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2二章3节伴性遗传
合集下载
必修二2.3伴性遗传(共41张PPT)

8
9
A、XBXB B、XBXb
Ⅳ 10
C、XBY D、XbY
[巩固应用] 伴X隐性遗传病
下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图中除深颜色代表的人 为红绿色盲患者外,其他人的色觉都正常。据图回答问题。
(是3)8号12 基。因型是XBXb可能性
Ⅰ Ⅱ
1 5
2
34 6
(者4)的10可号能是性红是绿色14盲基。因携带
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的概率计算
(1)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1/2 男孩患病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
(2)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男孩/全部 男孩患病的概率=患病男孩/所有男孩
人的正常色觉(B)对红绿色盲(b)是显性,为伴性 遗传;褐眼(A)对蓝眼(a)是显性,为常染色体遗传。 有一个蓝眼色觉正常的女子与一个褐眼色觉正常的男 子婚配,生了一个蓝眼红绿色盲的男孩。
Ⅱ1
234
5
6
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问:色盲基因是隐性的,它与它的等位基因都只存在于 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这是为什么?
Y非同源区段 XY同源区段 Y染色体 X非同源区段
X染色体
如果控制人的红绿色盲的基因为(b),请完 成以下表格
XBXB XBXb XbXb XBY XbY 正常 正常 色盲 正常 色盲
第3节 伴性遗传
王女士本人有色盲症,现 在女儿5岁,老公很想再 要一个男孩,王女士担心 生男孩可能不健康,两人 因此僵持不下,你支持她 的观点吗?
有孝心的小道尔顿
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 • 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
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 盲症患者。 • 后人为纪念他,又把色 盲症叫道尔顿症。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 课件 (共40张PPT)

:
1
女性携带者
亲代
XBXb
×
男性色盲
XbY
配子 XB
Xb
Xb
Y
子代
XBXb
XbXb
女性携带者 女性色盲 1:1
XBY
XbY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 :1
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1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因为男 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Y)即患色盲, 而女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Xb)并 不患病而只是携带致病基因,她必 须同男时性患含者有两个致病基因(XbXb)才 会患色盲
答案:由外祖母传给男孩。
女性色盲,她的什么亲属一定患色盲? 答案:D
A、父亲和母亲
B、儿子和女儿
C、母亲和女儿
D、父亲和儿子
三、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
1、概念:致病基因(D)和它的等位基因(d)位于X
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患者由于对磷、钙 吸收不良而导致骨 发育障碍。患者常 常表现为X型(O型) 腿、骨骼发育畸形 (如鸡胸)、生长 缓慢等症状。
(2)无性别差异、男女患者各半,最可能 为常染色体遗传病。
(3)有性别差异,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最可 能为伴X隐性,女多于男则最可能为伴X显 性。
(4)“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 即患者全为男性,则最可能为伴Y遗传。
• 1.女性正常×男性正常 • 2.女性正常 × 男性色盲(遗传图解及解释) • 3.女性携带者 × 男性正常(遗传图解及解释) • 4.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遗传图解) • 5.女性携带者 ×男性色盲(遗传图解) • 6.女性色盲 × 男性色盲
女性正常
亲代
XB XB
×
配子
2-3伴性遗传课件 高一下学期 生物人教版必修2

XBXB 女正常
XBXb 女正常(携带者)
XBY 男正常
XbXb 女患者
女性正常与男性红绿色盲婚配
亲代
女性正常 X 男性色盲
XB XB
XbY
男性色盲基因的传
递方向?
