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探测仪器在地震救援中的应用
应急装备在地震救援中的技术应用

应急装备在地震救援中的技术应用地震,作为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往往会在瞬间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在地震救援工作中,应急装备的技术应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装备不仅能够提高救援效率,还能在复杂危险的环境中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为拯救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
一、生命探测装备生命探测仪是地震救援中最为关键的装备之一。
常见的生命探测仪包括音频生命探测仪、雷达生命探测仪和红外生命探测仪等。
音频生命探测仪通过捕捉被困人员发出的声音,如呼喊、敲击等,来确定其位置。
这种探测仪对于在浅层废墟中且能够发出明显声音的被困者具有较好的探测效果。
雷达生命探测仪则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原理,能够穿透一定厚度的障碍物,探测到人体的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所引起的微小移动。
即使被困者处于深层废墟或者无法发出声音,雷达生命探测仪也有可能发现他们的存在。
红外生命探测仪则依靠检测人体散发的热量来定位被困人员。
在地震后的废墟环境中,温度差异较为明显,红外生命探测仪可以快速识别出与周围环境温度不同的人体热源。
二、破拆与顶升装备在地震导致建筑物倒塌的情况下,破拆和顶升装备是开辟救援通道的重要工具。
液压破拆工具,如液压剪、液压扩张器等,具有强大的破拆能力。
它们可以剪断钢筋、撑开障碍物,为救援人员创造进入废墟内部的通道。
而顶升装备,如千斤顶、气垫等,则可以将沉重的废墟构件顶起,减轻被困人员身上的压力,为救援争取空间。
三、通讯与照明装备良好的通讯和照明条件对于地震救援的高效进行至关重要。
通讯装备能够保障救援现场与指挥中心之间的信息畅通。
卫星电话、对讲机等设备在地震可能导致常规通讯网络瘫痪的情况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些设备能够确保救援指令的及时传达和现场情况的准确反馈。
照明装备则为救援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光线条件。
便携式强光手电筒、头灯等可以让救援人员在黑暗的废墟中看清周围环境,进行救援操作。
大型的照明灯塔能够照亮整个救援现场,为夜间救援提供保障。
探寻生命的讯号——抗震救灾中的“生命探测仪”简介

!!!!!!!!!!!!!!!!!!!!!!!!!!!!!!!!!!!!!!!!!!!!!!!!编辑:“512”汶川大地震以后,灾区许多村镇变成了废墟,到处是残垣断壁和飘飞的尘土,究竟有多少灾民被困在废墟下,是最令人揪心的问题。
如何快速地搜寻到废墟下奄奄一息的伤员,也成为救灾的焦点和难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迹象会越来越弱,救援人员为了能及时发现废墟下的伤员,使用了高科技救生仪———专用于搜救灾难中被困人员的“生命探测仪”。
通过这种探测仪,救援人员可以透过混凝土、砖、雪、冰和泥浆,探测人力无法到达的区域是否还有生命迹象,从而实施救援。
在汶川地震救援工作中应用最多的生命探测仪,根据不同的原理分为光学生命探测仪、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和声波生命探测仪。
光学生命探测仪,又被称为“蛇眼生命探测仪”,它是利用光反射原理进行生命探测的仪器。
仪器的主体非常柔韧,像通下水道用的蛇皮管,能在瓦砾中自由扭动。
仪器前面有细小的探头,可深入极微小的缝隙探测,类似摄像仪器,将信息传送回来,救援人员利用观察器就可以把瓦砾深处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则具有夜视功能。
它的原理是通过感知温度差异来判断不同的目标,因此在黑暗中也可照常工作。
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在感知人是否存活方面很擅长。
它能够探测并且显示出被困者身体的热量,从而帮助救援人员很快确定被埋在废墟底下或隐藏在尘雾后面的被困者的位置。
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寻找生命靠的是识别被困者发出的声音。
这种仪器有3至6个“耳朵”———振动传感器,它能根据各个“耳朵”听到声音先后的微小差异,采用逼近法来判断幸存者的具体位置。
说话的声音对它来说最容易识别,因为设计者充分研究了人的发声频率。
如果幸存者已经不能说话,只要用手指轻轻敲击发出微小的声响,也能够被它听到。
即使被埋在一块相当严实的大面积水泥楼板下,只要心脏还有微弱的跳动,探测仪也能探测出来。
———抗震救灾中的“生命探测仪”简介■高峰E-mail:kexuegth@郭天虹探寻生命的讯号14。
应急装备在抗震救灾中的应用

应急装备在抗震救灾中的应用地震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威胁。
在抗震救灾中,应急装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提高救援效率,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为受灾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一、生命探测设备生命探测仪是在地震救援中寻找幸存者的关键装备之一。
常见的生命探测仪包括声波生命探测仪、红外生命探测仪和雷达生命探测仪。
声波生命探测仪通过探测被困人员发出的声音,如呼喊、敲击等,来确定其位置。
这种探测仪在较为安静的环境中效果较好,但在嘈杂的废墟环境中可能会受到干扰。
