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率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则

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则

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则容积率是指城市用地的建筑物所占用的空间与地面面积的比例,是衡量城市用地利用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容积率的计算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容积率的含义容积率是指建筑物总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的比值,用来反映建筑物对地面的利用程度。

容积率越高,表示建筑物对地面的利用程度越高,建筑密度越大。

2.容积率的计算公式容积率的计算公式为:容积率=建筑物总建筑面积/占地面积。

建筑物总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所有楼层的建筑面积之和,占地面积是指建筑物在地面上所占用的面积。

3.容积率的计算方法容积率的计算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总体计算法和分层计算法。

总体计算法是指将所有楼层的建筑面积相加,然后除以占地面积;分层计算法是按照建筑物的每层进行计算,然后再将各层的容积率相加。

4.容积率的计算单位容积率是一个无单位的纯数字,通常用百分数表示,例如容积率为200%,表示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是占地面积的2倍。

5.容积率的影响因素容积率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政策、建筑设计标准等。

一般来说,城市中心区域的容积率会比较高,而郊区的容积率会比较低。

6.容积率的作用容积率是衡量城市用地利用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反映城市建设的紧凑程度和高效性。

合理的容积率设计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建筑物的层数,减少土地占用面积,满足人口密集的城市需求。

7.容积率的限制高容积率并不意味着就是好的设计,过高的容积率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如建筑物过于密集,阳光和通风不畅,人口密度过大等。

因此,在制定容积率时需要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平衡利用和人居环境的关系。

8.容积率的调整容积率可以根据城市的发展需要进行调整。

当城市用地需求增加时,可以适度提高容积率,以增加建筑物的层数和容纳更多人口;相反,当城市用地供应充足时,可以适度降低容积率,以保持城市的宜居性。

总之,容积率是衡量城市用地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其计算规则包括计算公式、计算方法、计算单位等。

容积率终极计算法则

容积率终极计算法则

容积率的计算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容积率越低,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所谓“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绿化率也是如此。

