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桥万科中心商业综合体设计
万科实测实量方案

万科实测实量方案一、背景介绍万科地产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住宅、写字楼、商业综合体等房地产产品。
为了确保项目的质量和效果与设计图纸一致,并满足建设规范和标准,万科地产采用了实测实量方案。
二、实测实量方案的目的实测实量方案是为了确保项目建设的实际质量与设计效果一致,并可以更好地控制项目的成本和进度。
通过实测实量,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的差异和问题,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三、实测实量方案的内容1.实测实量的范围: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消防等各个专业的实测实量工作。
2.实测实量的时间节点: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按照工序和进度要求,确定实测实量的时间节点。
3.实测实量的人员配置: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合理配置具备实测实量能力和经验的技术人员。
4.实测实量的设备和工具:提供先进的实测设备和工具,如激光测距仪、电子水平仪、测振仪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实测实量的方法和步骤:根据不同的工程专业和实测对象,采用相应的实测方法和步骤,如平面测量、高程测量、线形测量、细部测量等。
6.实测实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将实测的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生成实测实量报告和图表,并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和分析。
7.实测实量的结果评估和调整:根据实测实量的结果,评估设计的准确性和施工的质量,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实测实量方案的优势1.提高建设质量:通过实测实量,及时发现和解决设计与施工的差异和问题,提高建设质量。
2.减少变更和纠错成本:通过实测实量,可以及早发现设计问题,减少变更和纠错成本。
3.控制项目进度:实测实量可以帮助项目团队合理安排工作进度,确保按时完成项目。
4.保证项目安全:实测实量可以发现隐藏的安全隐患,提前采取措施保证项目的安全和可靠性。
5.增加客户满意度:通过实测实量,可以确保项目与客户需求的一致性,提高客户满意度。
五、实测实量方案的应用案例万科地产在多个项目中成功应用了实测实量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上海虹桥万科中心商业综合体设计

上海虹桥万科中心商业综合体设计摘要介绍了项目概况、设计思路和设计特点,主要探讨了在现今多维度设计审查、复杂的规划及法规制约条件下,作为设计师如何以技术思辨的方式,从法规中寻求解决方案和策略,并充分运用各种设计手段,实现设计的原始理念,最大限度还原设计构想,同时满足业主对项目产品定位及运营的要求,从而最终实现政府对项目宏观定位,业主对项目运营生命周期、成本控制、建筑地标形象的诉求,以及设计单位对设计产品的完善性、绿色环保等诸多方面的追求目标。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设计手法1战略定位2000年,上海成立虹桥商务区,与上海浦东新区、上海浦西共同形成上海经济圈三足鼎立、多极发展之势。
虹桥商务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西侧,沪宁、沪杭发展轴线的交汇处,结合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设置,规划用地面积约86.6km2。
虹桥商务区是实现上海“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载体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商务集聚区,是加快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贯彻国家战略,促进上海服务全国、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载体。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主体是现代商务功能,是上海“多中心”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设成为上海市第一个低碳商务社区。
2011年底,万科拍得上海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03#地块;2012年2月,签订了该地块的土地开发合同,开始借此全力打造由住宅产业向商业转型的开山试水之作。