红外生命探测仪则利用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温差来探测生命迹象。
它能够在黑暗、烟雾弥漫的环境中工作,但对于被深埋或被隔热材料覆盖的幸存者,其探测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雷达生命探测仪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设备,它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波来检测人体的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
即使幸存者处于深层废墟或被障碍物遮挡,雷达生命探测仪也有较高的探测成功率。
二、救援机械装备在抗震救灾中,大型救援机械装备如起重机、挖掘机等能够快速清理废墟,开辟救援通道。
起重机可以吊起沉重的建筑构件,为救援人员创造进入废墟内部的条件。
挖掘机则能够迅速铲除堆积的土石和建筑垃圾,加快救援进度。
此外,还有一些小型的救援机械设备,如液压破拆工具、扩张器等。
它们在狭窄的空间内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救援人员打开被堵塞的通道,解救被困人员。
三、医疗急救装备地震往往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医疗急救装备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急救包中通常配备有止血绷带、消毒药品、止痛药物等基本医疗用品,可以在现场对伤员进行初步处理。
便携式心电图机、血压计等设备能够快速对伤员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担架和救护车则负责将伤员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四、通信保障装备良好的通信是抗震救灾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卫星电话能够在地面通信设施受损的情况下,与外界保持联系,及时传递救援信息。
应急通信车具备强大的通信功能,可以在灾区迅速建立临时通信基站,恢复一定范围内的通信信号,确保救援指挥的顺畅进行。
汶川地震中生命探测仪起到了巨大作用

汶川地震中生命探测仪起到了巨大作用5月12日14时28分的汶川地震几乎将汶川夷为平地,到处是残墙断瓦,大部分人在地震中来不急逃生被压在废墟之下。
如何快速的救援被掩埋在废墟下奄奄一息的伤员,成为救灾的焦点,但也是难点。
除大型机械的缺乏,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迹象也越来越弱。
消防队员为了及时发现废墟下的伤员,广泛使用一种高科技救生仪——专用于搜救灾难中被困人员的“生命探测仪”。
通过这种探测仪,可以探测人力无法到达的区域是否还有人员被困,从而实施援救。
在分秒必争的营救工作中,生命侦测仪可以帮助搜救人员迅速准确安全地发现仍然存活的遇险者, 从而为营救工作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目前所知的生命探测仪按原理结构可分为:雷达波探测器、视频探测器、音频探测器等,分别对比如下:一、音频探测器:1.声波音频探测器通过获取在空气中传播的微弱声波并放大信号来探测目标2.震动波音频探测器通过震动探头拾取并放大地面传来的震动波来探测目标两者的共同特点就是:价格较低,比较简单易用局限性:现场需要有一定的孔洞和裂隙才能伸入探测设备;或只适用于浅表层、大空间的探测;在下雨或有消防用水的情况下会受到一定的环境干扰二、视频探测器*利用可见光或非可见光,通过CCD传感器摄像转送到显示屏成像。
*有视频形象化,直观简单、易用、价廉*一般在使用中需要线缆传输音频信号,或缝隙孔洞。
三、雷达波生命探测仪由雷达天线定向集中地发射电磁波,该电磁波能穿透混凝土墙壁、碎石瓦砾等,与人体接触后反射并产生变化。
由于这种变化受人的身体活动、呼吸甚至心跳活动的影响,反射后变化了的电磁波被接收器接收,经过过滤背景干扰,某些特有的波谱经计算机软件分析处理,在显示屏显示。
具有易携带、移动快、无需与物体接触的特点,无需由孔洞、裂隙等进入,可在被各种物质隔离覆盖的情况下探测到被困者。
雷达电磁波无法穿透实心金属屏蔽墙而探测到墙后面的被困人员。
生命探测雷达主要由一台无线探测发射器和一个掌上电脑构成。
地震救援救援队的装备与器械

地震救援救援队的装备与器械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常常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在地震发生后,救援队的到来至关重要。
他们依靠各种装备与器械展开工作,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地震救援队常用的装备与器械。
一、通信设备地震发生后,通信设备是救援队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手段。
救援队通常使用各种便携式对讲机、手机等设备。
这些设备具有便携、防水、抗震等特点,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正常运作。
同时,救援队也会携带卫星电话等高科技通信设备,以保证与指挥部的通畅沟通。
二、生命探测器生命探测器是地震救援队常用的重要器械。
它可以通过探测地下的生命迹象,帮助救援人员快速定位被困者的位置。
生命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一般是通过红外线、热敏感器、声音感应器等技术来判断被困者是否还有生命体征。
这些装备可以帮助救援队更有效地展开救援行动,提高营救成功的概率。
三、声音定位器声音定位器也是地震救援队常用的器械之一。
在地震中,被困者常常无法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而声音定位器可以通过声音的传播速度和方向性,确定被困者大致的位置。
