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精品学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无锡地区八年级物理下册学案:测量物体的质量

江苏省无锡地区八年级物理下册学案:测量物体的质量

江苏省无锡地区八年级物理下册学案:测量物体的质量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我将采用实验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能够进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进行误差分析。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

为了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我准备了天平、砝码、测量容器等实验器材,以及相关的实验指导书和数据记录表。

第一步,我会向学生介绍天平的结构和原理,并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第二步,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学生需要独立完成测量物体质量的任务。

在实验过程中,我会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天平,如何进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第三步,我会让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展示和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实验经验和心得,同时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误差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活动重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并能够进行误差分析。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进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天平的调节不准确,数据的记录不规范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细致地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操作天平,更加规范地记录数据。

同时,我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比如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进行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学生对天平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实验的准确性。

数据的记录和处理规范性对结果的正确解读至关重要。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二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二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北师大版

第二节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质量的单位,会进行质量单位的换算。

3、会调节托盘天平的平衡,会使用游码,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会正确读出所测物体的质量。

4、知道使用天平时要注意的事项。

5、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

教学重点1、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认识质量是物质的属性。

2、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能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难点1、托盘天平的使用及游码的读数。

2、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而改变。

实验器材教师:铁块、铝块、木块、托盘天平和砝码、橡皮泥、铁钉、铁锤、冰块、酒精灯、烧杯、铁架台、石棉网、托盘天平挂图。

学生:铁块、铝块、木块、托盘天平和砝码。

教学过程一、引言教师:这一章我们将学习新的知识,通过学习我们将明确什么叫质量和密度,知道质量和密度的单位,学习怎样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怎样用天平和量筒测物体的密度。

二、物体的质量问题:什么叫质量?教师出示铁钉、铁锤、玻璃杯,列举教室中的桌子、椅子等。

指出这些东西我们都把它叫做物体。

接着师生共同讨论:铁钉、铁锤都是由铁制成,玻璃杯由玻璃制成,桌子、椅子由木材制成。

教师指出:铁、玻璃、木材等我们都把它们叫做物质,物体由物质构成。

让学生比较铁钉和铁锤;大小玻璃杯;课桌和课椅除了形状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已有的“东西有多少”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铁锤比铁钉含的铁多;大的玻璃杯比小的玻璃杯含的玻璃多,课桌比课椅含的木材多,从而概括出物体中含物质有多少之分,我们把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符号m表示。

铁钉和铁锤虽然都是由铁制成的,但它们的质量不同。

演示: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圆柱体等形状让学生观察。

列举把铁压成铁片;水从小杯倒入大杯等。

问:上述例证中物体的形状改变了,它们的质量有没有变?演示;把冰块放到杯子中,让冰块在室温下熔化。

问:冰熔化成水,状态变了,它的质量有没有变?列举:把课本从书店运到学校,把矿石标本从月球带回到地球等。

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5.1《质量及其测量》优秀教学案例

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5.1《质量及其测量》优秀教学案例
最后,我以生活实例为素材,设计了一道质量计算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这道题目,检验学生对质量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质量的概念,理解质量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质量的单位,如克、千克、吨等,并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培养学生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能力,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引导学生运用质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判断物品质量、计算物体质量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感知质量的存在,激发学生对质量问题的关注。
2.以实验为基础,让学生亲身参与测量质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探讨质量与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教授天平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调节、如何准确读数等,为学生实验操作奠定基础。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发放实验器材,让学生分组进行质量测量实验。
2.引导学生探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如何准确测量、如何处理数据等。
3.组织学生讨论质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如何判断物品质量等。
4.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培养学生勇于实验、敢于探究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强调学习质量知识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和情感教育等方面的优秀表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八年级物理《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导学案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导学案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2) 认识天平,学会调节天平,并会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课前先知】物理学中的质量与日常生活中常说的“产品质量”中的质量的含义不同,前者是指物质的多少,后者是指东西的好坏和产品的优劣;【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 P44-P45的内容,标注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完成自学反馈一.【自学反馈一】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_____表示.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而改变3、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_____,符号为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换算关系:1t =______kg 1kg=________g 1g=________mg【练习】1、(1)地球的质量约为6.0×1024 kg=__________t.(2)一粒药片的质量约为5×10-4 kg=__________mg.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述判断依据。

