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基本知识之补虚药
中药-补虚药课件

利水消肿
白术
功效应用
脾胃气虚的食少便溏、倦怠乏力
补气健脾
脾虚水肿,痰饮
燥湿利水
表虚自汗
专入脾胃,既 补脾气,又祛 湿,为治疗脾 虚诸证要药!
止汗 安胎
脾气虚弱的胎动不安
山药
功效应用
脾气虚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食少便溏或泄泻
益气养阴
肺虚或肺肾两虚的喘咳
补脾肺肾 固精止汗
补肺、脾、肾三 脏气阴、性平力 缓,不寒不热、 不燥不腻,号称 “平补三焦良
肾虚精亏的不孕、阳萎、遗精、腰酸
温肾补精
气血两亏的面色萎黄、消瘦 乏力、产后少乳
肺肾两虚的气喘咳嗽
养血益气
癫痫久发气血亏虚
海马
功效应用 补肾助阳
肾阳虚亏阳萎精 少,尿频遗尿
活血散结
消肿止痛
癥瘕积聚,跌打损伤
第三节 补血药
当归 熟地黄 何首乌 阿胶 龙眼肉
当归
功效应用
血虚萎黄、眩晕心悸
补血 圣药
补精益髓
何首乌
乌须发要药
功效应用
补益精血 解毒
截疟 润肠通便
经血不足的头晕眼花、须发 早白、腰酸脚软、遗精、崩 漏、带下 疮肿,痹疬 体虚久疟 肠燥便秘
龙眼肉
功效应用
易助热 内火
心脾两虚之心悸 怔忡、失眠健忘
补心脾
益气血
安心神
气血不足证
第四节 补阴药
南沙参 北沙参 麦冬 石斛 黄精 枸杞子 龟甲 鳖甲 玉竹 百合 桑葚 蛤蟆油
麦冬
功效应用 润肺养阴
清胃肺心热 养胃肺心阴
肺热燥咳痰黏,阴虚劳嗽咳血
益胃生津
清心除烦
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心阴虚、心火旺的心烦失眠
中药学丨补虚药(补气药)

中药学丨补虚药(补气药)Medical Liaison officer Club补虚药一、概念:凡以补益正气、增强体质、治疗虚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补虚药,又称补益药或补养药。
二、功用与适应症:补气,用于气虚证;补阳,用于阳虚证;补血,用于血虚证;补阴,用于阴虚证。
三、注意:1.宜久煎(另煎),或做丸散剂;2.注意配伍健脾消食药。
补气药治疗气虚证,见气短、乏力、头晕、脉虚无力、舌淡等。
主治肺脾气虚证。
肺气虚见自汗、恶风、易感冒、语音低怯等;脾气虚见食少、便溏、消瘦、脏器下垂等。
人参甘、微苦,微温。
归肺、脾经。
大补元气——气虚欲脱证。
补脾益肺——脾气虚弱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肺气虚弱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生津止渴——热病津伤的口渴,消渴证。
安神益智——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健忘。
【配伍】人参配附子:人参甘温补气,力宏固脱;附子辛热回阳,补火救逆。
两药相合,大补大温,益气回阳,治亡阳气脱效佳。
人参配蛤蚧:人参甘温善补肺气,蛤蚧性平补肺益肾。
两药相合,补肺益肾而定喘嗽,治肺肾两虚,动辄气喘甚效。
人参配麦冬、五味子:人参性温补气,麦冬寒凉滋阴,五味子酸收敛阴。
三药相合,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为治气阴两虚之口渴、多汗,以及消渴所常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大补元气可用15~30g,文火另煎,与煎好的药液合对,或频频灌之;研粉,一次1g,一日2次;或入丸散。
野生人参功效最佳,多用于挽救虚脱;生晒人参性较平和,适用于气阴不足者;红参药性偏温,多用于气阳两虚者。
【使用注意】为保证人参的补气药效,服用人参时不宜饮茶水和吃白萝卜。
因属补虚之品,邪实而正不虚者忌服。
反藜芦,畏五灵脂,恶莱菔子、皂荚,均忌同用。
党参甘,温。
归脾、肺经。
补中益气——脾气亏虚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肺气亏虚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生津养血——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
血虚萎黄,头晕心慌。
人参与党参的比较人参、党参,均能补气生津,治脾胃气虚倦怠乏力、肺气不足气短喘促,以及气津两伤之口渴等证。
中药学-补虚药