救援队员可以根据声音定位器指示的方向迅速找到被困者,并展开救援工作。
四、搜救犬搜救犬是地震救援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通常训练有素,能够通过嗅觉辨别出被困者的气味,迅速找到被困者的具体位置。
搜救犬是一种高效且可靠的搜救工具,可以大大缩短搜救时间,提高被困者的求生几率。
五、医疗设备地震救援队还要配备相应的医疗设备,以应对伤者的紧急救治。
这些设备包括急救箱、担架、止血带、急救药品等。
救援队员需要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与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给予伤者即时有效的治疗。
六、野外营地设备由于地震常常导致供电、供水、住房等基础设施的破坏,地震救援队在执行任务时常需携带野外营地设备,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这些设备包括帐篷、炊具、防护服、蚊帐等,能够帮助救援队在现场搭建起简单而临时的营地。
在地震救援工作中,装备与器械的作用不可忽视。
它们为救援队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提高了救援行动的效率与成功率。
应急装备在灾害应急中的技术应用

应急装备在灾害应急中的技术应用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应急装备的技术应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装备不仅能够帮助救援人员更高效地展开工作,还能为受灾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保护和援助。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在地震灾害应急中常见的应急装备及其技术应用。
生命探测仪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它利用声波、电磁波或红外线等技术,能够穿透废墟和障碍物,探测到被困人员的生命迹象,如呼吸、心跳等。
例如,声波生命探测仪通过捕捉被困人员发出的声音,如呼喊、咳嗽或移动产生的声音,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分析,为救援人员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
而雷达生命探测仪则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原理,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快速探测到人体的存在。
液压破拆工具在地震救援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当地震导致建筑物倒塌,被困人员被压在沉重的建筑结构下时,液压剪、扩张器和顶杆等工具能够凭借强大的力量破拆障碍物,开辟救援通道。
这些工具采用先进的液压技术,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灵活操作,具有高效、精准的特点。
在洪涝灾害应急中,冲锋舟和橡皮艇是常用的救援装备。
它们采用轻质高强的材料制造,具有良好的浮力和稳定性。
配备强大的动力系统,能够在湍急的水流中快速行驶,将被困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
此外,水上救生机器人也是近年来新兴的技术装备。
它可以通过遥控操作,快速到达落水人员身边,为其提供浮力支持,并将其带回岸边。
这种机器人具有自主性强、反应迅速的优点,能够在复杂的水域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消防应急装备在火灾灾害应急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高效的灭火器材,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等,能够根据不同的火灾类型进行有效的灭火操作。
消防车则配备了大容量的水箱、高压水枪和先进的灭火系统,能够迅速抵达火灾现场,展开灭火和救援工作。
同时,消防机器人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它们可以在高温、有毒、易爆等危险环境中替代消防员进行灭火和侦察工作,降低了救援人员的风险。
除了上述针对特定灾害类型的应急装备,还有一些通用的应急装备在灾害应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应急装备的智能化应用与案例研究

应急装备的智能化应用与案例研究在当今社会,各种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这些突发事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突发事件,应急装备的智能化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应急装备的智能化应用以及相关的案例研究,旨在为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应急装备智能化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应急领域,智能化应急装备的出现和应用,为应对突发事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智能化应急装备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应急响应速度智能化装备能够快速感知和获取突发事件的信息,实现快速预警和响应,为救援行动争取宝贵的时间。
