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及全域旅游对策研究范本【最新版】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及全域旅游对策研究范本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自然风光旅游和文化旅游相互交融,是迪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和守护香格里拉品牌的必然选择。
研究分析迪庆特色民族文化如何在全域旅游中发挥作用,实现文化旅游业有效融合,提高旅游品质,具有现实意义。
一、迪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情况与问题(一)迪庆文化旅游业的培育阶段(1995年--2001年)迪庆旅游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以自然观光为主,旅游项目少、基础设施差,虽然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丰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旅游市场并未接轨。
在迪庆旅游业的发展中面临着游客以自然观光为主,旅游项目单调、游客滞留时间短的问题,如何充分利用好迪庆的民族文化资源,解决旅游以自然观光为主,内容单调的问题,政府经过调研,开始思索实现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旅游市场接轨问题。
通过调研政府积极引导香格里拉城郊的藏民开发藏民家访项目,将游客带入普通的藏民家庭体验藏民的生活,了解藏族的文化和独特的风情,藏民家访农民也增加了收入,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旅游扶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藏民家访开始作为文化旅游结合的旅游项目在的一些藏民家发展起来,这一项目成为迪庆文化旅游市场的最早的开拓者。
随着我州旅游支柱产业的进一步确立和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旅游业逐渐成为迪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天然林禁伐后新的替代产业,促进了迪庆工商业、农牧业、文化娱乐业、电信通讯业、交通运输业、饭店餐饮业的快速发展。
1996年-2001年5年间,迪庆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数量年均增长38.27%,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44.03%,对迪庆经济的拉动力不断增强。
1999年,旅游业形成的增加值占了全州生产总值的11%,2001年到迪庆旅游的中外游客人数已接近百万人次,全州旅游总收入超过6亿元。
藏民家访随之在五年间发展到20家,藏民家访成为旅游业与迪庆藏民族文化结合的主要文化旅游模式。
同时随着旅游市场的扩大,迪庆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如尼西土陶、木制品、手工纺织品等渐受游客的青睐,但未形成规模产业。
迪庆产业的发展趋势

迪庆产业的发展趋势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近年来,迪庆产业的发展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势头,逐步摆脱了单一的农牧业经济模式,迈向多元化、现代化的产业发展道路。
本文将从旅游业、生态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等角度探讨迪庆产业的发展趋势。
首先,迪庆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迪庆拥有玉龙雪山、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等世界级旅游景点。
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迪庆作为旅行目的地。
迪庆在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修建了机场、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提升了游客的出行便利性。
此外,迪庆还注重生态旅游的发展,加强对旅游景区的保护,推动绿色旅游的发展。
可以预见,未来迪庆的旅游业将继续迅速发展,成为迪庆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其次,迪庆的生态农业具有很高的发展潜力。
由于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和土壤的丰富性,迪庆适宜种植高山作物、草本植物等特色农产品。
近年来,迪庆积极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和合作社组织等形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迪庆的天然有机农产品深受市场青睐,在国内外销售良好。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增加,迪庆的生态农产品有望迎来更大的市场机遇。
农业+旅游的深度融合也成为了迪庆农业发展的新方向,通过发展观光农业、农家乐等方式,为游客提供农业体验和乡村度假的机会,同时也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此外,迪庆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迪庆藏族自治州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而闻名,拥有独特的藏族手工艺品、传统节日、音乐舞蹈等文化资源。
近年来,迪庆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发展特色民宿、手工艺品制作、文创产品设计等产业,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同时,迪庆还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可以预见,迪庆的文化创意产业将继续壮大,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香格里拉大峡谷生态旅游市场开发研究

生恶性循 环,即旅 游服务 设施 日益 简陋、游客逐 年
减 少。
品【, 3’ 】。生态旅游市场同样包 括市场供 给和市场需求 两个主要方面,二 者相互 联系 、相 互制 约。而生 态 旅游作为一种 特殊 的旅游 方式,其 市场供 给和市 场
( 西南林学 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云南 昆明 6 02 ) 5 2 4
摘要 :香格里拉大峡谷生态 旅游区是香格 里拉县 的重 点旅游 区之一 ,具有 丰 富的 自然和人 文旅 游 资源 。
但近年来 景区客源萎缩 、经 营困难。 文章通过对香格里拉县及 昆明的游客所作抽样 调查 的数据进行 统计分析 , 试图从市场需求 即游客 的角度探讨香 格里拉大 峡谷生态 旅游 区的市场开 发对策 及措施。 关键 词:市场导 向;市场调查 ;生态 旅游市场开发
香格里拉大 峡谷简 介
香格里拉大峡谷 位于 云南 省迪 庆藏族 自治州香