(1)把一铁块压成铁饼,其质量变小了;( )(2)一块石头从山顶滚到山脚,其质量变大了;( )(3)一杯水凝固成冰后,质量没有改变。

( )【自主学习二】阅读课本 P46-P47的内容,标注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完成自学反馈.【自学反馈二】1、我们常用的质量测量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的质量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2、说说托盘天平各部件的名称。

3、调节天平的方法是:(1)把天平放在_______上(2)用镊子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水平平衡。

横梁平衡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指针摇摆时,左右偏离中线的幅度相同。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测量物体的质量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测量物体的质量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测量物体的质量一、引言在初中八年级物理教学中,学生将接触到测量物体质量的内容。

测量物体的质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理解质量与重力、力学等概念的前提。

准确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运用物理学原理有着重要意义。

本教案将介绍一种基于天平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方法,通过清晰的实验步骤和思考题,帮助学生掌握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目标1. 掌握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原理。

2. 学会使用天平进行质量测量。

3. 能够计算物体的平均质量和相对误差。

4. 发展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天平2. 不同质量的物体(如:秤砣、钢珠、硬币等)3. 实验笔记本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的准备a) 确保天平清洁无尘,并检查天平是否静止在水平面上。

b) 将天平调整至零点,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c) 准备不同质量的物体,并在实验笔记本上记录物体的名称和预估质量。

2. 实验一:单次质量测量a) 将一个物体(如秤砣)放在天平的盘上,观察并记录显示的质量数值。

b) 停留数秒后,将物体取下,重复几次实验,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c) 计算多次测量的平均质量,并记录在实验笔记本上。

3. 实验二:连续质量测量a) 将多个物体(如钢珠或硬币)依次放在天平的盘上,观察并记录每个物体的质量数值。

b) 每次测量后及时取下物体,确保天平的测量准确性。

c) 记录所有测量结果,并计算平均质量和相对误差。

4. 实验三:自主设计实验a) 学生自主选择一种物体,并设计一套测量方案。

b) 依据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步骤、结果和分析。

c) 将实验结果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和讨论。

五、思考题1. 你认为天平的测量精度受哪些因素影响?2. 为什么要进行多次测量并计算平均值?3. 如何计算相对误差?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启示?4. 在实验三中,你观察到有什么有趣的现象或规律?六、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习了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了丰富的实验数据。

北师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品教案二、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北师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品教案二、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二、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质量。

3.对常见事物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动手、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调节托盘天平,并利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杆秤这一我国古代发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了解质量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1.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2.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

课前准备:演示用托盘天平、砝码、托盘天平、砝码、烧杯、大头针(一盒)、盐、水、塑料瓶、剪子。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由身边事物引入物质的多少,木椅、铁锤、铝锅等是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木椅是由木头组成的,铁锤是由铁组成的,铝锅是由铝组成的,我们说木头、铁、铝是组成木椅、铁锤、铝锅这些物体的物质,这里所讲的物质就是组成物体的材料。

显然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铁钉和铁锤都是由铁组成,它们含有的铁一样多吗?一杯水和一碗水都是由水组成,它们含有的水一样多吗?思考、比较物质与物体。

体会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差别。

二、新课学习1.介绍质量的概念、探讨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自学单位换算、建立质量的具体概念、区分质量与重量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符号是(m)。

思考以下几种情况物体的质量有没有变化,即含有的物质有无增加或减少?将橡皮泥换一个形状一块冰熔化成水将铅笔由赤道带到南极,带到月球。

总结: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就像比较长度的大小一样,比较两个物体质量的大小也要确定单位。

自学书上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质量的国际单位及符号,质量的常用单位及符号。

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学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学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学案北师大版2、2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②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质量。

③对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动手、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②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调节托盘天平,并会利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杆秤这一我国古代发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③通过了解质量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习重点:质量的概念、单位、换算及其测量难点:托盘天平的使用教学过程:一、探究新知任务一:质量的概念自学P29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叫质量?举例说明。

2、观察图2-11思考,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关系。

3、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什么?常用的单位还有哪些,它们之间是如何换算的?4、认真阅读表格,了解一些物体质量的近似值。