2、增强救援能力通过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应急装备能够更加精准地执行救援任务,提高救援的成功率。
3、降低救援风险一些智能化装备可以代替救援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减少救援人员的伤亡风险。
4、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智能化装备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二、应急装备智能化的主要技术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智能化应急装备的关键组成部分,能够实时感知环境中的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气体浓度等。
通过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应急装备可以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行动。
2、通信技术高效可靠的通信技术是实现应急装备智能化的重要保障。
包括卫星通信、无线通信、物联网等技术,能够确保应急装备之间以及与指挥中心之间的信息实时传输和共享。
3、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大量的传感器数据需要进行快速分析和处理,以提取有用的信息。
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能够帮助应急装备快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4、定位与导航技术在应急救援中,准确的定位和导航至关重要。
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导航系统以及室内定位技术等,能够为应急装备和救援人员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确保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三、应急装备智能化的应用领域1、消防应急智能化消防装备如智能消防车、智能灭火机器人等,能够快速到达火灾现场,自主进行火源探测和灭火作业。
应急装备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研究

应急装备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研究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强的特点,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在应对地质灾害时,应急装备的应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装备不仅能够提高救援效率,还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一、地质灾害的特点与危害地质灾害通常是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瞬间爆发的特点。
地震可能导致房屋倒塌、地面开裂;滑坡会使山体滑落,掩埋道路和建筑物;泥石流则以强大的冲击力席卷一切。
这些灾害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破坏基础设施、农田和生态环境,给受灾地区带来长期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二、常见的应急装备及其作用1、生命探测仪生命探测仪是在废墟中寻找生命迹象的重要装备。
它通过声波、电磁波或红外线等技术,探测到人体的呼吸、心跳等生命特征,为救援人员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提供关键线索。
2、卫星电话在地质灾害发生后,通信设施往往会遭到破坏。
卫星电话不受地面通信网络的限制,能够在灾区与外界保持联系,及时传递灾情和救援需求。
3、应急照明设备在灾害发生后的黑暗环境中,应急照明设备如强光手电筒、应急灯等,可以为救援工作提供照明,保障救援人员的行动安全,同时也能为被困人员提供心理上的安慰。
4、挖掘和破拆工具包括挖掘机、铲车、液压剪、千斤顶等。
这些工具用于清理废墟、打通道路、拆除障碍物,为救援创造通道。
5、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靴等,能够保护救援人员在危险环境中的身体安全,减少受伤的风险。
6、医疗急救设备携带急救药品、担架、除颤仪等医疗急救设备,可以在第一时间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提高生还率。
三、应急装备在不同地质灾害中的应用案例1、地震救援在地震发生后,生命探测仪和破拆工具是救援的关键装备。
例如,在某次强烈地震中,救援人员使用生命探测仪在废墟中成功探测到了多名被困人员的生命迹象,然后利用液压剪、千斤顶等破拆工具开辟救援通道,将被困人员救出。
2、滑坡救援对于滑坡灾害,挖掘机和铲车等大型机械设备常用于清理滑坡体,开辟救援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探测仪器在地震救援中的应用
自雅安地震发生以来,废墟中传来的每一个生命迹象都牵动着中国亿万民众的心,如何快速地搜救废墟下奄奄一息的生命,成为目前救灾的焦点和难点。
随着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的过去,搜救变得越来越为困难,但是永远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是目前搜救人员正在积极进行的努力,如何在废墟中发现生命迹象,一些高科技探测仪器的应用就变得重要起来,无论是在5年前的汶川大地震还是今天的雅安地震中,生命探测仪器一直都是地震救援中非常重要的应用器材,今天亿矿网就带领大家了解生命探测仪。
