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合集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趋势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趋势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趋势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旨在通过深化粤港澳合作,推动大湾区的经济融合和发展,打造成为世界级的城市群。

下面将从经济、科技、人才等方面,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趋势。

首先,经济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方面。

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范围涵盖了包括广东、香港和澳门在内的九个城市,具有庞大的经济规模和丰富的资源。

大湾区将通过深化产业合作和发展创新型经济,打造成为一个国际经济中心。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继续深化产业合作,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先进制造业、金融、物流等领域,提高整个区域的产业链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其次,科技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人才,发展科技创新是大湾区发展的重中之重。

大湾区将在区域内建立科技创新中心和研发基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并引进国内外创新团队和科技企业。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再次,人才流动和人才培养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保证。

大湾区计划实行一体化的人才政策,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粤港澳大湾区将推动人才流动,建立人才交流平台,吸引高层次人才聚集在大湾区。

同时,大湾区还将加强人才培养,建设一流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

最后,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保障。

大湾区拥有众多的交通枢纽和先进的交通设施,为区域内的人员流动和物资流通提供了便利条件。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加强交通互联互通,推进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整个区域的运输能力和物流效率。

总之,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是中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打造国际一流城市群的重要战略举措。

未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化合作和发展,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人才流动和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大湾区发展的主要趋势。

粤港澳大湾区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的合作和创新举措,推动区域经济融合和发展,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报告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报告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报告目录1. 概述1.1 背景介绍1.2 目标设定2. 区域范围2.1 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位置2.2 区域内重要城市3. 经济发展3.1 产业结构3.2 产业互补性3.3 经济增长速度4. 人口流动4.1 就业机会4.2 教育和医疗资源4.3 文化交流5. 基础设施建设5.1 交通发展5.2 能源供应5.3 环境保护6. 金融合作6.1 贸易和投资6.2 金融机构合作6.3 货币政策7. 未来展望7.1 机遇与挑战7.2 发展路径选择7.3 可持续发展愿景概述背景介绍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旨在推动广东、香港和澳门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协调。

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对于全国乃至全球经济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标设定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城市群和经济区,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提升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区域范围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位置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中国南部,涵盖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人口近7000万。

区域内重要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香港、澳门等重要城市,各城市在区域内有着不同的发展优势和特色。

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以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为主导,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产业互补性各城市在产业结构上具有互补性,协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合作关系,提高了整个区域的经济效益。

经济增长速度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快速,年均增长率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为区域内各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人口流动就业机会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吸引了各地人才前来就业创业,促进了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

教育和医疗资源区域内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丰富,各地人口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和医疗服务,提高了生活质量。

文化交流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交流频繁,各城市之间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多彩,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传播和融合。

14526 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整合与发展路径

14526 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整合与发展路径

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整合与发展路径引言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中国坚定推动改革开放和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引领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对于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进全球经济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当前疫情和国际形势的严峻挑战,如何才能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整合和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现状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建立起联系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区域。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总面积增加至56517平方公里,人口达7000万,GDP总量超过10万亿人民币,形成了互补协同、共赢互利的区域发展格局,同时也为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实现全球化、现代化、智能化的经济发展目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整合路径分析为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整合和发展,我们需要创新性地加强区域协调开发,在推进区域资源整合、工业升级、以人为本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推进经济一体化一体化经济的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整合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实现一体化市场和竞争优势的关键。

我们可以积极推动跨境贸易、跨境投资和文化交流,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效率。

2.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整合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可以强化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促进区域信息共享,协同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物质流、人员流和信息流的畅通无阻。

同时,我们还可以加大对西部经济区的支持力度,促进“西进”战略的顺利实施,推动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和现代化体制机制。

3.推进创新型区域发展创新型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整合和发展的关键。

我们可以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型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全面的高质量发展。

认识和理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认识和理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认识和理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认识和理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第一部分: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及其重要性(200字)粤港澳大湾区是指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内的广东、香港和澳门,它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支点,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重视,其战略地位和潜力备受瞩目。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资源,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国际金融中心和创新科技研发基地。

它是中国进一步开放和扩大对外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

第二部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与挑战(400字)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机遇和挑战。

该区域内的三个城市拥有不同的经济体系和法律制度,需要在推动一体化发展的同时解决不同的利益差异。

由于人口密集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区域规划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将面临许多挑战。

加强区域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任务。

然而,正是这些挑战也为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如更紧密的经济联系、创新科技的合作和人才资源的共享。

第三部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与政策(600字)为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发展,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划和政策。

国家鼓励三地加强合作,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政府还将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互联的投资力度,建设更加便捷高效的快速通道。