格里拉县 北部 高原 的格 咱乡 境 内,是 以岗曲河 、翁 水河河谷 为主的峡谷群 ,全 长约 10k 0 m。整个峡谷
群地域广阔,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独特 的地质景观 、 奇特的森 林景观 和溶洞景观、丰富多彩 的人文景观。
但 目前除碧让 峡谷 部分 被开 发并 投入经 营外,其余 部分 尚未 开发 。 已开 发 的碧 让峡 谷 景区 由于 各方面
的原因, 目前 游客 量呈 下降 的趋势 ,在 旅游淡 季平
均每天只有 2 人 ,在三大黄金周游客量也不过百 ~3
人 。 由于 游客 量少 ,收入 下降,景 区 的一 些旅 游食
收稿 日期 :2 0 —0 0 0 6 4— 6
作者简介 :张
迪庆藏族自治州生态经济能值分析

质 转换为 同一标 准能值 ,进 行定量 分析研 究 ,对生
有 2 个 矿 种 3 3个 矿 点 。 全 州 水 资 源 总 量 为 4 2
1 迪庆藏 族 自治 州 自然 地 理特 征 、资 源 环境 和 社
会 经济发 展现状
11 迪庆藏 族 自治州 自然地理 特征 . 迪庆 藏族 自治州位 于滇 、川 、藏三 省 区交 界 的
横断 山脉 三江并 流 自然 奇观标 志性腹 心地 带 。地 处
能值 为环境 、资源 、人 类劳 务 、信 息和发 展决策 的
分 析评价 提供 了新尺 度 ,在 此基础 上建立 的理论 和 方 法可 用 于度 量 来 自 自然 系统 的 “ 自然 资本 ” 和 生 态服务 功能 的价值 。应用 能值这 一新 的科学 概念
和度 量标 准及其 转换单 位一 能值转换 率 ,可将 生态
山生态脆 弱带 ,由于 不合理 的开发 利用 ,迪庆 州 的 森林 覆 盖 率 正 急 速 下 降 ,由 2 世 纪 6 0 0年 代 的 5 .2 降 到 9 63 % 0年 代 的 3 .7 。水 土 流 失 严 重 , 53 %
江 河泥 沙含量增 加 。洪水泛 滥 、泥 石 流灾 害频 发 。
环境 科 学导刊
20 ,2 ( ) 6—1 08 7 6 :1 9
C5 N 3—10/ IS 63— 65 25 X SNl7 95
迪 庆 藏 族 自治 州 生 态 经 济 能 值 分 析
钱斯 亮 ,邓 乐 ,肖永 刚
( 南大学 发展研 究 院 ,云南 云
昆明
609 ) 5 0 1
摘 要 :运 用 能值 分析 的方 法 ,对 迪庆藏 族 自治 州生 态经济的 主要 能值 指标做 了定量研 究 ,并与其 它
迪庆州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及可持续发展对策_苟帅

收稿日期:2016-04-01迪庆州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及可持续发展对策苟帅(迪庆州环境科学研究所(宣教中心),云南香格里拉674400)摘要:介绍了迪庆州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情况,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应继续深化“生态立州”发展战略,有序开展生态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策引导、严格环境管理,增加环境建设与管理投入。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存在问题;发展对策;迪庆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655(2016)增-0012-03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青藏高原伸延部分南北纵向排列的横断山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腹地,澜沧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总面积23870km 2。
境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自然景观变幻万千,构成了神奇的“香格里拉”独特的生态环境。
全州立足生态实际,坚持“生态立州”战略,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并取得实效。
1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情况1.1围绕“生态立州”发展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2003年,迪庆提出“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发展战略,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核心,着力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高原特色生物产业”、“水电开发”等绿色可持续产业模式;全面启动生态系列创建工作;实施“森林迪庆”建设,持续开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国土整治、小流域治理、防污治污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建设;通过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提高;全面实施“七彩云南香格里拉保护行动”和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推进“两江”流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加大节能减排,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积极开展湿地生态保护、水土保持、饮用水源地保障等生态效益补偿试点、资源开发生态补偿试点,2015年全州共争取转移支付资金36372万元;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能力,严把项目审批生态环境关,杜绝高污染项目落户迪庆;切实加大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力度,有效防止重大环境事件发生。
对迪庆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分析

对迪庆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分析【摘要】迪庆州位于中国西南部,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本文主要分析了迪庆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意义。
在对迪庆州文化旅游资源概况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政府支持政策、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发现政府支持政策的积极推动和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并预测了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迪庆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繁荣与社会进步。
【关键词】迪庆州、文化、旅游业、发展、分析、资源、产业、政策、市场需求、前景、展望、策略、可持续发展、趋势预测1. 引言1.1 迪庆州文化旅游业的重要性迪庆州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素有“云南屋脊”之称。