在5年前汶川地震的救援中,应用最多的是三类生命探测仪:光学生命探测仪,可把废墟看得清清楚楚。
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在黑暗中也能工作。
声波生命探测仪,能探寻微弱声音,即便被埋者被困在一块相当严实的大面积水泥楼板下,只要心脏还有微弱的颤动,探测仪也能感觉出来。
生命探测仪广泛适合于地震、坍塌、建筑物倒塌下的废墟救援,适用于消防、市政、矿山救护等机构。
海巡署、海关、边界、港口、安检人员可侦测货柜夹层是否有偷渡人员。
一、生命探测仪的含义和分类
一般说来,生命探测仪是根据电磁波、声波、光波等物理学原理,通过专用的传感器将物理信号转换电信号、再经过滤放大后、输出可视或可听信号组成的能搜索、探测、寻找生命的仪器设备。
我们一般将生命探测仪分为:音频、视频和雷达,前两种为特勤站必配,后者为选配。
这主要是按传感器类型分类的:
1.音频生命探测仪(包括声波、震动波);
2.视频生命探测仪(包括光学、光纤、红外);
3.雷达生命探测仪(包括成像、非成像);
4.气敏生命探测仪(如二氧化碳检测仪);
5.其它形式生命探测仪(如磁场形式等)。
如按探测功能分类可分为直接生命探测仪、间接生命探测仪;按探测方法分类为有源生命探测仪、无源生命探测仪;按探测环境分为陆地探测、水下探测生命探测仪.. 其中的气敏生命探测仪(如二氧化碳检测仪)根据人体呼出二氧化碳的原理,搜索现场当固定空间内气体浓度上升到1100ppm(1 1%)以上时,就可以测到可能有人或动物存在的信号,用于狭窄的比较封闭的空间生命搜寻,不能用于火场事故现场,不能用于开放的空间;红外视频生命探测仪(我们一般称热像仪),只能探测到有发热源的人或物体,不能有物体隔挡,使用范围狭窄,
其它类型的生命探测仪比较少见,在此不作介绍。
2004 年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研制出雷达生命探测仪,探测距离30—50米,穿透实体砖墙可达2-3米。
以下主要介绍最常见的音频、视频和雷达生命探测仪。
二、音频、视频或二合一生命探仪
1.音频生命探测仪包括声音与震动两种声波探测器械点将台结构的探测。
目前市场上的音频生命探测仪大多将声波传感器与震动传感器通常结合在一部主机中,既可以接收声波又可以接收震动波,提高了搜寻效率。
缺陷:音频生命探测仪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中各种燥声的干扰。
虽然能过滤环境噪声,但至少在灾害现场呼救者和施救者发出的声音和震动,机器是无法区别开来的。
2.视频生命探测仪,可简单地理解相当于“胃镜”,通过探头伸人灾害现场细小缝隙,可以直观地发现被困人员。
由于成像单元的像素高低、探头的直径大小,探杆长度,探头能否转动等不同,适用的范围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
视频生命探测仪是唯一可以发现尸体的生命探测仪,但必须要求现场有或大或小的孔洞、裂缝等,才能将探头伸人观察到内部的情况,光纤探头容易被泥土等污染而造成图像不清,因此在使用中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3.二合一生命探测仪,综合了音频和视频两种探测技术,吸收了两者的优点,但没能克服两者对现场环境要求高的缺陷。
三、雷达生命探测仪
最常见的、媒体介绍最多的两种生命探测仪,DKL 生命电磁波探测仪(以下简称DKL),“莱福”雷达生命探测仪(以下简称莱福),均为美国产品。
DKL在许多资料中也称为雷达生命探测仪,通过被动接收人体器官的低频电波。
莱福是由雷达发射机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两者均无须有孔洞和裂缝,在被物质隔离、覆盖的情况下,仍可发现受困者,但两者是有很大差别的:
1.DKL 是一种手持式生命电磁波探测仪,利用人类心脏或身体所发出的3—17Hz的低频率电波,被仪器放大接收,从而探测到人体生命的目标。
体积小,重量不足l公斤,使用长天线时,探测距离最远可达500米,但只可侦出天线左右2度夹角范围内生命特征,对于地下探测深度没有详细说明,且无法确定被困者的准确位置。
它更适合用于军事、海关、边防、监狱等方面(如探测货柜、集装箱、车辆内部是否夹藏人员等用途),也可用于倒塌、倾斜建筑物中有无生命迹象的确认,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不明显。
2.莱福是由雷达发射机产生电磁波能,传输给天线(天线既能发射电磁波又能接收电磁波),形成定向传播电磁波能的波束,人体呼吸引起胸腔胀大收缩、心脏本身的跳动,使波
束发生变化,接收器接收后过滤一些背景干扰,某些特有的波谱经由计算机软件分析处理,在掌上电脑显示屏显示,最后判断接收的信息是否为人生命体(老鼠、蛇等的信息是被过滤了的)。
搜索范围大,探测角度为120度,在废墟瓦砾中探测深度为4.6米内的呼吸活动及6米内的移动(更大的深度需要提高输出雷达波的功率,但过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不足之处是雷达波不能穿透大面积纯的金属板(钢筋混凝土可以穿透)。
总体来说,科学技术延长了我们的视觉和听觉。
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领域,各种生命探测仪各有优势、各有所长,再先进的装备,也不是万能的,操作人员的经验和熟练程度也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
生命侦测仪是通过测试被探测者的呼吸运动或者移动来工作的。
由于呼吸的频率较低,一般每分钟16次,就可以把呼吸运动和其他较高频率的运动区分开来。
在5年前汶川大地震的搜救中,中国及世界各国的专家,利用生命探测仪进行探测,搜救出数万名被困的遇难同胞,其中搜救出的掩埋时间最长的同胞为216个小时,相信在这次雅安地震的搜救工作中,生命探测仪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后,为雅安人民祈福!。