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第十章

合集下载

91经济学原理 第十章

91经济学原理 第十章
18
三、总需求曲线
GDP(总支出)的四个组成部分即构成了对 物品与服务的总需求。
GDP组成 : Y=C+I+G+NX
假设政府支出不变,而消费、投资和净出口 取决于物价水平,而且,货币供给是固定的。
19
三、总需求曲线
物价 水平
1、物价
水平下降 P1
P2
0
2、……物品与劳务需求量增加
Y1
大多数经济学家相信,古典理论描述了长 期中的世界,但没有描述短期中的世界。
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不适应短期中的经济。 在短期,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是高度相关的。
13
二、解释短期波动
货币供给的变化能够暂时地将实际 GDP移到其长期趋势之外。
一个旨在解释短期经济的新模型 需要集中关注名义和实际变量的相互 影响。
37
4.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短期总供给曲线
物价水平
P1 P2
1、物价水 平下降……
短期总供给
2、……减少了短期中 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
Y1
Y2
产量
38
4.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三种理论解释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错觉理论 粘性工资理论 粘性价格理论������
33
������
3.描述长期增长与通货膨胀的新方 法。
长期中许多因素决定经济,造成总需 求和总供给曲线移动,但最为重要的 因素是技术和货币政策。
长期趋势提供了短期波动的背景。应 该把短期产量与物价水平波动作为与 持续趋势的背离。
34
2、……以及货币供给增 长期总供给
长使总需求移动
4、…… 及持续的 通货膨胀
14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10章--外部性)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10章--外部性)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10章--外部性)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0章外部性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外部性和市场无效率外部性(externality):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

在存在外部性时,市场均衡并不是有效的,均衡并没有实现整个社会总利益的最大化。

1.福利经济学:回顾图10-1表示铝市场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的高度表示边际买者的支付意愿,也就是购买最后一单位铝对消费者的价值。

供给曲线的高度表示边际卖者的成本,也就是出售最后一单位铝对生产者的成本。

在没有政府干预时,铝的价格会自发调整,所示的市使铝的供求达到平衡。

如图10-1的Q市场场均衡时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在使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之和最大化的意义上说是有效率的。

图10-1 铝市场2.负的外部性假设铝工厂排放污染物,产生负的外部性,使得生产铝的社会成本大于铝的私人成本。

因此社会成本曲线在供给曲线之上。

一个仁慈的社会计划者会力图使该市场产生的总剩余——铝对消费者的价值减去生产铝的社会成本——最大化。

决定了社会的最适量(即Q最适),如果不考虑对除生产者之外的其他人的影响,则均衡数量为Q市场。

此时铝的均衡数量(即Q市场)大于社会的最适量(即Q最适)。

出现这种无效率是因为市场均衡仅仅反映了生产的私人成本。

在市场均衡时,边际消费者对铝的评价小于生产它的社会成本。

经济学原理(第十章)

