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之家”的功能

合集下载

留守儿童之家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之家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之家工作总结一、引言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或监护人因工作等原因长期离开家乡而将孩子寄养在外地,这些儿童通常在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的监护下成长。

在留守儿童的生活中,他们面临诸多心理、情感和教育等问题。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更好地成长,留守儿童之家成为了他们的重要庇护所。

本文将对我在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进行总结。

二、工作内容留守儿童之家是为了关爱和照顾留守儿童而设立的非营利组织。

在这里,我作为一名工作人员,主要负责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学习辅导留守儿童之家为儿童提供学习辅导服务,主要包括课内学习和课外拓展。

在每天的学习时间段,我会根据儿童的年级和学习需求安排相应的学习内容,并对他们进行辅导和指导。

通过与孩子们的互动和交流,我发现他们在学习上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方法不科学等问题。

因此,我针对不同的孩子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通过激励和奖励机制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2. 心理疏导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常常面临心理问题,如孤独、焦虑、自卑等。

作为工作人员,我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并针对其特殊需求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通过开展一些心理游戏和心理辅导活动,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绪,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的心态。

3. 生活指导留守儿童在生活自理方面通常存在一定困难。

我会以身作则,教给他们基本的生活技能,如个人卫生、饮食均衡、生活习惯等。

此外,我还会组织一些团队活动,增强孩子们的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的相处和交流。

4. 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在留守儿童之家,我也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模拟社会情景,我引导他们学习社会礼仪、沟通技巧、决策能力等。

同时,我也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

三、工作成果通过与留守儿童们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以下一些工作成果:1.提高学习成绩:我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在学习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留守儿童之家简介

留守儿童之家简介

以爱童行有你有我
——金银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之家”简介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的“打工潮”的掀起,农村劳务输出的进行,大批农民工离开家乡,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逐年增加,我校留守儿童多达58,占学生总数的20%。

留守儿童大多由爷爷、奶奶照管,家庭教育环节薄弱,平时少言寡语,性格孤僻,学习情绪低落,成绩偏低,有的甚至因管教不严沾染上不良行为习惯,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我校在上级部门的安排、指导和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建设“留守儿童之家”。

为留守儿童提供约100平方米的活动场所,配置了电视机、电脑、投影仪、空调、电话、图书、报刊杂志、象棋、跳棋、篮球、乒乓球等设施。

使这些孩子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让留守儿童有专人管理,有交流、倾诉的对象,有一起学习、玩耍的伙伴,使他们安心的学习,快乐的生活,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

同时,搭建一个与家长沟通、交流的互动平台,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机构;同时摸底造册,对本校留守儿童进行了摸底调查,规范留守儿童档案管理,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建章立制,在留守儿童的教学、管理、活动等方面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保证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各项工作正规、规范运行;根据实际情况,在不改变日常教学的同时突出关爱留守儿童特色,重点加强亲情教育,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健康的心理。

留守儿童之家简介

留守儿童之家简介

怀远县黄洼初级中学“留守儿童之家”
情况介绍
怀远县黄洼初级中学“留守儿童30平方米。

留守儿童之家室内拥有电视机一台(接通网络电视信号)、亲情电话一部、图书柜一架、图书250余册、报刊20余种、课桌椅近20套、体育器材有毽子、跳绳、拔河绳、羽毛球、乒乓球等。

学校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为了丰富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学校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合理安排留守儿童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如借阅图书供他们进行课外阅读,举行书画比赛、朗诵比赛、体育比赛等,利用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与外地父母联系、沟通,利用电视让他们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等。

借助“留守儿童之家”这一平台,开展各项有益身心的活动,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监护,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充分发挥了“留守儿童之家”的积极作用,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村留守学生的关怀,得到学生、家长及各界人士的称赞。