绿化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

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化率应不低于30%。

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关于容积率内容:项目容积率与利润推算方法模块1、最适容积率2、最适容积率是能够使利润最大的容积率数值.一定的土地转让,建安等成本条件下,项目的利润取决于产品的单价和产品的总量,也就是总面积.容积率决定了总面积,也决定了单价.而随着项目容积率的上升,售价并非等比例下降,(容积率这1的TOWNHOUE项目售价不可能达到容积率为3时的高层住宅的3倍了)因而总利润额随容积率的上升而上升,当容积率高出最适容积率的数值的时候,产品的品质开始下降,售价下降,利润下降.在最适容积率点上同,销售额与总成本的差值最大,也就是利润最大.(图中黑色区域为有正利润的容积率范围,其中最宽处即为利润最大点,也就是最适容积率点.)销售额与容积率的相关曲线图如下:3、最适容积率的确定明确了容积率的重要性,接下来就是最核心的问题:对于一个低层项目,容积率的最佳值是多少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通过经济测算,即在一定的容积率下,本项目可以有多少的销售面积(总规模减去一些必要的配套设施),同时这些面积又可以以多少价格售出,当然这个价格是市场能够接受而反映良好的.我们知道,容积率确定之后,项目的总规模和可出售面积是很快可以计算出来的,但合理的售价如何确定呢在项目区位,成本等各方面条件确定的情况下,售价与住宅的舒适度有很大关系,除去建筑设计方面的因素,住宅之间的拥挤程度,层数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了,而这些因素是直接与容积率相关的.那么建立一个容积率与建筑的拥挤程度,层数之间的变化"函数"就是最终的解决办法.当然,这个"函数"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数学公式,而是一个相关性的变化分析.以下就是这种相关性分析的基本思路,可以通过建筑的层数,面宽,进深等条件,粗略的估计一个低层或多层住宅项目的容积率,方法如下: 假设一个小区中的住宅是均匀分布的,下图是其中一部分,图中的四个深灰色区域为住宅,浅灰色区域为经过平均后一栋住宅对应的基地面积,该栋住宅的建筑面积与此浅灰色区域面积的比值即可视为为本项目的容积率.设住宅的层高为3米,进深为12米,日照间距为1.7,层数为N,容积率的求得公式为:容积率=(12*A*N)/(B*D)---------公式1其中,D=3*N*1.7+12----------------公式2X=A/B--------------------------公式3把公式2与公式3代入公式1,即可以得出容积率与X和N的关系如下: 容积率=X*N/(0.42N+1)N和X是决定住宅拥挤程度的重要数值,N为建筑的层数,层数多而居住档次相应下降,X为建筑面宽与建筑之间的间距的比值,X值越大,建筑形式越倾向于联排住宅,反之X值越小,建筑形式越倾向于独栋.举一个例子,根据经验判断,X值为0.5的时候,也就是并排的两栋建筑之间的距离与建筑的面宽近似的时候,建筑的形式基本为双拼别墅.根据公式3,可以作出以下这样表格,当确定一个容积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比较方便的找出建筑大致是一个形态,联排住宅,双拼别野,别野,或是介于他们之间的某种折中形式.在本方法的实际应用中,尚存在几点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实际的低层住宅项目并非如上述情况是一个均匀的,理想的状态.比如,项目用地中有大面积的道路和绿化,有大面积的配套公建,这时的估算就需要增加一个不小的修正值;同样如果用地中有多种住宅类型,有联排别野,也有多层公寓(这是很多项目的实际情况)估算也需要在不同的类型间分别进行;如果日照间距不是严格的按照1.7来计算,或者项目中有大面积的东西向住宅,估算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基本上来讲,这个方法需要的是进一步的完善,还有与经验值的互相验证.实际中可以用已经有的若干个实例来反算这个公式的结果,并得出一个经验性的修正值,并在以后的测算中应用这个经验修正值.得出了一定容积率条件下的建筑产品形式之后,根据其拥挤程度,建筑之间的图形关系,同时与周边项目相比校,可以得出本产品的相应售价.这时候,建筑面积,单方成本与总成本,售价等进行全面的成本收益测算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就齐全了,余下的工作就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得出最终的项目资金收益率与净利润,看一看项目在如上的产品定位条件下是赢还是亏.X值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建筑层数N1 0.704225 0.633803 0.56338 0.492958 0.422535 0.352113 0.28169 0.211268 0.1408452 1.086957 0.978261 0.869565 0.76087 0.652174 0.543478 0.434783 0.326087 0.2173913 1.333333 1.2 1.066667 0.933333 0.8 0.666667 0.533333 0.4 0.2666674 1.492537 1.343284 1.19403 1.044776 0.895522 0.746269 0.597015 0.447761 0.2985075 1.612903 1.451613 1.290323 1.129032 0.967742 0.806452 0.645161 0.483871 0.3225816 1.724138 1.551724 1.37931 1.206897 1.034483 0.862069 0.689655 0.517241 0.3448284、实例项目分析受发展商委托,我公司在北京南城承接了一个投资顾问项目,由于位置,成本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项目的产品定位为低层低密度的住宅.确定项目容积率的工作始终是各项工作的前提与核心.我们确定的四种可能的产品类型包括,独栋别墅,TOWNHOUSE,3-4层的住宅,5-6层的住宅.综合了产品类型,容积率,售价等因素对四种产品类型进行测算(这是一个比较繁杂的过程,在这里就不详述了),测算最终的结果是此项目的容积率在0.9的低层住宅和0.7的TOWNHOUSE两种产品是成本利润率最高的.(见下表)楼型容积率售价单方综合成本总利润(万元) 成本利润率双拼 0.45 6500 5599 10942 16.08%联排 0.7 5000 4218 14862 18.55%低层 0.9 4300 3592 17704 19.72%多层 1.2 3600 3058 18430 17.73%但是依据市场的要求全部定位为这两种产品类型的话,覆盖的客户范围仍然有限,为了减小市场风险,产品类型应结合5-6层的多层住宅,同时容积率可在0.7-0.9之间,我们将容积率初步定在0.8,产品类型以TOWNHOUSE和低层,多层住宅为主,这样发展商的利益是最有保障的.如此的测算结果也从另一方面证明本项目不应该是一个单一产品形式的居住社区,而应该是双拼别墅,联排TOWNHOUSE,多层公寓混合的低密度居住社区,在计算容积率与建筑形式的时候就必须分别进行计算,这与前文中提到的理想状态是有差异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促进了该计算方式中一些不足之处的改进.比如说,因建筑形式的不同而必然进行的分区计算的方式,各个组团计算各自的建筑总面积,用地面积,容积率,就可以让我们把诸如道路,绿化,公建等问题单独处理,最终保证计算的准确性.确定最适容积率的问题在这里就演变为确定最适的加权平均容积率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确定各不同类型住宅面积比例的问题.当这个问题解决的时候,设计任务书也已经基本成型了,此时下一个阶段的各项工作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展开了.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容积率面积

容积率面积

容积率面积容积率(Floor Area Ratio,FAR)是指建筑物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它是城市规划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地区内的建筑密度和土地利用效率。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容积率的规定和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下面将针对容积率的面积计算方法、意义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容积率计算方法:容积率的计算需要根据当地的规定和约束条件进行,一般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容积率 = 总建筑面积 / 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可以通过对每个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进行累加得到,建筑面积可以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面积。