2项目概述项目地块位于虹桥商务区核心区,申虹路以西申长路以东,锡虹路以南苏虹路以北地段,基地面积为32 170m2。
地块东侧隔申虹路即是包含了高铁站、城市轨道交通和虹桥二号航站楼的虹桥交通枢纽。
该项目由地上七栋单体建筑构成了集办公、商业、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商业与办公综合建筑群,建成后将成为区域内又一标志性建筑。
地上建筑面积约为11万m2,地下面积共计8.5万m2,总面积约19.5万m2,各单体地上7~8层,建筑高度38m,地下满铺3层地下室。
城市综合体顶级设计单位典型项目介绍

城市综合体项目设计意向单位
项目介绍
集团规划设计中心
BENOY
香港圆方广场
新加坡ION Orchard
上海国金中心
重庆国金中心& 成都国金中心
上海环贸广场& 苏州环贸广场
万科中心&天环广场
SINGAPURA&CENTRAL FESTIVAL
RTKL
深圳华润万象城
大宁国际商业广场[中国上海]
成都珠江新城[中国成都]
苏宁广场[中国无锡]
青岛鲁商广场项目
济南文博和谐广场项目
哈尔滨和谐综合体项目
桑顿城[南非]
Callison凯里森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
上海宏伊国际广场
上海悦达广场
上海绿地滨江CBD
华润杭州万象城
华润成都24城
昆明顺城商业中心
深圳海岸城
合生国际广场
上海万科广场
沈阳佳兆业中心
成都银泰中心
合生广州TIT科贸园
中粮烟台大悦城
Aedas凯达环球
北苑北辰综合发展项目
成都仁和春天广场
重庆星光时代
重庆时尚都会
成都华置广场
上海真如副中心
华润西安三里桥项目
协信无锡太科城
印尼泗水TUN广场
香港置地广场。
中央活动区(CAZ)的理论构建与上海实践——以虹桥商务区为例

济圈辐射人口提供优质商务、休闲的新平台
集总部经济办公楼、商业、休闲、娱乐、会
08地块虹桥绿谷广场53展物业、豪华星级酒店等于一体的现代城市
综合体
具备商务、娱乐混合性综合功能,建成后将
09地块虹桥三湘广场6.7成为一个配套齐全、设施先进、具备商务、
密歇根湖西面的北密歇根街的“壮丽一英里”地段集中了高档的百货店,例如著名的Bloomingdale,还有各种著名品牌的专卖店,例如Tiffany珠宝店和Barberry服装店。这三个重点地段各具特点,反映了不同产业类型和用地功能的混合方式。
73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五章虹桥商务区cAz的功能拓展探索表5.2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相关主要地块项目情况表
公楼、综合性会议中心、休闲
农业、渔业以及林业19072±2214O.31
建设,维修及维护业519218±lll368.43
制造,交通以及物流业90725l±1619114.74
资料来源:2006美国社区调查
6.3.1CAz重点地段产业分析
芝加哥中央活动区三个重点地段分别在中心区和两个全球及区域型的CAZ内,这个三个重点地块包括拉塞尔大街、国家大街和北密歇根大街的核心区地段j位于城市高架和地铁环线内的拉塞尔大街重点地段是美国著名的金融街;国家大街是传统的零售商业街,有追赶潮流的服装店,也有著名的老字号百货公司,以及新建的零售娱乐综合体;位于芝加哥河北面、
第六章虹桥商务区cAz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根据2006年美国社区调查,芝加哥的就业结构已经完全反映出这个新的经济结构(见表6—3)。
表6.3芝加哥市就业结构(2006)
劳动力人口偏差值占就业人口百分比(%)总雇佣劳动力(16岁以上)6155858±18784100
国外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规划设计案例赏析

国外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规划设计案例赏析在国外,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规划设计案例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值得赏析。
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案例的简要描述:1.伦敦格林威治大卫街商业综合体:该商业综合体位于伦敦繁忙的格林威治大街,占地面积约10,500平方米。
设计师巧妙地将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创造了一个融合风格的商业空间。
综合体包含了购物中心、餐厅、办公空间和住宅等多功能区域,并且设有露天广场和公共花园,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宜人的休闲场所。
2. 纽约摩天大楼 Hudson Yards:Hudson Yards是一个位于纽约曼哈顿西部的重大开发项目,占地面积约一百八十英亩。
该综合体包括零售区、办公区和住宅区,并且还设有一个顶部开放空间,可供游客观赏城市风景。