迪庆州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使其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之一。
迪庆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当地的传统文化,也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开展文化旅游业,可以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心,推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促进地方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对迪庆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地方经济的繁荣,也有利于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1.2 发展现状分析迪庆州位于云南省北部,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迪庆州的文化旅游业也呈现出一系列积极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迪庆州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这里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包括藏族、纳西族、彝族等多个民族的独特文化传统。
迪庆的古城、寺庙、山川和民居等历史建筑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迪庆州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速。
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各类景区、酒店、旅行社等旅游相关企业也在迅速增长。
文化旅游产品和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多样,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也为迪庆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云南迪庆“三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境。在这些 高原湖泊中以碧塔海、 属都海 、 纳帕海 ( 下 简称 “ 海 ” 最 为 著 名 、 具 代 表 性 。 “ 以 三 ) 最 三
海” 旅游 资 源丰 富 , 色突 出 , 游 开 发 已进 入 了 特 旅
一
定 的阶 段 , 自然 保 护产 生 了一定 的矛 盾 。“ 与 三
格里拉” 旅游 区, 明丽 的高 原 湖泊 是 其 明媚 风光 的 重要 组成 部 分 , 也是 其 世外 桃 源 内涵 的 集 中体 现 , 旅 游 开 发潜 力较 大 , 目前 “ 三海 ” 已成 为 “ 格里 拉 香 之 旅 ” 代表 性景 区。 的
“ 海 ” 处云 南 西北 部迪 庆 藏 族 自治 州香 格 三 地 里 拉 县 境 内, 均位 于 离县 城 3 5千 米 范 围内 。 “ 三
CH N Yig E n , WA NG u l n , T X ei g a ON Sh o u G a y
( D咖 rme £ 厂 temt C tS n om l nvri , C u in ,6 5 0 , C i ) £ n 0 Mahn  ̄, ho o gN r a iest h xog 7 0 0 hn U y a Ke r s t relk s i “ h n rl” e n i u be tu im e eo m e t r tcin 0 au e boo ia ywo d : h e e a n S a g i ; o tn a l o r a s d v lp n ;p oe t fn t r , ilgc l o
tu i ;c u tr a u ea d me s r fc n iu b ed v lp n o r m o n eme s r n a u e0 o t a l e e me t s n o
旅游增权理论本土化研究——云南迪庆案例

年, 虎跳峡 、 白水 台 、 巴雪 山 以及 碧塔 海 景 区 就 已 哈 经被 天界神 川旅业 发 展有 限公 司 ( 以下 简称 天 界神
二 、云南 省迪庆 州 案例
旅游增 权理论 为 推 动旅 游 发 展 的公 平 性 , 索 形 成 探
收稿 日期 :0 9— 1— 6 20 0 0 作 者 简 介 : 冰 ( 9 3一) 女 , 南 财 经 大 学 旅 游 学 院 副 教 左 17 , 云 授, 博士。研 究方 向: 游理 论、 游经济 分析、 旅 旅 区域发 展 与
实 条件 出发 对该 理论加 以 “ 释 、 充 、 改 ” 这 样 解 补 修 ,
的“ 引入 ” 会具 有有 效性 与生命 力 。 才 20 0 7年 1 0月至 1 间 , 1月 笔者 前 往 云南 省迪 庆
区利益 最 大化 并 且 能 够 部 分 地控 制 旅 游 在 地 方 的 发 展 ( 冰 , 继 刚 ,08 。旅 游 增 权 理 论 最 早 出 左 保 20 )
土化 研究 , 既有 助 于 补充 和 完 善旅 游增 权 理 论 的理
20 0 8年 , 冰 、 继 刚将旅 游 增权 理 论 引 入 中 国 , 左 保 首
先从理 论 上 进 行 了 梳 理 、 收 和 批 判 。他 们 指 出 , 吸
论 体 系 , 有 助 于 构 建 中 国旅 游 增 权 的实 践 框 架 , 也 形成 “ 健康 地 ” 习 西 方 的 学术 态度 , 具 理 论 、 学 兼 实 践 以及方法 上 的多重 意 义 。
20 0 9年 4月
旅
游
科
学
Apr .,2 09 0 Vo. 1 23. No.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永冰川
泉点
霞给温泉、天生桥、西当
温泉
生物旅游
资源
植物
云杉、红杉、冷杉、高山松、红豆杉、香榧、云南松、华山松
动物
滇金丝猴、黑颈鹤、雪豹、淙熊、岩羊
人文
生态
旅游
资源
农业生态
旅游资源
牧场
南宝牧场
民俗村
霞给村、雨崩村
建筑设计
寺院建筑
松赞林寺、东竹林寺、独克宗古城
遗址遗迹
历史遗址
戈登村新石器遗址、茶马古道
(一)完善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法律法8
(二)科学规划,保护与开发并重9
(三)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态设施建设9
(四)加强生态旅游管理人才和导游队伍建设9
(五)鼓励社区参与,扶持农牧民增收,增强民众生态意识10
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各地旅游资源得到了不断开发。但传统旅游发展模式所引发的问题不断突出,已成为了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在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发展主题的背景下,人们对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愈来愈重视,生态旅游已成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和重要内容。
