而 增 加 灌 洗 侧 肺 的 分
例 , 中男 1 , 例 ; 其 例 女2 年龄2 - 1 , 5 . Hg 灌 洗 后 6 .~ 52 Hg , 素影 响。在 整个灌洗过程 中血氧饱 和 9 5 岁 03 mm . 20 7 . mm )
中位 年 龄 3 岁 。均 表 现 为 渐 进 性 呼 吸 胸 部 摄 片 示 病 变 显 著 好 转 ,肺 功 能 检 度 必 须 维 持 在 7 % 以 上 , 1 0 以免 发 生 心 困难 , 咳 嗽 、 伴 咳痰 、 急 及 胸 闷 。 洗 查 提 示 通 气 功 能 正 常 ,肺 弥 散 功 能 轻 脏 意 外 。本 组 1 在 灌 洗 过 程 中血 氧 气 灌 例
肺泡灌洗术治疗的护理

肺泡灌洗术治疗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术治疗的护理技术。
方法对152例患者行肺泡灌洗术的护理进行总结。
结果152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肺泡灌洗术,疗效满意。
结论对152例的患者行肺泡灌洗术,结果有效率达100%,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提出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术中的规范操作,重视术后的观察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环节。
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训练、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的密切观察、配合,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保证肺泡灌洗术的顺利进行且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是以纤支镜嵌入到肺段或亚段支气管水平,反复以无菌生理盐水灌洗、回收的一项技术,对其回收液(BALF)进行细胞学、生化学、酶学和免疫学等一系列检测和分析,是作为研究肺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一项手段,是纤支镜应用的重要发展[1]。
依灌洗范围和应用的不同,将BAL方法分为两种:全肺灌洗和肺段或亚段灌洗。
我科2009年1月至12月对152例患者行BLA治疗,由于护理得当,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52例中,男110例、女42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85岁,平均43.3岁。
患者均在近1月余活动后明显憋气,指测血氧饱和度(SpO2)60%~90%,胸部X线摄片示不同程度的双肺弥漫性病变。
1.2 灌洗方法:1.2.1 全肺灌洗主要用于肺泡蛋白沉着症、严重哮喘发作、肺尘埃沉着症、肺泡微石症的治疗。
以肺泡蛋白沉着症为例简要说明其操作过程。
在手术室全麻下进行为宜,先经纤支镜引导下行双腔气管插管,双腔气囊充气,予灌洗肺的对侧肺行通气,确定两侧肺分隔满意后,予100%纯氧(至少20 min),以清除灌洗侧肺内的氮气;将无菌生理盐水(36℃~37℃)以300~400 ml/min的速度快速灌入肺内,保留5 min后,将灌入肺内液体通过负压装置吸入5000~10000 ml的量筒中。
根据患者的呼吸、循环稳定情况可重复进行灌洗,直至流出液清澈为止。
肺泡蛋白沉着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护理研究

肺泡蛋白沉着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护理研究目的:研究对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
方法:搜集2005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接收的肺泡蛋白沉着症9例患者,对患者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并对患者给予护理。
观察临床效果。
结果:9例患者症状缓解率为88.89%,病灶吸收率为77.78%,患者血气、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改善率为100%。
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随访发现,无复发病例。
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时积极的进行护理,临床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标签:肺泡蛋白沉着症;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护理;方法;临床效果肺泡蛋白沉着症是较为罕见的临床疾病[1]。
该病临床表现较复杂,患者可表现为无明显症状;或表现为发热、咳嗽、胸部不适等,并伴有肺部继发性感染;或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咳嗽等,并伴有咯血及低热。
病情较轻、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可自行缓解,病情较严重,并对正常活动造成影响的患者需要接受临床治疗达到缓解。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具有治疗简便、疗效安全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疾病患者所接受[2]。
现搜集2005年2月—2013年3月我接受的肺泡蛋白沉着症9例患者,对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2005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接收的肺泡蛋白沉着症9例患者,平均年龄是(43.28±2.28)岁,最大61岁,最小29岁,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为6例、3例。
全部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发热、咳嗽、胸部不适,其中6例伴有肺部继发性感染。
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9例患者采取相同的支气管分段肺泡灌洗术。
使用2%利多卡因对患者实施表面麻醉,麻醉方式选择雾化吸入。
将纤支镜置于支气管内,使用2ml-3ml2%利多卡因滴入患者气管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观
察护理
【关键词】全肺灌洗术;全身麻醉;观察护理
肺泡蛋白沉积症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以肺泡腔内大量沉积磷脂蛋白样物质为特征的弥漫性肺部疾病[1],表现为运动性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病因未明,用药物治疗无效,目前公认肺泡灌洗术(BAL)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2]。