配子
XB
Xb Y
男患者的色盲基因
只能传给女儿
子代
XBXb
女性携带者
1
:
XBY 男性正常
1
亲代 配子 子代
女性携带者与男性正常婚配
女性携带者 X 男性正常
05 伴XY遗传
3.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的遗传也与性别有关
【例题】果蝇的刚毛和截刚毛一对相对性状位于XY同源区段, 刚毛基因(XB、YB)与截刚毛基因(Xb、Yb),写出雌雄果 蝇关于这对性状的基因型。
性别
雌果蝇
雄果蝇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B XBYb XbYB XbYb
表型 刚毛 刚毛 截刚毛 刚毛 刚毛 刚毛 截刚毛
1972年,英国人道尔顿在观察一朵花时发现了十分奇怪 的现象,这朵花在白天和晚上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颜色。这 种现象只有他和他的弟弟观察到了,其他人说这朵花始终 是粉红色的,道尔顿决定弄清楚原因,他发现自己和弟弟 对一些颜色识别不清,原来这是一种色盲现象,为此他发 表了论文《有关视觉的离奇事实——附观察记录》,成为 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后来他从事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提 出了化学史上著名的“原子论” 。
3.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的遗传也与性别有关
画出有关刚毛与截刚毛遗传的遗传图解: ①杂合刚毛雌果蝇×截刚毛雄果蝇 ②截刚毛雌果蝇×刚毛雄果蝇(XbYB)
P: XBXb × XbYb
P: XbXb × XbYB
生物人教版必修2课件:2.3 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的应用 [自读教材·夯基础]
1.鸡的性别决定 (1)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表示为 ZW 。 (2)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表示为 ZZ 。 2.根据雏鸡的羽毛特征来区分雌性和雄性
1.是否所有生物都有性染色体,都存在伴性遗传现象? 提示:不是,有的生物无染色体(原核生物),有的生物无 性染色体(如玉米)。 2.在伴性遗传现象中,请总结如何设计合理的杂交实验, 使子代性状与性别相联系,即根据性状就可判断子代性别? 提示:同型性染色体个体选用隐性亲本,异型性染色体个 体选用显性亲本杂交,表示如下:
提示:Y 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也属于伴性遗传病。 2.色盲调查结果显示,人群中男性色盲患病率(7%)远远 高于女性(0.49%),试探讨出现这么大的差异的原因。 提示:女性体细胞内两条X染色体上同时有b基因(XbXb)时, 才会表现为色盲;男性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有色盲 基因b,就表现为色盲。所以,色盲患者总是男性多于女性。
①男女患病比例基本相当。
(×)
②具有世代连续遗传现象。
(√ )
③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
( ×)
1.为什么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提示:因为女性只有XdXd才表现正常,而男性只要X染 色体上有一个隐性基因d就表现正常。 2.为什么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 一定是患者? 提示: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且来自于母亲,传给其女儿, 所以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易错提醒 “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遗传概率的计算 (1)常染色体遗传中,后代“男孩患病”和“患病男孩”的 概率: “男孩患病”已确定所生孩子为男孩,只求出子代中患病 概率即可。 “患病男孩”不确定所生孩子性别,求出子代患病概率再 乘男孩概率1/2即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3 伴性遗传(共46张PPT)

X BXb
受精卵
XbY
Xb Y
女 病 父 必 病
XB
Xb
子代
XBXb XbXb
女性携带者 女性色盲
XBY
男性正常
XbY
男性色盲
1
:
1
:
1
:
1
㈡色盲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的遗传现象
P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XbXb
配子
XB Y
XB Y
母 病 子 必 病
Xb
F1
XB Xb
女性携带者XbY男性色盲1 Nhomakorabea:
1
伴X隐性遗传病特点:
问题: 什么样的人不能当司机?
!一般来说色盲的人不能当司机
色盲的发现 ——袜子颜色的故事
?
约翰· 道尔顿,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化学之父” 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著作《论色盲》)
红绿色盲检查图
正常色觉与色盲色觉比较 正 常 色 觉
红 绿 色 盲 色 觉
第二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
同是受精卵发育的个体, 为什么有的发育成雌性,有 的发育成雄性?
我为什么是女孩?
我为什么是男孩?
