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物理八年级上北师大版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2.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教材从本章开始讲述力学知识。
跟第一章《物态变化》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
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外,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分析物理事实,找出共同特征,从而概括出概念和规律。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就本章而言,涉及到两个常用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和用天平、量筒测物体的密度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其中两项基本技能。
所以,本章是基础的一章。
就本节而言,认识质量及其测量仪器,特别是学习使用学校实验室和工厂化验室常用的天平(本地区配置托盘天平),是为后续各节的学习所准备的。
因此,本节是基础的一节。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
〈2〉能力目标:①会调节天平平衡;②会使用游码;③初步学习用天平称固体的质量;④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及技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3〉方法目标:①继续学习"从现象出发,经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②继续学习运用"关键词归纳法"归纳文段要点;③初步学习"实验探索法"发现事物内部规律的学习方法。
〈4〉德育目标:①在质量初步概念的引出过程中渗透"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②在实验过程中渗透"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二、重点和难点分析及建议1、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教材对初中学生的要求较低,因此,它是本节教学的一个小重点。
2、天平作为一种常用测量质量工具,是后续章节有关实验的不可或缺的仪器;并且,它是质量测量中一种较为精密工具,对学生日后的生活、工作都会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学习天平的使用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建议:教材上有一条结论“物体的质量与形状、状态和所处的位置的变化无关。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学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学案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3)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构建具体的质量量级观念。
【教学重、难点】(1)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2)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导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周围的世界五彩缤纷,在这个精彩的世界里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铁钉是由组成的,铁锁也是由组成的,那么铁钉和铁锁所含有的铁的多少一样吗?再如课桌和凳子都是由木头组成的,它们所含有的木头的多少一样吗?得到结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他不因、和的变化而变化。
一、导学质量的测量:1、小组讨论,生活中所知道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有哪些?(讨论完之后进行展示)2、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原理:机械部分学习托盘天平的结构:观察天平的构造,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并填写在下图相应的方框中。
重点动手研究:1. 怎样调节天平横梁平衡?2. 标尺上游码的作用是什么?3. 怎么对游码进行读数?二、托盘天平的使用:1、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重点说明:(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如果不按照这几点做,会出现什么后果?2、使用方法:(1)放:把天平放在上;(2)拨:把游码拨到处;(3)调:调节横梁两端的螺母,使指针指在处;(4)测:把被测物体放在,按的顺序依次向试加砝码,若天平仍不平衡,再调节_____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平衡;(5)读:右盘里___加上游码在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左盘里物体的质量;(6)收:测量完毕,把物体取下,用把砝码放回盒内。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教案1

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知道质量的含义和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了解和认识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2、过程与方法:对照“天平的结构”图所标明的各个部位的名称,观察天平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宇宙中物质质量的尺度的数量级阶梯的展示,以及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帮助学生树立唯物辨正的思想。
重点质量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和认识托盘天平。
难点对质量概念的初步形成和理解物体质量是一种属性。
教学准备橡皮泥一块、冰块、杯子、托盘天平(附砝码盒)、常用测量质量工具的挂图、秤杆。
学法教法板书设计一、质量二、质量的测量1、定义:测量工具2、单位: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国际单位工具:托盘天平其他单位托盘天平的构造:单位换算:教学过程环节知识点教学活动估时调整意见引入新课师生互动探究新知生活常识学习与探究伴你探究部分。
质量定义单位、符号、(一)引入新课:1.当菜站的售货员用秤给你称了一千克的西红柿时,你可曾想过,这“一千克”说的是西红柿的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注意归纳学生的不同答案,可做如下说明:“一千克”,指的是西红柿的质量。
若说是西红柿的重力是错误的;说是它的重不够明确;说是西红柿的重量还可以,因为质量和重量在生活、贸易中是同义词。
2.提高服务质量的含义是什么?这里所说的质量与西红柿的质量,含义是否相同?那么,物理学里所说的质量,指的是什么?(二)讲授新课板书:1.质量的概念。
出示一杯水、铁钉、木块。
说明,上述物体分别由水、铁、木材等物质组成。
再出示铁钉和铁块。
问:铁钉与铁块都由铁这种物质组成。
但它们分别含有的铁的多少是否相同?有何不同?(学生回答)一杯水比半杯水含的水多。
木块比木桌含的木材少。
可见,物体中含有的物质有多少之分。
物理学中用质量来区别物体的这种性质。
板书: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1)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用符号:“m”表示。
(2)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物理: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doc

举出质量约为1千克的物体
在生活和贸易中,人们习惯上把质量叫做重量,但在物理学中都统一叫做质量.