经济学原理(第十章)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2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2 ——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使得污染权 能在企业间进行转移。 创造出污染权市场,对此进行交 易,能使各方利益得到提高。 (治污成本之不同,通过交易能 使双方状况变好) 治污成本低的企业愿意向治污成 本高的企业出售污染权。
外部性内在化(负外部性下-征税)
改变激励,使人们考虑自己行为的外在效应。 ——在对铝征税中,税收使得铝生产者考虑 到自己的外部成本,并实际上把它加到他的 私人成本上去。 ——税收必须刚好等于外部成本,才能达到 社会最适量。 ——后文将表明,税收(庇古税)不是使外 部性内在化的唯一办法。
正外部性(P203) 以教育为例
交易成本(交易费用)
交易成本:双方在协议与遵守协议(交易)过 程中发生的成本。 当有交易成本并且大于交易潜在的利益时,私 人无法达成有效协商。 高交易成本的主要来源有: (信息成本)、起草协议的费用(包括律师费 用)、实施协议的费用、在一个能促进效率的 价格范围内价格谈不拢、利益各方(或一方) 人数众多使得协调困难。
外部性的私人解决办法
外部性并不总是需要政府行为 来解决,在一些情况下,存在 私人解决的办法……
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慈善组织和慈善行为 有效的合并行为(苹果园主和养蜂 人的故事) 各利害相关者签约——市场交易
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
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进行协商,那 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而 无论最初的权利是如何分配或界定的) ——这个协商,其实就是市场交易(交易 的是某种权利) ——无成本——交易成本 【书上例子】狂吠的狗
可交易污染许可证和庇古税间的相似 之处 ——排污成本——实现将外部性内在化 可交易污染许可证比庇古税的优势: 直接可确定目标污染量而无需知道污 染需求曲线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第10章 外部性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第10章 外部性
中所发生的成本,这些成本可能最终使双方达不 成对双方都有利的结果;
固执:即使协议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双方也
可能不会达成协议,而是等待一个对自己更好的
交易;
协调问题:当利益各方人数众多时,协调各
方变得成本高昂、困难,甚至不可能。
内容提要
当市场交易影响第三方的福利时,会产生外部
性。如果一项活动产生了负外部性,例如污染, 市场的社会最适量将小于均衡量。如果一项活动 产生了正外部性,例如技术溢出效应,社会最适 量将大于均衡量 。
这种税也被称为庇古税,它是以最早主张采
用这种税收的经济学家阿瑟·庇古(Arthur Pigou,1877-1959)的名字命名的;
理想的矫正税=外部成本 对于有正外部性的活动,理想的矫正补贴=外
部利益
矫正性税收与补贴
其他税收与补贴会扭曲激励,并使经济远
离社会最优数量。经济福利的减少——消费 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大于政府收入
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
曼昆《经济学原理》
(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10章 外部性 主讲教师:贾 甫
此文档是曼昆《经济学原理》网授课程的讲义!
最好结合课程进行学习(复制以下链接到浏览器打开):
/ExamItem/SpecCT.aspx?id=1711d8a8-4e14479d-ba93-bc521f92d415
负担;
减排成本高的企业更愿意支付税收. 管制需要所有企业都减少一定数量的污染,
这是没有效率的。
为什么经济学家倾向于矫正税收而非管制?
矫正性税收对环境更有利: 矫正性税收给企业以激励,使他们减少污染,
只要减少污染的成本低于税收;
如果清洁技术可用,税收给企业去采用这种技

经济学原理-第十章--跨期选择精选全文

经济学原理-第十章--跨期选择精选全文

每一期禀赋(m1,m2)
m2
● 禀赋点
m1
c1
2
二、既不借款也不储蓄的消费者预算
1期预算:m1=p1c1 2期预算:m2=p2c2 最优消费组合:
c2
(c1,c2)=(m1/p1,m2/p2)
禀赋点
m2

m1
c1
3
三、消费者是一个储蓄者(利率为r)
他在时期1的消费为:c1且m1-p1c1>0 因此他在2期的预算约束为:
第十章 跨期选择
将时间引入消费者选择问题中,分析消费时 期的最优选择 1、跨期对预算的影响 2、跨期中的最优选择 3、跨期中的Slutsky方程 4、实际利率
1
§10.1 跨期预算
一、跨期对预算的影响
两个时期:1和2
每期消费量(c1,c2),每一期商品视为综合商

c2
每一期价格(p1,p2)
p2c2 m2 (1 r)(m1 p1c1)
或者:(1 r) p c +p c =(1 r)m +m
11 2 2
1
2
p1c1
+
p2 (1r
)
c2
=m1 +
m2 (1r )
4
c2
●(1
r
)m 1
+m 2
禀赋终值 禀赋现值
m2/p2

m1/p1
m + m2 1 (1r)

c1
5
四、消费者是一个借款者(利率为r) 他在时期1的消费为:c1且m1-p1c1<0 因此他在2期的预算约束为:
c2
slope
初始消费
(1 r)
p1 p2

微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10章节

微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10章节

经济学习笔记第10章外部性一、重要名词解释外部性:也称外溢性、相邻效应,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

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矫正税:又称庇谷税,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

科斯定理: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的观点。

(科斯定理是揭示市场经济中产权安排、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关系的原理。

科斯定理的内容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财产权的配置是怎么样的,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科斯定理进一步扩大了“看不见的手”(价格)的作用。

按照这个定理,只要那些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

或者以另一角度来说,在所给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影响以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但是,科斯定理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在实际中并不一定真的有效。