性别决定 是指雌雄个体决定性别的方式 (一)基本概念: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无的染色体
(二)性别决定的方式
雄性: XY:异型 性染色体 雌性: XX:同型 性染色体
男→女→男 女→男→女
XbY
母亲 → 儿子 → 孙女
XBXb XbY
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1.女患者的儿子和父亲一定患病
(女病父必病,母病子必病)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2.3 伴性遗传 课件(共43张PPT)

伴Y染色体遗传:外耳道多毛症。
小结: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2).隔代交叉遗传 3).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
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2).世代相传 3).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
3、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 患者均为男性,具有连续性,也称限雄遗 传 (例:外耳道多毛症)
ZW型性别决定和人类相反
♂ zz 同型
♀ zw 异型
请设计实验: 通过后代羽毛的特征即可区分鸡的雌雄。
芦花鸡羽毛(B)
非芦花(b)
同型的用隐性纯合子
非芦花雄鸡 ×
亲代
ZbZb
芦花雌鸡
ZBW
配子
Zb
ZB
W
子代
ZBZb
芦花雄鸡
1
:
ZbW
非芦花雌鸡 1
金版P30 预习反馈4; 金版P34 10
遗传系谱的判定思路
XBXb
XBY
XbY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 1 : 1 : 1
儿子的红绿色盲基因一定是从_母__亲__那里传来。
女性携带者 × 男性色盲
亲代
XBXb
XbY
配子 XB
Xb
Xb
Y
子代 XBXb
XbXb
XBY
XbY
女性携带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 1 : 1 : 1
女儿是红绿色盲,_父__亲___一定是色盲。即女病_父___必病。
金版P30 典例1
【典例1】 (2014·课标全国Ⅱ卷)山羊性别决定方
式为XY型。下图所示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
2.3伴性遗传—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共38张PPT)

同是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为什么有的发育成雌性,有的发育成 雄性?
1
雌雄个体在遗传性状上的表现是相同还是不同吗?
白化病—由于黑色素合成
发生障碍所导致的遗传病。 皮肤、眉毛、头发及其他体 毛都呈白色或白里带黄。
男性=女性
2
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由于色觉障
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
37
下图为某家族患两种病的遗传系谱(甲种病基因用A、a表示,
乙种病的基因用B、b表示), Ⅱ6不携带乙种病基因。请回
答:
(1)甲病属于_隐__性遗传病,致病基 因在_常___染色体上,乙病属于_隐__
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__X___染色
体上。
(2)Ⅱ4基因型是__A_a_X__BX__b__
(3)若Ⅲ7和Ⅲ9结婚,子女中同时患
图解表示
步骤
第二: 确定遗传病 是显性遗传 还是隐性遗 传
现象及结论 “无中生有”(无病的双亲, 所生的孩子中有患者),则为 隐性遗传 “有中生无”(有病的双亲, 所生的孩子中出现无病的), 则为显性遗传
图解表示
步骤
现象及结论
第三: 确定基因位
隐性遗传—找“女患”,如 果女患者的儿子、父亲有不 得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伴X染色体遗传
伴X隐性遗传 伴X显性遗传
伴Y染色体遗传
27
Ⅰ
1
Ⅱ
3
Ⅲ
Ⅳ
试判断下列遗传系谱最可能的遗传方式
2
4
56
7
正常男女
外耳道多毛症患 者
8
9
10
11
12
13
14
28
Y染色体上的遗传特点
a.患者全为男性 b.致病基因是父传子,子传孙
1
雌雄个体在遗传性状上的表现是相同还是不同吗?
白化病—由于黑色素合成
发生障碍所导致的遗传病。 皮肤、眉毛、头发及其他体 毛都呈白色或白里带黄。
男性=女性
2
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由于色觉障
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
37
下图为某家族患两种病的遗传系谱(甲种病基因用A、a表示,
乙种病的基因用B、b表示), Ⅱ6不携带乙种病基因。请回
答:
(1)甲病属于_隐__性遗传病,致病基 因在_常___染色体上,乙病属于_隐__
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__X___染色
体上。
(2)Ⅱ4基因型是__A_a_X__BX__b__
(3)若Ⅲ7和Ⅲ9结婚,子女中同时患
图解表示
步骤
第二: 确定遗传病 是显性遗传 还是隐性遗 传
现象及结论 “无中生有”(无病的双亲, 所生的孩子中有患者),则为 隐性遗传 “有中生无”(有病的双亲, 所生的孩子中出现无病的), 则为显性遗传
图解表示
步骤
现象及结论
第三: 确定基因位
隐性遗传—找“女患”,如 果女患者的儿子、父亲有不 得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伴X染色体遗传
伴X隐性遗传 伴X显性遗传
伴Y染色体遗传
27
Ⅰ
1