在分析含有的物质多少有无变化的过程中理解质量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通过自学掌握质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通过举例建立质量的具体概念
纠正错误知识
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生活中测量质量的仪器很多,你知道的有哪些?
仪器材料
演示:演示用托盘天平、砝码
学生实验:托盘天平、砝码、烧杯、大头针(一盒)、盐、水、塑料瓶、剪子
教学方法
自学、研讨、实验相结合
课时
2
板书设计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质量(m)
质量: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
杆秤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同学们课下收集一下杆秤的发明及应用的资料,我们评比一下那个组的资料最详实、最丰富.
观察桌上的托盘太平,根据书上30页的图2-14熟悉托盘天平的结构和各部分名称,3分钟后每组派一个代表,看谁说出天平各部分名称所用时间最短.
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见扩展资料),对照天平,熟悉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2、汇报一下实验2、3的结果和你的观点.
3、在实验中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应该注意,你有什么收获?我们的实验设计有哪些不足之处?
4、你还能想到有哪些测量质量的方法?
讨论、交流
课后作业
课课精练第二节
教学反馈
备注
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托盘天平
构造
使用⑴调节横梁平衡(水平、归零、调平衡)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物质的质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学习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
2.能力目标:理解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实质是分不开的,能够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质质量的重视和研究物质质量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质量2.质量的国际单位3.质量的测量方法4.质量的量纲和维度三、教学重难点1.质量的测量方法2.质量的量纲和维度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物体的质量概念,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物体的质量与物体所含的物质有什么关系,为学习质量的国际单位做铺垫。
2.学习质量的概念(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质量,强调质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与物体所含的物质有关。
通过实物示例,如同样大小的两块铁和木头,让学生猜测它们的质量并比较两者的差异,引导学生认识到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3.学习质量的国际单位(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并阐述其定义和与常见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通过示意图和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1千克相当于多少克、多少斤,巩固质量单位的换算。
4.学习质量的测量方法(2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常用的质量测量方法,天平。
教师把一个单质金属小球放在天平左盘上,示范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天平的示数才是准确的质量值,以及如何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5.学习质量的量纲和维度(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物理量的量纲和维度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讨论质量的量纲和维度。
教师使用实际例子,如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引导学生分析质量的维度和量纲。
6.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关质量的实际应用场景,如体重计、电子秤等,让学生思考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场景,进一步加深对质量的理解。
7.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再次重点强调质量的重要性和测量方法。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质量相关的问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北师大版

《第二节物体的质量及其丈量》教课说明
【教材剖析】
本节主要教课内容是质量的初步观点、单位和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关于质量
的观点只需修业生初步认识,理解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的地点没关;由
于学生的生活实践较少,对证量的大小缺少感性认识,应多加一些实践活动成立1 的详细观点 ;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是本节课的要点 , 应让学生多次着手练习 , 特别注意游码的使用和读数方法 .
【教课目的】
1知识与技术
(1)初步认识质量的观点 , 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质量。
(3)对常有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详细的量级观点。
2过程与方法
(1)经过察看着手比较 , 形成对证量的初步认识。
(2)经过察看和操作 , 学会调理托盘天平 , 并会利用它丈量质量。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经过对托盘天平的调理和使用,培育学生仔细操作自觉恪守操作规范的
优秀习惯。
(2)经过认识质量的宽泛应用,培育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要点、难点】
要点:(1)理解质量的含义。
(2)会正确地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
量。
难点:(1)对证量单位的感性认识。
( 2)灵巧运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学情剖析】
质量对学生来讲是一个常接触的问题,理解起来比较简单,可是,因为学生的实践较少,关于质量单位的感性认识经验极少,1kg 究竟有多少,没有经验。
此外天平的操作关于着手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讲也是一个问题但这个操作不难,多练习几遍
就会掌握。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质量的单位,会进行质量单位的换算。
3.会调节托盘天平的平衡,会使用游码,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会正确读出所测物体的质量。
4.知道使用天平时要注意的事项。
5.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
教学重点1.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认识质量是物质的属性。
2.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能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难点1.托盘天平的使用及游码的读数。
2.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而改变。
实验器材教师:铁块、铝块、木块、托盘天平和砝码、橡皮泥、铁钉、铁锤、冰块、酒精灯、烧杯、铁架台、石棉网、托盘天平挂图。
学生:铁块、铝块、木块、托盘天平和砝码。
教学过程一、引言教师:这一章我们将学习新的知识,通过学习我们将明确什么叫质量和密度,知道质量和密度的单位,学习怎样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怎样用天平和量筒测物体的密度。
二、物体的质量问题:什么叫质量?教师出示铁钉、铁锤、玻璃杯,列举教室中的桌子、椅子等。
指出这些东西我们都把它叫做物体。
接着师生共同讨论:铁钉、铁锤都是由铁制成,玻璃杯由玻璃制成,桌子、椅子由木材制成。
教师指出:铁、玻璃、木材等我们都把它们叫做物质,物体由物质构成。
让学生比较铁钉和铁锤;大小玻璃杯;课桌和课椅除了形状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已有的“东西有多少”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铁锤比铁钉含的铁多;大的玻璃杯比小的玻璃杯含的玻璃多,课桌比课椅含的木材多,从而概括出物体中含物质有多少之分,我们把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符号m表示。
铁钉和铁锤虽然都是由铁制成的,但它们的质量不同。
演示: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圆柱体等形状让学生观察。
列举把铁压成铁片;水从小杯倒入大杯等。
问:上述例证中物体的形状改变了,它们的质量有没有变?演示;把冰块放到杯子中,让冰块在室温下熔化。
问:冰熔化成水,状态变了,它的质量有没有变?列举:把课本从书店运到学校,把矿石标本从月球带回到地球等。
北师大版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

3、对实验3进行猜想
请大家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可以设计多个表格进行记录,记录的内容要全面).了解实验ຫໍສະໝຸດ 容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猜想
进行实验
请大家注意实验操作规则,开始进行实验.