用地面积则通常是指地块的总面积,不包括道路、绿地等非建设用地。

容积率的意义:容积率是衡量城市建设密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和建筑物的密集程度。

高容积率通常意味着更高的建筑密度和更高的土地利用效率,可以有效减少土地浪费和城市扩张对农田和生态环境的侵占。

低容积率则意味着低密度的建筑,可能对大面积的土地占用,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

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容积率的设定对城市的发展和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容积率可以促进城市的高效利用,有效控制城市扩张的规模,减少对农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繁华商业区,高容积率可以支持更多的商业设施和人口密集居住,提高交通效率,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而在住宅区,适当的低容积率可以保持较低的建筑密度,提供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和更多的绿地空间。

容积率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土地价格、建筑成本、基础设施配套等。

过高或过低的容积率都可能导致城市发展的不均衡和问题。

因此,政府和城市规划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合理的容积率标准。

除容积率外,还有一些其他指标和规划原则也需要考虑,如建筑高度限制、绿地率等。

综合运用这些指标可以实现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创造更优质的城市环境和生活品质。

总之,容积率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衡量土地利用效率和控制建筑密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容积率

容积率

容积率购房专用名词详解-什么是容积率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容积率越低,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所谓“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绿化率也是如此。

绿化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

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化率应不低于30%。

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一、容积率的内涵及其特性容积率是指在城市规划区的某一宗地内,房屋的总建筑面积与宗地面积的比值,分为实际容积率和规划容积率两种。

通常所说的容积率是指规划容积率,即宗地内规划允许总建筑面积与宗地面积的比值。

容积率的大小反映了土地利用强度及其利用效益的高低,也反映了地价水平的差异。

因此,容积率是城市区划管理中所采用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从微观上影响地价最重要的因素。

容积率具有如下特性:(一)容积率表达的是具体“宗地”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允许的建筑容量。

宗地是地籍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地球表面一块有确定边界、有确定权属的土地,其面积不包括公用的道路、公共绿地、大型市政及公共设施用地等。

容积率只有在指“宗地”容积率的情况下,才能反映土地的具体利用强度,宗地间才具有可比性。

(二)容积率(R)、建筑密度(C)与层数(H)之间有一定关系。

建筑密度是指在具体“宗地”内建筑物基底面积与宗地面积之比。

当宗地内各房屋的层数相同,且对单个房屋来说各层建筑面积相等时,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R=C·H,此种情况下,建筑层数与容积率成正比例关系。

容积率计算方法

容积率计算方法

容积率计算方法容积率是指城市规划中用来衡量建筑物密集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某一地块上建筑物总体积与地块面积之比。

容积率的计算对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容积率可以有效地控制城市建筑密度,保障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

下面将介绍容积率的计算方法。

首先,容积率的计算公式为建筑物总体积除以地块面积。

在实际计算中,建筑物总体积是指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乘以层高,再乘以建筑物的层数。

地块面积则是指建筑物所占用的地面面积。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某一地块上建筑物的密集程度。

其次,容积率的计算方法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块类型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住宅用地,容积率一般会设置在1.0~3.0之间;而对于商业用地,容积率一般会设置在2.0~5.0之间。

这是因为不同类型的地块对建筑物密集程度有着不同的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另外,容积率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周边环境和配套设施。

在城市规划中,通常会根据周边道路、绿地、交通设施等因素来确定合理的容积率。

例如,对于交通便利的地区,可以适当提高容积率;而对于绿地丰富的地区,则需要适当降低容积率,以保障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住舒适度。

最后,容积率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功能和设计特点。

不同功能的建筑物对容积率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例如,办公建筑和住宅建筑对容积率的要求就会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此外,建筑物的设计特点,如采光、通风、景观等因素也会对容积率的计算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容积率的计算方法是一个综合考虑了地块特点、周边环境、建筑功能和设计特点的过程。

合理的容积率计算可以有效地控制城市建筑密度,保障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对容积率的计算方法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容积率