Ⅱ
3
Ⅲ
Ⅳ
试判断下列遗传系谱最可能的遗传方式
2
4
56
7
正常男女
外耳道多毛症患 者
8
9
10
11
12
13
14
28
Y染色体上的遗传特点
a.患者全为男性 b.致病基因是父传子,子传孙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课件 (共57张PPT)

这 孩这 对 色对 夫 盲夫 妇 的妇 生 概生 一 率一 个 是个 色男 盲 男 孩 的 概 率 是
1\ 2
1\4
1 : 1: 1 : 1
㈡色盲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的遗传图解
亲代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XbXb
XBY
母父 亲亲
色正
配请子 同学Xb 们自X己B 动Y 手
盲常 儿女
写一写该遗传图解
子儿 一一
二、伴 性 遗 传
概念: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表现与性 别相关联的现象,(某表现型在雌雄个体 中出现概率不同)
伴X遗传
伴X隐性遗传
• 分类
伴X显性遗传
伴Y遗传
㈠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结婚后的遗传图解
男
亲代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孩
XBXb
XBY
的 色
盲
基
配子
XB Xb
XB
Y
因 只
能
来
自
于
子代 XBXB XBXb XBY XbY 母亲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女♀ 22对(常)+XX(性) 男♂ 22对(常)+XY(性)
ZW型性别决定
雄性♂ zz(同型)
雌性♀ zw(异性)
例:鸟类、蛾蝶类昆虫等
XY型性别决定在生物界中是较为普遍的性 别决定方式.
包括所有的哺乳动物;某些种类的两栖类、鱼类; 很多种类的昆虫(果蝇); 一些雌雄异株的植物(菠菜、大麻等.)
以下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
别的一组是( )
B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红绿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性别
色觉基因型
女
男
BB
Bb
bb
B
b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表现型
正常
正常 (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分析以下杂交方式的后代基因型及表现型:
①XBXB × XbY: 1/2正常♀(携带者XBXb)、 1/2正常♂( XBY )
②XBXb × XBY: 1/4正常♀( XBXB)、 1/4正常♀(携带者XBXb) 1/4正常♂( XBY )、1/4色盲♂( Xb Y ) ③XBXb × XbY: 1/4正常♀(携带者XBXb )、 1/4色盲♀(XbXb) 1/4正常♂( XBY ) 、1/4色盲♂( Xb Y )
1.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实例:人类红绿色盲症、血 友病、果蝇的白眼遗传):(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2)交叉遗传 (3)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2.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实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 钟摆型眼球震颤):(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2)代代相传 (3)子患母必患,父患女必患 3.伴Y遗传病的特点(实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父传子,子传孙,传男不传女
抗维生素D佝偻病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这种病患者的小肠由 于对钙、磷吸收不良等障 碍,病人常常表现出O型 腿、X型腿、骨骼发育畸 形、生长缓慢等症状。
这种病受X染色体上 显性基因(D)控制。
伴性遗传之伴X显性遗传
基因型分析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表现型
XD XD XD Xd Xd Xd XD Y
雄性♂ zz
雌性♀ zw
亲代 配子 子代
ZBW × ZbZb
(芦花雌鸡) (非芦花雄鸡)
ZB W
Zb
ZBZb
ZbW
(芦花雄鸡) (非芦花雌鸡)
性反转 性反转只是生殖腺及由此引起的表型性征的改变,而 染色体组型是不变的。
课本40页."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 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 样的啼声.从遗传的物质基础和性别控制的角度,你怎么解释这 种现象出现的原因?鸡是ZW型性别决定,公鸡的两条性染色体 是同型的(ZZ).母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如果一个母 鸡性反转成公鸡,这知公鸡和母鸡交配,后代的性别会是怎样?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指导人类的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例题1:
小李(男)和小芳是一对新婚夫妇,小 芳在两岁时就诊断为是血友病患者。如果 你是一名医生,他们就血友病的遗传情况 和如何优生向你进行遗传咨询,如果可能 的话,你建议他们最好生男孩还是生女孩?