Hudson Yards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采用了许多绿色建筑技术和资源节约措施。
3.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作为上海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融合了传统欧洲建筑风格和现代设计概念。
该商业综合体包括酒店、购物中心和办公空间,设计精美的室内空间展示了高品质的奢侈品牌和时尚潮流。
商业综合体位于壮观的外滩地区,拥有壮丽的黄浦江景色,成为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热门目的地。
这些国外商业综合体的成功在于他们综合了商业、文化、休闲和居住等多个功能,为城市和市民提供了全面的服务和体验。
同时,它们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融合,建筑风格与城市历史背景相呼应,并利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国的城市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也有借鉴意义。
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商业综合体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商业、文化、休闲和居住等多种功能的有机结合,并根据当地区域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进行独特而创新的设计。
此外,可持续发展也是中国城市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
通过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和资源节约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
CCDI--公建综合部商业作品设计代表作0426-1

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奖(第三届) | 广东省第十二次优秀工程设计建筑类办公楼设计一等奖| 建设部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二等奖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建筑创作大 奖
深圳中国联通大厦 China Unicom Tower, Shenzhen
﹡绿色认证支持
﹡ 负荷研究(机械或电力) ﹡ 可靠性研究(机械或电力) ﹡ 价值分析/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计算机能源分析模型 ﹡ 效果图/模型/视频
﹡有害物质测量/咨询
发挥优势协同、整合能力,以规划、设计为依托,搭好商用物业一体化平台,共 同提升招商运营附加值,打造功能集成、业态均衡、长期收益的都市活力空间。
化三等奖 |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银奖(第四届) | 北京市奥运工程规 划勘察设计与测绘行业绿色设计奖
上海万科蓝山小城 Vanke Blue Mountain Town, Shanghai
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规划、建筑双金奖 |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优秀方案设计三等奖
深圳市高新科技成果交易会展中心 China Hi-Tech Product Trade Convention Center, Shenzhen
深圳江苏大厦 Shenzhen Jiangsu Tower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 建设部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 | 中华 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建筑创作大奖入围奖
杭州和家园 Hangzhou Harmony Garden
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 建筑金奖 | 华人住宅与住区生态住宅设 计奖 | 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第四次优秀建筑创作--佳作奖
施工与使用阶段 Construction & PostConstruction Phase
大型商业综合体结构设计r——以滁州世贸购物生活广场为例

大型商业综合体结构设计r——以滁州世贸购物生活广场为例钞晓丹
【期刊名称】《冶金丛刊》
【年(卷),期】2018(000)008