政府还一直致力于提升大湾区的创新能力,鼓励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

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政府还将制定更开放的人才政策和培训计划,以满足大湾区发展的需求。

第四部分: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前景(400字)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

区域内经济的深度融合将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增长点,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大湾区的发展也将极大地提升区域的国际竞争力,培育出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品牌。

粤港澳大湾区整合了世界级的金融、文化和教育资源,将成为一个更具吸引力的地区,吸引更多国际人才和投资。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将进一步拉近内地和港澳的合作关系,推动全国的改革开放进程。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珠海金湾机场 惠州平潭机场 佛山沙堤机场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机场旅客吞吐能力约2亿人次,年货邮吞吐能力约807万吨。 客货运规模超过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级机场群,位居全球湾区机场群之首。
当粤港澳大湾区从概念走向前台的同时,以上海、杭州、嘉兴、绍兴、宁波等
此次集中开工的包括前海城市新中心建设项目、深 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首批启动项目以及全市交通工程。其 中,前海城市新中心建设项目10个,总投资约120亿元;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首批启动项目11个,总投资约344 亿元;全市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10个,总投资约285 亿元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地处深圳东进桥头的龙岗,也将迎来全面升级:“4100亿投资 +121个旧改+三大战略通道+六大交通枢纽+7条地铁线”将撬动龙岗强势崛起!
据规划来看,除已开通的3号线外,龙岗未来还将开通5条地铁线,分别是:5、10、14、16、 17、33号线。未来龙岗中心30分钟可达罗湖、福田、机场、大空港!
除此之外,龙岗还将建立六大交通枢纽,包括:龙城广场、大运、平湖、国际低碳城、坪山站、 深圳东站。深圳东部CBD将成为继福田CBD之后,成为轨道交通最密集的中心!
跨境基础设施构建“一小时生活圈” 随着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的加速推 进,粤港澳大湾区内已形成以口岸 为节点,由轨道、公路、水运、航 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跨界交通 基础设施体系,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络极大促进了人流、物流、资金流、 信息流的畅通。
据统计,2017年底,粤港澳大湾 区建成高速公路里程4300公里, 路网密度约9.5公里/百平方公里, 远远高于纽约、东京、伦敦、长 三角、京津冀等国内外城市群。
世界上最繁忙的十大港口, 7个在中国,其中3个位于 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 区集结了广州港、香港港、 深圳港、珠海港及东莞港5 个亿吨大港,粤港澳大湾区 港口群吞吐量规模已达到世 界级水平。2017年,港口 年通过能力超过16亿吨 (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超过 8000万TEU),已建成适 应当前最大船舶进出港的航 道。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旨在加强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澳门之间的合作,打造全球经济增长引擎和科技创新高地。

该规划以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创新科技为核心,致力于构建国际一流的城市群和世界级湾区。

下面,我将重点阐述该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首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

规划提出,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临床医学等前沿技术和重点领域的研发和应用,打造全球创新中心。

同时,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育金融、航运、物流、旅游等产业新动能,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产业集群。

此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能源、信息等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大湾区的综合竞争力。

其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加强了区域合作。

规划提出,要深化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澳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通过推动人员、货物、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构建粤港澳合作共同体。

同时,加强政策协同,推动制度创新,建立更加开放、便利、透明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来大湾区发展创业。

最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该规划有助于推动粤港澳三地经济的互联互通和深度融合,提高整个大湾区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另一方面,该规划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和产业链的升级,形成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

此外,大湾区的发展还将带动其他地区的经济繁荣,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通过加强珠江三角洲与香港、澳门之间的合作,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创新科技,构建国际一流的城市群和世界级湾区,我们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大湾区指的是粤港澳大湾区,也被称为"珠三角",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中国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其发展现状可以从经济、交通、教育和创新四个方面来看。

首先是经济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约12%。

这里拥有一批全球知名的企业,如华为、腾讯等。

这里的人均GDP也是全国最高的地区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制造业、金融业和现代服务业,增长动力强劲。

其次是交通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包括高铁、公路和水路。

这里有广州南站、深圳北站等重要的铁路枢纽,高速公路网也十分发达。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进一步加强了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联系。

再次是教育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如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

这些高校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吸引了众多的学生和学者前来学习和研究。

这为大湾区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区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最后是创新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如深圳的创新创业环境备受关注,成为全球创新高地之一。

湾区内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内具有国际竞争力。

政府也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促进了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

未来展望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各地之间的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增强。

未来,可以预见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经济竞争力,成为全球创新和科技的领导地区之一。

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需要关注,各地要积极推动资源的共享和优势的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现状表明,该区域在经济、交通、教育和创新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优势。

未来展望则是该区域将进一步加强协同合作,提升经济竞争力,实现全面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与战略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与战略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与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东、香港和澳门三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之一。