(一)迪庆生态旅游资源概述
迪庆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迪庆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民族文化都蕴藏着独特而诱人的魅力,是世人向往的香格里拉。迪庆生态旅游资源可分为如下两大类型:
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迪庆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悬殊的海拔高度,复杂的自然环境,使该地拥有了多样的气候带,造就了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在雪域高原迪庆分布着气势磅礴的低纬雪山冰川群,屹立着白雪皑皑的梅里、白茫、哈巴、巴拉格宗等雪山,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云南最高的山峰,被藏族人民尊奉为“藏地八大神山之首”。拥有着以世界上水位落差最大的虎跳峡为代表的众多神秘险峻的峡谷和迷人的高原湖泊。迪庆境内有野生动物1400多种,仅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就达60余种,有众多的原始树林,丰富的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其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环境是迪庆优良生态环境的缩影。
生态旅游以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旅游开发的前提,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自然性、生态性的旅游,更是一种通过旅游活动来加强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责任感的旅游活动。迪庆是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区,为了使迪庆生态旅游得到更好的发展,认真分析其在发展中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及其发展机遇,并能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抓住机遇,对自身的诸多劣势和挑战得到正视并能有效解决是十分必要的。
2、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迪庆共有26个民族,其中千人以上有藏、傈僳、纳西、汉、白、彝、普米、苗、回等9个世居民族,此外还有怒、独龙、蒙古、壮、满、土、哈尼、傣、黎等17个民族,并以藏、傈僳、纳西等三个民族为主,分别占全迪庆总人口的35.59%、30.06%、12.87%。这些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藏传佛教的寺庙以松赞林寺和东竹林寺最具代表性。民族节日主要有藏历新年、神山节、赛马节、火把节等。迪庆也是歌舞之乡,被国际音乐界视为“圣地”。有极具藏族特色的锅庄舞、维西塔城热巴舞、德钦弦舞等。此外,独特的藏民建筑是迪庆文化的一大亮点,她以实体的形式记录下了藏族先民对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解。
一、迪庆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图1-1:迪庆地理位置图
“迪庆”为藏语音译,为“吉祥如意的地方”之意,是中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同时也是云南省仅有的藏族聚居区。其地理位置为东经90°35′-100°19′、北纬26°52′-29°16′之间。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滇、川、藏三省区交界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自然奇观腹心地带。东连四川省,西接缅甸与怒江州,南与丽江市毗邻,北与西藏接壤。全州辖香格里拉市、德钦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总面积达2.39万平方公里,境内气候属温带——寒温带气候。
人文活动
民族民俗风情
藏历新年、赛马节、火把节、锅庄舞、热巴舞
(二)迪庆生态旅游发展情况简介
迪庆旅游业位居迪庆“四大支柱产业”之首。在国家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迪庆旅游硬件和软件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已基本建成与“吃、住、行、游、购、娱”相匹配的旅游产业体系,开通了北京、上海、拉萨等多条航线,近几年来迪庆年旅游收入也在逐年增加,具体情况如(图2-1)可见,其中包括1家5A级景区在内的A级景区18家、星级饭店70家、旅行社37家、购物场所18家、藏民家访24家。迪庆将在“十三五”期间,不断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力争“十三五”期间精品酒店投资达到25亿元以上,景区基础设施投入达到50亿元以上。
(一)优势
1、生态旅游资源优势
迪庆生态旅游资源覆盖面宽,类型丰富,品位极高。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享有“动植物王国”和“天然高山花园”等众多美誉,是云南旅游王国皇冠上耀眼的明珠。
图2-1:迪庆旅游业年收入
二、迪庆生态旅游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即态分析法,是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威胁(Threat)等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由国际知名的管理学者史提勒提出,常被用于战略制定和竞争对手分析场合。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不仅有利于如实探讨迪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核心竞争力所在,明确迪庆生态旅游发展可利用的机会和可能遇到的风险,并将机会和风险与迪庆的优势和缺点结合起来,从而提出适合于当地生态旅游发展的策略,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Diqing; Eco-tourism; Development; Study
一、迪庆生态旅游发展概况1
(一)迪庆生态旅游资源概述2
(二)迪庆生态旅游发展情况简介3
二、迪庆生态旅游SWOT分析法4
(一)优势4
(二)劣势6
(三)机遇7
(四)挑战8
三、迪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8
表1-1:迪庆生态旅游资源一பைடு நூலகம்表
第一级(大类)
第二级(类)
第三级(小类)
资源典例
自然
生态
旅游
资源
陆地生态
旅游资源
高山雪峰
梅里雪山、白芒雪山、哈巴雪山、巴拉格宗雪山
峡谷
巴拉格宗大峡谷、月亮湾大峡谷、澜沧江大峡谷、虎跳峡
岩溶地貌
白水台、达摩祖师洞
水体生态
旅游资源
湖泊
属都湖、碧塔海、纳帕海
草原
依拉草原、吉达姆草原