小学留守之家管理制度

小学留守之家管理制度

小学留守之家管理制度一、总则小学留守儿童之家作为一个专门为留守儿童服务的机构,其管理制度必须严格执行,以确保留守儿童的安全、健康和全面发展。

此管理制度为小学留守儿童之家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必须严格遵守,并不得违反。

二、管理人员职责1. 守护留守儿童的安全。

管理人员必须确保留守儿童在小学留守之家内的安全,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保障留守儿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 照顾留守儿童的生活。

管理人员需按时为留守儿童提供三餐及营养食品,确保留守儿童的饮食均衡,生活舒适。

同时,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3. 关爱留守儿童的情感。

管理人员需要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自尊。

4. 教育留守儿童的学习。

管理人员需协助留守儿童完成作业,监督他们按时复习,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5. 协助留守儿童进行社交。

管理人员需要组织各种活动,促进留守儿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

6. 协助留守儿童维护健康。

管理人员需协助留守儿童进行健康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7. 协助留守儿童维护家庭关系。

管理人员需要帮助留守儿童与家人保持联系,促进家庭关系和睦,帮助解决家庭矛盾。

8. 享有教职员工应对留守儿童应发挥的作用及其权利的有关事宜,将向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三、工作人员行为规范1. 工作人员需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和权利,不得侵犯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2. 工作人员需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做到守时守纪,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擅离职守。

3. 工作人员需保守留守儿童的隐私,不得随意向他人泄露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

4. 工作人员需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促进其全面发展。

5. 工作人员需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服务。

6. 工作人员需维护小学留守儿童之家的形象,不得损害机构的声誉,不得从事与工作无关的违法活动。

留守儿童之家简介2013、4

留守儿童之家简介2013、4

瓦疃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之家简介
------让留守学生不再孤独
留守儿童工作室大力开展对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和亲情卡建设,并安排老师做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结对,由代理家长、留守儿童家长、全体班主任实名制组成。

工作室一般规定中午和晚饭前后是留守儿童活动时间。

为了留守儿童工作室能有序健康地开展下去,瓦疃小学制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并集思广益创新模式和措施,使工作室功能发挥最大化。

瓦疃小学留守儿童工作室设有报刊图书柜、棋牌桌、电脑,其中图书室藏书约450册,电脑1台,电视一台,乒乓球桌一台等。

工作室的成立给留守儿童搭建了一个集休闲、娱乐、学习于一体,相互交流、学习和帮助的平台,极大地丰富了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使孩子有了家的感觉,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

一、性质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一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

二、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些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不求上进。

三、孤独无且心理父母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孤独,近而产生心里骚动和抑郁等问题。

四、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心理,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说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总数为12107万。

2001年,我国农村外出的劳动力已经占到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8.6%。

由于我国城市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仍然存在,这样庞大的人口流动就必然对于人口流出产生了大量分别以三个节日的日期代表三个群体。

其中,“38代表妇女”,“61代表儿童”,“99代表老人”群体,分别形成妇女、儿童和老人构成的“留守”。

其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C.L. Cooly 1864一1929年)是最早将“自我”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并对其做出出色研究的社会学家之一。

库利认为,家庭就是这样一个最重要的群体在家庭中,孩子对父母的意见有同感,由此而形成自我意识。

通过注意父母的手势和话语,孩子们开始认识到父母对他们期望什么,父母如何评价他们的行为父母对他们的意见是什么,有了这些知识和认知后,孩子就试图形成一种父母所期望的自我。

可见,家庭对于儿童早期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正功能库利认为,自我是社会的产物,初级群体对于自我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里的初级群体包括家庭、儿童的游戏群体、年长的邻里和社区群体。

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

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

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一、前言留守儿童是指在农村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出国、出境定居等原因,长期或短期不在身边的儿童。

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和教育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保障留守儿童的安全、健康和幸福成长,社会各界都应该关心和支持留守儿童的家庭和教育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的目的为了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提供一个安全、和谐、有爱心的生活环境,培养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身心,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三、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 以留守儿童的利益为重,注重保障留守儿童的权益和健康成长。