--------生女孩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D.公鸡的初级精母细胞
6.作业17-1(2010年浙江杭州质检)一位只患白化病的
现一致
C.位于Ⅲ区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有 等位基因
D.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 细胞中
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 色或两种颜色。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 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
红绿色盲检查图
伴性遗传之伴X隐性遗传
据统计: 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7%, 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0.5%。
XBXB XBXb XBY XbY
2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
1、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男性患者的致病
基因通过它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2、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3、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都是患者, (即“母病,父子病”)
4、男性正常,其母、女儿全都正常
思考、讨论
如果某显性致病基因位 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其遗传特点又是怎样的?
患者 患者 正常 患者
Xd Y
正常
注:正常基因是隐性的(用d表示) 患者基因是显性的(用D表示)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分析
1)归女纳性遗患传者特多点于男性患者;
2)具有世代连续性(代代有患者);
3)父病,母女病;
4)患
者的双亲中必有一个是患者;
5)女性正常,其父和儿都正常
小结:
伴性遗传的特点
正反交结果不一致。 性状分离比在两性间不一致。
17.(阶段性过关检测(六))自然状况下,
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
公鸡。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
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 C) A.1∶0
B.1∶1
C.2∶1
D.3∶1
课堂练习: 1 人的性别是在 B
(A)形成生殖细胞 (B)形成受精卵 (C)胎儿发育 (D)胎儿出生
第三节 伴性遗传
性别决定
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
概念: 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
以遗传常常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 性遗传。
分类
伴X遗传 伴X显性遗传
伴X隐性遗传
伴Y遗传
Y非同源区段
Y XY同源区段
X非同源区段
X
蓝本81页第5题.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位于Ⅰ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 B.位于Ⅱ区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
④XbXb × XBY: 1/2正常♀(携带者XBXb)、 1/2色盲♂( XbY )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色盲)的遗传特点:
1 交叉遗传(隔代遗传) :
男性的Xb只能从 母亲 传来,
以后只能传给他的 女儿 。 XBXB
XbY
男性患者的母亲表现正Βιβλιοθήκη XBYBbXX
XBY
常,但是他
的外祖父却
是此病的患 者。
(1)解释:鸟类在自然或实验的条件下可出现性反转。鸟类雌 性生殖腺发育不对称,即只有左侧卵巢发育,并具功能;右侧卵 巢保持在原基状态。如果雌鸡左侧卵巢发生病变受到损坏,则右 侧未分化的卵巢便转变为睾丸,从而变成能生育的雄鸡,出现 “牝鸡司晨”的现象。
(2)性反转只发生在生殖腺性别水平以及由此引起的表型性 征的变化,而不涉及染色体性别。所以基因型还是ZW ,所以与 正常母鸡交配,产生后代为1 ZZ 2 ZW 1 WW(致死),所以公鸡: 母鸡=1:2
时决定的。
1.蓝本81页(2008年高考上海卷)在果蝇的
下列细胞中,一定存在Y染色体的细胞是( A )
A.初级精母细胞
B.精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
5.作业17-1(2010年山东滨州期末)下列各组细
胞中,一定含有X染色体的是( A )
A.正常男人的体细胞 B.公牛的次级精母细胞
C.公兔的精子
性别
色觉基因型
女
男
BB
Bb
bb
B
b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表现型
正常
正常 (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分析以下杂交方式的后代基因型及表现型:
①XBXB × XbY: 1/2正常♀(携带者XBXb)、 1/2正常♂( XBY )
②XBXb × XBY: 1/4正常♀( XBXB)、 1/4正常♀(携带者XBXb) 1/4正常♂( XBY )、1/4色盲♂( Xb Y ) ③XBXb × XbY: 1/4正常♀(携带者XBXb )、 1/4色盲♀(XbXb) 1/4正常♂( XBY ) 、1/4色盲♂( Xb Y )
1.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实例:人类红绿色盲症、血 友病、果蝇的白眼遗传):(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2)交叉遗传 (3)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2.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实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 钟摆型眼球震颤):(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2)代代相传 (3)子患母必患,父患女必患 3.伴Y遗传病的特点(实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父传子,子传孙,传男不传女
抗维生素D佝偻病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这种病患者的小肠由 于对钙、磷吸收不良等障 碍,病人常常表现出O型 腿、X型腿、骨骼发育畸 形、生长缓慢等症状。
这种病受X染色体上 显性基因(D)控制。
伴性遗传之伴X显性遗传
基因型分析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表现型
XD XD XD Xd Xd Xd XD Y
雄性♂ zz
雌性♀ zw
亲代 配子 子代
ZBW × ZbZb
(芦花雌鸡) (非芦花雄鸡)
ZB W
Zb
ZBZb
ZbW
(芦花雄鸡) (非芦花雌鸡)
性反转 性反转只是生殖腺及由此引起的表型性征的改变,而 染色体组型是不变的。
课本40页."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 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 样的啼声.从遗传的物质基础和性别控制的角度,你怎么解释这 种现象出现的原因?鸡是ZW型性别决定,公鸡的两条性染色体 是同型的(ZZ).母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如果一个母 鸡性反转成公鸡,这知公鸡和母鸡交配,后代的性别会是怎样?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指导人类的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例题1:
小李(男)和小芳是一对新婚夫妇,小 芳在两岁时就诊断为是血友病患者。如果 你是一名医生,他们就血友病的遗传情况 和如何优生向你进行遗传咨询,如果可能 的话,你建议他们最好生男孩还是生女孩?