我院对4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先后实施6次全麻下全肺灌洗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例,男3例,女1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46岁, 4例均有粉尘接触史。
临床表现:4例均出现反复咳嗽(以干咳为主)、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活动后气促加重伴口唇、甲床发绀,肺功能检查示重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重度弥漫性障碍1例,限制性通气中度功能障碍3例。
经胸部X线摄片纤维支气管镜肺组织活检及BAL液PAS染色确诊为肺泡蛋白沉积症。
2.治疗方法全麻下行双腔气管插管,双腔气囊充气,予灌洗肺的对侧肺行通气,确定两侧肺分隔满意后,给予高流量吸氧,以清除灌洗侧肺内的氮气;将无菌生理盐水(37℃)以每分钟300~400 ml的速度快速灌入肺内,保留5 min后。
根据患者的呼吸、循环稳定情况可重复进行灌洗,直至流出液清澈为止。
3.结果 4例PAP患者接受全肺泡灌洗治疗6次。
其中肺泡灌洗2次的2例、肺泡灌洗1次2例。
术后患者均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唇甲无发绀。
复查胸片、CT、肺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肺通气功能大致正常、肺弥散功能轻度障碍,提示全肺灌洗术效果显著。
护理措施 1.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 BAL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操作,患者及家属对此治疗方法不了解,缺乏BAL的相关知识,担心肺内灌洗时会对肺造成新的损害,加重呼吸功能进一步损害,产生紧张、恐惧心理,这些不良心理状态影响病人的食欲、睡眠和休息,使健康状况下降,对手术的耐受力下降。
因此治疗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耐心细致说明进行BAL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介绍大概的检查治疗过程和注意事项,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保证BAL顺利进行。
(2)术前准备指导患者进行呼吸操锻炼及有效的排痰方式。
告诉患者以上锻炼均利于术后肺功能的恢复和肺部分泌物的排出,为手术的成功创造条件。
术前禁食、禁饮4~6 h,备好灌洗液、急救药品、止血药等,随时应急。
常规行血小板、出凝血时间、胸片、心电图、肺功能、胸部 CT等检查,询问患者有无麻醉药过敏史。
2.术中护理
(1)吸氧安置患者平卧位,嘱其心情放松,给予患者充足的氧气,维持其基本生理需要,预防肺泡灌洗中缺氧。
为了减轻患者紧张情绪,要不断鼓励和安慰患者,并指导患者如何配合,以便操作顺利进行。
(2)协助灌洗操作将患者去枕平卧,头后仰,协助麻醉师行气管插管,待插入双腔气管插管,听诊两肺呼吸音,以保证导管位置适当;两肺分隔满意后,行气囊充气,充气的程度以指压气囊不塌陷为宜,压力<20 mmHg,以防止气管插管脱出。
为减少术中操作,确保按时将液体灌入肺内,灌洗液选择大包装(1000~2000 ml/袋)为宜,并加温(37℃)与体温接近,以减少对机体的刺激,如灌洗过程咳嗽明显,注意是否灌洗液温度过低、灌洗速度太快,是否麻醉药效消失。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全肺灌洗时行单肺通气,灌洗侧无氧供应,通气与血流失衡造成静脉血分流,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因此术中严密观察患者脸色、心率、血压及SaO2的变化,根据心率血压及SaO2变化调整灌洗液量及灌注间隔时间、及时提高吸氧浓度,防止发生气压伤及其他并发症,如胸膜积液、液气胸、肺气肿及低体温。
灌洗完毕,开放管道,通过重力作用液体可自肺内流出,流出的典型灌注液为乳白色或混浊液,灌洗的过程可重复进行直到流出液变清澈为止。
(4)统计出入量认真记录灌洗液和引流液的量,灌洗次数及引流液颜色、混浊度。
每次引流液单独装瓶,标识清楚,以备术后检验。
若引流液量明显少于灌入液量,提示肺内残留量多,及时报告医生,尽早采取措施。
为减少灌洗的残留量,灌洗完毕患者取头低脚高位,利用重力作用促使肺内残留灌洗液自管腔流出。
灌洗结束时静脉注射速尿 20 mg,以防发生肺水肿。
3.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患者术毕返回ICU 监护,立即接呼吸机行辅助呼吸,根据 SpO2和血气分析结果,随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
患者呼吸平稳,一般情况稳定,PaO2>10.13 kPa时,拔除双腔气管插管,给予鼻导管吸氧3 L/min;病情稳定后返回病房,取半卧位,以使横膈下移,增加肺气体交换面积,减轻缺氧症状。
术后24 h内给予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和呼吸,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低氧血症发生。
(2)预防并发症①防止急性肺水肿:由于大量盐水灌洗后,肺泡可以吸收盐水,导致血容量增加,同时灌洗后肺内毛细血管壁损伤,通透性增加,术后第一天容易发生急性肺水肿[3],因此,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气促、咳泡沫痰或泡沫样血性痰;听诊肺部是否有大量湿性罗音;鼓励患者将呼吸道分泌物及时咳出,必要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排痰,以促进肺灌洗残留液排出。
②防止肺部感染:由于PAP患者抵抗力差,肺灌洗术后易发生肺部感染,要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减少探视人员,家人如有呼吸道感染时,注意隔离;指导患者深呼吸,扩胸运动,定
时拍背,促进肺灌洗残留液排出。
③防止肺泡萎缩:指导病人定时做深呼吸及作有效咳嗽,避免肺泡粘连和肺泡萎陷。
PAP的治疗关键在于去除肺泡内沉积的蛋白样物质,全肺灌洗术可以清除
肺泡内沉积的大部分蛋白样物质,是目前治疗PAP最有效方法,但它需要在全麻下进行,有一定的危险性,如低氧血症、急性肺水肿等,因此,术前有效的心理护理、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也是护理重点。
参考文献
[1]陆慰萱.疾病诊断与诊断评析[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87.
[2]Shah P L,Hansell D,Lawson P R,et al.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clinical aspects and current concepts on pathogenesis[
J].Thorax,2000,55(1): 67- 77.
[3]陈昕,韩春燕.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护理[J].
现代护理,2006,12(1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