5、估测一下物理课本的质量。

任务二:物质质量的测量1、联系实际说出你所知道的质量测量仪器。

2、观察图2-14了解托盘天平的构造。

3、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总结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4、用托盘天平测出物理课本的质量,对自己的估测做出评价。

二、自我检测1、在下列空格内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个学生的质量约为50 ,一瓶酒的质量是0、5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

2、航天员将在地球上质量为1kg的食物带到太空中去,它的质量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6kg的冰全部融化成水后,其体积会变小,那么质量是kg,合 kg。

4、某同学使用天平测量前,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片中央刻度线的右侧,他将右端的螺母向调节;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图中所示情况,他应。

三、系统总结李节课学到的知识主要有哪些?知识间存在哪些联系?学习这些知识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四、课后反思学习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你准备如何解决?哪些同学的表现值得学习。

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测物体的质量公开课学案

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测物体的质量公开课学案

测物体的质量(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实验室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2.知道天平的主要结构名称。

3.会用天平测量固体、液体的质量。

二、学习过程:活动一、温故知新1.物体叫做质量。

用字母表示。

2.质量的主单位是,符号。

常用单位有、、。

它们从大到小依次进率是。

一中学生体重50kg= t= g。

3.生活中表示质量的单位有、、等。

4.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其大小不随物体的、、、而改变。

活动二、认识天平1.生活中用来测质量的工具有。

2.实验室常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3.在下图方框内写出各结构的名称:活动三、练习使用天平测质量1.注意事项:(1)使用天平前要观察天平铭牌上的称量和分度值。

你的天平的称量是,分度值是。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不能用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2.使用方法:(1)放:将天平放在,并将游码调到标尺左端处。

(2)调:调节横梁上的,直到指针指示分度盘,表示横梁平衡。

如果指针指示分度盘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往调。

(3)称:将被测物体放在盘,用向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加砝码时应从大到小,减砝码时应从小到大)(4)读: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盘中的总质量加上在标尺上指示的刻度。

(游码应读边缘对应的刻度)(5)整理器材3.数据记录:金属块质量g,烧杯质量g,烧杯和河沙总质量g,河沙质量g,烧杯和水总质量g,水质量g。

三、当堂检测:1.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可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C.相当于往左盘中加小砝码D.相当于往右盘中加小砝码2.某同学在使用天平称量质量前,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他应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他应或。