Company Name
【人参的用名】
LOGO
❖ “人参”系各种规格人参入药饮片的通用名,一 般不以这个笼统的名字作为处方用名。
❖ 1.根据生长情况命名: ❖ 野山参——系野生者,质量最好,货源少,价格
贵,少用。 ❖ 移山参——系人工移植栽培者,又名“园参”。
Company Name
【人参的用名】
血虚+脾虚 (体倦乏力)
血虚+心虚 (健忘失眠多梦)
治法 补益肺气 健脾益气 补血养肝
补脾养血
养血宁心
LOGO
Company Name
证类 肾阴虚 肺阴虚 肾阳虚
脾阳虚
分型论治
症状
治法
阴虚+肾虚
滋补肾阴
(耳鸣足痿遗精)
阴虚+肺虚
滋阴润肺
(干咳失音)
阳虚+肾虚
温补肾阳
(阳萎,多尿或失禁
下利清谷,五更泻)
❖ 4.正确选择剂型。如作汤剂,应久煎,使药味尽出。因虚 证一般病程较长,宜采用丸剂、膏剂、口服液等,便于服 用,慢病缓治。
Company Name
【名词解释】
❖ 虚不受补 ❖ 不老延年 ❖ 托毒生肌 ❖ 补命门火 ❖ 补精益髓 ❖ 固冲摄血 ❖ 养血养肝 ❖ 益精气、益精血
LOGO
Company Name
【主治】
LOGO
❖ 阳虚 以肾为主 肾阳虚证:畏寒肢冷、阳痿、滑精、不孕不育、耳 鸣、腰膝酸软、筋骨软弱、痿弊、半身不遂、五 更泄、肾不纳气之久咳久喘
Company Name
【主治】
LOGO
❖ 血虚: 以心、肝、脾为主 血虚证:面色萎黄、唇甲苍白、眩晕耳明、心悸失 眠、经少经闭、脉细弱
中药药理学-第二十章-补虚药

22
增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
• 补气药人参、刺五加、黄芪、白术、甘草 ,补血药熟地黄、当归、何首乌,补阴药 玄参、生地黄、知母,补阳药巴戟天、仙 茅、淫羊藿、鹿茸、杜仲,以及生脉注射 液等均有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3
增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30
• 人参、党参、刺五加、当归、淫羊藿、 补骨脂。麦冬、女贞子、黄精、墨旱莲 等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 心肌血氧供应,提高心肌抗缺氧能力, 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
• 甘草、刺五加、淫羊藿、冬虫夏草、当 归、麦冬、生脉散、参附汤、炙甘草汤 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调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
• 甲状腺激素具有调节物质代谢增加产热的作用。 阴虚证和阳虚证病人的血清T3和T4含量均显著低 于正常人,而阴虚证病人又明显低于阳虚证病人 。
• 紫河车、人参具有增强甲状腺轴功能的作用。 • 人参及补阳药附子肉桂合剂具调节甲状腺轴功能
• Cu、Zn、Fe、Li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非必需或有害微量元素是Ni、Pb,黄芪 、枸杞、人参、灵芝等Zn含量均较高;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
④调节环核苷酸水平
补虚药可通过影响cAM P和cGMP的含量 而对细胞的代谢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提高组织中的cAMP浓度而增强细胞活力 ,如黄芪、党参、甘草灌胃给药可显著升 高小鼠血浆和牌组织中cAMP的含量。
中药学——补虚药