教师指导
动手做实验
评估交流
请大家汇报一下:
1、物理书的质量及一根大头针的质量
2、测量(左物右码、镊子操作、先大后小、砝码+游码+单位)
回忆
布置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方案
我们本节课的实验是:
1、估计并实际测量物理书、笔、文具盒、一根大头针的质量.
2、100毫升水的质量,称5克的食盐,将盐溶入水中,测盐水的质量并与盐及水的质量进行比较.
3、称量塑料瓶的质量,然后用剪子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在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
左盘放好准备秤量的物体,向右盘中尝试着加砝码时,应先加质量大的还是质量小的?为什么?
你认为托盘天平的使用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请大家根据自己学习、思考的结果,回答以上几个问题.
回答:天平、台秤、电子秤、戥子、杆秤、磅秤等.
课下收集资料
熟悉托盘天平的结构和各部分名称
对照说明书自己探究托盘天平的使用
手上有汗泥,容易将砝码或游码弄湿、弄脏,质量发生改变,甚至生锈,腐蚀.
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托盘天平
构造
使用 ⑴ 调节横梁平衡(水平、归零、调平衡)
⑵ 测量(左物右码、镊子操作、先大后小、砝码+游码+单位)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由身边事物引入物质的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安民
上课时间
9.21
教研组长
课题
第二节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教学目标
◆知识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质量。
3、对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能力
通过观察、动手、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调节托盘天平,并利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换算:
二、质量的测量:
托盘天平
(1)构造
(2)使用 ⑴ 调节横梁平衡(水平、归零、调平衡)
⑵ 测量(左物右码、镊子操作、先大后小、砝码+游码+单位)
教后反思
3、通过“学生实验”部分的学习,总结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4分钟后检测哪组的自学效果好。)
自学检测:1、完成以上问题。
2、用托盘天平测出物理课本的质量,对自己的估测做出评价。
3、某同学使用天平测量前,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片中央刻度线的右侧,他将右端的螺母向调节;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他应。
4、认真阅读表格,了解一些物体质量的近似值。
5、千克是怎样规定的?
6、估测一下物理课本的质量。
(4分钟后检测哪组的自学效果好。)
自学检测:
1、回答以上问题。
2、在下列空格内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个学生的质量约为50,一瓶酒的质量是0.5。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3、航天员将在地球上质量为1kg的食物带到太空中去,它的质量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个人复备
4、6kg的冰全部融化成水后,其体积会变小,那么质量是kg,合g。
后教:补充学生回答问题的遗漏点、改正错误点。
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认真学习P46-47“物体质量的测量”内容:思考下面问题:
1、联系实际说出你所知道的质量测量仪器。
2、观察图2-14了解托盘天平的构造。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杆秤这一我国古代发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测量。
教学难点
托盘天平的使用。
教具准备
托盘天平、砝码、烧杯、水。
4、讨论回答P47“交流讨论”中问题。
后教:教师反馈学生实验时存在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改正。
小结:
板书设计
第二节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一、质量(m)
1、质量: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
2、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3、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微克(μg)
预习提示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个人复备
一、直接引入新课
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投影)
三、新课教学:
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学习P44-45“物体的质量”内容,思考下面问题:
1、什么叫质量?举例说明。
2、观察图2-12思考,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关系。
3、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什么?常用的单位还有哪些,它们之间是如何换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