该区域内的城市都有各自的经济特色,包括旅游、金融、制造业等。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并为东南亚和全球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下面我将从发展现状、挑战和发展战略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发展现状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已有一段时间了,整个区域的经济已经逐渐崛起。

香港一直是该地区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澳门和珠海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香港的发展。

广州是该区域内最大的城市,也是主要的制造业中心。

其他城市也在发展中,如深圳为该地区的科技中心,湛江则是一个主要的重工业中心。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也有很多旅游景点,如珠海的澳门、香港的迪士尼乐园和广州的南沙湾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为该区域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二、挑战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首先是人口的流动性。

由于该区域内有很多城市,不同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非常频繁。

而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过于依赖低工资的外来劳动力,加剧了当地的社会矛盾,失去了自身的发展动力。

其次,该区域内的城市早已有了各自的规划和政策,如何合理规划、协调发展也是一个重要挑战。

最后,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粤港澳大湾区很容易受到台风、海啸、地震等天气灾害的影响。

三、发展战略为了解决上述挑战,并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相关部门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战略。

其中之一是促进产业创新和协调发展。

在此战略下,该区域将支持科技企业,并通过加强交通互联改善人流、货流和信息流的流动性,加强城市规划协调,缓解城市拥挤,做的让更多的人在该地区寻找到发展的机遇。

二是推进开放合作和共建一体化。

在此战略下,该区域将加强对外开放和加强与全球的经济联系,推动更多的国际公司来粤港澳大湾区。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