2. 科学、合理、文明的管理方式,倡导尊重和关爱留守儿童。

3. 明确每一个责任人的管理职责,做到责任到位。

4. 鼓励留守儿童健康、积极的参与各项活动。

5. 对留守儿童进行个性化的关爱和教育,注重培养其独立性和自尊心。

四、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1. 安全管理(1)保障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严格执行消防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演练。

(2)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如何应对突发情况。

(3)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留守儿童食品的安全卫生。

(4)建立家庭常规,通过规定的作息时间、饮食习惯等,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安全。

2. 生活管理(1)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鼓励留守儿童自觉按时起床、休息、饮食等。

(2)定期进行集体活动、户外运动,增强留守儿童的体质。

(3)建立科学的饮食结构,满足留守儿童的营养需求,制定食谱,保障饮食安全。

3. 心理健康管理(1)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定期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心理调适措施。

(2)注重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和心理疏导,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声。

(3)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体系,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

(4)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留守儿童通过参与活动来调节心情,培养其兴趣爱好。

4. 学习管理(1)由专业的教师、辅导员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全面管理和指导,并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

留守儿童之家简介

留守儿童之家简介

留守儿童之家简介
花园初级中学是枞阳县示范初中,枞阳县新课改整体推进试点校,位于有“陈朝故国瑶池人间”之誉的枞阳县陈瑶湖镇。

现有27个教学班,在校生有一千七百余人,其中30 %是留守儿童。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花园初中在上级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基点,以校本培训为平台,以新课程培训为核心内容,以提高教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目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完善教育体系,增强激励机制,始终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逐步积淀形成了“文明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敬业奉献开拓创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校风、“言教身教勤教精教”的教风、“求真求实求深求活”的学风。

全校上下齐心协力,顽强拼搏,为创建“枞阳县东部新课改整体推进试点校”而不懈奋斗!
花园初中“留守儿童之家”自2010年成立以来,各级领导就十分重视“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和管理。

为留守儿童提供约100平方米的活动场所,配置了电脑、电视机、电话、图书、报刊杂志、活动器械、常用药品等设施。

学校每学年对留守儿童进行了摸底调查,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保证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各项工作正规、规范运行;根据实际情况,在不改变日常教学的同时突出关爱留守儿童特色,重点加强亲情教育,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健康的心理。

打造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留守儿童生活乐园。

“磨砺奋进四十载,继往开来谱华章”。

在建设和谐校园的今天,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同一缕阳光;让他们都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这是花中人莫大的期望。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爱心献给需要关爱的人,让我们牵手留守儿童,让爱心撑起一片蓝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守儿童之家”温暖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之家”的功能“青山一排排呀,油菜花遍地开,骑着那牛儿慢慢走,夕阳头上戴。

天上的云儿白呀,水里的鱼儿乖,牧笛吹到山那边,谁在把手拍。

这里是我的家,这里有我的爱……”这是我的学校“留守儿童之家”里“代理妈妈”们经常教唱的童谣《马兰谣》,孩子们会一边拍着双手一边跟唱,开心写在每一位孩子的脸上。

六年级小学生戴江家住镇西村,今年初,父母带着三岁的弟弟一起到外地打工去了,小戴江现和60多岁的奶奶生活在一起。

在我第一次找他到留守儿童之家时,他还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当问及想不想念父母时,小戴江稚嫩的脸上闪过一丝黯淡。

在留守儿童之家待了大半年之后,小戴江变了,脸上取而代之的是甜甜的笑。

当我再和他交流时,他会爽朗地告诉我:“虽然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但我一点也不感到孤单。

因为在‘留守儿童之家’,不仅可以读课外书、看电视,和同学们在一起做作业、玩游戏,还有‘代理妈妈’的细心照顾,我一样感到很快乐。


近年来,大批农民外出务工创业,为农村家庭带来收入,同时也造就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在我校,像戴江这样的留守儿童共有108人。

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留下孩子们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住在一起,而老人们只能管饱孩子的肚子,顾不上他们的学习和心理
健康。