2
对于中药材,一般采用煎服或泡茶饮用的方式 ,每日2-3次,每次100-200ml。
3
对于中成药,应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剂量和疗 程服用。
注意个体差异与不良反应
01
中药补虚药也存在个体差异和不良反应,如使用不当会对身体 造成一定损害。
02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应谨慎使用中药补
虚药,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阴虚体质
选用如枸杞子、麦冬、鳖甲等滋阴中药, 可改善口干、五心烦热、盗汗等症状。
血虚体质
选用如当归、熟地黄、白芍等养血中药, 可改善面色苍白、心悸、失眠等症状。
阳虚体质
选用如肉桂、淫羊藿、鹿茸等温阳中药, 可改善畏寒、四肢不温、腹泻等症状。
合理安排剂量与疗程
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合理安排剂量和疗程, 不宜过量使用或长期服用。
中药补虚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增强机体免疫力
抗衰老作用
中药补虚药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能够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抗病能力。
中药补虚药中含有多种抗氧化成分,能够清 除体内的自由基,抵抗衰老过程,具有一定 的保健作用。
治疗慢性疾病
美容养颜
中药补虚药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 血压、慢性胃炎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 够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分类
根据补虚药的功效和作用,主要分为补气药、补血药、补阳 药、补阴药四类。
主要功效与作用
1 2
改善体质
补虚药可补充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改善体质 ,增强机体免疫力。
调理脏腑功能
补虚药具有调理脏腑功能的作用,可改善消化 、代谢、内分泌等系统功能。
3
抗病能力
补虚药可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减轻或消除疾病 引起的体虚症状。
中药学课件 补虚药

功效: 甘;入脾肺补气
峻补元气——大补元气
缓补诸脏——补脾益肺心 肾
补气生血 生津
生津 安神益智
人参
临床应用
救治气虚 脱证要药
气虚欲脱;气短神疲,脉微欲绝,单用, 如独参汤
1 气虚欲脱证 气虚欲脱兼四肢逆冷;配伍附子,参附汤
气虚欲脱兼津伤;配麦冬 五味子,生脉散
人参
脾肺气虚 要药
临床应用
倦怠乏力;食少便溏,配白术 茯苓等,四君子汤
精血耗竭;面色黧黑,耳聋目昏等, 与当归 乌梅膏为丸
鹿茸
临床应用
腰膝酸软无力
2 肾虚骨弱 小儿五迟之证
骨折预后不良
配五加皮 熟地、山萸肉等;如 加味地黄丸;
治骨折后期,愈合不良,配骨 补、川续断等;
补阳益精健骨
鹿茸
临床应用
温肾益精固冲任
3 冲任虚寒 崩漏;配乌贼骨 龙骨、川断等,如鹿茸散
白带过多;配狗脊 白蔹,如白蔹丸
健脾、燥湿,治脾虚湿盛
苍术
燥湿化湿为主,又解表、明目,治湿痹
山药
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采制:毛山药 光山药 生用或麸
炒用
处方名:山药 生山药、炒山药
山药
山药
补肺 脾、肾三脏气阴、性平力 缓;不寒不热、不燥不腻,号称 平补三焦良药
山药
甘平;补气阴
补脾养胃;脾气虚或气阴两虚 食少、便溏、 带下等
4 疮疡久溃不敛 内陷不起;配当归、肉桂等,阳和汤
温补内托
鹿茸
用量用法:1~2g;研末吞服,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剂量宜小;逐渐加量,不可骤用大量,
发热当忌
附药:鹿 角
鹿角胶 鹿角霜
淫羊藿
中药基本知识之补虚药