在此战略下,该区域将加快铁路和公路建设,提高区域交通流动性,同时加强环境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 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 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 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这份两万七千多字的重 磅文件,对粤港澳大湾 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 标、空间布局等方面作 了全面规划。
可是,你真的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吗? 你知道“一小时生活圈”下的快速交通路网长什么样吗? 你好奇大湾区城市群中的“超大城市”是如何成长的吗?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 揭开粤港澳大湾区的小秘密!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向粤东辐射的重要节点,龙岗已然跃居成为深圳的“第三极”,未来必将在湾 区融合与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截止2017年,龙岗已确定170个重点项目,涵盖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先进制造业和优势 传统产业、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建设、社会民生、轨道交通、道路机场港口、城市安全和环境资源、 城市更新等9大领域,总投资估算4111.88亿元。
粤港澳大湾区将形成
四大核心引擎(香港、澳门、广州、深圳)
三大极点(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三大都市圈(ຫໍສະໝຸດ 佛肇都市圈、港深莞惠都市圈、澳珠中江)
新“△”空间结构。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组合
粤港澳合作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1978-2000 前店后厂产业垂直整合
第三阶段
2014至今
以宏观经济战略为依托区域 整合
多个杭州湾地区联手打造的环杭州湾大湾区也呼之欲出。
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目录
CONTENTS
01 规划背景 02 总体要求 03 空间布局 04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05 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06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现代产业体系
07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08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 质生活圈
首次提出要“深化”与港澳合作,打造粤港澳 大湾区
2017年3月
国家政府报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报告工作中提出, 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区发展规划
2017年3月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发改委主任何宁卡系统 论述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六大方向
2017年4月
李克强总理在中南海会见林月娥
省政府常务会议: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议
2月27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香港实现 GDP28453.1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4000.98亿元。而深圳日前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 2018年深圳GDP为24221.98亿元,若以2017年末常住人口1252.83万人为基数,2018 年人均GDP近20万元人民币。深圳GDP总量首次超越了香港,跻身亚洲前五!
2017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首次跃居全国首位,企业创新、 创新环境、创新绩效3个指标均排名第一。 2018年度,广东 蝉联全国区域创新综合能力第一。
2017年,广东省拥有高新技 术企业数量达33073家,其 中珠三角地区达31542家。 广东R&D经费投入超2300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 重将达2.65%以上,R&D人 员超过65万人,从事研发的 科学家和工程师达45万人, 每年来粤工作的境外专家超 过13万人次,数量均居全国 首位。
此次集中开工的包括前海城市新中心建设项目、深 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首批启动项目以及全市交通工程。其 中,前海城市新中心建设项目10个,总投资约120亿元;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首批启动项目11个,总投资约344 亿元;全市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10个,总投资约285 亿元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地处深圳东进桥头的龙岗,也将迎来全面升级:“4100亿投资 +121个旧改+三大战略通道+六大交通枢纽+7条地铁线”将撬动龙岗强势崛起!
一、湾区经济及粤港澳大湾区基本概况
湾区与湾区经济
➢ 湾区是指由一个海湾或者相连的若干个海 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
➢ 湾区经济发挥着引领创新、聚集辐射的核心 功能,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 特征:高度开放、创新引领、宜居宜业、区 域协同。
➢ 国际一流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 京湾区
世界上最繁忙的十大港口, 7个在中国,其中3个位于 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 区集结了广州港、香港港、 深圳港、珠海港及东莞港5 个亿吨大港,粤港澳大湾区 港口群吞吐量规模已达到世 界级水平。2017年,港口 年通过能力超过16亿吨 (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超过 8000万TEU),已建成适 应当前最大船舶进出港的航 道。
7.广州港:广州港吞吐量为963(万 TEU),增长率为11.7%。唐宋时期成为 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大港。 明清两代,广州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 大港,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唯一2000多 年长盛不衰的大港,可以称为“历久不衰 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发祥地”。
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由七 大机场组成 香港国际机场 澳门国际机场
2018年广东省PCT专利申请量达到2.53万件,连 续17年领跑全国。
2017年东京、纽约、旧金山三个湾区 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是2.2万件、1.2 万件和3.5万件。在前20名发明专利 申请领先机构中,粤港澳大湾区共有 包括华为、中兴、腾讯等11家机构上 榜。从专利分布领域来看,粤港澳大 湾区主要优势集中在消费类电子产品 制造领域和先进制造领域。
跨境基础设施构建“一小时生活圈” 随着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的加速推 进,粤港澳大湾区内已形成以口岸 为节点,由轨道、公路、水运、航 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跨界交通 基础设施体系,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络极大促进了人流、物流、资金流、 信息流的畅通。
据统计,2017年底,粤港澳大湾 区建成高速公路里程4300公里, 路网密度约9.5公里/百平方公里, 远远高于纽约、东京、伦敦、长 三角、京津冀等国内外城市群。
据规划来看,除已开通的3号线外,龙岗未来还将开通5条地铁线,分别是:5、10、14、16、 17、33号线。未来龙岗中心30分钟可达罗湖、福田、机场、大空港!
除此之外,龙岗还将建立六大交通枢纽,包括:龙城广场、大运、平湖、国际低碳城、坪山站、 深圳东站。深圳东部CBD将成为继福田CBD之后,成为轨道交通最密集的中心!
09
紧密合作共同参与“一 带一路”建设
10 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
11 规划实施
2月13日,深圳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项目 集中开工,新开工项目共计31个,总投资达749亿元。 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宣布项目集中开工, 并听取了有关部门的项目汇报,市长陈如桂、招商局集 团董事长李建红出席相关活动。
教育方面,龙岗国际大学城正在建设中,已经进驻香港中文大学、北理莫斯科等国际名校,未 来5年拟规划改扩建学校9所,新建学校21所,预计可带来新增学位40450个,龙岗的教育水平及环 境的全面提升,将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区域高端人才集聚。
融入大湾区:我们怎么办?
创新区→大湾区→圆梦 职业—事业—命业 合格—优秀—卓越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珠海金湾机场 惠州平潭机场 佛山沙堤机场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机场旅客吞吐能力约2亿人次,年货邮吞吐能力约807万吨。 客货运规模超过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级机场群,位居全球湾区机场群之首。
当粤港澳大湾区从概念走向前台的同时,以上海、杭州、嘉兴、绍兴、宁波等
粤港澳大湾区概况
➢ 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佛山、肇 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 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形成的城市群。(9+2)
➢ 覆盖面积5.6万km²,人口约7000万, 地区GDP产值10万亿元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各城市定位
香港 : 全球金融中心及物流中心 深圳:国际创新服务中心 广州:岭南文化中心及华南重工中心 东莞:全球IT制造业重地 佛山:国际产业制造中心 珠海:国家级大装备制造业中心 中山:中国白色家电基地之一 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惠州: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江门: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基地 肇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齐聚区
4.深圳港:深圳港吞吐量为1187(万 TEU),增长率为3.8%。2016年,深圳 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398万标箱,连续 四年位居全球第三。
5.香港港:香港港吞吐量为1019(万 TEU),增长率为10.8%。目前有80多条 国际班轮每周提供约500班集装箱班轮服 务,连接香港港至世界各地500多个目的 地。
改革不停步 开放不止步 融入大湾区 铸造新辉煌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 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会议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 业变革方向
7月1日《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 在香港签署
为推动大湾区规划,2017年8月中央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建 设领导小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林月娥时提出,今年 2017年7月 中央政府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 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第二阶段
2001-2013
突破单纯的产业合作局限, 以服务业为核心经济整合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历程
国家“十三五”规划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 设,强调要“携手粤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 区”,建造世界级城市群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东团全体会议
2015年3月
2016年3月
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发布《愿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