原因主要有:资产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已经明确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转让;分派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效果的问题了。

)交易成本:各方在达成协议与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交易成本包括:获取某种产品质量信息的成本,如产品价格、使用性和耐久性等;交易双方进行谈判的成本;交易双方履行合同的成本。

)二、重要摘抄1.由于买者与卖者在决定其需求量或供给量时忽略了他们行为的外部效应,因此在存在外部性时,市场均衡并不是有效的。

外部性的影响如果是对旁观者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如果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

2.如果生产铝会造成环境污染,那么由于该过程会产生负外部性,生产铝对于社会的成本大于对于铝生产者的成本,因此考虑社会成本的铝的供给曲线应当左移(或者说上移)收缩,这就会导致铝的均衡数量大于社会的最优量。

管制经济学原理-第十章-垄断和资源配置-PPT课件

管制经济学原理-第十章-垄断和资源配置-PPT课件

图10-2 垄断的福利损失
Pn D
Pm
A
Pc
E MC
E’
D
O
Qm MR QC
三、垄断价格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
在完全垄断或勾结型的寡头垄断中,垄 断企业完全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它们可 以实行各式各样的垄断价格。各种实际 案例告诉我们,垄断企业的较高利润率 中至少包含着消费者损失的成分。
四、组织管理低效率
二、产业集中系数
产业集中系数是指用CRn法计算的产业集中度 与产业平均份额的比值。用公式表示即为:
CIn=CRn÷Cn
式中,CIn—产业集中系数 CRn— 同第一个指标中的产业集中度
Cn—该产业每个企业平均拥有的份额(即平 均份额)
其中,Cn=(100÷产业内企业数目)× n
产业集中系数这一指标表明,某一产业 前若干家企业的集中度为产业平均集中 度的倍数。这一倍数越高,说明产业内 前若干家企业的垄断程度越高。
IR
公式中,为垄断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的 角度,为整个产业面临的需求曲线的角 度。由此可见,在完全竞争市场中,需 求曲线为水平线, ,所以。在完全垄断 市场上,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也就是产 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所以,。在垄断 竞争市场中,的斜率小于的斜率,所 以,。这一指标与勒纳指数相似。
图10-1 罗斯柴尔指数
式中,为弹性参数。 显然,在指数中,。当R的等价数量可以
看作是时,汉纳和凯伊指数的形式为:
HK n Sia1/(1a),a0,a1
i1
可以证明,这个指数满足由汉纳和凯伊 提出的4条准则,其优点是衡量集中和 垄断程度的灵活性,这种指数通过提高 值,给较大企业以较大权数。
五、勒纳指数 该指数是由经济学家勒纳(A.P.Lerner) 提出的。勒纳指数定义为垄断企业所定 的价格比其边际成本高多少。以LI 作为 勒纳定义的垄断度,其公式为:

经济学原理 第10章

经济学原理 第10章

I I (r )
式中,I表示利率r为零时的投资量,称为自主投 资,d是系数,表示利率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 投资会减少或增加的数量,可称为利率对投资需求的 影响系数或投资需求的利率敏感系数。
如果用横坐标表示投资,纵标表示利率,投 资函数可以用投资曲线表示出来,如下图所示:
上图表明,当利率较高为r1时,投资量较小为 I1,当利率降低到r2时,投资量增大为I1。
下图为非线性的储蓄曲线。随着收入的增加, 非线性储蓄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大,即非线性储蓄曲 线上各点的切线越来越陡峭,各点的切线的斜率越 来越大,非线性消费曲线越来越以递增的速率向右 上方倾斜,这表现出边际储蓄倾向递增的状况。
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从前面关于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分析出发, 可以得到两者之间的三个重要关系: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 和等于总收入。 (2)APC和MPC都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减,但 APC>MPC。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 APS<MPS。 (3)MPC和MPS互为补数, APC和APS也互为 补数,即MPC+MPS=1、APC+APS=1。
一、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消费函数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在两部门经济社会中,总需求由消费与投资构 成,即Y=C+I,其中消费C=a+bY。 为了使分析简化,在国民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 中,把投资看作一个外生变量,是一个不随着利率 和国民收入水平变化而变化的常量。
根据这个假定,可设I=I0(I0为一个常量), 此时,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如下:
其中,S代表储蓄;Y代表收入;-a为自发储蓄; 1-b 的经济含义指增加的每单位收入中用于储蓄部 分的比率,(1-b)Y 是随着收入变化而变化的储蓄 量,也被称为引致储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cial cost
The socially optimal quantity is 20 gallons.
S
3
2
D
At any Q < 20, value of additional gas exceeds social cost
1
0 0
CHAPTER 10
At any Q > 20, social cost of the last gallon is greater than its value
CHAPTER 10
EXTERNALITIES
12
Positive Externalities
In the presence of a positive externality,
the social value of a good includes • private value – the direct value to buyers • external benefit – the value of the positive impact on bystanders
Air pollution from a factory.
• The firm does not bear the
full cost of its production, and so will produce more than the socially efficient quantity.
How govt may improve
7
Recap of Welfare Economics
P $5
4 3 $2.50
The market for gasoline
The market eq’m maximizes consumer + producer surplus. Supply curve shows private cost, the costs directly incurred by sellers
EXTERNALITIES
CHAPTER 10
13
1: Analysis of a positive externality
ACTIVE LEARNING P The market for flu shots
$50
External benefit = $10/shot
40 30
20 10 0 0 10 20 30 S
P $5
4 3
The market for gasoline
Social cost = private + external cost
external cost
Supply (private cost)
2 1
0 0
CHAPTER 10
External cost = value of the negative impact on bystanders
10
10
20 25 30 Q (gallons)
EXTERNALITIES
Analysis of a Negative Externality
P $5
4
The market for gasoline
Social cost
S
3
Market eq’m (Q = 25) is greater than social optimum (Q = 20) One solution: tax sellers $1/gallon, would shift supply curve up $1.
roads less safe for others
health risk to others from second-hand smoke
CHAPTER 10
EXTERNALITIES
5
Positive Externalities from Education A more educated population benefits society:
• lower crime rates:

educated people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so less likely to rob and steal better government: educated people make better-informed voters
11
2
D
1
0 0
CHAPTER 10
10
20 25 30 Q (gallons)
EXTERNALITIES
“Internalizing the Externality”
Internalizing the externality: altering incentives
so that people take account of the external effects of their actions
The socially optimal Q maximizes welfare: • At any lower Q, the social value of

additional units exceeds their cost. At any higher Q, the cost of the last unit exceeds its social value.
the market outcome:
• Impose a tax on the firm equal to the
external cost of the pollution it generates
CHAPTER 10 EXTERNALITIES
4
Other Examples of Negative Externalities
2 1
0 0
CHAPTER 10
Demand curve shows private value, the value to buyers (the prices they are willing to pay)
10 20 25 30 Q (gallons)
8
EXTERNALITIES
Analysis of a Negative Externality
• subsidize cost of education
EXTERNALITIES
CHAPTER 10
6
Other Examples of Positive Externalities
Being vaccinated against
contagious diseases protects not only you, but people who visit the salad bar or produce section after you.
= $1 per gallon (value of harm from smog, greenhouse gases)
9
10
20
30 Q (gallons)
EXTERNALITIES
Analysis of a Negative Externality
P $5
4
The market for gasoline
Draw the social
value curve.
Find the socially
optimal Q.
What policy would
D
internalize this externality?
Q
14
ACTIVE LEARNING
Answers
$50
1:
Socially optimal Q = 25 shots To internalize the externality, use subsidy = $10/shot.
the neighbor’s barking dog late-night stereo blasting from the dorm room
next to yours
noise pollution from construction projects talking on cell phone while driving makes the
People do not consider these external benefits
when deciding how much education to “purchase”
Result: market eq’m quantity of education too low How govt may improve the market outcome:
R&D creates knowledge
others can use
Renovating your house
increases neighboring property values
CHAPTER 10 EXTERNALITIES
Thank you for not contaminating the fruit supp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y!
In the previous example, the $1/gallon tax on
sellers makes sellers’ costs equal to social costs.
When market participants must pay social costs,
the market eq’m matches the social optimum. (Imposing the tax on buyers would achieve the same outcome; market Q would equal optimal Q.)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