【摘要】本文以某大型商业综合体为例,基于其复杂的体型、不规则的形状特点,对其结构体系的设计进行了总结,概括了结构体系布置、结构计算、结构分析以及设计中的关键问题等,旨在为同类综合体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204-205,237)
【作者】钞晓丹
【作者单位】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73
【相关文献】
1.汀州世贸广场结构设计 [J], 佘传信
2.世贸虹桥购物中心新商业航母即将启航——访世贸虹桥购物中心总经理朱朝晖先生 [J],
3.新时代背景下商业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以长春欧亚新生活购物广场为例 [J], 胡志锋; 刘玥伶妮
4.体验经济模式下的社区购物中心设计研究
——以沈阳万科鹿特丹生活广场为例 [J], 关剑锋;曲敬铭
5.新时代背景下商业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以长春欧亚新生活购物广场为例 [J], 胡志锋;刘玥伶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中心9个设计方案

上海中心9个设计方案上海中心是一座具有标志性和代表性的超高层建筑,其设计方案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9个不同的设计方案,以展示其多样性和创新性。
1. 发光外墙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LED灯光装饰整个建筑的外墙,通过不同颜色和灯光组合,创造出夜晚时一幅绚丽多彩的景象,成为城市夜景的一部分。
2. 玻璃穹顶设计方案:该方案在顶部设置一个巨大的玻璃穹顶,不仅可以提供充足的自然采光,还可以让游客在屋顶上欣赏到城市的美景,同时还可以设置绿色景观,提供一个舒适的休闲空间。
3. 生态建筑设计方案:该方案将生态概念融入建筑设计中,通过设置垂直绿化、雨水收集系统等,实现建筑的节能环保目标。
建筑外立面可以用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实现自给自足的电力供应。
4. 造型独特设计方案:该方案通过给建筑赋予独特的造型,如折叠形状、曲线形状等,使建筑在外观上与众不同。
这样的设计可以成为城市的新地标,吸引游客和市民的目光。
5. 文化主题设计方案:该方案将上海中心设计成一个集文化、艺术和娱乐于一体的综合体。
可以在建筑内设置博物馆、画廊、剧院等,展示上海和中国的文化底蕴,同时还可以举办各种展览和演出活动。
6. 可持续设计方案:该方案注重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使用环保材料建造建筑、提高建筑的能效等手段,实现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目标。
7. 教育功能设计方案:该方案将上海中心设计成一个教育中心,可以设置学校、培训机构等,在这里进行各种教育活动和学习。
这样的设计可以提供一个鼓励学习和研究的环境。
8. 创意空间设计方案:该方案将上海中心设计成一个创意空间,为创业者和艺术家提供一个合作和展示的平台。
建筑内可以设置办公室、工作室、展览厅等,为创意人士提供一个创新的工作环境。
9. 数字科技设计方案:该方案运用先进的数字科技,将上海中心打造成一个智能建筑。
建筑内可以设置智能控制系统、虚拟现实体验馆等,提供与科技相关的展示和体验。
这些9个设计方案展示了上海中心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每个方案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虹桥万科中心商业综合体设计摘要介绍了项目概况、设计思路和设计特点,主要探讨了在现今多维度设计审查、复杂的规划及法规制约条件下,作为设计师如何以技术思辨的方式,从法规中寻求解决方案和策略,并充分运用各种设计手段,实现设计的原始理念,最大限度还原设计构想,同时满足业主对项目产品定位及运营的要求,从而最终实现政府对项目宏观定位,业主对项目运营生命周期、成本控制、建筑地标形象的诉求,以及设计单位对设计产品的完善性、绿色环保等诸多方面的追求目标。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设计手法1战略定位2000年,上海成立虹桥商务区,与上海浦东新区、上海浦西共同形成上海经济圈三足鼎立、多极发展之势。
虹桥商务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西侧,沪宁、沪杭发展轴线的交汇处,结合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设置,规划用地面积约86.6km2。