--------生女孩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D.公鸡的初级精母细胞
6.作业17-1(2010年浙江杭州质检)一位只患白化病的
现一致
C.位于Ⅲ区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有 等位基因
D.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 细胞中
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 色或两种颜色。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 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
红绿色盲检查图
伴性遗传之伴X隐性遗传
据统计: 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7%, 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0.5%。
XBXB XBXb XBY XbY
2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
1、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男性患者的致病
基因通过它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2、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3、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都是患者, (即“母病,父子病”)
4、男性正常,其母、女儿全都正常
思考、讨论
如果某显性致病基因位 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其遗传特点又是怎样的?
患者 患者 正常 患者
Xd Y
正常
注:正常基因是隐性的(用d表示) 患者基因是显性的(用D表示)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分析
1)归女纳性遗患传者特多点于男性患者;
2)具有世代连续性(代代有患者);
3)父病,母女病;
4)患
者的双亲中必有一个是患者;
5)女性正常,其父和儿都正常
小结:
伴性遗传的特点
正反交结果不一致。 性状分离比在两性间不一致。
17.(阶段性过关检测(六))自然状况下,
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
公鸡。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
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 C) A.1∶0
B.1∶1
C.2∶1
D.3∶1
课堂练习: 1 人的性别是在 B
(A)形成生殖细胞 (B)形成受精卵 (C)胎儿发育 (D)胎儿出生
第三节 伴性遗传
性别决定
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
概念: 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
以遗传常常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 性遗传。
分类
伴X遗传 伴X显性遗传
伴X隐性遗传
伴Y遗传
Y非同源区段
Y XY同源区段
X非同源区段
X
蓝本81页第5题.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位于Ⅰ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 B.位于Ⅱ区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
④XbXb × XBY: 1/2正常♀(携带者XBXb)、 1/2色盲♂( XbY )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色盲)的遗传特点:
1 交叉遗传(隔代遗传) :
男性的Xb只能从 母亲 传来,
以后只能传给他的 女儿 。 XBXB
XbY
男性患者的母亲表现正Βιβλιοθήκη XBYBbXX
XBY
常,但是他
的外祖父却
是此病的患 者。
(1)解释:鸟类在自然或实验的条件下可出现性反转。鸟类雌 性生殖腺发育不对称,即只有左侧卵巢发育,并具功能;右侧卵 巢保持在原基状态。如果雌鸡左侧卵巢发生病变受到损坏,则右 侧未分化的卵巢便转变为睾丸,从而变成能生育的雄鸡,出现 “牝鸡司晨”的现象。
(2)性反转只发生在生殖腺性别水平以及由此引起的表型性 征的变化,而不涉及染色体性别。所以基因型还是ZW ,所以与 正常母鸡交配,产生后代为1 ZZ 2 ZW 1 WW(致死),所以公鸡: 母鸡=1:2
时决定的。
1.蓝本81页(2008年高考上海卷)在果蝇的
下列细胞中,一定存在Y染色体的细胞是( A )
A.初级精母细胞
B.精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
5.作业17-1(2010年山东滨州期末)下列各组细
胞中,一定含有X染色体的是( A )
A.正常男人的体细胞 B.公牛的次级精母细胞
C.公兔的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