摘 要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实现旅游业与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已成为了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流。云南迪庆作为滇、川、藏联手创建的“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中心,有着其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在生态旅游大发展的今天,具有极高的旅游市场需求。迪庆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促进迪庆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自然与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且能够改善迪庆藏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给藏区人民带来就业岗位,促进迪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稳定和谐。但迪庆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加深了对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生态环境保护变得极为重要,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问题应得到正视和有效解决。本文通过调查梳理迪庆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分析发展现状,应用SWOT分析法对迪庆藏区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挑战与机遇,进行探讨分析,并基于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SWOT的分析结果,针对目前迪庆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劣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客观、可行的对策与措施,能够为迪庆生态旅游业相关管理部门在制定生态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时提供有益的参考,有助于实现生态旅游的有效开发与保护,促进迪庆生态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thecoordinated growth of tourism and economy, ecology and society, eco-tourism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today. Diqing of Yunnan is the center of “ChinaShangri-La eco-tourism area” jointly established by Yunnan, Sichuan and Tibet, possessed of unique eco-tourism resources,whichcan satisfy the extremely high demand of tourism market in the major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at present. For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Diqing, it is not only beneficial fortheprotection of local eco-environment,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natural andhuman resources,improvement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Tibet area and increase of jobs for Tibetan, but also helpful fortheeconomic growth of Diqing, ethnic unity and progress as well as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However,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also deepens the reliance on eco-environment and makes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come very significant.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eco-tourism expans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ould be emphasized and solved effectively. In the paper, eco-tourism recourses of Diqing in Tibet area was investigated and sorted out and its development status was studied and analyzed and SWOT was applied to explore and analyzethestrength and weakness as well as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in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 Besides, based on eco-tourism status in Diqing andSWOTanalysis result, its regional and resource advantages and opportunities intheeco-tourism development werealsoanalyzed.According totheweakness and challenge in current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Diqing, objective an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for its development were proposed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relevant eco-tourism management departments in Diqing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relative policiesso asto realizetheeffectiv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andtopromoteth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aqing’s eco-tour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