3. 托盘天平的使用:(1) 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进行调节;先将游码放在标尺的刻度线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精品导学学案(北师大版)第二章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第二节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探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物体的质量.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动手经历用天平测质量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探究指导物理宫殿1.质量(mass)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用字母m表示.说明(1)物理学中的质量与日常生活中常说的“产品质量”中的质量的含义不同,前者是指物质的多少,后者是指东西的好坏和产品的优劣;(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它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如:一块铁,把它做成铁球或铁棒,它的形状变了,但它所含铁的多少没变,因而质量不变;把它放到炼钢炉中化成铁水,状态变了,但质量仍没变;把它从南北两极拿到赤道,甚至拿到月球上,质量也不变.如图2.2-1所示;图 2.2-1(3)增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就可以改变物体的质量.【例1】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A.一杯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B.一包西瓜籽从地球带到月球C.一支烧红的玻璃管D.锅中正在加热的水思路与技巧同一物体的质量是它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水凝固成冰、西瓜籽从地球到月球、烧红的玻璃管的质量都不变.而锅中正在加热的水不断汽化变成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则锅中的水的质量在逐渐减少.答案 D.2.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它们的换算关系是吨(t)千克(kg)克(g)毫克(mg)宇宙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尺度可形象表示为图2.2-2.图2.2-2 宇宙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尺度3.质量的测量生活中常用杆秤、案秤、电子秤测质量,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测质量等.如图2.2-3.图2.2-3 几种测量质量的工具4.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1)托盘天平的构造.如图2.2-4;图2.2-4(2)托盘大平的使用方法:①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侧零位;②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标盘的中央刻度线上,这时天平平衡;③称: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④记: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把被测物体的质量记录下来.称完后把砝码放回盒内,不许用手捏砝码.【例2】(2004·江西省)小坚同学用调节好的天平称一个物体的质量,当右盘中放一个50g和两个20g的砝码,游码移至如图2.2-5所示位置时,天平平衡,则物体的质量是()图2.2-5A.90gB.93.0gC.92.6gD.92.3g思路与技巧用天平测物体质量已经使横梁恢复平衡后,就是读数记录的程序了,物体质量应等于右盘内砝码总质量与游码示数之和,而游码比较宽,一般应以游码左边所对的刻度为准,读游码示数时要注意认准分度值.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为90 g,游码的示数为2.6 g,故总质量为92.6g.答案 C.【例3】小方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她设计的具体操作步骤是:(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侧零位;(2)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右盘里,向左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横梁恢复平衡;(3)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小明觉得小方的测量过程有些问题,如图 2.2-5.请问:小方同学的设计步骤中漏了哪些步骤?哪些操作是不正确的?思路与技巧使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应按照“放、调、称、记”等步骤正确地操作.小方在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时,没有考虑到微小物体的质量应采用“累积法”进行测量.答案小方设计步骤中的第一步后面漏掉了一步:调节横梁右端的水平螺母使横梁平衡;小方操作有两处不正确:一是砝码和物体位置颠倒;二是没有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是否小于天平的感量(天平测量的最小值).正确方法:先测出100枚大头针的总质量,然后用称得的总质量除以100即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例4】小敏在“测量铝块质量”的实验中.(1)在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2.2-6中a所示,此时应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移动,使横梁平衡;(2)若她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出现了如图2.2-6中b所示的情形,则横梁平衡(填“已经”或“没有”);(3)若在测量时,她已在右盘中放入了50g、20g、10g的砝码各一个,再加5g的砝码时,指针位置如图2.2-6中a所示,用10 g砝码将5 g的砝码替换下来,指针位置如图 2.2-6中c所示,则她该进行的操作是,若游码位置如图2.2-6中d所示,则所测铝块的质量为.图2.2-6思路与技巧(1)调节横梁平衡时,出现a图所示情形,表明天平左端重了,因此应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0刻度,若指针未停止,但左右摆动的辐度相同如图b所示,左右摆动的辐度均为3小格,也说明天平平衡了;(2)若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图a所示情形,说明右盘内砝码轻了,换上10 g砝码后指针如c所示,说明右盘内砝码又重了,因此估计被称物体质量应在85~90 g之间,这时应将10 g砝码取下,重新换上5 g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答案(1)右(2)已经(3)取下10 g砝码,换上5 g砝码并调节游码86.4g.探究体验社会调查调查各种球类的标准质量.请在查看标准质量之前估测一下相应的质量,然后估测质量接近标准质量个数占.探究点拨真实感受1kg、1g物体质量的大小,运用倍数关系估测物体质量的大小.【例5】小明为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进行了如图2.2-7所示的实验.(1)把两个空矿泉水瓶瓶口分别套上小气球,用细线把气球紧扎在瓶口上,使其不漏气,然后用细线系在细木棍的两端.再用一段细线系在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木棍中部,木棍水平平衡,两瓶子一样高;(2)把一个瓶子放在热水中浸一会儿,瓶口上的小气球鼓起来了.