共同点: 白术与苍术一类二种,《本经》中只有术而无苍、白术之分,《名医别录》始分赤术、白术,《名医别录》所说的赤术即今之苍术,至宋代《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始有苍术的名称。 白术、苍术皆味苦性温,主归脾胃经,均能燥湿健脾。都可用治脾湿偏盛的大便溏泻、水肿、带下、痰饮等证。若脾虚湿盛者,二者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白术味又甘,长于补气健脾,燥性不及苍术。故补脾益不足,治疗脾弱的虚证多用白术。 且白术又能固表止汗,安胎。也常用治: 1.脾虚气弱、肌表不固而自汗; 2.脾虚气弱、胎动不安等证。 苍术味又辛,长于运脾,燥性过于白术,故运脾泻有余,治疗湿盛的实证多用苍术。 且苍术又能祛风湿、发汗、明目。也常用治: 1.风湿痹证; 2.外感风寒挟湿之表证; 3.夜盲症、眼目昏涩等证。
人参 党参 太子参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若气脱兼见汗多口渴,气阴两伤者,可配麦冬、五味子以益气敛阴,即生脉散。 时,人参又能安神增智,也可用治气血亏虚的心悸,失眠,健忘等症,常配伍当归、龙眼肉、酸枣仁等药。 此外,对血虚证,气不摄血的病证,以及阳萎证,能益气生血,益气摄血和益气壮阳;对体虚外感或邪实正虚之证,可配伍解表药、攻里药,以扶正祛邪。 本品入汤剂,5~10g;用于急重证,剂量可酌增为15~30g。宜文火另煎兑服。研末吞服,每次1.5~2g。 注意:①人参反藜芦,畏五灵脂,恶莱菔子,均不宜同用。②服用本品不宜同时吃萝卜或喝茶,以免影响补力。 外,野山参补益的力量强,但货少价贵,临床少用;园参补力不如野山参,但药源充足,价格比较便宜,临床多用。 高丽参较国产红参力强。 晒参、红参药力较强,其中生晒参适用于气阴不足者,而红参适用于气弱阳虚者;糖参功同生晒参而药力较缓;参须药力最缓,尤宜于虚不受补者,且价格较便宜。
中药学补虚药

次之。 白参——煮后入糖汁浸润再晒干者称“白
参”、“糖参”, 补气再次之。 参须——加工断下的细根称“参须”,补
气最弱。
【方剂举例】
n 参附汤(《世医得效力》): n 人参、附子 n 治大出血或大吐泻引起的虚脱,上气喘急,
冷汗淋漓,手足厥逆等症。
气。)
【功效】
1.健脾益气——脾气虚证。为“脾脏补气健 脾第一要药”。
2.燥湿利尿——为治痰饮、水肿之良药,用 于脾虚不运,水湿内停之痰饮、水肿诸证, 如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3.〔益卫固表〕止汗——气虚自汗。 4.〔益气〕安胎——脾虚胎动不安。
【要点】
①释名:以浙江于潜产者最佳,称为“于潜术”、 “于白术”,简称“于术”。
【配伍】
1、因证选药。 2、气血阴阳互根互用:如气虚可发展为阳
虚,阳虚者其气必虚,故补气药常与补阳 药同用;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气虚生 化无力,可致血虚;血为气之宅,血虚则 气无所依,血虚亦可导致气虚,故补气药 常与补血药同用。 3、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使用注意】
1.不要迷信补药。补药因虚而设,非虚不可言补。 用之不当,有害无益。大凡病人闻攻则不悦,闻 补则喜,医者不能投其所好。
【文献摘录】
《本经》:「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 气,明目。」
《别录》:「调中,止消渴。」 《药性本草》:「主五劳七伤,虚损瘦弱,止呕
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治肺痿....凡虚而 多梦纷纭者加之。」 《珍珠囊》:「治肺胃阳气不足,肺气虚促,短 气、少气,补中,缓中....止渴生津液。」 《本草纲目》:「治男妇一切虚证。」
【主治】
1.脾气虚证——食欲不振,脘腹虚胀,大便 溏薄,体倦神疲,面色萎黄,消瘦或一身 虚浮,甚或脏器下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