虹桥商务区是实现上海“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载体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商务集聚区,是加快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贯彻国家战略,促进上海服务全国、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载体。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主体是现代商务功能,是上海“多中心”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设成为上海市第一个低碳商务社区。
2011年底,万科拍得上海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03#地块;2012年2月,签订了该地块的土地开发合同,开始借此全力打造由住宅产业向商业转型的开山试水之作。
2项目概述项目地块位于虹桥商务区核心区,申虹路以西申长路以东,锡虹路以南苏虹路以北地段,基地面积为32 170m2。
地块东侧隔申虹路即是包含了高铁站、城市轨道交通和虹桥二号航站楼的虹桥交通枢纽。
该项目由地上七栋单体建筑构成了集办公、商业、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商业与办公综合建筑群,建成后将成为区域内又一标志性建筑。
地上建筑面积约为11万m2,地下面积共计8.5万m2,总面积约19.5万m2,各单体地上7~8层,建筑高度38m,地下满铺3层地下室。
3规划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充分发挥交通枢纽和商务功能的集聚整合作用,着眼长远,面向未来,突出低碳设计和商务社区的规划理念,将本社区建设成为:功能多元、交通便捷、空间宜人、生态高效、具有较强发展活力和吸引力的低碳商务社区。
4规划设计为了打造虹桥商务区独特的城市规划特色,形成个性鲜明的城市空间及建筑人文风貌,虹桥管委会制定了详细的《虹桥商务区规划导则》,对建筑风貌、建筑沿街贴线率、建筑高度、业态构成、地下空间设计及动线连接等诸多方面,均提出了具体的限制及要求。
设计给出的解答是以七栋单体通过裙房、连廊等建筑要素,以及架空、悬挑等建筑手法,围绕地块周边布置,化零为整,将七栋建筑有机塑造成一个整体,形成围合之态,构成了外紧内松、具有完整临街界面的建筑场所;然后通过单体间留出的通道,实现与周边街道的流线衔接。
场地西南侧有一处城市绿地公园,设计给予了充分重视,在此处以一个高达7层的空中连廊和大尺度的外立面倾斜,形成了一个雄伟的空中之门,将绿地景观巧妙纳入入口广场的视觉范围,将人的视线直接引入内部中央庭院,创造建筑向城市开放的整体形象。
面对外部街道的多切面立面将七栋建筑单体有机地塑造成一个整体,但同时面向中央庭院的内部立面却保持相对的视觉独立性。
在不降低办公空间有效使用率的前提下,利用外立面的简单折叠将各建筑单体融和在一起。
建筑群屋檐高度的起伏变化使建筑立面和沿街视角都呈现出动态的张力,充分满足了商业和办公租户对建筑空间的使用需求,更为虹桥开发区营造了一个富于生命力的新建筑地标。
建筑外表以玻璃幕墙为主,通过面的斜切、拼接、折面处理以及上、下部的悬挑、退台、肌理变化,形成了仿若漂浮于此若宝石般的璀璨晶体;蓝灰色玻璃幕墙,形成水墨晕染的效果,反映天光云影的四季意象,整体效果流畅完整。
建筑物内院局部重点部位设置明快的点缀色,以表达不同季节变化的色彩氛围。
七颗钻石形象组成的建筑群具有统一的建筑形象,加强了从虹桥火车站角度看项目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具有独立运作的灵活性。
5商业创新在规划布局上,针对传统商务区功能单一、尺度过大、公共空间少、配套服务缺乏等问题,突出宜人的尺度,强化功能混合,增加交往空间,加强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
5.1亲切宜人的街坊尺度规划在空间尺度方面突出了路网高密度、街坊小尺度、建筑低高度的特点,在保证适宜的开发强度、利于实施的同时,创造亲切宜人的环境品质。
同时,增加支路及步行道,提高道路网密度:对于较宽的路面通过建筑贴线、增加绿化隔离带等措施减小空间尺度,优化道路景观,形成亲切宜人的街道空间。
5.2多元混合的功能业态多元混合是低碳商务社区在功能业态方面最为重要的特征。
在功能构成上,核心区主体功能为商务办公,配套功能包括零售商业、文化娱乐、体育休闲、高端会议、精品展示、餐饮、办公等。
在规划布局上,摒弃传统的功能分区模式,采取了混合渗透、有机结合的高效模式。
商务与办公相对均匀布置,商业功能以零售商业为主,主要包括高、中档和日常购物区,其中高、中档购物区结合下沉庭院布置,日常购物区结合商务、办公布置于街坊内部公共空间。
文娱休闲功能主要包括餐饮、咖啡酒吧、健身房等,结合办公混合布置。
5.3均质统一的空间形态规划在空间形态方面突出了整体均质的特点,通过对建筑高度、建筑密度、街巷布局、建筑形态等方面的控制,强调核心区细腻丰富的城市肌理,连续统一的界面树立起虹桥商务区的鲜明特征。
街巷布局收放有序,并通过街坊内部的围合空间形成人性化的交流场所。
5.4丰富多样的公共空间规划在塑造统一、均质空间序列的基础上,强调空间构成的多样性和人性化。
结合功能布局和空间尺度,以地面步行道系统为主,串联步廊和地下空间,构建立体分层步行网络。
由绿地、广场、公共设施和步行道形成公共空问系统。
按照分层、分级布局的原则,设置尺度、规模不等的绿地、广场和人行活动空间,配置相应服务设施,形成亲切宜人、功能复合的活动场所,增强了区域空间的吸引力。