用一段细线把小气球扎紧,气球里的空气不能回到瓶子中了.提起“小秤”一称,两端能平衡吗?图2.2-7(3)再用一根细针把鼓起的气球扎破,提起“小秤”,细木棍两端能平衡吗?为什么?(4)小明从这个实验中能得出什么结论?思路与技巧气球受热,质量不变,因此第二步细木棍两端能平衡.放掉一部分热空气后,右端瓶内的空气质量减小了,所以第三步木棍不能平衡.答案(1)细棍两端能平衡,在热水中浸过的瓶子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使气球鼓起来,但质量不变(此处不考虑空气对鼓起来气球的浮力因素)(2)细棍两端不能平衡,因为扎破气球放走了瓶中一部分空气(3)这个实验说明空气有质量.聊天室话题:质量会变吗?胖胖:老师,一个人无论在月球上还是在地球上或是在太空中,他的质量不会变.那么他的质量是不是总不变呢?老师: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质量的认识也不断深入.1916年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指出,物体的质量会随着速度变化,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会变得极小.现在,科学家在高能粒子加速器实验中已证实了爱因斯坦的观点.通常物体的运动速度比光速小得多,物体的质量可认为不随位置、形状、状态、运动速度发生变化.快乐套餐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橡皮泥发生形变后,质量不变,所以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改变而改变B.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发生变化,所以物体的质量不随状态的改变而改变C.菜从超市买回家后称量时,发现质量不变,说明物体质量与物体的位置变化无关D.水烧开后,水的质量减少些,所以物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2.(苏州市中考题)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可代替指针来指示平衡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3.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0.2kg的物体可能是()A.一只老母鸡B.一个苹果C.一个鸡蛋D.一只蚂蚁4.“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进入了世界强国行列.当“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运行时,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杨利伟的身体质量(选填“变大”、“变方”或“不变”).5.小明在测物体质量时,在右盘中放有50g、20g、10g砝码各一个,他把游码拨到如图2.2-8所示位置,指针刚好在分度盘中央,则该物体的质量为g,合kg; 这架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g.图2.2-86.某条交通主干道上有一座桥,桥梁旁竖着一块如图2.2-9所示的标志牌,它表示的物理意思是.图2.2-97.(湖北宜昌市中考题)某同学用已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操作情况如图2.2-10所示.请你指出其中的两条错误:(1);(2).图2.2-108.(山东聊城市中考题)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指针向左偏,应该向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如果调节前忘记将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这样测出的物体质量比物体实际质量.9.(2004·河南课改区)以下是用天平测量某一烧杯中水的质量的有关实验步骤()A.用天平称量装水烧杯的总质量B.用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C.算出水的质量D.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螺母使横梁平衡E.使天平底座平衡(2)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只写代号);(3)图2.2-11是用天平测量装水烧杯的总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情况,则所测质量为g.图2.2-1110.有一只桶,里面装了一些水,从桶的上面来看,好像装了半桶水.但究竟是刚好半桶还是比半桶多或少呢?如图2.2-12所示.假定在桶的附近并没有木棒或其他适当的测量工具,你该怎么办?说出你的办法.图2.2-12参照表格中收集的数据:(1)用学生数和个体质量为坐标,画出图像;(2)本班学生个体质量较多集中在kg至kg范围内;(3)本班学生的平均质量为kg.12.某试卷按30份一袋分装,在试卷分装密封结束后,发现多出10份,经分析原因是装好的某试卷袋中少装了10份.现要求在不拆开已密封的试卷袋的情况下,想出一种科学准确的方法在这批试卷袋中找出只装了20份试卷的那一袋(需要的仪器,保证提供).13.请完成下列基本仪器使用的调节:(1)小洪同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先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再进行如下调节:①;②.(2)在进行第②步调节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2.2-13所示,此时应将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填“左”或“右”);(3)如图2.2-14所示是测量一个苹果的质量时天平上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示数,则该苹果质量为g.图 2.2-13 图2.2-1414.(1)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比较这个物体在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相同吗?(2)称量一小杯水与一小匙盐的总质量(水放在小烧杯中,盐放在一张纸上,然后再把盐溶于水,再称盐水的质量),比较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同吗?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5.(江苏南通市中考题)图2.2-15甲所示为商店里使用的台秤,其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使用时,先将游码移至左端零刻度处,若发现秤杆右端上翘,则调零螺丝应向(选填“左”或“右”)旋动才能使秤杆平衡;现用该台秤称某物体质量,通过在砝码盘中添加槽码、移动游码使秤杆平衡,所加的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2-15乙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kg.图2.2-15参考答案[快乐套餐] 1.D 2.D 3.B 4.不变 5.84.6;0.0846;0.2 6.桥限载30吨7.(1)用手直接拿砝码(2)物体和砝码放反了8.右:大9.(1)E D B A C (2)227.4g10.让桶慢慢倾斜,当水还没到桶沿,就看到桶底时,说明桶中水少于半桶;当水刚溢出桶沿时,如果看不到桶底,表明桶中水多于半桶;如果刚好看到桶底,表明桶中水刚好为半桶11.略12.用天平测量:取相等袋数密封试卷分置天平两盘,天平不平衡,含有20份试卷的那袋在质量小的一端,然后又将含有20份的这些密封试卷分成相等的袋数分置天平两盘,最终质量小的为含有20份的那袋13.(1)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右(3)181.4g14.(1)相同(2)相同.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空间位置而变化15.右;3.2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