没有父母亲情的陪护,孩子们往往感到很孤单,容易产生自闭等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之家”就是给孩子一份亲情,让他们消除孤单和障碍,快乐健康地成长。

当了两年多留守儿童之家的管理员,我深深感受到这些孩子在生活上很富裕,需要的是亲情的呵护,给留守儿童一个“家”,把心理辅导和课外辅导结合起来,让他们有地方受教育、长见识、交朋友,让他们8小时之外的生活也丰富起来,也是每一位老师共同的心声。

我对这些孩子有着太多的感情,很喜欢也很乐意和他们在一起,教他们唱歌,和他们一起游戏,辅导他们学习,“孩子们开心,我也很快乐!”
留守儿童之家是孩子们的“快乐家园”。

亲情热线区、快乐影视区、轻松阅读区、兴趣活动区、心情驿站区……走进我校“留守儿童之家”,一个个设备齐全的功能区让人耳目一新。

墙上有一块大板报,“相亲相爱一家人”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板报上汇聚了温馨之语、心灵呵护、收获喜悦、智慧成长、爱心家园……大大小小近10个栏目,读书竞赛、兴趣小组、爱心行动等活动一览无余,这里俨然成了留守孩子们的“快乐家园”。

翻开厚厚的一叠“图书阅读记录”档案盒,你会发现里面装满了“图书阅读记录卡”,每一张记录卡不仅有借书人的姓名、借阅书名等信息,还有孩子们抄录的好词好句和读书心得。

为了检阅孩子们读书的收获,我们精心制作了这种图书阅读记录卡,并安排了专职的图书管理员,辅导孩子们读好每一本书。

在“亲情电话”旁,有一本“亲情电话记录簿”,记满了孩子们的通话记录,孩子们用有些蹩脚的字记录了每一次通话内容,“祝爸爸生日快乐”、“祝
爸爸妈妈节日快乐”、“向爸爸妈妈汇报学习”、“奶奶生病了,让爸爸妈妈回来看看”……小小的亲情电话,成为孩子们与远方的亲人拥抱亲情的桥梁,每一次通话都让孩子们心灵上得到抚慰。

“留守儿童之家”吸引了不少留守儿童,他们在这里开心地学习、游戏,“留守儿童之家”已成为留守儿童的“快乐家园”。

正如一位留守儿童在文章中写道:虽然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我是成了一个留守儿童,但在“留守儿童之家”我找到了“家”,也找到了快乐,我留守,我坚强,我快乐!
“留守儿童感情比较脆弱,对爸爸妈妈这个词语比较敏感。

”这些孩子如同一棵棵落泪的葵花,需要的是亲情的呵护。

作为留守儿童的“代理妈妈”,我们要善于观察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及时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

工作之余,还要常常思考和分析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问题,撰写大量的专题文章,一篇篇饱含深情的专题文章,凝聚着老师们对留守儿童的深爱之情。

“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都不一样,每一个孩子的个性也不一样,要把亲情般的关怀传递给他们,就必须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和风细雨润心田,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

”我们为每一位留守儿童建立了档案,并针对每一位孩子制定了个性化关爱方案,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活动,让每一位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翻开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案例,每一个个案不仅记录了孩子的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等信息,还对孩子表现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诊断,制定了个性化的辅导策略与过程,并对
关爱效果进行了评估与总结。

如针对一位性格自卑、忧郁的留守女孩,“代理妈妈”汪荷英老师制定的方案是“爱与自信的力量”,通过主动接触、贴心交流、生活照顾等一系列关爱行动,培养孩子树立自信心。

在“代理妈妈”汪荷英的关爱下,这名女孩不仅走出了自卑和忧郁,主动与同学们在一起学习、游戏,而且学习成绩也大幅度提高。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既是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的需要,又是关心下一代成长的需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关爱行动没有终点。

“过去,把孩子搁在家里总不放心,回来发现学校和老师把他们照顾得这么好,真是解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啊。

”我校一名留守儿童家长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