6技术措施在现今多维度设计审查,多方、复杂的规划及法规制约条件下,作为设计师要以技术思辨的方式,从法规中寻求解决方案和策略,并充分运用各种设计手段,实现设计的原始理念,最大限度还原设计构想,同时满足各方的要求。
为保障设计及技术落地,在设计的宏观控制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为项目保驾护航。
(1)立意为先虹桥核心商务区有严格的航空限高约束,建筑女儿墙高度控制在38m,最高点不能突破43m。
因此,项目的地标性就无法从高度上体现,业主又基于运营及营销的诉求,要求控制每栋单体的面积规模,最终形成了7栋接近方块形状的单体。
设计师在此不利条件下,顺势而为,将此组体块衍生为一盘有着多重切割面的钻石,破土而出,辉映云天,整个项目立刻被赋予了灵魂和内在主题,也在造型上取得了地标性的效果。
(2)同步推进与概念方案同步的设计深化推进,从核心筒设计、柱网梳理、层高控制、消防布局、管线路径、系统设置、材料选择等诸多方面同步推敲,保障了每一个构想发展的逻辑性与可实施性,为项目的快速推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借花献佛由于贴线率的束缚,场地内沿红线退界周边基本无法解决消防登高场地的设置,经多方沟通协调,最终利用市政道路解决了这一问题,合理妥善解决了导则要求的贴线率与消防登高场地间的矛盾,将内部场地最大化地留给了景观广场及商业人流,从而保证了内部商业气候的实现。
(4)合纵连横通过10m宽的三组地下连通道的设置,将虹桥万科中心与相邻地块的地下商业――北侧的金臣地产、西侧的红星美凯龙、南侧的瑞安地产有机联系为一个整体,并且充分利用与虹桥枢纽紧邻的便利条件,在地下车库二层开设连通道,经由虹桥枢纽的既有下沉庭院与虹桥枢纽的地下停车库相连,将虹桥枢纽汇集的客流直接引入项目区域,整合了整个虹桥核心区域的人流,为后续的商业运营提供了充分保证。
与此同时,结合项目本体,合理规划为连通道而设置的疏散楼梯,保证了楼梯数量的合理以及位置的科学性。
(5)分进合围将设计经验转化为经济效益。
运用经验积累,合理利用规范条文,通过设置防火隔间、开辟下沉庭院、划分商业街等设计手法与措施的灵活运用,打组合拳,妥善解决了地下大型商业空间的设置限制,解决了餐饮区防火分区细碎、疏散口、疏散距离及楼梯数量众多与商业布局矛盾的难题。
通过防火墙、防火卷帘、防火门、疏散通道等防火措施和手段的合理组合、巧妙安排,保障了商业区的空间品质与视觉效果,为商业运营提供了基础保证。
(6)优化布置本项目7栋办公建筑均采用内筒外框的结构体系,通过多次优化来合理排布管井及设备用房,充分利用边角空间,安排送、排风井,合理压缩设备占用的空间,将核心筒的面积控制在最低范围,从而提高了办公区域的得房率,最终控制在80%左右。
(7)提升净高通过结构构件优化及管线布局优化,控制净高:办公区吊顶净高达3m,确立了与同类产品的竞争优势。
商业区域公共走道净高也保证在3m,商铺装修净高在3.4m左右。
(8)明修栈道由于在地下一、二层均既有商业,又有车库与设备用房,空间布局较为复杂,流线易交叉。
通过设置后勤通道的策略,分隔与界定了车库与商业的边界,一举解决了多功能复杂空间下的流线处理等多重矛盾,同时为防火分区的合理划分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为商业的灵活划分、运营提供了多种可能。
(9)暗度陈仓合理利用边角及闲置空间:地库部分利用电梯不下地库留出的井道,设置风井,解决地库三层的通风问题,也解决设备的通风路径。
利用下沉庭院大楼梯下部空间,设置雨水泵房和垃圾间;利用夹层设置自行车库等,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10)假道伐虢结合主体建筑外廊、借助吊顶等合理设置送排风系统,保证场地上无独立风井,外部空间全部留给景观及广场,净化环境效果。
将后勤供给、商业供货、垃圾收集、垃圾清运均置于地下一层,为此专门设计了高度、坡度均符合要求的货运坡道,保证坡道及货车通行区域的净高在3.5m,使货车在此区域畅行无阻。
(11)未雨绸缪根据虹桥管委会的导则要求,本地块停车数量设置上限为850辆机动车。
但经项目组分析判断,结合上海市的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为将来的运营留出余地,通过挖掘空间潜力,在不增加地下室面积的情况下,将停车数量提高到1100辆,并预留一定的空间为将来改造为双层机械停车位成为可能。
(12)高屋建瓴设计之初就确立按照绿色三星标准及LEED金奖标准进行(目前已获得绿色三星设计认证及LEED金奖的预认证),为此设计增加了雨水回用系统及太阳能系统,立面也由纯玻璃幕墙,演变为幕墙+竖向铝板遮阳格栅,整体造型更具有层次和韵律。
本项目更已获得了万科2014年度商办类项目设计金奖。
(13)李代桃僵项目因复杂而存在众多分包商,对这些分包商的协调管理也是重头戏。
虽然不是设计总包,但设计在全程都注意通过业主,加强对分包设计的成果控制(幕墙、钢构、内装、景观、电梯、防火卷帘等),对分包商的图纸细心校核,及时发现问题,并提请修改,从而保证了各分项分部工程的无缝衔接,保障了设计的整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