容积率
[编辑本段]对生活的影响
1. 人口密度:
高容积率的住宅项目意味着小区内房子建得多,而高密度的住宅必定会带来高密度的居住人口,最终导致小区中业主的生活舒适度下降。另外,高密度的居住人口还会对小区内的健身场所、儿童活动区域、娱乐中心以及楼宇内的电梯、消防通道形成比较大的压力。频繁的的使用会加剧这些设施的老化,所以在购买高密度小区时应该对此提出更高的要求。
简介
容积率(Plot Ratio/Volume Fraction):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项目用地范围内地上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 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各个地区或城市有各自相关规定)。 容积率越高,居民的舒适度越低,反之则舒适度越高。 绿地率也是如此。绿地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容积率和绿地率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 现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下编制的各类居住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而言,容积率分为 独立别墅为0.2~0.5, 联排别墅为0.4~0.7, 6层以下多层住宅为0.8~1.2, 11层小高层住宅为1.5~2.0, 18层高层住宅为1.8~2.5, 19层以上住宅为2.4~4.5, 住宅小区容积率小于1.0的,为非普通住宅。 并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有容积率表达的是具体“宗地”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允许的建筑容量。宗地是地籍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地球表面一块有确定边界、有确定权属的土地,其面积不包括公用的道路、公共绿地、大型市政及公共设施用地等。容积率只有在指“宗地”容积率的情况下,才能反映土地的具体利用强度,宗地间才具有可比性。 (二)容积率(R)、建筑密度(C)与层数(H)之间有一定关系。建筑密度是指在具体“宗地”内建筑物基底面积与宗地面积之比。当宗地内各房屋的层数相同,且对单个房屋来说各层建筑面积相等时,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R=C·H,此种情况下,建筑层数与容积率成正比例关系。 (三)容积率可以更加准确地衡量地价水平。人们购买土地使用权的目的是为了对土地进行开发,建设房屋。 房屋的单方开发成本=房屋单方造价+楼面地价+税+费 楼面地价=宗地总价/宗地内允许总建筑面积=土地单价/容积率 因此,楼面地价比单位地价更能准确地反映地价的高低。 (四)容积率存在客观上的最合理值。在一般情况下,提高容积率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但建筑容量的增大,会带来建筑环境的劣化,降低使用的舒适度。为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协调,城市规划中的容积率存在客观上的最合理值。

容积率建筑面积计算公式

容积率建筑面积计算公式

容积率建筑面积计算公式
容积率是指土地上可建筑面积与该土地面积的比值,通常用来衡量土地的利用程度。

容积率的计算公式为:
容积率 = 建筑面积 / 土地面积。

其中,建筑面积指的是所有建筑物在地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包括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而土地面积则是指土地的实际面积,不包括道路、绿地等非建筑用地。

在实际应用中,容积率的计算可以根据具体的建筑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来确定,不同的城市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和标准。

一般来说,城市规划部门会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规划,规定不同地段的容积率标准,以保障城市的合理发展和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除了基本的容积率计算公式外,还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修正系数和特殊规定,比如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用地可能会有不同的容积率标准,或者针对特定的城市功能区域也会有相应的容积率限制。

因此,在实际计算容积率时,需要参考当地的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划要
求,以确保计算结果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划标准。

总的来说,容积率的计算公式是建筑面积除以土地面积,但在具体应用中需要考虑当地的规划要求和政策限制,以确定合适的容积率标准。

建筑密度容积率公式

建筑密度容积率公式

建筑密度容积率公式建筑密度是指在特定土地上允许建筑的总面积与该土地总面积的比例。

容积率是指指定建筑物在特定土地上允许建筑的总体积与该土地总面积的比例。

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中常用的指标,用于规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建筑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建筑密度=建筑总面积/土地总面积容积率的计算公式为:容积率=建筑总体积/土地总面积其中,“建筑总面积”指的是在指定土地上所有建筑物的总面积之和,“建筑总体积”则指建筑物的总体积之和。

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制定和调整通常与城市发展规划、土地规划、建筑设计等相关政策和法规有关。

通过合理控制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可以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合理设定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城市规划目标以及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过高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可能导致过度拥挤、交通拥堵、资源浪费等问题,而过低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可能导致土地利用率低、建设成本高等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往往与其他指标相结合,如绿地率、建筑高度限制、用地功能、建筑物间距等综合考虑,形成综合规划和设计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并非固定不变的数值,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进行调整。

例如,在城市中心区域可以适度提高容积率,以便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和提高空间利用效率;而在郊区或者宜居住区则可以适度降低容积率,以提供更多的绿地和生活品质。

总结起来,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中常用的指标。

通过合理地设定和调整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可以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并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但是,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设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避免产生过度拥挤、资源浪费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积率计算公式、规则及标准介绍
2010-07-02 15:20 来源:本网原创作者:编辑: 徐滋
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2,绿地率应不低于30%。

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简介
容积率(Plot Ratio/V olume Fraction):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项目用地范围内地上总建筑面积(但必须是正负0标高以上的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
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各个地区或城市有各自相关规定)。

容积率越高,居民的舒适度越低,反之则舒适度越高。

绿地率也是如此。

绿地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

容积率和绿地率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

容积率一般是由政府规定的。

现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下编制的各类居住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而言,容积率分为独立别墅为0.2~0.5,
联排别墅为0.4~0.7,
6层以下多层住宅为0.8~1.2,
11层小高层住宅为1.5~2.0,
18层高层住宅为1.8~2.5,
19层以上住宅为2.4~4.5,
住宅小区容积率小于1.0的,为非普通住宅。

并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有所差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